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四大命题趋势
继承与开放——中考作文命题趋势浅谈

继承与开放——中考作文命题趋势浅谈各地在遵守《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的要求的前提下,结合本地所使用的教材与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中考命题,因而各地的语文中考试题有着鲜明的个性色彩。
同时由于在日常教学中共同遵守着《大纲》,有着共同的教学目的,受着社会改革与教育改革的影响,又表现岀许多共性,这又为把握教学发展方向与探讨语文中考试题的改革趋势提供了可能。
笔者关注并研究了近年全国各地(含中考语文改革试点地区)的130余道作文题后,认为全国各地中考作文在纵向上一方面存在着继承性,另一方面又有着鲜明的开放与变革意识。
拙文将侧重于这两方面,对中考作文试题改革趋势和发展的成因以及教学中的对策作一点探讨。
一、继承继承是对以前的优秀成果的一种肯定和推广。
中考作文命题的继承则是对新时期语文教育中作文教学规律的遵循与对作文教改成果的推广,综观近几年中考作文题,其继承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题型的继承从题型上看,不论是大作文,还是小作文,近年来各地中考作文题型无外乎四类:全命题型、半命题型、给材料型(含扩写、续写、补写与给话题型)及看图作文,而且以前三类为主,下表的统计数据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2.写作内容的继承中考作文题一般对选材内容作岀了较为明确的要求和提示。
写作材料可来源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历年的中考作文题都注重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关注时代特征,这也是素质教育要求和加强语文教育与生活联系的一种体现。
如维,对选择材料范围的限制过窄,而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羊肠小道,甚至是死胡同,束缚了学生活跃的富有个性化的思维,导致写岀的作文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既难以考查岀学生真实的水平,又不利于分层选拔人才。
《我们的双休日》(湖南长沙)、《生活》(河南)、《人间自有真情在》(重庆)、《现代科技带来的》(北京西城区)等,均体现这一点。
3.作文容量与写作速度的继承从写作字数的要求来看,中考作文一般将字数控制在500—700字间,釆用大小作文结合考查的总写字量不超过750字,单篇大作文的字数控制在500—600字间者居多。
稳中有变 变中求新——2009年中考作文命题特点及趋势

是 寓 意型 作文 命 题悄 然 升温 ,这种 题 型 能 引发 考生 作 多 向思 维 ,并 选 取最 适合 自己的角度 切 入 。譬 如 ,浙 江 台州题 《 暖》 取 ,是 一个 动 宾式 题 目,“ 取”是 一个 动词 ,表示 一种 动 作行 为 ,需 要 施动 者主 动
地 付 出一 定 的努 力 。“ ”是一 种感 受 ,生 理 上 的寒冷 需要 温 暖 ,这 暖 是温 暖 的本义 ;心 理上 的 寒冷 也 需要 温 暖 ,这 是温 暖 的 比喻 义 , 比
流水尚能西,休将 白发唱黄 鸡。 鬓微霜 ,又何妨 !
《 暖 的 国庆 》 温
1 .国庆 目的由来及意义。2 .略。3 .是为 了强调建 国 6 0周年 ,中国经历 了 多许许 多多的风云变幻,历经诸 多磨难 ,今 天的幸福生活来之 不易,是一个令 人 温暖 自豪的伟大的祖 国。4 .多用短 句和整 句相 结合 ,节奏 明快 ,句式和美 ,
蕊
20 0 9年 中考 作 文 命题 特 点及 趋 势
江苏 冯汝汉 夏 伟
品读 2 0 0 9年全 国各 地 9 4道 中考 作文 题 ,顿 生 “ 忽如 一夜 春风
来 ,千树 万树 梨 花 开”之 美感 。命 题者 的创 新 理念 、人 文 意识和 匠
心智 慧所 培育 的 “ 题花 ” ,美不胜 收 ,令 人 目不 暇接 。这些 中考 作文
风,被各地不约而 同地采用。因近年套作、抄袭、公式化和无病呻
吟 等都 成 了 中考作 文 的通 病 。在 这 样严 峻 的现 实 背 景下 ,命 题 作 文 可 以说 是对 作 文 教 学 的 良性 引导 ,回 归 学 生真 情 实 感 流 露 的世 界 ,
回 归 学 生 自然 成 长 感 悟 的真 诚 ,回 归 学 生人 生哲 思 的 善 良与智 慧 , 回归作 文与 做 人和 谐统 一 美学 意义 的宗 旨。 今 年 中考 作 文 的命 题形 式 “ 脸 ” 了 ,且变 中求新 , 出现 了许 变 多新 命题 作 文和 新材 料 作 文 ,不 是传 统 意义 上 的命 题作 文 和材 料 作 文 , 而是 传统 题 型 的综 合 、发 展与 创 新 。其 “ 新” 主要 表 现在 :一
全国中考作文命题趋势

全国中考作文命题趋势作者:夏飞来源:《作文周刊(中考版)》2013年第03期综观近年来全国各省市各地区的中考作文命题,恰如2011年新版《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那样: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下面笔者就从近年来全国中考作文命题形式与命题特点上作几点趋势分析。
