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化学第四节 天然水体中的氮磷循环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1年整理〗《 氮的循环》完整版教学课件PPT

(1)氮气的物理性质 :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略小。
(2)氮气的化学性质 :
在通常状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 与其他物质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氮气能与氧气、氢气等物质发 生反应。
(2)氮气的化学性质
: ①与氧气反应
:N2+
O2
放电
===
22NNOOO2==2NO2
生成的硝酸随雨水淋洒到地 面上,与土壤中的矿物作用 ,形成能被植物吸收的硝酸
优点
NO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难溶于水,剧毒!
NO2
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能溶于水,剧毒!
与氧气反应 :2NO O2 == 2NO2
与水反应: 3NO2 H2O==2HNO3 NO
NO结合血红蛋白的能力比CO还强 能使多种织物褪色,损坏多种织物和尼龙
,更容易造成人体缺氧。
制品,对金属和非金属材料有腐蚀作用。
(4)氮气的用途:
液态氮用作致冷剂;氮气可用作保护气,充填灯泡, 储存粮食;合成氨;作为冷冻剂在医院做除斑、包、 豆等的手术时常常也使用。
【练习1】 1、据报道,科学家已成功合成了少量N4,有关N4的 说法正确的是 AB A.N4是N2的同素异形体
B.相同质量的N4和N2所含分子个数比为1:2
C.相同质量的N4和N2所含原子个数比为1:2 2、为什么说“一场雷雨一场肥”?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 式D.。N4的摩尔质量放电是56g
B.NO不D是亚硝酸酐
C.NO可以是某些含高价N物质还原的产物 D.NO是红棕色气体 2、在NO2被水吸收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比为( ) A.3︰1 B.1︰3 C.1︰2 D.2︰1
【高中化学】氮的循环PPT课件12

4NH3+6NO
400℃
5N2+6H2O
氧化剂为 NO
还原剂为 NH3 .
课下作业:
1、阅读课本75页化学与技术,了解合成 氨的发展历程
2、完成学案上的练习题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400℃
5N2+6H2O
氧化剂为 NO
还原剂为 NH3 .
课下作业:
1、阅读课本75页化学与技术,了解合成 氨的发展历程
2、完成学案上的练习题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氮的循环PPT课件11 鲁科版优质课件

2.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已略去)。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收集氨气应使用________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 可选用________作干燥剂。
(1)图甲为 化学教学中所用的喷泉实验装置。在 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 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组合中不可能形 成喷泉的是( ) A.HCl和H2O B.O2和H2O C.NH3和H2O D.CO2和NaOH溶液
(2)某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办法,并设计了如 图乙所示装置。
①在图乙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 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 )
(1)强酸性:硝酸具有酸的通性。
(1)钝化是一种化学反应,是形成了一层致密的 氧化膜。
(2)浓HNO3中的黄色物质为NO2,可充入O2除去, 发生如下反应:4NO2+O2+2H2O===4HNO3。
1.氮的氧化物的性质 (1)氮的氧化物都是大气污染物。 (2)NO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以还原性为主, 它能与人体内血红蛋白作用引起中毒。 (3)NO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以氧化性为主, 空气中的NO2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 (4)NO2、NO均能与NH3反应生成N2,还能被NaOH溶液吸 收。
②与碱反应 在水溶液中(如NH4Cl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离 子方程式分别为:
五、硝酸
1.物理性质
(1)纯净硝酸为 无 色、 易 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 液体。
(2)硝酸低沸点(83°C),在空气中遇水蒸气呈白 雾状。
(3)95%以上的浓硝酸称为“发烟 硝酸”,69%的硝 酸称为 浓 硝酸。
பைடு நூலகம்.化学性质
氮的循环课件完美版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解读氮循环体会自然与化学的密切联系(2)通过人类参与氮的循环带来的利弊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教学目标
五、教学流程图
从自然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
感受转化与物质的关联
形成转化与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角度的联系
