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规律方法总结
有机化学反应的总结

有机化学一、烯烃1、卤化氢加成 (1)CHCH 2RHXCH CH 3RX【马氏规则】在不对称烯烃加成中,氢总是加在含碳较多的碳上。
【机理】CH 2CH 3CH +CH 3CH 3X +CH 3CH 3+H +CH 2+C3X +CH 3X主次【本质】不对称烯烃的亲电加成总是生成较稳定的碳正离子中间体。
【注】碳正离子的重排 (2)CHCH 2RCH 2CH 2R BrHBrROOR【特点】反马氏规则 【机理】 自由基机理(略)【注】过氧化物效应仅限于HBr 、对HCl 、HI 无效。
【本质】不对称烯烃加成时生成稳定的自由基中间体。
【例】CH 2CH3BrCH CH 2BrC H 3CH +CH 3C H 3HBrBrCH 3CH 2CH 2BrCH CH 3C H 32、硼氢化—氧化CHCH 2R CH 2CH 2R OH1)B 2H 62)H 2O 2/OH-【特点】不对称烯烃经硼氢化—氧化得一反马氏加成的醇,加成是顺式的,并且不重排。
【机理】2CH33H323H32CH CH2CH32CH CH=CH(CH3CH2CH2)3-H3CH2CH2C22CH3CH2OCH2CH2CH33CH2CH2C2CH2CH3+O H-OHB-OCH2CH2CH3CH2CH2CH3H3CH2CH2B OCH2CH2CH3CH2CH2CH32CH2CH3HOO-B(OCH2CH2CH3)3B(OCH2CH2CH3)3+3NaOH3NaOH3HOCH2CH2CH33+Na3BO32【例】CH31)BH32)H2O2/OH-CH3HHOH3、X2加成C CBr/CClC CBrBr【机理】CCC CBrBrCBr+C CBrOH2+-H+C CBrOH【注】通过机理可以看出,反应先形成三元环的溴鎓正离子,然后亲和试剂进攻从背面进攻,不难看出是反式加成。
不对称的烯烃,亲核试剂进攻主要取决于空间效应。
【特点】反式加成 4、烯烃的氧化1)稀冷高锰酸钾氧化成邻二醇。
有机化学顺序规则

有机化学顺序规则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和反应的科学。
在有机化学中,有一些基本的顺序规则,这些规则对于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有机化学中的顺序规则,包括碳原子的杂化、共价键的构成、立体化学、反应机理等内容。
1. 碳原子的杂化在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通常以sp3、sp2或sp杂化形式存在。
sp3杂化的碳原子形成四个σ键,sp2杂化的碳原子形成三个σ键和一个π键,sp杂化的碳原子形成两个σ键和两个π键。
碳原子的杂化形式决定了其空间结构和化学性质,例如sp3杂化的碳原子形成的是四面体结构,sp2杂化的碳原子形成的是三角平面结构,sp杂化的碳原子形成的是线性结构。
2. 共价键的构成在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通常与氢原子或其他碳原子形成共价键。
共价键的构成包括σ键和π键,σ键是由轴向重叠的原子轨道形成的,π键是由侧向重叠的原子轨道形成的。
共价键的构成决定了有机化合物的键长、键强和键角,从而影响了其化学性质。
3. 立体化学有机化合物中的立体化学是研究化合物的立体构型和立体异构体的科学。
立体异构体是指分子结构相同但空间排列不同的化合物。
立体异构体包括构象异构体和对映异构体,构象异构体是由于分子内部自由旋转而产生的异构体,对映异构体是由于分子的镜像对称性而产生的异构体。
立体化学对于理解有机化合物的光学性质和反应活性非常重要。
4. 反应机理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机理是研究化合物在反应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变化的科学。
反应机理包括反应的速率、中间体的形成和裂解、键的形成和断裂等内容。
了解反应机理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控制有机化合物的反应过程,从而实现有机合成的目的。
总之,有机化学中的顺序规则对于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非常重要。
通过对碳原子的杂化、共价键的构成、立体化学和反应机理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特性,为有机合成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希望本文能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和研究有所帮助。
有机化学的记忆方法口诀

有机化学的记忆方法口诀有机化学的记忆口诀方法有机化学要掌握先把结构说一说。
只含碳氢称为烃单键相连便是烷。
双键为烯三键炔芳香族的带苯环。
脂肪族的排成链酚是羟基连苯环。
异构共用分子式通式通用同系间。
烯烃加成烷取代衍生物看官能团。
去氢加氧叫氧化去氧加氢叫还原。
醇类氧化变酮醛醛类氧化变羧酸。
羧酸都比碳酸强碳酸强于石炭酸。
光照卤代在侧链催化卤代在苯环。
烃的卤代衍生物卤素能被羟基换。
消去一个小分子生成烯和氢卤酸。
钾钠能换醇中氢银镜反应可辨醛。
醇加羧酸生成酯酯又水解变醇酸。
苯酚遇溴白沉淀淀粉遇碘色变蓝。
氨基酸兼酸碱性甲酸是酸又像醛。
聚合单体变链节断裂双键相串联。
千变万化抓规律无限风光任登攀。
