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动物模型的建立

合集下载

抑郁症失眠大鼠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抑郁症失眠大鼠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hypothalamus of rats were determined by HPLC-ECD. HE staining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9309026) ,湖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18dk2014)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2019JJ50428) ,湖南中医
9A 型,济南益延科技) 、高效液相色谱仪( 1260 型,
,主要是因为缺乏一种稳
Aglient) 、ECD 电化学检测器 ( Antec) 、 生物组织包
improvement of multi platform water environment sleep deprivation was used to duplicate the rats model of depressive
insomnia. Methods 84 Sprague Dawley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blank control group, environmental control group,
药大学校级课题(2019XJJJ016) 。
Fund by Major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s ( 2017ZX09309026 ) , Key Project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partment of Hunan
[ 通信作者] 王宇红(1965—) ,女,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药神经精神药理。 Email:wyh107@
324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21 年 6 月第 29 卷第 3 期 Acta Lab Anim Sci Sin,June 2021,Vol. 29, No. 3

失眠与过度觉醒-蒋晓江..

失眠与过度觉醒-蒋晓江..

由于大脑皮层的电生 理信号在β波反映了大脑处 理感觉信息的过程,脑电图 功率谱的增加可解释为皮层 的活动过度或者是过度觉醒。
失眠的自主神经系统、神经内分泌和 神经免疫学的研究
失眠患者的自主神经系统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心率和心 率变化量、体温、机体代谢率和皮肤电反应上。原发性失 眠患者的心率在白天和夜间都增加,反映了夜间交感神经 兴奋性较高,而副交感神经紧张性减低。Lack的研究发现, 在环境条件恒定时,年老的失眠症患者在夜间的核心体温 升高了,而白天正常。
失眠的神经生理学
失眠症患者的多重睡眠潜伏期实验 (MSLT)提示他们丝毫没有睡眠丢失的征 象,反而表现的很正常或者延长了白天的觉 醒时间,这说明了原发性失眠患者存在着24 小时的觉醒过度。传统的多导睡眠记录仪的 数据并不能很好的解释原发性失眠患者的失 眠主诉,而睡眠脑电图的波谱分析、睡眠期 事件相关电位和CAP方法的应用更有益于过 度觉醒的理解。
失眠与过度觉醒的因果关系
目前许多试验都证明失眠与生理过度觉醒活动相关,但并 不能指出其因果关系。失眠患者伴有烦躁、情绪低落、焦 虑、疲乏等症状,同时有许多生理指标的变化,很难说明 是哪个指标引起了哪种临床表现。
一个重要的问题是:
过度觉醒导致了失眠?还是失眠引起过 度觉醒?抑或是二者相互影响?对神经 生理学和精神病理学的研究资料可能对 过度觉醒的概念做一些有益的补充。
Bonet和Arand有关多重睡眠 潜伏期实验的结果证实了失眠症 患者虽然夜间睡眠受到干扰,但 白天的睡眠潜伏期仍然延长,他 们认为失眠症患者在白天睡眠倾 向与高觉醒水平并存,由此,他 们设想,正是失眠症患者的睡眠 意图构成了过度觉醒的刺激,从 而导致24小时的过度觉醒。
Freedman在脑电图的波谱分析 中发现,β功率谱的增加只出现在 觉醒、1期睡眠和REM睡眠中,在 2-4期睡眠中没有增强。Perlis、 Krystal等在慢性失眠患者与正常 对照组的研究中发现,慢性失眠 患者的REM睡眠和NREM睡眠均 减少,而β和α波功率谱增加,反 映了大脑皮层的活动增加, Buysse的研究发现在女性失眠症 患者中β波功率谱增加尤为明显。

天王补心丹对失眠模型鼠的疗效及部分机制研究

天王补心丹对失眠模型鼠的疗效及部分机制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273851)作者简介:刘珊(1988 08—),女,硕士,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内科学,E mail:sknq80@163 com天王补心丹对失眠模型鼠的疗效及部分机制研究刘 珊 敬秀平 谢安卫 尹 诗(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综合科,广安,638500)摘要 目的:观察天王补心丹对失眠模型鼠行为学的影响,探析其对TLR4通路的影响。

方法:利用氯苯丙氨酸腹腔注射制备失眠模型,将成模45只大鼠数字随机分为模型组、天王补心丹低剂量组(7g/kg)及天王补心丹高剂量组(28g/kg),另设空白组15只。

