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陈氏状元名录
中国历代状元名录

中国历代状元名录1.“哎呀,你们知道吗,那唐朝的状元贺知章可厉害啦!”就像我们班的学霸每次考试都拿第一一样让人佩服!有一次我看到邻居哥哥拿着一本诗集在看,我好奇地凑过去问:“哥哥,你看的什么呀?”哥哥笑着说:“这是贺知章的诗呀。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心里想着:哇,这就是状元的诗呀。
2.“嘿!听说过宋朝的状元文天祥吗?那可是个大英雄啊!”就好比我们运动会上跑在最前面为班级争光的同学一样了不起!记得有一天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有人提到了文天祥,一个小伙伴说:“文天祥好勇敢呀!”另一个小伙伴接着说:“对呀对呀,他太厉害了!”我也在一旁跟着点头,心里充满了对文天祥的敬佩。
3.“哇塞,隋朝的状元房玄龄可真是个有智慧的人呀!”就像我们的老师一样知识渊博呢!有一次上课老师讲到了房玄龄,说他很有才能,为国家做出了很大贡献。
我在下面听得津津有味,心里想着:我也要像房玄龄一样有智慧。
4.“你们看,明朝的状元杨慎那文采简直了!”就跟我们学校写作文特别厉害的那个同学似的!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去公园玩,看到有一块牌子上写着杨慎的一首诗,爸爸就给我讲起了杨慎的故事,我一边听一边想:哇,他真的好有才华呀。
5.“哎呀呀,清朝的状元张謇也是很了不起的哟!”就如同我们社区里那个很会做生意的叔叔一样!有一次听到大人们在谈论张謇,说他办实业很厉害,我在旁边听着,心里对这个状元充满了好奇和敬佩。
6.“嘿,唐代的状元王维你们肯定知道吧,那可是诗画双绝呀!”简直就像我们班那个既会画画又会写诗的同学一样让人羡慕!有次我去参观画展,看到一幅画特别美,旁边的介绍说这画的风格很像王维的,我一下子就想起了这个厉害的状元。
7.“哇哦,宋代的状元吕蒙正也很牛呀!”就跟我们家那个总是很有办法解决问题的爷爷一样!记得有一次听故事,听到了吕蒙正的故事,我惊讶地说:“他好厉害呀!”妈妈笑着说:“是呀,他很有智慧呢。
”8.“瞧瞧,五代十国的状元王溥可真是个有学问的人!”就像我们学校的图书馆一样充满了知识!有一次我在图书馆找书,看到一本关于王溥的书,我好奇地拿起来看,越看越觉得这个状元不简单。
陈姓的名人历史上有谁

陈姓的名人历史上有谁纵览古今,陈姓人在其家族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 春秋时有孔子弟子之一陈元。
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先河。
汉朝初年的陈平曾辅佐刘邦,汉末有“建安七子”之一的大文学家陈琳。
西汉后期的陈汤曾多次出击匈奴。
王莽统治时期的陈遵,权重一时,被封为嘉威侯。
三国时有陈登,曾与父合谋离间吕布与袁术。
晋朝陈寿的《三国志》是《二十四史》中最受欢迎的史书之一。
南北朝时期则有名将陈庆之、陈伯之等,而这一时期最著名的陈姓人就是南朝陈的建立者陈霸先了。
唐宋时期,陈姓人也是名家荟萃、人才辈出。
在政治上,唐朝时期有宰相陈叔达、陈希烈、陈夷行;宋代有与宦官斗争的陈禾、刚正不阿的陈俊卿。
在文学、诗歌上,唐代有陈子昂、陈鸿、陈陶;宋代有陈彭年、陈师道、陈与义。
此外,还有思想家、文学家陈亮,画家陈居中。
唐宋时期还涌现出一批农民起义领袖,如唐末农民起义军的女首领陈硕真,南宋时期的陈、陈峒、陈三枪等。
除此以外,唐宋时期的陈姓名人还有本姓陈的唐代高僧玄奘、名将陈玄礼等。
元有红巾军将领陈友谅;明有散曲家陈铎,爱国诗人陈子龙,文学家陈继儒,旅行家陈诚、陈忱;清代有旅行家陈恭尹、陈文述、陈维崧、陈沆、陈端生、陈澧,思想家陈建、陈献章、陈确,画家陈洪绶等。
出将入相的则有明末抗清名将陈子龙,清乾隆年间的东阁大学士陈宏谋,鸦片战争中壮烈牺牲的陈化成。
领导农民起义的则有清末天地会的首领陈开,太平天国运动中的青年将领陈玉成、陈得才。
清代还有经学家陈奂、陈立、陈乔枞,文学家陈澧。
