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5.17《智取生辰纲》(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17《智取生辰纲》第二课时_教案(合集5篇)

17《智取生辰纲》第二课时_教案(合集5篇)第一篇:17《智取生辰纲》第二课时_教案第十七课《智取生辰纲》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鉴赏杨志的人物形象。
2.体会并评价本文在写作上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难点品味刻画细致入微的人物描写,把握杨志的个性特征。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设计意图: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通过上节课对课文的阅读我们可以看出杨志的的智谋也是很高的,可是为什么如此精明,谨慎多智的杨志押送生辰纲,他也用尽了,天时与地利,但仍逃不了失败的命运,请同学们替他总结一下失败的原因?课堂实录一、鉴赏杨志的人物形象【设计意图:感知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性格。
】杨志是本文着力刻画的主要人物,那他是怎样一个形象呢?1.自身而言,太过于粗暴,什么事情都是自己一人说了算,天天除了骂,喝,就是体罚士兵,鞭打他们 2.管理方法有问题不懂的和中层领导搞好关系,连老都管都得罪了3.专制太过于急功近利想当官,想光宗耀祖想昏了。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啊!4.权力受制梁中书真得那么信任杨志吗?明确:杨志的性格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精明能干,知道社会环境,知道根据地形来安排行路时间;另一方面却又粗暴蛮横,不知道关心属下,不知道分担责任,不知道利用人心,这是他性格中的最大缺点。
因为有了这一致命的缺点,所以他的遭遇只能是从失败走向失败,哪怕他有“博个封妻荫子”的愿望,但结果只会事与愿违,同时他的性格中还有可悲的阴暗面,忍辱求全,随遇而安。
二、环境描写,韵味无穷【设计意图: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1.小说的环境,分为社会与自然环境,请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分析其在文章起什么作用。
(1)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
(2)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
(3)看看日色当午,那石头上热了,脚疼走不得。
(4)那十一个厢禁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 明确:自然环境:描写天气酷热,是为下文写众人行动困难,军士买酒解渴等埋下伏笔。
《智取生辰纲》教案2

《智取生辰纲》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能够分析小说中的矛盾冲突和人物心理;(3)能够欣赏古代白话小说的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运用比较分析法,分析小说中的情节设置和人物塑造;(3)运用想象联想法,感受小说中的场景描写和氛围渲染。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热爱和传承意识;(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3)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分析小说中的矛盾冲突和人物心理;(3)欣赏古代白话小说的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古代白话小说的阅读理解;(2)小说中的情节设置和人物塑造的深入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智取生辰纲》的作者及作品背景;(2)引发学生对古代白话小说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智取生辰纲》,理解故事情节;(2)学生总结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矛盾冲突;(3)学生思考小说中的艺术特色。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情节设置和人物塑造;(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3)教师点评,总结学生们的分析成果。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维活跃度;(2)评价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中的表现;(3)评价学生对小说情节、人物、艺术的掌握程度。
2. 作业评价:(1)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2)评价学生作业中对小说情节、人物、艺术的分析能力;(3)评价学生作业中的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学习,运用想象联想法,描绘《智取生辰纲》中的一个场景,并简要分析其氛围渲染的作用;2. 选取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分析其性格特点及其在故事情节中的作用;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智取生辰纲》中“智取”精神的理解。
《九年级语文 智取生辰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智取生辰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深入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2.探讨小说的情节设置和矛盾冲突。
3.学习小说的环境描写对情节的推动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人物形象分析和情节探讨。
2.难点:环境描写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
文本分析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
四、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出本节课重点。
2.人物形象分析
(1)再次分析杨志、吴用等人物的性格特点。
(2)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深入理解人物。
3.情节探讨
(1)分析小说的情节设置,如悬念、转折等。
(2)讨论矛盾冲突在小说中的作用。
4.环境描写分析
(1)找出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段落。
