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古代汉语》星图读法 共30页
古代汉语上(王力)

王力《古代汉语》笔记整理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2)按音序排列。
(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
(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
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 和“报”的韵母ao声调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
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
如:元,始也。
(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
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
如:斗,十升也。
(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
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
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
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 看编成。
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 个部首分别归人十二集中。
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
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 年出版。
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
修订版于1993 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
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
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
1986 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
王力古汉语重要字形解析

字形解析象形日(象形。
甲骨文和小篆字形。
象太阳形。
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
本义:太阳)月(象形。
甲骨文字形。
象半月形。
“月”是汉字部首之一。
本义:月亮)山(象形。
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
“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
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矢(象形。
甲骨文字形。
象镝括羽之形。
本义:箭)牛(象形。
甲骨文字形作“牜”。
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羊(象形。
甲骨文字形,像羊头形。
“羊”是汉字的一个部首。
本义:一种哺乳动物)女(象形。
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敛手跪着的人形。
本义:女性, 女人,与“男”相对)子(象形。
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
“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
本义:婴儿)页(象形。
小篆字形。
上面是“首”,下面是“人”,“头”的本字。
本读xié。
“页”是汉字的一个部首。
从“页”的字都与头面有关。
①本义:人头。
②引申义:书页)首(象形。
金文字形,上面是头发和头皮,用以表示头盖;下面是眼睛,用以代表面部。
本义:头) 自(象形。
小篆字形。
象鼻形。
“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
本义:鼻子)止(“趾”的本字。
象形。
甲骨文字形。
上象脚趾头,下象脚面和脚掌。
本义:脚) 心(象形。
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
本义:心脏)眉(象形。
甲骨文,小篆字形。
象目上毛形。
本义:眉毛)弓(象形。
甲骨文字形,象弓形,有弓背和弓弦,后省去弓弦,只剩下弓背,隶变后变成现在的“弓”字。
“弓”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弓”的字多与“弓箭”有关系。
本义:射箭或打弹的器械) 豆(象形。