连续中药干预7d后比较各组大鼠旷场行为学、睡眠时间、中缝背核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蛋白88(MyD88)以及外周血清核因子 κB、诱导干扰素β的TRIF变化。

结果:天王补心丹可明显减少失眠模型大鼠中央格停留时间、修饰次数,延长睡眠时间缩短睡眠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外周血核因子 κB、TRIF、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IL 1以及中缝背核TLR4、MyD88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天王补心丹可改善失眠,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TLR4通路调节机体免疫有关。

关键词 失眠;模型大鼠;天王补心丹;行为学;中缝背核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关键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α;白细胞介素 1StudyontheTherapeuticEffectandPartialMechanismofTianwangBuxinPillonInsomniaModelRatsLIUShan,JINGXiuping,XIEAnwei,YINShi(GeneralDepartment,People′sHospitalofGuang′anCityofSichuanProvince,Guang′an6385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observetheeffectofTianwangBuxinPillonthebehaviorofinsomniamodelratsandtoexploreitseffectonTLR4pathway.Methods:Theinsomniamodelwasestablishedbyintraperitonealinjectionofchlorophenylalanine.Atotalof45ratswererandomlydividedintoamodelgroup,alowdoseTianwangBuxinPillgroup(7g/kg)andahighdoseTianwangBuxinPillgroup(28g/kg).Another15ratsintheblankgroupwereestablished.AftercontinuousinterventionwithChinesemedicinefor7days,thechangesofopenfieldbehavior,sleeptime,Toll likereceptor4(TLR4),myeloiddifferentiationprotein88(MyD88)andperipheralserumnuclearfactor kappaB(NF kappaB),TIRbasedomainlinkermoleculeforinducinginterferonβ(TRIF)werecomparedineachgroup.Results:TianwangBuxinPillcouldsignificantlyreducethecentrallatticeresidencetimeandmodifi cationtimesofinsomniamodelrats,andprolongthesleeptimeandshortenthesleeplatency(P<0 05).ThelevelsofNF κB,TRIF,TNF α,IL 1inperipheralbloodandTLR4andMyD88indorsalraphenucleusdecreased(P<0 05).Conclusion:Tian wangBuxinPillcanimproveinsomnia,anditsmechanismmayberelatedtotheregulationofimmunitythroughTLR4pathway.Keywords Insomnia;Modelrats;TianwangBuxinPill;Behavior;TLR4signalingpathway;Keyfactors;TNF α;IL 1中图分类号:R289 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1.05.017 失眠是临床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普通人群中约45 4%存在失眠问题[1],主要表现在难以入眠、醒后复睡困难或醒后精力体力无法恢复,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严重的困扰。

《基于觉醒水平探讨五味子木脂素改善睡眠剥夺大鼠的睡眠作用》

《基于觉醒水平探讨五味子木脂素改善睡眠剥夺大鼠的睡眠作用》

《基于觉醒水平探讨五味子木脂素改善睡眠剥夺大鼠的睡眠作用》一、引言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睡眠问题逐渐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之一。

睡眠剥夺对机体的影响日益凸显,不仅会导致精神疲惫、注意力不集中,还会引发一系列的生理紊乱和健康问题。

因此,研究改善睡眠剥夺的机制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五味子木脂素作为一种天然药物成分,其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有望在改善睡眠质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基于觉醒水平探讨五味子木脂素对睡眠剥夺大鼠的睡眠作用。

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本实验选用健康成年SD大鼠作为实验对象,五味子木脂素为实验药物。

实验所需设备包括多通道生理记录仪、行为学观察装置等。

2. 实验方法(1)建立睡眠剥夺模型:采用渐进性多平台剥夺法建立大鼠睡眠剥夺模型。

(2)分组与给药: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睡眠剥夺组和五味子木脂素治疗组,治疗组分别在剥夺后进行不同剂量的五味子木脂素给药。

(3)觉醒水平监测:利用多通道生理记录仪对大鼠的觉醒水平进行实时监测。

(4)行为学观察:观察大鼠的行为变化,包括活动量、探索行为等。

(5)统计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

三、实验结果1. 觉醒水平变化(1)对照组大鼠觉醒水平稳定,无明显波动。

(2)睡眠剥夺组大鼠觉醒水平显著升高,表现出明显的觉醒亢进现象。

(3)五味子木脂素治疗组大鼠觉醒水平较睡眠剥夺组有所降低,且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觉醒水平逐渐降低。

