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挂线疗法
“开窗”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78例

“开窗”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78例目的:探讨高位肛瘘的手术治疗术式,分析“开窗”挂线术的疗效,以提高治疗水平。
方法:对2004-2013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高位肛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78例高位肛瘘患者采用“开窗”挂线疗法治疗,其中73例治愈,3例好转,2例无效。
结论:“开窗”挂线疗法治疗高位肛瘘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标签:高位肛瘘;“开窗”挂线术肛漏是指直肠或肛管与周围皮肤相通所形成的瘘管,也称肛瘘[1]。
一般由原发内口、瘘管和继发性外口三部分组成,也有仅具内口或外口者。
内口为原发性,绝大多数在肛管齿线处的肛窦内;外口是继发的,在肛门周围皮肤上,常不止一个。
肛漏多是肛痈的后遗症。
临床上分为化脓性或结核性两类。
其特点是以局部反复流脓、疼痛、瘙痒为主要症状,并可触及或探及瘘管通到直肠。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4-2013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高位肛瘘患者78例,女25例,男53例,年龄17~62岁,平均39.5岁,病程2~20年,其中高位单纯性肛瘘50例,高位复杂性28例。
合并混合痔者35例。
1.2 临床表现(1)高位单纯性肛瘘:仅有一条管道,瘘管穿过外括约肌深层以上,内口位于肛窦部位。
(2)高位复杂性肛瘘:有两个以上外口及管道有分支窦道,其主管道通过外括约肌深层以上,有一个或两个以上内口者。
查体:肛门视诊可见外口,外口凸起较小者多为化脓性;外口较大凹陷,周围皮肤暗紫,皮下有穿凿性者,应考虑复杂性或结核性肛漏。
低位肛漏可在肛周皮下触及硬索,高位或结核性者不易触及。
以探针探查,常可找到内口。
辅助检查:X线碘油造影术可显示瘘管走形、深浅、有无分支及内口位置,与直肠及周围脏器的关系等,直肠腔内超声检查也有助于发现内口及瘘管,为手术提供依据。
1.3 方法高位肛瘘多采用挂线法、切除挂线法等,其中单纯挂线法对瘘管走形平直者疗效可靠,但对于蹄铁型等弯曲瘘管来说,因不易找到肛瘘内口及挂线与肛直环的切线不垂直而使肛周组织损伤过重,往往造成手术失败,但采用“开窗”挂线术治疗,效果显著。
中医挂线疗法在肛肠病的应用

中医挂线疗法在肛肠病的应用  挂线疗法是中医肛肠科最为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简单的说,挂线法就是用药线、丝线或橡皮筋穿在瘘管中扎紧,利用其张力使组织呈渐进性坏死断裂,达到切开引流的目的。
此法对肛门括约肌的功能影响较小,显著减少了肛管及其周围组织的缺损,避免造成严重的肛门畸形,且复发率低。
标签: 挂线疗法肛肠科综述挂线法首见于明《古今医统大全》引《永类钤方》挂线术:“至于成漏穿肠串臀,支分节派,中有鹅管,年久深远者……必是《永类钤方》挂线治法,庶可通达而除根。
”该方法操作简单、引流通畅、疤痕小、疗效可靠及经济方便,尤其是不影响肛门功能而长期被广泛应用。
根据它的作用机理,目前由原来单一治疗肛瘘扩大到治疗多种肛肠疾病。
1挂线疗法的作用机理国内应用挂线疗法强调的是其切割作用,在组织切开的同时,底部组织生长,肌肉两端粘连、固定,维持张力,避免肛门失禁。
其主要原理是:(1)慢性勒割作用;(2)异物刺激作用;(3)引流作用;(4)标志作用。