(2)分析环境描写对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
5.角色扮演
(1)选取小说中的一个片段进行角色扮演。
(2)通过表演,加深对人物和情节的理解。
6.总结归纳
总结人物形象、情节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7.作业布置
写一篇小说的读后感,重点分析人物和情节。
九年级语文上册《智取生辰纲》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智取生辰纲》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1.2 教学内容简介《智取生辰纲》的作者和作品背景。
解读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分析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把握。
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2.2 教学难点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的引导。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
3.2 教学手段课本:提供故事的文本和注释。
多媒体:使用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引出《智取生辰纲》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4.2 讲解讲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解释生僻词语。
4.3 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参与度。
5.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测验,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3 文学鉴赏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测验,评估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第六章:教学拓展与延伸6.1 相关文学作品推荐推荐与《智取生辰纲》相关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以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古典文学。
6.2 实地考察或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相关活动,如参观历史博物馆、观看戏剧表演等,增强学生对历史和文学的理解和兴趣。
第七章:教学资源与材料7.1 教学资源教材:提供《智取生辰纲》的文本和注释。
参考书籍:提供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资料。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在线文章和视频。
7.2 教学材料课本:分发给每个学生,供课堂上阅读和讨论。
阅读材料: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形象。
第八章:教学计划与安排8.1 教学计划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每个章节的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时间安排。
【精品教案】最新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智取生辰纲》第2课时

《智取生辰纲》第2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分析作品的叙事线索,具体分析“智押”及“智取”。
2、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理解本文精巧的构思。
分析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
【教学重点】1.分析作品的叙事线索和杨志的思想性格。
2.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难点】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上一课时,我们大致梳理了故事情节,明确了本文行文的两条线索,一条是杨志失纲的明线,一条晁盖、吴用等人设计取纲的暗线,那么到底双方是怎样的人才导致了这个结果呢?双方的斗智又如何体现?让我们进入今天的课文学习。
二、分析人物形象将全班同学分为两组,一为“吴用组”,分析吴用等是如何用“智”的;一为“杨志组”,分析杨志为力保生辰纲不失采取了哪些措施。
问题1:吴用等既然要“智”取生辰纲,那么他们是如何用“智”的呢?请“吴用组”的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思考。
杨志是个老江湖,为了力保生辰纲不失他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呢?请“杨志组”的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思考。
吴用等好汉的智谋表现在:(1)智用天时。
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过了十四五日后(六月初四)"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
在短短几行文字中便出现两次"热",天气的特征已得到极其鲜明的表现。
天气炎热必然导致口渴。
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大笔渲染炎热气候,也就引发了众军汉宁可用自己的生命换取片刻的休息,以及虞侯和老都管对杨志的不满,更为军汉们极度渴望买酒解渴渲染气氛,更为下文的“智取生辰纲”埋下了伏笔。
如果没有酷热的天气作盾牌,军汉们就不会大汗淋漓,口渴难受,也不会宁愿忍受皮鞭之苦而到松树下休息,也不会凑钱买酒喝而遭遇蒙汗药致使生辰纲遭劫。
《智取生辰纲》第二课时最新优秀教案九年级上

示例:本文叙述了杨志受大名府留守梁世杰(蔡京的女婿)的派遣,押送生辰纲前往东京,在黄泥冈被晁盖、吴用等人用计夺走的故事。
三、浏览课文,理清结构
学生合作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得出本组意见
(一)两分法:
第一部分:(开头到“今日天下怎地不太平”)写杨志在押送生辰纲途中与大伙之间发生矛盾的情形。
C、大名府留守梁世杰恩赦杨志,安排比武,杨志斗武出色,被梁中书提拔做管军提辖使;(第13回)
D、受梁中书重托,押运生辰纲,在黄泥冈失陷;(第16回)
E、走投无路,落草二龙山宝珠寺。(第17回)
4、小组合作
⑴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自己的发现或疑问记录在课本上。小组交流。
⑵试用自己的话概述故事情节,要求说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重点:1、通过分析人物言行,结合具体环境,把握杨志的思想性格。
