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中的防腐剂
常用护肤品防腐剂汇总

常用护肤品防腐剂汇总护肤品防腐剂是化妆品中不可或缺的成分之一,它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抑制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滋生,延长化妆品的保质期,并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然而,由于近年来关于一些防腐剂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的报道,人们对于常用护肤品防腐剂的选择和使用愈加重视。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护肤品防腐剂以及它们的特点和使用情况:1. 苯氧乙醇(Phenoxyethanol):苯氧乙醇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和护肤品中的防腐剂。
它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可以抑制大多数细菌和霉菌的生长。
此外,苯氧乙醇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不会对产品质地和香味产生不良影响。
然而,一些研究表明苯氧乙醇可能对于婴儿的皮肤有潜在的刺激性。
2. 甲基异噻唑啉酮(Methylisothiazolinone):甲基异噻唑啉酮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和护肤品中的防腐剂。
它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可以迅速杀灭和抑制细菌和霉菌的滋生。
然而,甲基异噻唑啉酮在高浓度下可能对皮肤产生刺激性,因此在产品中的使用浓度需要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3. 对羟基苯甲酸酯(Parabens):对羟基苯甲酸酯包括甲酸对羟基苯酯(Methylparaben)、乙酸对羟基苯酯(Ethylparaben)、丙酸对羟基苯酯(Propylparaben)等。
它们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和护肤品中的防腐剂。
对羟基苯甲酸酯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能有效保护产品不受微生物污染。
然而,由于一些研究指出对羟基苯甲酸酯可能对内分泌系统产生影响,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限制了对羟基苯甲酸酯的使用。
4. 氯苯二酚(Chlorphenesin):氯苯二酚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和护肤品中的防腐剂。
它具有很强的抑菌作用,能够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
氯苯二酚对肌肤刺激较小,并且在一定浓度下对产品的质地和稳定性影响较小。
5. 苯甲酸钠(Sodium Benzoate):苯甲酸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和护肤品中的防腐剂。
它具有很强的抑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细菌和霉菌的生长。
化妆品中的防腐剂的研究与开发

化妆品中的防腐剂的研究与开发防腐剂是一种常被添加到化妆品中的成分,其主要目的是保护产品免受微生物污染的影响。
在化妆品的制造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可能会导致产品变质、腐败甚至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风险。
因此,研究和开发高效、安全的防腐剂对于化妆品行业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化妆品中的防腐剂的研究与开发,以及目前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防腐剂的研究与分类1. 对化妆品中的防腐剂进行研究的重要性在化妆品的制造过程中,微生物污染是一种常见的问题。
微生物可以通过空气、水、原材料和工作环境等途径进入产品中,并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繁殖生长。
如果化妆品中缺乏有效的防腐剂,微生物的污染可能导致产品变质、气味不佳、腐败以及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因此,对化妆品中的防腐剂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化妆品中常用的防腐剂分类为了保护化妆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类型的防腐剂。
根据其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防腐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有机酸类防腐剂:如对羟基苯甲酸酯(parabens)、脱氢醋酸等。
