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环芳烃的主要来源

合集下载

多环芳烃

多环芳烃

多环芳烃(PAHs)是环境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其来源于有机物热解和不完全燃烧, 在空气、水、土壤中广泛分布。

由于食品产地环境受到污染, 致使PAHs在食品中存在, 同时加工方式不同, 也会影响食品中PAHs的含量。

长期食用含有PAHs的食物对健康将产生潜在威胁[2- 5]。

不同国家和地区, 烹饪方法和饮食习惯不同,从食品中摄入的PAHs量也不相同。

不同食品中含有不同种类和浓度的多环芳烃,其主要来源有以下3方面: (1)自然界天然存在的,如植物、细菌、藻类的内源性合成,使得森林、土壤、海洋沉积物中存在多环芳烃类化合物; (2)环境污染造成的,现代工业生产和其它许多方面要使用和产生多环芳烃类化合物;这些物质难免会有一些排放到食品的生产环境如水源、土壤、空气、海洋中,从而对食品造成污染,这是目前食品中多环芳烃最主要的来源;(3)食品加工和包装过程中产生的,如食品的烤、炸、熏制和包装材料、印刷油墨中多环芳烃污染,这也是食品中多环芳烃的重要来源。

目前,各类食品已检测出20余种PAHs,其中以熏烤类食品污染最严重:如熏肉吉有屈、苯并[b]荧蒽、苯并[e]芘、苯并[k]荧蒽、苯并[a]芘、1,2,5,6-二苯并蒽、茚[1,2,3-cd]并芘等PAHs。

王绪卿评价了14种熏烤肉中PAHs的污染水平,并在19 份腊昧肉中全部测出屈、苯并[e]芘、苯并[k]荧蒽,其中9 份样品苯并[a]芘量为0.34~27.56μg/kg。

另据报道,尼日利亚各种熏烤鱼中均含有PAHs。

比较了现代烤炉与传统烤炉熏烤物中13种PAHs含量,前PAHs<4.5μg/kg。

后者苯并[a]芘为0.2~4.1μg/kg(湿质量)。

食用植物油及其加热产物中均含有PAHs[6- 7],而且加热后PAHs含量显著增加。

实验表明,食用植物油加温后B(a)P含量是加温前的2.33倍, 1,2,5,6- 二苯并蒽为4.17倍,而且油烟雾中其含量更高,厨房空气气态样品中PAHs种类与含量均大于颗粒物,说明厨房空气中PAHs可能主要是由于食品,特别是动植物蛋白以热油烹炸过程中形成。

多环芳烃的介绍

多环芳烃的介绍

多环芳烃(PAHs)的介绍一、简介PAHs,学名多环芳烃。

是石油、煤等燃料及木材、可燃气体在不完全燃烧或在高温处理条件下所产生的一类有害物质,通常存在于石化产品、橡胶、塑胶、润滑油、防锈油、不完全燃烧的有机化合物等物质中,是环境中重要致癌物质之一.在环境中,有机污染物充斥于各处,多环芳香化合物(PAH)为其大宗,且部分已被证实对人体具有致癌与致突变性。

PAH之来源包括:藻类或细菌之生物合成、森林大火、火山爆发,以及火力发电厂、**场焚化场、汽机车与工厂排气等。

PAH之种类很多,其中之16种化合物于1979年被美国环境保护署(US EPA)所列管。

PAHs主要包括以下16种同类物质:1 Naphthalene 萘2 Acenaphthylene 苊烯3 Acenaphthene 苊4 Fluorene 芴5 Phenanthrene 菲6 Anthracene 蒽7 Fluoranthene 荧蒽8 Pyrene 芘9 Benzo(a)anthracene 苯并(a)蒽10 Chrysene 屈11 Benzo(b)fluoranthene 苯并(b)荧蒽12 Benzo(k)fluoranthene 苯并 (k)荧蒽13 Benzo(a)pyrene 苯并(a)芘14 Indeno(1,2,3-cd)pyrene 茚苯(1,2,3-cd)芘15 Dibenzo(a,h)anthracene 二苯并(a, n)蒽16 Benzo(g,hi)perylene 苯并(ghi)北(二萘嵌苯)性状:纯的PAH通常是无色,白色,或浅黄绿色的固体。

