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存储方案说明

合集下载

服务器存储方案

服务器存储方案

服务器存储方案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依赖服务器存储方案来储存和管理他们的数据。

服务器存储方案是为了满足大量数据存储和高性能访问需求而设计的系统。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服务器存储方案,并探讨它们的优劣和适用场景。

一、直连式存储方案直连式存储方案是最常见的服务器存储方案之一。

它通过将硬盘直接连接到服务器上,实现数据的存储和访问。

这种方案通常适用于小型企业或个人用户,因为其成本相对较低,易于维护和扩展。

然而,直连式存储方案的性能和可靠性相对较低,在大规模数据处理和高并发访问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网络存储方案网络存储方案是一种基于网络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它将存储设备连接到网络中,通过网络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和访问。

常见的网络存储方案包括网络附加存储(NAS)和存储区域网络(SAN)。

NAS通常用于小型办公环境或个人用户,它提供简单的文件共享和访问功能。

而SAN则适用于大型企业或数据密集型应用,它提供高性能的块级数据存储和访问服务。

网络存储方案具有高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的优势,但其成本相对较高,需要专业的网络和存储设备进行部署和管理。

三、分布式存储方案分布式存储方案是一种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节点上的系统,通过数据冗余和负载均衡等技术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性能。

常见的分布式存储方案包括分布式文件系统和分布式数据库。

分布式存储方案适用于需要存储海量数据和具备高并发读写能力的场景,如大型互联网企业和科学研究机构。

分布式存储方案的优势在于可扩展性和容错性,但其部署和管理相对复杂,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和维护。

综上所述,服务器存储方案的选择应根据实际需求和预算来进行权衡。

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或个人用户,直连式存储方案或网络存储方案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

而对于大型企业或数据密集型应用,分布式存储方案可能是更为理想的解决方案。

无论采用哪种方案,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服务器存储方案,并合理规划和管理存储资源,才能更好地满足数据的存储和访问需求。

存储服务器技术方案

存储服务器技术方案

存储服务器技术方案存储服务器技术方案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长和企业对数据安全和可靠性的要求提高,存储服务器技术在企业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存储服务器技术方案是一种数据存储和管理的综合解决方案,能够高效地存储和管理企业的数据,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 存储服务器技术方案的基本概念:存储服务器技术方案是指利用存储服务器技术,构建一个高可靠、高性能、高安全性的数据存储和管理系统。

存储服务器技术方案包括存储设备、存储系统软件和存储管理软件等组成部分。

2. 存储设备选择:存储设备是存储服务器技术方案的核心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存储服务器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选择存储设备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2.1 存储设备的性能指标:包括存储容量、数据传输速度、响应时间等指标,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来选择存储设备。

2.2 存储设备的可靠性:包括故障容忍能力、数据冗余备份、硬件纠错等指标,要选择具有高可靠性的存储设备,以确保数据的安全。

2.3 存储设备的扩展性:要选择可以灵活扩展的存储设备,以满足企业未来的存储需求。

3. 存储系统软件选择:存储系统软件是存储服务器技术方案的另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它负责对存储设备进行管理和控制,提供统一的存储接口和协议。

3.1 存储系统软件的功能:包括数据管理、数据保护、数据备份、数据恢复等功能,要选择功能完备的存储系统软件。

3.2 存储系统软件的兼容性:要选择与存储设备兼容的存储系统软件,以确保存储设备和存储系统软件之间的良好协作。

4. 存储管理软件选择:存储管理软件是存储服务器技术方案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对存储系统进行管理和监控,提供存储资源的分配和调度。

4.1 存储管理软件的功能:包括存储资源管理、存储性能管理、存储容量分配等功能,要选择功能强大的存储管理软件。

4.2 存储管理软件的易用性:要选择易于使用和管理的存储管理软件,以减少人工操作和管理的工作量。

5. 存储服务器技术方案的实施:存储服务器技术方案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准备工作。

服务器及存储设计方案

服务器及存储设计方案

服务器及存储设计方案摘要:在当今信息时代,服务器和存储设备是企业和组织正常运营所必不可少的关键基础设施。

本文将介绍关于服务器和存储的设计方案,包括服务器选型、存储容量规划以及备份和恢复策略等。

通过合理的服务器和存储设计,可以为企业和组织提供高效、可靠的信息化服务。

1. 引言服务器和存储设备是企业和组织存储和处理大量数据的关键设施。

一个合理的服务器及存储设计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可用性和性能,从而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和运营效果。