甲骨文字形,形似高脚盘,或有盖。
汉字部首之一,从“豆”的字或与食器有关。
或与豆类有关。
本义: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鼎(象形。
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象鼎足。
本义:古代烹煮用的器物)行(象形。
本义:道路)车(象形。
甲骨文有多种写法。
象车形。
2024版王力《古代汉语》PPT课件讲义完整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7
33
选读篇目
《郑伯克段于鄢》、《曹刿论战》等。
赏析要点
分析选文所体现的作者的历史观和文学 观;探讨选文在叙事写人方面的艺术成 就;品味选文的语言特点。
2《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 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 和策略。
《战国策》的艺术特色在于善于通过讽 喻、比喻、夸张等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描写社会风貌;语言生动、流畅,富于 感情色彩。
现代音
上古音、中古音与现代音的比较
指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音,以北京语音为标 准音,可通过拼音方案等工具学习掌握。
揭示汉语语音的历时变化及其规律,有助于 深入了解汉语语音系统的发展演变。
2024/1/27
11
03
词汇与语法
2024/1/27
12
古代汉语词汇的特点与分类
特点
单音节词为主
多义词丰富
2024/1/27
2024/1/27
研究现状
目前,古代汉语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古籍整理与校 勘工作仍需加强,音韵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尚 未得到圆满解决,训诂学和语法学的研究也 需要进一步深入。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 学术交流的加强,古代汉语研究的方法和手 段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6
02
文字与音韵
20
《楚辞》概述及艺术特色
《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 原等人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具有 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
格。
《楚辞》以屈原的作品为代表, 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强烈的个
人情感表达。
《楚辞》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 象征、比喻等手法的运用,以及
《王力古汉语字典》使用详解

《王力古汉语字典》使用详解1.引言1.1 概述概述王力古汉语字典(简称《王力》)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古汉语学大师王力先生所编纂的一部权威字典。
该字典以系统整理古代汉语的字词和用法为主要内容,对于研究和学习古汉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它不仅收录了大量古代文献中的文字,还详细解释了这些文字的意义以及用法。
《王力》字典在中国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
王力先生作为中国现代古汉语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精湛的学术造诣和严谨的研究方法使得这本字典成为了学习者们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在这本字典中,王力先生不仅依据字形和文献材料进行了分类和编排,还通过详细的释义和丰富的例证,提供了对古汉语词汇和用法的深入解读,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汉语的精髓。
王力先生在编纂《王力》字典的过程中,注重了对每个字词的多角度解读。
他不仅参考了古代文献中的用法,还结合了自己对于语言学和汉字学的研究成果,使得这本字典更加准确和全面。
同时,由于其丰富的知识内容和权威性,这本字典也成为了学术界研究古汉语的重要参考资料。
《王力》字典对于古汉语学习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和使用这本字典,学习者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汉语的词汇和用法,提高自己的古汉语水平。