我们为您提供的测试标准:EPA8270 索氏萃取提取PAHs,其中覆盖了16项PAHs的测试项目!二、来源有机物的不完全燃烧,煤/油/气/烟草/烤肉/木炭,原油,木馏油,焦油,药物,染料,塑料,橡胶,农药,发动机,发电机产生PAHs石油、煤等燃料及木材、可燃气体在不完全燃烧或在高温处理条件下所产生的一类有害物质,通常存在于石化产品、橡胶、塑胶、润滑油、防锈油、不完全燃烧的有机化合物等物质中,是环境中重要致癌物质之一.在环境中,有机污染物充斥于各处,多环芳香化合物(PAH)为其大宗,且部分已被证实对人体具有致癌与致突变性。

多环芳烃来源和性质

多环芳烃来源和性质

多环芳烃来源和性质自然源主要包括燃烧(森林大火和火山喷发)和生物合成(沉积物成岩过程、生物转化过程和焦油矿坑内气体),未开采的煤、石油中也含有大量的多环芳烃人为源PAHs人为源来自于工业工艺过程、缺氧燃烧、垃圾焚烧和填埋、食品制作及直接的交通排放和同时伴随的轮胎磨损、路面磨损产生的沥青颗粒以及道路扬尘中,其数量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大大增加,占环境中多环芳烃总量的绝大部分;溢油事件也成为PAHs人为源的一部分。

在自然界中这类化合物存在着生物降解、水解、光作用裂解等消除方式,使得环境中的PAHs含量始终有一个动态的平衡,从而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浓度水平上,但是近些年来,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加剧,破坏了其在环境中的动态平衡,使环境中的PAHs大量的增加。

因此,如何加快PAHs在环境中的消除速度,减少PAHs对环境的污染等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

多环芳烃大部分是无色或淡黄色的结晶,个别具深色,熔点及沸点较高,蒸气压很小,大多不溶于水,易溶于苯类芳香性溶剂中,微溶于其他有机溶剂中,辛醇-水分配系数比较高。

多环芳烃大多具有大的共扼体系,因此其溶液具有一定荧光。

一般说来,随多环芳烃分子量的增加,熔沸点升高,蒸气压减小。

多环芳烃的颜色、荧光性和溶解性主要与多环芳烃的共扼体系和分子苯环的排列方式有关.随p电子数的增多和p电子离域性的增强,颜色加深、荧光性增强,紫外吸收光谱中的最大吸收波长也明显向长波方向移动;对直线状的多环芳烃,苯环数增多,辛醇-水分配系数增加,对苯环数相同的多环芳烃,苯环结构越“团簇”辛醇-水分配系数越大。

多环芳烃化学性质稳定.当它们发生反应时,趋向保留它们的共扼环状系,一般多通过亲电取代反应形成衍生物并代谢为最终致癌物的活泼形式。

其基本单元是苯环,但化学性质与苯并不完全相似.分为以下几类⑴具有稠合多苯结构的化合物如三亚苯、二苯并 [e,i]芘、四苯并 [a,c,h,j]葱等,与苯有相似的化学稳定性,说明:电子在这些多环芳烃中的分布是和苯类似的。

多环芳烃分布及风险综述

多环芳烃分布及风险综述

多环芳烃分布及风险综述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由两个以上苯环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物。