2. 行为学变化(1)睡眠剥夺组大鼠活动量增加,探索行为减少。

(2)五味子木脂素治疗组大鼠活动量有所降低,探索行为增加,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

3. 药物作用分析五味子木脂素对大鼠的睡眠作用表现出剂量依赖性,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对觉醒水平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同时能够改善大鼠的行为学表现。

与未治疗组相比,治疗组大鼠在药物作用下能够更好地恢复正常的睡眠觉醒周期。

四、讨论五味子木脂素能够改善睡眠剥夺大鼠的觉醒水平和行为学表现,这可能与五味子木脂素的镇静安神作用有关。

大鼠失眠模型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研究报告

大鼠失眠模型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研究报告

大鼠失眠模型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研究报告摘要: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失眠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研究人员广泛应用动物模型进行相关研究。

本研究报告将重点介绍大鼠失眠模型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包括模型建立、评估指标以及模型在治疗研究中的应用。

一、引言失眠是指难以入睡、睡眠质量差或早醒等睡眠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尽管已有多种治疗方法,但其疗效仍不尽如人意。

因此,深入研究失眠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鼠失眠模型的建立大鼠是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其生理和行为特征与人类相似,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失眠模型的建立。

常用的失眠模型包括药物诱导模型、环境干扰模型和基因突变模型等。

其中,药物诱导模型通过给予大鼠失眠相关药物(如苯巴比妥钠、咖啡因等)来诱发失眠症状。

环境干扰模型通过改变大鼠的环境条件(如光照、噪声等)来干扰其正常的睡眠。

基因突变模型则通过基因敲除或过表达等手段来模拟人类失眠相关基因的突变情况。

三、大鼠失眠模型的评估指标为了评估大鼠失眠模型的有效性,研究人员通常采用多种指标进行评估。

行为学指标是常用的评估指标之一,包括睡眠时间、睡眠结构、睡眠延迟等。

例如,通过记录大鼠的睡眠行为,可以判断其是否存在入睡困难或睡眠质量差的问题。

生理学指标也被广泛应用于失眠模型的评估,如脑电图、血液生化指标等。

这些指标可以提供更加客观的评估结果,有助于深入研究失眠的发病机制。

四、大鼠失眠模型在治疗研究中的应用大鼠失眠模型不仅可以用于研究失眠的发病机制,还可以用于评估潜在的治疗方法。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给予大鼠某种药物治疗,观察其对失眠症状的改善效果。

同时,还可以通过基因敲除或过表达等手段来验证某个基因在失眠治疗中的作用。

这些研究有助于寻找新的治疗方法,为失眠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五、结论大鼠失眠模型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天王补心丸与磁朱丸对失眠大鼠睡眠时相影响的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天王补心丸与磁朱丸对失眠大鼠睡眠时相影响的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天王补心丸与磁朱丸对失眠大鼠睡眠时相影响的比
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背景】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增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失眠的主要途径
之一。

天王补心丸和磁朱丸是常用的中药治疗失眠的药物,但两者的治
疗机制和疗效差异仍需深入研究。

【问题】
天王补心丸和磁朱丸是否对失眠大鼠的睡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其影响机制和疗效有何差异?
【目的】
本研究旨在比较天王补心丸和磁朱丸两种药物对失眠大鼠的睡眠的
影响,探讨其影响机制和疗效方面的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1.实验动物: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150-200g。

2.建立失眠大鼠模型:采用悬吊法建立失眠大鼠模型。

3.药物干预:将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天王补心丸组、磁朱丸
组和对照组。

在模型建立后,连续给予不同药物,每日一次,持续7天。

4.行为学测试:采用睡眠监测系统记录大鼠的睡眠行为,并进行分
析和比较。

5.统计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并进行图表展示。

【预期结果】
1.在天王补心丸组和磁朱丸组,大鼠的入睡时间和睡眠时长明显优于对照组。

2.两组药物对大鼠睡眠结构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

3.天王补心丸和磁朱丸治疗失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当,但存在一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意义】
通过比较天王补心丸和磁朱丸两种药物对失眠大鼠的影响,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两者的治疗机制和疗效方面的差异,对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

