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灌装机设计开题报告
全自动液体灌装机控制系统设计报告

本文链接:/Thesis_Y1644069.aspx
授权使用:江西理工大学(jxlgxy),授权号:5b87f582-ab95-4fc0-b6eb-9f010096f009
下载时间:2011年6月13日
作者:邢海龙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1.学位论文赵大民FGZ-10负压灌装机的设计2007
现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产品的包装质量也相应提样的灌装生产线在国内制药、保健食品以及酒类等包装行业方面有大量的需求。
现在主要靠进口来满足设备要求,目前进口一台全自动液体灌装生产线需400万元人民币。这极大的浪费了我们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严重浪费外汇储备。
而且,我国现在生产的灌装设备还主要是应用在酒类、饮料类的灌装上,适用于药液灌装的设备还不多,并且各个生产厂家的灌装机在灌装能力、效率、适宜瓶型及自动化程度等方面各有优缺点。
同时,现有的灌装机由于灌装头不可调节,灌装单一,灌装头只能对一种品种的瓶子进行灌装,更换瓶子时调整比较困难,无法对不同高度瓶子实现快速调整后进行灌装;灌装时,液体与橡胶密封圈直接接触,磨损的密封圈细末与被灌装的液体混合,无法达到医药的GMP标准。
结合国内液体灌装的实际情况,在参照国外全自动液体灌装机先进机型的基础上,设计并制造了新型全自动液体灌装生产线。该生产线(包括全自动理瓶机、全自动灌装机、全自动旋盖机)控制系统采用PLC自动控制,确保各工位监控和同步自动化操作。其灌装头的内、外导管焊接连在一起,不用密封圈,防止密封圈磨损后污染药液;连接内外导管的端头孔有0.5×18.5°内倒角,使灌装后出口处的微量遗留药液回流,更进一步保证灌装后不滴液。安全系统满足国家生产安全标准。设备适应性强,故障率低,维修方便,并符合国家医药GMP规范的要求。
全自动液体灌装机控制系统设计报告

全自动液体灌装机控制系统设计报告设计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全自动液体灌装机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特别是食品、化工、医药等液体产品的生产过程中。
全自动液体灌装机能够高效、准确地完成对液体产品的加工与包装,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设计目标:本设计旨在开发一款全自动液体灌装机的控制系统,实现对液体产品的自动灌装过程的精确控制。
设计内容:1.筛选适用的控制技术。
结合液体灌装机的工作特点和要求,选择相应的控制技术,例如PLC(可编程控制器)和触摸屏控制系统。
2.设计液体灌装机的控制电路。
根据液体灌装机的不同工作环节和动作要求,设计相应的控制电路,包括电气元件的选取、接线方式的确定、电路图的绘制等。
3.开发控制程序。
利用PLC编程软件,设计液体灌装机的控制程序,实现对液体灌装机工作过程的编程控制,包括检测传感器的信号采集、动作信号的输出等。
4.设计触摸屏界面。
开发触摸屏控制系统,实现对液体灌装机的直观操作和参数调整。
界面设计应直观、简洁,操作便捷。
5.联锁保护机制的设计。
为了确保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设计联锁保护机制,如紧急停止按钮、安全门等。
6.完善控制系统的功能。
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添加一些额外的功能,例如批次管理、故障诊断等。
7.进行系统测试和调试。
完成控制系统的设计后,进行系统的测试和调试,确保系统各项功能的正常运行。
设计方案:1.选用PLC来实现全自动液体灌装机的控制系统,PLC具有可编程性强、稳定可靠的特点。
2.设计液体灌装机的控制电路,包括主电路、主控电路、传感器电路等。
3.使用PLC编程软件设计控制程序,实现对液体灌装机的自动控制。
4.开发触摸屏控制系统,通过触摸屏界面可以直观地设置液体灌装机的参数和监控工作状态。
5.设计联锁保护机制,确保液体灌装机的操作安全。
6.根据需要,添加一些其他功能,如批次管理、故障诊断等。
计划进度:1.设计方案确定,明确所需的控制技术和设备。
2.进行电路设计,选择合适的电气元件并绘制电路图。
灌装机开题报告

灌装机开题报告灌装机开题报告一、引言灌装机是一种用于将液体或粉末物质灌装到容器中的设备。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生产需求的增加,灌装机在各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食品、饮料、化妆品、药品等。
本文将对灌装机进行研究和分析,探讨其工作原理、优势、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二、工作原理灌装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将待灌装的容器放置在机器的工作台上;接下来,通过输送系统将容器送入灌装区域;然后,通过灌装系统将液体或粉末物质注入容器中;最后,通过封口系统对容器进行封口,完成整个灌装过程。
三、优势1. 高效性:灌装机采用自动化技术,能够实现高速、连续的灌装操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 精准性:灌装机配备了精密的计量装置和控制系统,能够精确地控制灌装量,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3. 多功能性:灌装机可以适应不同类型和规格的容器,通过更换不同的模具和调整参数,可以实现不同产品的灌装。