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也是许多人为活动的副产品。

多环芳烃具有高毒性和持久性,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风险。

本文将综述多环芳烃的分布情况以及相关风险。

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燃烧过程,包括化石燃料的燃烧、焚烧废物、工业排放等。

其中,化石燃料的燃烧是主要的排放源,如汽车尾气、燃煤电厂排放的烟气等。

此外,多环芳烃还存在于一些工业废水、土壤和沉积物中。

由于其具有较高的挥发性和黏附性,多环芳烃可以通过大气降水和风力传播到较远的地方。

多环芳烃在环境中的分布具有地域差异性。

在城市和工业区,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多环芳烃的浓度往往较高。

例如,在交通密集的城市地区,道路上的汽车尾气是主要的多环芳烃来源,导致周边空气中多环芳烃的浓度升高。

另外,在工业区,工厂的排放和废物处理也会导致周边土壤和水体中多环芳烃的积累。

然而,乡村和自然环境中也存在多环芳烃的污染。

尽管这些地区的污染源相对较少,但由于多环芳烃的持久性,它们可以通过长距离传输到这些地区。

例如,大气中的多环芳烃可以随着降水沉积到土壤和水体中。

此外,一些农药和木材防腐剂中也含有多环芳烃成分,这些化合物可能会渗入土壤和地下水中,进而影响农作物和饮用水的安全。

多环芳烃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风险。

它们具有致突变性、致癌性和内分泌干扰性等特性,可能对人体的免疫系统、呼吸系统和生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长期接触多环芳烃可能导致癌症、免疫功能异常和生殖问题等健康问题。

此外,多环芳烃还对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可能导致水生生物的死亡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为了减少多环芳烃的风险,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减少多环芳烃的排放源是关键。

这包括改善工业生产过程、采用清洁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加强废物处理和减少农药使用等。

此外,监测和评估多环芳烃的分布和浓度也十分重要,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和修复。

多环芳烃rfc

多环芳烃rfc

多环芳烃rfc何为多环芳烃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由两个以上苯环连接而成的有机物。

它们可以通过自然和人为过程生成,并广泛存在于环境中。

由于多环芳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独特性质,它们在环境保护和公共健康方面引起了广泛关注。

多环芳烃的来源及生成机制自然生成多环芳烃可以由自然过程生成,例如:1.火山喷发释放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多环芳烃;2.燃烧过程中,如森林大火,也会产生大量的多环芳烃。

人为生成人类活动也是多环芳烃的重要来源,例如:1.工业过程中的燃烧,尤其是不完全燃烧,会产生大量多环芳烃;2.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大气中多环芳烃的重要来源;3.汽车尾气中也含有多环芳烃。

多环芳烃的毒理学效应多环芳烃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都具有潜在的危害。

它们具有以下毒理学效应:致癌性多环芳烃中的一些化合物被证实具有致癌性,例如苯并[a]芘。

这些物质可以通过吸入、食入或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并在体内形成致癌物质-DNA加合物,导致细胞突变和癌症的发生。

多环芳烃还可能对人体免疫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研究表明,暴露于多环芳烃可以干扰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并增加患上免疫相关疾病的风险。

生殖毒性多环芳烃可以对生殖系统产生有害影响,包括对生殖细胞的DNA损伤,导致生殖能力降低和生育问题。

多环芳烃的环境行为和生态影响多环芳烃具有持久性和生物蓄积性,导致它们在环境中广泛分布,并逐渐积累在食物链的高级消费者身上。

这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累积效应,对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多环芳烃还可能通过水体和土壤的迁移和扩散,进一步污染周围的生态系统。

多环芳烃的监测和控制为了保护环境和公共健康,对多环芳烃进行监测和控制至关重要。

以下是常见的多环芳烃监测和控制方法:大气监测通过收集大气中的颗粒物和气态样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等方法,对多环芳烃进行定量分析和监测。

水体监测水体中的多环芳烃可以通过固相萃取、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监测和分析。

土壤监测土壤中的多环芳烃监测可以通过提取和分离技术,结合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和质谱等技术进行定量分析。

