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名人成功的励志故事经

合集下载

名人励志故事奋斗不止成功必将到来

名人励志故事奋斗不止成功必将到来

名人励志故事奋斗不止成功必将到来名人励志故事:奋斗不止,成功必将到来励志故事一:艾迪生的坚持付出在名人励志故事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音乐家、艺术家或运动员的故事。

然而,今天我们将聚焦于一位创业者,他就是托马斯·艾迪生。

艾迪生在创办迪士尼之前经历了一段苦难的岁月。

然而,他并未放弃追求自己的梦想。

他以充满激情和坚持的态度,最终取得了巨大成功。

艾迪生从小就对绘画和动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相信动画可以为人们带来快乐和梦想,因此决定用自己的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然而,在创业初期,他遭遇了许多困难和挫折。

他的第一家动画公司破产了,他的作品被认为是失败的。

但是,他没有气馁,反而从中吸取了经验教训。

励志故事二:朴智元的奋斗精神朴智元是韩国著名的企业家,他创办了一家全球知名的电子企业。

他的成功并非一帆风顺,充满了奋斗和挑战。

年轻时,朴智元选择了放弃升学机会并决定独立创业。

他投身于电子领域,尽管遇到了种种困难,但他从未停止前进的步伐。

朴智元的企业初期经历了一系列的失败。

然而,他每次都能够从失败中汲取教训。

他相信成功来之不易,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持续的学习,才能够取得突破。

他不断奋斗,最终将他的企业发展成为一个全球领先的电子公司。

励志故事三:乔布斯的勇往直前乔布斯是一位传奇般的人物,他的故事鼓舞了无数人。

他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全球科技行业的领导者。

他的成功并非平坦的道路,而是充满了艰辛和挑战。

乔布斯在苹果公司初期遭遇了巨大的挫折。

他被自己的公司董事会迫害,最终被赶出了苹果。

然而,他没有放弃,他选择了继续前行。

他创办了一家新的公司,并继续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

最终,他重新回到了苹果,并将其发展成为一家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科技公司之一。

结语:名人励志故事中,我们看到了许多成功人士的奋斗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他们并没有被困难所吓倒,相反,他们把困难看作是成长的机会,并以积极的态度应对。

无论遇到多大的挑战,他们始终相信成功最终会到来。

己欲立而立人的名人素材

己欲立而立人的名人素材

己欲立而立人的名人素材己欲立而立人的名人素材第一部分:成功名人的励志故事1.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15世纪的哥伦布来自意大利贫穷家庭,从小立志成为一名航海家。

虽然经历了多次失败和困顿,但他始终坚持不懈地探索新航路的梦想。

1492年,哥伦布终于成功航海到达新大陆,开辟了西方殖民地时代。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2. 乔布斯(Steve Jobs)乔布斯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也是现代科技产业的伟大领袖之一。

他曾经被自己的公司开除,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毅然决然地创建了另一家公司NeXT,并最终重返苹果。

乔布斯的成功故事告诉我们,即使遭遇失败,也要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且相信自己的才能。

3. 奥普拉·温弗瑞(Oprah Winfrey)奥普拉是美国电视界的传奇人物,也是首位非洲裔美国女亿万富翁。

她出生在贫穷的家庭,曾经历过童年的艰辛。

然而,她凭借自己的才华和毅力,在媒体行业取得了巨大成功,并且成为慈善事业的积极推动者。

奥普拉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出身如何,只要拥有坚定的目标,并努力追求,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二部分:成功名人的人生格言4. 孔子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强调“己欲立而立人”的理念。

他认为,一个人若想成为有抱负、受人尊敬的人,首先必须在言谈举止上做到光明磊落、廉洁正直。

孔子的这一格言教导我们,只有通过自律和正直的行为,才能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5. 马云马云是中国著名的企业家,阿里巴巴集团的创始人。

他的人生格言是“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

”这句话鼓励人们要敢于面对现实中的艰难困境,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相信未来的美好。

马云的言行表明,只要不放弃努力,就会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6. 霍华德·舒尔茨(Howard Schultz)霍华德·舒尔茨是全球知名的咖啡连锁公司星巴克的创始人之一。

