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参考课件
合集下载
第1单元《新闻写作》课件(共21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4
写作指导
3. 要合理安排正文的结构。消息的正文一般包 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 后两部分有时 暗含在主体中)。消息的正文通常以“倒金字塔结 构”呈现,如《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5
4. 要写好导语。导语是消息的核心,一般是正 文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是对标题的简要说明, 简要介绍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如《人民解放军 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导语部分,从渡江作战兵 力、战线、战况三个方面总括全文,能让读者较 为详细地了解新闻内容。
制作技巧点拨:
1. 运用多种方法,组织、收集、整理、修改、加工 各种新闻素材,使之成为成形的新闻产品。
2. 所有稿件,根据其重要性,将最有价值的安排在 头版头条,其余根据内容划分版面。
3. 标题的字号要醒目,栏目的划分要整齐有序且富 于变化,并进行恰当装饰。
14
写作实践
优秀例文
标题简洁,点明 林真真轻松夺冠 事件的中心内容。
18 日的校运动会田径赛场几近爆满,二三十名啦啦
队队员就是冲着本届赛会的大牌明星林真真而来。代表
八年级(1)班出征的林真真最终以1. 50 米的跳高成绩
轻松夺冠,比第二名超出20 厘米。
总写比赛情况,让读者有大致的了解。
15
写作实践
12
写作实践
写作实践二:自选任务
从新闻特写、人物通讯、事件通讯、背景资料、 新闻花絮中任选一项完成任务。
13
写作实践
写法点拨
1. 形式可以灵活多样。 2. 对消息所报道的内容进行一个更为详尽的补充。 3. 从不同的角度展示新闻的内容。 4. 报道方式更加灵活,不受消息写作格式的限制。 5. 内容要真实。
16
写作实践
1.30 米,赛场上只剩下林真真和来自八年级(5)班的一名选 手,两人第二次冲击成功后直接将横杆调到1.50 米,此高度对于 男同学,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对于个头普遍不高的女同学,就很难 逾越了。这不,八年级(5)班选手出师不利,一跳失败。轮到林 真真上场,她在大家的掌声和呐喊声中缓缓入场,神情镇定,丝毫 没有受到现场嘈杂环境的影响,目视前方,起跑,加速,腾空,她 像一只在空中飞舞的燕子,过杆,落地。完美的弧线定格在现场每 一个人的心中。 详写林真真跳高的过程,放慢镜头,
写作指导
3. 要合理安排正文的结构。消息的正文一般包 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 后两部分有时 暗含在主体中)。消息的正文通常以“倒金字塔结 构”呈现,如《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5
4. 要写好导语。导语是消息的核心,一般是正 文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是对标题的简要说明, 简要介绍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如《人民解放军 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导语部分,从渡江作战兵 力、战线、战况三个方面总括全文,能让读者较 为详细地了解新闻内容。
制作技巧点拨:
1. 运用多种方法,组织、收集、整理、修改、加工 各种新闻素材,使之成为成形的新闻产品。
2. 所有稿件,根据其重要性,将最有价值的安排在 头版头条,其余根据内容划分版面。
3. 标题的字号要醒目,栏目的划分要整齐有序且富 于变化,并进行恰当装饰。
14
写作实践
优秀例文
标题简洁,点明 林真真轻松夺冠 事件的中心内容。
18 日的校运动会田径赛场几近爆满,二三十名啦啦
队队员就是冲着本届赛会的大牌明星林真真而来。代表
八年级(1)班出征的林真真最终以1. 50 米的跳高成绩