国外应用则主要强调的是引流与标志作用。
英国1987年利兹大学肛瘘主题会认为,应用挂线疗法有2种方式:(1)挂线后,并不紧线,仅作引流作用,最后去掉该线,瘘管切除;(2)挂线通过瘘管内、外口和肛门,将括约肌扎住,定期收紧(这种疗法与我国基本一致)。
詹姆斯·汤姆森认为挂线(泄液线)有2个主要功能:(1)它可标明在麻醉下测定的瘘管,失去麻醉后,可估计被线围住的功能性肌肉数量,必要时可在较晚的时候,进行进一步分离术;(2)更主要的作用是引流,以允许高位瘘道从基底愈合,而外部位置无过早闭合。
2挂线的分类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挂线疗法,不管所用材料为何,均不外乎松弛挂线和切割挂线两类。
(1)松弛挂线,主要是利用挂线持续、可靠的引流的作用及标志作用,适用于肛管直肠周围的脓肿。
另外肛瘘的分期手术也常利用松弛挂线的标志作用。
(2)挂线切割,利用挂线的弹性张力缓慢切割括约肌,切割后形成的纤维化确保括约肌断端不分离。
挂线疗法在肛瘘及肛周脓肿中的应用

挂 线 疗法 在肛瘘 及 肛周脓 肿 中的应 用 肠科 应 用较 为 广泛 , 特 色的 治疗 方 法首载 于 明代 徐 春 甫的 《 挂 其 古今 医统 》 其 方 法 为 :用草 探 一孔 , , “ 引线 系肠 外, 钴锤 悬取速 效 , ……不 出二 旬 , 既过肛 , 线 如锤 脱 落, 以药 生肌 , 百治 百 中。 阐述 了挂 线疗 法 的功 效及 其 治疗过程 。 ” 清代《 外科 图说 》 又创造探 肛 筒、 过肛针 、 刀等 , 挂 线法更 为 完善 。在 长期 的临床 实践 中 , 线疗 法一 直被 广 泛应 用 , 由药制 丝线 、 弯 使 挂 并 纸襄 药线、 医用 丝线发展 到橡 皮筋 线。 由于橡 皮筋线 具有 自然 弹性 , 通常一 次扎 紧 , 即可逐 渐 收紧剖 开 , 以 目 多采 用橡 皮筋挂 线疗 法。 所 前
关键词 : 挂线 疗法 ; 瘘 ; 周脓 肿 肛 肛 中图分 类号 : 6 71 文献标 识码 : R 5. 6 B 1挂 线疗 法的作 用机理
文章编 号 :0 6 0 7 ( 0 0)0 0 4 — 1 10 — 9 9 2 1 2 — 0 4 0
而 内的愈 合过程 , 减少 肛 门畸形 、 缺损 , 高手术成 功率 。 提 胡 白虎 等认 为挂 线 疗法 有 四个 方 面 的 作用 :① 异 物刺 激 作 4 挂线疗 法在 肛周脓 肿治 疗 中的应 用 用; ②慢性勒割作用 ; 引流作用 ; ③ ④标志作用Ⅲ 。作用机理是 : 线 挂线 疗法被 公认 为[ 7 】 慢性 勒割 、 物刺激 、 流和标志 四 具有 异 引 的异 物刺 激作 用 , 引起 括约 肌 周 围产 生炎 性 反应 , 使局 部 纤 大作 用 。 可 而 将挂 线疗 法应 用于 肛周脓 肿 的治疗是 挂线疗 法治疗 肛瘘
李柏年高位肛瘘切开挂线术的临床经验

切开缝合联合挂线术治疗肛瘘临床疗效分析

和瘘 管 冲洗 , 完成 后 再 用 酒 精 消毒 切 口周 围皮 肤 , 合 远 端 缝 伤 口, 线 部 位 留 引流 1 , 口缝 合 处 覆 盖 酒 精 纱 块 。挂 线 挂 3 切
引 流 口以湿 润 烧 伤膏 纱 条 做 引流 I 2 I 。进 行 镇 痛 和 止 血 处 理 ,
【 sr c】 jcieT vsia eueo u uuejit a gl eo eaini et ame t f n l sua i re Ab ta t Obe t oi et t t s f t tr on h n n p rt nt r t n a f tl,nodr v n g eh c s i o h e oa i
本 院采 用 切 开缝 合 联合 挂 线 术 治疗 肛 瘘 12例 ,效 果 满 意 , 1 现 报道 如 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一 般 资 料 .
