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八年级政治上册 7.2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教案 苏教版 .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7课 行为与后果教案 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政治上册第7课行为与后果教案苏教版教学目标:认识到生活在社会关系中的每个人都会产生一定的行为,体验到任何行为都一定会带来相应的后果。
教学重点:学会理解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馔行为不同产生的后果不同的道理教学设计l:行为与后果的关系一·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活动一:展示漫画创设情景: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甲不小心踩了乙的脚,从彼此的行为态度引出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活动二:请学生谈谈下棋时调兵遣将的感受。
正所谓“人生如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师:我们在探讨时发现行为与后果是有密切关系的。
这正是本课所要探讨的问题。
讲解新课:活动三:主张“偷药”和“不偷药”的同学对书中P76当事人海因茨的行为、选择行为的理由、行为所产生的后果进行辩论:说明理由,并设想可能带来的各种后果。
师:其实,面对如此复杂的道德情形,人j勺行为不只是“偷药”与“不偷药”的选择,评价的标准也不只是简单的对与错。
那么,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帮助海因茨,使他既放弃“偷药”与“不偷药”的痛苦抉择,又可以得到药物医治爱妻挽救她的生命呢?请说明理由。
生:(略)1.人们都会做出一定的行为师:上述的分析说明:生活在社会大家庭里,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都会做出一定的行为。
有的行为是有意识进行的,有的行为是无意识进行的,从行为动机看,有的可能是在善良动机下做出来的,有的则出于不道德的目的。
从法律上讲,有的是合法行为,有的则是非法行为。
在法律上,人的行为分为作为和不作为两种。
作为,就是做法律鼓励做的和要求做的,也包括做法律反对的甚至禁止的行为。
不作为,就是指法律要求做而没有去做的行为,换句话说,就是行为人有义务实施且可能实施而没有实施的行为,即当为而不为,其实质就在于:应当履行而不履行。
走进生活:(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行为都会带来后果。
)活动四:剪辑播放某校师生走进社区活动的录像片段和中央台拍摄的教育片《交通安全伴我行》的录像片段,请学生说出其中的“作为”和“不作为”,品味由此产生的相应的后果。
八年级政治上《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课件苏教版

03
社会责任与个人行为的相互影响
个人行为与社会责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通过培养负责任的
行为习惯,个体可以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同时也能在社会中获得更多
的尊重和支持。
04
培养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态度和习惯
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意识到自我控制的重要性
了解自我控制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提高自我控制意识。
02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内涵
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行为与后果具有直接关联
每一个行为都会产生相应的后果,行为与后果之间 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行为后果具有可预测性
根据行为的性质和情境,人们可以大致预测到一个 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
行为后果具有多样性
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后果, 这些后果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培养意志力
通过锻炼和培养意志力,增强在面对诱惑和困难 时保持自我控制的能力。
制定自我控制计划
制定明确的自我控制目标和计划,包括时间管理 、情绪调节等方面。
学会拒绝
学会拒绝不良诱惑和不合理要求,坚定自己的原 则和价值观。
培养决策能力
01
02
03
04
了解决策过程
了解和掌握决策的基本步骤和 要素,包括分析问题、收集信 息、评估选项和做出决定等。
后果之间的关系。
积极承担自己的责任
在面对自己的错误和失败时, 勇于承认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 纠正和改进。
关心他人和社会
在承担个人责任的同时,关心 他人和社会福祉,积极参与社 会公益事业和志愿服务。
