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官员详细级别

合集下载

中国近现代的人事制度

中国近现代的人事制度

中国近现代的人事制度中国近现代的人事制度涵盖了清朝末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时期。

这段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变革最为剧烈的时期之一,也是人事制度发展与演变最为迅速的时期。

以下将从清朝末年、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三个阶段分别介绍中国的人事制度。

清朝末年的人事制度主要体现了仕绅官僚主义的特点。

清朝的科举制度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进入官僚体系的途径。

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诸多士人有机会进入朝廷从事政务工作。

同时,清朝实行的九品中正制度,也清晰区分了官员的级别,并规定了晋升的条件和途径。

此外,清朝还设立了各级地方官署,管理官员的考核、晋升和惩罚等事务。

但是,清朝的人事制度存在很多弊端,如科举制度的封闭性严重限制了人才的涌现,令官僚主义盛行,导致政府腐败的问题严重。

民国时期,中国的人事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民国政府启动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废除科举制度,建立了新式教育制度,为培养具有现代知识和素质的人才奠定了基础。

此外,民国时期,政府还建立了人事管理机构,明确了官员的选拔、培训和管理的制度。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成立了考试院和人事局,分别负责选拔人才和管理官员的事务。

这使得人事制度更加完善和科学,增加了选拔和培养优秀人才的机会。

然而,由于国内政治局势动荡,战争频发,加上长期存在的腐败问题,这些举措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的人事制度出现了最为深远的变革。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国共内战中获得了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的人事制度明确规定了官员的选举和任命的程序、条件和责任。

首先,根据中央下发的政策,各级组织机构进行群众性的选举,由基层民主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了人大,进行政府官员的选举。

然后,根据人大的决议,中央政府任命官员,明确了官员的岗位和责任。

这一制度确保了权力的透明和合理,使得官员职位与个人能力和贡献相对应,有利于提高政府的效率。

综上所述,中国近现代的人事制度经历了清朝末年、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三个阶段的变革和发展。

官员职位等级

官员职位等级

官员职位等级咱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官员职位等级挺看重的,这就像是一个大舞台,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戏份。

你瞧,这官员职位等级就好比是一场游戏里的不同关卡。

最低级的那就是小兵小卒啦,他们在基层努力奋斗,做着最琐碎但也很重要的事儿。

就像咱生活中的那些普通工作者,虽然不起眼,可没了他们还真不行!他们得踏踏实实地干,一点点积累经验和成绩。

再往上呢,就是那些中层干部啦,相当于游戏里的小头目。

他们得协调各方,既要照顾下面小兵的感受,又得执行上头的命令。

他们就像家里的顶梁柱,得撑起一片小天呢!然后就是高级官员啦,那可是大佬级别呀!他们得有高瞻远瞩的眼光,能把握大局,做出影响深远的决策。

这就好像是船长,得带领着整艘船在茫茫大海中找到正确的方向,要是方向错了,那可就糟糕啦!咱想想,要是一个官员只想着往上爬,不关心下面百姓的死活,那能行吗?那不就成了光杆司令啦!就好比一棵大树,根都烂了,还能枝繁叶茂吗?所以啊,每个等级的官员都有自己的职责和使命,谁也不能马虎。

而且啊,这职位等级可不是固定不变的呀。

你干得好,就有可能往上爬;干得不好,那就可能被降级咯。

这多像咱上学的时候,成绩好就能升级,成绩差就得留级一样。

咱再打个比方,这官员职位等级就像是爬楼梯。

每一级楼梯都得稳稳地踩上去,要是心急想一步跨两级,说不定就摔个大跟头呢!那些一心只想升官发财的人,不就像那没学会走就想跑的孩子吗?最后肯定得摔得鼻青脸肿。

大家都知道,一个好的官员应该是为人民服务的,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要是每个官员都能把百姓的事儿放在心上,那咱国家不就越来越好啦?咱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官员制度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古至今,多少优秀的官员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的事迹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所以啊,这官员职位等级可不是闹着玩的,那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啊!每个官员都应该认真对待自己的职位,为国家和人民努力工作。

