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桥中学-高一化学必修2周周练6-----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doc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

高中化学必修一“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检测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 下列说确的是()A.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变化来表示B. 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同一时间、同一反应的速率时,其数值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C. 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由时间单位和浓度单位决定D. 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浓度逐渐变小,所以用反应物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负值2. 某一反应物的浓度是2.0mol・L-i,经过4min后,它的浓度变成了1.68mol・L-i,则在这4min 它的平均反应速率为(丿A. 0.2mol・L-1・min-1B.0.1mol・L-1・min-1C.0.04mol・L-「min-1D.0.08mol・L-】・min-13. 在铝与稀硫酸的反应中,已知10s末,硫酸的浓度减少了0.6mol・L-1。

若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则10s生成硫酸铝的平均反应速率是(丿A. 0.02mol・(L・s)-1B.1.8mol・(L ・s)-1C.1.2mol・(L・min)-1D.0.18mol・(L・s)-14. 把石灰石浸入盐酸中,下列措施能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是()A.加大盐酸用量B.增大盐酸浓度C.粉碎石灰石D.增大体系压强5. NO和CO都是汽车尾气里的有毒气体,它们之间能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对该反应下列说确的是()A.降低压强能增大反应速率B.使用适当的催化剂能增大反应速率C.升高温度能增大反应速率D.增大压强对该反应速率无影响6.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3丫(g)i、2Z(g),若X、丫、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1、0.3mol・L-1和0.2mol・L-1,则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可能是(丿C.Z为0.3mol・L-1 A.X为0.2mol・L-1B.Y为0.1mol・L-1D.Z为0.1mol・L-1时,丫为0.4mol・L-17. ---------------------------------------------------------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X(g)+3丫(g)2Z(g)达到限度的标志是(丿A. Z的生成速率和Z的分解速率相等B. 单位时间生成nmolX,同时生成3nmol丫C. X、丫、Z的浓度不再变化D. X、丫、Z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3:28. 化工生产中,为加快反应速率应优先考虑的措施是()A.选用适宜的催化剂B.采用高压C.采用高温D.增大反应物浓度9.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限度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不同的化学反应,限度可能不同B. 可以通过改变温度来控制化学反应的限度C. 可以通过延长化学反应的时间来改变反应的限度D. 当一个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便停止不再进行10. 如下反应条件的控制中,不恰当的是()A. 为防止铁生锈,在其表面涂一层防锈油漆B. 为防止火灾,在面粉厂、加油站等场所要严禁烟火C. 为加快KCIO3的分解速率而加入MnO?D.为加快HO的分解速率而把反应容器放到冷水中冷却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个小题10分,共40分)11. 用纯净的碳酸钙跟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请完成下列问题:(1) 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分析判断: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快,段收集的二氧化碳最多。

(完整版)人教版必修2作业6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附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必修2作业6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附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2作业(六)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室温下,反应速率最慢的反应是()A、H2 + F2→HFB、H2 + Br2→HBrC、Ag+ + Cl-→AgClD、H+ + OH-→H2O2.在2 L密闭容器中,发生3A(g)+B(g)==2C(g)的反应,若最初加入A和B都是 4 mol,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 mol·L-1·s-1,则10 s后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A、1.6 molB、2.8 molC、3.2 molD、3.6 mol 3.在某容器中充入SO2和只由18O原子组成的氧气(18O2),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则18O 存在于()A、只存在于O2中B、只存在于O2和SO3中C、只存在于SO2和SO3中D、SO2、SO3和O2中都有可能存在4.甲、乙两个容器内都在进行A→B的反应,甲中每分钟减少 4 mol A,乙中每分钟减少 2 mol A,则两容器中的反应速率( )A、甲快B、乙快C、相等D、无法确定5.反应 E +F == G,在温度T1下进行,反应M + N == K在温度T2下进行,已知T1>T2,且E 和F的浓度均大于M和N的浓度(其他条件均相同),则两者的反应速率()A、前者大B、后者大C、一样大D、无法判断6.对于反应2SO2(g)+O2(g)2SO3(g),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A、通入大量O2B、增大容器容积C、移去部分SO3D、降低体系温度7.将 4 mol A气体和 2 mol B气体在 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 2C(g)。

