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及对策分析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及对策分析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及对策分析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X与对策分析

目录

摘要.............................................................................................I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隐患的主要表现 (1)

(一)信贷风险削弱了商业银行的持续发展能力 (1)

(二) 削弱了商业银行经营的流动性 (1)

(三)违规经营、违章操作造成信贷资产损失 (2)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分析 (2)

(一)社会因素 (2)

(二)企业因素 (3)

(三)银行因素 (3)

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对策分析 (4)

(一)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 (4)

(二)建立贷款风险预警机制 (4)

(三)完善经营人员激励机制 (5)

(四) 健全和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 (5)

(五)完善对信贷企业的制度建设 (7)

(六) 完善国家有关法制建设,加强与政府的沟通 (8)

参考文献 (10)

【论文摘要】信贷风险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也是制约国有商业银行建立现代金融制度的主要障碍。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隐患的主要表现来分析其原因,从而制定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对策分析。【关键词】信贷风险不良资产信贷资产商业银行管理成因分析【Abstract】Credit risk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issues facing the state-owned mercial banks, is the main obstacle for state-owned mercial banks to establish a modern financial system. This paper mainly for mercial bank credit risk to analyze the reasons, so as to formulate a strategy analysis of credit risk of mercial banks.

【Key Words】Credit risk;Non-performing asset;Credit assets;mercial bank management;genetic analysis ;

经济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但由于现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银行信贷市场是一个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信贷风险仍是国有商业银行最大、最突出的风险。尽管商业银行采取了许多强化风险管理、优化资产结构的措施,并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对不良资产进行剥离,加强了对信贷风险的控制和防X,但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银行的不良资产仍居高不下,这使商业银行的经营面临较大的困难。解决了这个风险,不仅能够缓解商业银行超负荷经营的矛盾,而且还可以降低不良资产的比例,改变负债经营的状况,提高低御“金融风暴”冲击的能力,使各大商业银行有效、有序地营运。为此,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和分析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做好防X 工作。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隐患的主要表现

我国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运营的安全性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商业银行由于其经营管理体制的缺陷和外部环境的制约,在支持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同时,积累了大量的不良信贷资产,形成严重的风险隐患。。这些风险隐患的突出表现是:

(一)信贷风险削弱了商业银行的持续发展能力。

目前增加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的渠道主要有财政增资、银行自我积累、股东增资、发行长期金融债券和发行股票等。较高的不良信贷资产和信贷风险,降低了商业银行赢利能力,自我补充资本金的能力差,动摇了稳健发展的基础。由于我国商业银行收入来源的绝大多数是信贷业务的利息收入,而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状况不佳,贷款利息实收率不高,存在大量欠息,使实得利润很低。大量不良信贷资产的存在既造成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减少,赢利能力降低,通过自我留利补充资本的能力差,从而使本来就很低的资本充足率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二)削弱了商业银行经营的流动性。

流动性降低形成了流动性风险。银行的流动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资产的流动性,二是负债的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资产在不发生损失的情况下迅速变现的能力;负债的流动性是指银行以较低的成本适时获得所需资金的能力(X全,林孝术,2002)。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掌握的可用于即时支付的流动资金不能满足支付需要,从而使银行丧失清偿能力的可能性。我国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绝大部分为工商企业和居民储蓄存款,其他资金来源很少,资本金只占很小的比例,且为数不多的资本金又几乎被经营办公所需的房屋、设备等固定

资产所占用。在商业银行资产业务,信贷资产占比70%。当市场发生突然变动,客户提取额度超大的情况下,如果其它要素不变,银行很难在不受损失的情况下变现资产或者被迫以较高成本融入资金来满足负债持有人即时提取现金的需求以及满足表外业务的贷款承诺。由此可见,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很差的。(三)违规经营、违章操作造成信贷资产损失。

