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土壤容重的测定的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土壤容重实验报告

土壤容重实验报告

土壤容重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土壤容重,了解土壤的密实程度,评估土壤的透气性和水分保持能力,从而为土壤管理和农田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2. 实验原理土壤容重是指单位体积土壤的质量,通常以克/立方厘米(g/cm³)表示。

容重越大,表示土壤越紧密,透气性和渗透性越差;容重越小,表示土壤越疏松,透气性和渗透性越好。

通过测量土壤容重,可以评估土壤的质地、结构和含水量等特性。

3. 实验材料•土壤样品•烘干器•砂浴•电子天平•容重试验器4. 实验步骤4.1 准备工作1.将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风干,并移除其中的杂质。

2.将土壤样品放入烘干器中,在恒温下烘干至常温。

3.使用砂浴对土壤样品进行筛分,去除粗粒杂质。

4.2 测量土壤样品质量1.使用电子天平将容重试验器称重,记录其质量。

2.将烘干后的土壤样品取一定质量(如100g)放入容重试验器中,并记录试验器的总质量。

4.3 测量容重1.将装有土壤样品的容重试验器放入砂浴中,并加入适量的水使其浸泡一段时间。

2.取出容重试验器,用纸巾擦去表面多余的水分,并记录试验器的质量。

4.4 计算土壤容重1.用公式计算土壤容重:容重 = (试验器质量 - 试验器空重) / (土壤样品质量 - 试验器空重)2.结果以 g/cm³的形式表示,并记录。

5. 实验数据处理根据实际测量得到的土壤容重数据,可以进行以下分析和判断: 1. 对比不同土壤样品的容重,了解土壤的质地和结构差异。

2. 结合土壤容重和水分数据,评估土壤的水分保持能力和排水性能。

3. 将实验结果与理论值进行比较,评估土壤的质量和适宜用途。

6. 实验注意事项1.在取土壤样品时,要保证样品的代表性,避免太过深入或太靠近表面。

2.在测量容重时,要确保土壤样品的湿度与实际使用环境相符,避免水分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3.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规范,防止样品的污染和误差的产生。

7.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容重测量,可以得到土壤样品的密实程度。

土壤容重测定实验报告

土壤容重测定实验报告

土壤容重测定实验报告《土壤容重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土壤容重的概念;2.掌握土壤容重的测定方法;3.分析土壤容重对土壤物理性质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土壤容重是指单位体积土壤的质量,通常以克/立方厘米(g/cm³)表示。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两种,一是圆柱体取样法,二是小气囊取样法。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1.仪器:试验托盘、测量坐标板、钢尺、容积筒、电子天平、小气囊容重仪;2.材料:黄壤土样品。

四、实验步骤1.准备试验托盘:将试验托盘清洗干净并晾干;2.准备土壤样品:随机采集土壤样品,并将杂质和可见根系去除;3.制备土壤试样:将土壤样品均匀放入试验托盘中,每个实验托盘填充的土壤样品高度大约为2.5厘米;4.测量重量:将试验托盘放在电子天平上,并记录下试验托盘和土壤样品的总重量;5.测量土壤体积:将测量坐标板放在试验托盘上,并使用钢尺测量土壤样品的长度、宽度和高度;6.天平记录:将试验托盘放在电子天平上,记录下试验托盘的重量;7.计算容重:根据实验数据,使用容重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土壤容重的数值。

五、实验结果和分析经过实验测量和计算,得到了土壤容重的数值。

通过与标准容重进行比较,可以判断土壤的致密程度。

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容重的大小与土壤的通气性、渗透性和根系的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土壤容重过大时,根系的生长受到限制,作物的根系无法伸展,从而影响到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土壤容重是指单位体积土壤的质量;2.土壤容重的测定可以采用圆柱体取样法或小气囊取样法;3.土壤容重的大小影响着土壤的通气性、渗透性和根系的发育;4.合理控制土壤容重,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七、实验改进1.增加重复试验次数,提高实验数据的精确性和可靠性;2.选取不同类型的土壤样品进行实验,进一步研究土壤容重与土壤性质的关系;3.进一步探究土壤容重对不同作物的影响,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容重的测定的实验报告.doc