整合代谢组学与肠道菌群分析酸枣仁汤改善失眠大鼠的作用机制

整合代谢组学与肠道菌群分析酸枣仁汤改善失眠大鼠的作用机制

整合代谢组学与肠道菌群分析酸枣仁汤改善失眠大鼠的作用机制一、内容概括本文旨在探讨整合代谢组学与肠道菌群分析在酸枣仁汤改善失眠大鼠作用机制中的应用。

通过建立失眠大鼠模型,采用酸枣仁汤进行干预,结合代谢组学和肠道菌群分析技术,揭示酸枣仁汤改善失眠的作用机制。

实验结果表明,酸枣仁汤能够调节大鼠的代谢物水平,影响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从而达到改善失眠症状的目的。

这一研究为进一步理解酸枣仁汤的药理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不断增大,失眠问题日益严重。

失眠不仅影响个体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还可能导致心理和生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焦虑、免疫功能下降等。

因此研究有效的治疗方法来改善失眠症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代谢组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内代谢产物的组成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可以揭示生物体内的代谢活动和调控机制。

肠道菌群作为人体内最大的微生物群落,与宿主共生关系密切,对宿主的健康和疾病发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睡眠质量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例如某些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导致失眠症状的发生,因此从代谢组学和肠道菌群角度探讨失眠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前景。

酸枣仁汤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具有安神养心、滋阴润燥的功效,广泛应用于治疗失眠、多梦等症状。

然而目前关于酸枣仁汤改善失眠的作用机制尚未得到充分研究。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整合代谢组学和肠道菌群分析技术,探讨酸枣仁汤改善失眠大鼠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优化酸枣仁汤的药效提供科学依据。

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近年来失眠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大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针对失眠症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中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等多种方法。

然而这些方法在缓解失眠症状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了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

代谢组学是一门新兴的跨学科领域,通过分析生物体内代谢产物的变化来揭示生物体生理功能的变化。

23563143_松郁安神方对PCPA致失眠大鼠睡眠时相的影响

23563143_松郁安神方对PCPA致失眠大鼠睡眠时相的影响
2021年 1月第 8卷第 1期 January.2021,Vol.8,No.1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WorldJournalofSleepMedicine