一些分支机构将信贷资金违规用于炒作房地产、经办自营公司、进行帐外经营。一些分支机构超限额发放消费贷款、发放无指定用途或虚假的消费贷款以及“零首付”个人住房贷款,大量贷款被用于炒股、还债等。一些信贷人员贷前对借款人的信用情况及还款能力不按要求进行认真全面的调查,贷中对贷款规定和准则不按程序进行严格细致的落实,贷后对借款人的资金使用、经营管理状况不进行定期动态的监控。正是由于这些违规违章行为使大量信贷资金处于高风险状态。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分析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应从社会体、企业和银行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社会因素。

商业银行的经营离不开社会环境,社会经济的整体情况对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有较大的影响。首先,从我国的社会环境来看,我国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人们的市场意识尚未完全树立,信用观念淡薄。主要体现在客户向商业银行提供的信息不真实、不完整、不准确,客户开展信用交易时不诚实,不履行义务,遵

守信用规则的意愿不强。这些因素,是形成信用风险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社会经济环境。从宏观经济环境而言,国家的宏观经济条件、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监管可能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源头。例如,通货膨胀的高低以及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将对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及业务的开展产生巨大影响。因此,通货膨胀、经济周期、国家的产业政策等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信贷风险源之一(Research Policy,1997)。再次,是法律制度。健全的法律制度是健康的经济活动的基本条件,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还不够健全,使经济活动的开展缺乏有效的法律制度作保障。许多客户不讲道德、不讲信用,有意赖债、逃债,以企业改制之名,行逃废债之实,造成了债务悬空,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贷款。这些情况,使得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日益恶化,形成巨大的信贷风险。

(二)企业因素。

在借贷活动中,影响信用风险的因素很多,通常把它们归为五大类,即借款人品格、经营能力、资本实力等。借款人品格。它是指借款人不仅要有偿还债务的意愿,而且在负债期间具有能够主动承担各种义务的责任感。借款人在主观上有没有偿还债务的意愿,与借款人品格是密不可分的。生产经营能力。大规模的经济活动过程中自有资金的不足促使企业向银行举债,而贷款的偿还主要是通过取得经营收入、利润或出售某项资产而实现。因此,对还款能力大小的衡量,主要是看借款人生产经营能力的大小,获利情况如何。资本实力。企业所有者所拥有的资本净值往往是衡量企业财力及作为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数量大小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若一个企业己资不抵债,那么该企业就存在着很大的信用风险。

(三)银行因素。

银行本身的经营对信贷风险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是财务分析能力。贷款发放前,银行主要的一个决策依据是对借款企业财务分析的结果。但是财务分析也存在局限性,财务报告中反映的毕竟是企业过去的经营成果。而且,财务报告反映的是借款企业自身的经营成果,并不反映行业的整体状况,当行业环境发生变动时,风险亦随之形成。其次,是银行自我约束机制和信贷管理机制不健全。目前,由于银行风险与利益机制不对称,自我约束和激励机制不健全,使银行缺乏风险的责任感和压力感,更缺乏防X贷款风险的有效措施,以致贷款风险加大。长期以来,信贷管理偏重于贷前调查,忽视了贷后的管理工作,对贷款的制约机制和措施相对重视不够,缺乏刚性的指标约束。再次,信贷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银行贷款决策失误。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重贷轻管、重放轻收、重存轻贷等粗放性经营行为。信贷人员风险意识不强,以致前期发放了大量的政策性贷款、人情贷款、违规贷款,最终形成不良贷款。后期发放的贷款尽管担保抵押的比重在提高,但抵押担保的有效性、变现能力仍存在很多问题。信贷人员政治素质低下、人品不好、以贷谋私,必然造成极大的信贷风险。

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对策分析

(一)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

商业银行要统一制订信贷风险的衡量标准,使风险管理逐步实现科学化、规X化。(1)统一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一般说来,银行必须每一年或半年对现有信贷客户进行一次信用等级评审,并对照原有评级进行调整。(2)统一信贷资产分类方法。为了实现我国金融业与国际惯例接轨,新的贷款分类方法应尽早制