轻松夺冠,比第二名超出20 厘米。
总写比赛情况,让读者有大致的了解。
15
写作实践
12
写作实践
写作实践二:自选任务
从新闻特写、人物通讯、事件通讯、背景资料、 新闻花絮中任选一项完成任务。
13
写作实践
写法点拨
1. 形式可以灵活多样。 2. 对消息所报道的内容进行一个更为详尽的补充。 3. 从不同的角度展示新闻的内容。 4. 报道方式更加灵活,不受消息写作格式的限制。 5. 内容要真实。
16
写作实践
1.30 米,赛场上只剩下林真真和来自八年级(5)班的一名选 手,两人第二次冲击成功后直接将横杆调到1.50 米,此高度对于 男同学,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对于个头普遍不高的女同学,就很难 逾越了。这不,八年级(5)班选手出师不利,一跳失败。轮到林 真真上场,她在大家的掌声和呐喊声中缓缓入场,神情镇定,丝毫 没有受到现场嘈杂环境的影响,目视前方,起跑,加速,腾空,她 像一只在空中飞舞的燕子,过杆,落地。完美的弧线定格在现场每 一个人的心中。 详写林真真跳高的过程,放慢镜头,
新闻写作PPT课件

选择高质量、高分辨率的图片, 确保图片清晰度和细节展现。
根据新闻主题和内容选择合适的 图片,确保图片与新闻内容相关
。
对图片进行必要的处理,如裁剪 、调整亮度和对比度等,以突出
新闻重点。
视频拍摄和编辑方法
选择合适的拍摄设备和场地,确 保视频质量和画面稳定。
根据新闻事件和现场情况,选择 合适的拍摄角度和景别。
《“硬核”措施助力企业复工 复产》
注意事项与避免误区
01
02
03
04
准确传达信息,避免误 导读者
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 晦涩难懂
与新闻内容相符,避免 标题党行为
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晦 涩的词汇
03
导语撰写技巧与实例分析
导语功能及类型介绍
功能
概括新闻内容、激发读者兴趣、引导读者阅读全文。
类型
叙述式导语、描写式导语、评论式导语、提问式导语。
实例二
某社会热点的导语,利用 提问方式引发读者思考。
实例三
某科技新闻的导语,突出 创新点和重要性,吸引专 业人士关注。
常见问题及改进策略
问题一
导语过于冗长,不够简洁 明了。改进策略:精简语 言,突出重点。
问题二
导语与新闻内容不符,误 导读者。改进策略:确保 导语准确反映新闻主题。
问题三
导语缺乏吸引力,无法激 发读者兴趣。改进策略: 运用修辞手法、设置悬念 等方法增强吸引力。
吸引力强导语创作方法
突出新闻亮点
将最具新闻价值的内容放在导语中。
设置悬念
通过导语引发读者好奇心,激发阅读欲望。
采用修辞手法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语言表现力 。
简洁明了
用简短的语言准确传达新闻信息。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新闻写作》课件(共16张PPT)

他们睿智、拼搏、配合默契,出风范,为班级取得了荣誉, 班级的团结和凝聚力在此刻体现的淋漓尽致。老师们的加入更是 将运动会带进了高潮。比赛时,赛场上的家长和观众们按捺不住 兴奋之情,全程陪伴,高声呐喊,全校师生在此刻拧成了一股绳, 只因为坚信我们是一家人!
人物通讯 。
事件通讯 相对完整地记述新闻事件,展示其发展过程与社会意义。 背景资料 调查并呈现新闻事件的社会历史背景、深层原因等。
三 思路点拨
自选一
事 件 通 讯
自选二
人 物 通 讯
自选三
新 闻 特 写
自选一 事件通讯
事件通讯的要求
明确主题思想,精选素材 通讯篇幅一般比消息长,这并不意味材料不加选择,
此次运动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体力,考验了体能,更激活了 生命,展示学生的个性和青春活力。今天的比赛已经暂时告一段 落,明天又将会书写怎样的神话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新闻小练笔
27日,我校的运动会又迎来了崭新的一天,经过一晚的休 息之后,同学们容光焕发,精神抖擞,面对激烈的比赛,选手们 更是不负众望,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永远是朝气蓬勃、永不言败的 战斗豪情。
