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对外接待工作管理制度.doc

合集下载

公司会务接待管理制度

公司会务接待管理制度

公司会务接待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会务接待工作,提高公司形象和服务水平,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组织各类会议、活动的接待工作。

第三条公司会务接待工作要坚持服务宗旨,以客户为中心,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第四条公司会务接待工作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遵循公司规章制度,遵守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

第五条公司会务接待工作由相关部门负责具体执行,领导班子全面负责公司会务接待工作。

第二章会务接待流程第六条公司内部组织会议、活动,应提前确定接待方案,并通知相关部门及人员进行安排。

第七条接待方案应明确会议地点、时间、范围、规模等内容,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第八条接待方案应包括接待对象及人数、餐饮安排、住宿安排、交通接送、礼仪接待等内容。

第九条接待方案应经相关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后执行。

第十条接待工作由专人负责,统一安排、调配,确保全面、有序、高效完成接待工作。

第三章会务接待礼仪第十一条公司会务接待礼仪应遵循礼貌、热情、细致的原则,做到服务周到、态度亲切。

第十二条接待人员应穿着整洁,仪容仪表端庄得体,言谈举止得体,礼貌待人。

第十三条接待人员应提前了解接待对象的基本情况,做好个性化的接待服务。

第十四条接待人员应主动帮助接待对象解决问题,为其提供便利。

第十五条接待人员应及时了解接待对象的需求和反馈,不断改进服务水平。

第四章会务接待安全第十六条公司会务接待安全工作要做到安全第一,遵守安全生产规定,确保接待工作安全。

第十七条接待场所应具备消防设备,定期检查保养,确保设施完好。

第十八条接待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培训,掌握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

第十九条接待会议、活动时,应做好人员管理,控制人员数量,确保活动秩序。

第二十条接待人员应保持警惕,加强安全意识,确保接待活动顺利进行。

第五章会务接待评估第二十一条公司会务接待工作要定期评估,督促改进,提升服务水平。

第二十二条评估内容包括接待方案执行情况、接待服务状况、接待效果评估等。

公司对外接待管理制度

公司对外接待管理制度

对外接待管理办法一、目的为增强集团公司的对外影响力,加强与社会各界、行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并通过接待工作充分展现集团公司的企业形象、管理水平及员工素质,特制定本办法。

二、接待级别分类及组织(一)A类接待1、A类接待属特级接待,是指省级以上政府部门领导及重要战略投资伙伴的视察、考察及参观。

2、A类接待由集团董事长或总裁带队,相关公司总经理、部门负责人为陪同人员。

3、接待准各要求:(1)被视察公司行政人力资源部及相关部门提前一天准备好公司所有宣传资料及相关材料;(2)被视察公司的物管公司于被视察的前两天应向集团行政人力资源中心提交安全保卫计划书,且在被视察当天处于特级戒备状态;(3)被视察公司的物管公司开放所有水景及灯光。

(二)B类接待1、B类接待属一级接待,是指省、市政府部门领导、战略投资伙伴及国内外大型企业负责人的视察、考察及参观。

2、B类接待由集团总裁带队,相关公司总经理、部门负责人作为陪同人员。

3、接待准备要求:(1)被视察公司行政人力资源部及相关部门提前一天准备好公司所有宣传资料及相关材料;(2)被视察公司的物管公司于被视察的前两天应向集团行政人力资源中心提交安全保卫计划书,且在被视察当天处于一级戒备状态;(3)被视察公司的物管公司开放所有水景及灯光。

(三)C类接待1、c类接待属二级接待,是指区、街道政府部门领导及国内大、中型企业负责人的检察、参观,上游产品供应商业务洽淡,新闻媒体发布会等。

2、 c类接待由相关区域公司总经理参加,行政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作为陪同人员。

3、接待准备要求:(1)相关区域公司行政人力资源部及各部门提前一天准备好公司所自宣传资料及相关材料;(2)被视察公司的物管公司应提前作好保安、保洁工作;(3)被视察公司的物管公司应分时间开放水景及灯光。