定细则予以实施,使我国的信贷资金分类真实反映其质量状况。(3)统一银行贷款方式的选择。人行应结合不同时期的国家宏观经济资料,定期发布行业经营信息,明确哪些产业已经出现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对统一的贷款方式建议,以供商业银行选择。此外,根据国家宏观要求,以一些产业的贷款方式可以作硬性规定,以期通过银行信贷结构的调整,实现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商业银行统一制订信贷风险的衡量标准后,商业银行能更好地进行信贷工作,知道能不能贷,如何贷,贷给谁。商业银行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正确选择贷款方式,调整自身信贷结构,消化不良资产,优化资产质量,提高经营层次,切实做到防X信贷风险。

(二)建立贷款风险预警机制。

一是要拓宽信息来源的渠道,改变单一依靠贷款企业报送报表获取信息的做法,广泛收集有关行及相关企业的企业法人代表个人资料,企业的信用状况及有无违约记录,企业的偿债能力、成长能力、盈利能力,生产经营状况、资金营运状况、企业财务管理状况及有无违纪记录,企业经营水平及市场发展前景等资料,并及时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获取足够的信息,才能对企业实行有效监测,防X 信贷风险。二是发挥银行同业工会的作用,及时互通信息,共同防X企业利用银行之间的竞争,采取欺骗的行为。三是加强与财政、审计、税务等政府职能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政府职能部门对企业(或企业法人代表)监督检查中的信息和资料,再将资料进行分析和判断,及时发现有可能要出现的风险,并提出防X措施,做好防X工作。

(三)完善经营人员激励机制。

把好贷款审批关,正确选择贷款投向是防X新增贷款风险的关键。要把好这个关口,商业银行一是实行审批人员专职化。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并无专职的信贷审批人员。信贷审批人员往往是由有一定行政职务的行领导或部门领导担任,审批人员不能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审核分析,审批工作只是其繁琐行政事务工作中的一个方面。参考西方一些商业银行的工作方法,审批工作可由专职人员担任,其根据自己的判断,独立地提出意见,仅对信贷项目负责。这一方式的优点在于,它迫使信贷审批人员把全部精力集中于信贷审批工作,深入分析每一个信贷项目,提出有价值的观点。审批人员可由专人进行管理,并设审批会议制度对其表现进行评判。对审批人员的任职资格应有所规定,如一定的工作年限,一定的技术水平等等。但更为重要的是专职审批人这一制度本身产生的压力与动力,可以有效提高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增量信贷资产的质量(江其务、周好文,2004)。二是对信贷经营部门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防X风险并非对银行信贷业务束手缚脚,而是要激励为银行效益努力工作的员工,约束损害银行利益的做法。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激励与处罚并重。对国有商业银行而言,首先强调的是要加强激励机制,提高开拓市场能力,使责任与利益二者紧密相联,以增进经营人员在艰苦市场环境中积极开拓的动力,从而更好地防X信贷风险。

(四)健全和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

目前,我国银行信贷风险在所有的风险中表现最为突出。虽然国有商业银行经过两次不良资产剥离,但不良资产仍然较高,这已成为威胁我国银行安全的首患。应该说,不良资产剥离后,上至中央领导,下到各级行长对控制不良贷款要求不可谓不严,决心不可谓不大,但为什么成效不够明显呢?这当然有市场判断

不准、决策水平不高等原因,但关键还在于缺乏严格、有效的内控管理机制,未能从内部做好防X信贷风险的工作(马莉,2003)。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内控管理要从培育内控制度入手,建立事前内控机制,强化过程监控,突出内控重点,逐步实现补救性控制向预防性控制的转变,切实防X风险,稳健经营。