若经 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1·s -1③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④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

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高一化学练习第6章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课时训练(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高一化学练习第6章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课时训练(附参考答案)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课时训练 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反应速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反应速率用于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B .增大反应物浓度,提高反应物温度都可增大反应速率C .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性质D .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都为0 2.反应3224NH (g)5O (g)4NO(g)6H O(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反应最快的是A .()112v H O 0.24mol L s --=⋅⋅ B .()112v O 12mol L min --=⋅⋅C .()113v NH 0.2mol L s --=⋅⋅D .11v(NO)6mol L min --=⋅⋅3.将4mol A 气体和2mol B 气体在2L 密闭容器中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

经2s 后测得C 的浓度为0.6mol·L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物质A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3mol·L -1·s -1 B .用物质B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6mol·L -1·s -1 C .2s 时物质A 的浓度为0.7mol·L -1 D .2s 时物质B 的浓度为0.9mol·L -1 4.下列措施可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A .用黄铁矿制硫酸的过程中将矿石粉碎B .实验室用大理石制备2CO 时,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代替稀盐酸C .将食物放入冰箱中防止变坏D .实验室制氢气时,用表面积相同的铁片代替锌片5.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不能说明可逆反应H 2(g)+I 2(g)2HI(g)已经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HI 的生成速率与HI 的分解速率相等B .HI 的生成速率与H 2的生成速率之比是2∶1C .单位时间内一个H -H 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 -I 键断裂D .单位时间里断裂2nmolHI 的同时生成nmolI 2 6.对于可逆反应2M(g)+2N(s)3P(g)+Q(g),在不同条件下测得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下列速率关系正确的是∶-1-1v(M)=4m mol L in ⋅⋅ ∶-1-1v(M)=0.1mol L s ⋅⋅ ∶-1-1v(P)=0.2mol L s ⋅⋅ ∶-1-1v(Q)=3mol L min ⋅⋅ A .∶>∶>∶>∶B .∶>∶=∶>∶C .∶>∶=∶>∶D .∶>∶>∶>∶7.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 .AB .BC .CD .D8.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 2+3H 2∶2NH 3,下列叙述能够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容器中N 2、H 2、NH 3共存 B .N 2与NH 3的浓度相等C .容器中N 2、H 2、NH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D .反应容器中压强不随时间变化9.一定条件下,将3molA 和1molB 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 xC(g)+2D(s)。

高一年级化学必修2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知识点

高一年级化学必修2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知识点

高一年级化学必修2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知识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小编准备了高一年级化学必修2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知识点,希望你喜欢。

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1、化学反应的速率(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

计算公式:v(B)= =①单位:mol/(L?s)或mol/(L?min)②B为溶液或气体,若B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

③重要规律:速率比=方程式系数比(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主要因素)。

外因:①温度:升高温度,增大速率②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正催化剂)③浓度:增加C反应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④压强:增大压强,增大速率(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⑤其它因素:如光(射线)、固体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反应物的状态(溶剂)、原电池等也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2、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1)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动、等、定、变。

①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②动:动态平衡,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仍在不断进行。

③等:达到平衡状态时,正方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

即v正=v逆0。

④定: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⑤变:当条件变化时,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会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3)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① VA(正方向)=VA(逆方向)或nA(消耗)=n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质比较)②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或百分含量不变③借助颜色不变判断(有一种物质是有颜色的)④总物质的量或总体积或总压强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前提: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相等的反应适用,即如对于反应xA+yB zC,x+yz )高一年级化学必修2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知识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最新2020年高一化学《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课后练习答案.doc

最新2020年高一化学《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课后练习答案.doc

高一化学《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课后练习答案1.下列各组反应(表内物质均为反应物)刚开始时,放出H2的速率的是( )。

编号金属(粉末状)酸的浓度酸的体积反应温度A0.1mol Mg6mol/L硝酸10mL30℃B0.1mol Mg3mol/L盐酸10mL60℃C0.1mol Fe3mol/L盐酸10mL60℃D0.1mol Mg3mol/L盐酸10mL30℃2.在2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A(g)+3B(g)2C(g),在10s内反应物A的浓度由1mol/L降到0.4mol/L,则ν(C)为( )。