土壤容重的测定的实验报告.doc

土壤容重的测定的实验报告篇一:土壤容重的测定方法一、目的和要求土壤容重又叫土壤的假比重,是指田间自然状态下,每单位体积土壤的干重,通常用g/cm3表示。

土壤容重除用来计算土壤部孔隙度外,还可用于估计土壤的松紧和结构状况。

本实验要求学生学习土壤寄人篱下的测定方法,掌握环刀法测定土壤容重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用容重数值计算土壤孔隙度的方法。

二、内容和原理用一定容积的钢制环刀,切割自然状态下的土壤,使土壤恰好充满环刀容积,然后称量并根据土壤自然含水率计算每单位体积的烘干土重即土壤容重。

三、主要仪器设备容积为100立方厘米的钢制环刀。

削土刀及小铁铲各一把。

感量为0.1及0.01的粗天平各一架。

烘箱、干燥器及小铝盒等。

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在室内先称量环刀(连同底盘、垫底滤纸和顶盖)的重量,环刀容积一般为100立方厘米。

将已称量的环刀带至田间采样。

采样前,将采样点土面铲平,去除环刀两端的盖子,再将环刀(刀口端向下)平稳压入土壤中,切忌左右舞动,在土柱冒出环刀上端后,用铁铲挖周围土壤,取出充满土壤的环刀,用锋利的削土刀削去环两端多余的土壤,使环刀内的土壤体积恰为环刀的容积。

在环刀刀口垫上滤纸,并盖上底盖,环刀上端盖上顶盖。

擦去环刀外的泥土,立即带回实验称重。

在紧靠环刀采样处,再采土10-15克,装入铝盒带回实验室内测定土壤含水量。

五、公式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土壤容重:环刀内干土重(g)=100环刀内湿土重/100土含水率土壤容重(g/cm3)=环刀内干土重/环刀容积篇二:土壤学实验报告1课程名称:指导老师:成绩:实验名称:土壤容重、比重和孔隙的测定实验类型:操作性实验[1] 同组学生姓名: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七、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学习并掌握土壤容重、比重、孔隙度及三相比的测定与计算方法; 2)结合实验,加深对土壤容重、比重和孔隙度等量的含义的理解。

土壤容重的测定的实验报告【精品】

土壤容重的测定的实验报告【精品】

篇一:土壤容重的测定方法一、目的和要求土壤容重又叫土壤的假比重,是指田间自然状态下,每单位体积土壤的干重,通常用g/cm3表示。

土壤容重除用来计算土壤部孔隙度外,还可用于估计土壤的松紧和结构状况。

本实验要求学生学习土壤寄人篱下的测定方法,掌握环刀法测定土壤容重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用容重数值计算土壤孔隙度的方法。

二、内容和原理用一定容积的钢制环刀,切割自然状态下的土壤,使土壤恰好充满环刀容积,然后称量并根据土壤自然含水率计算每单位体积的烘干土重即土壤容重。

三、主要仪器设备容积为100立方厘米的钢制环刀。

削土刀及小铁铲各一把。

感量为0.1及0.01的粗天平各一架。

烘箱、干燥器及小铝盒等。

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在室内先称量环刀(连同底盘、垫底滤纸和顶盖)的重量,环刀容积一般为100立方厘米。

将已称量的环刀带至田间采样。

采样前,将采样点土面铲平,去除环刀两端的盖子,再将环刀(刀口端向下)平稳压入土壤中,切忌左右舞动,在土柱冒出环刀上端后,用铁铲挖周围土壤,取出充满土壤的环刀,用锋利的削土刀削去环两端多余的土壤,使环刀内的土壤体积恰为环刀的容积。