1、立足于防,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内控机制。

内部控制要由事后补救向事前防X转变,必须建立健全一套科学的内控机制。对现有内控制度进行认真清理,由法规部门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充分研究,待讨论通过后,统一在全行发布,使预防性控制落实在各业务制度之中。同时,要规X“立法程序”,明确“立法”权限,对内控制度的评价、修改和制定都要在程序上予以明确,以增强“立法”的严肃性与统一性。在建立内控机制上,要坚持三项原则:一是体制牵制原则。体制控制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当前,要从体制上着手,重新设计信贷经营与审批、监管三分离的运行机制,业务经营与前台服务、后台支撑的协作机制等,以避免各职能部门之间出现不必要的磨擦和控制环节中的漏洞。二是程序牵制的原则。对业务流程的不同环节,应由不同的人员完成,通过业务流程设计使不相容的职务相分离,达到岗位牵制的目的。要坚决杜绝任何个人独揽业务的全过程,否则必然导致管理失控(乔纪法,2001)。三是责任牵制原则。内部控制不仅要规定职能部门和个人处理业务的权限,还要明确规定其承担的相应责任。

2、强化过程监控,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体系。

一是加强中央银行对国有商业银行内控管理指导监督力度。人民银行要尽快修订《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指导原则》等文件,并制定内控建设时间表,促使国有商业银行加快内控步伐。把内部控制状况作为央行监管的重点,加大对内控

问题较多的分支机构现场检查频率,增加现场检查的深度和力度。二是完善国有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尽快把国有商业银行改造成股份制商业银行,并加快上市步伐,构建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的权力划分和权力制衡的有效结构,抑制“内部人控制”、“道德风险”的发生。

3、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涉及方方面面,当前应突出重点,集中抓好两个方面的控制。

(1)、内部组织结构的控制。

按照业务流程、内控制度的要求,设计商业银行组织体系,建立决策层、管理层、经营层、监督层、保障层的组织结构。制定明确、成文的决策程序;各级经营管理机构应在各自职责和权限X围内办理业务、行使职权;建立内部控制的检查评价机制和处罚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堵塞漏洞。强化稽核部门在组织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其工作直接对总行长负责,促进内部稽核从合规性稽核向风险性稽核转变,从单一的事后稽核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稽核转变。(2)、会计系统控制。

一是运用科技手段,强化会计监督。如投入使用会计柜面综合系统,从程序上对各会计业务环节的风险进行了控制,基层网点业务交易数据均可集中到省分行,会计核算上移至省分行,基本上杜绝了“三假”现象。二是进一步完善会计管理体制,对基层网点会计主管实行委派制和定期岗位轮换制,有利于会计人员抵制网点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不正当干预;三是建立柜员、综合员、会计主管三线监控体系。柜员只负责交易,综合员负责复核和大额交易审批,会计主管负责对综合柜员的监督、柜员重要空白凭证领用检查。四是加强重要单证、现金及重要物品的管理。

(五)、完善对信贷企业的制度建设,实施银行和企业共担信贷风险制度,从根本上降低信贷风险

1、继续坚持“区别对待,择优抉择”的原则。

盘活贷款存量,优化货款增量。国有商业银行对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出现的信贷风险要有一个认真、清醒、全面的认识,不能谈虎色变,实行一刀切。以前由于银行企业之间没有形成整体合力,没有建立相互支持、相互依托的相关机制,不仅为企业拖欠债务和相互占用资金培植了土壤,而且加剧了银行间、银企间的矛盾。现在要主动改进服务,主动送贷上门,大力支持和倾斜;对转制后扭亏有望的企业,要积极推行“支帮促”活动,实行“一厂一策”(曾文生2001);对资不抵债,长期亏损或扭亏无望的企业,鼓励和促进其改制,把债务落实到新的经济主体,明确承贷主体。现在,商业银行要想方设法盘活现有信贷资产质量,严把新增信贷资产质量关,多渠道多方式提高资产质量,降低经营风险。

2、实行企业与银行信贷风险共担制度,间接地防X银行信贷风险。

(1)实行企业新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自筹资本金制度。

凡企业新上固定资产项目,必须自筹30%——50%的资本金,并存入主办银行账户,实行监督。凡企业自筹资金未落实到位,有关部门不予立项,银行不予申报项目,不予发放贷款支持。