这类防腐剂通过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从而保持化妆品的新鲜和稳定。
2)醇类防腐剂:如苯甲醇、苯氧乙醇等。
这类防腐剂通过破坏微生物细胞膜的完整性,杀灭细菌和真菌。
3)酚类防腐剂:如苯酚、间氯酚等。
这类防腐剂具有广谱杀菌作用,能够抑制各类微生物的生长。
4)氧化剂:如过氧化氢、戊二醛等。
这类防腐剂通过氧化微生物的生物分子,使其失去活性。
5)还原剂:如硫代硫酸钠、抗坏血酸等。
这类防腐剂通过降低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环境氧化还原电位,从而抑制其生长。
二、防腐剂的开发与应用1. 防腐剂的开发目标及要求防腐剂的开发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其杀菌谱、毒理学特性、稳定性、溶解度以及对产品质地和触感的影响等。
研究人员通常希望开发出具有广谱杀菌作用、低毒性、溶解度高、稳定性好并且不对产品的感官属性产生负面影响的防腐剂。
2. 防腐剂的应用与配方设计在化妆品的制造过程中,防腐剂需要根据产品的配方设计进行应用。
化妆品中的防腐剂有害吗

化妆品中的防腐剂有害吗在追求美丽的道路上,化妆品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当我们在使用化妆品时,往往会看到成分表中列有各种防腐剂。
这不禁让我们心生疑问:化妆品中的防腐剂有害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防腐剂在化妆品中的作用。
化妆品在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
微生物的滋生不仅会使化妆品变质、失去原有功效,还可能对使用者的皮肤造成感染和过敏等不良影响。
而防腐剂的加入,正是为了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延长化妆品的保质期,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常见的化妆品防腐剂包括苯氧乙醇、羟苯甲酯、羟苯丙酯、咪唑烷基脲等。
这些防腐剂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使用,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完全没有潜在的风险。
对于一些皮肤较为敏感的人群来说,化妆品中的防腐剂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
过敏症状可能包括皮肤发红、瘙痒、肿胀、起疹子等。
这是因为他们的皮肤对某些防腐剂成分更为敏感,免疫系统会将其视为异物而做出过度反应。
此外,如果长期、大量使用含有某些防腐剂的化妆品,也可能会对皮肤造成累积性的刺激和损伤。
然而,我们不能因为防腐剂可能存在的风险就对其全盘否定。
在现代化妆品工业中,防腐剂的使用是受到严格监管的。
相关法规对防腐剂的种类、使用浓度和范围都有明确的规定,以保障消费者的安全。
同时,化妆品生产商也在不断研发和使用更温和、更安全的防腐剂,或者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和包装来减少防腐剂的使用量。
为了降低化妆品中防腐剂可能带来的风险,我们在选择化妆品时可以采取一些策略。
首先,尽量选择知名品牌和正规渠道购买化妆品,因为这些产品通常会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质量标准。
其次,关注产品的成分表,如果对某些防腐剂成分已知过敏,可以避免选择含有这些成分的产品。
此外,对于皮肤特别敏感的人群,可以选择标注“无添加”“不含防腐剂”的化妆品,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类产品往往保质期较短,且在使用和保存过程中需要更加小心,以防止微生物污染。
化妆品中防腐剂的选择与效果评估

化妆品中防腐剂的选择与效果评估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个人形象的重视,化妆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化妆品作为一种具有保护、改善肌肤功能的产品,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微生物的侵害。
为了延长化妆品的保质期限,防止细菌滋生,防腐剂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配方之一。
本文将探讨化妆品中防腐剂的选择与效果评估的相关问题。
一、防腐剂的重要性化妆品中的防腐剂是为了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防止微生物滋生,增加化妆品的使用寿命。
在化妆品中,常见洁肤露、面霜、粉底液等会直接接触到皮肤的产品,如果没有适当的防腐剂,很容易被细菌污染,导致皮肤问题的发生。
二、防腐剂选择的原则在选用防腐剂时,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高效性:防腐剂应具备对广谱微生物的杀菌能力,能够有效抑制或杀死细菌、真菌和酵母等。