在环刀刀口垫上滤纸,并盖上底盖,环刀上端盖上顶盖。

擦去环刀外的泥土,立即带回实验称重。

在紧靠环刀采样处,再采土10-15克,装入铝盒带回实验室内测定土壤含水量。

五、公式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土壤容重:环刀内干土重(g)=100环刀内湿土重/100土含水率土壤容重(g/cm3)=环刀内干土重/环刀容积篇二:土壤学实验报告1课程名称:指导老师:成绩:实验名称:土壤容重、比重和孔隙的测定实验类型:操作性实验[1] 同组学生姓名: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七、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学习并掌握土壤容重、比重、孔隙度及三相比的测定与计算方法; 2)结合实验,加深对土壤容重、比重和孔隙度等量的含义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内容:利用已知体积的环刀取自然状态的土壤样品一份,烘干除去水分,测量得环刀的容积、重量,以及土壤的重量和其含水量,则可计算出土壤的容重、孔隙度、含水率等指标。

土壤容重的测定的实验报告

土壤容重的测定的实验报告

土壤容重的测定的实验报告篇一:土壤容重的测定方法一、目的和要求土壤容重又叫土壤的假比重,是指田间自然状态下,每单位体积土壤的干重,通常用g/cm3表示。

土壤容重除用来计算土壤部孔隙度外,还可用于估计土壤的松紧和结构状况。

本实验要求学生学习土壤寄人篱下的测定方法,掌握环刀法测定土壤容重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用容重数值计算土壤孔隙度的方法。

二、内容和原理用一定容积的钢制环刀,切割自然状态下的土壤,使土壤恰好充满环刀容积,然后称量并根据土壤自然含水率计算每单位体积的烘干土重即土壤容重。

三、主要仪器设备容积为100立方厘米的钢制环刀。

削土刀及小铁铲各一把。

感量为0.1及0.01的粗天平各一架。

烘箱、干燥器及小铝盒等。

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在室内先称量环刀的重量,环刀容积一般为100立方厘米。

将已称量的环刀带至田间采样。

采样前,将采样点土面铲平,去除环刀两端的盖子,再将环刀平稳压入土壤中,切忌左右舞动,在土柱冒出环刀上端后,用铁铲挖周围土壤,取出充满土壤的环刀,用锋利的削土刀削去环两端多余的土壤,使环刀内的土壤体积恰为环刀的容积。

在环刀刀口垫上滤纸,并盖上底盖,环刀上端盖上顶盖。

擦去环刀外的泥土,立即带回实验称重。

在紧靠环刀采样处,再采土10-15克,装入铝盒带回实验室内测定土壤含水量。

五、公式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土壤容重:环刀内干土重=100环刀内湿土重/100土含水率土壤容重=环刀内干土重/环刀容积篇二:土壤学实验报告1课程名称:指导老师:成绩:实验名称:土壤容重、比重和孔隙的测定实验类型:操作性实验[1] 同组学生姓名:一、实验目的和要求三、主要仪器设备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七、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学习并掌握土壤容重、比重、孔隙度及三相比的测定与计算方法; 2)结合实验,加深对土壤容重、比重和孔隙度等量的含义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内容:利用已知体积的环刀取自然状态的土壤样品一份,烘干除去水分,测量得环刀的容积、重量,以及土壤的重量和其含水量,则可计算出土壤的容重、孔隙度、含水率等指标。

土壤学_实验报告(3篇)

土壤学_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土壤容重、孔度、含水量及三相比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 测定和计算土壤含水量、容重、孔度及三相比;2. 加深对上述物理量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3. 掌握容重等的测定和计算方法。

二、实验原理1. 土壤比重:单位容积固体土粒(不包括孔隙)的质量称为土壤比重,单位为g/cm³,其数值大小取决于矿物成分和腐殖质含量。

2. 土壤容重:田间自然垒结状态下单位体积的土壤质量(即在105℃下除去水分的质量)称为土壤容重,单位为g/cm³,总是小于比重,一般为1.0-1.4。

土壤容重与土粒排列情况、孔度大小、土壤质地、结构和有机物等有关,反映了土壤肥力、耕作管理状况和土壤紧实度。

3. 土壤孔度:土壤中所有大小孔隙的容积之和占整个土壤容积的百分数称为土壤孔度,可根据土壤的容重和比重计算而得。

4. 三相比:土壤中固相、液相和气相的质量比称为三相比,即固相/液相/气相。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土壤样品、烘箱、天平、量筒、烧杯、滴定管、滴定液、滴定瓶等。