四、应用领域1. 食品行业:灌装机在食品行业中广泛应用于液体食品(如饮料、调味品)和固体食品(如酱料、果酱)的灌装。
2. 饮料行业:灌装机在饮料行业中被广泛用于瓶装水、果汁、碳酸饮料等的灌装。
3. 化妆品行业:灌装机在化妆品行业中用于各类液体化妆品(如洗发水、护肤霜)和粉末化妆品(如粉底、眼影)的灌装。
4. 药品行业:灌装机在药品行业中用于各类药液和药粉的灌装,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性。
五、未来发展方向1. 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灌装机将更加智能化,通过自动化控制和数据分析,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环保性:未来的灌装机将更加注重环保,采用节能技术和可再生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多功能性:未来的灌装机将更加灵活多样,能够适应不同类型和规格的产品灌装需求。
4. 安全性:未来的灌装机将更加注重安全性,采用更先进的安全措施,确保操作人员和产品的安全。
六、结论灌装机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设备,在各个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基于PLC的多种液体混合灌装机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PLC的多种液体混合灌装机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名称:基于PLC的多种液体混合灌装机控制系统设计学生姓名专业机电技术教育学号指导教师姓名所学专业机电一体化职称高级实验师完成期限一、选题的目的意义为了提高产品质量~缩短生产周期~适应产品迅速更新换代的要求~产品生产正在向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提高生产质量等方向发展。
在炼油、化工、制药等行业中,多种液体混合是必不可少的工序, 而且也是其生产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由于这些行业中多为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介质, 以致现场工作环境十分恶劣, 不适合人工现场操作。
另外, 生产要求该系统要具有混合精确、控制可靠等特点, 这也是人工操作和半自动化控制所难以实现的。
所以为了帮助相关行业, 特别是其中的中小型企业实现多种液体混合的自动控制, 从而达到液体混合的目的~液体混合自动配料势必就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一大课题。
多种液体混合搅拌用于灌装各种各样的瓶装饮料, 适用于大中型饮料生产厂家。
早期的灌装机械大多数采用容积泵式、蠕动泵式作为计量方式。
它具有效率高、功能强、加工质量高等特点~是当今世界的前沿课题~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 罐装精度和稳定性难以保证、更换灌装规格困难等。
该液体混合系统采用基于PLC的控制系统来取代原来由单片机、继电器等构成的控制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和可维护性。
对提高企业生产和管理自动水平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又提高了生产线的效率、使用寿命和质量~减少了企业产品质量的波动~因此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液体混合自动配料系统就此应运社会工业生产的需要而诞生了。
如何使PLC在饮料灌装中实现控制功能~在相关的研究文献报道中用PLC对灌装机进行控制的研究尚不多见~以致人们难以根据它的具体情况~正确选用参数进行系统控制~也就难以满足提高质量和效率、降低成本的要求~本设计就是基于以上问题进行的一些探索。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PLC在问世以来~经过40多年的发展。
饮料灌装输送线专用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的开题报告

饮料灌装输送线专用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饮料市场的不断扩大和竞争的加剧,饮料灌装输送线的自动化和效率不断得到提高。
饮料灌装输送线是饮料生产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生产效率、品质、成本和收益等方面。
因此,如何在灌装输送线的设计和运营中实现更加智能、高效、稳定的自动化系统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饮料灌装输送线专用设计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实现生产过程中的智能化自动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保证产品品质和安全性。
三、研究内容1. 分析现有灌装输送线的结构、设计理念和操作流程,并从智能化、高效化、稳定化和安全化等方面入手,提出改进方案。