2. 稳定性:防腐剂应具备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在不同ph值、温度和光照条件下都能发挥作用。
3. 低副作用:防腐剂应尽量选择对皮肤和健康无刺激、低过敏性的成分。
4. 合法合规:防腐剂的使用应符合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规和标准。
三、常见化妆品防腐剂类别根据成分和功能的不同,常见的化妆品防腐剂主要包括有机酸盐类、醇类、酮类、酚类、醚类、氨基酸盐类等。
1. 有机酸盐类:如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等,具有抑菌作用,对酵母和霉菌也有一定效果。
2. 醇类:如苯醇、辛醇、乙醇等,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但部分醇类有一定的刺激性。
3. 酮类:如丙酮、乙二醇等,具有一定的抗菌效果,但对病毒无效。
4. 酚类:如对羟基苯甲酸、对甲羟基苯甲酸等,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但存在致敏风险。
5. 醚类:如苯氧基乙醇、苯氧基乙二醇等,具有抑菌作用,但对病毒无效。
6. 氨基酸盐类:如丙氨酸钠、甘氨酸钠等,具有保湿作用的同时,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微生物生长。
四、防腐效果评估方法为了评估不同防腐剂的抑菌效果,常常使用以下方法进行研究和测试:1. 石蜡扩散法:将防腐剂加入石蜡中,通过扩散的方法来评估其抑菌作用。
常用护肤品防腐剂汇总

常用护肤品防腐剂汇总1. 羟苯酯类防腐剂羟苯酯类也叫做尼泊金酯,是化妆品中使用最广泛的防腐剂,常见的有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简称羟苯X酯(甲乙丙丁),英文名为paraben。
尼泊金酯中甲酯和丁酯比较常用,甲酯相对安全,丁酯过敏反应大一些。
使用历史非常久,广谱抗菌,抗真菌的活性最高,稳定性强。
容易被皮肤吸收,过量使用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和紫外线接触可能加快皮肤老化,不建议添加在三岁以下儿童用的驻留类产品中。
2. 酚类防腐剂这类防腐剂有苯氧乙醇、苯甲醇、苯乙醇。
在欧盟苯甲醇被列为香精过敏源,稍有芳香气味,抗革兰氏阳性菌活性较强,抗霉菌能力较弱,在化妆品中最大允许使用浓度为1.0%。
苯乙醇是一种芳香醇,带有玫瑰花香的气味,不在我国和欧盟的化妆品防腐清单中。
苯氧乙醇是很好的溶剂和防腐剂,常被用作羟苯酯类和其他防腐剂的复配溶剂。
苯氧乙醇在化妆品中的限定使用浓度最高为1%,苯氧乙醇是使用广泛、相对安全的防腐剂,抗菌效果好,价格不贵,常与其它防腐剂复配使用。
3. 酸类这类防腐剂有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水杨酸等。
虽然危害较小,但是防腐能力较弱,经不起高温,容易变质。
我国和欧盟对水杨酸规定最大允许浓度为0.5%。
苯甲酸在酸性条件下使用,蛋白质和甘油存在时会失去活性,用作化妆品、食品和药物的防腐剂。
最大允许使用浓度为0.5%(以酸计),单独使用的防腐效果差,一般要复配其他防腐剂使用。
容易有酸味,无香产品要注意。
山梨酸为无色、无味、无臭的物质,抗真菌的活性较高,在酸性条件下使用,在空气中长期放置容易被氧化。
防腐作用较苯甲酸广,主要用作膏霜乳液的真菌防腐剂,药用、口腔用品、食品的防腐剂,是各国普遍使用的比较安全的防腐剂。
最大允许使用浓度为0.6%(以酸计),单独使用的防腐效果差,一般要复配其他防腐剂使用。
4. 多元醇防腐系统( 1,2-二元醇)一般来说,以多元醇进行防腐需添加5~15% 以上的多元醇。
化妆品防腐剂使用规范

化妆品防腐剂使用规范【引言】化妆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对于安全与健康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重要。
其中,防腐剂的使用在化妆品的品质保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化妆品防腐剂使用的目的、分类、选择和使用规范等方面进行展开论述。
【目的】化妆品防腐剂的使用目的在于保持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防止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防腐剂的正确使用能够确保化妆品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
【分类】根据不同的成分和作用机制,化妆品防腐剂可以分为有机酸类、醇类、醚类、酮类、酯类、酚类、胺类等。
每一种防腐剂都有其特定的应用领域和适用范围,具体的选择应根据产品的性质、成分和预期用途进行合理的判断。
【选择】选择合适的防腐剂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对不同微生物的抑制范围、稳定性、耐热性、溶解性等。