近现代有民主革命家陈作新、陈天华,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潭秋、陈延年、陈毅、陈赓、陈云以及早期共产党的领导人陈独秀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叔通,国民党高级将领陈立夫、陈果夫、陈诚等。
还有近代史学家陈寅恪、陈垣,著名学者陈望道,数学家陈景润,文学家陈衍,著名诗人陈三立、陈去病,画家陈衡恪,戏曲音乐家陈彦衡,剧作家陈墨香,电影艺术家陈波儿。
此外还有许多著名的华侨人物,如造福桑梓的陈宜禧、爱国实业家陈嘉庚、孙中山的密友陈友仁等。
中国历代文武状元榜名录

中国历代文武状元榜名录中国历代文状元榜名录中国历代状元共532人(隋代不计)。
唐149人五代十国35人两宋118人辽56人西夏1人金39人伪齐2人元32人明90人大西1人清114人太平天国15人一、隋代状元(进士)榜张损之江苏人孙伏伽河北人侯君素杨纂陕西人房玄龄山东人入唐后,官至太子太傅、知门下省事,为相十五年。
温彦博山西人入唐后,官至尚书右仆射。
黄凤麟湖北人比部员外郎二、唐代状元榜(149人)1孙伏伽河北清河622年(唐高祖武德五年)唐代第一科状元,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状元。
官至大理卿2宋守节673年(唐高宗咸亨四年)状元。
取进士79人,又取57人,重试11人。
曾任雍州(今陕西西安西北)司功。
3郑益675年(唐高宗上元二年)状元。
取进士沈佺期、宋之问等45人。
4许且682年(唐高宗开耀二年)状元。
取进士刘知几、陈子昂55人,重试及第11人.。
5吴师道河北临漳685年(唐则天武后光宅二年即垂拱元年)状元。
先取22人,后又取5人。
官至吏部侍郎、户部郎中。
6陈伯玉687年(唐则天武后垂拱三年)状元。
同榜进士共65人。
7姚仲豫706年(唐中宗神龙二年)状元。
进士共32人。
8常无名河南温县712年(唐睿宗景云三年)状元。
官至礼部员外郎。
9崔液河北定县712年(唐玄宗先天元年)状元。
历官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员外郎,封安平县男。
10 李昂714年(唐玄宗开元二年)状元。
官至吏部郎中。
11范崇凯四川内江716年(唐玄宗开元四年)状元。
进士薛邕等16人。
12杜绾陕西西安724年(唐玄宗开元十二年)状元。
进士祖咏等21人。
官至京兆府司录参军。
13严迪726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状元。
进士31人。
14李嶷727年(唐玄宗开元十五年)状元。
王昌龄、常建等19人。
曾任右武卫录事参军。
15虞咸728年(唐玄宗开元十六年)状元。
贺兰进明等进士20人。
16王正卿729年(唐玄宗开元十七年)状元。
17王维山西祁县731年(唐玄宗开元十九年)状元。
浙江宁波象山宋代陈氏一族十六进士里籍考

浙江宁波象山宋代陈氏一族十六进士里籍考王庆祥2001年春,在搜集整理象山历代进士名录时,根据民国县志《选举表》所列北宋庆历六年(1046)“丙戌科”进士陈诜与皇祐五年(1053)“癸巳科”进士陈詥(诜之堂弟)、陈誴(诜之兄),以及重和元年(1118)“戊戌科”进士陈宗翰(诜之孙)四人亲缘关系,查考他们的里籍。
不意,从南宋《乾道四明图经》、《宝庆四明志》及元《延祐四明志》等志籍中发现,《选举表》所列嘉祐二年(1057)“丁酉科”进士陈辅是“詥之子”,元丰五年(1082)“壬戌科”进士陈谠是“詥之堂弟”,元丰八年(1085)“乙丑科”进士陈诩是“谠之弟”,绍圣四年(1097)“丁丑科”特奏名(《乾道四明图经》等称进士)陈讽是“誴之堂弟”,重和元年(1118)“戊戌科”特奏名(《乾道四明图经》等亦称进士)陈休锡是“谠之侄”。
可见这五人与他们同出一族。
同时发现,《选举表》未列的元丰二年(1079)“已未科”进士陈谔是“詥之弟”,元丰五年(1082)“壬戌科”进士陈撝是“誴之族”,元祐三年(1088)“戊辰科”进士陈摅、陈抍都是“撝之弟”,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壬戌科”进士陈晋锡是“休锡弟”,绍兴二十七年(1157)“丁丑科”进士陈栖筠是“抍之侄”。