(四)D类接待1、D类接待属一般接待,指区、街道政府部门带领的一般人士及业内人士的参观、交流。

2、 D类接待由相关区域公司行政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安排,物管公司负责人协助。

外事接待管理制度

外事接待管理制度

外事接待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加强企业外事接待工作的管理,提升企业形象,营造良好的外部关系,特订立本《外事接待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全体员工在处理来访、出访和参加外部活动等各种外事接待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和管理要求。

第二章来访接待第一节来访接待基本原则1.接待单位应依据来访人员的身份、目的、级别等情况确定接待等级和规模。

高级别、紧要性质的来访人员应尽量布置企业高层接待。

2.接待单位应提前了解来访人员的背景、需求和特殊要求,做好接待准备。

3.接待人员应礼貌热诚,供应必需的帮助和服务,遵守机密和保密要求。

4.接待单位应做好来访人员的行程布置、留宿、用餐、交通等具体布置工作。

5.接待人员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来访情况,保持留底备查。

第二节来访接待程序1.来访接待需经过事先申请和批准程序,接待人员应在接待日期前提前将来访信息报告给上级领导。

2.接待单位应依据来访人员的级别确定接待计划和接待内容,预先做好准备工作。

3.来访接待工作由接待组统一负责,接待组由相关部门指派人员构成。

4.接待组应提前与来访单位沟通,确认接待布置,包含接待时间、地方、人员、议程等。

5.接待组应依照接待计划,定时到达接待地方,准备好接待所需物品和料子。

6.在接待过程中,接待人员应注意言行举止,敬重来访人员的文化习惯和基本礼仪。

7.接待结束后,接待组应从来访人员致谢,并记录接待过程的重要内容和要点,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

第三章出访接待第一节出访接待基本原则1.出访接待应遵从国家规定和企业政策,确保出访活动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2.出访接待应重视节省,避开奢华挥霍。

3.出访接待应重视礼仪,代表企业形象,增长双方的友好合作关系。

第二节出访接待程序1.出访接待需经过事先申请和批准程序,出访人员应在出访日期前提前将出访信息报告给上级领导。

2.出访接待工作由出访组统一负责,出访组由相关部门指派人员构成。

3.出访组应提前与对方单位沟通,了解目的地情况,订立出访计划和出访议程。

企业公司公务接待管理制度

企业公司公务接待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企业公司公务接待管理,提高接待效率,树立公司良好形象,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各部门对外来公务人员的接待工作。

第三条公务接待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公正、公平、公开;2. 实用、节俭、高效;3. 热情、周到、礼貌;4. 依法依规、规范管理。

第二章接待范围第四条公务接待范围包括:1. 政府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单位的领导及工作人员;2. 合作单位、合作伙伴等企业的领导及工作人员;3. 行业专家、学者、技术顾问等;4. 公司合作伙伴、客户、供应商等单位的领导及工作人员;5. 公司内部邀请的参观、考察、交流等活动的来宾。

第三章接待程序第五条接待程序如下:1. 信息收集:各部门在接到接待任务后,应及时向办公室汇报,明确接待对象、时间、地点、事由等基本信息。

2. 计划制定:办公室根据接待任务,制定接待计划,包括接待日程、活动安排、费用预算等。

3. 审批流程:接待计划经部门负责人审批后,报公司分管领导审批。

4. 实施接待:各部门按照接待计划,具体组织实施接待工作。

5. 接待结束后,各部门应及时向办公室汇报接待情况,办公室汇总后报公司领导。

第四章接待标准第六条接待标准如下:1. 餐饮标准:按照公务接待相关规定,合理控制用餐标准,提倡简餐,不提供高档菜肴、烟酒等。

2. 住宿标准:根据接待对象级别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住宿,提倡住宿在标准酒店或招待所。

3. 交通标准:按照公务接待相关规定,合理安排交通,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4. 礼品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赠送具有地方特色或公司标志的礼品,但不得赠送现金、有价证券等。

第五章监督与考核第七条公司对公务接待工作进行监督与考核,主要内容包括:1. 接待工作是否符合规定程序;2. 接待标准是否合理;3. 接待效果是否良好;4. 接待费用是否节约。