牢 , 后将 橡皮 筋 从 内 口引人 , 口引 出 , 线 贯通 管道 后 拉 然 外 胶 紧橡 皮 筋 ,用 手术 刀将 瘘 管 内外 口问 皮 肤及 皮 下 组 织切 开 ,
【 ywo d 】 u uue on a gl eo eain P sinc t ihtra ; n l s l; l ia f c Ke r s C t tr it n n p rt ; oio u g e d A a f t a C i cl f t s j h i o t h h u i n ee
1 2个 月 , 均 ( .± .) 月 。 平 39 22 个
12 方 法 .
然 后 塔 形 纱 布覆 盖 , 丁 ” 带加 压 固定 。 组 术 后均 给 予 常 “ 字 两
切开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临床分析

肛瘘是 指肛 门周 围的 肉芽肿 性管道 , 由内 口、 瘘管 、 外口 2 . 1 疗效标 准 : 痊愈 : 临床症状消失 , 肛瘘手 术及开放创面完 全 三部分组成 , 大部分肛瘘是 由肛 门周 围脓肿 引起 , 低位肛 瘘是 修复 , 二年 以上未再复发。未愈 : 症状仍在 , 开放创面不愈合 。 指瘘管在肛 管直肠环下方通过 , 可 以一次 全部 切开切除瘘管 。 2 . 2 疗效 : 本组手术治愈 5 6例 , 治愈率 1 0 0 %。治愈疗程 2 0 ~ 6 0 如瘘管通过肛管 直肠 环的上方 , 必须加用挂线 疗法 , 才能彻底 天 , 平均 3 0天 , 疗程长 的原 因是瘘道创面大 , 大便后不注 意肛 清 除感染灶从 而达到治愈的 目的 , 药 物治疗 主要是控制感染 、 门卫生 , 继发感染 。术后 随访 2 - 5年 , 均无复发及肛 门失禁 、 移 减 轻症状 和防止发展I ” 。 我院 2 0 0 9年 1 月~ 2 0 1 3年 4月对高位 位 、 严重畸形 、 狭窄 、 黏膜外翻等后遗症。 复杂性肛瘘患者 5 6例采用低位切 开高位挂线手术治疗 , 取得 3 讨 论 了满意的效果 , 现总结 如下 。 临床 上高位复杂性 肛瘘 的手术方式繁多 ,一次 性治愈率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低, 并发症多 , 仍是肛肠外科难点之一l 引 , 虽然肛瘘手 术 已很少 1 . 1 临床资料 : 5 6 例 高位 复杂性肛瘘患者均符合 国家 中医药管 出现 因肛门括约肌直接切开引起 的肛 门失禁 ,但 因过分追求 理局 1 9 9 4年颁布 的《 中医病症诊 断疗效标准 》 复杂性 肛瘘诊 广泛 彻底 切除瘘管道致肛门括约肌功能结构受损 伤 ,使括约 断。其中男性 4 6 例, 女性 1 O例 ; 年龄 l 8 ~ 6 0岁 ; 病程 5 个 月~ 肌受 牵拉 , 肛 门关 闭不 全部 分失禁的发生率增高 ; 我们在传统 1 0年 ; 其中 1 ~ 3年患者居 多。 