2. 实验方法:(1)土壤容重测定:取土壤样品100g,放入烧杯中,用滴定管滴加滴定液至土壤完全饱和,记录滴定液体积V1,将土壤样品放入烘箱中,105℃烘干至恒重,记录烘干后土壤样品质量m2,计算土壤容重ρ:ρ = m2 / V1(2)土壤孔度测定:根据土壤容重和比重计算土壤孔度:n = (ρ - ρs) / ρs式中,ρs为土壤比重。

(3)土壤含水量测定:取土壤样品100g,放入烘箱中,105℃烘干至恒重,记录烘干后土壤样品质量m1,计算土壤含水量ω:ω = (m1 - m2) / m1 × 100%(4)三相比测定:根据土壤容重、孔度和含水量计算三相比:固相= ρ / (1 + ω)液相= ρ × n × (1 - ω)气相= ρ × (1 - n) × (1 - ω)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土壤容重:本次实验测得土壤容重为 1.25g/cm³,略低于壤土的典型容重范围。

土壤容重的测定

土壤容重的测定

土壤容重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 掌握土壤容重的测定原理和操作方法(环刀法);2. 能准确地测定土壤容重;3.掌握用容重的数据计算土壤孔隙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用一定体积的钢制环刀,切割自然状态下的土壤,使土壤恰好充满环刀的体然后称量,并根据土壤含水量计算每单位体积的烘干土重,即为土壤容重。

三、实验材料及用具环刀、天平、铝盒、铁铲、削土刀、烘箱、橡皮锤四、实验步骤(一)称量环刀、铝盒质量1. 在室内将环刀擦净,检查环刀与上、下盖及环刀托是否配套;2.记下环刀编号,确认环刀容积(V),100cm3;3. 称量环刀质量(G,精确到0.1g);4.称量铝盒质量(W1)。

(二)采取原状土样1. 在田间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先用小铁铲铲平土表;2.将环刀托套在环刀无刃口的一端,环刀刃口向下,均衡。

地用力压环刀托把,将环刀垂直压入土中,切勿摇晃或倾斜,以免改变土的自然状态。

当土壤较硬不易将环刀插入时,可用橡皮锤轻轻敲打环刀托把,当环刀全部进入土中,且土面即将触及环刀托盖的顶部(可用盖上的小孔观察)时,停止下压;3.用小铁铲把环刀周围的土壤挖去,取出环刀,使环刀两端均有保持自然状态的土壤;4.将环刀翻转过来,刃口向上,用削土刀小心刮去环刀外壁上的土壤,然后用削土刀在刃口一端从边缘向中部削平土面,使之与刃口齐平,刃口端盖上环刀底盖;5.再次翻转环刀,使刃口端向下,取下环刀托,削平无刃口端的土面,并盖好顶盖;6.将采取土样的环刀带回室内。

(三)称量,测定含水量1.将环刀外壁彻底擦净,称量环刀及湿土质量(M);2. 取环刀内土样20g左右,置于铝盒中,称量其质量(W2);3. 将铝盒做好标记,放入105±2℃烘箱内,烘至恒重(约6-8小时);4.从烘箱中取出,称量其质量(W3)。

五、计算1. 土壤含水量(W):土壤含水量=(W2-W3/W3-W1) x100%2. 土壤容重:土壤容重=M-Gx100/Vx(100+W)3. 土壤孔隙度土壤孔隙度=(1- 土壤容重/土壤密度)x100% (常用密度值:2.65 g/cm3)六、注意事项环刀入土时,需要平稳,用力一致,不能过猛,以免受震动而破坏土壤的自然状态;环刀的方向要垂直向下,不能倾斜,避免环刀与其中的土壤产生间隙,使容重的结果偏低。

土壤容重的测定的实验报告.doc

土壤容重的测定的实验报告.doc

土壤容重的测定的实验报告篇一:土壤容重的测定方法一、目的和要求土壤容重又叫土壤的假比重,是指田间自然状态下,每单位体积土壤的干重,通常用g/cm3表示。

土壤容重除用来计算土壤部孔隙度外,还可用于估计土壤的松紧和结构状况。

本实验要求学生学习土壤寄人篱下的测定方法,掌握环刀法测定土壤容重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用容重数值计算土壤孔隙度的方法。

