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比表面积报告模板
水泥报告模板

1 细度
2
凝结 时间
3 安定性
4 5 6
龄期
3d 28d
龄期
3d 28d
检验项目 筛余百分数 比表面积 初凝 终凝 雷氏法 饼法
标准稠度用水量 密度
胶砂流动度 标准值 (MPa) ≥3.5 ≥6.5 标准值 (MPa) ≥17.0 ≥42.kg
≥300
min
≥45
min
≤600
mm
≤5.0
----
----
ml
----
g/cm3
----
mm
≥180
单块试件抗折强度值
(MPa)
单块试件抗压强度值 (MPa)
检验结论 经检验,以上所检项目符合GB175-2007标准要求。
检验结果
抗折强度检验结果 (MPa)
抗压强度检验结果 (MPa)
备注
------
检验 单位
(盖章)
批准:
审核:
水泥物理性能检验报告
检验编号: 工程名称 委托单位 见证单位 使用部位 样品来源 样品名称 样品描述 生产厂家
环境温度(℃)
检验设备
委托编号: / / / /
强度等级 代表批量(t)
出厂编号 环境湿度(%)
第1页/共1页
收样日期 成型日期 检测日期 报告日期 检验性质
姓名
取样人
编号 姓名
见证人
编号
检验依据 序号
检验:
水泥检测报告2篇

水泥检测报告2篇第一篇:水泥检测报告一、样品信息样品名称:水泥样品来源:市场采购样品重量:100克二、检测项目1.外观检查外观检查结果:颜色浅灰,无明显异物。
2.质量指标检测a.比表面积比表面积检测结果:3.5m²/gb.初凝时间初凝时间检测结果:45minc.终凝时间终凝时间检测结果:3hd.抗折强度抗折强度检测结果:3.5MPae.压缩强度压缩强度检测结果:15MPa三、检测结论本次水泥检测结果符合GB/T 175-2007《普通硅酸盐水泥》质量指标的要求,可正常使用。
建议在施工前按照标准使用方法进行试验,以确保施工效果。
第二篇:水泥检测报告一、样品信息样品名称:水泥样品来源:工地现场采样样品重量:100克二、检测项目1.外观检查外观检查结果:颜色浅灰,无明显异物。
2.质量指标检测a.比表面积比表面积检测结果:3.2m²/gb.初凝时间初凝时间检测结果:50minc.终凝时间终凝时间检测结果:3h30mind.抗折强度抗折强度检测结果:3.0MPae.压缩强度压缩强度检测结果:14MPa三、检测结论本次水泥检测结果显示,水泥的比表面积稍低于标准值,初凝时间略长,抗折强度略低,但仍符合GB/T 175-2007《普通硅酸盐水泥》质量指标的要求,可正常使用。
建议在施工前按照标准使用方法进行试验,以确保施工效果。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终凝时间偏长,需要加强施工监督,避免出现施工质量问题。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记录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记录试验目的:确定水泥比表面积,为了评估水泥颗粒的细度和比表面积与水泥砂浆的强度之间的关系。
试验原理:试验仪器和设备:1.比表面积仪:用于测定水泥颗粒的比表面积,常用的仪器有比气体法测定仪和比渗透法测定仪。
2.电子天平:用于称量水泥样品和试剂。
试验步骤:1.准备工作:(1)将比表面积仪与电子天平连接,并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2)校准仪器,确保仪器的准确性。
2.取样:(1)将所需水泥样品从原装袋中取出,并用电子天平称量出一定质量的水泥样品。
(2)根据试验要求,取足够量的水泥样品,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3.试验操作:(1)将称量好的水泥样品放入比表面积仪中,并封闭仪器,使内部真空。
(2)按照仪器的操作指南,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试验。
(3)记录试验过程中的数据,如时间、压强等。
4.计算结果:(1)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出水泥的比表面积。
(2)根据试验结果分析水泥颗粒的细度和比表面积与水泥砂浆的强度之间的关系。
5.数据记录与分析:试验数据如下所示:时间,压强 (cmHg) ,比表面积(m²/kg)-------,-------------,----------------0 min , 20 , 28010 min, 18 , 30020 min, 16 , 32030 min, 14 , 34040 min, 12 , 36050 min, 10 , 380根据试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水泥颗粒的比表面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说明水泥的细度较高。
2.根据试验数据可以得知,水泥样品的比表面积为280 m²/kg至380 m²/kg。
3.通过对比表面积和水泥砂浆强度的关系的研究,可以得出水泥颗粒的细度与水泥砂浆强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结论:通过比表面积试验,我们确定了水泥的比表面积为280 m²/kg至380 m²/kg。
这一参数可以用于评估水泥颗粒的细度和水泥砂浆的强度之间的关系。
水泥比表面积表格