这六人也与他们同出一族。
另据民国县志《陈大雅传》:陈辅次子陈珌,亦举进士(《选举表》未列其名,乃是“举而未获隽”)。
如此,这个陈氏一族在北宋、南宋时期曾先后举进士十六名。
据此梳理,这十六名进士的亲缘关系是:陈誴与陈诜、陈詥与陈谔、陈谠与陈诩,是三对亲兄弟;陈讽,是他们的族兄弟;陈撝、陈摅、陈抍三兄弟,都是他们的族人;陈辅,是陈詥之子(民国县志《陈大雅传》言陈辅是大雅之子,《乾道四明图经》等则在陈辅名下注“詥之子”,可见陈大雅即陈詥);陈休锡、陈晋锡兄弟,是陈谠与陈诩之侄;陈栖筠,是陈撝与陈摅、陈抍之侄;陈宗翰,是陈诜之孙;陈珌,是陈詥之孙、陈辅次子。
二然而,对于这样一个“世踵科甲”陈氏一族的里籍,地方史志文献却历无明确记载。
对刘飖《清代鄂东状元陈沆家世考述》的几点补充

对刘飖《清代鄂东状元陈沆家世考述》的⼏点补充对刘飖《清代鄂东状元陈沆家世考述》的⼏点补充松来扶黄冈师范学院刘飖的研究⽅向之⼀是鄂东名⼈⽂化,地⽅⾼校学者选择当地名⼈作为研究⽅向有⾃⾝的优势,扬长避短,是聪明⼈的做法。
⽹上⼀度流传⼀个帖⼦:第⼀份名单: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
第⼆份名单:李渔、洪升、顾炎武、⾦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
问:哪份名单你知道的⼈多⼀些?揭晓答案:第⼀份名单⾥的⼈全是清朝的科举状元,第⼆份⾥的全是落第秀才。
第⼀份名单⼗位清朝的科举状元中的刘⼦壮、陈沆⼆位就是鄂东⼈,也是刘飖的研究对象。
⼀刘飖的《清代鄂东状元陈沆家世考述》⼀⽂发表在2013年8⽉出版的《黄冈师范学院学报》第33卷第4期上,“对陈沆的家世,依据辈分的先后顺序作⼀整理”,⼤致达到了“更直观地了解浠⽔陈沆家族,以期对陈沆研究有所裨益”的⽬的。
读后,略感有点⼩遗憾。
该⽂结论三:“浠⽔陈沆家族可谓是书⾹门第,科举世家。
举⼈有陈伯宣、陈⼠珂、陈光诏、陈沆、陈沄、陈廷经、陈恩浦、陈曾寿、陈曾则、陈曾矩等10⼈;进⼠有陈伯宣、陈沆、陈沄、陈廷经、陈曾寿等5⼈;在翰林院学习的有陈伯宣、陈沆、陈沄、陈廷经等4⼈。
浠⽔陈沆家族是‘科甲传百年,诗书泽后世。
’”陈伯宣是浠⽔陈⽒始祖,唐僖宗乾符四年(877年)举家由江西庐⼭迁德安。
距陈沆出⽣的1785年已是千年之遥,拉到⼀起计算,意义不⼤。
“祖上曾经阔过”对后世也就是⼀种精神安慰,“五百年前是⼀家”划拉来划拉去的⽆⾮增加⼀点虚荣。
这不算问题。
问题⼀:陈沆家族10名举⼈中,陈恩浦不是举⼈。
陈恩浦是陈沆之孙、陈沆长⼦陈廷经之⼦。
陈廷经⽣过6个⼉⼦,陈庆长(字伯容,号⼦奉)、陈恩嘉(字仲平,号⼦政)、陈恩受(字季尧,号⼦固)、陈恩浦、陈恩同(早逝)、陈恩淮。
中举⼈的是陈恩嘉,咸丰⼋年(1858)戊午科并补⾏⼄卯科举⼈。
但陈恩嘉因为过继给陈廷经的弟弟陈廷柱,算陈廷柱的⼉⼦。
陈氏世系源流

陈氏世系源流(一)自黄帝至舜帝的世系舜帝(重华公),黄帝(轩辕氏)的九世孙,为陈氏最早的祖先,称太始祖。
自黄帝至舜帝的世系问题,存在“九代世系”和“十代世系”两种世系情况:九代世系:1黄帝-2昌意-3颛顼-4穷蝉-5敬康-6句望-7桥牛-8瞽叟-9舜十代世系:1黄帝-2昌意-3颛顼-4幕-5穷蝉-6敬康-7句望-8桥牛-9瞽叟-10舜据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名曰轩辕。
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二曰昌意。
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
帝颛顼生子曰穷蝉。
“虞舜者名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
一般学者认为自黄帝至舜帝传世九代。
但也有学者曾发现有个别老谱载其世系为十代。
如《川(四川)黔(贵州)边陈氏联宗合谱》是十代的世系。
其做法就是在颛顼与穷蝉之间有“幕”一代。
依据是《左传·昭公八年》注曰:“幕,舜之先,瞽叟舜父,从幕至瞽叟无违(天)命”。
