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之十二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 知识点总结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知识点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是化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个概念,并介绍一些与它们相关的实验和应用。
第一部分: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量的变化率。
它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示:反应速率 = 变化量 / 时间其中,“变化量”可以是任何与反应性质有关的物理量,如反应物消耗量、产物生成量、能量释放量等。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呈正比例关系。
理论上来说,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这是因为更高浓度的反应物可以提供更多的反应物分子,从而增加反应的频率。
但这也取决于反应物之间的反应机理和反应条件。
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反应速率与温度呈指数函数关系。
理论上来说,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可以提高反应物分子的平均动能,使它们更易于克服反应能垒,从而增加反应的频率和速率。
但是,超过一定温度极限后,高温反应会导致反应物分子的过度振动和碰撞导致反应物分解、沸腾和爆炸等现象。
反应速率与催化剂的关系催化剂是影响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
催化剂本身在反应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反应,但可以通过与反应物分子相互作用,引起反应物分子的活化或分子结构调整,从而促进反应过程。
理论上来说,在适当条件下使用催化剂可以使反应速率增加几倍甚至几十倍。
反应速率的实验测定实验方法是测定反应物质量或浓度的变化量与对应时间内的时间间隔的比值。
测定反应速率时需要多次重复实验,并采用曲线拟合等数学统计方法提高精度和准确度。
在实验中还需要注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质量、反应物浓度和催化剂等影响因素。
第二部分:化学反应限度化学反应限度指的是在特定条件下,在某种反应中完全转化的最大物质量或浓度。
在化学实验中,反应限度是确定反应物消耗量的重要依据之一。
反应限度的影响因素反应限度受到反应条件、反应物性质和反应机理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反应限度与反应物浓度呈正比例关系。
但是,在一些反应中,当反应物浓度达到一定值后,反应速率不再增加,甚至会变慢。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知识点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1、化学反应的速率(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
计算公式:v(B)=()c Bt∆∆=()n BV t∆•∆①单位:mol/(L·s)或mol/(L·min)②B为溶液或气体,若B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③以上所表示的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④重要规律:(1)速率比=方程式系数比(2)变化量比=方程式系数比(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主要因素)。
外因:①温度:升高温度,增大速率②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正催化剂)③浓度:增加C反应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④压强:增大压强,增大速率(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⑤其它因素:如光(射线)、固体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反应物的状态(溶剂)、原电池等也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2、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1)在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向反应速率与逆向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受到温度、反应物浓度、压强等因素的影响。
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无影响。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动、等、定、变。
①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②动:动态平衡,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仍在不断进行.③等:达到平衡状态时,正方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