2. 服务器选型服务器选型是设计服务器方案的首要任务。

需要根据企业和组织的需求来确定服务器的功能和特性。

一般来说,服务器选型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处理能力:根据业务需求和负载预测,选择处理器、内存和硬盘等配置。

- 可靠性:选择具有良好可靠性和冗余机制的服务器,以减少故障对业务的影响。

- 扩展性:考虑未来业务发展和数据增长的需求,选择具有良好扩展性的服务器。

- 网络连接:选择具有高带宽和稳定性的网络连接方式,确保服务器与外部网络的畅通。

3. 存储容量规划存储容量规划是设计存储方案的核心任务。

首先需要对企业和组织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分类和归档,根据数据量和访问频率等因素,来确定存储容量的需求。

存储容量规划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数据类型:根据数据的类型和特性,确定不同数据的存储方式和存储介质。

- 数据容量:根据数据的增长趋势和预测,合理确定存储容量。

- 数据备份: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敏感性,制定合理的备份策略,并确保备份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数据恢复:设计合理的数据恢复策略,以保证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快速恢复数据。

4. 备份和恢复策略备份和恢复策略是保障数据安全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敏感性,选择合适的备份策略。

一般来说,备份策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定期备份:设定定期备份的时间间隔,确保数据的及时备份。

- 增量备份:根据数据的增量情况,选择增量备份策略,以减少备份的时间和存储成本。

服务器、存储方案

服务器、存储方案

服务器、存储方案正文:1·介绍本文档旨在提供服务器和存储方案的详细说明和规划。

以下是我们对服务器和存储方案的详细描述。

2·服务器2·1 硬件要求2·1·1 处理器:推荐使用高性能的多核处理器,以满足服务器负荷要求。

2·1·2 内存:务必保证有足够的内存容量来支持运行中的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

2·1·3 存储:考虑到数据存储的需求,建议选择高容量、高速度的硬盘或固态驱动器。

2·1·4 网络:选择带宽高、稳定性好的网络接口,以确保快速且可靠的数据传输。

2·2 操作系统2·2·1 选择适当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 Server、Linux等,根据需求考虑其性能、安全和兼容性。

2·2·2 安装所需的服务和应用程序,并确保操作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3 服务器管理2·3·1 设置远程管理工具,以便可以远程管理服务器。

2·3·2 开启自动更新功能,以确保服务器上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始终保持最新版本。

2·3·3 配置和管理安全性,包括防火墙、访问控制和身份验证等,以保护服务器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3·存储方案3·1 存储需求分析3·1·1 确定数据量和数据类型,以确定存储需求的容量和性能。

3·1·2 考虑到数据的备份和恢复需求,建议使用可靠且易于管理的存储方案。

3·2 存储架构设计3·2·1 根据存储需求制定存储架构,并选择适当的存储设备,如硬盘阵列、网络附加存储(NAS)等。

3·2·2 考虑数据的冗余和高可用性,确保存储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2·3 配置存储系统的性能优化参数,以确保数据的快速访问和传输。

服务器存储解决方案案例

服务器存储解决方案案例

服务器存储解决方案案例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于服务器存储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增多。

针对这一需求,各个厂商纷纷推出了各自的产品,为企业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选择。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两种典型的服务器存储解决方案案例,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的发展。

案例一:企业级存储系统某大型制造企业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存储需求,决定采购一套可靠的企业级存储系统。

经过市场调研和方案比对,他们选择了厂商A提供的服务器存储解决方案。

该解决方案采用了分布式存储技术,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节点上,降低了单点故障的风险。

同时,该方案还结合了数据压缩和去重技术,大幅度提升了存储效率。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地扩展存储容量,无需担心存储资源的不足。

此外,该解决方案还提供了可视化的管理平台,管理员可以通过该平台对存储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

同时,该平台还提供了丰富的报表和分析功能,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存储系统的性能和使用情况。

与此同时,该解决方案还支持多种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机制,保障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经过实际应用,该解决方案在性能和稳定性方面表现出色,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

通过采用该存储系统,企业成功满足了不断增长的数据存储需求,并提升了数据管理的效率和可靠性。

案例二:云存储解决方案某互联网企业由于业务扩张和用户量的快速增长,面临着海量数据的存储和管理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们决定采用云存储解决方案。

