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8课《美丽的颜色》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颜色》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颜色》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颜色》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颜色的基本概念,认识不同颜色的特点和作用;2.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分析和表达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学习和理解课文内容,深入了解颜色的美丽及其意义;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诗歌的意境;2.激发学生对颜色的思考和创作能力。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2.颜色相关的图片、画册等。

教学过程:第一节:导入1.通过展示一些具有鲜明色彩的图片,激发学生对颜色的兴趣,并引起他们的注意和思考。

2.导入新课《美丽的颜色》,让学生猜测课文内容并提出问题。

第二节:课文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1)诗歌中描述的是哪些颜色?(2)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意境和情感?(3)你认为诗歌中的颜色和情感有没有联系?2.展示课文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3.分组让学生自由发挥,选择一个颜色,描述它的特点,并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

第三节:展示与分享1.组织学生展示自己创作的诗歌,并由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点评。

2.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并让学生一起分析诗歌中的表达手法和意境效果。

第四节:巩固与拓展1.引导学生思考,除了诗歌,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表达颜色的美丽和意义?2.鼓励学生进行多样的创作,如绘画、摄影等,展示给大家欣赏。

第五节:课堂小结1.复习本节课学到的内容,让学生总结颜色的特点和意义。

2.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选择一个颜色,并用一段文字描述出来。

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和感知颜色,培养审美能力;2.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摄影展等,拓展对颜色艺术的理解。

课堂评价:1.学生对颜色有了深入的认识,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2.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并能够进行创作;3.学生能够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人教部编版】最新八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美丽的颜色》 大赛获奖教案

【人教部编版】最新八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美丽的颜色》 大赛获奖教案

【人教部编版】最新八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美丽的颜色》大赛获奖教案一. 教材分析《美丽的颜色》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的一篇课文,主要描绘了色彩斑斓的自然景色。

课文以优美的文字和细腻的描绘,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课文的理解和欣赏,以及对文中优美词句的品味和分析。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对于描绘自然景色的文章,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阅读经验去理解和欣赏。

但同时,他们对文中一些专业术语和复杂描述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解释。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自然资源,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欣赏,以及对文中优美词句的品味和分析。

2.难点:对文中一些专业术语和复杂描述的理解,以及作者情感态度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阅读理解法:通过阅读,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2.欣赏分析法:通过分析,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为学生提供音频材料,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情感表达。

2.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中的优美词句和描绘,方便学生欣赏和分析。

3.参考资料:为学生准备一些关于自然景色的参考资料,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美丽的自然景色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导学生的发音和语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情感表达。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颜色对人们的心理和感知的影响;2. 掌握课文的主要知识点和重要词汇;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1. 对课文中的生词和重要词汇进行解释和讲解;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细节;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颜色的理解和喜好。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好课文和课文相关的练习题;2. 备好黑板、彩笔和教学PPT;3. 学生准备好学习用书和笔。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新课(约5分钟)1. 教师向学生出示一幅丰富多彩的画作,并问学生对这幅画的印象是什么?画中各个颜色给你们的感觉是什么?2. 引导学生思考颜色对人们的心理和感知的影响,以此引出本课的话题。

Step 2:阅读课文(约20分钟)1. 教师分段教学,依次指导学生阅读第一个和第二个段落的内容。

2.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重理解每个段落的主旨和细节,帮助学生解释一些生词和重要词汇的意思。

3. 接着,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整篇课文,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整体结构和内容。

Step 3:语言点解析(约10分钟)1. 教师在黑板上列出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并与学生一起解释它们的意思。

2. 教师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句式结构和语言特点,比如倒装句、省略句等。

Step 4:讨论和练习(约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回答以下问题:a. 作者为什么认为红色是最美的颜色?b. 你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为什么?2. 学生进行展示和交流,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颜色的理解和喜好。

3.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对课文的理解和学到的新知识。

Step 5:巩固和拓展(约5分钟)1. 教师提醒学生复习和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和重要词汇。