同时,这本字典也为古代文献的阅读和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帮助学者们深入挖掘和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综上所述,王力古汉语字典是一本重要且权威的字典,它对于研究和学习古汉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该字典,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古汉语的文化内涵,提高对古代文献的解读和理解能力。
同时,对于古汉语学习者来说,这本字典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古汉语的词汇和用法。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王力古汉语字典的背景、编纂特点以及对学习者和学术界的重要意义。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篇文章主要围绕《王力古汉语字典》展开详细阐述。
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2. 正文部分将主要分为两个小节,分别介绍《王力古汉语字典》的背景与历史以及它的编纂与特点。
《古代汉语》王力 中华书局 1997 03

《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1997 03目录王力简介--------------------------------------------------------------------------------◇绪论◇古汉语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古汉语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古汉语通论(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古汉语通论(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古汉语通论(五)汉字的构造◇古汉语通论(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古汉语通论(七)判断句◇古汉语通论(八)叙述句◇古汉语通论(九)否定句,否定词◇古汉语通论(十)疑问句,疑问词◇古汉语通论(十一)词类的活用◇古汉语通论(十二)人称代词◇古汉语通论(十三)连词,介词◇古汉语通论(十四)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古汉语通论(十五)《诗经》的用韵◇古汉语通论(十六)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古汉语通论(十七)古书的注解(上)◇古汉语通论(十八)古书的注解(下)◇古汉语通论(十九)古代文化常识(一)◇古汉语通论(二十)古代文化常识(二)◇古汉语通论(二十一)古代文化常识(三)◇古汉语通论(二十二)古代文化常识(四)◇古汉语通论(二十三)古文的文体及其特点◇古汉语通论(二十四)古书的句读◇古汉语通论(二十五)骈体文的构成(上)◇古汉语通论(二十六)骈体文的构成(下)◇古汉语通论(二十七)◇古汉语通论(二十八)◇古汉语通论(二十九)诗律(上)◇古汉语通论(三十)诗律(下)◇古汉语通论(三十一)词律◇古汉语通论(三十二)曲律◇第一单元文选(左传)◇第二单元文选(战国策)◇第三单元文选(论语)◇第四单元文选(孟子)◇第五单元文选(墨子)◇第六单元文选(诗经)◇第七单元文选(楚辞)◇第八单元文选(史记)◇第九单元文选(贾谊)◇第十单元文选(韩愈)◇第十一单元文选(沈约)◇第十二单元文选(贾谊)◇第十三单元文选(两汉乐府民歌)◇唐宋五言古体诗◇第十四单元文选(词)◇次韵章质夫杨花词[1]◇曲·小令◇常用词(一)60字◇常用词(二)62字◇常用词(三)65字◇常用词(四)65字◇常用词(五)63字◇常用词(六)66字◇常用词(七)71字◇常用词(八)93字◇常用词(九)91字◇常用词(十)95字◇常用词(十一)89字◇常用词(十二)88字◇常用词(十三)96字◇常用词(十四)82字◇〔附录一〕简化字与繁体字对照表◇〔附录二〕汉字部首举例◇〔附录三〕上古韵部及常用字归部表◇〔附录四〕上古声母常用字归类表◇〔附录五〕词谱◇〔附录六〕曲谱◇〔附录七〕曲韵常用字表◇〔附录八〕常用词音序检字总表◇〔附录九〕常用词笔画检字总表◇编后记关注楼主收藏转发至天涯微博作者:秋闲提交日期:2010-01-28 11:17:04 1楼自从部落改了版,编辑文字都会出现乱码,怎么办呢?作者:秋闲提交日期:2010-01-28 15:57:12 2楼王力简介王力先生(1900-1986)字了一,广西博白人。
王力《古代汉语》古汉语通论(五)汉字的构造

王力《古代汉语》古汉语通论(五)汉字的构造汉字的构造关于汉字形体的构造,传统有六书的说法。
《周礼·地官·保氏》说,保氏(官名,掌教育)以六艺教国子(公卿大夫的子弟),六书是六艺之一,但是没有说明六书的内容。
班固《汉书·艺文志》说:“古者八岁入小学。
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声、转注、假借。