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越来越强大,我们的生活才能越来越美好。

正国级待遇明细

正国级待遇明细

正国级待遇明细
正国级待遇是中国政府设立的一种高级别官员薪酬制度,该制度
不仅包括基本薪资、住房、保险等福利,还包括高额的奖金、补助和
福利待遇。

这些待遇具体如下:
(一)基本薪资
正国级领导干部的基本薪资是月薪5,700元人民币。

除此之外,
还享有各种补助和津贴。

例如,任职地房补、工龄补、特殊津贴等。

(二)住房
正国级领导干部一般居住在官方配备的住房中,如果他们自己购
买住房,国家还会特别给予福利,比如购房补贴、房贷利息补贴等。

(三)保险
正国级领导干部在工作期间享有各种社会保险和公务员福利保障,例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同时,由于其职位高,还可
以获得高额的商业保险保额。

(四)奖金和福利
正国级领导干部除了基本薪资和各种津贴外,还能获得各种奖金
和福利。

例如,国家给予的高温补贴、防暑降温费、节日福利、奖励金、绩效考核等等。

(五)交通
正国级领导干部工作需要国际国内出差时,国家会提供专门的交
通补贴,如高铁、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差旅费。

如果是使用个人
车辆,还可以获得燃油补贴等。

总之,正国级领导干部的待遇是非常优厚的。

这也是对于其职责
和责任的认可和尊重,并激励其为国家、为人民、为民族的繁荣昌盛、和谐稳定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东汉地方官员级别划分

东汉地方官员级别划分

东汉地方官员级别划分摘要:1.东汉地方官员的级别划分概述2.东汉地方官员的具体级别及职责3.东汉地方官员的选拔与考核4.东汉地方官员制度的影响与作用正文:东汉时期,地方官员的级别划分制度严密,各级官员各司其职,共同维护国家的稳定与繁荣。

本文将对东汉地方官员的级别划分进行详细阐述。

1.东汉地方官员的级别划分概述东汉地方官员分为诸侯王、郡守、县令(长)三个级别。

诸侯王是地方最高长官,主要负责地方军事、政治、经济等事务。

郡守是诸侯王下属的主要官员,负责一郡之内的事务。

县令(长)是地方基层官员,负责一县之内的事务。

2.东汉地方官员的具体级别及职责(1)诸侯王诸侯王是东汉时期地方最高长官,主要职责是维护地方稳定,确保国家政策在地方的顺利实施。

诸侯王拥有军事、政治、经济大权,并负责选拔、考核下属官员。

此外,诸侯王还需定期向朝廷汇报工作,并参与国家重要事务的决策。

(2)郡守郡守是诸侯王下属的主要官员,负责一郡之内的事务。

郡守的主要职责是辅佐诸侯王,保障地方治安,推行国家政策,以及管理地方财政、民政、教育、军事等事务。

郡守由朝廷任命,对朝廷负责。

(3)县令(长)县令(长)是地方基层官员,负责一县之内的事务。

县令(长)的主要职责是维护地方治安,推行国家政策,以及管理地方财政、民政、教育等事务。

县令(长)由诸侯王或郡守选拔、考核,对上级官员负责。

3.东汉地方官员的选拔与考核东汉地方官员的选拔主要通过朝廷任命和诸侯王、郡守选拔两种途径。

朝廷任命的官员通常具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和声望,而诸侯王、郡守选拔的官员则更熟悉地方情况,便于开展工作。

东汉地方官员的考核主要依据官员的政绩。

朝廷会定期派遣使者对地方官员进行巡查,并根据巡查结果对官员进行奖惩。

此外,诸侯王、郡守也会对下属官员进行考核,确保地方官员勤政廉政。

4.东汉地方官员制度的影响与作用东汉地方官员制度对国家的稳定与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

各级官员各司其职,有利于国家政策的顺利推行。

副部级退休年龄一般是多少

副部级退休年龄一般是多少

副部级退休年龄一般是多少
副部级是我国公务员系统中的一种职级,通常是副省长、副部长级
别的官员。

那么,副部级的退休年龄又是多少呢?根据我国有关规定,副部级官员的正常退休年龄为60周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国家规定的公
务员退休年龄是,副部级官员是60周岁。