趋势一:吸纳时代元素,富有时代气息。
例如,2010年吉林卷的材料作文“天使让人牵挂”明扣“上海世博会”和“青海玉树地震”这两大新闻事件。
2011年四川内江卷的给材料作文,材料摘自《华西都市报》,内容如下:“2011年1月26日消息,年关将近,在内江某柠檬加工厂里,仍有许多工人在忙碌。
工人说:…我们的老板非常仁厚,他信守承诺,卖了自家住房,给我们100多名民工及时兑现工资。
我们也不能不仗义,不能在老板需要我们赶工期时请假回家。
‟”2012年湖北省武汉卷的命题作文“敬畏文字”,以一段《咬文嚼字》杂志社发起的“咬嚼”名人博客挑错活动的新闻作导语,要求自选文体写作。
这些时代气息浓郁的命题体现了命题者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生活,思考现实人生的良苦用心。
趋势二:关注真我感受,富有人文气息。
人文的核心是“人”,作文命题以“人”为本就是要关注“人”、尊重“人”。
近年来的中考作文命题对“人”的关注越来越热。
一是关注学生主观感受的命题逐年增多。
例如,2011年安徽卷的命题作文“在我们这个年龄”、2012年河北卷的半命题作文“我与____的亲密接触”等。
在这些命题中“我”“我们”“自己”等字眼频繁出现,这就要求考生在写作时必须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和生活体验,表达自己真切的思考、感悟和情思。
二是关注学生品德修养、心理品质、精神状态、生命境界等的命题也逐年增多。
例如,2008年北京卷的命题作文“向前,向前,向前!”,2009年陕西卷的命题作文“在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很美好”,2010年浙江卷的命题作文“做一个…行者‟”,2011年山东济宁卷的命题作文“我最喜欢的一堂语文课”,2012年江苏南京卷的命题作文“带一本书去旅行”等,体现了命题者的人文关怀。
语文中考命题特点与趋势分析

2008黑龙江省课改中考题
4.观察下面图表,将提取的信息写在图表右面。(2分) 2003——2007年我国各类教育招生人数 提取信息:
07年牡丹江市中考题
2.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心与心相通,在田字格内规范的写 出两个含心字的成语。(2分)
命题特点与趋势分析 1、所选词语、成语多出自课文或与社会生 活、校园生活密切相关。 2、命题有向语段发展的趋势,并注重情境 的创设。
考点三 病句修改
年 份 考查知识点 考查方式 序号 语段 语段 一、1. (3) 一、5 分值 2 2 比重 1.7% 1.7%
07年牡丹江市中考题
6.名著阅读(3分) 《名人传》美在它对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精神的赞美,《 》 美在 ;鲁智深美在他的疾恶如仇,有勇有谋 的性格,孙悟空美在 。 答案示例: 《红楼梦》美在它对人情世故和人心计谋的描写; 孙悟空美在他精灵古怪、忠心耿耿的内涵。
例题: 在阅读课外名著时,你会遇到一些为之高兴, 为之落泪,为之倾心,为之惋惜的人物和情节。 请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部,写出一个曾激起你情感 波澜的人物和情节,并写出你的体验或感悟。 名著:《格列佛游记》 《水浒传》 《西游记》 让你动情的人物和情节: 。 你的体验或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
08年牡丹江市中考题
6.走近名著。(4分) 某校园文学社在自己的网页上,开展了“走近名著”活动。注册时 需要用名著中的人物作为用户名。你最想以名著《 》中的 人物 作为自己的用户名。你为该人物设计的形象宣传语 是 。 示例:《水浒传》 武松 疾恶如仇,荡尽天下不平事。 答案示例:《西游记》 孙悟空 用勇敢与执着谱写正义之歌。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 与命运抗争,与信念相伴。
04《新课标新中考新趋势新作文》 第一编命题趋势体现《课标》之“话题作文”.doc

四、话题作文【专题点拨】话题作文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题型,曾一统高考、屮考天下。
话题作文,就是用绕谈话的中心作文,是以“特定”的话题为契机,引出自己心中想说的话。
这种“说话” 的内容是自由的,口在的,自选的。
话题作文主要有四种形式:笫一种直接话题式,出题者直接指定一个话题讣考生作文。
笫二种是导语话题式或者说是引语话题式,出题者往往要铺叙一段话,把考牛引到“话题”之上。
第三种是材料话题式,考生的“话”源于材料又不拘泥于材料,由材料引发而又不必切入材料。
第四种是综合式的“话题”,题II中列出了多种“话题”,考生可以“选择” 一个“话题”进行作文,也可综合几个“话题”进行作文。
山于话题作文写作内容广泛、形式自由、便于考生展开多角度联想、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所以,话题作文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
【试题回放】著名作家毕淑敏说,人可能没有爱情,没有自由,没有健康,没有金钱,但我们必须有心情。