二、根据价键式求分子式算碳看清转折点其它原子直接看。
求氢可以逐个算不饱和度可借鉴。
三、制取乙烯实验室里制乙烯硫酸乙醇三比一。
为防暴沸碎瓷片硫酸催化脱水剂。
温度速至一百七多生乙烯少生醚。
温度高了也不行乙醇炭化产率低。
除杂可用苛性钠排水方法集乙烯。
四、银镜反应银镜反应很简单醛基变成羧酸铵;其它物质不能忘一水二银三个氨。
5种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方法\一、分类记忆法:抓一类记一片1、根据物质的分类记忆。
每一类物质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例如酸、碱、盐、氧化物等他们都有各自的通性抓住每一类物质的通性就可记住一大堆方程式。
比如SO2、CO2都属于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具有以下通性:(1)一般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SO2+H2O=H2SO3;CO2+H2O=H2CO3。
(2)都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SO2+2NaOH=Na2SO3+H2O;CO2+2NaOH=Na2CO3+H2O。
(3)都能和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SO2+Na2O=Na2SO3;CO2+Na2O=Na2CO3。
2、根据元素的分类记忆。
元素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比如分成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等等。
我们最关心的是主族元素对于同一主族的元素其单质和化合物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有机化学部分物理化学性质规律总结

有机化学部分性质总结物理性质1、状态(常温)气态:n≤4的烃、新戊烷、甲醛、一氯甲烷、一氯乙烷、一溴甲烷液态:低级(十碳以下)醇、醛、酸、酯油酸等固态:苯酚,草酸,苯甲酸、硬脂酸,软脂酸等2、密度比水轻:所有烃类、酯、油脂比水重:硝基苯、溴苯、CCl4、溴乙烷及大多数卤代烃、液态苯酚3.沸点①同系物沸点大小判断,一般随着碳原子数增多,沸点增大。
如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戊烷<.....②链烃同分异构体沸点大小判断,一般支链越多,沸点越小。
如: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③芳香烃的沸点大小判断,侧链相同时,邻位>间位>对位。
如: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④对于碳原子数相等的烃沸点大小判断,烯烃<烷烃<炔烃⑤同碳原子的脂肪烃的衍生物沸点大小判断,烯烃的衍生物沸点低于烷烃的同类衍生物。
如:油酸的沸点<硬脂酸⑥不同类型的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沸点比较,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脂肪羧酸>脂肪醇>脂肪醛⑦酚和羧酸与它们对应的盐沸点比较,酚和羧酸<对应盐的沸点。
如乙酸<乙酸钠⑧分子量相近的烃的沸点一般低于烃的衍生物。
例1:2-甲基庚烷>正庚烷>2-甲基己烷>3,3-二甲基戊烷>正戊烷例2:下列沸点大小,前者低,后者高的是().A、苯酚和苯酚钠B、软脂酸和油酸C、丁烯和乙烯D、丁烷和2-甲基丙烷解析:A对,苯酚盐的熔沸点大于苯酚;B错,软脂酸常温固态,油酸常温液态,碳原子相近的高级一元脂肪酸,烃基中C=C越多,沸点越低;C错,同系物中C数越多,沸点越高;D错,同类同分异构体,支链多,沸点低。
答案是A。
4.熔点A.直链烷烃支链数↑,熔点↑(C3以后).由此可见:含偶数C,熔点↑的多;含奇数C,熔点↑的少.从而形成了"偶上奇下"两条曲线.在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不仅取决于分子的大小,还于晶体中晶格排列的对称性有关.含偶数碳原子的碳链具有较好的对称性,晶格排列紧密.B.同分异构体支链数↑,熔点↓(不利于晶格的紧密排列).对称性↑,熔点↑;高度对称的异构体>直链异构体溶解度说白了,就是相似相溶。
高中化学的归纳有机化学与配位化学的重要规律总结

高中化学的归纳有机化学与配位化学的重要规律总结化学作为一门科学,涉及到了众多的分支和领域。
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有机化学和配位化学是两个重要的方向。
通过归纳,我们可以总结出许多在这两个领域中的重要规律。
本文将针对高中化学的有机化学和配位化学,分别进行总结归纳。
一、有机化学的重要规律总结高中有机化学主要涉及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性质和反应等方面的内容。
在学习中,我们归纳出了以下几个有机化学的重要规律:1. 碳原子的四价性:有机化合物中的碳原子通常是四个键的饱和原子。
它可以形成单键、双键或三键,从而构建出不同的有机分子结构。
2. 基团的作用:有机化合物中的基团对于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至关重要。
例如,羟基(-OH)使化合物具有醇的性质,氨基(-NH2)使化合物具有胺的性质等。