在选择防腐剂时,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遵循以下原则:1、安全性:防腐剂应符合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要求,不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2、有效性:防腐剂应能够抑制常见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繁殖,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3、稳定性:防腐剂在化妆品中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不易受光、热等外界环境的影响。
4、协同作用:防腐剂与其他成分应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不会发生不良反应或影响化妆品的其他性质。
【使用规范】为了保证化妆品防腐剂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制定以下使用规范:1、合理配方:根据产品的使用性质和预期用途,制定合理的防腐剂配方方案。
避免过高或过低的用量,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防腐剂的使用量。
2、严格控制卫生环境: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卫生环境,包括空气净化、设备清洁、操作人员卫生等。
防止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污染导致产品腐败。
3、使用符合标准的原料:选择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原料,确保原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避免使用掺杂有细菌、真菌等有害物质的原料。
4、合理陈列和存储:化妆品在陈列和存储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射、高温、潮湿等不良环境。
化妆品常用防腐剂的种类和特性

化妆品常用防腐剂的种类和特性化妆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含有大量的水分和营养成分,容易成为微生物滋生和繁殖的场所。
为了保证化妆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防腐剂是不可或缺的成分之一、化妆品中常用的防腐剂种类有很多,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防腐剂及其特性。
1.苯氧乙醇:苯氧乙醇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防腐剂,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细菌、酵母菌和霉菌均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
它通常用于注射液、乳液和面膜等产品中。
苯氧乙醇的作用机理是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结构,阻断其生长和繁殖。
值得注意的是,苯氧乙醇可能存在一定的刺激性,特别是对于皮肤容易过敏的人群,建议在使用时注意。
2.对羟基苯甲酸酯:对羟基苯甲酸酯是一类常见的防腐剂,由于其低毒性和广谱抗菌作用,被广泛用于化妆品中。
对羟基苯甲酸酯通常用于护肤品、洗发水和口红等产品中。
该类防腐剂不仅能够杀灭细菌、酵母菌和霉菌,还可以延长化妆品的保质期。
然而,近年来对羟基苯甲酸酯被认为可能对激素系统产生影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在产品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其使用量和频率,以避免潜在的风险。
3.苯甲酸:苯甲酸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防腐剂,能够有效杀菌、抑制酵母菌和霉菌。
该成分通常用于护肤品、洗发水和洗涤剂等产品中。
苯甲酸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尤其对于表面增殖的微生物有较强的杀灭能力。
然而,苯甲酸存在刺激性,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因此,在使用化妆品时,建议进行皮肤测试,对于敏感肌肤的人群需要谨慎使用。
4.氯化苯甲酸:氯化苯甲酸是一种广谱抗菌剂,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它广泛用于护肤品、洗发水和香波等产品中。
氯化苯甲酸能够抑制和杀灭多种微生物,对于常见的细菌、酵母菌和霉菌均有较好的效果。
这一成分的抗菌机制是通过破坏微生物细胞膜和抑制蛋白合成来达到杀菌的效果。
不过,氯化苯甲酸的使用量需要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以免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5.山梨酸:山梨酸是一种天然的防腐剂,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护肤品、洗发水和化妆水等产品中。
防腐剂是什么?它们在食品、化妆品中的作用是什么?