10个名人励志故事

10个名人励志故事

10个名人励志故事励志故事一:杰夫·贝索斯——亚马逊创始人的奋斗与成功杰夫·贝索斯是世界知名的企业家和亚马逊公司的创始人。

他的励志故事激励着无数人。

贝索斯在年轻时并没有立即追求自己的创业梦想。

他首先从事了金融行业,但他对互联网的迅猛增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94年,贝索斯看到互联网的未来,他辞去了金融工作,投身于创建一个可以销售各种商品的在线平台的梦想。

在亚马逊创办初期,贝索斯面临着各种挫折和困难。

然而,他一直坚持自己的梦想,并相信自己的创业理念。

他热衷于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产品,并且不断创新和拓展亚马逊的业务范围。

如今,亚马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之一,贝索斯也以其韧劲与创新精神被誉为商业界的传奇人物。

励志故事二:奥普拉·温弗瑞——成功女性的光辉篇章奥普拉·温弗瑞是美国传媒产业的重要人物,也是全球最富有的女性之一。

然而,她的成功并非来自天生的特权,而是通过无尽努力和毅力取得的。

奥普拉曾经经历了艰苦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

她在阿拉巴马州的一个贫困家庭长大,家境非常困难。

然而,奥普拉并没有因此气馁。

她在学校表现出色,并以勤奋和努力获得了全额奖学金,使她得以接受优质教育。

奥普拉在电视行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她主持的《奥普拉秀》成为了一档广受欢迎的脱口秀节目,而她也因此成为了著名的电视名人。

奥普拉凭借坚强的意志和对自己的信心,超越了自己的困境,成为了一位受人尊敬和崇敬的成功女性。

励志故事三:比尔·盖茨——微软之父的创业传奇比尔·盖茨是微软公司的创始人,他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然而,比尔·盖茨的成功之路并不平坦。

比尔·盖茨在年轻时对计算机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然而,他在初创阶段遭遇了许多困难。

起初,他将自己的软件个人电脑操作系统授权给IBM公司,并希望从中获得成功。

然而,他的软件并没有立刻热销,盖茨和他的团队面临了长达一年的不景气。

成功的企业家的励志小故事

成功的企业家的励志小故事

成功的企业家的励志小故事成功的企业家的励志小故事篇一:郭正明1991年,郭正明拿出做裁缝和举办服装裁剪培训班赚来的钱,在万隆圩上盖起了占地100余的两层小洋楼。

然而让跌眼镜的却是,住上小洋楼后,他却彻底放弃了干裁缝和举办服装培训班这一行.1993年,郭正明办了新居乔迁之喜的宴席之后,明星时装来料加工店的牌子换成了明星酒楼。

远近乡亲和亲朋好友都好生纳闷:做服装、举办培训班,做得红红火火了却突然改行,真不知他吃错了哪门子药。

而郭正明却有他自己独到的看法:几年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不少,人们的穿着打扮也改变了不少,自己剪布请师傅做服装的人越来越少,商场店铺来自全国**地红红绿绿款式新颖多样的服装越来越多,村民们衣着打扮的选择也越来越宽,做裁缝这一行当要保住往日红红火火的辉煌越来越难。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凭着自己炒的一手好菜,以及自己做裁缝手艺时吃过百家饭,结识的人多,在圩上办个饮食店准有出路。

郭师傅改行做饮食了,以往他做过裁缝的家在为他感到惋惜之余,在赶集赴圩之日,都喜欢来到他的酒楼泡上一壶茶,或炒上几个菜喝几口米酒.酒楼有远近乡亲和南来北往昔日家的光顾,很快红火了起来.酒楼要做好,郭正明深知靠的是服务质量和良好环境.于是他在起早贪黑打点好酒楼的同时,潜心钻研烹调技艺,先后下县城赴**参加了烹调技术培训班。

1993年,他又了3万余元,在酒楼**土木(装修)的同时,购买了彩电、VCD搞起了卡拉OK,并安装了空调设立了包厢雅座.酒楼环境的改善,使他的饮食越做越红火。

食客的增多,不仅为他带来了不菲的收入,也为他带来了不少致富的信息。

在经营的同时,每年他都要为XX乡亲销售生姜、生猪等成百上千吨农产品,使他在贩销农产品中也获益不少。

1980年,17岁的郭正明高中毕业后没能考上大学,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故乡**县XX乡万隆村布尾岭。