400米的比赛中,运动员们超越对手,超越自我,勇往直前, 向胜利的终点冲刺; 800米的比赛选手更是克服了来自身体和心 理上的双重考验,昂起自信的头,带着必胜的信念,向终点冲去, 真正体现了努力拚搏,永不服输的运动精神,带给我们以心灵的 震撼。一、二年级的60米的接力比赛,运动员们年龄虽小,但运 动精神却一点都不输给高年级的同学。
(摘自2016年6月2日《湖北日报》)
简评:
这篇事件通讯,首先抛出一个4亿“替代经费”无奈沉睡的疑 问,然后层分析“沉睡”的原因,事件来龙去脉过程清楚。它从“替 代经费”无人使用为切入点,引发人们关注高校科研入员经费使用 难、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受挫伤的现象,激发人们去探讨如何破解 体制、机制的束缚,促进广大科研工作者进发出创新激情与活力的 大主题。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任务三《新闻写作》课件(共31张ppt)

撰写消息
1.整理采访所得素材,确定写作任务。 2.拟写标题和导语。
消息的标题பைடு நூலகம்
标题要准确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还要尽可能重点突出, 简洁醒目。
【课文借鉴】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个标题简洁,人/物+事件,
概括性强。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个标题除了概括主
要人物“我军”和事件“渡江”,还突出了“三十万”“胜 利”这些关键词,突出了消息中最具新闻价值的要素,很容 易引起受众的关注。
可以直接陈述新闻事实,也可以在不违背新闻真实性的 前提下,表现场面,描写细节,渲染气氛,讲述故事
消息的导语
【课文借鉴】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这句导
语只有24个字却涵盖非常多信息,将“何时”“何地”“何人”“何事” 交代得清清楚楚,“英勇”和“已有”两个词暗示出解放军的一往无前和 国民党军的不堪一击。
可以直接陈述新闻事实,也可以在不违背新闻真实性的 前提下,表现场面,描写细节,渲染气氛,讲述故事
写好导语等于写好了消息 请为你的消息拟写导语
撰写消息
1.整理采访所得素材,确定写作任务。 2.拟写标题和导语。 3.采用“倒金字塔结构”撰写消息主体部分。
消息的主体
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 即“倒金字塔结构”。其中导语集中讲述最重要的新闻事实; 此后随文章的展开,事实的重要性逐渐减弱;如果有相关的 背景材料,一般放在新闻事实的后面。
任务三 新闻写作
必做任务:写消息 自选任务:写特写、通讯 拓展任务:编辑制作报纸或新闻网页
学习目标
1.学习并掌握消息的写法。 2.根据评价表对消息进行评价和修改。 3.编辑制作报纸。
撰写消息
第一单元任务三《新闻写作》课件(共46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

练 ➢ 分析这则消息的主体对导语做了哪些补充? 笔 北京市有关部门日前下发通知,确定北京市各级各
类学校将分批分次正常开学。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通知,确定了北京市大中小学 、幼儿园等秋季学期开学的安排,8月29日,小学一年 级、初一、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开学;9月1日 ,小学五、六年级,初二年级开学;9月7日,小学二、 三、四年级开学;幼儿园方面,9月8日,各类型幼儿园 大班、中班开园;9月11日,各类型幼儿园小班开园。
选择新闻角度的方法。
➢任务一 制定评价标准
什么样的新闻可以成为校园网站的头版头条? 请同学们结合本单元所学到的写作新闻的方法,想 一想,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制定评价标准。
评价项目 标题
导语 主体
上头条
此头条
待改进
准确概括核心内容,简 准确概括核心内容。 确实核心内容,笼
洁醒目,能吸引读者。
统或表意不明。
84岁钟南山再战 防疫最前线
族大义。
➢说说这些标题吸引人的原因。
救护车岂能变成夺命车?