防腐剂是什么?它们在食品、化妆品中的作用是什么?防腐剂是一种化学物质,其在食品、化妆品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防腐剂可以为产品延长保质期,防止细菌、霉菌、酵母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进而保证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在下文中,我将会从防腐剂的定义、分类、食品中的防腐剂、化妆品中的防腐剂、防腐剂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的阐述。
一、防腐剂的定义和分类1. 防腐剂的定义防腐剂是指一类化学物质,其可以抑制食品、化妆品等领域的微生物生长,防止腐败变质,以达到保鲜、防腐的目的。
防腐剂也称之为抑菌剂、抑制剂等。
2. 防腐剂的分类防腐剂根据其作用机理和用途的不同,可以被分为多种不同的分类方式,以下我们仅以实际应用到的分类方式进行介绍:按照化学结构分类:1. 有机防腐剂:包括甲酸盐、苯甲酸盐、对羟基苯甲酸盐、对羟基苯甲酸甲酯、2-苯并酚、异硫氰酸盐等。
2. 无机防腐剂:包括硝酸盐、硫酸盐、氢氧化钠、氧化亚铜等。
按照作用方式分类:1. 抑菌剂:对细菌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包括苯酚、三氯生、甲醛、氧化亚酞等。
2. 杀菌剂:对一般细菌都有能力杀灭,包括苯酚、环己基氯、过氧乙酸等。
3. 抗菌剂:防治特定微生物或特定性质的细菌,如青霉素抗生素等。
二、食品中的防腐剂1. 食品中的常见防腐剂种类常见的食品防腐剂有:二氧化硫、硝酸盐、丙酸钠、柠檬酸、山梨酸、吡硫烷酸、亚硝酸钠等。
2. 食品中的防腐剂作用及原理(1) 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在食品中的最主要作用就是抑制细菌的生长,防止食品发霉变质。
二氧化硫在抑制细菌生长的同时,也可以活化食品,使食品的质量得到保证。
但是,二氧化硫会对某些人群产生不良的影响,部分人对二氧化硫过敏。
(2) 硝酸盐:硝酸盐是常用的肉制品防腐剂,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并且具有加强肉类颜色的作用。
另外,硝酸盐还可以改善肉类口感,提高肉制品的风味品质。
但是,硝酸盐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为硝酸盐能够转化为亚硝胺,而亚硝胺是一种致癌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在5000年前,世界历史上古代文明最发达的国家:中国、埃及、印度和巴比伦就已将香料用于防腐。
战国时代的《山海经》记载了药物百余种,列举了“流赭以涂牛马之病,熏草佩之可以已疠”等。
1865年法国科学家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首次证实有机物的发酵和腐败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大多数化妆品富含微生物生长所需的养分,环境中的微生物一旦进入,即可迅速繁殖,破坏产品的感官品质,损害消费者的健康。
近年来,化妆品工业所使用的天然原料和各种功能性添加剂日趋增多,产品更易被微生物所侵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产品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化妆品的防腐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因此,一个良好的防腐体系,对于化妆品产品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世界各国报道的化妆品防腐剂已超过200种,我国现已在化妆品中使用的也有55种。
化妆品中防腐体系的建立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综合了化学、精细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毒理学、物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
同时,还受到法规、标准以及配方师的经验、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化妆品中的微生物微生物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是自然界生态平衡中一个必要的组成环节,其种类至少在10万种以上。