3. 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有机化合物的稳定性受到分子结构的影响,如烷烃比烯烃稳定,芳香烃稳定性较高等。
此外,分子中的其他作用力,如范德华力、静电作用力等也会影响分子的稳定性。
4. 反应类型和机理:有机化学的反应类型多种多样,例如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等。
每种反应都有其特定的反应机理,要求学生熟悉并掌握。
以上只是有机化学中的一些重要规律,还有很多其他的规律和知识需要我们深入学习和探索。
二、配位化学的重要规律总结在高中化学中,配位化学是有机化学之外的一个重要的方向,主要研究配位键的形成、配合物的性质和反应等。
以下是配位化学中的重要规律总结:1. 配位键的形成:配位键是由一个中心金属离子通过共价键与配体结合而形成的。
中心金属离子可以有不同的价态,配体也有不同的配位方式,例如双电子对给体、单电子对给体等。
2. 配合物的性质:配合物的性质受到中心金属离子和配体的影响,例如配合物的颜色、稳定性等取决于配体的电子结构和配位方式。
3. 配位反应:配位反应是指配合物中的配体发生取代反应或背景反应。
不同的配体可以通过这些反应来改变配位物的性质和结构。
大学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学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学有机化学的知识点很重要。
归纳起来可以⽅便我们整理思路。
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学有机化学知识点的归纳,⼀起来看看吧。
⼤学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1) 马⽒规律:亲电加成反应的规律,亲电试剂总是加到连氢较多的双键碳上。
2) 过氧化效应:⾃由基加成反应的规律,卤素加到连氢较多的双键碳上。
3) 空间效应:体积较⼤的基团总是取代到空间位阻较⼩的位置。
4) 定位规律:芳烃亲电取代反应的规律,有邻、对位定位基,和间位定位基。
5) 查依切夫规律:卤代烃和醇消除反应的规律,主要产物是双键碳上取代基较多的烯烃。
6) 休克尔规则:判断芳⾹性的规则。
存在⼀个环状的⼤π键,成环原⼦必须共平⾯或接近共平⾯, π电⼦数符合 4n+2 规则。
7) 霍夫曼规则:季铵盐消除反应的规律,只有烃基时,主要产物是双键碳上取代基较少的烯烃(动⼒学控制产物)。
当β-碳上连有吸电⼦基或不饱和键时,则消除的是酸性较强的氢,⽣成较稳定的产物(热⼒学控制产物)。
8) 基团的“顺序规则”。
⼤学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烷烃:烷烃的⾃由基取代:外消旋化 烯烃:烯烃的亲电加成:溴,氯,HOBr (HOCl) ,羟汞化-脱汞还原反应-----反式加成;其它亲电试剂:顺式+反式加成 烯烃的环氧化,与单线态卡宾的反应:保持构型 烯烃的冷稀 KMnO4/H2O 氧化:顺式邻⼆醇 烯烃的硼氢化-氧化:顺式加成 烯烃的加氢;顺式加氢 环⼰烯的加成:(1-取代,3-取代,4-取代) 炔烃:选择性加氢: Lindlar 催化剂-----顺式烯烃 Na/NH3(L)-----反式加氢 亲核取代: SN1:外消旋化的同时构型翻转 SN2:构型翻转(Walden 翻转) 消除反应 E2,E1cb: 反式共平⾯消除 环氧⼄烷的开环反应:反式产物 ⼤学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三)。
有机化学的学习规律

有机化学的学习规律无论是教师招聘考试还是教师资格证考试,对于我们化学学科而言,有机化学的知识内容是我们考试中的常考考点,但是对于有机相关题型,尤其是有机推断题,往往会使各位考生望而却步。
其实学习有机化学也是讲究一定的学习规律和方法的,以下是根据历年考题分析,总结的学习方法,希望对各位考生的复习会有所帮助。
学习有机化学的一般规律或者方法是:结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制法(工业制法、实验室制法)→一类物质,这也是各位考生应该构建的基本的有机知识框架。
在这一基础上还需要探究无机物与有机物的根本区别,明白有机物的独特魅力——断键的含义。
例如“乙烯”这一节,可以打破了书本上的顺序,先复习乙烯的分子结构。
理解乙烯分子的结构时,可以先复习分子的组成再复习化学键类型、分子的极性、空间构型;根据碳原子结合的氢原子数少于烷烃分子中碳所结合的氢原子数了解不饱和烃的概念,得出乙烯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烃。
由其结构看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其物理性质可以从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密度、毒性等几个方面来复习。
乙烯是无色的稍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小于空气的密度。
其化学性质可以根据乙烯结构中化学键的特征“双键容易断裂”来掌握乙烯的特征化学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根据绝大部分有机物易燃烧的性质联想到乙烯的氧化反应(乙烯能跟强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例如: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同时利用乙烯的这一性质,还可以用于鉴别乙烯和乙烷。
