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生物起点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学案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9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5讲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课件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9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5讲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课件

抵抗力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
区 实质 _保__持__自身结构功能相对稳定 恢__复__自身结构功能相对稳定
别 核心 抵抗干扰、保持原状
遭到破坏、恢复原状
二者一般呈负相关,a 为抵__抗__力__稳定性,b 为恢__复__力__稳定性
联系
3.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1)控制对生态系统_干__扰__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 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实施相应的_物__质__、__能__量__投入,保证生 态系统_内__部__结__构__与__功__能__的协调。
A [在食物链中,植物、植食动物和肉食动物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 是不相同的;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促使物质不断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 循环往返;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生 物之间的捕食离不开信息传递。]
[备选习题]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是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之一 B.物质流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信息流既可以是双向的也可以是单 向的 C.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恢复力稳定性越高 D.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4.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有关叙述不正 确的是( ) 【导学号:67110084】 A.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相同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促使物质不断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C.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D.生物之间的捕食离不开信息传递
2.(2018·西安模拟)雌蚕蛾能释放一种性引诱剂,可以把 3 km 以外的雄蚕蛾吸引 过来。虽然每只雌蚕蛾所释放的性引诱剂的数量不足 0.01 mg,但雄蚕蛾仍 能对其作出反应。有趣的是雄蚕蛾对密封在玻璃瓶中的雌蚕蛾虽然看得见, 却无动于衷。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使雄蚕蛾作出反应的性引诱剂属于化学信息 B.体现了信息的传递有益于种群的繁衍 C.说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都是由生物产生的 D.说明性引诱剂具有高效性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学案含解析优质资料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学案含解析优质资料

学案46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考纲要求1.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Ⅱ)。

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

复习要求1.举例说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种类2.举例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3.解释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4.区别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基础自查一.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种类(1)物理信息:。

(2)化学信息:。

(3)行为信息:。

2.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个体:。

(2)种群:。

(3)群落和生态系统:。

3.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 。

(2) 。

思考动物的行为信息都与繁衍有关吗?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概念:2.抵抗力稳定性(1)概念:(2)原因:(3)规律:3.恢复力稳定性(1)概念:(2)原因:(3)与抵抗力稳定性的关系:想一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诗说明了生态系统的哪一种稳定性?4.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1)(2) 。

课堂深化探究一.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信息传递的模型及解读(1)图示(2)解读①信息传递的存在范围②信息传递的特点③信息传递的过程特别提醒(1)信息传递存在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把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联系成一个整体,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2)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的范围不包括细胞之间的传递,而是指种群内部个体之间、种群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

作用或应用特别提醒:信息传递相关易错点辨析(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因传播途径的不同而不同。

如孔雀开屏,如果是通过行为传递给对方,则属于行为信息;如果通过羽毛的颜色等传递给对方,则属于物理信息。

(2)鸟类或其他动物报警,若通过声音(尖叫)则属于物理信息,若通过特殊的动作(突然飞起)则属于行为信息。

(3)涉及到声音、颜色、植物形状、磁力、温度、湿度这些信号,通过动物感觉器官皮肤、耳朵、眼、心或植物光敏色素、叶、芽对光、重力等感觉上述信息则判断为物理信息。

(4)若涉及到化学物质——挥发性这一特点则判断为化学信息。

最新精编高中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09章专题9.5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教案学案及解析

最新精编高中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09章专题9.5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教案学案及解析

1.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Ⅱ)。

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

一、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信息的概念:是指日常生活中,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

2.信息的种类、特点、来源及实例(连线)3.信息传递模型4.作用Ks5u](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2)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3)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5.应用: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3.调节基础:负反馈调节。

4.特点: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5.两种类型的比较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1)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高频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例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以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B.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无法适应环境C.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产生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属于行为信息D.在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答案】C【变式探究】如图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模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B.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信息传递C.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D.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答案】A【解析】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而物质循环是反复出现、循环流动的,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34讲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34讲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

第34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态的维持[考纲要求] 1.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Ⅱ)。

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

考点一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重要程度:★★☆☆☆] 12.作用(1)生物能根据环境信息的不断变化,调整自身的生活和行为。

(2)信息传递强化了生态系统的调节机制。

1.观察信息传递的模型,回答相关问题(1)信息传递的范围:信息传递存在于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

(2)信息传递的方向:信息传递通常为双向传递。

2.易错警示与信息传递有关的4个注意事项(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因传播途径的不同而不同。