对比
今日金星“约会”峨眉月
对偶
民生工程润人心,无名小路换新颜 拟人
知 新 ➢总结新闻标题的特点
方法点拨
一目了然——受众一看基本明白
概括核心要素
一语破的——点出新闻的核心价值 找出最吸引人的要素
一见钟情——新颖有趣、抓住受众
× 小C:《限塑令10余年无果,感慨颇多》
➢“10余年”只交代了限速令颁布时间之久,但限速令颁布 12年十余年,表述不够准确
➢“无果”是没有效果的。但我们思考一下,限速令真的没 有任何效果吗?塑料袋的限速令还是会起到一定效果。因 此,如果仅仅是小C同学的个人观点,这种标题不能用个人 观点。
第一单元《新闻写作》课件(共26页)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

写作时,要先选好典型,然后确立主题。典型是通讯的筋骨, 主题是通讯的灵魂,所以,选取的典型要能体现时代精神,确立 的主题要能够表现新时代风尚。
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是人物通讯还是事件通讯,都要把人物 写好。
写人离不开事,因此,写人必写事,写人物自己所做的真实 的事,写能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事。
写人物还要用人物自己的语言、行为、活动来表现人物。 人物要写得有血有肉,有内心活动。
面对“十佳最美教师”的光荣称号,杨老师深情地说:“我会继 续在教育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把快乐带给每一个学生,这是我永恒 的追求。”
点评 这是一篇人物通讯。文章真实而不乏幽默,讲述了与杨老师相关 的几件小事,娓娓道来,杨老师的形象在温馨的叙述中变得越来越丰 满,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另外,本文的开头和结
刘敏 开学伊始,我校举行“十佳最美教师”评选,杨燕老师最终高票 荣膺“十佳最美教师”称号。 从教二十余年来,杨老师始终秉持“快乐教学法”,在课堂上把 快乐带给学生,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尊重。 杨老师的课堂总是充满欢声笑语。每当同学们遇到难题,她总是 一边在黑板上演示解题的过程,一边在嘴里念叨着她的那句名言—— “大的困难是没有的”,同学们马上接过下句——“小的困难是可以 克服的!”“没有困难!你们看这道题不就解决了吗?”每当解完一
其次,导语须简洁。
导语是将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最吸引人的事放在消息的 最前面,以满足读者一睹为快的心理,一般为一句话,要能够概 括消息的中心。
第三,主体须充实。
主体是消息最主要的部分,是用足够的典型材料,对导语中 的事实加以展开和补充。
一般来说,新闻报道要交代清楚六个“何”:
何人,新闻的主要人物是谁; 何事,发生了什么事情; 何地,事情发生在什么地方; 何时,事情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 何故,事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事情的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写作《新闻写作》课件 (共43张PPT)

10.写作指导--结尾
新闻的结尾有小结式、启发式 、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 。这些结尾写作与一般记叙文结 尾的写作并无大的不同。
10.写作误区一:弱化标题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如果眼睛不明 亮,那新闻是很难吸引 人的。我们平时在写作过程中,将大 部分心思用在稿件的内 容上,常常是写完稿后再起标题,想 不出好的就随意编个了 事,总觉得无关紧要.其实,这是陷 入了弱化标题拟定环节 的误区.标题绝对是一篇稿件成功与 否的关键所在.我们阅读 消息时,最先看到的常是新闻的标 题,一个好的标题会抓住 受众的眼球让他不由自主被吸引着 看下去;而一个索然无味 的标题只能让你一扫而过不想再探 究下面的新闻。因此,我 们要多在标题拟定上下功夫,要按 照创新,贴切,准确,精 炼等原则做好每一个标题。
2019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写作《 新闻写作》
新闻写作
2019年9月27日
要通过世界上人们看得见的笑容和 人们看不见,不知道的眼泪来观察生活 !
写作目标 1.把握新闻的六要素和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 。 2.把握消息、新闻特写、通讯等不同新闻体裁的 特点。 3.能够从众多的材料中提炼信息,确立一个高远 而深刻的主题,并围绕主题选取典型的材料。 4.能依据所写的内容来确定新闻的标题、导语、
背景的作用: 第一个作用,是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 第二个作用,显示或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重要性。 第三个作用,突出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 第四个作用,表明记者的观点。记者是不准在新闻中发表议 论的,但是,谁也无法禁止记者 通过自己来写的新闻表达自 己的立场和看法。纯客观的报道是不存在的。
背景的类型 常见的有三种:对比性的,说明性的,注释性的。有的新 闻学则将 背景分为四种:人物背景、地理背景、历史背景和 事物背景。
新闻写作课件

分析作品中的新闻价值、叙事 技巧、语言运用等方面,引导 学生领悟优秀作品的魅力。
探讨如何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新 闻线索,挖掘有价值的新闻信 息。
学生新闻作品点评与改进建议
选取学生的新闻作品进行点评, 包括新闻报道、采访稿、评论等
。
从作品内容、语言表达、结构安 排等方面进行细致的点评,提出
具有建设性的改进建议。
结构不合理
总结词
混乱、无序、缺乏逻辑性
详细描述
新闻写作应该有清晰的逻辑结构,让读者能够快速了解新闻 的主旨和要点。可以采用倒金字塔结构或其他常见的新闻结 构,让读者能够快速找到关键信息。同时,要注意分段和标 题的使用,使文章更加易读易懂。
缺乏深度与广度
总结词
表面化、狭窄、缺乏背景和分析
VS
详细描述
主体部分应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 进行组织,确保文章结构清晰, 让读者能够轻松理解作者的意图
。
语言流畅
主体部分应使用流畅的语言表达 ,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句式和生 僻词汇,让读者能够轻松阅读和
理解。
背景
提供背景信息
背景部分应提供与文章主题相关的背景信息,包括历史、文化、 地理等方面的背景资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和改进,提高 新闻写作水平。
新闻写作实践练习与作业布置
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意义的新闻写作实践练习,如报道校园新闻、撰写评论等。 布置适量的作业,要求学生按时提交,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认真批改和点评。
鼓励学生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新闻写作能力。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解文章主旨的机会。
突出重点
导语应突出文章的重点内容,将最 重要的信息放在最前面,使读者能 够迅速抓住文章的核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背景:是新闻事实发生的历史条件或现实环 境。
5、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落或最后一句话。
固定的格式
倒金字塔结构 由主到次地组织内容,高潮在
前,即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消息的 最前面。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把 握住最重要的信息。
消息的要素
何时 when 何人 who 何故 why
何地 where 何事 what
新闻
特点:新、真、语言准确精炼
新
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
闻