看着他细瘦细瘦的身子,父母为他今后的生计安排颇费了一番思量: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天生就不是块作田的料,要谋生该让他去干什么思来想去,父母决定让他去学徒做裁缝,因为干这活儿轻,都是一些手头功夫。

名人伟人励志故事

名人伟人励志故事

名人伟人励志故事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名人伟人以其卓越的才能、坚定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给人们留下了不朽的印记。

他们的励志故事激励着无数人追寻梦想,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下面,我们将分享几位名人伟人的励志故事,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和鼓舞。

1. 乔布斯——永不放弃的激情乔布斯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他的励志故事鼓舞了无数人。

乔布斯年轻时因为被公司解雇而感到沮丧,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坚持自己的梦想,继续探索并实现了伟大的创业之路。

他用自己的努力和激情,创造了无数惊人的科技产品,改变了世界。

乔布斯的励志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遭遇什么困难,都不能放弃追求自己的梦想,要保持激情和坚持,坚信自己能够创造出令世界惊艳的成就。

2. 爱迪生——坚持不懈的努力爱迪生是现代发明之父,他的励志故事让人们明白成功需要经历无数次失败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爱迪生在发明灯泡的过程中尝试了上千次失败,但他并没有放弃。

他说:“我没有失败,只是找到了一千种不行的方法。

”最终,他成功发明了实用的电灯,为人类带来了光明。

爱迪生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害怕失败,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相信自己的能力,成功终将会到来。

3. 爱因斯坦——追求真理的勇气爱因斯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理论相对论改变了我们对于时间和空间的理解。

爱因斯坦的励志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具备追求真理的勇气,才能创造出伟大的成就。

爱因斯坦从小就对物理学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但他在学校的成绩一度不理想。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失去信心,而是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并通过大量的学习和思考,最终发展出了相对论。

爱因斯坦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有勇气追求真理,不要被困难和挫折吓倒,相信自己的直觉和能力,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4. 孔子——传承千年的智慧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励志故事告诉我们,不论悲欢离合,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对事业的热爱,是成功的关键。

企业名人成功的励志故事经典

企业名人成功的励志故事经典

企业名人成功的励志故事经典企业里的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幸运,他们靠的是自己的双手,创造并建立自己的帝国。

店铺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企业名人成功的励志故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企业名人成功的励志故事篇1:栾润峰从“”后第一届大学生到常州市第一位计算机讲师,从国内第一批MBA到金和软件的总裁、精确管理思想创始人,栾润峰在不断蜕变着。

如今,他已经把自己的精确管理思想输送到各大企业,金和管理软件的销量已过亿。

“‘精确管理’不是把人管死,而是让人快乐高效。

”栾润峰说,掌握到每一分钟,控制到每一分钱,并让企业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使员工更快乐,这就是“精确管理”的精髓。

上世纪80年代,一台普通的PC机好几万元,加上各种配套设施无疑是一大笔开销。

栾润峰所在的一家大型国企就购进了这样的电脑,目的是提高企业效率,可事与愿违。

栾润峰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对一家企业来说,资金和技术不是管理的关键,人才是最关键的因素,当人变成机器的一部分,一定会感到不快乐不自由,人性的弱点就会一一暴露出来,企业的效率自然越来越低。

可很多管理者对此视而不见。

“中国的中小企业老板往往是忙了生意,丢了管理,抓了管理,没了生意。

”学计算机出身的栾润峰更像是一位为企业把脉治病的“医师”,一门心思关注的是中国企业的健康。

“传统管理中,管理就是‘卡’。

很多时候,员工需要改变自己的某些个性和个人目标来实现老板的目标,表面上员工服从,但是在心里却并不开心,这样事倍功半,效率逐渐递减。

”栾润峰说:“管理在于管人、管人心,但管人心不能靠洗脑。

”能不能不改变别人,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员工自己管理自己。

比如,人们开车时总是会有意无意地去看仪表盘、反光镜,为的是不断调整自己的速度和位置,规避可能发生的危险。

而“精确管理”,就是让企业在每一个员工面前放一面“镜子”。

员工有了精准的“驾驶舱”,开车就会心中有数,一些小的问题就可以提前规避,也就油然而生“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而这种感觉正是快乐、高效的前提。