又《史记·五帝本纪》考证云:路史余论曰“吕梁碑,刘耽作,碑中叙纪虞(舜)帝之世(系)云:‘舜祖幕,幕生穷蝉,穷蝉生敬康……瞽叟生舜’”。
上述两种情况都有依据,但十世系说法存在一个问题,即“幕”父是谁,没有明确的考证。
我认为,在颛顼与穷蝉之间随意加“幕”一代的做法不可取,上述“幕生穷蝉”、“帝颛顼生子曰穷蝉”和“穷蝉父曰帝颛顼”,说明颛顼即“幕”;或者曰,颛顼和“幕”,一个是穷蝉的生父,一个是穷蝉的继父,在陈氏族谱中,出继和继入的情况常有。
因此,我更倾向于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中自黄帝至舜帝九代世系的说法。
陈氏世系源流(二)自舜帝至胡公满的世系胡公满原姓妫名满,谥号胡公。
生于殷纣王九年(公元前1067年)十月十五日,卒于公元前986年正月十五日。
胡公为舜帝卅四世裔孙,为陈姓之始祖。
自舜帝至胡公满的世系:据福建闽清县的《陈氏千郎公派》谱,自舜帝至胡公满的世系排序是:1舜帝-2商均-3虞思-4宏公-5吕公-6纬公-7贺公-8楷公-9淮公-10泰公-11箕伯-12直柄-13虞遂-14伯戏-15覆公-16频公-17卢公-18表公-19环公-20容公-21灵公-22益公-23希公-24蔺公-25填公-26野公-27无斁-28甾公-29叔正-30献子-31严寿-32元寿-33阏父-34妫满。
陈姓历史名人

陈姓历史名人
1、陈完:春秋时陈国公族,陈厉公妫跃之子,字敬仲(一说敬是谥号);是战国时期田氏齐国的始祖;其后裔中有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田穰苴,孟尝君田文,新朝皇帝王莽等。
2、陈胜:字涉,秦末阳城人,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
他与吴广一同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西南)率众起兵,成为反秦义军的先驱;不久后在陈郡称王,建立张楚政权。
后被秦将章邯所败,遭车夫刺杀而死,陈胜死后被辗转埋葬在芒砀山。
刘邦称帝后,追封陈胜为“隐王”。
3、陈汤:字子公,汉族,山阳瑕丘人,西汉大将。
汉元帝时,他任西域副校尉,曾经假托圣旨,胁迫西域都护甘延寿出兵,攻杀与西汉王朝相对抗的匈奴郅支单于,为安定边疆做出了很大贡献。
官至射声校尉、从事中郎,封关内侯,在长安去世。
王莽掌权后,追谥陈汤为破胡壮侯。
4、陈琳:字孔璋,广陵射阳人。
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
汉灵帝末年,陈琳任大将军何进主簿。
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陈琳曾谏阻,但何进不纳,终于事败被杀。
董卓肆恶洛阳,陈琳避难至冀州,入袁绍幕府。
袁绍失败后,陈琳为曹军俘获。
曹操爱其才而不咎,署为司空军师祭酒,使与阮瑀同管记室。
后又徙为丞相门下督。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与刘桢、应玚、徐干等同染疫疾而亡。
5、陈后主:陈太建十四年(隋开皇二年,582年)至陈祯明三年(隋开皇九年,589年)在位,字元秀,小字黄奴,陈宣帝陈顼长子,
母皇后柳敬言,南北朝时期陈朝最后一位皇帝。
中国历代武状元名录

中国历代武状元名录中国历代武状元名录孙树平赵完全整理中国武状元有历史记载的共293人。
具体分布为:唐41人宋74人金1人明57人大西(张献忠政权)1人清109人太平天国2人一、唐代武状元唐41人姓名籍贯及第时间官职1员半千山东济南 680年(唐高宗永隆元年)平原郡公正谏大夫左卫长史弘文馆学士左卫胄曹参军,充宣慰吐蕃使2孙思观辽宁辽阳 692年(武则天长寿元年)不详3张仁愿陕西渭南 702—704年间(武则天长安年间)韩国公宰相太子少傅兵部尚书殿中侍御史肃政台中丞检校幽州都督左屯卫大将军4王修福山西临汾 705—707年间(唐中宗神龙年间)洛邑府左果毅5王仁皎山西祁县 707年(唐中宗景龙年间)祁国公太仆卿左卫翊府中郎将上柱国开府仪同三司 6樊咏山西永济 713—741年间(唐玄宗开元年间)兵部尚书 7裴敦复山西闻喜 