结语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 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狭义:指消息。 广义: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
新闻多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兼有议论。
新闻内容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真实性 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夸张。 新闻的特点 及时性 报道迅速及时。
哈尔滨一位老人声讨日军罪行,骑着三轮车来到天津。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20个字)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 对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 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的制度自2001年试行至今,我 国累计约有1700万人次的贫困生获得免费提供的教科书。
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01年,中央财政安排 1亿元,为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免费提供 教科书。这一款项到2002年增加到2亿元,2003年进一 步增加到4亿元。单所资助面只占中西部地区贫困生的 30%左右。为此,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将继续设立并逐
渐加大资助力度,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 失学。
免费教科书惠及贫困生
贫困生获得免费提供的教科书
新 ▪ 标题——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
闻 ▪ 导语——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新 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
的 ▪ 主体——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用 五 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
一步扩展)
简洁性 语言简明扼要。
新闻的结构
1、标题(分为:正题、引题、副题) 2、导语 3、主体 4、背景 5、结语。
1、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 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帮助读者理解 报道的事实。一般包括引题、主题、副题。
正题(也叫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
思想内容。
引题:提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代背景,说明
毛主人席民朱解总放司军令正的以命自令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结语)
拟写这则新闻标题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 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 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凝聚成撼动人心的 精神力量。温家宝总理星夜兼程奔赴灾区,指 挥抗震救灾。济南军区救援部队14日凌晨即徒 步开进灾区……这场灾难,让每一个中国人都 心手相牵、骨肉相连。
灾难面前我们众志成城
找出消息的导语
英国《独立报》5月l0日报道:2008年奥运, 中国准备以最佳的面貌迎接世界。从l00万名报 名者中筛选出来的7万名奥运会志愿者和3万名残 奥会志愿者正在中国各地接受培训,争取在奥运 会期间,当50万外国人以及200万中国各地游客 来到北京时,能展现出中国的最佳面貌。他们将 在这个为迎接奥运会几乎重新翻修的北京城中开 展志愿工作。中国为奥运会斥资约200亿英镑, 许多旧街区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熠熠生辉的新 奥运场馆。
长江。
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 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 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
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 (主体)
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个 ▪ 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 ▪ 结语——新闻结尾 构 (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
新闻的电头
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 电头的作用: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著名通讯社名称: 新华社)
分析本消息的结构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标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电头)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导语)
原因,烘托气氛。
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2、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是消 息中最主要的事实,是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材料, 是本则消息报道的价值所在。 导语的要求: 一是要 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
3、主体:是消息的主干部分。承接导语之后, 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 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的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 息的主题思想。应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写 作,但仍然要先主要的、再写次要的。
2008年奥运,中国准备以最佳的面貌迎接世界。
概括新闻内容
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的汪松教授上月在英 国爱丁堡市接受了世界著名的爱丁堡科学 奖。1998年起设立的爱丁堡科学奖,每年 颁发给一位世界上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汪松教授是中国获得这一奖项的第一人。
汪松教授获爱丁堡科学奖
概括新闻内容
哈尔滨一位老人,历时九个月,行程数千里, 骑着三轮车来到天津。他的三轮车上挂满了写着 日军罪行的条幅。他的外公和外叔公都是抗日地 下工作者,均被日军残忍地杀害了。当年日军对 中国的侵略给他留下了痛苦的回忆,最近日本教 科书篡改历史的事件更激起了他的义愤,于是他 踏上了声讨日军罪行之路。
5、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落或最后一句话。
固定的格式
倒金字塔结构 由主到次地组织内容,高潮在
前,即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消息的 最前面。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把 握住最重要的信息。
