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云南)语文复习古诗词阅读: 38.过零丁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势比作风中柳絮,把坎坷的身世比 作雨中浮萍,将国家势运和个人命运 紧密相连,形象地表达了国破家亡的 悲哀和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②运 用对偶,“山河破碎”对“身世浮 沉”,“风飘絮”对“雨打萍”,句
式整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参考译文
诗词原文
理解鉴赏
修辞、情感:用双关、对偶,概括了
诗人难忘的两次经历。用“惶恐滩”
过科举考试得官,在朝廷 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②干戈:的选拔,经过科举考试进
抗元战争逐渐消歇时,我 指战争。干和戈本是两种兵器。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
又已经战斗了四周年。 ③寥落:稀少。指宋朝抗元战 存亡关头,起兵抗元。
事逐渐消歇。]
参考译文
诗词原文
理解鉴赏
修辞、情感:①运用比喻,把危亡的
祖国山河破碎,如风中柳 絮 自 浮己, 萍失身,去世漂根坎泊基坷无,根,即如 ,将同时覆雨起灭中时;山 身河 世破 浮碎 沉风 雨飘 打絮 萍。, 沉。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古诗词阅读
38.过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考情搜索】近 5 年未考
【教材链接】九年级(下册)第 24 课
参考译文
诗词原文
理解鉴赏
辛苦遭逢起一经,
我历尽艰辛,遇到朝廷选
干戈寥,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 [①起一经:指因精通某一经籍 两件大事:一是受到朝廷
的决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塑造了一个至死不渝的爱国志士和勇于献身的英雄形象。
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风飘絮”来比喻南宋王朝破碎的山河(无 可挽回的败局),用“雨打萍”来比喻自己浮沉不定的身世,表达了诗人 对国势危亡的担忧和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之情。
有残生独存,悲凉寂寞之感。
参考译文
诗词原文
理解鉴赏
自古以来有谁能一生不 死?我要留得一片忠心永 远在史册上闪耀生辉。
人生自古谁无死? 手法、情感:以议论的方式直抒胸臆,
留取丹心照汗青。 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
[汗青:这里指史 现了他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英雄气
册。]
节。
【主旨情感】这首诗叙述了诗人的身世遭遇和国破家亡的苦痛,抒写了诗人以身殉国
2.有人认为作为英雄人物的文天祥,在诗中感慨“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显得消极悲观,你是否同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示例:不同意。诗人的惶恐、零丁是当时所处环境的真实体现,但 诗人并未因此而消沉、退缩,而是呐喊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 照汗青”的豪言壮语,震古烁今。(答“同意”不得分)
心”表明对国家的忠诚。
3.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
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突出诗人生平的艰辛,命运
的多舛。
B.颔联将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交织在一起,沉痛诉说国破家亡人离
散的痛苦。
C.颈联采用双关、对偶的修辞手法,巧借地名表现了内心孤苦无依
的忧愤。
D.尾联自问自答,想到自己难逃一死,心中充满无奈,只有以“丹
曾在惶恐滩头因兵败说起 惶恐滩头说惶恐, 和“零丁洋”两个地名的字面含义,
惊恐不安的心情,如今又 零丁洋里叹零丁。 巧妙地表现诗人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
在零丁洋里感叹自己的孤 [零丁:孤苦无依的 情,不仅语意双关,而且对仗工整。
苦无依。
样子。]
“说惶恐”追忆过去,寓有与战友共
患难之情;“叹零丁”慨叹眼前,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