第八条对违反本制度规定,造成不良影响的部门和责任人,公司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公司接待日常管理制度

公司接待日常管理制度

公司接待日常管理制度
一、目的和原则
为规范公司接待工作,提高接待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特制定本制度。

接待工
作应遵循公正、高效、节约的原则,确保接待活动的透明度和合理性。

二、接待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对外接待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政府机关、合作伙伴、客户、媒体等
来访人员的接待。

三、接待程序
1. 接待申请:各部门需提前向行政部门提出接待申请,并明确接待对象、时间、目的及预
期成果。

2. 审批流程:行政部门收到申请后,应及时审核并报相关领导批准。

3. 接待准备:审批通过后,行政部门负责安排接待场所、交通工具、餐饮服务等,并确保
接待工作的顺利进行。

4. 接待执行:按照预定计划执行接待工作,确保接待流程的专业性和礼仪性。

5. 接待总结:接待结束后,行政部门应收集反馈信息,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升接待质量。

四、费用管理
1. 预算控制:接待费用应在预算范围内进行控制,超出预算需提前报批。

2. 费用报销:接待结束后,相关部门需提交费用明细及合法票据,按公司财务制度进行报销。

五、责任分配
1. 行政部门负责接待工作的总体协调和管理。

2. 各接待部门负责提供接待需求和具体执行。

3. 财务部门负责监督接待费用的合理性和合规性。

六、监督和考核
1. 公司设立接待工作监督小组,负责对接待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2. 对于违反接待管理制度的行为,将根据情节轻重进行相应的处理。

七、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行政部门负责解释,如有变更,以最新制度为准。

公司接待工作管理制度

公司接待工作管理制度

公司接待工作管理制度公司接待工作管理制度「篇一」为提高公司内部服务质量,体现相互协作精神,特对员工出差接待事宜规定如下:一、接待的原则1、必须符合规定的接待范围。

2、超出范围的接待事宜需经公司总经理的批准。

3、坚持“热情、周到、节俭”的原则。

二、接待的范围1、各区域公司到(或途经)昆明出差,在昆明无住宿条件的员工。

2、公司及下属分公司到各区域公司出差的员工。

3、员工及家属到昆明或各区域公司所在地度假。

4、上述所称员工,除人事关系在城建股份的之外,各下属分公司或区域公司自招的均应是已建立正式劳动合同关系的员工。

四、接待的程序1、内部接待事宜均由公司行政办公室统一安排及协调。

需办理的应至少提前3天,因公的以工作联系函的方式将接待事项告知行政办公室;因私的由本人提出申请。

2、行政办公室在收到申请函件后2个工作日内回复申请人,将具体接待安排告知。

需总经理审批的事项,附相关批复资料。

五、本规定经行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后执行,由公司行政办公室负责解释,各分公司、区域公司参照执行。

公司接待工作管理制度「篇二」一、总则(一)为使公司接待工作有所遵循,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基地接待工作。

外驻机构及总部接待工作另作规定。

(三)行政办公室负责制度解释。

二、接待事务分类a类:贵宾接待。

指公司领导重要客人公司重要客户、外宾及参观团或地方政府部门的接待。

b类:业务接待。

指营销客户的接待。

c类:普通接待。

指一般来客的接待。

三、接待场所管理(一)公司基地设三个接待处所:文化苑用于贵宾接待,商务室用于业务接待,休闲厅用于普通接待。

(二)其它场所除总经理室外一律不得用做接待场所,待客必须在指定处进行。

四、接待职责分工(一)接待工作是公司窗口式工作,对于塑造企业良好形象、实现“先卖企业后卖产品”营销策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相关部门及人员必须高度重视且规范操行。

(二)接待内容包括:迎客引入、询问让座、接待洽谈、参观介绍及招待服务等。

公司办公室接待管理制度

公司办公室接待管理制度

公司办公室接待管理制度一、接待原则公司的接待工作应遵循“热情、礼貌、高效、专业”的原则。

每一位访客都应受到尊重和热情的接待,无论其身份地位如何。

接待人员需以礼貌的态度,专业的知识,高效的服务,确保访客的需求得到满足。

二、接待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入公司办公区域的外部访客,包括但不限于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政府官员、求职者等。