”郑众注《周礼》,以为六书是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许慎《说文解字·叙》以为六书是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清代后,大家大致才用许慎订的名称和班固订的次序,依次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1.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诘诎,即弯曲)(1)大部分是独体象形、少部分是合体象形。
(2)由象形符号构成,字形近于图画,所画即为字义所表示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位;一般为实物名词。
人:像人体的侧视形。
女:像交手曲膝跪坐的妇女形目:甲骨文像人眼形。
小篆改横为直,形已失真。
臣:像竖目形。
字形画顺服的奴隶注视主人的一只眼睛,本义指奴隶。
自:甲骨文像鼻子形。
后加声符成“鼻”,以表其本义。
牛:甲骨文像牛头正视形。
羊:甲骨文像羊头正视形。
木:甲骨文像有枝干根梢的树形。
水:甲骨文像流水形。
申:甲骨文像闪电形,本义是电。
眉:甲骨文像眼目上的眉毛形果:甲骨文像树上结有果实形。
小篆将甲骨文木上的三个果实省为一个,同时加上饰画“十”。
2.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指事字有如下特点:(1)独体指事(2)加体指事本:本义指树根末:本义指树梢朱:本义指树干。
后加木旁作“株”,表其本义。
亦:甲骨文,在正面人形(大)的两腋下加两个点,以指明人的臂腋之处,本义为腋。
“腋”是从肉腋声的后起形声字,其声符“夜”是从夕亦声的形声字。
寸:小篆,又下用一横指出中医所谓寸脉或寸口之所在。
本义为寸脉、寸口。
因其距手的距离,后借以表示长度单位,十分为一寸。
《古代汉语》表格

阳声10部
古音三十六字母:见溪群疑,端透定泥,知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娘,帮滂并
明, 非敷奉微,精清从心邪,照穿牀審禅,影晓匣喻,来日。
全清 次清 全浊 次浊 清 牙音 舌 音 唇 音 齿 音
舌头 舌上 重唇 轻唇 齿头 正齿 见 端 知 帮 非 精 照 影 溪 透 彻 滂 敷 清 穿 群 定 澄 并 奉 从 床 喻 来 日 疑 泥 娘 明 微 心 邪 晓
阴声 9 部 入声11部
1 4 7 9 12 15 18 21 24 之 幽 宵 侯 鱼 支 脂 微 歌 2 5 8 10 13 16 19 22 25 27 29 职 觉 药 屋 铎 锡 质 物 月 缉 叶
古音三十二声母
3 6 11 14 17 20 23 26 28 30 蒸 冬 东 阳 耕 真 文 元 侵 谈 溪 牙音 见 舌音 端(知) 透(徹) 群 定(澄) 章(照三)昌(穿三) 船(牀三) 唇音 帮(非) 滂(敷) 并(奉) 清 从 齿音 精 壮(照二)初(穿二) 崇(牀二) 晓 匣(喻三) 喉音 影 来 半舌 日 半齿 疑 泥(娘) 余(喻四) 书(審三) 禅 明(微) 心 邪 山(審二)
见溪群疑王力的三十二声母影守温三十六字母影舌头端透定泥舌上知彻澄娘见溪群疑见溪群疑重唇帮滂并明晓晓轻唇非敷奉微匣匣齿头精清从心邪端透定泥端透定泥知彻澄余正齿喉音半舌音照穿床邪禅余影喻晓匣来来来精清从心邪精清从心邪庄初崇山章昌船初禅帮滂并明日照穿牀審禅帮滂并明半齿音牙音舌音唇音齿音古音三十六字母
古韵三十部
浊
对比表:
王力的三 守温三十六 十二声母 字母
影 见溪群疑 晓 匣 端透定泥 端透定泥 (知彻澄 余 余 来 来 精清从心邪 精清从心邪 庄初崇山 (章昌船初 照穿牀審禅 禅) 帮滂并明 帮滂并明 影 见溪群疑 晓 匣
王力上古声母表

王⼒上古声母表
王⼒上古声纽表(33)
据王⼒《同源字典》,商务印书馆,1982年10⽉第⼀版
同纽者为双声: 刚、强同为见母同类同直⾏或⾆齿同直⾏为准双声:
著(端)彰(章)
同类同横⾏为旁纽:劲(见),强(群)
同类不同横⾏为准旁纽:它(透),蛇(船)
喉与⽛,⾆与齿为邻纽: 影(影),景(见)
跟三⼗六字母⽐较:明显不同有
第⼀,少了8个:知彻澄娘,⾮敷奉微
第⼆,多了5个:庄初床⼭俟
第三,照组拟⾳有变化。
练习
伏(并,职)羲,古书有时写作“包(帮,幽)牺”,就是⼀个⼈不,从古⾳上能否进⾏解释?
3、《庄⼦`逍遥游》:“抟扶摇⽽上者九万⾥”注,扶摇,旋风。
《尔雅释天》:“扶摇谓之飙”。
郭璞注:“暴风从下上”《说⽂》“飙,扶摇,风也”,从您的⽅⾔结合古⾳知识,您认为这就是⼀种什么语⾔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体的周日视运动
地球的自转 →天体的周日视 运动 →太阳自东向西 在周日平行圈上 每日运行一周 →所有天体的东 升西落。
不同纬度处的天体视运动:
1、极区
2、赤道地区
3、中纬度地区
在地球的南、北 极地区看到所有天 体都平行于地平圈 做圆运动
在地球赤道地区
看到所有天体都垂 直于平面做圆运动
在中纬地区看到的 天体的周日视动
的23时的星象,
我们可以看到北
斗星的杓柄几乎 指向正东。
北斗
因为夏至时太阳从
春分时的0h移动到
了6h,所以相应的,
夏至那一天23时的
星象也应该差6
(90°),也就是
这幅图的样子。
该图中北斗星的杓 北
柄指向南方。
斗
• 注意:上图中杓柄指向上方,和一般地 图不同,这里的上方不是北方,而是南 方,因为它和北天极的方向相反。