但如果是想除去乙烷中的乙烯杂质时,则需要用溴水,这利用的是乙烯的加成反应。
另外由乙烯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还可以联想到它的用途及意义,如生活中使用的各种塑料。
最后复习这一类含有碳碳双键的烃,掌握其物理、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同样在复习烃的衍生物时,还是借助这一思路: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一类物质,进行学习备考,会发现复习起来很清晰,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用,在解题时,自然也就轻松攻破了。
有机规律知识点总结初中

有机规律知识点总结初中有机化合物的特点1. 含碳。
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而无机化合物不一定含碳。
2. 具有共价键。
有机化合物的分子中一般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共价键,它们在很多情况下以共价键的形式进行化学反应。
3. 具有多样的结构。
有机化合物可以形成非常丰富多样的结构,这是由于碳原子可以形成日期的共价键。
4. 具有多种反应类型。
有机化合物具有多种反应类型,包括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重排反应等。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包括通用命名法和IUPAC命名法。
通用命名法是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形状、来源等特点进行命名。
而IUPAC命名法是根据国际纯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命名规则,按照特定的规范命名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表示出了分子中各种元素的比例和原子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一般是分子式和结构式。
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沸点、熔点、溶解度、生成结构等。
这些性质与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分子量、相互作用有关。
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主要包括易燃性、稳定性、毒性、还原性、氧化性、光敏性等。
这些性质与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分子量、官能团有关。
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反应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反应是有机化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有机物的合成方法包括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重排反应等,有机物的分解方法包括裂解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等。
有机物的重要应用领域有机物在生活和工业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例如,有机物在医药、染料、合成纤维、香料、农药等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同时,有机物也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础。
以上是有机规律知识点的基本概述,有机化合物是化学学科中一个重要的方向,学习有机化合物的一些基本知识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有机化合物在生活、科学和技术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化学规律方法总结
第一:有机化学中的方法规律
1.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
〖碳链异构的书写方法〗以己烷(
)为例,共五种同分异构体(氢原子省略)
(1)先直链、一条线
(2)摘一碳、挂中间、往边移、不到端
(3)摘两碳、二甲基、同邻间、不重复、要写全
如果碳链更长,还可以摘两碳、三碳,先甲基,后乙基……
〖取代基位置异构的书写方法〗
1、对称法(等效氢法)
a、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b、同一碳原子所连甲基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c、处于镜面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2、换元法