即v正=v逆≠0.④定: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⑤变:当条件变化时,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会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3)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① V A(正方向)=V A(逆方向)或n A(消耗)=n 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质比较)②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或百分含量不变③借助颜色不变判断(有一种物质是有颜色的)④总物质的量或总体积或总压强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前提: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相等的反应适用,即如对于反应xA+yB zC,x+y≠z)1.100ml6mol/LH2SO4跟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度,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A.碳酸钠(固体)B.水C.硫酸钾溶液D.硫酸铵(固体)2.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能使A(g)+B(g)C(g)+D(g)正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A 减小C或D的浓度B.增大D的浓度C.减小B的浓度D.增大A或B的浓度3.设C+CO2⇌2CO—Q1反应速率为V1,N2+3H22NH3+Q2反应速率为V2,当温度升高时,速率变化情况为( )A.V1提高,V2下降B.V1、V2都提高C.V1下降,V2提高D.V1、V2都下降4.常温下,分别将四块形状相同且质量均为7g的铁块同时投入下列四种溶液中,产生气体的速率最快的是()A.1000mL2mol/LHCl B.500mL4mol/LH2SO4C.50ml3mol/LHCl D.50mL18.4mol/LH2SO45.一定温度下,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若c(SO3)由0 增加到0.06mol•L—1时,需要15s,那么c(SO3)由0。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知识点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1、化学反应的速率(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
计算公式:v(B)=()c Bt∆∆=()n BV t∆∙∆①单位:mol/(L·s)或mol/(L·min)②B为溶液或气体,若B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
③以上所表示的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④重要规律:(1)速率比=方程式系数比(2)变化量比=方程式系数比(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主要因素)。
外因:①温度:升高温度,增大速率②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正催化剂)③浓度:增加C反应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④压强:增大压强,增大速率(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⑤其它因素:如光(射线)、固体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反应物的状态(溶剂)、原电池等也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2、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1)在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向反应速率与逆向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受到温度、反应物浓度、压强等因素的影响。
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无影响。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动、等、定、变。
①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②动:动态平衡,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仍在不断进行。
③等:达到平衡状态时,正方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
即v正=v逆≠0。
④定: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⑤变:当条件变化时,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会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3)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① V A(正方向)=V A(逆方向)或n A(消耗)=n 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质比较)②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或百分含量不变③借助颜色不变判断(有一种物质是有颜色的)④总物质的量或总体积或总压强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前提: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相等的反应适用,即如对于反应xA+yB zC,x+y≠z)1.100ml6mol/LH2SO4跟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度,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A.碳酸钠(固体)B.水C.硫酸钾溶液D.硫酸铵(固体)2.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能使A(g)+B(g)C(g)+D(g)正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A 减小C或D的浓度B.增大D的浓度C.减小B的浓度D.增大A或B的浓度3.设C+CO2⇌2CO-Q1反应速率为V1,N2+3H22NH3+Q2反应速率为V2,当温度升高时,速率变化情况为()A.V1提高,V2下降B.V1、V2都提高C.V1下降,V2提高D.V1、V2都下降4.常温下,分别将四块形状相同且质量均为7g的铁块同时投入下列四种溶液中,产生气体的速率最快的是()A.1000mL2mol/LHCl B.500mL4mol/LH2SO4C.50ml3mol/LHCl D.50mL18.4mol/LH2SO45.一定温度下,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若c(SO3)由0 增加到0.06mol•L-1时,需要15s,那么c(SO3)由0.06mol•L-1增加到0.10mol•L-1时,所需反应时间为()A.