名人励志故事5篇

名人励志故事5篇

名人励志故事5篇1. 史蒂夫·乔布斯:从零到亿万,创新与坚持的传奇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创新者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了起伏和传奇色彩。

乔布斯1955年出生于美国旧金山,在养父母的抚养下成长。

虽然他从小对电子产品表现出浓厚兴趣,但他并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学生。

他不喜欢学校的教育方式,常常自己在家里拆解电子设备,探索它们的工作原理。

1972年,乔布斯进入里德学院(Reed College)就读,但因学费昂贵,他在半年后便辍学。

然而,他没有放弃学习,而是旁听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如书法课。

书法课的学习后来对苹果产品的设计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字体和排版的细节上。

1974年,乔布斯回到家乡,结识了同样对电子产品有着浓厚兴趣的朋友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

两人志趣相投,很快开始合作。

1976年,他们在乔布斯的车库里创办了苹果公司,并推出了第一款个人电脑Apple I。

这款产品虽然没有大获成功,但却让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看到了个人电脑的潜力。

1977年,苹果推出了Apple II,这款产品取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成为第一款在大众市场上获得广泛认可的个人电脑,标志着苹果公司的正式崛起。

乔布斯的创新理念和对产品细节的苛求使得苹果公司迅速成长为科技行业的领导者。

然而,苹果公司并非一直顺风顺水。

1983年,乔布斯邀请时任百事可乐公司总裁的约翰·斯卡利(John Sculley)加入苹果,希望他能帮助公司进一步发展。

但由于管理理念上的分歧,乔布斯与斯卡利的关系逐渐恶化。

1985年,乔布斯被迫离开了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

这一事件对他打击巨大,但他并未因此放弃。

离开苹果后,乔布斯创立了NeXT公司,继续追求他的计算机梦想。

虽然NeXT 的产品在商业上未能大获成功,但却对后来的计算机技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外,乔布斯还收购了当时濒临破产的动画工作室皮克斯(Pixar)。

工作上坚持获得成功的经典事例 靠坚持成功的名人事例

工作上坚持获得成功的经典事例 靠坚持成功的名人事例

成功的过程是漫长的,只有坚持的最后一秒的人才能体验到成功。

以下是分享的在工作上坚持最后获得成功的经典事例,一起来和看看吧。

工作上坚持成功的事例篇1昌哥是台湾人,我们是三年前认识的,励志故事坚持。

有一天他从台湾打电话给我说要订两百个PetTrainingCollar。

我感到莫名其妙,自己刚涉足宠物用品这个行当,他怎么知道我做这些呢?犹豫时他说某月某天要到大陆出差,要我把货准备好,到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既然他答应亲自来就没什么好怀疑的,我将货悉数准备好单等他过来。