这也意味着,副部级官员在
达到60周岁时,就要正式从公务员岗位上退休,享受到应有的养老待遇。

当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副部级官员可能会有一定的延迟退休的
规定。

比如在工作需要、身体健康等方面,可以根据相关规定延长工
作年限。

但总体来说,60周岁是副部级官员的正常退休年龄。

对于国家公务员制度来说,规定明确的退休年龄,不仅有利于维护
公务员队伍的稳定和廉洁,也有利于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

退休年
龄的设定,也是对公务员队伍素质和能力的一种要求和保障。

总的来说,副部级退休年龄一般是60周岁。

这是我国公务员制度
中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保障公务员队伍稳定和廉洁的重要举措。

希望各位副部级官员在达到退休年龄时,能够顺利过渡到美好的养老
生活当中。

愿大家都能够健康快乐地度过退休生活。

官员级别大小排名

官员级别大小排名

官员级别大小排名1. 引言官员级别大小排名是一个衡量官员职位等级的指标,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不同的官员级别体系。

官员级别的划分既体现了公务员的职位等级、权力范围和责任,也反映了政府组织结构的层级关系。

本文将从国际视野出发,介绍一些常见的官员级别大小排名。

2. 国际官员级别体系2.1 美国官员级别体系美国的官员级别体系主要分为三大类:政府高级职位、政府中级职位和政府初级职位。

政府高级职位包括总统、副总统、内阁部长和高级政务官等。

政府中级职位则包括各部门的副部长和助理部长。

政府初级职位主要指行政机关的专业性工作人员。

2.2 英国官员级别体系英国的官员级别体系以文官和军官的等级划分为主。

文官的级别由A级至D 级,英国政府的高级文职官员一般为A级。

军官的级别则由上尉到元帅,元帅是最高级别的军官。

2.3 中国官员级别体系中国的官员级别体系按照军队和行政机关来划分。

军队的官员级别一般包括将军、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等。

行政机关的官员级别则以正部级、副部级、司局级和科级等来划分。

3. 官员级别体系的影响3.1 政府组织结构的层级关系官员级别体系的划分反映了政府组织结构的层级关系。

通过官员级别的高低,可以直观地了解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权力关系和协调机制。

3.2 官员权力的大小和责任的不同高级官员级别通常意味着更大的权力和更重的责任。

他们在政策制定、决策执行和监督管理等方面具有更高的决策权和指导权,对国家和地方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3.3 官员级别体系对职业晋升的影响官员级别的高低也是公务员职业晋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而言,晋升到更高级别需要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考核成绩和晋升评审等条件。

4. 总结官员级别大小排名是一个衡量官员职位等级的指标,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不同的官员级别体系。

官员级别的划分反映了政府组织结构的层级关系,体现了官员权力的大小和责任的不同,并对公务员职业晋升起到重要影响。

了解官员级别体系,对于理解政府组织机构、政府运作以及公务员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

教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一)职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外交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内主管外交事务的组成部门,负责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世界其他国家政府及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外交事务。

(二)成立时间:1954年9月,其前身是1949年10月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

(三)办公地点: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南大街2号,每年定期向公众开放两次。

(四)历任部长:1、周恩来 (1949-1958)2、陈毅 (1958~1972)3、姬鹏飞 (1972~1974)4、乔冠华 (1974.11~1976.12)5、黄华 (1976.12~1982.11)6、吴学谦 (1982.11~1988.4)7、钱其琛 (1988.4~1998.3),1982年3月26日,首次以外交部发言人身份,举行第一次新闻发布会。

8、唐家璇 (1998.3.18~2003.3)9、李肇星 (2003.3~2007.4)10、杨洁篪 (2007.4~2013.3)11、王毅(2013.3——)(五)外交部结构设置主要官员:部长、副部长、部长助理、发言人、驻外大使办公机构:办公厅、政策规划司、亚洲司、西亚北非司、非洲司、欧亚司、欧洲司、北美大洋洲司、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司、国际司、国际经济司、军控司、条约法律司、边界与海洋事务司、新闻司、礼宾司、领事司(领事保护中心)、香港澳门台湾事务司、翻译室、外事管理司、涉外安全事务司、干部司、离退休干部局、行政司、财务司、机关党委(部党委国外工作局)、驻部监察局、档案馆、服务中心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一)外交部发言人的级别外交部发言人是由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和两位副司长兼任,只是外交部的中层部门负责人。