化妆品中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霉菌和酵母菌。
表一是部分类别化妆品及包装物中发现的菌群。
化妆品受到微生物污染引起变质,有时在产品的外观上就可以看出来。
例如,霉菌和酵母菌较常在包装盖边沿、衬垫和产品表面产生霉点,产品受到微生物污染后一般会出现混浊、沉淀、颜色变化、PH值改变、气体放出、发泡和发胀、气味变化、破乳或成块等。
有些微生物还会产生一些有毒物质,这些毒素会引起皮肤过敏,严重的还会对人体产生伤害作用。
化妆品中微生物的生长条件1. 水化妆品中大量的水分使得微生物的生长成为可能。
在微生物代谢过程中所有的化学反应,营养的吸收、渗透、分泌和排泄均须有水才能进行。
2. 营养物质化妆品配方的复杂性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丰富的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
3. PH值产品的PH值影响着微生物细胞壁的电荷和营养物质的电离程度,决定着微生物中酶的生长和活性。
4. 温度微生物的整个生长过程依赖于各种化学反应,而温度又影响这些反应的速率,也就明显影响着微生物的生长。
5. 氧细菌和酵母菌的生长都是需要氧的。
除压力容器外,大多数化妆品的容器中都可提供其生长所需的氧。
防腐剂的作用机理1. 使微生物蛋白变性或凝固微生物体内有大量的蛋白质,凡能破坏蛋白质立体构型的因素,均能使蛋白质变性或凝固。
2. 干扰微生物的酶系统微生物胞内酶的作用与其活性基团有关,凡能改变或破坏胞内酶活性基团功能的物质,均能抑制微生物酶的活性。
3. 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酚类作用于微生物后,可改变细胞膜结构,干扰其正常功能,进而死亡。
防腐剂的效能评价防腐剂体系有效性的评价方法有USP(美国药典)法、CTFA(美国化妆品、洗涤用品和香精协会)法和线性回归法。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防腐剂有效性评价方法是CTFA 推荐的一次加菌防腐挑战性试验。
该方法能够模拟化妆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受到高强度的微生物污染的潜在可能性和自然界中微生物生长的最适条件,使测试结果更接近现实,从而为保证产品避免由微生物污染造成的损失和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提供可靠的保证。
即在待测样本中人为地接种若干种类、一定数量的微生物,在适当的温度下培养,定期分离样本的微生物,并根据微生物的数量变化情况评价样本的抗菌效能。
一次加菌防腐挑战性试验的评价标准是:(1)第28天时,样品中含细菌或霉菌>103cfu/g(ml),该样品不能通过微生物攻击的挑战性实验,表明样品的防腐体系不能有效地起到抑制微生物的作用,产品在生产、贮藏和使用中很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
(2)第28天时,样品中含细菌或霉菌在102cfu/g(ml)-103cfu/g(ml),该样品有条件地通过挑战性实验,即当产品中蛋白质或其它动植物材料成分不是特别高,同时生产的卫生环境符合要求,包装物不易发生二次污染时,该防腐体系可以使用,否则不能。
(3)第28天时,样品中含细菌或霉菌在10cfu/g(ml)-102cfu/g(ml),表明该样品的防腐体系对微生物有较强的抑杀效果,通过挑战试验。
产品在生产、贮藏和使用时不容易受到微生物污染。
(4)从第7天起,样品中的细菌或霉菌<10cfu/g(ml),说明该样品的防腐体系对微生物有特强的抑杀作用,通过挑战试验。
产品在生产、贮藏和使用时很不容易被微生物污染。
根据经验:(1)当测试进行到第7天时,若细菌和霉菌数均能降低到103以下时,第28天时的结果和评价一般都能通过挑战试验;(2)当测试进行到第14天时,细菌和霉菌数在104以上时,第28天时的评价基本都不能通过挑战试验。
几种常用化妆品防腐剂的效果对比我国2002年版的《化妆品卫生规范》将化妆品防腐剂归纳在限用物质中,共有55种防腐剂被允许在我国使用,并规定了具体的限用量。
目前,在留存型化妆品中常用的防腐体系主要有:1. DMDMH(二羟甲基二甲基乙内酰脲)和IPBC(碘代丙炔基丁基氨基甲酸酯)复配体系。
2. 重氮咪唑烷基脲和IPBC复配体系。
3. 重氮咪唑烷基脲和尼泊金酯复配体系。