培养社会责任感
了解并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
05
苏人版7.2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学习内容第七课行为与后果第二课时对自己的负责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会判断行为的正误,树立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的、道德的责任意识,养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良好品质,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知识与能力】能够预见自己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努力避免不良行为带来的消极后果,培养学生的行为判断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
学习重点人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学习难点个人的行为自由的前提。
学法提示讨论法、例证法、归纳法。
导学过程自主空间一、学习导航:(一)预习:1.每个人都有行动的自由,但是自由必须以为前提。
2.任何人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同时承担。
3.作为公民,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的责任。
4.人人都应该对负责。
不承担责任不仅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而且还会有损的利益,从而受到人们的甚至(二)质难:(视具体问题而定,可以在此解决,也可以稍后解决)二、探究交流(一)情景再现:1材料链接。
试分析两起事件的行为与后果以及随之而来的责任材料一:“三鹿奶粉事件”:2008年9月1日起相继有媒体报道称许多婴儿因吃同一品牌奶粉而患肾结石,11日三鹿奶粉便浮出公众视线,于是三鹿公司当天晚上承认三鹿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并发布召回三鹿问题奶粉的声明。
行为:后果:责任:材料二:残疾人火炬手金晶面对突如其来的冲击,毫不畏惧,用双手紧紧抱着火炬,同时脸上仍然流露出骄傲的神情她在用她那残弱的身躯护卫着圣火,同时也在捍卫着奥运精神,行为:后果:责任:2 责任定位:(学生归结)责任有两个方面的基本含义:★教师总结:人人有行为、行动的自由,但自由必须以不损害他人、集体和国家的权利和自由为前提。
(二)感悟:1对比:一个普通的农民,面对自己的现状,他有两种选择,回家与隔离,也许只是一念之差的抉择,但其行为的责任却差之千里。
行为行为对象可能的后果责任表现弃车徒步同车乘客防止传染对他人、社会负责到村不回家家人、乡亲主动隔离2感动中国:责任感是那样的朴素而又可贵,国际上,中国是个负责任的国家,中华民族也向来不少负责任的国民。
2019-2020学年八年级政治上册 7.2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学案 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政治上册 7.2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学案苏教版【自主学习】1、每个人都有行动的自由,但是自由必须以________________为前提。
2、任何人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同时承担相应的_________________。
3、作为公民,应为自己的行为承担__________、 __________的责任。
4、一个用于承担道德义务的人,会情不自禁地关爱别人,关心社会,会以天下为己任,甘于承担责任,接受挑战,从而用自己的行动___________。
【课堂巩固】1..公民所享有的权利,要以()为前提A保证自己的权利和自由 B放弃某种权利C不侵犯他人的、集体的、国家社会的利益 D保证他人不享有这种权利2.个体纳税户陈某拒不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这件事说明(A.依法纳税光荣,应自觉纳税B.依法纳税是爱国的表现C.拒不纳税只是不道德的行为不应受到法律制裁D.拒不纳税是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制裁3、人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因为()①不承担责任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②不承担责任会有损他人、集体、国家利益③任何行为都会导致不良后果④不承担责任会得不到人们的信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李某以为在网络上爱怎么说都可以 , 于是捏造事实 , 在网上散布单位领导作风不正、贪污腐败的帖子被公安机关处以治安管理处罚,他感到很不服气认为这是他的自由。
这个事实说明A、言论自由是不存在的B、要禁止在网上发帖子C、自由必须在法律范围内行使D、公民在网络上的言行不受法律约束5.辨析题午休时间,同宿舍的同学休息了,陈凯同学还在大声的朗读英语。
室友多次提醒,他依然故我,不听劝说。