三、接待流程1. 预约确认:所有访客应提前与公司相关部门或人员预约,并由接待人员确认访问时间、目的等信息。

2. 迎接引导:访客到达时,接待人员应主动迎接,并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和登记手续。

3. 访问陪同:根据访客的需求,安排合适的工作人员陪同访问,确保访问过程中的信息沟通畅通无阻。

4. 服务提供:为访客提供必要的茶水、资料等服务,展现公司的专业和周到。

5. 访问结束:访问结束时,接待人员应及时提供反馈表或调查问卷,收集访客意见和建议,以便不断改进接待工作。

四、接待标准1. 着装要求:接待人员应着职业装,保持整洁、专业的形象。

2. 语言表达:使用礼貌用语,确保语言清晰、准确,避免使用行话或难懂的专业术语。

3. 行为举止:保持良好的姿态,展现出积极主动的服务态度。

4. 环境布置:确保接待区域干净整洁,布置合理,营造出舒适的等候环境。

五、责任与监督1. 接待人员需对接待工作负责,确保每一环节按照制度执行。

2. 公司应定期对接待工作进行评估和审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3. 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持续优化接待流程和服务质量。

六、违规处理对于违反接待管理制度的行为,公司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教育、警告直至纪律处分。

总结:。

公司接待管理制度6

公司接待管理制度6

公司接待管理制度6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对外交往管理,提升公司形象,规范接待行为,保障公司利益,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接待工作,包括接待客户、合作伙伴、政府机构、媒体等来访人员的接待活动。

第三条公司接待工作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确保接待活动的合法、规范和有序进行。

第二章接待工作流程第四条公司接待工作由接待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接待工作由接待员具体负责执行。

第五条来访人员需提前向公司预约,接待员收到预约信息后,应及时向接待领导小组报备。

第六条接待员需在接待前仔细了解来访人员的身份、目的、需求等信息,为接待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第七条接待员应在来访人员到达前协调好相关部门和人员,确保接待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八条接待员应向公司领导汇报接待活动情况,及时处理来访人员提出的问题和需求。

第三章接待规范第九条接待员应着装整洁、言谈得体、举止文明,给来访人员留下良好的印象。

第十条接待员应主动引导来访人员,带领其参观公司、了解公司业务和产品。

第十一条接待员应在接待活动中注意保护公司机密信息,不得向外泄露。

第十二条接待员应遵守公司礼仪规范,不得接受来访人员的贿赂行为。

第十三条接待员应根据来访人员的需求和要求,合理安排接待活动,确保接待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章接待标准第十四条公司接待工作应根据来访人员的身份和级别,提供不同档次的接待服务。

第十五条接待员应根据来访人员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接待服务,确保接待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第十六条公司接待工作应力求完美,让来访人员感受到公司的热情和专业,增加公司的信誉和影响力。

第五章接待评估第十七条公司接待领导小组应定期对接待工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提高接待工作质量。

第十八条公司应设立接待满意度调查,听取来访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接待工作。

第十九条公司应根据接待工作的完成情况和效果,对接待员进行评优或奖励,激励其工作积极性。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条本管理制度由公司接待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对外接待工作管理制度1 公司对外接待工作管理制度(ISO9001-2015)1.0目的为加强公司对外接待工作的管理,促进对外接待工作规范化,本着“热情礼貌、服务周到、厉行节约、对口接待,严格标准,统一管理”的原则。

2.0范围本制度规定了公司接待工作的管理职责、管理内容与方法、检查与考核。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接待管理工作。

3.0定义A类:贵宾接待。

指公司领导重要客人、公司重要客户、外宾及参观团或地方政府部门的接待;由总裁或副总裁确定接待人员与接待方案,并由接待责任人负责通知到相关人员,落实具体实施方案。

B类:业务接待。

指营销客户、第三方认证机构、重要战略合作供方、政府对口业务机关、对口业务的事业单位等的接待;由公司部门经理以上人员确定接待人员与接待方案,并由接待责任人负责通知到相关人员,落实具体实施方案。