大于10 s B.等于10 s C.小于10 s D.等于5s 6.空气中煅烧硫铁矿可产生SO2和氧化铁.为了提高生产SO2的速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把块状矿石碾成粉末B.增大O2压强,向炉内喷吹空气C.添加氧化铁D.降低温度并降低SO2浓度8.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体积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x)(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A.v(NH3)=0.010mol•L-1•s-1 B.v(O2)=0.0010mol•L-1•s-1 C.v(NO)=0.0010mol•L-1•s-1D.v(H2O)=0.045mol•L-1•s-1 9.某温度下,浓度都是1mol/L的两种气体X2和Y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Z,反应2min后,测得参加反应的X2为0.6mol/L,用Y2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v(Y2)=0.1mol/(L·min),生成的c(Z)=0.4mol/L,则该反应方程式为()A.X2+2Y2=2XY2B.2X2+Y2=2X2YC.3X2+Y2=2X3Y D.X2+3Y2=2XY310.已知:4NH3+5O2=4NO+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ν(NH3)、ν(O2)、ν(NO)、ν(H2O)(mol/L•min)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A.5ν(NH3)=4ν(O2) B.5ν(O2)=6ν(H2O)C.2ν(NH3)=3ν(H2O) D.4ν(O2)=5ν(NO)11.在2L容器中0.6molX气体和0.4molY气体发生反应:3X(g)+Y(g)=N2(g)+2W(g).5min末已生成0.2molW,若测知以Z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化学反应平均速率为0.01mol•L-1•min-1,则上述反应中Z气体的计量系数 n的值是()A.1 B.2 C.3 D.412.2A(g)+B(g)=3C(g)+4D(g)的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的速率最快的是()A.ν(A)=0.7mol•L-1•min-1B.ν(B)=0.3mol•L-1•min-1C.ν(C)=0.9 mol•L-1•min-1D.ν(D)=1.1mol•L-1•min-113.气体A、B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4(g)+B(g)⇌2C(g),4s末时,测得n(A)=0.5 mol,n(B)=0.4mol,n©=0.2mol.用A浓度的减少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A.0.0125mol/(L•s)B.0.025mol/(L•s)C.0.05mol/(L•s)D.0.1mol/(L•s)14.对于反应A(g)+3B(g)=2C(g)+D(g)来说,下列反应速率中最快的是()A.v(A)=0.3mol•L-1•min-1B.v(B)=0.6mol•L-1•min-1 C.v(C)=0.5m ol•L-1•min-1D.v(D)=0.01mol•L-1•S-1 15.在密闭容器中,X与Y反应生成Z,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X)、v(Y)、v(Z)表示,已知:2v(Y)=3v(X)、3v(Z)=2v(Y),则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A.2X+3Y═2Z B.X+3Y═2Z C.3X+Y═2Z D.X+Y═Z 16.Fe3+在I-的反应如下:2I-+2Fe3+═2Fe2++I 2(水溶液).正向反应速率和I-、Fe3+的浓度关系为v=k[I-]m[Fe3+]n(k为常数)在v=k[I-]m[Fe3+]n中,m、n的值为()A.m=1,n=1 B.m=1,n=2 C.m=2,n=1 D.m=2,n=2 17.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1、0.3mol•L-1、0.2mol•L-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A.Z为0.35mol•L-1 B.Y2为0.45mol•L-1C.X2为0.2 m ol•L-1 D.Z为0.4mol•L-118.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AB2(g)+B2(g)2AB3(g已知反应过程某一时刻AB2、B2、AB3浓度分别为0.2mol/L、0.1mol/L、0.2mol/L,达到平衡时,浓度可能正确的是())C)2NH。
第二学期高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期中复习知识点

第二学期高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期中复习知识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小编预备了第二学期高一化学反响的速率和限制期中温习知识点,详细请看以下内容。
1、化学反响的速率(1)概念:化学反响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响物浓度的减大批或生成物浓度的添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
计算公式:v(B)= =①单位:mol/(Ls)或mol/(Lmin)②B为溶液或气体,假定B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
③重要规律:速率比=方程式系数比(2)影响化学反响速率的要素:内因:由参与反响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决议的(主要要素)。
外因:①温度:降高温度,增大速率②催化剂:普通加快反响速率(正催化剂)③浓度:添加C反响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④压强:增大压强,增大速率(适用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响)⑤其它要素:如光(射线)、固体的外表积(颗粒大小)、反响物的形状(溶剂)、原电池等也会改动化学反响速率。
2、化学反响的限制化学平衡(1)化学平衡形状的特征:逆、动、等、定、变。
①逆:化学平衡研讨的对象是可逆反响。
②动:静态平衡,到达平衡形状时,正逆反响仍在不时停止。