新闻发言人的级别在各国做法不同,在我国新闻发言人只是中层领导。

在国外,发言人一般也都由各部门中层负责人兼任。

在美国,白宫发言人的级别相当于部级干部,但在英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的外交部发言人只是相当于处级干部。

明朝官员等级

明朝官员等级

明朝官员等级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朝代,其官员等级制度是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明朝,官员等级分为九品,从最高的一品到最低的九品,每个品级下又分为正、从、员三个级别,共计27个级别。

本文将详细介绍明朝官员等级制度。

一、九品官员等级明朝的官员等级分为九品,从高到低分别是一品、二品、三品、四品、五品、六品、七品、八品、九品。

在这九个品级中,一品是最高的品级,九品是最低的品级。

不同品级的官员拥有不同的权力和地位。

二、正、从、员级别每个品级下又分为正、从、员三个级别。

正是最高的级别,从次之,员最低。

不同级别的官员拥有不同的职责和权力。

在官员升迁过程中,从级别是必经之路,只有在从级别表现出色后才能晋升为正级别。

三、官员等级的晋升明朝的官员晋升是按照举荐、考试和选拔的方式进行的。

在明朝,官员的选拔是通过科举考试进行的。

科举考试分为三个级别:乡试、会试和殿试。

在乡试中,考生需要通过文化考试,获得举人的资格。

在会试中,考生需要通过文化和政治考试,获得进士的资格。

在殿试中,考生需要在皇帝面前答辩,获得进一步的晋升机会。

除了科举考试外,官员的晋升还需要通过举荐和选拔。

举荐是指由上级官员或其他有权力的人员推荐官员晋升的方式。

选拔是指通过官员的表现和能力来选拔官员晋升的方式。

四、官员等级的职责和权力不同品级和级别的官员拥有不同的职责和权力。

一品官员是朝廷的高级官员,拥有重要的决策权和领导能力。

二品和三品官员是朝廷的中级官员,负责具体的政务和行政管理。

四品到六品官员是朝廷的低级官员,负责基层行政管理和社会稳定工作。

七品到九品官员是朝廷的基层工作人员,负责基层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工作。

五、官员等级的影响明朝的官员等级制度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影响了官员的职业生涯和社会地位,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官员等级制度的实行,促进了政治稳定、社会秩序和文化繁荣,为明朝的辉煌时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官员等级制度的缺陷官员等级制度也存在一些缺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我国《公务员法》第16条、17条规定了公务员的职级层次,分别是:
国家级正职:总理
国家级副职:副总理,国务委员等
省部级正职:各省省长,各部、委、总局的部长、主任、局长等
省部级副职:副省长、副部长,部委归口的国家局局长,副省级市市长等
厅局级正职:各省厅、局长,各部委司、局长,省辖地、市的专员、市长等,外加属于非领导职务的巡视员
厅局级副职:副厅、局长,副司、局长,副专员、地级市副市长等,外加属于非领导职务的副巡视员县处级正职:县长、地级市的各局(处级局)局长、区长,省部委各司厅局的处长等,外加属于非领导职务的调研员
县处级副职:副县长、副区长,副处长,处级局的副局长等,外加属于非领导职务的副调研员
乡科级正职:乡长、镇长,处级局的科长,县局(科级局)局长等,外加属于非领导职务的主任科员乡科级副职:副乡长、副镇长、副科长,科级局副局长等,外加属于非领导职务的副主任科员
科员:基层公务员,个别地区在这一级还分设了正、副股级领导职务
办事员:基层公务员
国家级正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国家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家级副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纪委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全国政协副主席。

省部级正职:
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党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
各人民团体(党组)正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
国家正部级企业正职领导。

省部级副职:
中共中央纪委常委,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副职领导人(党组成员)和副部级机关(党组)正职,
各人民团体(党组)副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省纪委书记,
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
副部级高校党政正职。

厅局(地)正职: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正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副部级机关(党组)副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正职,
副省级城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纪委书记。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
厅局(地)副职: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副职,副厅级正职。

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正职,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纪委书记
县处级正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处室正职。