C类:普通接待。

指其它一般来客的接待,由各对接人员提出接待方案,落实具体实施方案。

各相关责任部门做好接待前的准备工作和接待中的服务工作。

4.0职责4.1公司总经办是接待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接待工作的牵头领导、管理和监督。

4.1.1负责贵宾接待任务的总联络,召集相关部门召开接待协调会,部署接待工作;4.1.2负责接待任务中卫生清洁工作,花木配置工作;4.1.3负责接待物品的采购申请、安保、车辆安排工作,负责接待工作的安全管理;4.1.4负责接待项目的策划,包括视察(考察)活动参观路线的制定,保证参观畅通以及各项接待服务工作;4.2有来访客户的部门负责业务接待任务和普通接待任务的联络,确定接待人员和接待方案;4.3财务部负责接待活动的费用结报。

4.4接待责任领导(总经办主任)职责:4.4.1对涉及重要任务的接待方案组织召开协调会,对接待方案组织评审;4.4.2参与接待活动;4.4.3负责接待任务的统一指挥和重要接待任务的总结。

4.5接待责任总协调人职责:4.5.1审定接待方案;4.5.2负责重要接待任务的总联络,召集相关部门召开接待协调会,部署接待工作;4.5.3确定来宾的迎送和参观路线,协调相关视察(考察)活动;在执行A类贵宾接待任务时在各个路口安排专人做好贵宾的迎接和沿途引导工作。

在接待过程中如行程内容发生变化,要不断更新接待计划,及时通知各相关责任人和参与接待领导。

如公司高层接到任何有关此项接待的信息,也要报接待责任总协调人,便于落实安排工作。

4.5.4审定会议材料,安排会务工作。

4.6接待责任人职责:4.6.1组织拟定接待方案,按程序报领导审定后,安排送达参与接待的领导、相关单位和人员;4.6.2按照任务要求,及时组织参与接待的相关单位和人员到位;4.6.3协助接待责任总协调人落实接待各项工作;4.6.4负责接站工作,按照接待方案落实车辆,确定接站集中时间、地点,通知接站领导,安排接站领导休息等候,引领领导接站;4.6.5负责住地服务工作,检查客房安排布置情况,陪同领导在酒店迎候来宾;A类接待要提前办理好住宿手续,及时将房卡送到客人手中。

收集客人意见,掌握客人动态,引领领导看望来宾;落实会见、宴请时间、地点、新闻记者,审核宴会菜单,安排摆放席次卡、会议座牌,通知、迎候参加领导,引领来宾赴会(宴),在安排用餐时注意随行司机要另行安排,要和主桌分开。

4.6.6负责随行服务,负责接待联络,保证信息畅通,协调接待点做好服务工作,在路口、电梯口做好引导工作,要及时告诉客人洗手间位置。

进入生产区域参观时,要提前通知有关部门将安全通道和车间通道清理干净,重点路口安排保安执勤。

4.6.7负责会议服务,落实会议场地,配合搞好会务工作。

在安排会议室就座座位时,要讲究对称。

在客人和公司高层就座后,要坐在靠近公司高层的座位,在公司高层两侧座位未坐满的情况下,不得坐在会议桌的另两端和客人一侧的座位;4.6.8负责送站服务,协助来宾落实车船机票,确定送站时间,通知送站领导及相关人员欢送来宾离开,送客时要送到大厅门口,挥手告别并目视客人离开视线后方能回去。

4.6.9负责及时收集重要接待任务的资料,整理归档。

资料包括:日程安排、接待日志、菜单、来客的生活习惯等。

4.7接待点具体工作责任人职责:根据接待任务要求,负责处理接待服务中的相关工作,提前一个工作日检查准备工作情况,并及时将检查情况汇报接待总牵头人,确保优质高效的服务。