多环芳烃

多环芳烃
多环芳烃的来源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自然源主要来自陆地、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的生物合成过程,另外森林、 草原的天然火灾及火山的喷发物和从化石燃料、木质素和底泥中也存在多环芳烃;人为源主要是由各种矿物燃料 (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木材、纸以及其他含碳氢化合物的不完全燃烧或在还原条件下热解形成的。
PAHs由于具有毒性、遗传毒性、突变性和致癌性,对人体可造成多种危害,如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 系统损伤,对肝脏、肾脏造成损害。被认定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有机污染物。
图片引自 。
蒽存在于煤焦油中,含量约为0.25%。蒽的分子式为C14H10,由三个苯环稠合而成。菲也存在于煤焦油中, 与蒽互为同分异构体。
其他稠环芳烃
芳烃主要来自于煤焦油中,其中可分离出稠环芳烃,如茚、芴、苊是脂环和芳环相稠合的芳烃,四苯、芘等 是高级稠环芳烃。此外,蒽和菲的衍生物是具有显著致癌作用的稠环芳烃,简称致癌烃。
目前微生物修复已经成为修复环境和去除包括多环芳烃在内许多污染物的重要技术。与高分子量多环芳烃相 比,低分子量的多环芳烃相对稳定性较差,更易溶于水,因此也更易被微生物降解。细菌经过三十亿年的进化已 经具备代谢几乎所有化合物获取能量的能力,并已被视为自然的终极清除剂。由于细菌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已被 广泛用于降低或修复污染环境的危害。目前已发现的多环芳烃降解菌有很多种,其中萘和菲降解菌的研究更为广 泛。细菌通常在有氧条件下降解 PAHs,主要通过加氧酶进行代谢,加氧酶主要包括单加氧酶或双加氧酶。细菌 降解 PAHs的第一步是通过双加氧酶使苯环上的碳原子发生羟基化作用形成顺式二氢醇,在二醇脱氢酶的作用下 形成二醇中间体,通过内源或外源双加氧裂解酶通过邻位裂解或次裂解途径将二醇中间体雌二醇进行裂解反应形 成中间体(如儿茶酚),最终转化为TCA循环中间体。真菌能够通过共同代谢作用将 PAHs代谢为多种氧化产物或 者二氧化碳。真菌对 PAHs的降解作用主要通过单加氧酶进行降解。然而,真菌对 PAHs的降解作用只是限于特定 的菌株和生长条件才有效。能够降解多环芳烃的真菌主要有两类:木质素降解菌(白腐真菌)和非木质素降解 菌。

多环芳烃来源和性质

多环芳烃来源和性质

多环芳烃来源和性质自然源主要包括燃烧(森林大火和火山喷发)和生物合成(沉积物成岩过程、生物转化过程和焦油矿坑内气体),未开采的煤、石油中也含有大量的多环芳烃人为源PAHs人为源来自于工业工艺过程、缺氧燃烧、垃圾焚烧和填埋、食品制作及直接的交通排放和同时伴随的轮胎磨损、路面磨损产生的沥青颗粒以及道路扬尘中,其数量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大大增加,占环境中多环芳烃总量的绝大部分;溢油事件也成为PAHs人为源的一部分。

在自然界中这类化合物存在着生物降解、水解、光作用裂解等消除方式,使得环境中的PAHs含量始终有一个动态的平衡,从而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浓度水平上,但是近些年来,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加剧,破坏了其在环境中的动态平衡,使环境中的PAHs大量的增加。

因此,如何加快PAHs在环境中的消除速度,减少PAHs对环境的污染等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

多环芳烃大部分是无色或淡黄色的结晶,个别具深色,熔点及沸点较高,蒸气压很小,大多不溶于水,易溶于苯类芳香性溶剂中,微溶于其他有机溶剂中,辛醇-水分配系数比较高。

多环芳烃大多具有大的共扼体系,因此其溶液具有一定荧光。

一般说来,随多环芳烃分子量的增加,熔沸点升高,蒸气压减小。

多环芳烃的颜色、荧光性和溶解性主要与多环芳烃的共扼体系和分子苯环的排列方式有关.随p电子数的增多和p电子离域性的增强,颜色加深、荧光性增强,紫外吸收光谱中的最大吸收波长也明显向长波方向移动;对直线状的多环芳烃,苯环数增多,辛醇-水分配系数增加,对苯环数相同的多环芳烃,苯环结构越“团簇”辛醇-水分配系数越大。

多环芳烃化学性质稳定.当它们发生反应时,趋向保留它们的共扼环状系,一般多通过亲电取代反应形成衍生物并代谢为最终致癌物的活泼形式。

其基本单元是苯环,但化学性质与苯并不完全相似.分为以下几类⑴具有稠合多苯结构的化合物如三亚苯、二苯并 [e,i]芘、四苯并 [a,c,h,j]葱等,与苯有相似的化学稳定性,说明:电子在这些多环芳烃中的分布是和苯类似的。

epa16种多环芳烃

epa16种多环芳烃

epa16种多环芳烃
16种多环芳烃(16 PAHs)是一组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中的
化学物质。