724年(唐玄宗开元十二年)刑部尚书吏部郎中中书舍人宣州刺史 8房自谦山西闻喜 724年(唐玄宗开元十二年)不详 9郑防山西闻喜 727年(唐玄宗开元十五年)不详10樊衡山西蒲州 727年(唐玄宗开元十五年)不详11茹义忠山西雁山 713—741年间(唐玄宗开元年间)汾州刺史 12杨若虚不详721年(唐玄宗开元九年)不详 13张仲宣不详 721年(唐玄宗开元九年)不详14元领不详 721年(唐玄宗开元九年)不详 15马季龙陕西扶风 721年(玄宗开元九年)刺史 16郭子仪陕西华县 713—741年间(唐玄宗开元年间)汾阳郡王中书令宰相九原太守朔方节度使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17张重光不详735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不详 18崔园北京 735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不详19李广琛详 735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刺史 20令狐朝不详 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不详21来瑱陕西邠县约742-752年间(唐玄宗天宝年间)中书门下平章事22李晟甘肃临潭唐朝中期中书令西平郡王三镇节度使23胡领河北易县 754年(唐玄宗天宝十三年)参谋范阳军事24王翃山西太原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尚书右仆射25夏侯审不详 780年(唐德宗建中元年)侍御史校书郎参军26郑儋不详 780年(唐德宗建中元年高陵尉吏部郎中节度使27平知和不详780年(唐德宗建中元年)不详 28凌正不详 780年(唐德宗建中元年)不详29周渭不详780年(唐德宗建中元年)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膳部员外郎祠部郎中30丁悦不详780年(唐德宗建中元年)不详31许贽不详785年(唐德宗贞元元年)不详 32樊泽山西永济唐朝后期御史中丞官金部郎中行军司马节度使 33樊宗师山西永济 808年(唐宪宗元和三年)太子舍人刺史谏议大夫34吴思不详 821年(唐穆宗长庆元年)不详35李商卿不详 821年(唐穆宗长庆元年)不详 36裴俦山西闻喜 825年(唐敬宗宝历元年)不详 37侯云章不详 825年(唐敬宗宝历元年)不详38郑冠不详 828年(唐文宗大和二年)户部郎中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文状元、武进士全中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代陈氏状元名录
黄贤吉
状元,人上人,人中之俊杰,科举之骄子。高中状元,系全国进士第
一。这要经历童试(县试)、乡试(省试)、会试(国试)和殿试(一甲进
士,经皇上面试)四道考关。鼎甲榜首,钦点状元,金榜桂冠,大魁天下,
这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共同奋斗的最高目标,最高荣誉。
中国历史上,从唐高祖李渊第一次开科取士,于唐武德五年(622年)
壬午科状元孙伏加起至清德宗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恩科状元刘春霖
止,共设科期857期,累计100多万举人应试,筛选出10多万元进士,再
拔出724名状元。目前,有史网记载的832科期,录取进士99452名。最
多一科进士,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丙戌科进士987名,最少一科期
一名进士,平均119.5名/科。连中“三元13名,其中陈氏一名,仅存状元
殿试卷32篇,陈氏一篇,唯一的珍藏黄裳状元原稿,今遗落在日本。
至今尚有25科期的进士155名的状元名录未明,待查。据有关文献,
陈氏23位状元名录于下:
陈伯玉,武则天垂拱三年(687年)丁亥科(进士65名)状元;
