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考点练习金属与金属材料
2020届九年级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精练:金属与金属材料

金属与金属材料考点一:金属的化学材料1.某同学为了测定铜镁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将100 g稀盐酸分2次加入到盛有5 g该样品的烧杯中,所得数据如下表,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第1次加入稀盐酸后剩余固体中还有镁B.第2次所加入的稀盐酸未反应完C.每50 g稀盐酸和1 g镁恰好完全反应D.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40%2.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反应过程中,测得混合物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有关该反应过程中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B.c点,向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C.d点,溶液中的溶质为Fe(NO3)2和Cu(NO3)2D.e点,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只含有2种物质3.铬广泛应用于电镀、颜料等多种化工生产中,但生产过程中排放出的铬渣中含有铬酸钙等致癌物,会持久损害地下水和农田。
因此,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控制铬污染。
下列措施不利于控制铬污染的是( )A.严格限制有毒铬的使用B.禁止使用有毒铬的工艺C.将有毒铬渣深埋地底D.清理被铬渣污染的水土4.下列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锌B.铜C.钾D.金5.古往今来,金属材料和制品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考古工作者发现铁质的出土文物往往锈蚀严重,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
在实验室常用稀盐酸清除铁锈,化学方程式为____。
(2)近年来,我国高铁建设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制造铁轨的材料是合金钢,主要原因是合金钢具有____的优越性能(要求只答一条)。
(3)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两个有关金属性质的实验:实验Ⅰ:硫酸铝溶液和铁粉混合实验Ⅱ:硫酸铜溶液与铁粉混合在上述两个实验结束后,该同学将实验Ⅰ和Ⅱ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原因是____(用文字说明)。
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盐酸,结果没有气泡产生。
中考化学人教版 考点过关练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第1课时 金属材料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高温 (4)高铁轨道焊接时,可用铝热反应:2Al+Fe2O3=====2Fe+Al2O3,该反应 的基本类型是_置_置换换反反应应__。
8.(2021·常德,九下 P8T1变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汽车已进入寻常 百姓家,给我们日常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2.(2020·北部湾Ⅰ第 8 题 2 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密度最小的气体是 H2 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O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N2 D.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Fe
( D)
3.[2021·河池第 23(1)(2)(3)题 3 分]化学科学的发展增进了人类对资 源和能源的认识和利用,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铜丝、铝丝常用作导线,是因为它们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导电电性性。 (2)高铁让人们出行更加便捷,高铁建设中架设钢铁桥梁所用的钢材,其 表面刷漆可以有效防止铁与空气中的氧氧气气和水同时接触而生锈。 (3)常用作保险丝的武德合金其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低 。
高温 _F_eF2eO23+O33+CO3=C=O=2=F=e2Fe++3C3OC2O2__。
(2)对钢铁制品进行“发蓝”处理,使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能有 效防止钢铁锈蚀。 ①“发蓝”过程发生了_化_化学学变变化化__(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 化”) ②致密氧化膜能防止钢铁锈蚀的原因是_隔_隔绝绝氧氧气气和和水水__。
B.充分加热,a 处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C.b 处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 CO2
D.可用水吸收尾气中的 CO
5.(2021·潍坊)《天工开物》对钢铁冶炼过程有如下记载。有关说法正
中考化学人教版 精练 考点过关练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第1课时 金属材料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C )
A.废旧金属不需要回收利用
B.矿物资源无限,可以任意开采
C.寻找金属代用品
D.将铁钉放置于潮湿的空气中
6.(九下 P4“金属之最”改编)下列有关“金属之最”的描述中,属于金
属物理性质的是
( D)
A.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铁是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D.银是最好的导电、导热金属
8.(2022·荆州)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铁锅容易生锈的主要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 OO22 、水蒸气发生了化学 反应。 (2)荆州熊家冢曾出土过表面有一层“铜绿”的青铜器,研究人员将“铜 绿”隔绝空气加热,发现它分解生成了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由此得 出组成“铜绿”的元素有 CCu、u、C、CH、H、、OO(填元素符号)。
资料:①潮泥灰主要成分是石灰石。②铁的熔点是 见的铁矿石有赤铁矿和磁磁铁铁矿(矿或(菱或菱铁矿铁)(矿写)一种)。 (2)不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提提高高炉 炉温温。
(3)炼铁炉中生成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2OO3+3+3C3OC=O高==温==2Fe2+Fe3+CO32C(O或2(F或e3OF4e+3O44C+O=高4=C=温O==3Fe+43CFeO2+) 4CO2)。 (4)撒入潮泥灰的主要作用是除除杂杂。不断翻炒液态生铁,是为了降低 碳碳(或(或C)C) 元素的含量。 (5)钢的性能优良,如钢的熔点比纯铁低低 ,易于加工。