4.8所有参与接待的人员要注意自己的着装和礼仪。

4.9总经办有权按照接待工作的需要,安排各部门在整个接待工作中的分工,并调用相关资源。

4.10其他各部门(销售公司、技术中心、制造部、财务部)有权限对接待方案提出异议,并经协商后对接待方案进行修改。

5.0工作程序5.1编制依据5.1.1公司对接待工作的政策及公司领导对接待工作的指示5.1.2总经办对接待工作的要求5.1.3公司面临的形势和任务5.1.4接待工作的实际情况5.2接待方案标准表式及填写5.2.1接待方案标准表式(SP-P-008-01)5.2.2接待责任人要根据此表式详细填写各项内容,在内容安排中参观路线一栏里,要详细写清参观建筑物的具体方位,以及从哪一门进哪一门出,并写清每一处的现场陪同联络人员。

参观路线安排中注意不能安排走回头路。

井巷工程课程设计主要运输大巷施工1 目录一、巷道断面及支护支架1.1 选择巷道断面形状1.2 巷道断面尺寸的确定1.3 风速校核巷道净断面积1.4 确定支架规格1.5 巷道水沟尺寸选择及管线布置1.6 确定巷道掘进断面积1.7 绘制巷道断面施工图二、巷道施工方法2.1 施工方法的选择2.2 施工程序三、巷道掘进通风3.1 确定通风方式3.2 掘进通风设备选择四、装岩与调车4.1 装岩工作4.2 吊车工作五、巷道支护5.1 确定永久支护材料、结构形式、规格和质量的要求5.2 永久支架架设方法及施工组织措施5.3 计算永久支护每米巷道材料消耗六、掘进期间辅助工作6.1 临时支架工序的时间安排和安全措施6.2 轨道及管路(压风管、水管、风筒)接长的时间安排6.3 简述压气供应和工作面排水方式七、绝境循环图表的编制7.1 选择合理的施工作业方式和循环方式7.2 确定循环进尺7.3 确定各工序和循环时间7.4 编制循环图表及综合工作队组成、人员配备八、巷道掘进8.1 主要技术指标8.2 主要经济指标一、巷道断面及支护支架1.1 选择巷道断面形状年产90万吨矿井的第一水平运输大巷,一般服务年限在20年以上,采用900mm规矩的双轨运输大巷,其净宽在3m以上,又穿过中等稳定的岩层,故选用钢筋砂浆锚杆和喷射混凝土支护,巷道为半圆拱形断面。

1.2 巷道断面尺寸的确定(一)确定巷道净宽度B查表3-2可知ZK10--6/550电机车A1=1060mm、高h=1550mm;1.5t矿车宽1150mm高1150mm。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取巷道人行侧道宽c=840mm,非人行道一侧宽a=400mm。

又查表3-3,知本巷双轨中线距离b=1400mm,则两电机车之间的距离为1400-(1060/2+1060/2)=340mm故巷道净宽度B=a1+b+c1=(400+1060/2)+1400+(1060/2+840)=3700mm.(二)确定巷道拱高h半圆拱形巷道拱高h0=B/2=3700/2=1850mm.半圆拱半径R= h0=1850mm.(三)确定巷道壁高h31.按架线电机车导电弓子要求确定h3由表3-6中半圆形巷道拱高公式得h3≥h4+hc-212)()(bKnR+--式中,h4为轨面起电机车架线高度,按《煤矿安全规程》取h4=2000mm;hc为道床总高度。

查表3-5选30kg/m钢轨,hc =410mm,道渣高度hb=220mm;n为导电弓子距拱璧安全距离,取n=300mm;K为导电弓子宽度之半,K=718/2=359,取K=360mm;b1为轨道中线与巷道中线的距离,b1=B/2-a1=3700/2-930=920mm.故h3≥2000+360-2.按管道装设要求确定h3h3≥h5+h7+h+h2)式中,h2为道渣面以上巷道的壁高,h 2=h3-hb=1650-200=1450mm故S=3700*(0.39*3700+1450)=mm2=10.7m2净周长P=2.57B+2h2=2.57*3700+2*1450=12409mm=12.4m.(五)道床参数的选择根据本巷道通过的运输设备,选用30kg/m钢轨,其道床参数hc、hb分别为360mm,200mm,道渣面至轨面高度ha=hc-hb=360-200=160mm.采用钢筋混凝土轨枕。