应用研究性质两个角度实现转化,形成转化的一般思路,通过转化学习性质
NO2为红棕色气体,易溶于水,
2
将氧气慢慢地通入步骤(1)的试管中
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气体,又变为无色气体O2=2NO2
3NO2+H2O=2HNO3+NONO为无色气体,难溶于水
实验现象
环节3:实现转化
实验结论
NO2 + H2O → HNO3 +NO
环节3:实现转化
学生讨论结果:通过向产物中继续通空气检验生成的气体。
小组讨论
N2NO3-NOHNO3O2H2OMn+NO2O2NO2
分组实验
环节3:实现转化
分组实验环节3:实现转化
实验步骤
现象
解释
1
将一支充满NO2的试管倒放在盛有水的水槽中
红棕色气体逐渐消失,水位上升,最后水充满整个试管的2/3,无色气体充满试管的1/3(上部)
物质的转化
一般思路
确定转化原理
设计转化路径
优化转化路径
目标产品检验
依据核心元素化合价和物质所属类别选择转化试剂(氧化剂还原剂及其它),确定中间产物
实现转化路径
通过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获得了事实性知识,同时也形成了研究物质转化的思路和方法
探究任务原料→目标产物 N2→NO3- N2→NH3 转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教学目标
五、教学流程图
从自然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
感受转化与物质的关联
形成转化与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角度的联系
应用研究性质两个角度实现转化,形成转化的一般思路,通过转化学习性质
NO2为红棕色气体,易溶于水,
2
将氧气慢慢地通入步骤(1)的试管中
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气体,又变为无色气体O2=2NO2
3NO2+H2O=2HNO3+NONO为无色气体,难溶于水
实验现象
环节3:实现转化
实验结论
NO2 + H2O → HNO3 +NO
环节3:实现转化
学生讨论结果:通过向产物中继续通空气检验生成的气体。
小组讨论
N2NO3-NOHNO3O2H2OMn+NO2O2NO2
分组实验
环节3:实现转化
分组实验环节3:实现转化
实验步骤
现象
解释
1
将一支充满NO2的试管倒放在盛有水的水槽中
红棕色气体逐渐消失,水位上升,最后水充满整个试管的2/3,无色气体充满试管的1/3(上部)
物质的转化
一般思路
确定转化原理
设计转化路径
优化转化路径
目标产品检验
依据核心元素化合价和物质所属类别选择转化试剂(氧化剂还原剂及其它),确定中间产物
实现转化路径
通过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获得了事实性知识,同时也形成了研究物质转化的思路和方法
探究任务原料→目标产物 N2→NO3- N2→NH3 转
自然界的氮循环 PPT

缺磷肥,作物矮小瘦弱,分枝少,叶片暗绿色,叶 缘、叶柄出现紫色。
磷肥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子粒饱满。
钾肥
缺钾的大豆
缺钾的甘蓝
钾肥能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杆粗硬,增强对虫 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
复合肥料
复合肥料是含有 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 元素的化肥,如磷酸 二氢铵、硝酸钾等。
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肥料主要有 硼肥、锰肥、铜肥、锌肥、 钼肥等,施用的量很少。 植物缺乏这些微量元素, 就会影响生长发育,减弱 抗病能力。
液态化肥:氨水(氨气的水溶液)化学式:NH3·H2O 气态肥料:CO2
水体富营养化污染
试一试
A 1、能够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的是( )
A、 氮肥 B、 磷肥 C、 钾肥 D、微量元素肥料
B 2、下列肥料不能跟草木灰混合使用的是( )
A、尿素 B、硫酸铵 C、硝酸钾 D、磷酸钙
CD 3、下列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D. KNO3
D 7. 下列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能闻到氨气的是( )
A. 氯化钾
B. 硫酸钾
B. C. 过磷酸钙
D. 硫酸铵
C. 8.某同学家中种植的植物比正常的植株矮小瘦弱,
叶片发黄,严重时叶脉呈淡棕色,你认为应该施加下
D 列哪一种化肥(
)
A. A.氯化钾 B. 硫酸钾 C. 过磷酸钙 D. 尿素
A、碳酸氢铵 B、磷酸二氢钙 C、硝酸钾 D、磷酸氢二铵
4、含氮量最高的氮肥是( CO(NH2)2 ), 含氮量最高的铵盐是( NH4NO3 )
5、铵盐不能跟( K2CO3 ) 等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否则会 降低肥效。
CD 6. 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2021年整理〗《氮的循环》完整版教学课件PPT

【练习2】 1、下列混合物可用加热方法分离的是 C A、碘和氯化铵 B、硫酸钾和氯酸钾 C、氯化铵和硫酸钡 D、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 2、限用一种试剂,经过一次性实验就能鉴别Na2CO3 、NH42O4、NH4C、NO3溶液,应选用 AC、AgNO3溶液 B、NaOH溶液 C、BaOH2溶液 D、盐酸
氮的化合价 对应氧化物 名称
1
2
3
4
4
5
N2O NO N2O3 NO2 N2O4 N2O5
一氧化二氮 一氧化氮 三氧化二氮 二氧化氮 四氧化二氮 五氧化二氮
(2)NO、NO2的性质比较
物理 性质 化学 性质 缺点
优点
NO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难溶于水,剧毒!