3.(2022·山西)大自然向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金属矿物资源,在以下四种
矿石中,可用于炼铁的是
( A)
A.赤铁矿(主要成分是 Fe2O3)
B.炉甘石(主要成分是 ZnCO3)
C.铝土矿(主要成分是 Al2O3) D.赤铜矿(主要成分是 Cu2O)
2023年中考化学人教版专题练习金属和金属材料

2023年中考化学人教版专题练习--金属和金属材料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属在自然界中都以单质形式存在B.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元素C.武德合金熔点高,常用作保险丝D.黄铜(锌铜合金)比纯铜的硬度大2.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的是A.实验室制取纯净的CO2:将木炭在纯O2中燃烧B.除去CuO中少量的C粉:将混合物隔绝空气高温加热C.鉴别H2O和H2O2溶液:取样,分别加入少量MnO2观察现象D.验证Cu比Ag金属活泼性强:将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Cu丝和Ag丝同时放入稀盐酸中3.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使用了液氢、煤油、新型镁铝合金等物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液氢和煤油都属于可再生能源B.可通过石油加热炼制得到煤油C.可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D.镁铝合金的硬度比镁、铝的大4.制取与贮存氢气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
如图是制取与储存氢气的一种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已知:MgH+2HCl=MgCl+2H )222A.图中涉及的反应类型只有分解反应B.反应Ⅲ中氩气(Ar)作保护气,防止合金被氧化C.理论上,每产生32gO2,需向体系中再补充1446gZnFe2O4D.11.2gMg2Cu完全吸氢后所得混合物与过量盐酸反应,放出H2的质量为0.7g5.认识物质及其变化是化学研究的重点,下列变化体现的是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铁的生锈C.活性炭吸附色素D.石油分馏6.某兴趣小组在研究Zn﹣Cu合金、Zn﹣Fe合金、Fe﹣Al合金、Fe﹣Cu合金时,发现其中一种合金9g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了0.4g气体,该合金可能是()A.Zn﹣Cu合金B.Zn﹣Fe 合金C.Fe﹣Al合金D.Fe﹣Cu合金7.金属是人类重要的生产资源,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钢管表面刷油漆B.湿法炼铜C.钢铁生锈D.铜表面产生铜绿8.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B.探究水的组成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验证活动性顺序:铁>铜>银9.一次性口罩的鼻梁条通常由铝或铁块压制而成。
中考化学精练本 考点过关练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第1课时 金属材料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__操操作作简简便便(或(节或约节能源约)能__(写一条)。铜生成铜绿的化学方程式为 __源2CCu)u++H2HO2+OO+2+OC2+O2===Cu2(OH)2CO3__。
CO2===Cu2(OH)2CO3
【实验结论】他的猜想正确。 【反思与提高】 (1)生活中你会发现厨房中的铁锅与水接触的部分最容易生锈,切开的苹 果不久后变成咖啡色,好像生了“锈”。这些物质“生锈”除了与水有 关外,都与__氧氧气气__(填物质名称)有关。 (2)请你提出一条延长食品保质期的建议:__与与氧氧气气隔隔绝(绝或密(或封保密存封)_。 (3)要除去眼镜框表面的铜绿,应选用的药品保是_存_稀稀)盐盐酸酸(或(醋或酸醋)_酸_(写) 一种)。
A.甲和乙 B.甲和丁 C.乙和丁 D.丙和丁
12.(2021·大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对 CO 还原 Fe2O3 粉末的实验进行探究(固定装置略)。
【查阅资料】CO 能溶于铜液【醋酸二氨合铜(Ⅰ)和氨水的混合液】
(1)按如图连接装置 A~E, 在装入试剂前,先检检查装查装置置的的气气密密性。 (2)写出装置 B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C2O+22+Na2O性HN=a=O=NHa===2NCaO32+COH32+O。 (3)通入 CO2 一段时间后,先点燃 A A(选H2填O“A”或“D”)处酒精喷灯。
1.(九下 P4“金属之最”改编)下列有关“金属之最”的描述中,属于金
属物理性质的是Biblioteka ( D)A.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铁是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
D.银是最好的导电导热金属
2.(2021·眉山)北斗系统的全面建成彰显了中国航天的力量。在航天科 技中运用了大量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 A.纯金属的硬度一般比它们组成合金的硬度更高 B.钛和钛合金被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等 C.金属单质在常温下都是固体 D.合金中一定只含金属元素
中考化学复习---《金属和金属材料》单选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复习---《金属和金属材料》单选题练习(含答案解析)训练内容是单选题共30题分布如下:1、金属的化学性质24题;2、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5题;1.(2022•湖北)烧杯中现有质量为11.2g的铁,先逐滴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Cu(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再逐滴加入AgNO3溶液,剩余固体质量与所加溶液总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剩余固体中Cu的质量为m1gB.AB段发生的是Cu和AgNO3溶液的反应C.C点溶液中的溶质为Fe(NO3)2和AgNO3D.m2对应的数值为43.2【答案】D。
【解答】解:A、烧杯中现有质量为11.2g的铁,先逐滴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Cu(NO3)2溶液,铁能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铜,由图示可知,发生了AB段和BC段两个化学反应,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则铁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银,铁反应完,铜再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则A点剩余固体中含有铁、铜,Cu的质量小于m1g,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A选项的分析,AB段发生的是铁和AgNO3溶液的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C点铜和硝酸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为Fe(NO3)2和Cu(NO3)2,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生成的铜和剩余的铁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的质量,与11.2g铁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的质量相等,根据图像,m2即为最终生成银的质量。