③等:到达平衡形状时,正方应速率和逆反响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
即v正=v逆0。
④定:到达平衡形状时,各组分的浓度坚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坚持一定。
⑤变:当条件变化时,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会重新树立新的平衡。
(3)判别化学平衡形状的标志:① VA(正方向)=VA(逆方向)或nA(消耗)=n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质比拟)②各组分浓度坚持不变或百分含量不变③借助颜色不变判别(有一种物质是有颜色的)④总物质的量或总体积或总压强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前提:反响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相等的反响适用,即如关于反响xA+yB zC,x+yz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掌握高中,编辑教员为大家整理的第二学期高一化学反响的速率和限制期中温习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高一学习指导】化学高一下册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知识点总结

【高一学习指导】化学高一下册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知识点总结高一下册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知识点,希望你喜欢。
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1、化学反应的速率(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增加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挑正值)去则表示。
计算公式:v(b)==①单位:mol/(l?s)或mol/(l?min)②b为溶液或气体,若b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
③关键规律:速率比=方程式系数比(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内因:由出席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同意的(主要因素)。
外因:①温度:升高温度,增大速率②催化剂:通常大力推进反应速率(正催化剂)③浓度:增加c反应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④应力:减小应力,减小速率(适用于于存有气体出席的反应)⑤其它因素:如光(射线)、固体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反应物的状态(溶剂)、原电池等也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2、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1)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动、等、定、变。
①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就是可逆反应。
②动:动态平衡,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仍在不断进行。
③等:达至平衡状态时,正方应当速率和逆反应速率成正比,但不等同于0。
即v正=v逆0。
④定: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⑤变小:当条件变化时,原均衡被毁坏,在代莱条件下能再次创建代莱均衡。
(3)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①va(正方向)=va(逆方向)或na(消耗)=na(分解成)(相同方向同一物质比较)②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或百分含量不变③利用颜色维持不变推论(存有一种物质就是存有颜色的)④总物质的量或总体积或总压强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前提: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相等的反应适用,即如对于反应xa+ybzc,x+yz)化学低一下册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知识点就为大家了解至这里,期望对你有所协助。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1.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均取正值)来表示。
浓度的变化——△C 时间的变化——△t表达式:v=△C/△t 单位:mol/(L•s)或mol/(L•min)注意:(1)在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物质来表示时,其反应速率的数值可以不同,但都表同一反应的速率。
(必须标明用哪种物质来做标准) (2)起始浓度与化学计量数比无关,但是变化浓度一定与化学计量数成比例。
(3)同一反应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例如: 2A(g)+3B (g)C(g)+4D(g)ν(A):ν(B):ν(C):ν(D) = 2:3:1:4(3)化学反应速率均用正值来表示,且表示的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4)一般不用纯液体或固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5)改变压强对无气体参与的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
【例1】某一反应物的初始浓度是2摩尔/升,经过两分钟的反应,它的浓度变成了摩尔/升,求该反应的反应速率。