二、内容和原理用一定容积的钢制环刀,切割自然状态下的土壤,使土壤恰好充满环刀容积,然后称量并根据土壤自然含水率计算每单位体积的烘干土重即土壤容重。

三、主要仪器设备容积为100立方厘米的钢制环刀。

削土刀及小铁铲各一把。

感量为0.1及0.01的粗天平各一架。

烘箱、干燥器及小铝盒等。

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在室内先称量环刀(连同底盘、垫底滤纸和顶盖)的重量,环刀容积一般为100立方厘米。

将已称量的环刀带至田间采样。

采样前,将采样点土面铲平,去除环刀两端的盖子,再将环刀(刀口端向下)平稳压入土壤中,切忌左右舞动,在土柱冒出环刀上端后,用铁铲挖周围土壤,取出充满土壤的环刀,用锋利的削土刀削去环两端多余的土壤,使环刀内的土壤体积恰为环刀的容积。

在环刀刀口垫上滤纸,并盖上底盖,环刀上端盖上顶盖。

擦去环刀外的泥土,立即带回实验称重。

在紧靠环刀采样处,再采土10-15克,装入铝盒带回实验室内测定土壤含水量。

五、公式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土壤容重:环刀内干土重(g)=100环刀内湿土重/100土含水率土壤容重(g/cm3)=环刀内干土重/环刀容积篇二:土壤学实验报告1课程名称:指导老师:成绩:实验名称:土壤容重、比重和孔隙的测定实验类型:操作性实验[1] 同组学生姓名: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七、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学习并掌握土壤容重、比重、孔隙度及三相比的测定与计算方法; 2)结合实验,加深对土壤容重、比重和孔隙度等量的含义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容重的测定的实验报告篇一:土壤容重的测定方法一、目的和要求土壤容重又叫土壤的假比重,是指田间自然状态下,每单位体积土壤的干重,通常用g/cm3表示。

土壤容重除用来计算土壤部孔隙度外,还可用于估计土壤的松紧和结构状况。

本实验要求学生学习土壤寄人篱下的测定方法,掌握环刀法测定土壤容重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用容重数值计算土壤孔隙度的方法。

二、内容和原理用一定容积的钢制环刀,切割自然状态下的土壤,使土壤恰好充满环刀容积,然后称量并根据土壤自然含水率计算每单位体积的烘干土重即土壤容重。

三、主要仪器设备容积为100立方厘米的钢制环刀。

削土刀及小铁铲各一把。

感量为0.1及0.01的粗天平各一架。

烘箱、干燥器及小铝盒等。

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在室内先称量环刀(连同底盘、垫底滤纸和顶盖)的重量,环刀容积一般为100立方厘米。

将已称量的环刀带至田间采样。

采样前,将采样点土面铲平,去除环刀两端的盖子,再将环刀(刀口端向下)平稳压入土壤中,切忌左右舞动,在土柱冒出环刀上端后,用铁铲挖周围土壤,取出充满土壤的环刀,用锋利的削土刀削去环两端多余的土壤,使环刀内的土壤体积恰为环刀的容积。

在环刀刀口垫上滤纸,并盖上底盖,环刀上端盖上顶盖。

擦去环刀外的泥土,立即带回实验称重。

在紧靠环刀采样处,再采土10-15克,装入铝盒带回实验室内测定土壤含水量。

五、公式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土壤容重:环刀内干土重(g)=100环刀内湿土重/100土含水率土壤容重(g/cm3)=环刀内干土重/环刀容积篇二:土壤学实验报告1课程名称:指导老师:成绩:实验名称:土壤容重、比重和孔隙的测定实验类型:操作性实验[1] 同组学生姓名: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七、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学习并掌握土壤容重、比重、孔隙度及三相比的测定与计算方法;2)结合实验,加深对土壤容重、比重和孔隙度等量的含义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内容:利用已知体积的环刀取自然状态的土壤样品一份,烘干除去水分,测量得环刀的容积、重量,以及土壤的重量和其含水量,则可计算出土壤的容重、孔隙度、含水率等指标。