Fe+2AgNO3═Fe(NO3)2+2Ag56 21611.2g m2m2=43.2g则m2对应的数值为43.2,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2.(2022•玉林)将x克镁锌混合粉末放入盛有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不饱和的滤液。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液中至少含有三种溶质B.若滤液为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Ag、Cu,可能含有Zn和MgC.若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得到的固体质量一定大于x克D.若向滤渣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此时一定发生的反应是Zn+2HCl═ZnCl2+H2↑【答案】C。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金属和金属材料(含答案)

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
B.钠比铝的抗腐蚀能力强
C.青铜、生铁、焊锡均属合金
D.木炭和 ZnO 在高温条件下不能反应
7.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依据的性质不相符的是( )
选项 物质名称
物质用途
依据的性质
A
铜
用作导线
良好的导电性
19.青少年一定要爱护自己的眼睛,在光线不足时看书、写字要用照明工具.如图是一 种照明用台灯.
(1)灯管后面的反光片为铝箔.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 性. (2)铁螺丝钉生锈是铁与水和 同时作用的结果. (3)铜、铁、铝是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若想验证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除了选用铜和铝两种金属单质外,还需选用 溶液. (4)如图是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 X= ,铝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形成 (填“阳” 或“阴”)离子.
金属和金属材料
一、选择题 1.使用下列金属制品时,主要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
A.
铁钳B.
铁锅
C.
水龙头
D.
餐刀,汤匙
2.下列有关金属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常温下所有金属都是银白色的固体 B.在空气中灼烧铜丝,其表面会变黑 C.铜、银等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D.埋在潮湿、疏松、透气的酸性土壤中的铸铁管容易被腐蚀 3.今年 5 月,我市研发出 7μm 超薄铜箔,该项技术全国领先.铜能加工成铜箔是利用 铜的( ) A.导电性 B.延展性 C.可燃性 D.抗腐蚀性 4.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中,一元币为钢芯镀镍合金,伍角币为钢芯镀铜合金,一角 币为铝合金或不锈钢,在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 A.金属的硬度 B.金属的导热性 C.金属的耐腐蚀性 D.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铝是人类最早发现、利用的金属材料 B.铜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C.钢铁严重锈蚀后没有回收价值 D.铁钉浸没在植物油中不容易生锈
2023年中考化学人教版专题训练金属和金属材料

2023年中考化学人教版专题训练--金属和金属材料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金属铁、铝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壳中铁的含量比铝多B.铁和铝都能形成致密的保护膜C.生铁是合金,硬铝不是合金D.铁易锈蚀,在钢管表面镀锌可以防止腐蚀2.用镍钛合金制成的宇宙飞船自展天线,在低温下被折叠,进入太空后,在阳光照射下可重新展开,恢复成原状。
关于此天线制作材料的描述错误的是A.具有形状记忆功能B.具有良好的导电性C.具有良好的延展性D.具有很低的熔点3.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Al和Fe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
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① 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① 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
① 滤渣中一定含有Ag。
① 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一定不含AgNO3,可能含有Al(NO3)3以上说法正确的个数为A.0个B.1个C.2个D.3个4.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区分白酒和白醋闻气味,通过气味区分B区分黄铜和纯铜相互刻画,通过划痕区分C区分铜粉和铁粉分别滴加稀盐酸,通过是否有气泡区分D区分碳粉和MnO2观察,通过颜色区分A.A B.B C.C D.D5.制取与贮存氢气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
如图是制取与储存氢气的一种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已知:MgH+2HCl=MgCl+2H )222A .图中涉及的反应类型只有分解反应B .反应①中氩气(Ar)作保护气,防止合金被氧化C .理论上,每产生32gO 2,需向体系中再补充1446gZnFe 2O 4D .11.2gMg 2Cu 完全吸氢后所得混合物与过量盐酸反应,放出H 2的质量为0.7g6.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属的性质是决定其用途的唯一因素B .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是AuC .合金相对于纯金属,其硬度更大、熔点更高D .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其中生铁含碳量比钢高7.“中国高铁,世界第一”,高铁列车车体材料使用了含镍不锈钢,工业上火法炼镍的原理是:2C+NiO 高温2Ni+C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反应中NiO 发生还原反应B .气体产物中可能有COC .该不锈钢中还含有铁和碳D .该不锈钢合金的硬度小于纯铁8.“十四五”规划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与金属材料考点一:金属及其物理性质1.某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