(2)实行企业贷款预交风险保证金制度。

凡是企业从银行取得贷款,应扣除10%——20%的补偿性余额留存银行。所谓补偿性余额,即企业贷款时,银行要求借款企业在银行中保持按贷款限额或实际借款额一定百分比计算的最低存款额。通过补偿性余额的留存,从企业角度来讲,可以增进其信用意识及积极主动还款意识,提高偿债能力;从银行角度来讲,

可以预防信贷风险,并且补偿可能透支的贷款损失(杨福明,2003)。

(3)、进一步完善贷款证制度建设。

贷款证是企业法人向金融机构申请借款的XX明书。贷款证的实施,增加了企业负债的透明度,有助于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决策,提高贷款的科学性,优化贷款结构。目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入手:一是扩大发证对象,将目前单一的贷款证形式加以丰富;二是制定统一简化的领证手续,延长贷款证使用年限;三是尽快实现贷款证管理的电子化。

(六)、完善国家有关法制建设。

完善国家有关法制建设,充分发挥法规在防X信贷风险中的作用,切实保障银行信贷资产安全银行如果没有充分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就给企业逃废债、转账提供了可乘之机。为了尽快适应市场调节机制,要加强法制建设,规X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关系,把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纳入法制轨道,保障银行贷款的安全性。要加快制定《信贷法》,《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管理法》等与之相关的法规(杨力,1998)。通过金融法规,界定市场调节的程度,规X 财政与银行、企业与银行的信用关系,保证银行信贷向合理化、科学化方向发展,有效地防X银行信贷风险,提高银行经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制定了这些法规后,商业银行可以将风险防X方式由事后向事前转移,从根本上消灭产生风险的含糊地带、空白地带(王峰,2001);有了法律的规X后,企业爱到法律、法规的约制,企业不敢轻易地逃废债、转帐,因为这样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那么企业只有到期还本付息,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自然会减少,从而较好地防X信贷风险。

(七)、加强与政府的沟通。

增强政府为银行创造宽松环境的积极性,减速少因政府行政干预而带来的信贷风险针对不正当行政干预对国有商业银行产生的种种不利影响,国有商业银行应加强宣传,统一认识,理顺地方政府和银行的关系。地方政府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地方经济,而银行资金也是用来支持国家与地方经济建设的,二者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一致的(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1998)。但是划清资金性质,保障商业银行的自主经营;划清信贷资金与财政资金的界限,坚持商业性资金的有偿性、流动性、盈利性原则,减少和停止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对金融机构经营活动的不当干预,保证金融机构的经营自主权,也是防X信贷风险的重要措施。同时银行应加强宣传,做好对地方政府的解释工作,互相体谅,共同发展地方经济。地方政府更要大力促使企业改革创新,增强企业自身活力和竞争实力,以保证偿还贷款本息,真正减轻银行负担,为银行创造宽松、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条件。当然,银行在资金宽裕,不违背信贷政策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对地方予以信贷倾斜,扶植一些地方优势项目,促进地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关于注释和参考文献的X本:

参考文献:

1.Gallouj F,Weinstein O; Innovation in services [J] [M];Research Policy; 1997年

2.X全,林孝术:《对建立信贷风险监控防X机制的思考》《现代商业银行导论》2002年2月

3.乔纪法:《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管理工作的改进建议》《XX金融》2001年3月

4.曾文生:《构建国有商业银行防X和化解信货风险体系》《金融科学》2001年3月

5.杨福明:《西方商业银行信贷运作机制的特点及启示》,《经济问题》2003年第3期

6.杨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XX财经大学1998年

7.王峰:《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改革思考》《金融理论与实践》2001年7月

8、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中国金融热点问题报告(二)》,经济科学,1998年。

9、江其务、周好文:《银行信贷管理》,高等教育,2004年版

10、马莉:《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及治理》,《当代财经》2003年12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