该解决方案由厂商B提供,采用了分布式云存储架构。

它将数据存储在多个节点上,实现了数据的冗余备份和高可用性。

同时,该解决方案还具备弹性扩展能力,可以根据业务的需要自动调整存储容量,提供了高度灵活和可伸缩的存储解决方案。

作为一种云存储解决方案,该方案还提供了完备的数据安全机制。

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都采用了加密技术,保障了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同时,该解决方案还支持数据备份和容灾功能,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服务器存储方案

服务器存储方案

服务器存储方案服务器存储方案指的是在服务器上存储大量数据的解决方案。

在选择服务器存储方案时,需要考虑到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等因素。

首先,服务器存储方案需要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数据的安全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对于保护用户隐私和公司敏感数据来说。

一种常用的服务器存储方案是使用RAID(冗余磁盘阵列)技术。

RAID技术可以将数据分散在多个磁盘上,通过冗余数据和校验信息的方式来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可以使用加密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密,以保护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

其次,服务器存储方案需要具备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服务器存储方案能够在硬件故障或其他问题发生时保持数据的可用性。

随着数据量不断增加,服务器存储方案需要具备容灾和备份机制,以确保数据的备份和恢复。

可以采用定期备份数据、构建冗余系统和使用容灾方案等措施来提高服务器存储方案的可靠性。

此外,服务器存储方案需要具备可扩展性。

随着业务的发展和数据量的增加,服务器存储方案需要能够满足不断增长的存储需求。

一种常见的解决方案是使用分布式存储系统,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服务器节点上,实现横向扩展。

这样可以提高存储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容量,同时也能够提供更高的可靠性。

另外,在选择服务器存储方案时,还需要考虑存储性能、成本效益等因素。

存储性能指的是存储系统的读写速度和响应时间。

可以通过选择高性能的硬件设备和优化存储系统配置等方式来提高性能。

成本效益是指存储系统在提供足够存储空间和性能的同时,所需的投入和运营成本。

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和软件解决方案,并进行容量规划和性能监控等方式来降低成本。

综上所述,服务器存储方案需要考虑数据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性能和成本效益等因素。

通过采用合适的存储技术和解决方案,可以满足不同业务需求的服务器存储需求。

同时,还需要定期进行存储容量规划和性能监控,以确保服务器存储方案的正常运行。

服务器数据存储方案

服务器数据存储方案

服务器数据存储方案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大数据的异军突起,服务器数据存储方案变得越发重要。

良好的存储方案能够有效地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可扩展性以及访问速度,对于企业和个人用户而言, 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服务器数据存储方案,并分析其优缺点,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一、直接连接存储(DAS)直接连接存储是一种基础的数据存储方案,它使用服务器与存储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如SAS、SATA等。

该方案的优点是实现简单、成本较低,同时具备较高的存储容量。

然而,DAS方案容易造成数据孤立、维护困难等问题,对于大型企业来说,扩展性不足也是其不容忽视的缺点。

二、网络连接存储(NAS)网络连接存储是指通过网络连接的存储设备,可通过共享文件系统提供存储资源。

NAS方案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且易于管理,同时具备良好的数据保护机制。

此外,NAS还支持多协议访问,如NFS、CIFS等,能够满足不同系统的数据共享需求。

然而,NAS方案的读写速度相对较慢,尤其是在多用户同时访问时,容易导致性能瓶颈。

三、存储区域网络(SAN)存储区域网络通过光纤通道或者以太网等高速网络连接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形成一个独立的存储网络。

SAN方案具有卓越的性能、可靠性和可扩展性,能够满足大规模数据存储的需求。

此外,SAN还支持多路径访问,可以实现高可用性的存储系统。

然而,SAN方案的部署和维护较为复杂,成本也相对较高。

四、分布式存储系统(DSS)分布式存储系统将数据分布在不同的存储节点上,通过数据冗余和智能调度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性能。

DSS方案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容错性,同时能够实现高度的并发访问以及负载均衡。

此外,DSS还可以充分利用集群资源,提升数据读写速度。

然而,DSS方案的架构较为复杂,需要专业的技术团队进行设计和维护。

综上所述,每种服务器数据存储方案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场景。

在选择合适的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数据容量、可靠性、可扩展性、访问速度以及预算等因素。