辨题:学习是我的权利和自由,任何人不能干涉。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5年1月16日凌晨5点,某大专生徐某在网吧玩通宵后,趁收银台无人之际偷窃现金3500元。
这起案件在该生学校公开审理,在校2400余名师生旁听。
初中政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教学案2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教学案课程分析:(本课的作用和学习本课的意义)责任是每个人自觉的应尽的义务,是道德建设的基本因素,是我们成就事业的可靠途径。
我们每个人只有在全面履行责任的过程中,才能使自己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发挥。
因此学会做一个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公民,对于人生观、价值观正在逐步形成的初中学生,显得尤为重要。
这一框内容是上一框内容的深化,也是为下一框内容的教学奠定基础。
问题设计问题:1. 承载着人类智慧和梦想的2010年上海世博圆满落下帷幕。
这一切向世界表明了什么?2. 根据两则对比材料,两位主人公的行为分别导致了什么后果?从两人的行为方式中,你觉得他们分别是个怎样的人?你对责任的理解是什么?3.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容易做到吗?4. 有爱的行为就一定是负责任的行为吗?5.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吃亏还是不吃亏?6. 提供一个漫画,如果你正站在铁轨的切换器旁,你该怎么办?教学构想及目标: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学会判断行为的正误,树立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的、道德的责任意识,养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良好品质,努力做一个负责的公民。
知识目标:帮助学生明确任何行为和自由都是有条件的,学会以法律和道德为标尺来衡量行为。
能力方面:能预见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增强行为判断和行为自控的能力,努力避免不良行为带来的消极后果。
教学重点:对自己行为负责的重要性以及不负责任的后果和危害,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
教学难点: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教学方法:以坚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主线,通过讲授法、谈话法、小组讨论法、探究法等方式,结合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手段,在情感体验中引领学生达成自我教育的目标。
所需设备:制作电子白板活动挂图、多媒体课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播放《和谐城市?心灵乐章》的公益宣传片。
提问:上海世博会开园184天运行平稳顺利有序,逾7308万人次参观创历史新高,200多万志愿者无私奉献,承载着人类智慧和梦想的2010年上海世博圆满落下帷幕。
思想品德:7.2《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doc

场景四:同学姜艳在实验室里不小心把试管打碎了,她悄悄地对旁边的同学说:“别吱声,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
学生探究讨论,教师总结引出课题。
四、新授内容:
点拨:生活在社会中,每个人都会有行为。只要有行为就会产生一定的后果。而我们每个人都应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预习检查:各组成员互相检查预习情况,看看哪个最棒?
(提倡预习,旨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场景一:同学王娜上学迟到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嘴里嘟哝着:“都怪妈妈没叫醒我。”
场景二:同学刘健拿着考了56分的物理试卷,心里在暗暗地埋怨:“物理老师讲课特没劲,我一点都不感兴趣。”
启示很多,只要言之成理,教师就予以认可,但要把握方向。
老师也准备了一些图片,请同学们看看我们人类的一些行为,将导致什么后果?
看一看:白色污染
这种食具的制作危及臭氧层;
用它装饭菜危害人体健康;
它不易降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小组讨论:能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呢?如果这样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举例说明
思考:什么是责任?
青春的我要对家庭负责:孝敬父母;团结邻里。
青春的我要对社会负责:服务社会,热心公益;
团结他人;保护环境
青春的我要对祖国负责:了解祖国,维护祖国荣誉;
振兴中华,让祖国以我为荣。
四、课堂总结
在责任感的引领下,我们应甘于承担重任,关爱他人,关心集体,用自己的行动为生活增光添彩。让我们所在的集体、学校、家庭、社会因我的负责而美好!
