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

初中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中的美育能把人格塑造、情操陶冶、高尚情怀培养与创新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

一、从古诗词中培养学生审美

古代诗歌描写自然景物或即景抒情的成份较多,此类诗词具有深蕴的意境,引导学生透过景物的美而体会其深刻的含义。如“竹外桃花三两枝”(苏轼)的雅趣,“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的清新,“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的清丽,“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的少女情怀等,一旦纳入了诗人的诗句中,无不闪烁着耀眼的光彩,透过文学的鉴赏,有助于培养起学生的审美情趣,这是审美者内心深处极其敏感的一根弦,拨动它就能很自然的激发起一片浓浓的情愫,对民族对故土的依恋。

二、从现代散文中培养学生审美

许多现代散文,大多即景而发,笔调流畅,景物鲜活生动,美丽怡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朱自清的散文中较多地方表露出自己对美学问题的见解,如他在《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对秦淮河水的描写就富于变化之美。天未断黑时,“秦淮河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的恬静,委婉。”等到灯火明时,阴沉沉的变为深沉了”,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在灯月交辉的情形下,秦淮河水又“绿如陈酒”,同时秦淮河由于天黑,灯光、月色不同,水面显现出异彩,真是“一眨眼一个样,层出不穷。”在教学散文中,多引导学生分析此类活泼多变,而无板滞之感的文章,其美感而得以体现出来。

老舍《济南的冬天》里,群山环绕之形象美,无不透露出作者诗人般的笔触。而王蒙、张爱玲等的作品里,更体现出作家们对自然景物细腻的情怀。所以,通过对现代名篇散文教学,引导学生领会大自然的美景,从而培养学生观赏美、热爱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现代诗歌培养学生审美

许多诗歌,通过描绘景物,表现出作者对生活、人生的观察和体会。行行诗歌,除了具体的景物对象,更多的是作者们思想感情深沉的流露。徐志摩《再别康桥》中,“云彩”“晚霞”“康桥”“河水”等无不寄托诗人深深的惜别之情,一行行诗里,无论从节奏美、音乐美,还是描绘的情景美,都展现给读者一幅美丽而遥远的映像,同时那一份忧郁的情绪给全诗罩上一层浓浓的感情色彩。除开名篇现代诗,更多的小诗中还描绘出许多清新秀丽的意象,给人以明丽空灵的境界。

四、通过作文训练培养学生审美

大自然可说是一部永远看不完的美丽画册,学生的观察、掌握知识的角度等方面的能力毕竟有限,需要我们在平时作文训练中引导学生体会、观察、欣赏自然的美景。当然在教室里凭着自己的想象,远远没有亲自走到山间、田野、溪流、河畔观察而得的生动形象。在教学中,大胆的鼓励学生对照书本中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感情,通过一次次的训练,学生的感悟能力会提高;在作文时鼓励学生大胆描绘,久之,则能培养学生自由的个性,以及对美的观察和热爱,从而与日俱增地去创造美。

总之,作为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其教育作用更是巨大的,可以通过郊游、旅游,甚至欣赏各类山水风景画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直观的审美能力。自然美又能陶冶人的心灵,培养健全的人格,从而提高中学生热爱美、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