服务器存储整合方案

服务器存储整合方案

服务器存储整合方案概述:服务器存储整合方案是指将多台服务器的存储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统一的存储池,以提高存储资源的利用率和数据访问的效率。

在实施服务器存储整合方案之前,管理员需要对存储资源进行规划和管理,包括存储资源的容量规划、性能规划、故障恢复规划等。

1.提高存储资源的利用率:通过整合存储资源,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存储容量,避免资源浪费。

2.提高数据访问效率:通过合理规划存储布局、优化数据访问路径等手段,可以加快数据的读写速度,提高应用程序的响应速度。

3.简化管理:整合存储资源后,管理员可以通过一个统一的管理界面进行管理,简化了管理维护的工作量。

1.存储需求分析:管理员需要对现有的存储资源进行分析,了解存储需求,包括存储容量、性能要求、可用性要求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未来的需求,预留一定的存储空间和性能来满足业务的扩展需求。

2.存储资源规划:基于存储需求分析,管理员需要进行存储资源规划,包括存储容量规划和性能规划。

存储容量规划需要考虑不同业务的存储要求,根据数据增长率和保留期等因素,确定存储容量的大小。

性能规划需要考虑业务对存储的性能要求,包括读写速度、IOPS、带宽等,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存储技术和设备。

3.存储布局设计:根据存储需求和存储资源规划,管理员需要设计存储布局方案,包括存储池的划分和存储卷的分配。

存储池的划分可以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和性能要求,将存储资源进行逻辑划分,形成不同的存储池,以实现不同的管理策略。

存储卷的分配需要根据业务需求,将存储容量和性能逐一分配到不同的存储卷上,以满足业务的存储要求。

4.存储资源的整合:根据存储布局设计方案,管理员需要对存储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存储资源的共享和管理。

存储资源的整合可以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来实现,包括存储虚拟化技术、存储池技术、存储阵列技术等。

通过整合存储资源,形成一个统一的存储池,以提高存储资源的利用率和数据访问的效率。

5.数据迁移和故障恢复:在进行存储资源整合之前,管理员需要对现有的数据进行迁移,将数据从原有的存储设备迁移到新的存储设备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州振源科技服务器与存储技术方案福州计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08年8月▪第1章:建议技术书▪ 1.1拓扑图:现有设备:▪光纤交换机pluswell心跳检测营销系统服务器IBM X346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2003数据库:sql server 2003阵列柜IBM DS4000LAN应用服务器IBM X3650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2003数据库:sql server 2003备份服务器病毒服务器增加设备:光纤交换机OA 服务器IBM X3650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2003数据库:sql server 2003pluswell心跳检测pluswell心跳检测营销系统服务器IBM X346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2003数据库:sql server 2003阵列柜IBM DS4000千兆LAN应用服务器IBM X3650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2003数据库:sql server 2003备份服务器病毒服务器硬件设备需求清单按照上述整合后的硬件架构,本期硬件设备需求如下:▪ 1.2设备选型▪ 1.2.1选型原则我们认为,只有在整体架构的设计和每个具体产品的选型配置上都紧扣先进实用、可靠安全、成熟开放等总体设计要求,才能够确保系统的顺利实施与良好运行。

各设备的选型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1.2.2服务器选型X3650-7979B7C优点:∙采用新的双核或节能型四核处理器和更快速的内存获得卓越的单位功率性能∙利用新的集成解决方案轻松管理您的资源∙在使用寿命长久的服务器平台上使用可扩展内存、I/O 和存储器,从而保护IT 投资刷新速度和性能水平对于受限制的数据中心环境,IBM System x3650 提供了无以伦比的性能和可靠性。

x3650 针对多达八核处理器的性能进行了优化,可以提供密集的机柜密度、强大的双核或四核计算能力、出色的12个DIMM 的内存设计和高效的网络通信能力。

保护您的IT 投资可扩展内存和I/O 的设计可以满足高速处理和可靠性的需求,同时集成的RAID 可以保护数据。

通过热插拔电源、使用矢量校准冷却™技术的冷却手段以及IBM PowerExecutive,能够帮助服务器保持低温。

结果如何?在双处理器服务器上可以运行多个工作负载,而不会耗尽IT 资金。

产品特性稳定的平台设计,有助于最大程度地降低部署和支持成本高级电源管理和矢量校准冷却技术,有助于降低数据中心的电力和冷却成本全天候数据可用性,能够保护业务关键型数据硬件概要2U 服务器,为要求苛刻的应用程序提供极佳的性能和可用性最多可支持两颗双核英特尔至强处理器5160(最高3.0 GHz,前端总线速度最高可达1,333 MHz)或最多两颗四核英特尔至强处理器X5460(最高3.16 GHz,前端总线速度最高可达1,333 MHz)通过12 个DIMM 插槽来增强内存可扩展性,支持多达48 GB 的新一代高性能667 MHz 内存四个PCI-Express 插槽x8(1 个全长/1 个半长/2 个薄形)。