自我反思:小组为单位,反思自己在昨天一天的行为中,哪些是负责人的行为,哪些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小组评议。
苏教版初中政八年级上册7.2对自己的行为负责word教案(7)

第七课第2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教学重难点:理解为什么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教学过程:活动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超女王贝因整形而死复习巩固: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某种后果一定是由某些引起的,行为与后果具有。
故事:司机黄志全生命最后三件事出示教学目标出示课题案例:刘海洋伤熊事件小结:是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不负责的表现;要受道德上的谴责;要负法律上的责任小结:以不损害他人的,集体的和社会的权利和自由为前提。
小结:不负责的行为会导致不利后果:不承担责任不仅会给自己带来影响,而且还会有损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从而受到人们的谴责甚至法律的惩罚。
视频: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朱柱的事迹小结:负责行为导致有利后果教师寄语:在责任感的引领下,我们应甘于承担重任,关爱他人,关心集体,用自己的行动为生活增光添彩。
让我们所在的集体、学校、家庭、社会因我的负责而美好!再次感觉行为与后果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回答评价:黄志全是个怎样的人?完成书P81“探究”明辨是非:个人行动自由的前提是什么?看一看:一次性饭盒年使用量超过100亿只!想一想:它们会导致哪些后果?再看一看:不节节制地使用塑料袋,乱倒垃圾想一想:它们又会导致哪些后果?大家谈:引起了哪些后果?众言堂:分小组讨论回答,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人因他们的负责,而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青春誓言:青春的我要对课堂小结:说到做到,努力吧!自己负责:学会学习,树立理想;学会锻炼,自爱自强。
青春的我要对家庭负责:孝敬父母;团结邻里。
青春的我要对社会负责:服务社会,热心公益;团结他人;保护环境。
青春的我要对祖国负责:了解祖国,维护祖国荣誉;振兴中华,让祖国以我为荣。
课堂练习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通过王贝、刘海洋事件的分析,再次明确行为和后果之间的密切联系,使课堂导入显得顺畅。
在谈到行为与后果联系的时候个人认为加入“李刚事件”,并要求学生从这一行为:对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的影响,在透过一个正面的事例加以说明,通过正反说理效果会更好。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七课 第二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课件 苏教

情景三: 在王友和钱烈的打斗中,孙明乘机也向钱烈进
攻,并且将书包内的水果刀拿出来支持王友,最后 王友将钱烈捅伤,看到这一情景,孙明和王友都傻 了眼,这并不是他们所要的结果。在犹豫了片刻 后,他们做出了决定…..
续写故事,同时说明理由。
①、写一封道歉信 (要求:具体、可不点名、并说出来)
2008年11月15日15时20分,浙江省杭州市地铁1号 线湘湖站工段施工工地发生地面塌陷事故,造成长 约100米、宽约50米的正在施工区域塌陷,施工现
场西侧路基下陷达6米左右,造成7人死亡.
情况
行为
后果
责任
地铁周围 一边向上报告, 坍塌事故的发 已出现大 一边继续作业, 生,重大人员伤 量裂缝等 等上级指示 亡和财产损失 危险征兆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空调不低于26度,全国节电上亿度; 马桶水箱放快砖,省水好用特合算; 不用电器断电源,节电10%能看见; 处处不让水长流,年百亿吨水不漏 ……
老师寄语
在责任感的引领下,我们应甘于承 担重任,关爱他人,关心集体,用自己 的行动为生活增光添彩。让我们所在的 集体、学校、家庭、社会因我的负责而 美好!
• 在国家六部委“下架令”执行后,不少国产奶粉至 今再也没有回到货架上来。部分重新恢复上架的 产品尽管质量没问题,还是明显受到消费者冷落, 销售很淡。
• 据家乐福有关负责人介绍,进口婴幼儿奶粉一直拥 有广州奶粉市场的主要份额,在三鹿奶粉事件之前, 进口婴幼儿奶粉的市场占有率就高达70%。“出事 之后,买洋奶粉的就更多了”,进口奶粉几乎垄断 了超市的奶粉销售。
②、请介绍成功经验 (要求:具体、自己或他人)
案例:小张和小李两人同时收到一条 短信称两人中了二等奖,奖金1.8万 元,让两人打电话交500元完税。小 张按要求汇去了税费,小李觉得这 其中有诈,就没交。结果,小张的 钱有去无回,再打电话,手机关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媒体情景创设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流程复备栏
一、自主学习预习导航(组长负责检查预习情况,并做好记载)
1.在生活中,不同的意味着不同的;不同的也意味着不同的。
2.你觉得生活中,你有哪些身份?分别承担着什么样的责任?
3.责任的来源有哪些?
4为什么人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二、探究交流:导入新课:出示事例:
探究二:南京6.30车祸还原ppt出示视频思考:
(1)你怎样评价这件事?
