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减法的验算(教材20-21页)

合集下载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教学内容:对称
 对称(第二课时)认识轴对称图形
 课题:有趣的剪纸
 二、加、减法
 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课题:三位数的进位加法
 三位数的退位减法。

 数学14——15页
 课题:接近整百数的加减法简单计算
 验算加法
 教学内容:减法的验算(教材20-21页)
 《不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数学24——25页
 调查当地树木
 一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
 两位数乘一位数
 简单的数量关系
 除法
 课题:口算除法
 课题一: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有余数)的笔算除法 大约是几倍和几倍多一些等问题
 解决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教学设计教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算理是计算的理论依据,是解决“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的原因。

因此,本节课教学时注重突出根本算理,不仅使学生掌握“隔位退位减〞的算理,还加强学生对程序和步骤的理解。

1.借助直观,援助学生理解算理。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笔算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根底上进行的。

理解“隔位退位减〞的算理是本节课的难点,因此教学时,在学生自主探究的根底上,借助计数器进行演示和讲解,让学生弄清楚“个位上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就要从百位上退1当10到十位上,再从十位的10中退1当10到个位,这时十位上是9〞,从而加深对算理的理解。

2.注重比较,突出专项训练。

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是退位减法的难点,学生计算的错误率相对较高,因此,本节课在学生掌握了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的根底上,设计和补充比照练习,让学生充分感受退位减法的各种情况,在观察、比照中,进一步明确退位减法的算理。

课前打算教师打算PPT课件教学过程⊙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出示课件:计算下面两道题,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反响,指名汇报算法。

2.在前面学习的根底上,今天这节课学习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

(板书课题: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回忆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为学习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作铺垫。

⊙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出示课件,呈现信息:2022年方案生产158部国产电视动画片,2022年方案生产403部国产电视动画片。

2022年比2022年方案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1)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列出算式:403-158,并试着计算403-158。

(2)交流算法。

(课件展示各种算法)算法一算法二算法三 (3)引导学生思考:这道题看来比较难,同学们计算出三种不同的结果,但是结果只能有一个是对的,哪一个对呢?大家想方法验证一下。

6、减法的验算

6、减法的验算
548-237=689-346 =310-207=
2、比685少398的数是多少?
3、填表:
加数
724
615
加数
189
278

721
459
由此,我知道减法的的验算方法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能验算下列计算是否正确。
406-168=238验算()
500-247=353验算()
达标训练
1、笔算下面各题,并验பைடு நூலகம்。
课前准备
(知识链接)
计算:200-183=
自主学习
习题(问题)设计
纠错栏
1、学生自学教材28页的例2(教师巡视、辅导学困生)。
2、我自学课本28页例2后,知道检验200-183=17是否正确的方法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学学案表
班级:三年级姓名:
课题
减法的验算
学习目标
1、学会多种验算减法的方法。
2、能通过验算检查计算的准确性。
学习重、难点
掌握验算的方法,检查计算的准确性。
学法提示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28页,用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五册第二单元加减法的验算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五册第二单元加减法的验算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五册第二单元《加减法的验算》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加减法的验算》教学设计与反思(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二单元)作者及工作单位钟玲柳州市融安县雅瑶乡黄金小学教材分析《加减法的验算》这一课教学内容,是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最后一部份内容,是在学习了三位数加减法,三位数持续进位加法和三位数持续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整理的。

而验算的熟练程度和良好的验算适应和验算的灵活运用,在学生尔后学习中,还会阻碍到计算的准确率及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因此,要让学生感受验算的意义,而且让学生体会到验算的作用,养成查验的良好适应。

学情分析一、本节课是学生已经学过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验算方式,通过作业检测发觉我班的学生大体已经把握。

而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验算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验算的拓展,它们的算理完全相同,都是依照加减法各部份之间的关系来学习的,本节课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时刻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讨三位数加、减法算式的各部份关系,经历发觉验算方式的进程,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迁移规律探讨和学习新知识。

二、本班多数学生思维活跃,上课时能够专心听讲,踊跃主动的发言,擅长提问,能较快地同意新事物。

但学生在计算大体功方面有所欠缺,学习这节内容,提示学生细心是很有必要的。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术一、便学生学会加减法的运算方式,培育学生认真计算和验算的适应,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二、通过加减法的验算,增强加减法互逆关系的熟悉。

3、通过加减法的验算,渗透加法互换律和加减法各部份之间的关系。

进程与方式一、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实际引用处景引入数学问题,使学生明白加减法验算的必要性。

二、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在讨论中发觉问题、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通过实际问题引入验算,使学生明白做事必需认真谨慎。