两个 内 口者 1 8例 , 两个 以上 内口 的基础上 , 采 用切开挂线引流手术治疗 , 术 中注重 了肛 门括 约 伴有支管和死腔者 3 8例( 全 马蹄 型肛 瘘 l 6例 、 半马蹄 型肛瘘 肌的保护和肛 门节制功能 ;提高 了高位复 杂性 肛瘘 的临床疗 2 2例 ) , 内口位置以截石位 6点处居多 。 效、 降低 复发率 、 缩短疗程 、 减少术后并发症 以及后遗症 , 同时 1 . 2 定位 方法 : 术前采用从外 口注入双氧水 和亚 甲蓝混合 液或 保持肛门功能和形态 的完整性 。 x线碘 油瘘 管造 影来 判定 内口位置 , 本组 5 6例患者采用 上述 本手术方法的优点 : ① 同步生长 : 被挂 线内的组织在逐渐 方法均 能快速 准确定位 内 口, 准确率为 1 0 0 %, 经过检查 确定 切开 的过程 中基底创面逐渐愈合 ; ②异物的机械刺激 : 挂线本 内 口大部 分位 于截石 位 6点处 而高位 管道 均 已过肛 管 直肠 身可致机械性 , 异物刺激产生炎症 , 加上挂线可缓慢地割 开组 环。 织 ,从而肌 肉断端得 以与周 围组 织产生粘连 固定 ;③ 引流通 1 . 3手术方法 : 术前 晚 口服缓泻剂 , 术前 清洁灌 肠 , 在 骶管麻醉 畅 : 低位 完全切 开切除 , 高位挂线 可割开原 发病灶 , 并使 感染 或局部浸 润麻 醉成 功后 , 患者取截石 位 , 常规碘伏消 毒 , 扩肛 , 的内容物顺线 流出 ; ④便于保护肛 门节制功 能 : 由挂线代 替 了 待肛 门肌 肉完全松 弛后 , 根据术前 检 , 用 1 0 m l 注射器抽 吸双 手术切开 内括 约肌 , 避免 了手术切开造成肌 肉回缩 、 缺损 大而 氧水 和亚 甲蓝各 5 m l , 先向肛 门内纳入一 湿敷料 , 从外 口注人 致肛 门失禁 。 5 - 1 0 m l , 按摩外 口以使药液沿 管腔走行 , 取 出肛 门内敷 料块 , 但在 临床治疗过程 中 , 我认为有几点值得 注意 : ① 准确寻 检查 上面着蓝色最深处为瘘管 内口,然后将探针 头从瘘管外 找 和正确处 理内 口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 。复杂性 肛瘘往往 口轻 轻向内探人 , 在肛管直肠环处找 到内 口。将探针从瘘 管内 有一个或一个 以上 内口, 因此 , 必须找准 内口 , 防止 以假乱 真。 口完全拉 出, 在探 针头端结 扎一粗丝线 , 再在粗 丝线末端结扎 马蹄 型肛瘘绝大多数 内口在后正 中齿线部或此 附近 ;②保护 橡皮筋 , 然后将探 针 自瘘管退出 , 使橡皮筋 经过瘘管外 口进入 好肛 门括约肌 ,高位复杂性肛瘘 因瘘管深在 ,超过 内外括 约 瘘管 , 到达 内 口, 提起两端 橡皮筋 , 明确瘘 管与肛 门括约肌 的 肌 、 耻骨直肠 肌和肛 门直 肠环 , 在挂线 时 , 应 在肛 门最近处作 关系 , 完 全切 开并 切除直肠 环下的低位瘘管 , 对直肠环 以上 的 垂直挂线 , 使 内外括 约肌缓慢地断离 , 有些病 例暴露瘘管 困难 高位瘘管 ,沿瘘管走 向切开覆盖 的肛 门皮 肤直到外括约 肌浅 时也可切断部分括约肌 , 待切 除瘘 管后再 1 期缝合该 括约肌 ; 部, 切开 内 口和外 