2. 设计灌装输送线的技术参数和运行规则,建立系统数据框架和管理平台,实现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等功能。
3. 研发灌装输送线控制程序和人机交互界面,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监控,包括输送、灌装、包装等环节。
4. 选用合适的传感器、执行器和通信模块等设备,实现设备的配合和协调,使系统更加稳定、可靠、安全。
五、预期成果1. 完成饮料灌装输送线专用设计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平台,实现智能化、高效化、稳定化和安全化生产过程。
2.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人力投入,并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六、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调研、案例分析、实验研究和系统仿真等方法进行,其中实验研究和系统仿真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基于现有的饮料灌装输送线进行实验,以验证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是否满足要求,同时也可以基于仿真软件对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优化和改进。
七、可行性分析本研究选题的实施可行性较高。
首先,饮料灌装输送线是生产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对于实现饮料生产的智能化和高效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研究采用的方法和理念更为先进和实用,能够满足现代企业的生产要求;最后,本研究的成果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和经济价值,可以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开题报告

燕山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洗发水全自动液体灌装机整体设计及传动系统设计学院(系):机械工程学院年级专业: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包装加工是产品在生产中的最后环节,是提高产品的商品价值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而包装机械是使产品包装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的根本保证,使用包装机械,产品可提高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适应大规模生产的需要,并满足清洁卫生的要求。
随着包装材料的不断出现和包装技术的不断革新,包装机械不断得到发展,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包装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时的包装机械在包装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在世界范围内,包装工业的发展历史比较短,科学技术发达的欧美各国大体上是在20世纪初起步的,及至50年代步伐才大为加快。
世界上德国、意大利、美国和日本的包装机械水平处于领先地位。
其中,在美国成型、充填、封口三种机械设备的技术更新很快。
如美国液体灌装设备公司生产的液体灌装机,一台设备可以实现重力灌装、压力灌装以及正压移动泵式灌装,任何黏度的液体,只要通过微机控制来改变灌装方式就可以实现。
德国的包装机械在计量、制造、技术性能方面均属世界一流,该国生产的啤酒、饮料灌装成套设备生产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可靠性好,主要体现在:工艺流程的自动化、生产效率高;设备具有更高的柔性和灵活性,主要体现在生产的灵活性、构造的灵活性和供货的灵活性,以适应产品更新换代的需要;普遍利用计算机仿真设计,提供成套设备,设备故障少,可以进行远程诊断服务;对环境污染少,主要包括噪音、粉尘和废弃物的污染。
意大利生产的包装机械中,40%是食品包装机械,产品的特点是外观考究、性能优良、价格便宜,其最大优势就在于可以按照用户的要求进行设计和生产,并能保证很好地完成设计、生产、试验,实现监督、检验、组装、调整和用户需求分析等。
日本的包装机械素以技术先进、性能优良、质量可靠闻名于世。
全自动液体灌装机控制系统设计报告

全自动液体灌装机控制系统设计报告一、引言全自动液体灌装机是一种用于灌装液体产品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化妆品等行业。
灌装过程需要准确计量、控制液位,同时还需要控制灌装速度、灌装量等参数,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效率。
本报告旨在设计一种全自动液体灌装机的控制系统,以实现灌装过程的自动化和准确性。
二、系统组成1.主控制器:负责整个系统的整体控制和协调,接收和处理传感器的信号,控制执行器的动作。
2.传感器:用于检测液位、压力、温度等参数,并将相应的信号传输给主控制器。