中国古代把可见天空分为
三垣四象二十八宿
三垣:北天极及附近的三个较大天区 紫微垣:(中垣)天北极周围天区 太微垣:(上垣)包括紫微垣与二十八
宿之间、 天鹰座、武仙座、北冕座等天区。
天极、天赤道、子午圈:
天极:过天球中心做一与 地球自转轴平行的直线 (天轴),它与天球相 交的两点为天极。是南 北极在天球的投影。
天赤道:过天球中心做一 与天轴垂直的平面(天 赤道面),它与天球相 交的大圆为天赤道。是 赤道在天球的投影。
天子午圈:过天极和天顶
(观测者头顶)的大圆 。是经过观测者的经线 在天球的投影。因为太 阳在每天的午时(白天 正午在中天)和子时 (夜半子时在天球另一 面中天)经过该线而得
星图的坐标体系
• 测量天球的常用坐标体系有赤道坐标系 和黄道坐标系等
• 一般的星图使用的是赤道坐标系 • 赤道坐标系的经纬度用赤经、赤纬来表
示,教材所配星图上的纬度就是赤纬度。 • 赤经度也经常用时角来表示,因为天球
的运动速率是恒定的,两个相差固定经 度角的星体,通过子午圈的时间差也是 固定的。
星图上的时角t(赤经度)的意义
从图上可以看到, 赤经6h再加48′左右, 赤纬-18°左右有全 天最亮的一颗恒星
赤经6h48′ 天狼星
北极星图读法
• 正持时,这张图 所反映的是春分 这一天的正午十 二点,北天极附 近的星象(虽然 这时我们看不见 星星)
• 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张图应按逆时 针方向旋转,以 与星象对应
这是春分这一天
太阳躔次的观测方法:中星观测
• 躔次,是古人对太阳在天球上所在位置的称呼 • 因为阳光的遮蔽,人们白天看不到星星,与太
阳躔次前后一定距离(比如前后15°)的星星, 可以在太阳升起前和落山后看到,但正处于太 阳躔次的星星是看不到的。 • 因此古人观测太阳躔次,进而测定黄道的办法 是观测晨、昏、夜半中星。 • 中星,是某一时刻经过子午圈(正南)的恒星。 • 古人观测固定日期晨、昏、夜半中星再减去一 定的度数(如夜半中星度数减去180°或12h) 就可以得出太阳的赤经位置,再结合测得的赤 纬数值(太阳高度)就算出了太阳的躔次。
天球
人们观天时从视觉上看天是圆形的,天上的星体与我们的 距离是相等的,就像贴在这个球体上一样,这个人们想象中的 球就是天球。
特点: 1、与直观感觉相符的科学抽象 2、天体在天球上的位置只反映天体视方 向的投影 3、天球上任意两天体的距离用其角距表 示 4、地面上两平行方向指向天球同一点 (因为他们天球半径无穷大,相对的地 面两点距离无穷小,两条平行线等于一 条线) 5、任意点为球心(与上条同理)
永不上升与永不下落天体
1、永不下落天体: δ≥(900-φ )(恒显
圈)φ 为观测者所在 纬度值,如观测者在 北纬250 则δ≥750
永不上升天体: δ≤-(900-φ )(恒
隐圈)
2、地理纬度越高,这类 天体越多:
极区:各半;
赤道:无
这是北天恒星周 日视运动的照片。 每条弧线都是一颗 恒星穿过夜空的轨 迹。图(a)的暴光 时间约为1小时,
• 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 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 天下皆冬。 (《鹖冠子·环流》)北斗星 的斗柄在四季指向不同方向。由于岁差 的存在,在古代的不同时期,斗柄指向 以上各方向的时间比起现在的23时还要 不同程度地早一些。
星空区域的划分
星座:
为了认星方便,人们用假想的线条将亮 星连接起来,构成各种各样的图形,或 人为地把星空分成若干区域,这些图形 连同它们所在的天空区域,中国称之星 官(教材星图用黑色标志),西方叫做 星座(教材星图用绿色标志)。
图(b)约为5小时。 b图中最大的圆
圈就是恒显圈。
天体的周年视运动
地球的公转 →天体的周年视运动 →太阳自西向东在黄道上每年运 行一周 →造成四季星空的不同。
太阳的周年视运动轨迹:黄
道(将太阳在天球上的投影连 缀起来即可得到)
运动方向:自西向东
当太阳位于: 春分点时:(3月21日) (赤经)α=0h (赤纬)δ=00 夏至点时:(6月22日) α=6h δ=23.50 秋分点时:(9月23日) α=12h δ=00 冬至点时:(12月22日) α=18h δ=-23.50
中低纬度天文图读法
• 在中低纬度
的天文图上
可见黄道与
天赤道有两
处交叉,分
别是春分点
和秋分点。
太
• 春分这一天
阳
太阳运行到 春分点,该
位 置
日正午,赤
经0h线为天
子午圈,处
在正南天
从这一天中午的12 时到傍晚18时天球 旋转90°,也即赤 经时角6h,因此当 18时太阳落下地平 线,赤经6h线为子 午圈,对象正南。 这时太阳刚落山, 天空还亮,看不清 星光。再过24-48分 钟,等天球再旋转 6°-12°(这段时 间叫做“朦影”) 就可以看到星星了。
• 由于有周日视运动和周年视运动两个周期,所 以星图上的经度时角t(赤纬度)有两种意义: 对于周日视运动来说24时就是24小时;对于周 年视运动来说,24时对应的就是二十四个节气, 也就是一年,每两个小时是两个节气,对应的 是大约一个月的时间。
• 如果将时角换算成赤经度数,则是:对于周日 视运动来说每小时相当于15°;对于周年视运 动来说每天大约相当于1°,每月大约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