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副职,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正职
各县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
县处级副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处室副职。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副职和副处级单位正职。

各县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纪委书记
乡科级正职: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所属科室正职
各县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正职,
各乡镇党委,政府正职,
乡科级副职: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所属科室副职
各县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副职,
各乡镇党委,政府正副职,
公务员军队国有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
专业技术人员不是公务员,
不是公务员,但仍是国家干部
但仍是国家干部。

一级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军委主席、军委副主席
全国人大委员长、全国政协
主席、国家副主席,
中纪委书记,政治局常委
二级副总理、政治局委员、最高军委四总部
(二层) 法院院长、最高检察院检察长海军、空军、二炮,
二至三级大军区正职
三级省(自治区、直辖市)委书记大军区副职,中国科学院、中国
(四层) ,省长,中央各部部长集团军正职社会科学院
三至四级
四级省(自治区、直辖市)集团军副职十所重点大学 44个国家大型骨干(五层) 委副书记,副省长,企业集团
中央各部副部长,
十六个副省级城市的
市委书记。

市长
四至五级
五级地(市、洲、盟、直辖市的区)师有权授予学士及大型国有企业(五层) 委书记、巡视员以上学位的大学校长、
五至七级教授、高级工程师、
主任医师
艺术一级
六级地(市、洲、盟、直辖市副师大专及以下学院
(六层) 的区)委副书记、助理巡视员旅
六至八级
七级处长、县委书记、副旅副教授中型国有企业
(六层) 县长,调研员团高级工程师、副主任医师、七至十级中学高级教师、艺术二级
八级副处长、县委副副团
(六层) 书记、副县长,助理调查员
八至十一级
九级乡镇党委书记、乡镇讲师、工程师、主治医师、(六层) 长,科长、主任科员中学一级教师、小学
九至十二级高级教师、艺术三级
十级乡党委副书记、营
(六层) 副乡镇长,副科长,
副主任科员
九至十三级
十一级
(七层)
博士的起始级别副营
十二级副连
(七层)
硕士的起始级别
十三级科员排职助教、助理工程师、
(七层) 九至十四级医师、小学一级
学士的起教师、艺术四级
始级别
十四级技师
(八层) 中学三级教师、
大专毕业生医士、护士、
的起始级别小学二级教师、艺术五级
十五级事员小学三级教师、
(八层) 十至十五级
职校毕业生
的起始级别
正省级干部(正部级干部):
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省长、天津市市长)
部队正军职干部(如江苏省军区司令员、12军军长)
副省级干部(副部级干部):
国务院各部委副职干部(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
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正职干部(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安徽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
各副省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市长)
部队副军职干部(如浙江省警备司令部副司令、31军副军长)
正厅级干部(地市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干部(如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正职干部(如河北省交通厅厅长,北京市财政局局长)
各副省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宁波市副市长)
各地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无锡市市长)
部队正师职干部(如1军后勤部部长、34师政委)
注:以上为高级干部
副厅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副职干部(如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副司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副职干部(如黑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教育局局长、江宁区区长)
各地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苏州市副市长)
部队副师职干部(如35师副政委、179旅旅长)
正处级干部(县团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处处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沈阳市卫生局副局长、浦口区副区长)
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扬州市劳动局局长、滨海县县长)
部队正团职干部(如105团政委)
副处级干部:
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农业部兽医局防疫处副处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江苏省教育厅人事处副处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处室及区县各局正职干部(如南京市科技局科技成果处处长、玄武区卫生局局长)
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镇江市民政局副局长、张家港市副市长)
部队副团职干部(如105团参谋长)
正科级、副科级干部略
注: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院等事业单位,其各级干部参照政府各级干部待遇,但不具有行政级别,不属于公务员编制
政府各级干部如为上一级党委常委,则其行政级别升一级。

如张家港市市长为正处级干部,若为苏州市市委常委,则为副厅级干部
按例,高级干部在60或65岁以后往往调往相应级别的人大、政协担任领导职务,俗称“退居二线”
正省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巡抚与布政使,为从二品
副省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按察使,为正三品
正厅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知府,为从四品
副厅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同知,为正五品
正处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知县,为正七品
副处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县丞,为正八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