NO2
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能溶于水,剧毒!
(1)药品: 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
(2)原理: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3)装置 :“固体+固体
气体”
(4)收集方法:
向下排空气法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防止空气对流,使收集到的NH3尽量纯净。
(5)验满: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置在试管口,若试纸变 蓝色,说明NH3已收集满。
(3)化学性质:肥不能 (NH3H与C=碱=性N物H4质C如)
草木灰等混合
施用
②与碱反应
: NH4C NaOH == NaC NH3↑ H2O
NH4的检验:取样品与碱共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产生的气体,若试纸变蓝,说明样品中含NH4或为铵盐。
C、氨气的实验室制取
3NO2H2O==2HNO3NO↑
②与氢气反应 :
氮的固定
可逆反应 在相同条件下能同时向正反两个
《氮的循环改》PPT课件

泼
B.1 mol N2可与3 mol H2完全反应生成2 mol NH3 C.电闪雷鸣的雨天,雨水中会含有一定量的硝酸,其中发
生的反应之一是N2+2O2 =放==电= 2NO2
D.NO、NO2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且二者都是引起光化 学烟雾的大气污染物
【易错选项】B
精选课件ppt
20
联想·质疑
1.闪电时空气中会发 生哪些化学反应?
地面
天空
N2
NO NO2
NH3 硝酸盐等
HNO3
地底
—
NH3 、NH4+、 NO3
精选课件ppt
8
二、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
1、氮气
(1)氮气的物理性质
纯净的氮气通常是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略小
氮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通常状况下,1 体积水中只能溶解0.02体积的氮气.
—即难溶于水
(2)氮气的化学性质
1.氮气
(1)氮气的物理性质
(2)氮气的化学性质
A.氮气和氧气反应
B.氮气和氢气合成氨
2、氮的氧化物
N2O、NO、N2O3、NO2、N2O4、N2O5
精选课件ppt
17
NO 和 NO2
NO
物理 无色气体 性质 难溶于水,剧毒!
NO2
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 气体,易溶于水,剧毒!