口之间肛管黏膜与外面伤 H会合 , 收紧橡 皮 ③保证创 口引流通畅和肛门清洁 , 每次换药时用小凡士林纱 布 筋适宜后作双重结扎 ,刮匙 搔扒 瘘管内 口,彻底清 除感 染部 将皮肤及皮下组织创 面隔开 , 利于创 口引流通 畅 , 防止其 过早 位, 修剪创 缘至平整 , 保持 创面 引流通畅 , 创 口内填入凡 士林 的愈合而形成新 的窦道 ; 每次大便后 或早 晚各 1 次用 1 / 5 0 0 0 纱条引流 , 加压包扎 。 高锰酸钾液坐浴保 证创 面清 洁愈合 。 1 . 4 术后 处理 : 术后 当天 卧床休息 , 进流质饮食 , 适 当给予镇 痛 参考文献 药物 , 第二 天后进流 质饮食 , 保持大 便通 畅 , 如 大便 困难者 适 [ 1 】 翁勋锦 , 邓伟 , 郑达武 , 等. 肛瘘合 并痔 5 2 例 手术治疗的体会 当给予缓 泻剂( 如液体石蜡油 ) 1 : 3 服每次 1 0 m l , 一 日3 次, 静滴 I J 1 . 广西 医学, 2 o 0 7 ( 8 ) : 1 2 7 4 . 抗生素 、 甲硝唑 3 ~ 7天 ,每次排便后用高锰酸钾 1 : 5 0 0 0坐浴 ; 【 2 】 周钰杰. 高位复 杂性 肛瘘 9 8例疗效观 察『 J ] . 长春 中医药 大学 般挂线后 ,橡皮筋在 5天左 右可以脱落 ,可酌情 紧线 或剪 学报 , 2 0 0 8 , 2 4 ( 3 ) : 3 1 6 . 除, 此时创 面 已修复 浅平 , 再经换药 后 , 可迅速 愈合 , 若1 0天 【 3 ] 任 东林. 高位 复杂性肛 瘘病 治疗 中几个值得 注意 的 问题 [ J 】 . 以后不脱 落 , 可 以剪 开 , 若 结扎橡皮 筋较松 , 再 紧线 1 次 就可 大肠 肛 门病 外 科 杂 志 , 2 0 0 2 。 8 ( 3 ) : 1 3 6 — 1 3 8 . 以了 , 必要时切开剩余部分也不会影 响肛 门功括约肌能 。 f 4 】 钱 亚军. 切 开挂 线对 口引流术 治疗复杂性肛瘘 3 2 6例 I 临床观 2 治 疗 结 果 察『 J 1 . 中国临床 医药研 究, 2 0 0 8 , 1 9 9 : 2 7 — 2 8 .
高位肛瘘应用微创小切口挂线旷置术的临床疗效

注:两组统计学 比较 ,统计 学差 异明显 ( 0 5 ,观察组 P< .0 ) 优越 于对照组 。
高位 复杂性 的手术方式 要点 ,复杂性肛 瘘瘘 管和 内 口数 目
不定 ,定 位内 口和瘘 管 困难 。一般情 况下 ,瘘 管 的主要 方 向沿耻骨直肠 肌外侧走行 ,呈 N型走 向,不 容易用 探针 引 导 ,可在 6点 的原发位 做个小 切 口 ,向两侧探 查瘘 管 的走
岁 一 3岁 ,平均年龄 3 。两组一般资料 比较无统计学意 6 8岁
义 ( 0 5 ,具 有可 比性 。 P> .0 ) 12 方法 .
注 :两组统计学比较 ,统计学差异 明显 ( p<0 5) .0 ,观察组
优越于对照组。
12 1 观察组 ..
实行微创 小切 口挂 线 旷置术 。手 术步 骤 : 22两组 的疼 痛积分 和疤痕愈合 程度综合 比较积分结果 ,如 .