[ mol/(L•min) ]【例2】某温度时,2L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由图中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X +Y == 2Z ;反应开始至2min ,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mol/(L•min)【例3】在2A + B = 3C + 4D的反应中, 下列表示该反应的化反速率最快的是---------------( B )A. V(A) = mol/(L·s)B. V(B) = mol/(L·s)C. V(C) = mol/(L·s)D. V(D) = 1 mol/(L·s)【总结】对于同一反应,比较用不同反应物或生成物表示的反应速率大小时,要换算成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才能比较。
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决定。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外因: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其它因素。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复习

•平衡移动的若方Q向c>:Kcv正,平>衡v逆逆向移动正向移动
• 改变压强,若Qp<Kvp正,<平v衡逆 正向移逆动;向移动
•平衡移动的若结Q果p>:K新p,条平件衡下逆向建移立动新的平衡
5.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即勒夏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
度)等,平衡就向能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3、一定条件下,对于反应:aA+bB cC+dD ; 用不同 的物质来表示某反应的速率,其数值往往不同,但速率 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即: v(A):v(B):v(C):v(D)=a:b:c:d
•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因素:
主要因素:参加反应物质的本身性质
浓度 C反↑ v ↑ 压强 对气体 p↑ v ↑ 外界因素: 温度 一般 T↑ v ↑ 催化剂 使用正催化剂 v ↑
对于反应:aA(g)+bB(g)⇌cC(g)+dD(g) 1.如果a+b=c+d:
不管是恒温、恒容还是恒温、恒压,“一边 倒”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对应成比例。
2.如果a+b≠c+d:
恒温、恒容条件下,“一边倒”时各物质的 物质的量对应相等。
恒温、恒压条件下, “一边倒”时各物质的 物质的量对应成比例。
NH3,欲达到平衡时各成分的百分含量与上述平衡相同,
高一化学必修2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知识点

高一化学必修2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知识点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生机的学科,查字典化学网为大家引荐了高一化学必修2化学反响的速率和限制知识点,请大家细心阅读,希望你喜欢。
化学反响的速率和限制1、化学反响的速率(1)概念:化学反响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响物浓度的减大批或生成物浓度的添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
计算公式:v(B)= =①单位:mol/(Ls)或mol/(Lmin)②B为溶液或气体,假定B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
③重要规律:速率比=方程式系数比(2)影响化学反响速率的要素:内因:由参与反响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决议的(主要要素)。
外因:①温度:降高温度,增大速率②催化剂:普通加快反响速率(正催化剂)③浓度:添加C反响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④压强:增大压强,增大速率(适用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响)⑤其它要素:如光(射线)、固体的外表积(颗粒大小)、反响物的形状(溶剂)、原电池等也会改动化学反响速率。
2、化学反响的限制化学平衡(1)化学平衡形状的特征:逆、动、等、定、变。
①逆:化学平衡研讨的对象是可逆反响。
②动:静态平衡,到达平衡形状时,正逆反响仍在不时停止。
③等:到达平衡形状时,正方应速率和逆反响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
即v正=v逆0。
④定:到达平衡形状时,各组分的浓度坚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坚持一定。
⑤变:当条件变化时,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会重新树立新的平衡。
(3)判别化学平衡形状的标志:① VA(正方向)=VA(逆方向)或nA(消耗)=n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质比拟)②各组分浓度坚持不变或百分含量不变③借助颜色不变判别(有一种物质是有颜色的)④总物质的量或总体积或总压强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前提:反响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相等的反响适用,即如关于反响xA+yB zC,x+yz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一化学必修2化学反响的速率和限制知识点,大家细心阅读了吗?最后祝同窗们学习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25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知识点:一、化学反应速率1、定义: 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来表示。
2、计算公式:3例1mol/L ,那么,用SO 2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 例2:以下是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原理,已知反应的浓度数据如下: N 2 + 3H 2 2NH 3起始浓度(mol/L ) 1 30 2 min 后浓度(mol/L ) 0.62 min 内浓度变化量(ml/L ) 分别用N 2、H 2、NH 3的浓度变化量表示反应速率。