如果你渴望健康和美丽,如果你珍惜生命的每一寸光阴,如果你愿为这世界増添晴朗和欢乐,如果你即使倒下也面向太阳,那么,请锻造心情。
让我们沉稳宁静广博透明的心,覆盖生命的每一个清晨和夜晩。
请以“有个好心情”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50字的文章。
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若写诗歌则不得少于25行),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能抄袭,文中也不可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2005常州市K文题诠釋U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冇成功与火败,冇喜悦与烦恼,冇惆怅,冇困惑,冇焦虑…… 那么,处于成长中的我们该怎样对待呢?有个好心情。
心情对每一个人都十分重要,它与我们形影不离,将伴随我们的整个一生。
心情的好坏,直接左右着生命的质量、人牛的价值。
“好心情”应该是积极、健康、沉稳、宁静、广博、透明的。
“有个好心情”,我们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应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成功与不幸,这样,生命的天空将永远是蓝色的,生命的氏河将奔腾不息。
保持一种“好心情”,是一种直面生活、笑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南京中考英语作文命题趋势和初三英语写作训练

南京中考英语作文命题趋势和初三英语写作训练作者:梁茜来源:《科学大众·教师版》2011年第02期摘要:书面表达是中考英语的重要考查内容之一。
笔者对近五年南京市中考作文命题进行了细致分析,试图从中找出命题特点和命题变化趋势。
关键词:中考英语;作文;命题趋势;写作训练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1)2-049-001一、南京英语中考作文命题特点和趋势1.分值递增,差距加大从2007年起,南京英语中考书面表达由原来的10分变成了15分,分值增加了一半,由此可见写作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而从2008年起,书面表达不再分为两部分,即一篇作文的分值直接为15分,这样拿分的难度较2007年又有所增加。
这对于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是极为不利的。
书而表达的分值会不会继续增加,我们不知道。
但从近几年中考书而表达的趋势来看,对于写作的考查不会削弱,只会加强。
2.题材丰富,贴近生活从这五年的命题来看,中考写作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写人的;有写物的;有写学校生活的;还有写学习情况的。
所选题材均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写的基本都是学生熟悉的事,学生身边的事。
由此可见,和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内容仍将作为中考写作考查的主要题材。
3.开放性作文成主流题型近几年,中考写作难度加大,还可以从开放性作文的比重加大这一点看出。
英语考试中,写作常见的两种形式是:(1)根据所给信息(information)来完成作文,亦称为“情景作文”或“提示作文”。
(2)给出一个标题(topic),没有内容提示或提示较少来完成作文,亦称“开放性作文”。
这类作文,学生往往会因为缺乏想象,语言词句匮乏等因素,导致作文言之无物,内容空洞。
而恰恰是这类难度较大的作文如今成了英语中考书面表达的热点题型。
近五次的考试中,开放性作文占到了三次,所占比例超出一半。
由此可以推断,今后的英语中考,开放性作文将成为写作考查的主流题型,所以教师在日常的写作训练中应加强这一类型作文的训练。
作文命题的回归与创新走向——回归教材:作文命题新趋势

一
时 候 ,你要 能 问心 无愧 地 说 :
、
直接 引 用 课 文 内容 作 为 “ 已经尽 我 所 能 了。 ” 我
命 题 材 料
读 了上 面的 材料 , 有 何 感 你
把 课 文 中 的重 点 段 落 、 主要 触 ?请 选择 你 感 触 最 深 的 一 点 ,
二选 一 ) :
一
题 者 的 巧 妙 加 工 与 重 组 ,让 这
个孩 子 ,因 为有 了期 盼 , 些 材 料 都 为 一 个 主 题 服 务 , 即
就 变 成 一 朵金 色 花 ,让 妈 妈 生 “ 为有 了 期 盼 ” 这 些 材 料 起 因 。
活 得 更 加 温 馨 ; 只 丑 小 鸭 , 到 了 良好 的 导 引 作 用 ,减 轻 了 一 因 为 有 了期 盼 ,就 蜕 变成 一 只 白 审 题 的 障 碍 ,也 暗 示 考 生 只要 天 鹅 , 放 出 生命 的 美 丽 ; 场 像 课 本 作 者 那 样 认 真 观 察 生 绽 一
信 心 。我 们 必 须 相 信 , 们 对 每 可 见命 题 者 对课 本 的 重 视 。 我
二、 以教 材 内容 为 载 体 化 用 文 诗 《 色 花 》 由 “ 只 丑 小 金 ; 一