松郁安神方对 PCPA致失眠大鼠睡眠时相的影响
曾雪爱 周春权 吴华嵩 黄俊山
(福建省中医药科学院,福州,350003)
摘要 目的:观察松郁安神方对失眠大鼠睡眠时相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arachlorophenylalanine, PCPA)建立失眠大鼠模型,用松郁安神方进行干预,通过动物睡眠生物解析系统,记录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EEG)和 肌电(Electromyogram,EMG),分析睡眠觉醒时间、非快速眼动睡眠(NonrapidEyemovementSleep,NREM)时间和快速眼动 睡眠(RapidEyemovementSleep,REM)时间,观察大鼠睡眠时相变化。结果:PCPA可明显减少大鼠白天 NREM、REM睡眠 时间,增加觉醒时间,给予松郁安神方后,失眠大鼠白天时段 NREM、REM睡眠时间增加,觉醒时间减少,与 PCPA模型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 P<001)。结论:松郁安神方能改善 PCPA致失眠大鼠的睡眠,其主要通过增加白 天的 NREM和 REM睡眠时间改善睡眠。 关键词 失眠;松郁安神方;睡眠时相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WorldJournalofSleepMedicine
2021年 1月第 8卷第 1期 January.2021,Vol.8,No.1
A02126012)、中药 饮 片 (福 建 鹭 燕 药 业 股 份 有 限 公 司)、动物 睡 眠 生 物 解 析 系 统 (KisseiComtec,日 本 )、 68003脑立体定 位 仪 (深 圳 市 瑞 沃 德 生 命 科 技 有 限 公司)。 2 方法 21 中药制备 松郁安神方组成:甘松 10g、郁金 15g、玫瑰花 10g、酸枣仁 15g、柴胡 15g、珍珠母 30g、生龙骨 30g、合欢皮 15g、丹参 15g。药物经煎 煮及过滤浓缩至 34g/mL备用。 22 PCPA失 眠 模 型 建 立 按 照 参 考 文 献[5]的 方 法,于临用前按照 300mg/kg用量,将 PCPA溶于弱 碱性生理盐水,配制成混悬液,按 10mL/kg体质量 腹腔注射,连续 2d,1次 /d。 23 动物分组与给药 将大鼠随机分为 3组:空白 对照组、PCPA失眠模型组、松郁安神方 组,每 组 4 只。松郁安神方组按 17g/kg体质量灌胃给药,空白 对照组和失眠模型组均给予同等体积蒸馏水灌胃,1 次 /d,共 7d。 24 大鼠头部 电 极 埋 植 手 术 大 鼠 腹 腔 注 射 戊 巴 比妥钠(50mg/kg)麻醉,将头部手术区剃毛,脑立体 定位仪固定。剪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使颅骨完全 暴露。分别于前囟前 10mm,旁开 15mm和后囟 前 10mm,旁开 15mm钻孔(钻通颅骨,但未穿破 硬脑膜),将 2个与采集 EEG电极相连的不锈钢螺 丝固定于颅骨的钻孔中,在后囟另一侧钻孔(未钻通 颅骨),将一个与参比电极相连的不锈钢螺丝固定于 颅骨的钻孔中,用牙托粉将 3个电极封固于颅骨上。 另外两根采集 EMG的电极分别插入两侧颈部斜方 肌中。所有的电极都连接到一个微型连接器上,并 用牙科水泥固定在头骨上。缝合创口,术后腹腔注 射青霉素钠,恢复 7d后进行实验。 25 大鼠睡眠时 相 的 记 录 和 分 析 末 次 灌 胃 给 药 后,将大鼠置于记录笼中,连接记录系统,进行记录。 记录时 EEG和 EMG信号通过大鼠头部电极,途经 多通道万向轮,经初步放大后将信号接入到放大器。 信号经滤波后,进一步放大,输入到电脑,经模数转 换最终获得数字信号。记录从第 1天的 19:00点开 始,到次日 19:00点结束,连续 24h记录自由活动大 鼠的 EEG和 EMG。记录结束后,用 SleepSign分析 软件,根据统一设定的标准扫描记录的 EEG/EMG 信号,自动判别出觉醒(W)期、NREM期和 REM期。 扫描完成后,进行人工检查,必要时改正。 26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 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珋±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D 是指各种脑血管病引起的获得性智能障 碍综合 征。
• • • •
AD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原因有: 基炎铅胆 因症中碱 突免毒能 变疫假假 学学说 说 说说 等
60~ 90 岁的老年人群中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呈指数 增长,每隔5.1 岁即增加一倍,可见衰老肯定是AD 的危险 因素之一。
兔脑内血管发达程度与人 脑类似,但兔大脑皮层部分 不发达。
鼠脑体积小,抗手术打击能力差,不常见临 床上的症状如呼吸困难、癫痫、意识障碍 难等在小动物中却很常见,且难以恢复,使 其神经功能障碍难以评定。但价格便宜,来 源充足,品种较纯,制作模型简单,生存率高。