(cm2/g)
第二次S测定(cm2/g)
平均S
(cm2/g)
试验:计算:复核:
检测环境
温度:℃湿度%
标准粉密度
(g/cm3)
标准粉比表面积
(cm2/g)
选定εs
标准粉用量(s)
第一次Ts测定(s)
第二次Ts测定(s)
平均Ts(s)
水泥试样
(T)测定
检测环境
温度:℃湿度%
水泥密度
(g/cm3)
选定ε
水泥用量(g)第一次T测定(s)第二次 Nhomakorabea测定(s)
水泥
试样比表面积
(S)确定
比表面积计算公式
表号:检测编号:
试样编号
送检日期
试验日期
仪器自编号
检测依据
试料层体
积(V)测定
检测环境
温度:℃湿度%
水银ρ水银=g/cm3
检定次数
未装水泥时,充满圆筒的水银质量р1(g)
装水泥后,充满圆筒的水银质量р2(g)
试料层体积(ml)
V=(р1-р2)/ρ水银
1
V1=
2
V2=
结果
V=(V1+V2)/2
V=
标准粉(Ts)测定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记录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记录实验目的:测量水泥的比表面积,为评价水泥的品质提供依据。
实验原理:利用比表面积测定仪器(如比气体吸附仪),通过吸附物质在水泥颗粒表面的能力来计算水泥颗粒的比表面积。
具体原理为根据气体吸附等温线计算出吸附剂(如氮气)在水泥表面吸附的量,通过计算得出水泥的比表面积。
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清洁并烘干实验用具。
校准并预热比表面积测定仪器。
2.取一定质量(如10克)的水泥样品,尽量使粒度均匀。
3.将水泥样品分散在1升分散液中,搅拌均匀。
4.将分散液中的水泥浸没在水槽中,保持在标准条件下一段时间(如24小时)。
5.氮气吸附实验:-将分浸泡后的水泥样品置于比表面积测定仪器中。
-通过控制仪器的吸附温度和压力,进行气体吸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6.计算比表面积:-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吸附剂(氮气)在水泥样品表面上的吸附量。
-通过比较吸附量与理论吸附量的差异,计算出水泥样品的比表面积。
实验记录:实验日期:XXXX年XX月XX日实验地点:XXXX实验室实验数据:取样量(克)吸附量(cm3/g)----------------------------------100.5201.2301.8402.5503.0实验结果计算: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的水泥的比表面积如下:样品质量为10克时,比表面积为0.05 m2/g(0.5 cm3/g / 10 cm3/g)样品质量为20克时,比表面积为0.06 m2/g(1.2 cm3/g / 20 cm3/g)样品质量为30克时,比表面积为0.06 m2/g(1.8 cm3/g / 30 cm3/g)样品质量为40克时样品质量为50克时,比表面积为0.06 m2/g(3.0 cm3/g / 50cm3/g)结论: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结果,可以得出水泥样品的比表面积在0.05-0.06m2/g之间。
根据国际标准,水泥的比表面积应在0.5-0.8m2/g之间,说明该水泥的颗粒比表面积偏低,可能存在颗粒形态不理想或掺杂杂质的情况。
水泥比表面积和凝结时间的测定结果报告单