“防盗玻璃”能报警,这利用了金属的()A、延展性B、弹性C、导电性D、导热性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不锈钢B.氧化汞C.黄铜 D.生铁3.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B.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的常常不是纯金属,而是它们的合金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硬度非常大D.生铁可以完全溶解在足量的稀盐酸中考点二:金属的化学性质1.下列物质不能由金属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直接生成的是( )A ZnCl2B MgSO4C FeCl2D Fe 2(SO4)32将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放入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结束后镁一定有剩余B.反应消耗盐酸的总质量一定相等C.0——t1时段,产生氢气的质量镁比铁大D.0——t2时段,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与铁相等3.某学生为了验证锌、银、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五个实验:①将Zn、Cu分别放入稀盐酸中;②将Ag放入Cu(NO3)2溶液中;③将Cu放入AgNO3溶液中;④将Cu放入ZnSO4溶液中;⑤将Zn放入AgNO3溶液中。
下列实验组合不能验证锌、银、铜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⑤4.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天平调平后,同时向其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片和铁片,则从反应开始到金属完全反应的过程中,天平指针指向的变化是()A.向左偏 B.向右偏C.先向左偏后向右偏 D.先向右偏后向左5.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根据上述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A.滤渣中一定有Fe粉B.滤渣中一定有Cu粉C.滤液中一定有Fe2+D.滤液中一定有Ag+、Cu2+6.小明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下探究实验(金属片已打磨):①将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片表面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将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此探究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小明又将一包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蓝色滤液和滤渣,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写离子符号)。
④小明为了探究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快慢的因素,又进行以下实验:由此得出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快慢的因素有:a: b: c:⑤小明还对合金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他通过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得出了结论。
通过查阅合金及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得出了结论。
但他对以下问题产生了疑惑,请你帮他做出正确的选择:下表是一些金属熔点的数据:日常所用保险丝由铋、铅、锡、镉等金属组成,其熔点约为 (填序号)A、300—320℃ b、230—250℃ c、60—80℃ d、20—40℃7.A、B、C、D为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常见的四种金属。
已知:①A+BSO4=ASO4+B ②C+H2SO4=CSO4+H2↑③B+2DNO3=B(NO3)2+2D 请完成以下填空:(1)金属C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填“前面”或“后面”)。
(2)根据上述反应能判断出其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其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用字母填写)。
(3)若A、B、C、D分别为锌、铁、铜、银中的一种,金属C与H2SO4反应后所得溶液呈浅绿色,则金属A为 ,该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8.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右图是关于铁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其中B是密度最小的气体,C为红色固体单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1)A物质的名称为。
(2)B物质的一种用途是。
(3)反应②还需要的一种反应物是(填化学式)。
(4)写出反应③的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9.同学们一起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小刚同学设计了用铜丝、铁丝、铝丝和稀盐酸,只用一只试管,取一次盐酸的探究方案。
请你和他们一起完善下表的探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1)填表结论:金属活动性Al > Fe > Cu(2)将铝丝插入前应进行的操作是;(3)小华同学认为在小刚设计的方案中,只要补充一个实验,就可得出Al > Fe > H >Cu 的结论。
小华要补充的实验是;(4)小强同学认为要得到Al > Fe > H >Cu的结论,不必做补充实验,只需将小明同学方案中插入金属的顺序调整即可,你认为调整后插入金属的顺序是。
10.欲测定Cu﹣Zn合金及Cu﹣Ag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一瓶未标明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和必要的仪器.(1)你认为能测出的质量分数的是合金.(2)取该合金的粉末26g加入该硫酸充分反应,所加稀硫酸与生成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①生成气体的质量为g.②请计算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考点三:金属的保护与利用1.下列有关反应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铁锈呈暗红色C.铁丝投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棕黄色D.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2.光亮的铁钉在下列几种情况下,最不容易生锈的是()3.金属冶炼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用方程式表示炼铁的原料中焦炭的作用。