注意:同一反应可以选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速率,其数值可能不同,但意义相同。
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计量数之比:aA +bB =cC +dD ,速率关系式: v(A)∶v(B)∶v(C)∶v(D) = 。
比较反应速率快慢的方法:根据速率关系式,转化成同一种物质的速率,再比较大小 例3 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N2+3H2=2NH3,根据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气的速率最大的是( )A 、v (H2)=0.3mol*(L*min )^-1B 、v (N2)=0.2mol*(L*min )^-1C 、v (NH3)=0.25mol*(L*min )^-1D 、v (H2)=0.4mol*(L*min )^-1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⑴内因(决定性因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反应物的化学性质越活泼,化学反应速率越 。
化学反应的本质:有效碰撞使化学键断裂和形成⑵外因(外界条件):①催化剂: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使用(正)催化剂,通常可以 化学反应速率,不同的催化剂对同一反应的催化效果 。
例:实验2-6 MnO2与FeCl3催化H2O2分解②温度: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 。
例:冷水、常温、热水情况下H2O2分解例4:已知反应的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为原来的2倍,若反应的温度由20℃升高到90℃,则反应速率变为原来的_________倍。
③反应物的浓度: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 。
注意,固体的量不影响反应的速率例:2mol/L 与6mol/L 的HCl 与Fe 反应④固体的表面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物之间接触的表面积越大,化学反应速率____ 例:块状的大理石与粉状的大理石与盐酸反应⑤压强:对于气体,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体系的压强越大,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 总结:1、等温等积,充入气体反应物2、等温等积,充入惰性气体或其他无关气体3、等压等温,充入无关气体4、其他条件不变,缩小或扩大容器体积⑥其它条件:反应物状态、光、溶剂等,也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例5:下列反应开始时放出氢气的速率最大的是(金属均为粉末状):A 、Mg 0.1mol 与6mol/L 硝酸10ml 60℃B 、Mg 0.1mol 与3mol/L 盐酸10ml 60℃C 、Fe 0.1mol 与3mol/L 盐酸10ml 60℃D 、Mg0.1mol 与3mol/L 硫酸10ml 60℃例6: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备H2时,下列措施不能够使得H2生成的速率加大的是A 、加热高温、高压 催化剂B 、将稀硫酸改为浓硫酸C 、滴加少量的CuSO4D 、改用铁粉三、反应速率定性观察法:①冒气泡快慢 ②颜色变化 ③固体量减少 ④混浊程度 ⑤温度变化等四、化学反应平衡一、可逆反应定义:在 下,既能向 同时又能 的反应。
理解可逆反应需注意三同:同__、同__、同____。
例:二次电池的充放电,水的生成与电解二、化学平衡的建立1、化学平衡的建立以CO+H 2O(g) CO 2+H 2反应为例。
在一定条件下,将0.01 mol CO 和0.01 mol H 2O(g)通入1 L 密闭容器中,开始反应:(1)反应刚开始时:反应物的浓度 ,正反应速率 。
生成物的浓度为 ,逆反应速率为 。
(2)反应进行中:反应物的浓度 ,正反应速率 。
生成物的浓度 ,逆反应速率 。
(3)肯定最终有一时刻,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 ,此时,反应物的浓度 ,生成物的浓度也 。
如图所示。
2、化学平衡状态(1)定义:P51(2)特征:可逆反应,正逆速率等,表面静止的动态平衡(3)特点:化学平衡的建立与反应进行的方向无关,而与反应时的条件有关,只要条件相同(温度、浓度、压强等),最终就会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
三、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以m A(g)+n B(g)p C(g)为例直接标志:①速率关系: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A 消耗速率与A 的生成速率相等,A 的消耗速率与C 的消耗速率之比等于m :p ,B 生成速率与C 的生成速率之比等于n :p 。
②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间接标志:①混合气体的总压强、总体积、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注:m+n≠p )②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③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④各气体的体积、各气体的分压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总结: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可逆反应:mA(g)+nB(g)pC(g)+qD(g),根据对化学平衡概念的催化剂高温v 0时间t t 1v(正)v(逆)6、体系密度其他条件一定时,密度一定7、其他组成成分有颜色时,体系颜色不再变化例7:可逆反应2NO=2NO+O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的NO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A、①④⑥B、②③⑥C、①④⑤⑥D、①②③⑥⑤例8、(图像题)右图表示800℃时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t1是到达平衡状态的时间。