鸡大脑发达, 有人估计,其实 验价值和某些哺乳动物相似。 但这方面研究较少,其应用 价有待进一步验证。利用其 建立学习和记忆模型快、记 忆保持的测定及脑内注射容 易、重复性好、来源丰富、 价格便宜、易管理。
(2)化学损毁模型: ①乙酰胆碱M受体阻断剂动物模型:大鼠腹腔内注射胆碱能拮抗剂,引起
胆碱能系统功能障碍。 评价:可造成认知障碍,但其主要是可逆性阻断突触后的乙酰胆碱M受体,
缺乏AD特殊病理特征。 ②兴奋性毒素损毁动物模型:如使用兴奋性神经毒素如红藻氨酸、使君子
氨基酸等注入大鼠Meynert基底核建立痴呆模型。 评价:有记忆损害功能,但无神经元斑块及NFT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且对乙
3.中枢神经元胆碱能损毁动物模型 原理:用物理、化学、外科手术等来损毁胆碱能神经元或切断
胆碱能神经通路。
(1)物理损毁模型:采用电、热等手段损伤大鼠Meynert基底核,使皮质乙 酰胆碱量减少,造成动物记忆障碍、抑郁行为等。
评价:所得模型大鼠脑内不同分区组织中单胺氧化酶B活性与青年组比较没 有显著性升高,故该模型尚欠用的转基因动物模型制备的简单程序如下: ( 1) 引物的设计或靶基因的制备; ( 2) 重组靶基因注入受精卵; ( 3) 植入假孕受体; ( 4) 检测与评价。
评价:虽然转基因动物存在难以重复、外源性基因表达不稳定、 繁殖能力低、抗病能力差、成本昂贵等问题,但不可否认,转 基因动物模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深入研究
• 脑内β淀粉样蛋白沉积 • 相关递质及酶活性改变 • 脑内氧化应激相关的酶活性及线粒体功能改变 • 脑内葡萄糖代谢障碍 • 免疫功能异常等
评价:SAMP8小鼠较自然衰老动物模型好,已广泛用于 增强学习记忆功能及促智药物的研究。
总结:
建立理想的老年性痴呆的动物模型可以更 好地研究老年性痴呆的发病机制, 也是进行 老年性痴呆病理研究和药物开发的关键问题, 但是, 目前尚无一能全面再现、模拟老年性 痴呆病理、生化、行为学等方面的全部特征 的AD动物模型。现在, 有学者提出, 集多种 因素于一体的复合式动物模型可能会表现出 更为典型老年性痴呆的病理及行为学表现, 为老年性痴呆的研究提出了值得深入探索的 方向。
21世纪, 全球正逐步进入人口老 龄化时代。AD 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预 计2025年全球受该病困扰的人数将达 1400万,该病的防治不仅是一个重大 的医学问题, 同时也是一个严峻的社 会问题。
灵长类脑的各结构比例及脑血管分布均 最接近人。但费用高,来源困难。
狗、猫脑皮层及脑内各结构 比例较接近人, 抗手术打击 能力强,特别适合慢性实验, 但其脑血管走行及脑的供血 与人脑差异较大。
3.转基因动物模型 常用的转基因动物模型是用实验方法将外源性基因如App基
因导入, 使其在染色体基因组中稳定整合、表达, 并遗传给后代。 动物过多地表达App基因或其突变产物, 引起Aβ 的沉积和相关的 病理损害或临床症状。目前的转基因动物多选用小鼠主要是基于 遗传背景、繁殖能力、操作难度和经济角度的考虑, 。
评价:虽然Aβ 在AD的发病中的详细机制目前尚无定论, 但体 内、体外实验都已证实了其神经毒性作用。
5.快速老化小鼠模型 SAM小鼠在生命早期就表现出身体各部位功能的衰
老。是日本京都大学在对AKR/J系小鼠进行常规近交系培 育时意外发现的。共有12个品系,其中SAMPS小鼠具备 与AD相似的病理特征,可作为自然发病的老化痴呆模型。
形态学观察可见,自然衰老鼠隔区、斜角带核 及Meynert基底核中的神经元萎缩、丧失,感觉、运
动及学习记忆等多种功能下降。因此可用恒河猴、 老年兔及老年鼠等作为AD模型。
评价: AD有别于正常衰老的进行性神经功能衰 退性疾病,故其只模拟了AD的部分疾病特征。极 少形成NFT及淀粉样蛋白沉积。价格昂贵、健康状 况较差、不易得到,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模型的 研究进展。
• 老年性痴呆定义 • 老年痴呆发病机理 • 老年痴呆模型常用实验动物 • 常见建模方法及其评价 • 总结及展望
老年痴呆是发生在老年期和老年前期的大脑皮层获得性 高级机能的全面损害。主要包括阿尔采默型老年痴(SDAT) 和血管性痴呆(VD)两大类。
SDAT是以进行性痴呆为主要症状的人脑变性疾病。病 理特征:主要有老年斑、神经纤维缠结等。临床伴有认知记 忆损伤。
理想的AD动物模型不仅要模拟出AD的行为学改变, 而且应能模拟复制AD的主要病理、生化及神经递质 等多方面的改变。目前, 大致可概括为四类
• • •B •
中与转自

基然
胆淀因衰
碱 能 神 经
粉 样 蛋 白
动 物 模 型
老 模 型
元有
损 毁
关 的
模模
型型
1.自然衰老动物模型 衰老因素在老年痴呆发病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酰胆碱系统的损伤可逆转。 ⑶外科手术损伤:采用手术切断跨海马通路,建立AD模型。 评价:可以造成动物定向记忆障碍,造模周期短,但创伤大、临近组织易
受损、无典型AD病理特征等缺点。
4.与β 淀粉样蛋白(Aβ )质有关的模型 Aβ 具有神经营养和神经毒性双重作用。大鼠双侧海马内一次
性注射Aβ 25~ 35片段后, 主动和被动回避性反射及空间分辨力降 低, 皮质和海马神经元减少、退变, 皮质下血管淀粉样变, 脑内出现 纤维蛋白丝状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