A.0.06mol/(L·s)B.0.12mol/(L·s)C.0.6mol/(L·s)D.1.2mol/(L·s)3.把铝条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试管中,不影响氢气产生速率的因素是( )。

A.盐酸的浓度B.铝条的表面积C.溶液的温度D.加少量Na2SO44.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加快、减缓甚至阻止反应的进行,使化学反应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下列各图所示的措施中,是为了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5.对于可逆反应A(g)+3B(g)\2C(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 (A)=0.5mol·L-1·min-1B.v (B)=1.2mol·L-1·min-1C.v (C)=0.4mol·L-1·min-1D.v (C)=1.1 mol·L-1·min-16.将等质量的a、b两份锌粉装入试管中,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同时向装a的试管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

右图表示产生氢气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

\\7.在反应:C+CO2=2CO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

①压缩体积增大压强②升高温度③通入CO2④增加碳的量⑤降低压强A.①②③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②③④8.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练习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练习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练习一、单选题1.对化学反应限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B. 化学反应的限度是不可改变的C. 化学反应达到限度不再随时间改变D. 化学反应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2.关于化学反应限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相同的化学反应,限度一定相同B. 不可以通过改变温度来控制化学反应的限度C. 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延长化学反应的时间不能改变反应的限度D. 当一个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为03.一定条件下,将A、B、C三种气体各1mol通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B2C ,达到化学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可能是()A. 1.5molB. 2molC. 0molD. 1mol4.X、Y、Z三种气体进行下列反应:3X+Y⇌2Z,在三种不同情况下测得的速率值为:①v(X)=1mol⋅L−1⋅s−1;②v(Y)=0.5mol⋅L−1⋅s−1;③v(Z)=0.5mol⋅L−1⋅s−1.这三种情况下反应的速率大小情况为()A. ③>②>①B. ②>①>③C. ①>②>③D. ③>①>②5.在一定条件下:N2O4⇌2NO2,在20s内N2O4的浓度由0.1mol/L降到0.06mol/L,则v(N2O4)为()A. 0.01mol/(L·s)B. 0.002mol/(L·s)C. 0.06mol/(L·s)D. 0.04mol/(L·s)6.在一定温度下,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X气体和3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3Y(g)⇌2Z(g),5min时测得Z的物质的量为1.2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5min内,v(Y)=0.06mol/(L·min)B.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加大反应速率C. 增大X浓度可以使Y完全反应D. 单位时间消耗0.1mol X的同时生成0.2mol Z,则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7.一定温度下,反应A 2+B22AB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同时生成n mol ABB. 各物质的浓度之比c(A2)︰c(B2)︰c(AB)=1︰1︰2C. 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同时生成n mol B2D. 断裂n mol B2的化学键,同时形成2n mol AB的化学键8.过量的锌粒与100mL6mol/L的硫酸溶液反应时,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采取的措施是()A. 向反应物中加入碳酸钠固体B. 向反应物中加入硝酸钾固体C. 向反应物中加入水D. 向反应物中滴入少量硫酸铜溶液9.在一定温度下,密闭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 NB. t1时,N的浓度是M的浓度的2倍C. t3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化学平衡D. t3时,N的转化率为75%10.往一密闭容器中放入1mol X,进行可逆反应2X(g)3Y(g),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t1时,只有正反应B. t2~t3时,反应不再发生C. t2时,容器内有1.5mol YD. t2~t3时,X、Y的物质的量均没有发生变化11.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N 2(g)+3H2(g)2NH3(g)达平衡的标志是()A. v正(N2)=v逆(N2)B. v正(N2)=3v逆(H2)C. v正(N2)=3/2v逆(NH3)D. N2、H2、NH3的体积比为1︰3︰212.在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某一反应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3Y+ZB. t时,正、逆反应都不再继续进行,反应达到化学平衡C. 若t=4,则0~t的X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1mol⋅L−1⋅min−1D. 温度、体积不变,t时刻充入1 mol He使压强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二、填空题13.把除去氧化膜的镁条投入到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发现产生H2的速率变化情况如图,其中t1~t2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2~t3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化学必修二 6-1-3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第3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教案)

高一化学必修二  6-1-3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第3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教案)