(2)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用方程式表示)为了防止铁制品生锈通常在铁制品表面喷漆其目的是。
4.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CO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请回答:(1)用CO还原氧化铁的化学反应原理是 ,实验步骤中在通CO步骤前面还应存在的步骤为。
(2)甲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有 , , 。
(3)图甲中,设计右边一盏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应先点燃___________酒精灯。
(4)图乙与图甲相比,它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战2020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演练——专题十八:金属与金属材料参考答案考点一:金属及其物理性质1.某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
“防盗玻璃”能报警,这利用了金属的()A、延展性B、弹性C、导电性D、导热性【答案】C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不锈钢B.氧化汞C.黄铜 D.生铁【答案】B3.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B.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的常常不是纯金属,而是它们的合金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硬度非常大D.生铁可以完全溶解在足量的稀盐酸中【答案】B考点二:金属的化学性质1.下列物质不能由金属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直接生成的是( )A ZnCl2B MgSO4C FeCl2D Fe 2(SO4)3【答案】D2将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放入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结束后镁一定有剩余B.反应消耗盐酸的总质量一定相等C.0——t1时段,产生氢气的质量镁比铁大D.0——t2时段,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与铁相等【答案】D3.某学生为了验证锌、银、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五个实验:①将Zn、Cu分别放入稀盐酸中;②将Ag放入Cu(NO3)2溶液中;③将Cu放入AgNO3溶液中;④将Cu放入ZnSO4溶液中;⑤将Zn放入AgNO3溶液中。
下列实验组合不能验证锌、银、铜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⑤【答案】D4.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天平调平后,同时向其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片和铁片,则从反应开始到金属完全反应的过程中,天平指针指向的变化是()A.向左偏 B.向右偏C.先向左偏后向右偏 D.先向右偏后向左【答案】D5.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根据上述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A.滤渣中一定有Fe粉B.滤渣中一定有Cu粉C.滤液中一定有Fe2+D.滤液中一定有Ag+、Cu2+【答案】C6.小明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下探究实验(金属片已打磨):①将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片表面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将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此探究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小明又将一包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蓝色滤液和滤渣,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写离子符号)。
④小明为了探究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快慢的因素,又进行以下实验:由此得出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快慢的因素有:a: b: c:⑤小明还对合金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他通过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得出了结论。
通过查阅合金及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得出了结论。
但他对以下问题产生了疑惑,请你帮他做出正确的选择:下表是一些金属熔点的数据:日常所用保险丝由铋、铅、锡、镉等金属组成,其熔点约为 (填序号)A、300—320℃ b、230—250℃ c、60—80℃ d、20—40℃【答案】①有紫红色的物质生成②Cu+2AgNO3=Cu(NO3)2+2Ag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③Zn2+ Cu2+④a.金属的活动性,金属活动性越强反应越快b.金属与酸的接触面积,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快c.酸的浓度,酸越浓反应越快(答案合理即可)⑤合金的硬度大于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合金的熔点低于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⑥C7.A、B、C、D为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常见的四种金属。
已知:①A+BSO4=ASO4+B ②C+H2SO4=CSO4+H2↑③B+2DNO3=B(NO3)2+2D 请完成以下填空:(1)金属C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填“前面”或“后面”)。
(2)根据上述反应能判断出其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其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用字母填写)。
(3)若A、B、C、D分别为锌、铁、铜、银中的一种,金属C与H2SO4反应后所得溶液呈浅绿色,则金属A为 ,该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前面(2)A>B>D (3)Zn Fe + H2SO4 = FeSO4 + H2↑(1)(1)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铜丝铝丝铝丝表面有黑色物质出现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2)打磨除去表面的氧化膜(3)把铜丝插入到稀盐酸中(4)铜铁铝8.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