支持 2 个PCI-X 133MHz 插槽的可选转接卡多达六个3.5 英寸SAS 或 SATA 硬盘驱动器,或者多达八个2.5 英寸SAS 硬盘驱动器以及用于存储保护的内置磁带备份选件集成的RAID-0、RAID-1 和RAID-10,可选择通过IBM ServeRAID™-8k 升级到RAID-5(无须使用PCI 插槽)热插拔的冗余散热组件、电源和硬盘驱动器,用于实现高可用性型号名称: 7979B9C 产品号: 7979B9C12.2 IBM X3650服务器外观介绍IBM X3650服务器外观六个3.5英寸热插拔硬盘位IBM X3650服务器提供了六块3.5英寸热插拔硬盘位,最大存储容量可以支持1.8TB SAS 或6.0TB SATA热插拔硬盘。

在上面的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热插拔硬盘支架采用了铝合金制作,即坚固又为硬盘辅助散热。

在硬盘架的面板上还有EMI弹片,加强了服务器的屏蔽能力。

前面板独特的蜂窝式散热风格,为服务器带来了更大的进风量,“System x3650”的字样标注在面板中间偏左的位置,非常醒目。

在左侧的面板上我们依次看到信息面板,包括(由左到右)电源开关、供电指示灯、硬盘活动指示灯、系统定位指示灯、信息指示灯和系统错误指示灯。

指示灯右侧有两个前置USB接口、前置VGA接口,指示灯下面标配了一台DVD+CDRW 光驱信息面板打开后推住蓝色按钮就可以将信息面板打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IBM的光路诊断系统。

在服务器的每个配件周边都设计有一个指示灯,通过这个光路系统就可以将信号传递到信息面板上,便于用户检查到处理器、内存、RAID、风扇、PCI及内部温度状况,简单而实用。

x3650背面接口IBM X3650服务器背面提供了丰富的I/O接口,由左至右依次是外置SAS接口、远程网络管理接口、串口、VGA接口、四个USB接口、两个千兆以太网接口。

此外,在服务器背面还提供了电源指示灯、系统定位指示灯、系统错误指示灯,便于管理员更加准确地诊断服务器硬件故障。

整个服务器的拆解过程并不复杂,在服务器里面每个可拆解的模块都用蓝颜色定义,包括风扇、散热器、扩展设备等。

下面图片上可以看到共有五组风扇,由左向右以2、2、1的方式排列,左边两组主要负责处理器部分散热,中间两组负责内存和硬盘(0-2)的散热,最右侧一组负责硬盘(3-5)和电源散热。

服务器平台内部结构机箱的EMI触点服务器机箱的EMI触点非常密集,这样可以提高服务器的屏蔽及抗辐射能力,减少了硬件之间的电磁干扰。

开启机箱在机箱左侧有一个机箱舱盖开启开关,无需钥匙和工具只要向上一抬便可轻松拿下,在顶盖内部贴有安装图解及主板说明,里面详细说明了组建的安装及主板上的零件含义,如:散热器、扩展模块,对于熟悉服务器硬件的管理员来说,只需看一眼便可轻松掌握该服务器的使用要领。

冗余风扇上图两组风扇是专门为处理器提供散热的,因为是冗余设计,所以有一组风扇停滞也不会影响服务器的正常工作,但是在系统面板上会有提示。

此外,该服务器还设计了整组更换风扇方式,对于日常的使用维护来,我们单独更换冗余风扇就能满足需求了处理器插槽为了让服务器更加快捷地维护,免工具安装设计必不可少。

其中,我们看到处理器的散热器只需抬动一根拉杆便可轻松拆下,让处理器的更换更加简单。

扩展插槽模块服务器提供了两个全高和两个半高接口,板载了两个PCI-E x8接口,扩展接口转接卡上面提供了一个PCI-E x8接口,一个PCI-E x16接口。

板载半高扩展接口扩展接口转接卡X3650服务器提供了12根内存插槽,最大可以支持48GB,满足用户日后升级的需求内存插槽Chipkill技术是IBM公司为了解决目前服务器内存中ECC技术的不足而开发的,是一种新的ECC内存保护标准。