6.1.3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第3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可逆反应及特点。

2.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及标志,会判断可逆反应的平衡状态。

3.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及标志难点可逆反应的平衡状态的判断三、教学方法问题解决法、讨论法、讲授法四、教学工具PPT五、教学过程【导入】思考:氯水的成分有哪些?【投影】氯水图片,氯水呈浅黄绿色【生】三分四离三分子:H2O、Cl2、HClO四离子:H+、Cl-、ClO-、OH-【问】还有氯气,说明什么?【生】说明Cl2没有完全反应完。

【讲述】说明溶解的Cl2只有一部分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只能进行到一定的限度。

所以氯气与水的反应方程式用“⇌”,而不是“=”。

Cl2+H2O ⇌ HCl+HClO二、化学反应限度【讲述】化学反应限度是在给定的条件下,化学反应所能达到或完成的最大程度,即该反应的限度。

要点1:给定的条件——条件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是可能被可改变的;同一可逆反应在不同条件(如温度、浓度、压强等)下,其反应的限度不同。

【投影】播放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转化在冰水和热水中的反应视频要点2:化学反应所能达到或完成的最大程度——决定了反应物在该条件下的最大转化率。

【讲述】可逆反应(1)定义: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还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

书写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时,不用“=”,用“⇌”。

(2)特征⇌双向性:反应物正向反应逆向反应生成物。

⇌双同性:正、逆反应是在同一条件下同时进行的。

⇌共存性: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存在。

即: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

一、实验探究:FeCl3溶液与KI溶液的反应1、操作:实验现象: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褐色。

实验结论:有I2生成。

2、操作:实验现象:溶液分层,下层为浅绿色,上层油状液体呈紫色。

实验结论:有Fe2+和I2生成。

3、操作:实验现象:溶液变为血红色实验结论:下层清液中含有未反应的Fe3+【讲述】说明即使碘化钾过量,反应后的溶液中仍存在铁离子,只有一部分铁离子与碘化钾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只能进行到一定的限度。

高一必修二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解析版)

高一必修二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解析版)

高一必修二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1.可逆反应:3A(g)+ B(g)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 (A) = mol·L-1·min-1B.v (B) = mol·L-1·min-1C.v (C) = mol·L-1·min-1D.v (D) = mol·L-1·min-1【答案】B【解析】{【分析】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以此来解答。

【详解】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A.0.63=;B.0.31=;C.0.52=;D.0.22=;显然B中比值最大,反应速率最快,故合理选项是B。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比较,把握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与应用能力,注意比值法应用及速率单位统一。

2.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是?A.正、逆反应不再进行B.反应物的浓度为零C.正、逆反应都还在继续进行D.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反应处于动态平衡状态,错误;B.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反应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所以反应物的浓度不为0,错误;%C.正逆反应都还在继续进行时,正逆反应速率不一定相等,所以不一定是平衡状态,错误;D.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正确。