如孔雀开屏,如果通过行为传递信息给对方,则属于行为信息;如果通过羽毛的颜色等传递信息给对方,则属于物理信息。

(2)鸟类或其他动物报警,若通过声音(尖叫),则属于物理信息;若通过特殊的动作(突然飞起),则属于行为信息。

(3)涉及声音、颜色、植物形状、磁力、温度、湿度这些信号,通过动物感觉器官皮肤、耳朵、眼或植物光敏色素、叶、芽等感觉上述信息,则判断为物理信息。

(4)若涉及化学物质挥发性这一特点,则判断为化学信息。

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无机环境B.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态C.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昆虫,可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D.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些是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答案 A解析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既可来源于无机环境,也可来源于生物,A错误。

2.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草原上的鸟在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某种植物根系能分泌一种使休眠的真菌孢子发芽的化合物,如将这类物质在作物播种前施入土中,就可以使休眠孢子提前发芽,使其找不到寄主而死亡。

以上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哪一类信息的作用( ) A.物理信息;行为信息;行为信息B.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D.物理信息;物理信息;行为信息答案 B解析光属于物理信息,翅膀的扇动属于行为信息,而分泌的化合物属于化学信息。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信息传递教案 新人教版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信息传递教案 新人教版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信息传递1.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组成成分相互联系成为一个统一体,它们之间的联系除了能量流动和物质交换之外,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联系,那就是信息传递。

生物之间交流的信息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它可以把同一物种之间,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意愿”表达给对方,从而在客观上达到自己的目的。

其主要方式有:(1)物理信息包括声、光、颜色等。

这些物理信息往往表达了吸引异性、种间识别、威吓和警告等作用。

比如,毒蜂身上斑斓的花纹、猛兽的吼叫都表达了警告、威胁的意思;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红三叶草花的色彩和形状就是传递给当地土蜂和其它昆虫的信息。

(2)化学信息生物依靠自身代谢产生的化学物质,如酶、生长素、性诱激素等来传递信息。

非洲草原上的豺用小便划出自己的领地范围,正是小便中独有的气味警告同类:“小心,别进来,这是我的地盘。

”许多动物平常都是分散居住,在繁殖期依靠雌性动物身上发出的特别气息——性诱激素聚集到一起繁殖后代。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肉食性”植物也是这样,如生长在我国南方的猪笼草就是利用叶子中脉顶端的“罐子”分泌密汁,来引诱昆虫进行捕食的。

(3)营养信息食物和养分的供应状况也是一种信息。

老鹰以田鼠为食,田鼠多的地方能够吸引饥饿的老鹰前来捕食。

再如,加拿大哈德逊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大皮毛公司,由于地理位置关系,他们收购的多是亚寒带针叶林中动物的皮毛。

该公司历年收购皮毛的种类和数量的详尽统计(见附图)说明了猞猁与雪兔是食物链中上下级的关系,当雪兔数量减少时,这种营养缺乏状况就会直接影响到猞猁的生存。

猞猁数量的减少,也就是雪兔的天敌减少,又促进了雪兔数量的回升……循环往复就形成了周期性数量的变化。

(4)行为信息行为信息是动物为了表达识别、威吓、挑战和传递情况,采用特有的动作行为表达的信息。

比如地鵏鸟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蜜蜂可用独特的“舞蹈动作”将食物的位置、路线等信息传递给同伴等。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9单元 第5讲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教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9单元 第5讲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教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

第5讲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考纲展示] 1.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Ⅱ) 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信息的概念 日常生活中,一般将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称为信息。

2.信息的种类(连线) 种类 传递形式 实例(1)物理信息 Ⅰ.化学物质 a .蜜蜂跳舞、孔雀开屏(2)化学信息 Ⅱ.动物的特定行为特征b .光、声、温度、湿度、磁力 (3)行为信息 Ⅲ.物理过程c .有机酸、生物碱和性外激素提示:(1)Ⅲ—b (2)Ⅰ—c (3)Ⅱ—a3.信息传递的作用4.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如利用模拟的动物信息吸引大量的传粉动物,就可以提高果树的传粉效率和结实率 。

(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如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判断与表述]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

(×)提示: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既可来自环境,也可来自生物。

(2)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提示: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也可从高营养级向低营养级传递。

(3)成年大熊猫经常用尿液和肛腺的分泌物在岩石或树干上进行标记,这种行为传递的信息类型属于化学信息。

(√)(4)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不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提示:信息传递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5)通过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以防治有害动物,也可以提高一些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

(√)2.思考回答(规范表述)(1)是不是所有的信息传递都为双向?作出判断并举例说明。

提示:并非所有的信息传递均具有双向性。

比如草原上,草的绿色给羊传递了可食用的信息,羊不传递信息给草,这是单向的。

(2)尝试从信息传递角度分析:可通过哪些方法进行虫害防治?这些方法分别涉及的信息的种类是什么?提示:①利用音响设备发出结群信号吸引鸟类,使其结群捕食害虫,这种防治方法涉及物理信息。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5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学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5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学案