目前所有的X系列的服务器标配的内存都带ECC(检查及较验)功能。

ECC内存会检测及纠正单位错误,它也可以检测到双位错误,可是不能纠正错误。

三位及三位以上的错误就可能检测不到。

由于服务器对内存的使用量越来越大,对内存失败的防护变得尤为重要。

由于DRAM硅芯片及运用该芯片的DRAM选件的数量在不断增长,直接导致多位错误在通讯时也增多。

这意味着在大容量的内存使用过程中,在同一时间导致多于一位数据位的错误存在一种增长趋势,这是传统的一位纠正内存模式是无法应付的问题,这种技术允许一个DIMM中的整个DRAM芯片失败。

显示芯片ATi ES1000绘图显示芯片是2005年3月ATI公司针对服务器市场发布的一款产品,该芯片以PCI接口为架构,针对需要完善技术支持、高稳定度、超长功耗寿命以及价格合理实惠的服务器产品所设计,可支持各种内存与屏幕组态。

该芯片符合RoHS(限制电子电机设备使用有害材料的规范)的产品,满足生产厂商对于无铅环保产品及符合RoHS规范的需求。

SAS 数据线及缓存导流风罩和SA S 15K 146GB 硬盘冗余电源IBM X3650配备了ARTESYN冗余电源,最大输出为835W,双电源最大1959W,在同级别服务器产品中该款服务器的最大输出值是较高的。

有些用户会以为IBM服务器的功耗较大,其实在我们的实际测试中IBM X3650服务器的功耗和噪音控制的非常好,对比发现该服务器在处理器满载的情况下整体功耗仍然很低。

1.2.2.2本项目选用的服务器1.2.3磁盘阵列选型1.2.3.1存储技术介绍目前存储市场主要有三种方式:DAS(Direct Attached Storage)、NAS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附加存储)、SAN(存储区域网)。

传统的直接存储的模式DAS是直接将存储设备连接到服务器上,一方面,当存储容量增加时,这种方式很难扩展;另一方面,当服务器出现异常时,会使数据不可获得。

NAS和SAN的出现适应了网络正成为主要的信息处理模式的发展趋势,下面我们将就这两种存储技术进行分析。

1)NAS:网络附加存储NAS——网络附加存储,即将存储设备连接到现有的网络上,提供数据和文件服务。

NAS服务器一般由存储硬件、操作系统以及文件系统等几个部分组成。

简单的说,NAS是通过与网络直接连接的磁盘阵列,具备了磁盘阵列的所有主要特征:高容量、高效能、高可靠。

NAS将存储设备通过标准的网络拓扑结构连接,可以无需服务器直接上网,不依赖通用的操作系统,而是采用一个面向用户设计的、专门用于数据存储的简化操作系统,内置了与网络连接所需的协议,因此使整个系统的管理和设置较为简单。

其次NAS是真正即插即用的产品,并且物理位置灵活,可放置在工作组内,也可放在其他地点与网络连接。

因此,用户选择NAS解决方案,原因在于NAS 价格合理、便于管理、灵活且能实现文件共享。

2)SAN:存储区域网络SAN——存储区域网络,即通过特定的互连方式连接的若干台存储服务器组成一个单独的数据网络,提供企业级的数据存储服务。

SAN是一种特殊的高速网络,连接网络服务器和诸如大磁盘阵列或备份磁带库的存储设备,SAN置于LAN 之下,而不涉及LAN。

利用SAN,不仅可以提供大容量的存储数据,而且地域上可以分散,并缓解了大量数据传输对于局域网的影响。

SAN的结构允许任何服务器连接到任何存储阵列,不管数据置放在哪里,服务器都可直接存取所需的数据。

1.2.3.2存储技术分析结合上述的技术概念,NAS源于基于以太网的数据访问技术,以网络文件服务器为模型,具有安装管理方便、价格平民化等优点,是中小企业存储的优选方案,特别是对于部门服务器合并项目、独立的工作组级的客户,能充分享受到NAS性能价格比的好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