3.已知某反应aA(g)+bB(g)cC(g)的各物质浓度数据如下:,据此可推算出a∶b∶c是()A.9∶3∶4B.3∶1∶2C.2∶1∶3D.3∶2∶1【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上表数据可知,△n(A)=,△n(Y)=,△n(Z)=,则△n(A):△n(B):△n(C)=3:1:2=a:b:c,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a:b:c=3:1:2,故选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必修2周周练6-----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一、选择题
1、在室温下,反应速率最慢的反应是
A.H2 + F2→HF B.H2 + Br2→HBr
C.Ag+ + Cl-→AgCl D.H+ + OH-→H2O
2、下面四个选项是四位同学在学习过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以后,联系化工生产实际所发表的看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可指导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
B.化学平衡理论可指导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
C.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可指导怎样提高原料的转化率
D.正确利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都可提高化工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
3、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反应物的浓度
B、反应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反应物的性质
4、合成氨的反应为:3H2 + N22NH3,其反应的速率可分别表示为v(H2)、v(N2)、v(NH3)(单位为mol·L-1·s-1),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v(H2)=v(N2)= v(NH3)
B、v(H2)=3 v(N2)
C、v(N2)=2 v(NH3)
D、v(NH3)=3/2v(H2)
5、20mL 0.5mol/L的盐酸与一块大理石反应,下列措施不能提高反应速率的是
A、加入10mL 1mol/L的盐酸
B、加入30mL 0.1mol/L的盐酸
C、所用的大理石研磨成粉末
D、加入10mL H2O
6、可逆反应H2(g) +I2(g) 决定
..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反应物的浓度
B、反应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反应物的性质
7、已知4NH3+5O2═4NO +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 NH
3、V O
2
、V NO、V H
2O
(mol·L-1·min-1)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
A、4/5V NH3=V O2
B、5/6V O2=V H2O
C、2/3V NH3=V H2O
D、4/5V O2=V NO
8、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 +B2(g) 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生成nmolAB
B、容器内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
C、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AB的同时生成nmolB2
D、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的同时生成nmolB2
9、已知反应A +3B =2C +D在某段时间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1mol·L-1·min-1,则此段时间内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A、0.5mol·L-1·min-1B、1 mol·L-1·min-1
C、2 mol·L-1·min-1
D、3 mol·L-1·min-1
10、可逆反应H2(g) +I2(g)2HI(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H2、I2、HI的浓度相等
B、H2、I2、HI的浓度保持不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11、在一个容积为5L 的密闭容器中,装入2 molN2和8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5分钟后,测得NH3的浓度为0.5mol/L,则用H2的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A、1.5mol/L·min.
B、0.75mol/L·min
C、0.15mol/L·min
D、0.05mol/L·min
12、可逆反应2A(气)+3B(气)=2C(气)+D(气)在四种不同条件下反应速率分为别
(1)V A=0.5mol/L·min, ( 2)V B=0.6mol/L·min (3)V C=0.35mol/L·min
(4)V D=0.4mol/L·min,则该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1)
B、(2)
C、(3)
D、(4)
13 、下列条件下,不能使可逆反CO应(气)+H2O(气)=CO2(气)+H2(气)的正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减小压强。

D、使用催化剂。

14 、反应4NH3(气)+5O2(气)=4NO(气)+6H2O(气)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
行,1分钟后,NH3减少了0.12mol,则平均每秒浓度变化正确的是
A、NO:0.001mol/L
B、H2O:0.002mol/L
C、NH3:0.002mol/L
D、O2:0.00125mol/L
二、填空题
15、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有:温度、固体的表面积、反应物的状态、溶液的浓度、催化剂等。

具体的内容:升高温度能反应速率,固体表面积能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溶液的浓度能反应速率,使用催化剂能反应速率。

同一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之比。

16、向体积为2 L的容器中加入1 mol N2和6 mol H2进行可逆反应:
,2 min后测得N2的物质的量为0.6 mol,则:
(1)2 min内,N2的物质的量减少了0.4 mol,H2的物质的量减少了,NH3的物质的量增加了;
(2)若用N2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即V(N2)= ;
(3)若用H2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即V(H2)= ;
(4)若用NH3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则V(NH3)= 。

17、A和B反应生成C,假定反应由A、B开始,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1mol/L。

反应进行2min后A的浓度为0.8mol/L,B的浓度为0.6mol/L,C的浓度为0.6mol/L。

则2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V A=__________,V B=_____________,V C=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某温度时,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
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根据图
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从开始至2min,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19、用纯净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请回答:
V(CO2)/mL
(1)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分析判断:________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快,_______段收集的二氧化碳气体最多。

(2)为了减缓上述反应的速率,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你认为可行的是()
A.蒸馏水
B.氯化钠固体
C.氯化钠溶液
D.浓盐酸
(3)除了上述方法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缓化学反应速率?(至少回答两种)。

答案
16.(1)1.2 mol ; 0.8 mol;(2)0.1 mol·L-1·min-1;
(3)0.3 mol·L-1·min-1;(4)0.2 mol·L-1·min-1
17、0.1mol/(L·min) ;0.2 mol/(L·min);0.3 mol/(L·min); A + 2B == 3C
Y 2Z ⑵0.05mol/(min·L)
18、⑴3X +
19.(1)EF、EF;(2)AC;(3)改用较大块的碳酸钙固体,或用与盐酸不反应的
东西将碳酸钙部分包住,或加入醋酸钠溶液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