半个月后他打电话说和几个朋友在惠州陈江玩,要我把货送到他们住的酒店。

和几个朋友在一起?我心惴惴,又不想放过这个机会,思来想去觉得既然是在大陆应该没什么问题,一个人有恃无恐开车把货送过去了。

见了面我才发现自己的担忧是多余的。

昌哥四十来岁,看上去很面善,他看了一下我的货,什么话也没说就把钱给了我。

然后我们就一起吃晚饭,饭后还去夜总会唱歌。

他们唱了几首国语歌,然后就唱闽南语歌。

闽南语我一窍不通,哼哼唧唧象蚊子叫,更象是哭。

他们唱了一个晚上我愁眉苦脸了一个晚上,整个晚上我只朦胧听懂了一句“阮选择的路,一定坚持到成功”。

他问我听不听得懂他们唱什么,我摇摇头学了这一句,他坚着拇指说英雄之见,做什么事只要坚持就会成功,还说那首歌就叫《坚持》。

原来是这样。

后来昌哥每两个月都要来大陆一趟采购货物,偶尔也找我拿些货,渐渐地大家熟了,可以说他既是我的客人也是我的朋友。

每次我们去KTV他总是雷打不动要唱一次《坚持》。

听得我耳朵都起茧了,后来实在忍不住便抱怨他为什么老唱这首歌,哼哼唧唧难受死了。

每次我抱怨他总是淡淡地笑笑,下次来了大陆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要唱《坚持》。

我继续抱怨他说你都坚持两三年了,再坚持我都坚持不住了,他还是笑笑。

我想他不仅仅是在大陆的夜总会唱,在台湾的KTV肯定也是这样唱来唱去的,又说一首歌你一唱唱几年还有感觉吗?他坦率地说有,虽然是同一首歌,每次唱都是不一样的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名人成功的励志故事经典企业名人成功的励志故事篇1:栾润峰从文革后第一届大学生到常州市第一位计算机讲师,从国内第一批MBA到金和软件的总裁、精确管理思想创始人,栾润峰在不断蜕变着。

如今,他已经把自己的精确管理思想输送到各大企业,金和管理软件的销量已过亿。

精确管理不是把人管死,而是让人快乐高效。

栾润峰说,掌握到每一分钟,控制到每一分钱,并让企业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使员工更快乐,这就是精确管理的精髓。

上世纪80年代,一台普通的PC机好几万元,加上各种配套设施无疑是一大笔开销。

栾润峰所在的一家大型国企就购进了这样的电脑,目的是提高企业效率,可事与愿违。

栾润峰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对一家企业来说,资金和技术不是管理的关键,人才是最关键的因素,当人变成机器的一部分,一定会感到不快乐不自由,人性的弱点就会一一暴露出来,企业的效率自然越来越低。

可很多管理者对此视而不见。

中国的中小企业老板往往是忙了生意,丢了管理,抓了管理,没了生意。

学计算机出身的栾润峰更像是一位为企业把脉治病的医师,一门心思关注的是中国企业的健康。

传统管理中,管理就是卡。

很多时候,员工需要改变自己的某些个性和个人目标来实现老板的目标,表面上员工服从,但是在心里却并不开心,这样事倍功半,效率逐渐递减。

栾润峰说:管理在于管人、管人心,但管人心不能靠洗脑。

能不能不改变别人,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员工自己管理自己。

比如,人们开车时总是会有意无意地去看仪表盘、反光镜,为的是不断调整自己的速度和位置,规避可能发生的危险。

而精确管理,就是让企业在每一个员工面前放一面镜子。

员工有了精准的驾驶舱,开车就会心中有数,一些小的问题就可以提前规避,也就油然而生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而这种感觉正是快乐、高效的前提。

1996年,栾润峰去IBM公司美国总部考察,在接触了互联网并了解其在当地企业的使用情况后,他忽然意识到:如果把自己研究的管理模式与互联网技术结合起来,那将是划时代的超越。

经过和创业团队一年多的研发,1997年,金和诞生了第一款自己的管理软件。

但这个天方夜谭式的管理模式并不被看好。

接下来的几年里,栾润峰开始了艰难的游说。

为让更多的人了解精确管理的妙处,他到处寻找讲解的机会,甚至许诺:凡是企业高管,只要来听三个小时精确管理,如果觉得不值,每人给200元听课损失费。

直到2001年3月,金和软件才实现了零的突破,但从卖出第一套软件有了收入到企业真正开始盈利,金和又用了四年多的时间。

在栾润峰看来,管理是有文化的,而他的精确管理就是专为中国人量身定做。

栾润峰说,中国文化土壤里,其核心是精确分析人性,重视人的管理,国人头脑灵活,但民族性格差异不能用好坏来评价。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是人是不可改变的,人要脸,树要皮,说的是要让员工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从而主动自我规避。