到齿线下的瘘管并旷置处理。
12 2 对照组 .. 实行 传统 的挂线术 。用探 针引导 ,手指 在
肛瘘在临床上是 肛肠科 最常见 的疾 病之 一 ,是 由于肛 窦炎发生肛周脓 肿 ,肛周脓 肿破 溃 以后 形成 。肛 瘘主要 有
外 口、瘘管和 内口三个部分 ,通 常根 据 内 口位于 齿线 的位
未愈的标准是症状 、体 征均无 明显 变化 J 。疼痛 主要参 考
19 92年全 国肛肠学会 制定 的标 准 ,无疼 痛为 0分 ,有疼 痛 感为 1分 ,疼痛 可 以忍受 ,不 用服药 为 2分 ,不能 忍受 需 要用药缓解 的为 3分 ,用 药 也 能 明显缓 解 的为 4分 。
临 床 研 究
改进挂线疗法治疗肛瘘54例

4 治 疗 方 法
治疗 组 : 病人 多取 膀胱 截石 位 , 前 明确诊 断为 术 低 位 肛 瘘 者 采 用 2 利 多 卡 因 1 L局 部 浸 润 麻 % 0m 醉 , 高位肛 瘘 采 用腰 麻 或 骶 麻 。常 规 会 阴 部 消毒 而 铺 巾 , 血钳 分 开肛 周 外 口 , 要 时 切 开外 口, 制 止 必 银 探 针 自外 口顺 瘘 道缓 慢 进 入 , 手 指 入 肛 门感 觉 银 左 针走向, 用双 叶或 三 叶肛镜 充分 暴露 肛瘘 内 口, 银针 穿 出 内 口后 弯 曲出肛 门 , 药线 由内 口至 外 口引 出 , 将
感 染 、 门变形 、 肛 大便 部 分失禁 例 数 明显减少 。
之间, 瘘管 外 口距离 肛 门 3~ m 在 肛管 直 肠 环 以 5e 下 , 诊可 触 及皮下 一质 较硬 条索 状组 织 , 镜 大部 肛 肛
表 1 两组疗效对 比
( ) 例
6 讨 论
禁 明显 减少 ; 于 低 位 肛 瘘 , 均 挂线 脱 落 提 前 了 对 平 3d 伤 口完 全 愈 合 提 前 了 4 d 无 一 例 出现 伤 口感 , ,
维普资讯
中 医研 究
20 0 7年 1 月 第 2 2 0卷 第 1 2期
T M R s D c m e 0 7 V 12 o 1 C e . e e b r 0 o. 0 N . 2 2
文章编 号:0 1 9 0 2 0 ) 2— 0 1 0 l0 —6 1 ( 07 1 0 3 — 2
具 有 可 比性 。 2 药 线 制 作
切 开瘘管 与 肛 管 之 间 少 许 皮 肤 、 膜 , 紧 药 线 固 黏 拉
定, 再用 油纱 ( 涂马应 龙 痔 疮 膏 ) 塞肛 门。术 后 上 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肛瘘挂线疗法
一、历史渊源
此法早在明代就已采用。
《古今医统》中说:“药线日下,肠肌随长,僻处即补,水逐线流,未穿疮孔,鹅管内消。
”简要叙述了本疗法简便、经济,不影响肛门功能,具有瘢痕小,引流通畅等优点。
二、机理
其机理在于利用结扎线的机械作用,以其紧缚所产生的压力或收缩力,缓慢勒开管道,给断端以生长和周围组织产生炎症粘连的机会,从而防止了肛管直肠环突然断裂回缩而引起的肛门失禁。
目前多以橡皮筋代替丝线,可缩短疗程,减轻术后疼痛。
三、适应症
1.肛漏(肛瘘):合理选用切割挂线和引流挂线。
对于肛瘘多内口者,最多可挂1~3条线。
①一期切割挂线:适用于高位肛瘘涉及到大部分肛门外括约肌浅部以上者。
②二期切割挂线:适用于部分高位肛瘘合并有难以处理的残腔,或需二次手术及术后引流。
③长期引流挂线:适用于高位经括约肌克罗恩病肛瘘患者,以预防复发性脓肿的形成和保持肛门功能。
④短期引流挂线:尽管目前临床报导短期挂线引流治疗肛瘘有效,完全保留了括约肌,不会导致肛门失禁,但因其复发率高,临床应用需慎重。
⑤亦作为复杂性肛漏切开疗法或切除疗法的辅助方法。
2.肛痈(肛周脓肿)
高位脓肿,如由肛隐窝感染而致坐骨直肠间隙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及马蹄形脓肿等。
四、禁忌症