2. 教师布置学生预习下一课的内容,并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并能正确运用。

2.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颜色的魅力和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识别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理解并正确表达课文中的意思。

3.通过例子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中较难的句子。

2.正确使用一些颜色的形容词。

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

2.黑板和粉笔。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回忆和讨论与颜色相关的词汇,引起学生对颜色的兴趣,为课文做铺垫。

Step 2:欣赏课文(10分钟)播放课文朗读,并让学生跟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

Step 3:理解课文(20分钟)1.通过问题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 What’s the author talking about in the passage?-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colors blue, yellow and green?-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passage?2.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

- What are the different emotion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colors?- Can you think of any examples to support your opinion?Step 4:重点词汇(15分钟)1.通过多媒体展示,呈现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并解释其含义。

- brilliant, shade, atmosphere, contrast, represent2.让学生进行课堂小测,检查他们对这些词汇的理解程度。

Step 5:拓展练习(15分钟)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用课文中的词汇和短语进行句子造句,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颜色(教案)(全)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颜色(教案)(全)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颜色(教案) 8* 美丽的颜色(教案一)【导学目标】1.了解传记文学的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2.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学习居里夫妇高贵品格,从中得到有益启示,磨炼意志,热爱科学。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和他的丈夫是在哪里,用了多长时间,在如何艰难的环境里提取镭的,你了解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美丽的颜色》一探究竟吧!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简陋(lòu) 炽热(chì) 猝至(cù) 窒息(zhì) 吹嘘(xū)沸腾(fèi) 咽喉(yān) 溶液(yè) 触目(chù) 踱步(duó)2.识记重点词语的词义。

炽热:温度高,极热。

猝:突然。

窒息:因缺氧或呼吸系统障碍,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吹嘘:夸张地宣扬。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和颜悦色: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小心翼翼: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3.背景介绍玛丽·居里(1867—1934)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波兰著名科学家。

1867年出生在波兰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因嫁给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居里,故称居里夫人。

1898年在和丈夫共同努力下,发现了新元素钋,同年又发现了镭。

1903年居里夫妇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1906年,皮埃尔·居里遭遇车祸不幸身亡,居里夫人接替丈夫的职位,成为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和法国科学院第一个女院士。

1911年,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由于长时间接触放射性物质,1934年7月4日,这位充满了艰辛和荣誉的居里夫人最终因恶性贫血而去世。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本文记述了一件什么事情?【交流点拨】本文记述了居里夫妇在棚屋里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词汇与短语运用:本节课的重点词汇如“璀璨”、“斑斓”、“熠熠生辉”等,以及它们在句子中的运用。这些词汇不仅有助于学生丰富语言表达,还能提高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
-句子结构与修辞手法:分析课文中的排比句、对仗句等结构,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这些知识点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的基础。
最后,我认识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观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同时,我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中描绘的美丽颜色的基本概念、词汇运用和修辞手法。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写作技巧,并在自己的写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课文阅读与理解,重点词汇、短语学习,句子结构分析,作者情感表达及修辞手法探究。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1.阅读课文,理解文章主题,把握作者描绘的“美丽的颜色”所代表的深层含义;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如:璀璨、斑斓、熠熠生辉等;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美丽的颜色》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身边的美丽景色?”比如,夕阳下的天空、雨后的彩虹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课文中描绘的美丽颜色的奥秘。

八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颜色》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颜色》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颜色》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知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

(2)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把握居里夫人的形象。

(3)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居里夫人的性格特点。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居里夫人的爱国情怀和坚定的科学信念。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知居里夫人的形象。

(2)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

2.教学难点:(1)分析居里夫人的性格特点。

(2)把握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居里夫人的照片,简介居里夫人的生平事迹。

(2)引导学生关注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居里夫人的形象。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居里夫人的性格特点。

3.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分析居里夫人的形象。

4.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关注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讨论其对现代科学发展的意义。