2)原理:各项指标的计算公式:(1)土壤容重(g/cm)= 烘干后带土环刀重―环刀重环刀容积(2)土壤含水率(%)=带土环刀重―烘干后带土环刀重烘干后带土环刀重―环刀重(3)土壤孔度(%)= (1― 容重/比重)X100 (4)土壤比重= 2.65 (取平均值)三、主要仪器设备小环刀,手柄,三角铲,游标卡尺,天平(感量0.01),电热恒温烘箱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步骤: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1)记录:环刀平均值土壤2)处理:(1)土壤容重(g/cm3)= 烘干后带土环刀重―环刀重环刀容积= (142.22 C 59.65)/(3.14×4.2612)=1.448 g/cm3(2)土壤含水率(%)=带土环刀重―烘干后带土环刀重烘干后带土环刀重―环刀重= (165.79-142.22)×100/(142.22 C 59.65)=28.55 (3)土壤孔度(%)= (1― 容重/比重)X100 = (1―1.448/2.65)×100 =45.36(4)三相比= 土壤固相容积率:土壤液相容积率:土壤气相容积率= (100-45.36):28.55:(100-28.55-(100-45.36))=54.64:28.55:16.81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结果:土壤容重= 1.448 (g/cm);质量/g 59.65 59.66 59.64 59.65土壤+环刀/g 165.79内径/cm 4.270 4.250 4.264 4.261高/cm 3.54 3.56 3.55 3.55干燥后/g 142.22土壤含水率(%)=28.55;土壤孔度(%)= 45.36三相比=土壤固相容积率:土壤液相容积率:土壤气相容积率=54.64:28.55:16.81 2)结果分析:①土壤容重可以反映土粒排列情况、孔度大小、土壤肥力和耕作管理状况:一般含矿物质多而结构差的土壤(如砂土),土壤容积比重在1.4-1.7之间;含有机质多而结构好的土壤(如农业土壤),在1.1-1.42之间。

我组所采样的土壤容重值约为1.448 g/cm3,采集地点为环资实验楼楼下的绿化带中(绿化还未完全长好,土样中较多杂质,下方有石块),由此可见,此地的土壤含有机质较少,结构较差。

②土壤孔度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土壤孔隙度大小取决于土壤的质地、结构和有机质的含量。

一般作物适宜的孔隙度为50%左右。

实验结果土壤孔度为45.35%,可知该处土壤孔度较小。

③土壤含水率测定结果为28.55%,根据季节与作物生长状态判断,含水量适合。

总之,由上述分析可得,该处土壤并不是十分理想,不大适合植物生长。

七、讨论、心得1)在测定上述指标的过程中,许多误差是难以避免的,如:重量、体积的测量误差。

但是有一些误差是可以尽量减小的,如:用环刀取土时,在不破坏土壤自然垒结状态的情况下,应使土壤充满环刀,使得土壤的体积尽量完全接近环刀的体积。

2)注意:① 在选择实验土壤时,要先判断该土壤是否为田间自然垒结的;取时要用手柄慢慢将整个环刀压入(或敲入)土中,不可压得太实,切勿破坏土壤的自然垒结状态,;② 挖开环刀周围的土壤,小心取出环刀,切勿使环刀内土块脱落;③ 小心切除环刀上下的余土,使土壤刚好填满整个环圈;④ 在取完土壤后回实验室的过程中,不可将之J平。