课 本 内容 命 题 鸭, 因为 有 了 期 盼 , 蜕 变 成 一 就 这 种 命 题 的 特 点 是 对 教 材 只 白天 鹅 , 放 出 生 命 的 美 丽 ” 绽
性 考 试 的 中考 ,采 用 这 种 方 法 我 们 会 想 到朱 自清 先 生 的散 文
命 题 ,将 成 为 试 题 命 制 的 主 导 《 》 春 。命 题 中 的这 些 材 料 虽 然
2024江苏中考作文命题综述与备考建议(素材)

江苏中考作文命题综述与备考建议江苏十三大市(2022/2024)三年中考作文命题综述与备考建议从近年江苏各地的中考试题中可以看出,江苏各地命题内容更加贴近青少年的生活,形式上更灵活多元,更加重视情境与任务的创设,这有利于考生发挥真实水平,写好考场作文。
一、题型:稳中有变亮点多近三年,江苏省13大市的中考作文呈现出稳中有变的的局面,命题的内容贴近生活,关注社会热点、注重思辨能力,并且鼓励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表达理性思维和个人独特见解。
其中,命题作文占绝对的主导地位。
相比较全国其他考区而言,江苏13大市在中考作文的命题形式上,特色相当清晰,钟情于命题作文。
2022年,命题作文12道,半命题作文2道,材料作文1道,主题作文2道。
2023年命题作文7道,半命题作文3道,材料作文2道,话题作文2道,主题作文1道。
2024年命题作文9道,半命题作文2道,材料作文2道,话题作文2道,主题作文1 道。
江苏省对命题作文的青睐,由此可见一斑。
现在的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表现出了很强的开放性,不会固定考生的思维,有几个显著的特点,我们要多加注意。
第一,题目中用修饰词来限制。
如2022年江苏镇江中考作文要求以《其实是特点》或《其实是优点》或《其实是缺点》为题目写一篇作文,题目《其实是优点》中的“其实”限制“优点”,说明通常表现出来的不是优点,但是其本质是优点。
通过一个不是优点甚至在外人看来是缺点的内容,最终成就自我,再现自己的魅力。
通过这些情节反映出一个如何对待自身或者他人缺点的问题,告诫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有勇气,这样立意也就显得技高一筹了。
第二,用时间地点或者情景来进行暗示或者限制。
如2024年宿迁考区作文《假期生活规划》,写作时必须注意表示限制的时间是“假期”,一定要围绕三个话题:“参加体育、文艺、科技等活动”、“参加家庭、社会、区域或者是村组活动”、“为未来职业、城市规划畅想”来展开思考、构思。
第三,文学色彩越发浓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考作文四大命题趋势
2019年中考作文四命题趋势
2019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试题将会具有怎样的特点呢?我们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及全国各省市中考命题者不断地积累经验,相信2019年全国各省市的中考作文试题,一定也会像春天的花儿一样竞相争艳,呈现出“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态势——
一、命题形式稳中有变。
也就是说,2019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试题一般还会以命题作文作为最主要的一种命题形式。
考虑到半命题形式作文试题具有收放兼备,在给考生一定限制的基础上也给了考生一定的发挥他们丰厚积累的自由空间,有利于考查考生驾驭作文实际能力和材料作文试题形式因其将阅读能力的考查和写作能力的考查融为了一体,是最能考查考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所以,这两种形式的中考作文试题的数量估计会在2019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中有一定的反弹,至少,它们的数量不会极度削减。
话题作文和选题作文试题形式或许还会进一步减少它们在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试题中所占的比重,但也一定会有一些执着的命题者继续以这两种命题形式为他们所在省市的考生命制中考作文试题。
这样看来,2019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试题在命题形式上相对于2009年来说,其变化肯定是比较细微的,充其量只是各种形
式的中考作文试题在数量上稍作变化。
二、命题范围愈加广泛
从近几年全国各省市的中考作文试题来看,在内容上贴近考生生活实际的试题数量每年均为最多。
这些中考作文试题,它们或关注考生的真情实感,或关注考生的生活体验,或关注考生的健康成长,或关注考生的学习发展,或关注考生的品德修养,或关注考生的价值取向,或关注考生的人文思想,或关注考生的独特感受……丰富的作文试题内容,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理念,为考生写作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也为考生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生活、认识自我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使考生能够在自己原有的认识水平和写作水平上,进行创造性的表述,有助于考生写出能代表自己最高写作水平的作文。