陈 讽,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年)甲戌科(进士28名)状元;
陈 权,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年)庚辰科(进士19名)状元;
陈 宽,唐文宗太和八年(834年)甲寅科(进士25名)状元;
陈 逖,后梁未帝贞明四年(918年)戊寅科(进士12名)状元;福建泉州人;
陈尧叟,宋太宗端拱二年(918年)已丑科(进士186名)状元;阆州人;
陈 鼎,辽圣宗统和十五年(997年)丁酉科(进士2名)状元;
陈尧咨,宋真宗咸年三年(1000年)庚子科(进士409名)状元;阆州人;
陈衡甫,辽道宗寿昌元年(1095年)乙亥科(进士130名)状元;
陈诚之,宗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年)壬戌科(进士398名)状元;
陈 亮,宗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癸丑科(进士396名)状元,浙江永康人;
陈文龙,宗度宗咸淳四年(1268年)戊辰科(进士665名)状元,福建莆田人;
陈祖仁,元惠宗至正二年(1342年)壬午科(进士78名)状元;
陈 安,明太祖洪武三十年(1397年)丁丑科(进士52名)状元,福建闽侯人;
陈 循,明成祖永乐十三年(1415年)乙未科(进士351名)状元,江西泰和人;
陈 谨,明世宗嘉靖三十二年(155年)癸丑科(进士401名)状元,福建闽侯人;
陈于泰,明思宗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科(进士349名)状元,江苏宜兴人;
陈德华,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年)癸丑科(进士299名)状元,河北安州人;
陈 炎,清世宗雍正十一年(1733年)癸丑科(进士328名)状元,江苏仪徵人;
陈初哲,清高宗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已丑科(进士151名)状元,江苏元和
人;
陈 沆,清仁宗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已卯年(进士225名)状元,湖北薪水人;
陈继昌,清仁宗嘉庆二十五年(1920年),庚辰科(进士246名)状元,广西临桂
人;
陈 晃,清德宗光绪九年(1883年)癸未科(进士308名)状元,河北顺天人。
南宋,有位在文坛上“抗金卒英”状元陈亮(1143—1194),字同甫,浙江永永康
人。自幼聪慧,才气超群。少年时,下笔如神,一挥立就。18岁时饱学汉、唐的军事经
典,著《酌古论》为抗金借鉴。19岁时,上书《中兴五论》给宋孝宗,提出抗金主张及
“节浮费”、“斥虚文”、“严政条”、“惩奸吏”等治国举措遭入狱。出狱后反复申述抗金,
或呼吁朝廷励精图治,卧薪尝胆以雪耻复仇为念又遭入狱。一生极其坎坷,四次上书孝
宗,三次入狱,次次几乎丧命。陈亮第三次出狱,已50岁了,于1193年癸丑科京都会
试,来不及先回故乡,应试名列第三进入殿试,光宗帝赵淳见洋洋数千言的《问礼乐刑
政之要》殿试卷,其中短短一段仅83字,激欢圣心,提及与太上皇宋孝宗,善处父子
间关系,钦点状元,即授佥书建康判官丁公事。可惜尚未赴任,次年长逝。
“识微在金奏,润色静书帷”。这是中国文化遗产,仅存的61幅状元联墨之一的
对联,是清代号称“四元及第”陈继昌状元的墨宝。陈继昌(1791—1849),字哲臣,
号莲史,广西临桂县人。他29岁岁时,从“贡元”(县试秀才,贡士第一名)、“解元(省
试举人第一名);“会元”(京都国试第一名),带病进入殿试。皇上见他精神不爽,认为
饮酒过度,故曰:“茶亦醉人何必酒”。他不假思索随口应对:梅花能傲雪况于松。”钦
赐状元,连中“三元”。朝廷察考,又荣获第一,故有“四元及第”之雅称。陈继昌状
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浙江巡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