5.课堂小结(2)强调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对学生的启示。

6.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3)写一篇关于居里夫人的心得体会。

四、教学反思1.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讲解不够详细,导致部分学生未能掌握。

2.课堂讨论环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发表观点。

3.作业布置较为简单,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教学资源1.居里夫人照片。

2.课文《美丽的颜色》。

3.多媒体教学设备。

六、教学时间1课时七、教学评价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学生对居里夫人形象的分析能力。

3.学生对居里夫人科学精神的认同程度。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2)在合作探究阶段,教师提出问题:“居里夫人在提炼镭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她又是如何克服的?”学生讨论后,教师指出:“居里夫人不仅面对物质上的困难,还要克服精神上的孤独和不被理解,但她从未放弃。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语文《8美丽的颜色》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语文《8美丽的颜色》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语文《8美丽的颜色》优质课教学设计课程名称:8美丽的颜色教材版本: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语文教学目标:1. 了解颜色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掌握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描述颜色的表达方式;3.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事物及情感的色彩感知和表达能力;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颜色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修辞手法在描述颜色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运用修辞手法描述颜色。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教具、图片、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呈现一幅色彩鲜艳的图片,激发学生对颜色的兴趣,引入本课的话题。

Step 2:新课呈现(10分钟)1. 教师介绍本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2. 看图感知:通过多媒体或课件,呈现一系列生动的图片,让学生看图感知颜色。

Step 3:阅读理解(15分钟)1. 合作阅读:学生分组阅读课文《8美丽的颜色》,理解文中对颜色的描述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讲解难点:讲解颜色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 教师带领全班一起朗读课文,加深学生对颜色的理解。

Step 4:修辞手法应用(20分钟)1. 探究与讨论:教师通过多媒体或课件,展示一些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描述颜色的句子,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讨论修辞手法在描述颜色中的应用。

2.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颜色,通过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编写一段描述该颜色的文字。

各组展示并交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Step 5:拓展延伸(10分钟)学生在课后自行查找相关资料,写一篇关于颜色的短文,展示自己对颜色的理解和感受。

Step 6: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修辞手法在描述颜色中的应用,并布置相关作业。

Step 7:课后复习与预习(5分钟)学生在课后复习本节课的内容,预习下节课的知识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颜色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修辞手法在描述颜色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事物及情感的色彩感知和表达能力,并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丽的颜色》精品教案
第一部分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主要叙述了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

作者像一个摄影师,充满深情地将一个个镜头展示出来。

可以让学生运用前几篇课文中学到的阅读自传的方法,自主阅读本文,这对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 分析概括居里夫妇的形象,把握其优秀品质及精神。

3. 理解传文中引用传主自己的话所具有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 浏览与精读相结合。

2. 用圈点勾画、小组讨论的方式学习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科学发现的艰辛,领略科学家的坚守与乐观。

学习居里夫妇对科学执着认真的态度,以及他们对工作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分析概括居里夫妇的人物形象,把握优秀品质,学习他们对待科学的热情和坚持。

难点
理解传文中引用传主自己的话所具有的作用。

教学突破
突破本文重难点主要采用圈点勾画的方式,先让学生做好批注,分析居里夫妇的品
质及精神,然后小组讨论,进一步深化对人物和课文的理解。

最后通过探讨学生所了解的科学家,学习科学家身上的品质及精神。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设想:
本节课教学由“镭”话题导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整体感知课文,让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而分析概括人物品质,受到思想教育,提升阅读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居里夫妇的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查找资料,了解居里夫妇及其他科学家的事迹。

2.完成第三部分的“预习导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人:同学们,你们知道“镭”这种化学元素吗?你们知道“镭”是谁发现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居里夫妇的故事。

二、认识作者及主人公
艾芙·居里(1904—2007),居里夫人和皮埃尔·居里的小女儿,《居里夫人传》的作者,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

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1867年11月7日一4934年7月4日),通常称为玛丽·居里或居里夫人,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放射化学家。

玛丽·居里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了分离放射性同位素的技术,以及发现两种新元素钋(Po)和镭(Ra)。

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

她是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也是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第一人。

但她最终因接触放射性物质,死于白血病。

1995年,她与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移葬先贤祠。

三、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