这些老话说的其实都是非常实用的管理哲学,而老祖宗说的无为而治正是精确管理的目标。

栾润峰说。

基于这种无为而治、自我管理的理念,2009年,金和软件的绩效管理放弃了传统意义上考核办法,进行了一个很大胆的尝试员工自我评价,主管不再参与打分。

一开始有的员工会高估自己的绩效,而有的员工也会低估绩效,这些在HR复核时都会提出来并予以纠正。

不过,实行一年以后,这个数据越来越准了,大家的工作计划也越来越完备。

栾润峰说,金和软件公司共有员工1500多名,按正常测算,管理人员至少应在100多名,而我们只有10名。

运用精确管理思想及其工具载体,不仅能大大节省管理费用,还能大幅提升企业组织绩效。

如今,精确管理在业界得以普遍传播、应用。

据了解,现在每天有数十个行业的近两万家企事业单位使用精确管理软件,包括中国电信、松下等知名企业,精确管理也使金和软件一跃成为业界知名企业。

企业名人成功的励志故事篇2:董明珠董明珠,1954年8月出生于江苏南京,企业家、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 、世界公仆领袖联谊会经济领袖分会副会长、空调行业会长[2] ,先后毕业于安徽芜湖干部教育学院统计学专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系研究生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3] 。

提起董明珠,竞争对手们是这样形容她的:董姐走过的路;都长不出草来。

,可见这位铁娘子的厉害之处。

而格力内部的员工这样评价自己的女上司说话铿锵有力,做事雷厉风行,即便不化妆,她也比实际年龄看起来年轻许多。

媒体们则说这个女子,虽然36岁前的人生平淡无奇,但36岁后的她,却用自己的坚韧和执著走出了一条别人无法复制的路。

80后励志网带你一起了解这位女强人的女性职场励志故事。

为什么说董明珠的创业故事很励志,因为很少有人像她这样,36岁再从基层业务员做起,而15年时间,她用自己超乎普通女性的能力,升任格力集团CEO。

一、大器晚成不失天分董明珠跟那个年代很多人一样,出身也平平,1954年,她出生于江苏南京一个普通人家,1975年参加工作,当时在南京一家化工研究所做行政管理工作。

36 岁以前,她的生活也是平淡无奇,没有人会想到,36岁以后的董明珠,却用自己的坚韧和执著创造了让人无不佩服的职场传奇。

1990 年,董明珠毅然辞去工作,南下打工。

当时已经36岁的她,到了格力公司,要从一名基层业务员做起。

不知营销为何物的董明珠却凭借坚毅和死缠烂打,40天追讨回前任留下的42万元债款,令当时的总经理朱江洪刮目相看,成为营销界茶余饭后的经典励志故事。

这位女强人的创业传奇就是从这里开始。

靠着勤奋和诚恳,董明珠不断创造着格力公司的销售神话,她的个人销售额,曾经飙升至3650万元。

二、雷厉风行的女上司1995年,董明珠成为格力的销售经理,下属们是这样看当时的这位女上司:一个从不按牌理出牌的人,她的牌理只有一个:自己的原则,自己认为对的。

董明珠上任后面对的第一个问题是在隆冬时分积压了19000套空调。

对此,大家通常的做法是每台降价300元卖出了事。

董明珠说:不行,正常产品降价有损形象。

她出人意料的做法是把积压空调分摊给每个经销商。

销售员没想到新官上任的三把火会烧到自己身上,而且烧个没完。

生活细节上,这位铁娘子还做了这样一个规定上班时间不许吃东西,一经发现,第一次罚五十,第二次罚一百,第三次走人。

当所有人以为这也就说说而已的时候,一天,董明珠走进办公室,发现8名员工正在吃东西,仅过了10秒钟,下班铃就响了。

董明珠毫不客气,每人收了50元。

大家目瞪口呆。

董明珠说,只要违犯原则,再小的事,都是大事,都要管到底。

一天,有一个年销售额达1.5亿元的大经销商,来格力厂要求特殊待遇,语气中透着不容商量的傲慢。

董明珠非但没有理他,反而狠狠反击:把他开除出格力经销网。

所有人都在为这位女上司捏一把汗,一个位子还没有坐稳的销售经理,一天之内,竟毫不犹豫地扔掉1.5亿元的年销售额。

董明珠的回答很简单:只要违犯原则,天王老子也给我下马。

女强人的铁腕让经销商们不得不服软。

许多空调厂往往纵容大销售商,允许他们跨地区经营,这样本地小经销商根本竞争不过,也把市场搞乱了。

董明珠这样一做,小经销商可以把规模搞大,也就有了奔头。

三、铁腕解决欠款问题拖欠货款是中国零售批发行业普遍存在的现象,这让很多经销商头疼,不信邪的董明珠一年里就把全部问题解决了。

她的做法很简单,也很霸道:凡拖欠货款的经销商一律停止发货,补足款后,先交钱再提货。

不过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她这下捅了马蜂窝,大大小小的经销商纷纷向格力老总朱江洪告状,有的甚至宣称:有她没我。