二、培育学生的自主探讨精神,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会加减法验算的方式。

难点:体会加减法的验算方式的多样化。

三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法的验算)说教材

三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法的验算)说教材

三年级数学《加、减法的验算》说教材第八中学李炜一、课标对本学段的要求:第一学段(1~3年级)(一、数与代数)在本学段中,学生将学习万以内的数、简单的分数和小数、常见的量,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探索并理解简单的数量关系。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

二、教材分析我说教材的内容选自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中《加、减法的验算》。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笔算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首先通过买东西的情境图,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验算的意义和作用。

其次学生在以往学习加、减法计算中已经初步感受到加、减法的关系。

由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验算的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的过程,能正确验算⏹引导学生感受验算方法的多样性,启发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加减法的验算。

教学难点: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的多样化。

三、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以有意注意为主,易于对新鲜事物产生兴趣。

依据对新课标的认识,数学教学应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贴近生活这一特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1、创设情境,激疑设思。

2、合作学习,主动探究。

3、实践应用,回归生活。

四、教材的编排意图:本节教学内容是学习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教材的编排有以下特点:(1)用买东西的生活实例引出验算问题。

(2)以往加减法的验算是放在加法和减法的计算中分别学习的,现在采用加减法验算集中编排,加减法的几种验算方法集中出现,以利于学生通过加减法的互逆关系理解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体现方法多样化。

(3)体现合作学习的要求,加减法的验算方法都是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得出。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减法验算》说课稿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减法验算》说课稿

《减法验算》说课稿六道河学区陡子峪小学王朝江一、说教材:减法验算是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2单元7课时内容。

这是本套教材第一次安排加、减法验算的内容,也是最后一次。

教材设计思路有两点:第一,在现实生活情境中,了解验算的意义,体会验算的价值,学会验算的方法;第二,重视验算习惯的培养,不作为知识技能要求。

教材设计了小明和妈妈买自行车交费时,售货员和妈妈的对话以及小明心算的情境,使学生自然进入学习验算的状态中。

教材呈现了不同的验算方法,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注意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算法,讲出自己的思考过程,感受验算方法的个性化和多样性,培养验算的习惯。

与人教版内容比较:人教版教材是在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第28页呈现的减法的验算相关知识的,除了情景图中的购物内容不同,其他的环节大体一致,都是通过解决现实生活中购物的情景,再由同学讨论验算减法的不同方法。

然后进行巩固练习。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买车的生活情境,经历自主探索减法验算方法的过程。

2.数学思考:结合验算过程和发现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验算的重要意义,养成验算的数学习惯。

3.问题解决:能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

4.情感态度: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学生自主交流发现验算的方法,认识验算的意义。

教学难点:利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来验算。

课前准备:数字纸片、多媒体课件。

三、说学情:我们在二年级已经学过了一位数减一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三年级又学习了三位数减三位数的减法。

为学习减法验算奠定了一定基础。

四、说流程:183+790= 267+142= 352+524= 708+235= 268+137= 202+359=682+348=746+219=637+268=458+470=462+267=278+156=138+662=236+195=830+277=342+536=732+158=267+105=206+175=152+174=107+348=470+350=631+109=413+309=278+331=附:2分钟口算题板书设计:减法验算300 64 300- 236 + 236 - 64------------ ---------- -----------64 300 236减法验算: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三年级数学上册效能作业

三年级数学上册效能作业

三年级数学上册效能作业对称第⼀课时认识对称现象课前预习1、欣赏下⾯⼏张美丽的图⽚课堂练习1、仔细观察图⽚的形状特点2、说⼀说。

(蝴蝶左右两边的形状⼀样;蜻蜓两边的形状也⼀样;这⼏幅图的共同特点都是两边的形状⼀样)3、画⼀画,试⼀试。

画⼀些⾃⼰熟悉的两边⼀样的图形4、总结、我们把像这样对折后左边和右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对称图形。

5、折⼀折。

把⾃⼰画出的图形折⼀折,看⼀看两边是否能完全重合6、做⼀做拿出准备的⼩镜⼦和蝴蝶图⽚,想⼀想镜⼦应该放在哪可以使镜⼦映照出另⼀半?以⼩组为单位试⼀试吧!课后作业1、说⼀说⽣活中还有那些对称现象?(体会数学与⽣活的联系)2、练⼀练先说⼀说他们是对称的吗?再试着分⼀分。

拓展练习⼀辆汽车的车牌在⽔中的倒影如图所⽰,你能确定该车车牌的号码吗?2.以下汽车标志中,和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B)(C)(D)对称(第⼆课时)认识轴对称图形课前预习1.轴对称的性质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两侧的图像可以沿对称轴。