(2)我们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探究三:情景探究:
请结合下列情景反思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审视自己如何对待应尽的责任。
情景一:作业做错了,怪妈妈没在家帮自己检查。
情景二: 不愿陪父母去看望独居的奶奶,并认为不是自 己的事。
情景三:不想参加班际足球赛,并称要去兜风了,管不了那么多事。
2020年八年级政治上册7.2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教案苏教版
教学课题
第7课《行为与后果》第二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教学目标
1.了解人因不同的社会身分而负有不同的责任;2.了解责任的来源
;
3.明确自己作为一名中学生身兼多重身份而承担不同的责任。
教学重点
人因不同的社会身分而负有不同的 责任。
教学难点
作为一名中学生身兼多重身份,应该承担不同的责任 。
③要负法律上的责任
小组讨论:人能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呢?为什么?
点拨:每个人都 有行动的自由,但是自由必须以不损害他人的、集体的和社会的权利和自由为前提。在一个崇尚道德和法律的社会,一个人不可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任何人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
学生代表发言(答案有两种可能性:①可以,因为人生在世贵在自由。②不可以,因为这样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将一团混乱,每个人的自由都将无法得到保证。
大连市公共汽车公司702路双层巴士司机黄志全,行车途中突然心脏病发作,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他做了三件事:(1)把车缓缓停 在路边,并拉下了手பைடு நூலகம்刹车闸;(2)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的下了车;(3)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了车和乘客的安全。他做完了这三件事,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
问:读了这个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引出课题。
2005年1月16日凌晨5点,某大专生徐某在网吧玩通宵后,趁收银台无人之际偷窃现金3500元。这起案件在该生学校公开审理,在校2400余名师生旁听。法庭以盗窃罪当庭判处徐某有期徒刑1年3个月,并处罚 金3000元。
(1)法庭判处徐某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是由他的什么行为造成的?法庭的这种行为将会产生什 么结果?
(不同的行为会带来不同的后果,对于司机来说,乘客和行人的生命重于泰山,选择什么行为直接关系到他人的生命安全,负责任的行为和不负责任的行为带来的后果完全不同。司机是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他是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
点拨:生活在社会中,每个人都会有行为。只要有行为就会产生一定的后果。而我们每个人都应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徐某的行为给了你这样的启示?。
4.辨析题
午休时间,同宿舍的同学休息了,陈凯同学还在大声的朗读英语。室友多次提醒,他依然故我,不听劝说。辨题:学习是我的权利和自由,任何人不能干涉。
点拨:责任有两个方面的基本含义:一是指分内应做的事,二是指因没有做好分 内应做的事而应承担的责任。责任包括这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一个人在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社会方面,能做好自己应做的事,并在没有做好时勇于承担责任,这样的人,在我们的心目中就是一个负责任、有责任感的人,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情景四:拒绝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思考:
1.这些事情真的与他们无关吗?
2.他们这 种态度存在什么问题?
3.我们身边还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吗?
4.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类似的事情?
教师小结:学会承担责任,对自己、他人、集体
和社会负责。(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三、训练反馈:
1..公民所享有的权利,要以()为前提
A保证自己的权利和自由B放弃某种权利
C不侵犯他人的、集体的、国家社会的利益D保证他人不享有这种权利2. 个体纳税户陈某拒不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这件事说明()
A.依法纳税光荣,应自觉纳税B.依法纳税是爱 国的表现
C.拒不纳税只是不道德的行为,不应受到法律制裁
D.拒不纳税是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制裁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板书设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1、每个人的行为自由必须以不损害他人的、 集体的和社会的自由和权利为前提
2、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3、人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作业布 置:1、完成《伴你学》
2、学案
教学反思:
那么,这里涉及到一个词语“责任”。
思考:什么是责任?
关注生活:说说生活中有哪些负责的行为和不负责任的行为?
过渡: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个人,你来评价一下他的行为。
探究一:我看<刘海洋伤熊事件>
学生完成书P80-81“探究”如何看待刘海洋的行为?
教师归纳:①是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不负责的表现②要受道德上的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