2、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难点: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的过程。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常言道:“智不智看《三国》,勇不勇看《水浒》。”意思是说:三国多智士,梁山多勇夫,那么水浒英雄是不是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呢?答案是否定的。他们的计谋同样让人拍案叫绝。不信,我们就来学习《智取生辰纲》,领略一下梁山好汉的计谋。
第二部分:(“杨志却待要回言”到最后)写杨志与晁盖等八条好汉的矛盾。
(二)六分法:
第一部分:故事发生(开头至“今日天下怎地不太平”)杨志押送生辰纲。
第二部分:故事发展(“杨志却待要回言”至“自去一边树下歇凉”)七雄贩枣蒙杨志。
第三部分:故事进一步发展(“没半碗饭时”至“也这般罗唣”)白胜设计诱官军。
九年级语文上册《智取生辰纲》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智取生辰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智取生辰纲》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课文背景和历史环境。
(3)培养学生的朗读、复述、表演等语文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梁山好汉的英勇智斗精神,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勇气。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增强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认识到团结协作、智勇双全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智取生辰纲》的主要内容,理解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深入分析课文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
3. 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课文,提出自己的见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理解课文内容。
3. 采用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4. 利用表演法,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水浒传》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情节。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形象。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运用。
(2)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深入解读课文。
5. 课堂实践:(1)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复述、表演等语文实践活动。
智取生辰纲(第2课时)_教案新部编本2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智取生辰纲》(第2课时)教案2第二课时目标:分析文中的矛盾冲突和人物形象。
步骤一、杨志押送金银担也是绞尽脑汁,处心积虑,谨慎小心的,再读课文,看一看杨志的“智”从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来。
智1:起止时辰的变更,出城后“五七日”的安排;“五七日后”的安排。
智2:“逼赶要行”,不敢稍怠。
智3:斥责两个虞侯的“慢慢地挨”。
智4:坚持赶路,得罪老都管。
智5:审察七个“贩枣客商”,以攻为守,连发三问。
智6:对卖酒汉子的高度警惕。
生辰纲最终还是被劫,杨志一行为什么会失败?内因:天热时赶路,军汉们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与押运士兵的矛盾构成了杨志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外因:在强人出没的黄泥冈松林里休息。
丧失了天时地利人和,失败在所难免。
二、分析本文的矛盾冲突。
1.阅读第一部分,讨论第一组矛盾:杨志与军汉←—→歇与行的矛盾杨观点:早晚歇,正热走,不准歇树林。
志理由:路途不太平,强人出没。
众观点:早晚走,正热歇,要歇树林。
军理由:天气炎热,行路艰难。
杨志对军汉:谁停步,轻则骂,重则打。
(专横暴烈)对虞侯:骂他们说话如放屁。
(态度不恭)态度对都管:责备他没分晓,不知艰难。
(不敢得罪)解决矛盾的途径:买枣人的到来,化解矛盾。
2.阅读第二部分,讨论第二组矛盾军汉与杨志←—→买酒与不准买酒的矛盾众军汉要买酒解渴,杨志不准买酒,怕被蒙汗药麻翻。
解决矛盾的途径:卖枣人先吃一桶,再吃半瓢,解除杨志疑心。
三、分析人物性格1.生辰纲最终被夺,这是否说明杨志是个很愚蠢的人?身处险境,对形势的判断很准确。
江湖阅历丰富,经验老到,办事精明、谨慎。
尽管他最后失败了,但他高度机警,严密监视对方,暗中提防,每一处都细致观察,不漏掉任何疑点。
性情暴戾,急躁,对军汗专横暴烈。
板书:精明能干急功近利、粗暴蛮横2.讨论;杨志为什么对人会有不同的态度?明确:这与杨志的人生观与生活经历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下药,麻倒对方,半瓢酒放倒青面兽)
晁、吴之“智”
智用天时——六月初四正午
智用地利——黄泥冈松树林
智用人和:一稳—扮客商,稳住对方(初消)
二诱— 佯争酒,引诱对方(消尽)
三麻—巧下药,麻倒对方(放倒
通过精彩的故事情节,体会吴用一伙人在“知取”环节体现出来的“智”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5.17《智取生辰纲》(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主备人
用案人
授课时间
年月
总第课时
课题
智取生辰纲(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掌握小说的有关知识。
2、运用小说知识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掌握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的方法。
3、具体 分析“智押”及“智取”。
重点
运用小说知识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掌握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的方法。
(五更→日中,辰牌→申时,这说明他小心谨慎,这叫“智变行辰”。怕在晨光中或暮色 中遭偷袭,而正午炎热,恐怕连强盗也不愿出来活动。)
(3)杨志一行人为什么放着宽平的官道不走,净找些偏僻崎岖的小径自讨苦吃?