课堂练习1、送⼀句话给全体同学对称是⼀种思想,通过它,⼈们毕⽣追求,并创造次序、美丽和完善……------赫尔曼·外尔2、.⾃主梳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联系和区别轴对称是两个图形能沿对称轴折叠后能,3.⾃我诊断:(1)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条数()(A)只有⼀条(B)2条(C)3条(D)⾄少⼀条(2)下列图案是⼏种名车的标志,在这⼏个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共有()丰⽥三菱雪佛兰雪铁龙(A)1个(B)2个(C)3个(D)4(3)下列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轴对称图形的,说出对称轴的条数.()()()(4)⼩强站在镜前,从镜中看到镜⼦对⾯墙上挂着的电⼦表,其读数如图所⽰,则电⼦表的实际时刻是__________。

⼩组合作解决以下问题:(1)如图:由四个⼩正⽅形组成的图形中,请你添加⼀个⼩正⽅形,使它成为⼀个轴对称图形(15)哪些英⽂字母在镜中的像与原字母⼀样?圈起来!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O P Q R S T U V W X Y Z(16)数的运算中会有⼀些有趣的对称形式,如12×231=132×21,仿照这⼀形式,写出下列等式,并演算:12×462=,18×891= 。

减法的验算——精选推荐

减法的验算——精选推荐

《减法的验算》教学设计课题:减法的验算教学内容:课本第28至30页的例2及练习七第2—5题。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减法验算的方法,能正确进行减法的验算。

2、培养学生检验的意识和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3、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熟练掌握减法验算方法。

难点:减法验算的多样化及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启发、尝试、探究、验证。

学法指导: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

教具准备: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爱玩闯关游戏,今天老师就带领你们一起去闯关好吗?有没有信心闯关成功?二、复习铺垫1、第一关:计算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验算。

254+530=(1)做在练习本上,选3个有代表性的同学上台板演。

集体订正,做对的给自己奖励一颗小星星。

(2)在这个加法算式里,784叫什么?254叫什么?530叫什么?(出示课件)谁能说出加法验算的一般方法。

生说是相机出示(课件)第一种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和是不是相同。

第二种和第三种都是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

(3)齐读一遍加法的验算方法2、第二关说出这个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出示课件)600- 395= 205()()()3、第三关:你能根据600-395=205这个算式,很快说出下面这些算式的得数吗?你有什么发现?(出示课件)600-395=205(被减数—减数=差)600-205=()(被减数—差=减数)205+395=()(差+减数=被减数)395+205=()(减数+差=被减数)你从这四个算式里发现了减法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生边回答边出示课件。

三、第四关:探究新知1、(出示课件)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买一身运动衣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花了183元,并且学会了加法的验算方法。

大家看,妈妈付给售货员阿姨200元,应找回多少钱呢?怎样列式?(板书:200—183)2、指名板书笔算过程。

200—183=17(元)200—18317师强调:为什么0上加点看做9?生:0减3不够减,就在十位点一点,十位是个穷光蛋,又向百位点一点,个位变成一个十,10减3等于7,0上点点变成9,9个十减去8个十等于1个十,十位写1,2上点点变成1,1个百减去1个百等于0,百位不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减法的验算(教材20-21页)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三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材分析:教材设计了小明买自行车交费的情景,通过售货员和小明的对话以及小明心算的情境,,使学生自然进入验算的状态中。

教材呈现了不同的验算方法,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注意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算法,讲出自己的思考过程,感受验算方法的个性化和多样性,以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难点:学生自主交流发现验算的方法,认识验算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结合买车的生活情境,经历自主探索减法验算方法的过程。

2.会验算减法,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3.在验算方法的探索、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准备:主题图、口算卡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检复铺垫:
1、学生回顾笔算三位数加减法应注意哪几点?
2、先估算,再笔算: 384-235
3、计算并验算: 235+708
二、情境交流:
1、放情境录音,相机出示情境图“小明买车”
让学生说说发生了什么事情,从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b) 、出示兔博士的问题“验算一下,看谁算的对”
? 300-236=74 ? 300-236=64
学生独立思考后,可以在小组内交流;
小组代表在班内交流:说说自己用怎样的方法验算?谁还有不同的想法?
【鼓励学生交流不同的验算方法。


教师相机板书各种验算方法,相机强调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3、教师鼓励学生比较:你认为哪种验算方法最容易接受?为什么?
(作为参与者,教师相机明确自己的倾向“利用加法验算减法”)
三、总结算法:
1、联系板书,引导学生明确课题“减法的验算方法”;指名总结减法的验算方法。

2、完成“试一试”。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2、数学冲浪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