另外,我们也不能不看到,近几年全国各省市的中考作文试题在内容上已经有了明显地从单纯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向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延伸拓展的迹象,这是中考作文在命题上步入纵深的必然结果。
如2009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作文试题为半命题作文“沉醉在的世界里”,对于这样的中考作文试题,考生在写作时只有将视野投向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才有可能将我们的作文写新写深、写透写好。
因此我们说,2019年中考作文命题在内容上涉及的范围将会越来越广。
备考中我们除过要继续关注考生的基本生活外,
还要特别关注考生们平时不易涉及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环境保护、和谐氛围、文化体育、法律道德、军事争端、高科技术等都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方面。
只有这样,当遇到内容涉及范围更广的中考作文试题时,考生们才能因“知己知彼”而“百战不殆”。
三、开放程度有所缩小
近年来,由于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试题总体上过于强调给考生宽松的写作空间而导致了很多问题,而最为突出的问题在考生写作上表现为无原则的套作和抄袭,在评卷者评卷上表现为要很牵强地用同一标准去评判不同类型的作文。
所以,开放程度有所缩小理所当然应该成为2019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试题的一大趋势。
其实,这一趋势已经在2009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试题中有了极为突出的表现。
除过有超过一半的省市采用了开放程度最小也最为传统的命题作文试题形式外,还有很多省市的中考作文试题从其它的一些方面对中考作文做了一定的限制。
如2009年广东省中考作文试题为半命题作文“我和___一起___”,该半命题作文试题就在“要求”中明确限定了考生只能将作文写成“记叙文”。
类似的还有2009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作文试题,虽说是选题作文试题,但两道备选作文试题却都限定了文体,其中第一道“没想到我如此”的半命题作文试题限定了只能写成记叙文,第二道有关“《人生最重要的几个字》的文章”的
材料作文限定了只能写成议论文。
又如2009年全国绝大多数省市的中考作文试题明确规定考生不能将作文写成诗歌
和戏剧的形式,这也包括一些原来曾经允许考生写诗歌和戏剧形式的中考作文的省市。
还如2009年陕西省中考作文的“评分说明”中则删掉了沿用多年的“不以文学作品为衡
量标准”这句话,说明从2009年开始陕西省中考作文在评卷时也可以用“文学作品”作为评判作文优劣的标准了,这也是中考作文试题开放程度有所缩小的一种表现。
开放程度有所缩小在一定意义上是命题者对中考作文备考
要突出重点的一种积极倡导,也便于评卷者更为公正、公平、客观、科学地评判考生的作文。
四、考查思路趋于综合
作文是最能体现考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试题,这主要是因为在作文过程中考生要综合运用到多种语文知识和能力。
从这一点看,评卷者对考生作文的评判过程其实也是对考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评判过程,因而一篇作文的得分也就不可能是考生某一个方面语文知识或能力的体现,而是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了。
但从近几年全国各省市的中考作文试题来看,中考作文试题对考生语文综合知识和能力的考查的整体思路曾在
一些省市出现了不应有的“多元化”表现。
如2019年上海市中考作文试题的总分值为64分,其中就有4分的专门考查考生汉字书写能力的分值。
又如2019年陕西省(课改区)
中考作文试题的总分值为50分,其中就有5分是专为考查考生评价自己的作文能力安排的。
而从2009年的中考作文试题中我们发现,包括上海市和陕西省在内的绝大多数省市已一改中考作文试题考查思路上不应有的“多元化”表现,转而从语文综合素质的整体思路出发对考生的作文进行评判了,也就是说,作文分值中一般再也没有专门考查考生某一个方面的语文知识或能力的分值了。
所以我们也就敢说,在2019年全国各省市的中考作文试题中,你肯定很难看到有作文试题附带考查考生某个单项语文知识或能力的表现了。
以语文综合素质的整体思路出发对考生的作文水平进行评判,符合作文本质的特点,也是中考作文试题在命制上越来越科学和规范的体现。
最后,我们希望各位考生能拥有一双看清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试题呈现出来的这种“乱花渐欲迷人眼”态势的慧眼,写好2019年的中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