第35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考纲要求] 1.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Ⅰ) ;(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应用(Ⅱ);(3)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Ⅰ)。

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

一、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信息的种类、特点、来源及实例(连一连)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

(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解惑] 信息传递存在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不仅仅存在于生物成分之间,也存在于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思考](1)上述两图中动物行为涉及到哪类信息?提示左图为物理信息,右图为化学信息。

(2)鸟类突然振翅飞起对同伴报警和通过尖锐鸣叫的报警所涉及到的信息有何不同?提示前者为行为信息,后者为物理信息(声音)。

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1)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负反馈调节。

(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种类①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不受损害)的能力。

②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2)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措施①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

②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思考如果一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很低,其恢复力稳定性是否一定很高?提示不一定,如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很低。

[解惑] (1)任何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圈)的自我调节能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只是大小不同而已。

(2)强调“×××生态系统稳定性高低”时,必须明确是抵抗力稳定性还是恢复力稳定性,因为二者一般呈负相关。

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和稳定性导学案

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和稳定性导学案

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和稳定性导学案复习要求1.举例说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种类 2.举例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3.解释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4.区别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一、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概念:是指日常生活中,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

2.种类(1) : (2) : (3) :3.作用(1)(2)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4.应用(1)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

(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相对稳定的能力。

2.原因: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能力。

调节机制:调节。

3.抵抗力稳定性(1)概念: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与保持原状(不受伤害)的能力。

(2)规律: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越复杂,其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反之则越低。

4.恢复力稳定性(1)概念: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2)规律:干扰程度不同,其恢复速度和时间也不一样。

二者关系:呈负相关性。

5.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1)控制对生态系统的程度。

(2)实施相应的,保证生态系统内部考点一信息传递的种类及应用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分为物理信息和化学信息两大类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来源于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C.牧草生长旺盛时,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对食草动物有利,对牧草不利D.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通过产生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传递的信息是化学信息1.信息的种类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B. 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C. “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D. 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3.有关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来源只能来自无机环境B.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能够传递信息C.植物开花属于化学信息D.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一样都是单向的考点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间的关系4.(2017·吉林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热带雨林营养结构复杂,其恢复力稳定性强B.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C.不同的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基本相同D.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5.(2011·济宁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在外界干扰作用下自身结构与功能不受损害的能力叫做恢复力稳定性B.在一块草原生态系统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C.过度放牧会降低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D.一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其恢复力稳定性也高2.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机制:(1)负反馈调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学案46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考纲要求1.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Ⅱ)。

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

复习要求1.举例说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种类2.举例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3.解释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4.区别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基础自查一.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种类(1)物理信息:。

(2)化学信息:。

(3)行为信息:。

2.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个体:。

(2)种群:。

(3)群落和生态系统:。

3.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 。

(2) 。

思考动物的行为信息都与繁衍有关吗?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概念:2.抵抗力稳定性(1)概念:(2)原因:(3)规律:3.恢复力稳定性(1)概念:(2)原因:(3)与抵抗力稳定性的关系:想一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诗说明了生态系统的哪一种稳定性?4.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1)(2) 。

课堂深化探究一.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信息传递的模型及解读(1)图示(2)解读①信息传递的存在范围②信息传递的特点③信息传递的过程特别提醒(1)信息传递存在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把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联系成一个整体,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2)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的范围不包括细胞之间的传递,而是指种群内部个体之间、种群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

2.信息传递的作用或应用(见下表)特别提醒:信息传递相关易错点辨析(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因传播途径的不同而不同。

如孔雀开屏,如果是通过行为传递给对方,则属于行为信息;如果通过羽毛的颜色等传递给对方,则属于物理信息。

(2)鸟类或其他动物报警,若通过声音(尖叫)则属于物理信息,若通过特殊的动作(突然飞起)则属于行为信息。

(3)涉及到声音、颜色、植物形状、磁力、温度、湿度这些信号,通过动物感觉器官皮肤、耳朵、眼、心或植物光敏色素、叶、芽对光、重力等感觉上述信息则判断为物理信息。

(4)若涉及到化学物质——挥发性这一特点则判断为化学信息。

(5)范围——同种生物个体之间(性外激素、蜜蜂舞蹈及孔雀开屏等);异种生物之间(物理、化学、行为中警示作用)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有物理信息中光、磁等)。

(6)方向——一般为双向,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不同。

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的原因生态系统具有能力。

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1)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自我调节能力的关系(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迅速丧失,生态系统将难以恢复平衡。

2.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1)概念:(2)正、负反馈调节的比较3.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和总稳定性的关系(如下图)(1)图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