它们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16种多环芳烃的来源、健康风险和减少风险的方法。

来源:16种多环芳烃主要来自燃烧和蒸馏工业,如化石燃料、木材、煤等的燃烧,以及煤焦油等的蒸馏。

它们也可以通过车辆的排放、焚
烧垃圾、烟草制品和烧烤等方式释放到空气中。

此外,它们还可以在
大自然中的煤矿、油矿、河流、土地和植物中存在。

健康风险:长期接触16种多环芳烃可能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包括加重哮喘和慢性肺病,增加癌症的风险等。

根据研究,长期暴露于16种多环芳烃可导致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受损,影响心血管功能和生殖健
康等。

减少健康风险的方法:
1. 减少污染源:通过减少燃烧化石燃料和木材等的数量、加强工业监管、提高燃料效率、采用清洁能源、减少焚烧垃圾等方法,使空气中
的16种多环芳烃浓度降低。

2. 提高个人防护:避免暴露在高浓度污染源附近的环境中,如工业区、
交通道路等。

同时,佩戴口罩和手套等有利于保护身体免受16种多环芳烃的侵害。

3. 保持良好的健康习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和卫生等能提高人体免疫系统和代谢功能,减少受污染物质对身体的伤害。

总结:16种多环芳烃作为一组广泛存在的化学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通过减少污染源、提高个人防护和保持良好的健康习惯,我们可以减少其对人体的侵害。