(这叫“智选路径”。这样难走的路径,恐怕连歹人 也不愿走。)
(4)从“智藏行踪、智变行辰、智选路径 ”,可以看出杨志的 用心良苦,为了保证生辰纲安全,甚是煞费苦心。请同学们再在课文中找找,为了确保生辰纲的安全,杨志还有哪些举措?
(1)没有处理好内部关系
军健——骂、打——怨怅
杨志虞侯——嗔——搬口无不怨怅
老都管——烦——恼他
课堂小结
小组交流,人人交流,再选一名同学代表小组交流
板书设计
(用案人完成)
当堂作业
课外作业
教学札记
(3)在“天时、地利”起作用后,晁盖等又是如何发挥“人和”优势,通力合作,用计谋“智取生辰纲”的呢?
①晁盖他们是以什么身份出现在杨志面前的?扮 作客商有何用意?
(扮客商,稳住对方,初步消除杨志的疑心)
②杨志是老江湖了,为什么他连下蒙汗药这种勾当也防不住,着了道儿?
(晁盖等人的戏演得好。佯争酒,引诱对方,半瓢酒消尽了杨志的疑心)。
①时间:六月初四正午,天气有何特征?
(十分炎热,热不可当,为松树林休息和白胜卖酒作好准备,从中可以看出,这个时间是吴用精心挑选的,可说是智用天时;
②地点:为什么选黄泥冈、松树林为劫纲的地点?
(山冈可用来掩护,松树林既可以诱敌休息又可以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实情况。为下文吴用取药,下药作好了 准备。从中可以看出,这个地点也是 精心挑选的,可以说是智用地利。
结合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理解小说情节,分析作物形象。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2、杨志之“智”
为了押运成功,杨志也殚精竭虑,绞尽脑汁,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杨志的计谋?
(1) 他为什么不多带兵?
(为了掩人耳目,这叫“智藏行踪”)
(2)离京五七日后杨志对时间作了怎样的调整?为什么要调整?
①逼赶:怕路长梦多,不惜打骂军士,斥责虞侯,得罪老都管;
②减少中途休息:担心军士懈怠;
③审察枣贩:谨慎,多疑;
④对卖酒汉子高度警惕;
⑤喝酒时慎之又慎,小心翼翼。
这说明杨志是个精明、谨慎、多智之人。
杨志之“智”
智藏行踪——精明
智变行辰——谨慎
智选路径——多智
3、综合比较:
为什么一个如此精明、谨慎、多智的杨志押送生辰纲仍不免失败的命运呢?杨志到现在仍然想不明白,请同学们替他总结一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
难点
具体分析“智押”及“智取”。
教法及教具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一、结合矛盾冲突,分析人物之“智”
1、晁、吴之“智”
(1)六月初四正午,在黄泥冈的松树林中,押纲的杨志和劫纲的晁盖等人碰上了,他们是不是偶然的不期而遇呢?
(不是,是吴用精心安排设下圈套,等杨志来钻)
(2)为什么吴用安排这样的时间和地点来取生辰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