消息的要素
何时 when 何人 who 何故 why
何地 where 何事 what
新闻
特点:新、真、语言准确精炼
新
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
闻
结语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 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狭义:指消息。 广义: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
新闻多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兼有议论。
新闻内容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真实性 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夸张。 新闻的特点 及时性 报道迅速及时。
哈尔滨一位老人声讨日军罪行,骑着三轮车来到天津。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20个字)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 对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 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的制度自2001年试行至今,我 国累计约有1700万人次的贫困生获得免费提供的教科书。
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01年,中央财政安排 1亿元,为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免费提供 教科书。这一款项到2002年增加到2亿元,2003年进一 步增加到4亿元。单所资助面只占中西部地区贫困生的 30%左右。为此,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将继续设立并逐
渐加大资助力度,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 失学。
免费教科书惠及贫困生
贫困生获得免费提供的教科书
新 ▪ 标题——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
闻 ▪ 导语——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新 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
的 ▪ 主体——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用 五 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
一步扩展)
简洁性 语言简明扼要。
新闻的结构
1、标题(分为:正题、引题、副题) 2、导语 3、主体 4、背景 5、结语。
1、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 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帮助读者理解 报道的事实。一般包括引题、主题、副题。
正题(也叫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
思想内容。
引题:提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代背景,说明
毛主人席民朱解总放司军令正的以命自令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结语)
拟写这则新闻标题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 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 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凝聚成撼动人心的 精神力量。温家宝总理星夜兼程奔赴灾区,指 挥抗震救灾。济南军区救援部队14日凌晨即徒 步开进灾区……这场灾难,让每一个中国人都 心手相牵、骨肉相连。
灾难面前我们众志成城
找出消息的导语
英国《独立报》5月l0日报道:2008年奥运, 中国准备以最佳的面貌迎接世界。从l00万名报 名者中筛选出来的7万名奥运会志愿者和3万名残 奥会志愿者正在中国各地接受培训,争取在奥运 会期间,当50万外国人以及200万中国各地游客 来到北京时,能展现出中国的最佳面貌。他们将 在这个为迎接奥运会几乎重新翻修的北京城中开 展志愿工作。中国为奥运会斥资约200亿英镑, 许多旧街区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熠熠生辉的新 奥运场馆。
长江。
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 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 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
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 (主体)
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个 ▪ 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 ▪ 结语——新闻结尾 构 (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
新闻的电头
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 电头的作用: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著名通讯社名称: 新华社)
分析本消息的结构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标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电头)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导语)
原因,烘托气氛。
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2、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是消 息中最主要的事实,是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材料, 是本则消息报道的价值所在。 导语的要求: 一是要 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
3、主体:是消息的主干部分。承接导语之后, 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 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的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 息的主题思想。应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写 作,但仍然要先主要的、再写次要的。
2008年奥运,中国准备以最佳的面貌迎接世界。
概括新闻内容
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的汪松教授上月在英 国爱丁堡市接受了世界著名的爱丁堡科学 奖。1998年起设立的爱丁堡科学奖,每年 颁发给一位世界上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汪松教授是中国获得这一奖项的第一人。
汪松教授获爱丁堡科学奖
概括新闻内容
哈尔滨一位老人,历时九个月,行程数千里, 骑着三轮车来到天津。他的三轮车上挂满了写着 日军罪行的条幅。他的外公和外叔公都是抗日地 下工作者,均被日军残忍地杀害了。当年日军对 中国的侵略给他留下了痛苦的回忆,最近日本教 科书篡改历史的事件更激起了他的义愤,于是他 踏上了声讨日军罪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