实验按形式和内容可分为演示性、操作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等类型。

摘自:百度百科篇三:土壤容重和孔度的测定1 土壤容重的测定(环刀法)土壤容重不仅用于鉴定土壤颗粒间排列的紧实度,而且也是计算土壤孔度和空气含量的必要数据。

测定土壤容重的方法很多,如环刀法、蜡封法、水银排出法等。

常用的是环刀法,本法操作简便,结果比较准确,能反映田间实际情况。

方法原理本法系利用一定体积的环刀切割未搅的自然状态的土样,使土样充满其中,称量后计算单位体积的烘干土重。

操作步骤1.先在田间选择挖掘土壤剖面的位置,然后挖掘土壤剖面,按剖面层次,分层采样,每层重复3次。

如只测定耕作层土壤容重,则不必挖土壤剖面。

2.将环刀托放在已知重量的环刀上,将环刀刃口向下垂直压入土中,直至环刀筒中充满样品为止。

环刀压入时要平稳,用力一致。

3.用削土刀托放在已知重量的环刀上,将环刀刃口向下垂直压入土中,直至环刀筒中充满样品为止。

环刀压入时要平稳,用力一致。

4.用削土刀切开环刀周围的土壤,取出已装满土的环刀,细心削去环刀两端多余的土,并擦净环刀外面的土。

环刀两端立即加盖,以免水分蒸发。

随即称重(精确到0.01g)并记录。

5.同时在同层采样处,用铝盒采样,测定土壤自然含水量。

或者直接从环刀筒中取出样品,测定土壤含水量。

结果计算按下式计算土壤容重。

d=g?100/[V?(100+W)]式中:d―土壤容重(g/cm3)g―环刀内湿土重(g)V―环刀容积(cm3)W―样品含水量(%)此法允许平行绝对误差<0.03g/cm3,取算术平均值。

仪器设备环刀(容积为100cm3)、环刀托、削土刀、小铁铲、铝盒、干燥器、烘箱、天平(感量0.1g和0.01g)等。

2 土壤孔度的测定土壤孔度与土壤结构、土壤质地及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关。

它们对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和农业生产有显著影响。

总孔度的计算土壤总孔度一般不直接测定,常由测定土壤比重和容重之后,通过计算间接求得。

也可以在没有比重或不用比重值的情况下,直接用容重(d)通过经验公式计算出土壤总孔度(Pt%)。

Pt%=93.947-32.995d在工作中为了方便起见,可按上式计算出常用容重范围的土壤孔度,查对下表即可。

土壤总孔度查对表dd 0.00 0.01 0.02 0.03 0.01 0.05 0.06 0.07 0.08 0.090.70.80.91.01.11.21.31.41.51.61.7 70.85 70.52 70.19 69.86 69.53 69.20 68.87 68.54 68.21 67.88 67.55 67.22 66.89 66.56 66.23 65.90 65.57 65.24 64.91 64.58 64.25 63.92 63.59 63.26 62.93 62.60 62.27 61.94 61.61 61.28 60.95 60.62 60.29 59.96 59.63 59.30 58.97 58.64 58.31 57.88 57.65 57.32 56.99 56.66 56.33 56.00 55.67 55.34 55.01 54.68 54.35 54.02 53.69 53.36 53.03 52.70 52.37 52.04 51.71 51.38 51.05 50.72 50.39 50.06 49.73 49.40 49.07 48.74 48.41 48.08 47.75 47.42 47.09 46.76 46.43 46.10 45.77 45.44 45.11 44.79 44.46 44.13 43.80 43.47 43.14 42.81 42.48 42.12 41.82 41.49 41.16 40.83 40.50 40.17 39.84 39.51 39.18 38.85 38.52 38.19 37.86 37.53 37.20 36.87 36.54 36.21 35.88 35.55 35.22 34.89 注:表中第一纵行(d值)为容重,第一横行(d值)为容重的第二位小数。

使用上表时,依一般对数表的方法即能查出某一容重的总孔度值,而不需要按经验公式计算。

查表举例:d=0.87时,Pt=65.24%d=1.10时,Pt=57.65%d=1.72时,Pt=37.20%毛管孔度的测定(环刀法)1.操作步骤(1)用环刀在野外采取原状土(方法同容重)。

(2)将环刀有孔并垫有滤纸的一端放入盛薄层水的搪瓷托盘内,瓷盘内水深保持在2―3mm内,浸水时间:砂土4―6小时,粘土8―12小时或更长时间。

(3)环刀中土样吸水膨胀后,用刮土刀削去胀到环刀外面的土样,并立即称重,准确至0.1g。

(4)称重后,从环刀中取出4―5g,放入铝盒中,测定土样吸水后的含水率,以换算环刀中烘干土重。

2.结果计算。

毛管孔度可用下式计算:PC%=W/V×100式中:Pc%―土壤毛管孔度(容积%)W―环刀筒内土壤所保持的水量,相当于水的容积(cm3);V―环刀筒内容积(c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