液位传感器应具备高精度、防溢、防腐蚀等特性,以确保灌装量的准确性。
3.执行器:包括电机、气缸等执行器,用于控制灌装机的动作,如开启或关闭灌装阀门、启动输送带等。
执行器的选择应考虑其响应速度、可靠性和耐用性。
4.人机界面:提供操作界面,使操作人员能够监控和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
界面应设计简单直观,允许调整灌装参数和显示故障信息。
三、系统设计1.主控制器设计主控制器采用微处理器,具备高性能、高稳定性和扩展性。
它应包括必要的输入/输出接口,以接收传感器的信号和控制执行器的动作。
主控制器应具有实时性,能够快速精确地处理传感器信号,并根据预设的灌装参数控制灌装机的动作。
2.传感器设计液位传感器采用压力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具备高精度、高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准确检测液位变化,并将信号传输给主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采用热电偶或浮子式温度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液体温度,确保灌装质量。
3.执行器设计电机是常用的执行器,用于控制灌装阀门的开闭、输送带的运行等。
电机应具备高响应速度、高转速、高扭矩和高精度,以确保灌装过程的准确性和效率。
气缸可以控制灌装阀门的启闭、传送板的升降等。
气缸应选择高速高效的电磁气缸,具备高可靠性和高耐久性。
4.人机界面设计人机界面应以触摸屏为主,具备直观的操作界面和友好的用户体验。
界面应提供灌装参数的调整、启停和故障信息的显示。
同时,还应有密码保护和自诊断功能,以确保操作安全和故障排除。
全自动液体灌装机控制系统设计报告

全自动液体灌装机控制系统设计报告目录一、内容概要 (2)1.1 编写目的 (2)1.2 背景与意义 (3)二、系统需求分析 (4)2.1 系统功能需求 (4)2.2 系统性能需求 (5)2.3 系统安全与可靠性需求 (6)三、系统设计方案 (7)3.1 总体设计 (8)3.2 控制器选择 (10)3.3 传感器与执行器设计 (11)3.4 通信与网络设计 (13)四、硬件系统设计 (14)4.1 控制器硬件设计 (15)4.2 传感器硬件设计 (16)4.3 执行器硬件设计 (17)五、软件系统设计 (19)5.1 软件架构设计 (20)5.2 数据处理与算法设计 (21)5.3 用户界面设计 (22)六、系统测试与验证 (23)6.1 单元测试 (25)6.2 集成测试 (26)6.3 系统验证与确认 (27)七、结论与展望 (28)一、内容概要本设计报告主要阐述了全自动液体灌装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该系统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实现了灌装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包括灌装速度、灌装量、灌装位置等关键参数的精确控制。
在系统设计方面,我们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将系统划分为硬件控制模块、传感器模块、执行器模块和通信模块等四个部分。
其中。
在软件开发方面,我们使用了C语言开发了控制系统的软件部分,实现了与硬件设备的通信、数据处理、参数设置和故障处理等功能。
我们还设计了友好的用户界面,方便操作人员对系统进行操作和维护。
在系统集成方面,我们将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进行了严格的测试和调试,确保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我们还考虑了系统的扩展性和通用性,为系统的进一步升级和扩展提供了便利。
通过本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我们提高了灌装机的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和产品质量风险,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1.1 编写目的本文档旨在为全自动液体灌装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详细的设计方案,以满足客户对产品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缩短生产周期,适应产品迅速更新换代的要求,产品生产正在向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提高生产质量等方向发展。
在炼油、化工、制药等行业中,多种液体混合是必不可少的工序, 而且也是其生产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由于这些行业中多为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介质, 以致现场工作环境十分恶劣, 不适合人工现场操作。
另外, 生产要求该系统要具有混合精确、控制可靠等特点, 这也是人工操作和半自动化控制所难以实现的。
所以为了帮助相关行业, 特别是其中的中小型企业实现多种液体混合的自动控制, 从而达到液体混合的目的,液体混合自动配料势必就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一大课题。