董明珠没有服软,针锋相对的说:那就有我没他。

朱江洪劝董明珠:是不是可以补完款,先发货再收钱? 董明珠微微一笑说:好啊。

结果款一到账,货却把住不发。

董明珠说:要货? 先拿钱来。

董明珠振振有词:就算别人全这样,我格力也偏偏不。

即使100次撞墙头破血流,董明珠也要撞10l次。

欠款这堵破墙一定要倒。

董明珠的强硬带来的效果是:1997年、1998年格力没有l 分钱的应收账款,也没有l分钱三角债。

此后,大家都相信董姐,不划款,你拿不到一个货;只要划款过去,从不拖欠货的。

董姐办事,服气,放心!四、职场女人的励志奋斗精神年轻的时候董明珠每天只睡5个钟头,据说现在董明珠也往往是在睡眠或打盹时想问题,一有什么想法,半夜一两点,董明珠会跳起来,拿起本子就记下来,甚至半夜打电话给老总。

正是她的这种奋斗精神,许多营销绝招就是这样诞生的。

1995 年,董明珠发明了淡季返利,即依据经销商淡季投入资金数量,给予相应利益返还。

这样把钱货关系,变成钱利关系,既解决了制造商淡季生产资金短缺,又缓解了旺季供货压力。

1995年格力淡季回款比上年增加3.4倍,达11亿元,为1996年与春兰总决战做好了市场准备。

1995年,格力叉发明年终返利,将7000万元利润还给经销商。

1996 年,空调淡季,格力靠淡季返利拿回了15亿元回款。

在淡季价格战中,各个品牌只得纷纷降价,甚至零售价低于批发价,批发价低于出厂价,大伤元气。

董明珠规定格力l分钱也不能降。

到了8月31号,格力却宣布拿出l亿元利润的2%按销售额比例补贴给每个经销商。

这样在空调业最困难的1996年,格力销售增长17%,第一次超过春兰。

格力不仅把缩小营销队伍省下的钱补给了经销商,1997年还拿出2.5亿元返还经销商。

董明珠认为:只有经销格力赚钱,才能长治久安。

她不仅将紧俏空调品种平均分配,避免大经销商垄断货源,扰乱市场,还推出了空调机身份证,使每台空调在营销部备案。

一般来说,空调9到3月份是淡季,4到8月份是旺季,淡旺季有不同的价格,淡季比旺季低2个万分点。

一般厂家都在挖空心思想把旺季从4月提前到3月,以获得更大利润。

1998年,董明珠却突发奇想,在朱总支持下宣布把淡季延长一个月。

4月继续实行3月淡季价。

格力到手的钱不要。

等其它厂回过神来,众多大经销商已纷纷划款给格力抢买格力产品,有厂家长叹:董明珠也真狠这么多年,我们从没想到过这一招。

就这样,15年的时间里,董明珠从一名基层业务员成长为格力的总经理,从05年至今,她一直担任着格力的副董事长、总裁职务。

自从董明珠出任总经理后,她和董事长朱江洪,创造了我国商界独一无二的奇迹。

在她的领导下,格力电器从1995年至2005年,连续11年空调产销量、销售收入、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首位。

2003年以后,销售额每年均以30%的速度增长,净利润保持15% 以上的增幅!企业名人成功的励志故事篇3:柳传志年龄:65岁创业时间:1984年创立联想第一桶金:汉卡在企业的初期状态,目标是一个暗藏的、朦胧的意识。

因为你还很弱小,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企业还缺乏把握,无论你具有怎样的信心,目标对于初创企业至多是一个远大抱负,因而无法量化与明确。

柳传志:做倒爷被骗1980年代初,计算机革命已经在全球兴起,硅谷也成为中国的技术研究者们的热门话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