试回答:(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_;(2)反应物的转化率是______;(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等效平衡原理在一定条件(定温、定压或定温、定容)下,对于同一可逆应,尽管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同,而达到平衡时,同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相同,这样的平衡称为等效平衡。
如,常温常压下,可逆反应:N2 + 3H22NH3①1mol 3mol 0mol②0mol 0mol 2mol③0.5mol 1.5mol 1.0mol①从正反应开始,②从逆反应开始,③从正逆反应同时开始,由于①、②、③三种情况如果按方程式的计量关系折算成同一方向的反应物,对应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均相等(如将②、③折算为①),因此三者为等效平衡例9在一定温度下,把2 mol SO2和1 mol O2通入一个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里,发生如下反应:2SO2+O2 ====2SO3当此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反应混合物就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现在该容器中,维持温度不变,令a、b、c分别代表初始加入的SO2、O2和SO3的物质的量(mol)。
如果a、b、c取不同的数值,它们必须满足一定的相互关系,才能保证达到平衡时反应混合物中三种气体的百分含量仍跟上述平衡时的完全相同。
请填写下列空白:(1)若a=0,b=0,则c=___________。
(2)若a=0.5,则b=_________,c= _________。
(3)a、b、c取值必须满足的一般条件是(用两个方程式表示,其中一个只含a和c,另一个只含b和c):,。
例3 B 例5 D 例6 B 例7 A 例8:(1)A(2)40%(3)2A B+3C例9(1)c=2;(2)b=0.25, c=1.5;(3)a+c=2,2b+c=2;7-25习题选择题1、在室温时,同种规格的铝片分别与下列物质混合,反应开始时生成盐酸速率最大的是( )A、0.1mol/L盐酸15mlB、0.2mol/L盐酸12mlC、0.15mol/L硫酸8mlD、18mol/L硫酸15ml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mol/LHCl和0.1mol/LH2SO4与0.1mol/L的NaOH反应的速率相同B、对反应C(s)+O2(g)=CO2(g),增加C的量,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C、Na、Al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与0.1mol/L的盐酸反应,速率相同D、0.1mol/L盐酸和0.1mol/L硝酸分别与Zn反应,生成H2的速率相同3、反应4NH3(g)+5O2(g)=(可逆)4NO(g)+6H2O(g)在5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L,则表示此反应的速率正确的是()A、v(O2)=0.01mol/(L*s)B、v(NO)=0.008mol/(L*s)C、v(H2O)=0.003mol/(L*s)D、v(NH3)=0.02mol/(L*s)4、对于可逆反应N2+3H2=2NH3,下列能说明已达平衡状态的是()A、3v正(N2)=v正(H2)B、v正(N2)= v逆(NH3)C、2v正(H2)=3v逆(NH3)D、v正(N2)=3v正(H2)5、在一定的温度下,H2(g )+I2(g )=2HI 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H2同时生成nmolI2B 、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C 、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HI ,同时生成nmolH2D 、当v (H2)=0.5V (HI )时6、在45℃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2SO2(g )+O2(g )=2SO3(g ),若起始时c (SO2)=0.01mol/L ,c (O2)=0.02mol/L,10s 后气体压强变为起始是的95%,则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A 、v (O2)=1.5×10^-3mol/(L*s)B 、v (O2)=1.5×10^-4mol/(L*s)C 、v (SO2)=3.0×10^-3mol/(L*s)D 、v (SO3)=3.0×10^-5mol/(L*s)7. (双项)将2.0 mol SO 2气体和2.0 mol SO 3气体混合于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 2(g)+O 2(g) 2SO 3(g),达到平衡时SO 3为n mol 。
在相同温度下,分别按下列配比在相同密闭容器中放入起始物质,平衡时SO 3等于n mol 的是( )A. 1.6 mol SO 2+0.3 mol O 2+0.4 mol SO 3B. 4.0 mol SO 2+1.0 mol O 2C. 2.0 mol SO 2+1.0 mol O 2+2.0 mol SO 3D. 3.0 mol SO 2+0.5 mol O 2+1.0 mol SO 3 8. 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2SO 2+O 22SO 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 时刻SO 2、O 2、SO 3的浓度分别为0.2mol/L,0.1mol/L ,0.2mol/L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A.SO 2为0.4mol/L ,O 2为0.2mol/LB.SO 2为0.25mol/LC.SO 2,SO 3均为0.15mol/LD.SO 3为0.4mol/L9.X 、Y 、Z 三种气体,取X 和Y 按1: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 如下反应:X+2Y 2Z ,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Y 的转化率最接近于:A 、33%B 、40%C 、50%D 、65%1.将一定量的SO2和含0.7mol 氧气的空气(忽略CO 2)放入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550℃时,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2SO 2+O 2 2SO 3(正反应放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