大量事实表明,实现包装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尤其是实现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灵活性的自动化包装线,不仅体现了现代化生产的方向,同时也可以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能增加各种品种,改善产品质量,增加市场竞争力、能改善劳动条件,避免污染危害环境、能节约原材料,减少浪费,降低成本、能提高生产效率,加速产品的不断更新。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灌装与封口设备向高速、多用、高精度方向发展,目前部分灌装生产线已可以在玻璃瓶与塑料容器(聚酯瓶)、碳酸饮料与非碳酸饮料、热灌装与冷灌装等不同要求和环境下使用。
目前碳酸饮料灌装机灌装速度最高已达2000罐/分,德国H&K公司灌装机的灌装阀多达165头,SEN公司144头,Krones公司178头,灌装机直径大至5米,灌装精度±0.5ml以下。
非碳酸饮,灌装速度最高达1500罐/分,灌装机料槽转速20~25转/分,速度提高1倍。
可以进行茶饮料、咖啡饮料、豆乳和果汁饮料等多种饮料的热灌装,国外热灌装饮料封口后不再进行二次杀菌。
饮料灌装机械是伴随饮料工业的产生而产生,并追随饮料工业的发展而进步的。
1890年,美国研制出玻璃灌装机械,1902年市场上出现灌装番茄酱的压力灌装机械,1912年发明了封口机械,不久灌装机械和封口机械合为一体。
在20世纪末,德国制造出手动灌装机。
含气体饮料的灌装工艺难度较大,灌装设备的发展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52年---1957年之间,完成了含气体饮料的灌装机械由差压灌装向等压灌装发展,采用的是机械阀。
第二阶段是1957年---1759年,这期间先是德国H£K公司,之后是法国和前苏联,发明研制了等压弹簧阀,弹簧在等压状态下,借助弹簧力将冲液阀打开,破瓶后冲液阀可以自动关闭,这样不仅使灌装机械的结构简单了,而且延长了灌装阀的有效工作时间,为灌装机械的高速化创造了条件。
等压弹簧阀的出现是灌装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至今等压灌装机还广泛
使用,只是功能更完善,结构更合理。
第三阶段是一德国SEN公司发明的电动阀为标志,电动阀中气阀和水阀的开启和关闭由可控编程器控制,对灌装时间,灌装速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和可靠的界定。
国内灌装生产线全方位发展我国饮料灌装设备基本是在引进设备和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八十年代,引进各种饮料灌装生产线300多条,包括啤酒灌装线达500多条。
引进灌装生产线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八十年代引进116条玻璃瓶饮料灌装线,主要用于碳酸饮料,其中80多条是以记账贸易方式从东欧国家引进的。
生产线主要设备有卸箱机、洗瓶机、灌装机、压盖机、玻璃瓶饮料灌装线贴标机、喷码机、气水混合机、装箱机等。
在线检测设备有真空检测仪、液面检测仪、灌装能力150、200、300~400瓶/分。
设备主要生产厂家有德国SEN、H&K、O+H、日本三菱重工、意大利希莫拉兹(Simonazzi)、美国迈耶等。
1984年广东轻机厂引进德国SEN公司和H&K公司啤酒灌装线制造技术,制造每小时2万瓶的瓶装啤酒灌装线,南京轻机厂和合肥轻机厂引进日本三菱重工技术,制造每小时1.8万瓶的汽水灌装线。
其他还有重庆轻机厂的32/8设备,每小时14000瓶,廊坊包装设备制造总公司24/6设备、每小时6000~8000瓶的灌装线。
“八五”期间,我国引进易拉罐饮料灌装线15条,同时引进易拉罐啤酒灌装线14条。
主要是德国SEN、美国迈耶公司的设备,包括卸罐机、洗罐机、灌装机、封罐机、温罐机、码垛机及混合机、喷码机、薄膜收缩机、液位检测仪等。
灌装能力为150、300、400、500罐/分,最高575罐/分。
目前广东轻机、南京轻机、合肥轻机等都有自己的易拉罐灌装线。
引进的聚酯瓶饮料灌装线6~7条,包括卸箱机、洗瓶机、灌装机、旋盖机、温瓶机、装箱机等。
聚酯瓶灌装生产线灌装能力为400~500瓶/分(250ml),50~280瓶/分(250ml)。
主要设备厂家有美国迈耶和德国SEN公司。
合肥轻机利用德国Krones公司技术,制造聚酯瓶饮料灌装线,目前合肥轻机、南京轻机均能制造玻璃瓶和聚酯瓶两用的饮料灌装线。
3、拟采取的研究路线
首先,通过对比和分析完成了对各个子系统环节的选择与设计的基本思想和开发思路,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进行了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其次,对设备进行了准确度等级的检测实验和商品实例分析;最后,对系统的各个组成机构进行了整体一致性地分析和控制。
4、进度安排
第1~2周:查阅文献,收集资料,确定机械结构、控制系统设计方案,撰
写开题报告并翻译外文资料
第3~6周:完成机械结构部分设计,绘制装配图
第7~9周:完成控制系统硬件设计,绘制电路图
第10~11周:完成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绘制流程图第12~13周: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14周:修改说明书及设计第
第15~16周:整理材料准备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