肛门周围有皮肤病患者;漏管仍有酿脓现象存在者;有严重的肺结核病、梅
毒等,或极度虚弱者;有癌变者。
五、操作方法
1.麻醉:以腰俞穴麻醉或局部浸润性麻醉,取侧卧位病侧在下或截石位。
2.常规消毒。
3.具体流程
⑴肛痈(肛周脓肿)
①于脓肿波动明显处,或穿刺抽脓,指示部位,作放射状或弧形切口,充分排脓后,以食指分离脓腔间隔,然后用双氧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脓腔,修剪切口扩大成梭形(可切取脓腔壁送病理检查)。
②同肛漏。
见下。
⑵肛漏(肛瘘)
①用球头探针,将探针从漏管外口(脓肿切口)轻轻的向内探入,另一食指伸入肛内引导协助探针,沿瘘管(脓腔)底部轻柔地探查,在肛管齿线附近找到内口,探通内口后,将球头探针拉出,以橡皮筋结扎于球头部,通过瘘管(脓腔)拉出外口(切口),将橡皮筋两端收拢,提起橡皮筋,切开漏管内、外口之间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拉紧橡皮筋,紧贴皮下切口用止血钳夹住,在止血钳下方用粗丝线收紧橡皮筋,并双重结扎之。
②然后在结扎线外1.5cm处剪去多余的橡皮筋。
③松开止血钳,用红油膏纱布条填塞伤口压迫止血,外垫纱布,宽胶布固定。
④若以药线挂线,将药线收紧,打一、二扣活结,以备以后紧线;也可将药线的一端穿入另一段药线内,由肛门牵出,使线漏管周围成为双股线,然后收紧,打一活结,每隔1~2天紧线1次,直至挂线脱落。
六、术中的注意事项
1.肛痈
⑴定位要准确:一般在脓肿切开引流前应先穿刺,待抽出脓液后,再行切开引流。
⑵切口:浅部脓肿可行放射状切口,深部脓肿应行弧形切口,避免损伤括约肌。
⑶引流要彻底:切开脓肿后要用手指去探查脓腔,分开脓腔内的纤维间隔以利引流。
⑷预防肛漏形成:术中应切开原发性肛隐窝炎(即内口),可防止肛漏形成。
2.肛漏
⑴探针由外口探入时,不能用力,以免造成假道。
⑵如瘘管在肛管直肠环下方通过,可以一次全部切开漏管。
如漏管通过肛管直肠环的上方,必须加用挂线疗法,即先切开外括约肌皮下部浅部及其下方的瘘管,然后用橡皮筋由剩余的管道口通入,由内口引出,缚在肛管直肠环上,这样可避免由一次切断肛管直肠环,而造成失禁。
如肛管直肠环已纤维化者,也可一次全部切开无须挂线。
⑶漏管若在外括约肌深、浅两层之间通过者,该处肌肉未形成纤维化时,不能同时切断两处外括约肌,在切断外括约肌时,要与肌纤维成直角,不能斜角切断。
⑷高位肛漏通过肛尾韧带,可以作纵行切开,不能横行切断肛尾韧带,以免造成肛门向前移位。
七、术后处理
1.常规抗炎:酌情应用清热解毒、托里排脓的中药或抗生素。
2.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可给予润下剂以及缓泻剂。
3.注意肛门清洁:术后每次便后用苦参汤或1:5000高锰酸钾液坐浴,换药。
4.术后疼痛者可给予止痛剂或采用耳针。
5.一般挂线后,橡皮筋在5天左右可以脱落,可酌情紧线或剪除,此时创面已修复浅平,再经换药后,可迅速愈合,无肛门失禁等后遗症。
若10天以后不脱落,可以剪开,若结扎橡皮筋较松,需要再紧线1次。
6.伤口必须从基底部开始生长防止表面过早粘连封口,形成假愈合。
7.管道切开或挂开后,改用生肌散纱条或生肌玉红膏纱条换药至收口。
8.肛漏在切开或挂开后,可有少量脓水流出,四周肿胀逐渐消散,如仍有
较多脓水,应检查有无支管或残留的管道。
9.如有局部感染,以及有无高热、寒战等,如有则应及时予以治疗。
八、预防与调护
1.经常保持肛门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发现肛痈,宜早期治疗,一次手术治疗可以防止后遗肛漏。
3.肛漏患者应及早治疗,避免外口堵塞而引起脓液积聚,排泄不畅,引发新的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