1.3 风速校核巷道净断面积由式3-6校核巷道净断面面积值查表3-9,知Vmax=8m/s已知通过大巷风量Q=48m3/s,代入下式V=Q/S=48/10.7=4.49≤8m/s设计的大巷断面面积,风速每超过限定,可以使用。

1.4 确定支架规格年产90万吨矿井的第一水平运输大巷,一般服务年限在20年以上,其净宽在3m以上,又穿过中等稳定的岩层,故选用钢筋砂浆锚杆和喷射混凝土支护。

1.5 巷道水沟尺寸选择及管线布置已知通过本巷道的水量为300m3/h,现采用水沟坡度0.4%,查表3-11得:水沟深450mm、水沟上下宽均为500mm,水沟净断面积0.225m2 ,水沟掘进断面面积0.272m2 ,每米水沟盖板用钢筋2.036kg,混凝土0.0323m3 水沟用混凝土0.152m3.管子悬吊在人行道一侧,电力电缆挂在非人行道侧,通信电缆挂在管子上方,管子悬挂高度为 2.0m,通信电缆与管子之间相距0.3m;电力电缆悬挂高度为2.2m,同压电缆相距50mm,高低压电缆之间相距100mm。

如附件图(巷道断面设计.CAD)所示:1.6 确定巷道掘进断面积(一)选择支护参数本巷道采用锚喷支护,根据巷道净宽 3.7m、穿过中等稳定岩层即属Ⅲ类围岩,服务年限大于10a等条件,得锚喷支护参数:锚杆长2.05m,间距a=0.9m排距a’=0.8m锚杆直径d=18mm,喷射混凝土厚T1=80mm,锚杆外露长度T2=50mm.故支护厚度T=T1=80mm。

由表3-7计算式得:巷道设计掘进宽度B1=B+2T=3700+2*80=3860mm巷道计算掘进宽度B2=B1+2ð=3860+2*75=4010mm巷道设计掘进高度H1=H+ hb+T=3300+220+80=3600mm巷道计算掘进高度H2=H1+ ð=3600+75=3675mm巷道设计掘进面积S1=B1(0.39B1+h3)=3860*(0.39*3860+1650)=mm2取S1=12.2m2巷道计算掘进面积S2=B2(0.39B2+h3)=4010*(0.39*4010+1650)=mm2取S2=12.9m2(二)计算巷道掘进工程量和材料消耗量由表3-7计算公式得:每米巷道拱与墙计算掘进体积V1==S2*1=12.9*1=12.9m3每米巷道墙角计算掘进体积V1=0.2*(T+ ð)*1=0.2*(0.08+0.075)=0.031m3每米巷道拱与墙喷射材料消耗V2=[1.57(B2-T1)T1+2h3T1]*1=0.7576m3每米巷道墙角喷射材料消耗V4=0.2T1*1=0.2*0.08*1=0.016m3每米巷道喷射材料消耗(不包括损耗量)V=V 2+V4=0.7576+0.016=0.7736m3每米巷道锚杆消耗(仅拱部打锚杆)N`=[2(P`1/2M)+1]/M`式中,P`1为计算锚杆消耗周长,P`1=1.57B2=1.57*4.51=7.08m;M、M`为锚杆间距、排距,a=0.9,a`=0.8m.故P`1/2M=7.08/(2*0.9)=3.9333,故N`=(2*3.9333+1)/0.8=11.1根折合重量为11.1*[(l+0.05)π(d/2)2 ρ]=11.1*[(2.05+0.05)*3.14*(0.018/2)2*7850]=46.46kg.其中,l为锚杆深度,l=2.05m,0.05m为露出长度;d为锚杆直径,d=18mm; ρ为锚杆材料密度,ρ=7850kg/m3.每排锚杆数为N`*0.8=11.1*0.8=8.88≈9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