4. 尼泊金酯类复配体系。
在洗去型产品中,一般添加异噻唑啉酮(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2-甲基-4-异噻唑啉-3-酮=3:1)作为防腐剂。
但由于该产品对皮肤刺激性大,过敏反应概率高,对酵母菌抑制效果差,易失活,加之最新科学研究认为其有致癌作用等原因,导致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日见萎缩。
以下是常用的几种防腐体系防腐性能对比:图1:在非离子膏霜体系中,将混合细菌的菌落总数控制在小于10cfu/g时,所需要的防腐剂最低浓度其中,试验菌为:铜绿假单胞菌(ATCC 9027)、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大肠杆菌(ATCC 8739)。
1. Glydant Plus Liquid含DMDMH(70.0%)+IPBC(2.5%)+1,3-丁二醇(4.5%)+水(23.0%);2. Liquid Germall Plus含丙二醇(60.0%)+重氮咪唑烷基脲(39.6%)+IPBC (0.4%);3. Germaben II含丙二醇(56.0%)+重氮咪唑烷基脲(39.6%)+尼泊金甲酯(11.0%)+尼泊丙酯(3.0%)。
图2:在非离子膏霜体系中,将混合霉菌的菌落总数控制在小于10cfu/g时,所需要的防腐剂最低浓度其中,试验菌为:黑曲霉菌(ATCC 16404)、白假丝酵母(ATCC 10231)。
图1和图2的数据表明,在非离子膏霜体系中,Glydant Plus Liquid在0.2%的添加量下即可将菌落总数控制在10cfu/g以下。
而达到同样的效果水平,Liquid Germall Plus需要达到0.8%的添加量,Germaben II则需要多于0.8%的添加量。
图3:在非离子膏霜体系中,将混合细菌的菌落总数控制在小于10cfu/g时,所需要的防腐剂最低浓度其中,试验菌为:铜绿假单胞菌(ATCC 9027)、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大肠杆菌(ATCC 8739)。
1. Phenonip含苯氧基乙醇(72%)+尼泊金甲酯(17%)+尼泊金乙酯(2%)+尼泊金丙酯(2%);2. Nipaguard MPA含苯甲醇(73%)+尼泊金甲酯(18%)+尼泊金丙酯(9%);3. LiqualPar Optima含苯氧基乙醇(70%)+尼泊金甲酯(15%)+尼泊金异丙酯(5%)+尼泊金异丁酯(5%)+尼泊金丁酯(5%)。
图4:在非离子膏霜体系中,将混合霉菌的菌落总数控制在小于10cfu/g时,所需要的防腐剂最低浓度其中,试验菌为:黑曲霉菌(ATCC 16404)、白假丝酵母(ATCC 10231)。
图3和图4的数据表明,在非离子膏霜体系中,Phenonip在0.52%的添加量下可将菌落总数控制在10cfu/g以下。
而达到同样的效果水平,Nipaguard MPA需要多于0.6%的添加量,LiqualPar Optima则需要达到1%的添加量。
图5:在阴离子蛋白香波中,将混合霉菌的菌落总数控制在小于10cfu/g时,所需要的防腐剂最低浓度其中,试验菌为:黑曲霉菌(ATCC 16404)、白假丝酵母(ATCC 10231)。
图5的数据表明,在阴离子蛋白香波体系中,Glydant Plus Liquid在0.1%的添加量下即可将菌落总数控制在10cfu/g以下。
而达到同样的效果水平,尼泊金甲酯与尼泊金丙酯复配物需要达到0.6%的添加量,LiqualPar Optima则需要多于0.8%的添加量。
以上的对比数据表明,以DMDMH和IPBC为主要活性成分的Glydant Plus Liquid,对化妆品中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微生物,有着良好的抑制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其他相关资料表明,Glydant Plus Liquid还具有极低的刺激性、极佳的产品稳定性和使用方便等特点。
然而,认为随意选择一种防腐剂就可能解决问题,或者认为在一种产品中效果良好的防腐体系,用在另一种产品中使用就可以放心的想法是不可取的。
每一种化妆品的防腐体系能否抵御使用过程中微生物侵袭的潜在可能,是必须通过试验加以证实的。
随着日化行业的迅猛发展,行业间技术的相互渗透,以及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相信会有更多安全、高效、广谱的防腐剂或防腐技术,应用到日化行业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