化学
性质
2NO+O2=2NO2
0
0
-3 +1
在反应中氧化剂为 N2 ,还原剂 为 H2 ;体现了氮气 具有 氧化
性
精选课件ppt
15
高温、高压
N2+3H2
催化剂 2NH3
可逆反应:相同条件下,能同时向正反两 个方向进行的反应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件(共36张PPT)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①参加物质循环的对象是含有碳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 ( )
②物质循环的范围的生物圈,而不是具体的某一个生态系统
()
③沼泽等作为肥料还田,使物质能够循环利用
()
④在碳循环中生产者只起固定CO2的作用
()
⑤海洋对于调节大气中的碳含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复习
1、概念
2、特点
3、碳循环
4、温室效应
鱼菜共生
大棚里,既养鱼又种菜, 不影响产量还能节水节 肥,实现养鱼不换水, 种菜不施肥的神奇效果。 鱼帮菜、菜帮鱼,和谐 互助
稻田养鸭
鸭子可吃掉水稻叶片上害 虫及虫卵,粪便可作有机 肥料,其在水里游动,加 快水稻对养分吸收,也改 良了土壤通透性,达到了 生态高效种植效果
碳循环
➢ 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CO2(主要)和碳酸盐
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物质循环的概念
组成生物体的碳、氢、氮、磷、硫等元素,都在不断进行 着从非生物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非生物环境 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 参与物质循环的对象:组成生物体的元素
单质、化合物
➢ 物质循环的范围: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
生物 群落
①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
②森林、草原等植被遭到大面积破坏,降低了植被的覆盖率
碳循环失调——温室效应
(2)影响
✓ 气温升高 ✓ 加快极地冰川融化 ✓ 海平面上升 ✓ 洪灾、旱灾不断 ✓ 土地荒漠化加剧 ✓ 威胁人类和生物的生存。
碳循环失调——温室效应
(3)改善措施
增加碳汇
减少碳排放
植树造林(森林碳汇)
➢ 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 碳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季节变化
研究表明,中纬度(温带)海区和近岸浅海海区的季节变化较 为明显,而且与海洋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消长有明显的关系, 反映了生命过程的消长。夏季浮游植物繁盛期间,无机氮被 大量消耗,加上温跃层的存在,妨碍了上下层海水的混合, 无机氮的含量都降至很低。特别是在表层,NO3--N和NO2-N几乎消耗殆尽。进入秋季后,浮游植物繁殖速率下降,生 物残体中的有机氮化合物逐步被微生物矿化分解,加上水体 混合作用,其含量逐渐上升并积累起来。到冬季,表层和底 层水中无机氮含量都达到最大值。春季,浮游植物生长又开 始进入繁盛期,海水无机氮含量再次下降,至夏季表层水中 含量达到极低点。仅有少量NH3-N被检出。相比之下,底层 海水中NO3--N并未枯竭,仍保持一定含量。
(五)氮肥的施用
1.氮肥的形态 (1)氨态氮肥——需特别注意用量,使水中的氨 分子(NH3)的浓度不要超过鱼类的忍受限值,以 免抑制鱼类生长。同时要考虑在有效氮被吸收后, 有无残留成份,如使用碳酸氢氨残留的碳酸氢根具 有补充有效碳的作用,而使用硫酸氨所残留的是硫 酸根,在厌气条件下,会还原成有毒的硫化氢。对 养殖水环境不利。
2.垂直分布
在大洋真光层,由于海洋浮游生物大量吸收无机氮,致使无 机氮含量很低,有时甚至被消耗殆尽。被生物摄取的氮转化 为颗粒态含氮有机物。在微生物的参与下,生物新陈代谢过 程的排泄物和死亡后的残体在向深层沉降的过程中会有一部 分重新转化为溶解态无机氮,释放回水中。因而随深度的增 大,其含量逐渐增大,并在某一深度达到最大值,此后不再 随深度而变化。在不同的大洋深处,其硝酸盐含量也有所差 别,如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在河口、近岸地区,氮的垂直分布明显受生物活动、底质 条件与水文状况的影响。若上下层水体交换良好,垂直含量 差异较小;而在某些水体交换不良的封闭或半封闭海区,上 下层海水难以对流混合,在200米以下因水体缺氧,硝化作 用减弱,硝酸态氮含量下降,而氨态氮含量增加。在上升流 海区,由于富含氮的深层水的涌升,该区无机氮的含量明显 增加。