(2)y表示,偏离的大小可以作为抵抗力稳定性强弱的指标,偏离大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弱,反之,抵抗力稳定性强,如热带雨林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受到相同干扰,草原生态系统的y值要大于热带雨林的y值。

(3)x可以表示:x越大,表示恢复力稳定性越弱,反之,恢复力稳定性强。

(4)TS表示,这一面积越大,即x与y 越大,则说明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低。

三.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1.实验原理2.实验流程铺垫细沙↓注水:注入适量的河水或池塘水,使缸内有陆上与水下之分↓放置动植物:根据生物本身的生活习性正确放置适量的生物个体↓密封生态缸:用胶带将生态缸口密封↓移置生态缸:将生态缸放置在光线良好的散射光下↓观察记录:每周定时观察生态缸中生物的存活和水质变化情况3.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设计要求(2)生态缸稳定性观察与分析①观察稳定性,可通过观察等判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②由于,所以抵抗力稳定性极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极易被破坏。

因此,生态缸内的生物只能保持一定时间的活性。

对应训练1. 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B.在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与细胞、个体与个体、种群与种群之间传递C.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利用人工合成性引诱剂诱捕害虫也属于信息传递2.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蜜蜂是一种群居的益虫,蜜蜂的筑巢、采粉酿蜜等行为以及“语言”等都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

(1)蜜蜂中的侦查蜂可在发现蜜源后,回到蜂窝内通过特殊的“语言”传达给其他同伴,如果侦查蜂跳“圆形舞”,则表明蜜源的距离很近,一般在百米之内。

这种信息是________。

(2)蜜蜂可以从很多植物的花朵上采集花粉,同时也为这些植物传粉,这种关系在生态学上为________。

从生态系统的功能看,信息传递可以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Ⅱ.蜜蜂是如何发现蜜源的,我们可以进行模拟探究实验。

有人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究,所用的实验材料有蜜蜂100只,1枝作为常见蜜源的黄色5瓣花儿,白纸,剪刀,染料,无色且与蜜源味道相同的制剂。

(1)第1、2组实验传递的信息分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组的“模拟花”在味道、颜色和外形上的要求是怎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将三组“模拟花”摆在蜂箱周围同时进行实验时,写出两条应该注意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每组实验测量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采取下列哪项措施,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者的数量B.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保持一样C.增加适宜的物种种类D.限制某一个演替过程4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池泥、水藻、植食性小鱼、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3个生态瓶(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瓶中的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瓶内分解者数量过少B.乙瓶中的生物存活的时间相对较长C.丙瓶中的分解者主要存在于河水及池泥中D.若想维持生态平衡,丙瓶不应放在黑暗中实验探究自2009年6月以来,随着气温逐渐升高,长江部分支流如湖北省兴山县高岚河、香溪河,巴东县神农溪相继发生不同程度的水华,给沿岸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1)长江部分支流发生水华现象时湖面漂浮着一层绿膜,部分人认为是绿藻而不是蓝藻,蓝藻不同于绿藻细胞最显著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些蓝藻会产生并分泌一些代谢产物(如毒素等),对鱼类等水生动物造成危害,甚至可以通过食物链累积危害至牲畜乃至人类,写出这种情况下有4个营养级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探究含磷洗涤剂中的磷对湖北省兴山县高岚河的藻类生长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

第一组:玻璃缸内的河水含有一定浓度的含磷洗涤剂;第二组:玻璃缸内的河水含有与第一组相同浓度的无磷洗涤剂;第三组:玻璃缸内只有河水。

三组实验的玻璃缸内的液体量相同并置于相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在一段时间内观察并记录水体变化情况。

①预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别说明设计第二组、第三组实验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上述实验不能证实氮也是藻类大量繁殖和生长的重要元素,如何修改上述实验过程能证实氮也是藻类大量繁殖和生长所需要的重要元素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限时训练题组一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下列各项,属于物理信息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化学信息的是________;属于行为信息的是________。

(1)哺乳动物的体温(2)鸟类鸣叫(3)红外线(4)萤火虫发光(5)植物分泌的化学物质(6)电磁波(7)昆虫发出的声音(8)昆虫的性信息素(9)植物开花(10)蓟和刺(11)紫外线(12)蜜蜂跳舞2.如图为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模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B.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信息传递C.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D.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3.如图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模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B.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信息传递C.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D.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4.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的是( )A.利用人工合成的化学信息素吸引昆虫前来,提高传粉率和结实率B.草原返青时的“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可以采食的信息C.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家禽产蛋量D.利用音响设备发出不同的声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题组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5.下列曲线表示四个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初级消费者数量的变化情况。

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

6.如图所示,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

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夹的面积可以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T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