更深入的研究和全面的监管将有助于改善人类的环境和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环芳烃( PAHs )
多环芳烃是一组高温不完全燃烧成因的半挥发性有机 污染物,饱和蒸汽压跨度大以气相和颗粒相的形态存在于 大气中,主要通过大气传输与沉降作用沉降到离污染源远 近不同的地表和水体。依其沉降方式分为干沉降、湿沉降 和界面间的交换,依其沉降形态则分为气相和颗粒相沉 降.不同环境介质、特别是各种水体受到大气沉降的影响 深受关注.
柴油燃烧生成多环芳烃的机理
在苯环型PAHs的形成过程中,由脂肪烃或链 烃燃烧形成第一个苯环非常重要,因为这是碳烟 产生的第一步。第一个苯环的形成有两个主要反 应途径:碳氢燃料首先热解生成多种小分子中间基 团,如CH3 、C2H2 、C3H3和C4HX等。苯和苯基则 通过C4HX和乙炔(C2H2 )的环化反应及炔丙基(C3H3) 之间的化合形成。
PAHs的常用来源分析方法
分子标志物法(molecular markers)
指依靠检测出具有单一来源或标志来源的PAHs及其含量来确定污染 来源或类型的方法。例如:惹烯是针叶植物低温燃烧的产物;间四联苯 是塑料等聚合物高温热解产物的标志物;环戊烯芘常作为汽油车尾气排 放的标志物;也有建议把苯并[ghi]和晕苯作为机动车辆排放的标志物等。
多环芳烃的主要来源
我国与国外大气中PAHs的来源情况有许多差 异。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中,家庭燃柴是一项 贡献率很大的污染源,而我国是一个以煤炭资源 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燃煤是空气中PAHs的主要贡 献者。另外,由于饮食习惯的不同,烹调源也成 为我国的特色污染源。
多环芳烃的一般生成反应
柴油燃烧生成多环芳香烃机理 煤燃烧过程中产生多环芳烃的机理
注: CPAH:9种PAHs的和(包括:荧蒽,芘,苯并[a]蒽,,苯并荧 蒽,苯并 [e]芘,苯并[a]芘,茚并[cd]芘,苯并[ghi] BaPE=苯并[a]蒽×0.06+苯并[ghi]荧蒽×0.07+苯并[a]芘+二苯并[ah]蒽× 0.6+茚并[cd]芘×0.08
煤燃烧过程中产生多环芳烃机理初步归结如下:
上述反应途径尚需进一步研究论证。
热解温度对纤维素焦生成PAHs的影响图示
结论: PAHs产生量的总趋势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某一温度下达到最大值, 而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PAHs光化学降解的机理
在紫外线的照射下, PAHs吸收了光能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第一条反应途径为: 第二条反应途径为:
注:A1 表示苯 、 A1 - 表示苯基
第一个苯环一旦形成, PAHs则可通过两个顺序的过 程生长:氢原子解吸附,以激活芳香烃分子;乙炔分子添 加,以促使芳香烃分子的生长和PAHs的环化反应。这就 是所谓的“氢原子脱除-乙炔分子添加”的反应机理。而 对于芳香烃燃料,环与环之间的直接化合过程在整个反应 路径中变得较为重要。
诊断参数法(diagnostic ratios)
指依靠检测出各种PAHs含量及其相关关系参数来确定污染来源或类 型的方法。
各排放因子的中位数(M)和标准偏差(S.E)
大气样品中PAHs的一般参数:
菲/(菲+蒽) 苯并[a]蒽/(苯并[a]蒽+三亚苯) 荧蒽/(荧蒽+芘) 苯并[e]芘/(苯并[e]芘+苯并[a]芘) 茚并[cd]芘/(茚并[cd]芘+苯并[ghi]苝) 苯并[ghi]苝/苯并[e]芘 CPAH/∑PAHs BaPE
在上述机理中,某些乙炔分子的添加反应可以生成十
分稳定的环烃分子,如芘和六苯并苯等,即4个以上的苯 环。这些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很大,实际上是不可逆 反应,从而把反应机理“拉”向了PAHs生成的方向。反 应生成的PAHs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物质,因而PAHs能不断 生长,并最终导致碳烟粒子的形成。
煤燃烧过程中产生多环芳烃的机理
另外PAHs是一种具有潜在健康危害的有毒有机污染物, 它们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具有强烈的致 畸、致癌特性。
目前,人们对PAHs了解还非常少,有待我们今后进一 步的探索。
美国环保局公布的16种优苊、芴、菲、蒽、荧蒽、芘、苯 并[a]蒽、屈 、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 [a]芘、 茚并[1,2,3-cd]芘、二苯并[a ,h]蒽、苯 并[ghi]苝。
大气中的 多环芳烃
本课件的目的
初步认识多环芳烃(PAHs) 了解大气中多环芳烃的一般来源 掌握多环芳烃的生成及降解反应 能够判断大气中多环芳烃的主要来源
多环芳烃( PAHs )
多环芳烃是由若干个苯环彼次稠合在一起或 是若干个苯环和戊二烯稠合在一起的化合物。
大气中的PAHs是广泛存在的一类化合物,现 在大气中检测出多环芳烃已有二百多种。在大气 中的含量很低,一般每立方米只含有几个纳克。 污染源排放的PAHs最初都是气态的,大部分冷却 后形成颗粒物或吸附在颗粒物上(粒径≤2.5微 米)。因此,大气中的PAHs主要以气溶胶形式存 在。
广州市气相(PUF)和颗粒相(TSP)中检测到的一些PAHs化合物色谱图
(2002年度)
某品牌卷烟烟气中各PAHs组分的实际测定色谱图
---湖南大学学报
注:ISTD*为内标物
多环芳烃的主要来源
PAHs主要来源包括自然源和人为源。 PAHs的自然 源包括燃烧(森林大火和火山喷发)和生物合成(沉积物 成岩过程、生物转化过程和焦油矿坑内气体);人为源 包括流动源和固定源,流动源包括交通和香烟,交通 源包括直接的交通排放,同时伴随轮胎磨损,路面磨 损产生的沥青颗粒以及道路扬尘。固定源包括家庭燃 烧(煤、油、木柴)、垃圾焚烧和工业活动(金属冶炼、 铸造、石油精炼、木柴处理厂、炼焦厂、杂酚油制造 厂)及其它(木炭烧烤、烹调)。
同时,在气相发生如下反应:
来自水蒸气的OH自由基对激发态PAHs分子的撞击致使PAHs 降解:
因此,光强的增加将导致激发态PAHs和OH自由基浓 度升高;而水蒸气含量增加将增加OH自由基浓度,这些 都使光化学降解反应速率加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 PAHs与自由基的碰撞机会增多,所以PAHs的光化学降解 反应速率加快。但当水蒸气含量为零时,PAHs仍会以一 定速率降解,表明除水分子外存在着其它反应途径,如未 燃尽烃类自由基R、RO、RO2、RCO、RCO2(R代表烃基) 等,但具体的反应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