详解:同分异构体书写规律:遵循对称性、有序性原则,一般按照下列顺序书写:官能团类型异构;碳链异构;官能团或取代基位置异构;立体异构(较少涉及)口诀:主链长到短,支链整到散,位置心到边,排布对邻间
2.有机物类型异构大全
3.常见有机物的分离提纯方法
4.常见有机物的检验与鉴别
第二: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1.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1)、银镜反应(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5)、酚醛树脂的制取(6)固体溶解度的测定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1)、实验室制乙烯(170℃)(2)、蒸馏(3)、固体溶解度的测定(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5)、中和热的测定(6)制硝基苯(50-60℃)
〔说明〕:(1)凡需要准确控制温度者均需用温度计。
(2)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3.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4.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质。
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3)含有醛基的化合
物(4)具有还原性的无机物(如SO2、FeSO4、KI、HCl、H2O2等)
6.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1)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加成);(2)苯酚等酚类物质(取代);(3)含醛基物质(氧化);(4)碱性物质(如NaOH、Na2CO3)(氧化还原――歧化反应);(5)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SO2、KI、FeSO4等)(氧化);(6)有机溶剂(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已烷等,属于萃取,使水层褪色而有机层呈橙红色。
)
7.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有机物有: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8、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有机物有:烃、大多数酯、一氯烷烃。
9.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肽)、盐。
10.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有:烃、卤代烃、酯、淀粉、纤维素
11.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有: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烃(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12.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有: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脱水反应、酯化反应、纤维素的水解
13.能被氧化的物质有: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的不饱和化合物(KMnO4)、苯的同系物、醇、醛、酚。
大多数有机物都可以燃烧,燃烧都是被氧气氧化。
14.显酸性的有机物有:含有酚羟基和羧基的化合物。
15.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质有: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甲醛、苯酚、强氧化剂、浓的酒精、双氧水、碘酒、三氯乙酸等。
16.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有机物:具有酸、碱双官能团的有机物(氨基酸、蛋白质等)
17.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有机物:(1)酚:(2)羧酸:(3)卤代烃(水溶液:水解;醇溶液:消去)(4)酯:(水解,不加热反应慢,加热反应快)(5)蛋白质(水解)
18、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有机反应:(( 1).苯酚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呈紫色;(2).KMnO4酸性溶液的褪色;(3).溴水的褪色;(4).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 ( 5).蛋白质遇浓硝酸呈黄色颜色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