(四)水中氮的分布变化规律
1.水平分布 受生物活动、大陆径流、水文状况、沉积作 用、人为活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海洋中氮 的水平分布通常表现为沿岸、河口水域的含 量高于大洋,太平洋、印度洋高于大西洋。 开阔大洋中高纬度海域高于低纬度海域。但 有时因生物活动和水文条件的变化,在同一 纬度上,也会出现较大的差异。
2.存在形式
游离态氮——氮分子具有相对较强的化学惰性,在水中的溶解度也很低, 但由于氮气是大气中最主要的组成,其体积分数可达78%,因此,氮分 子在水中的含量较高,在海洋中可达20mg/Kg,而其它可溶性氮化合物 仅为0.7mg/Kg。 有机氮——包括蛋白质、氨基酸、尿素、胺类、硝基化合物等。 硝酸态氮——有氧环境中,微生物氧化氨、亚硝酸盐的产物;同时,在 高温条件下,空气中的氮会生成各种氮氧化合物,它们进一步转变为硝 酸盐,作为微生物生产硝酸盐的补充。 亚硝酸态氮——亚硝酸氮在天然水中的浓度是非常低的,它主要是硝化 反硝化过程及植物体内被摄取的硝酸在硝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氨及氨基 酸过程的中间产物。 总铵态氮——水中含氮有机物分解矿化及硝酸盐、亚硝酸盐反硝化作用 产生。包括以非离子氨和铵盐形式存在的氮。
(2)酰胺态氮肥
尽管有许多藻类能吸收利用尿素,但有研究指 出,当水中NH4+-N含量超过7μg/L时,藻类利用尿 素的能力将受到抑制,而水中通常会含有如此低量 的氨离子。此时,藻类只有待尿素经微生物或酶 (尿素酶)的作用下转变为氨分子(HN3)和氨离 子(NH4+)后才能间接利用。据农业施肥的研究 结果,尿素转变为NH3和NH4+,在低温季节需710天,高温季节需2-3天才能完成,具缓效肥的特 点,尤其是在与磷肥同时使用时,更应加以注意。Fra bibliotek溶 解
溶解氮气
亚硝态氮
硝态氮
有机态氮
铵态氮
(二)水中氮的循环图
(三)氮的有毒形式
1.亚硝酸盐 养殖水域中的亚硝酸盐是诱发水产 动物暴发性疾病的重要环境因素。养殖水体中,一 旦氨转化为硝酸盐的过程受到阻碍,中间产物亚硝 酸盐就会在水中积累,而大量亚硝酸盐的存在,可 将鱼虾蟹血液中的亚铁血红蛋白氧化成为高铁血红 蛋白,从而抑制血液的载氧能力。鱼虾某些新陈代 谢功能失常,体力衰退,此时鱼虾很容易患病,很 多情况出现大面积暴发疾病死亡。长期生活在含高 浓度亚硝酸盐水中的鱼虾蟹,会出现慢性中毒,此 时鱼虾摄食量降低,鳃组织出现病变,呼吸困难, 骚动不安。
2.非离子氨
总氨氮分为两部分:非离子氨氮与铵态氮。非离子氨不带电荷,具有较 强的脂溶性,易透过细胞膜,对水生生物具有较强的毒性。 非离子氨对水产动物的毒害依其浓度的不同而不同,在0.01-0.02mg/L的 低浓度(以氮计)下,水产动物会慢性中毒,抑制其生长;在0.020.05mg/L的浓度下,氨会和其它造成水产动物疾病的病因共同作用,加 速其死亡;在0.05-0.2mg/L的浓度下,会破坏水产动物的皮、胃、肠道 的粘膜,造成体表和内部器官出血;而在0.2-0.5mg/L的浓度下,水产动 物则会因急性中毒而死亡。鱼虾在发生高浓度氨急性中毒时,会表现出 严重不安。同时由于在此浓度下,通常伴随着较高的pH,水具有相对较 强的剌激性,导致鱼虾体表粘液增多,体表充血,鳃部及鳍条基部出血 明显,鱼多在水域表面游动,死亡前眼球突出,张口挣扎。 为了防止养殖水域中的非离子氨过高,除了要定期检测水中氨的指标外, 还要及时清理排除养殖水域底层的污垢及水产养殖动物排泄的粪便等措 施。
水化学第四节 天 然水体中的氮磷循 环
一、氮的循环
(一)氮元素的来源与存在形式 1.来源 养殖水体中氮的主要来源如下: 鱼池中施入大量畜禽粪肥,分解产生无机氮。 注入含有大量氮化合物的生活和工业混合水。 水生生物和鱼类的代谢产物中含有氮。 池塘中氮主要来源于肥料和饲料。进入水体中的氮一般以氨的形式存 在。这些氮来源于鱼鳃排泄物和细菌的分解作用。据研究,饲料中的氮 有60-70%被排泄到水体中,因此水产养殖生态中总氮浓度与投饲率及 饲料蛋白含量有直接关系,在精养池中经常会出现对鱼类有害的“富 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