凝结时间
(min)
初凝
终凝
备注
1.请使用电脑打印填写本表,为便于内容描述,请自行调整上述表格大小;
2.如采用非参考方法,请在其他说明中详细说明(可另附页);
3.检验检测机构应独立地完成试验,比对试验活动严禁分包。
测试人员(签字):批准(签字):
水泥比表面积和凝结时间的测定结果报告单
பைடு நூலகம்(样品编号: 343)
检验检测机构名称:南昌建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盖章)
地址:南昌县蒋巷豫章桥头北16号楼附3号楼联系人:巫兴辉
资质认定证书号:151402340153/赣建检字第360100127号
填报日期:
检测项目
检验结果
比表面积(m2/kg)(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详解带原始记录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详解带原始记录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是评估水泥颗粒表面积的一种常用试验方法。
水泥的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水泥颗粒表面积的大小,通常以平方米/千克(㎡/kg)为单位。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水泥颗粒的细度状况、水化活性以及水泥品质的好坏。
试验步骤如下:1.实验设备准备:试验设备包括比表面积仪、电子天平、氮气瓶等。
首先,确保比表面积仪的仪器状态良好并进行校准。
2.样品制备:将水泥样品分散均匀,取约10克的水泥样品加入玻璃研钵中,加入适量的醇胺溶液,搅拌使其均匀分散。
3.实验操作:将制备好的水泥浆体注入比表面积仪中,注意避免气泡的产生。
观察浆液是否均匀分散,并确保测量仪器的阀门封闭。
4.开始测量:打开比表面积仪的电源,设定合适的测量参数,并进行预热。
进入实验界面后,可以开始测量。
5.观察实验过程:监视比表面积仪的实验界面,该仪器通常会记录不同时间点下水泥浆体的压力和温度变化。
根据实验情况,可以选择预设不同的测试时间和间隔。
6.数据处理:实验结束后,将实验结果保存。
根据实验仪器的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数据,如比表面积、Blaine指数等。
以下是一份水泥比表面积试验的原始记录示例:试验对象:水泥样品A试验设备:比表面积仪(Model:ABC123)、电子天平(Model:XYZ789)、氮气瓶、醇胺溶液试验步骤:1.准备工作:校准比表面积仪,确保仪器状态良好。
准备好玻璃研钵、水泥样品A、醇胺溶液等试验物品。
2.材料制备:取10g水泥样品A加入研钵中,加入适量醇胺溶液,并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3.实验操作:将制备好的水泥浆体注入比表面积仪中,注意排除气泡。
封闭比表面积仪的阀门。
4.开始测量:打开比表面积仪的电源,并设定测量参数。
进行预热后,开始测量。
5.观察实验过程:监视比表面积仪的实验界面,记录压力和温度的变化情况。
6.数据处理:实验结束后,保存实验结果。
根据仪器提供的数据,计算得到水泥样品A的比表面积。
水泥性能检测汇总报告

水泥性能检测汇总报告
根据水泥性能检测的结果,本次测试的目的是评估水泥的质量和性能,并确定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以下是本次测试的结果和评估:
首先,我们对水泥的外观进行了检查。
水泥应该是均匀的灰色粉末,并且没有明显的颗粒或团聚现象。
外观测试结果显示,水泥样品满足外观要求,没有明显的异常。
其次,我们对水泥的比表面积进行了测定。
比表面积反映了水泥颗粒的细度和活性,通常以单位质量的表面积表示。
通过比表面积测试,我们可以评估水泥的反应活性和均质性。
比表面积测试结果显示,水泥样品的比表面积符合要求,表明水泥颗粒的细度和活性良好。
接着,我们对水泥的凝结时间进行了测定。
水泥在混合水后会开始凝结,并逐渐硬化成固体状态。
凝结时间的测定可以评估水泥的凝结速度和硬化时间。
凝结时间测试结果显示,水泥样品的凝结时间符合要求,表明水泥具有适当的凝结速度和硬化时间。
最后,我们对水泥的强度进行了测试。
水泥的强度是评估其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指标,通常以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来衡量。
强度测试结果显示,水泥样品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满足要求,表明水泥具有良好的强度性能。
综合以上测试结果,本次水泥性能检测显示水泥样品符合相关
标准和要求,具有良好的质量和性能。
然而,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水泥的质量和性能可能受到材料配比、生产工艺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仍然需要对水泥的质量和性能进行定期监测和检测,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注
编制: 签发日期: 年
批准: 月 日
成都利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分析测试中心 检验数据表
NO: 序号 检验项目 单位 检验结果
共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 2页
备注
1
密度
g/cm3
2
比表面积
cm2/g
X=
测试温度:
℃
检 验 报 告
NO:
产品名称 委托单位 检验类别
成都利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分析测试中心
成都利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分析测试中心 检
NO: 型号规格 产品名称 商标
验
报
告
共2 页 第 1页
委托单位
生产单位 取样地点 样品数量
样品等级 检验类别 原编号或 生产日期
取样时间 送样人 检验项目 检 验 依 据
到样日期 主要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