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学第七章 旅游消费
第七章 旅游消费与效果 《旅游经济学》ppt

.
要正确理解旅游消费的基本内
旅 容,必须掌握关于消费的基本概念 游 消 和相关知识。
费
的
特
点
及
类
型
一
相关知识:社会再生产过程社会再
. 旅
生产过程分为生产、分配、交换、 消费四大环节,四者之间相互联系、 互相制约,又互为条件、互为依存。
游
其中,生产表现为起点,消费表现
消
为终点,分配和交换表现为中间环
的 具有不可重复性。
特
点
及
类
型
一 5、旅游消费的替代性
. 旅
对于旅游综合产品,旅游消
游
费具有较强的替代性。
消
费
的
替代性加剧了旅游业的竞争。
特
点
及
类
型
一 .
6、现代旅游消费的伸缩性
首先,旅游消费是无限性消费。旅游消费 是人们为实现更高层次的需要而进行的高
旅
级消费形式,因而没有数量限制。
游 消
其次,旅游消费是高弹性消费。满足人们 生存需要的消费弹性较小,而满足人们享
方 力的大小取决于生理、经济及文化
式 的条件。
此外,旅游消费力同旅游服务
质量、水平成正比例关系变动。
二 (一)旅游消费方式的概念 .
旅
3、旅游消费结构
游
旅游消费结构,是指旅游者在
消 一定时间内的旅游消费中,对各类
费 旅游产品(交通、住宿、餐饮、娱
方 乐、游览、购物、通讯、医疗)消
式 费的数量比例和相互关系。
特
间距离,才能实现旅游消费。
点
及
类
型
3、旅游消费的同一性
旅游消费与旅游产品生产要 同时进行,即旅游服务的提供必 须以旅游者的实际购买为前提, 从而形成旅游产品生产和旅游消 费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同一性。
旅游经济学部分书目目录

作者:刘晓鹰主编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8-4-1 字数:367000 页数: 236 开本: 16开I S B N : 9787030213709 包装:平装定价:36.00内容简介本书系统地阐述了旅游经济学的基本内容、理论和方法。
现代旅游经济学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是本书的重要特点。
全书共11章,包括四大部分:旅游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旅游市场及其供给关系;旅游经济的管理与决策;旅游经济学的展望。
每一章的分析都包括理论与实证分析两大块,理论分析部分阐述相关旅游经济学基本理论,揭示旅游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实证部分则以大量具体详实的案例,针对当前旅游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本书系四川省旅游类系列精品教材,由四川省教育厅列为重点科研项目,组织众多高等院校专家、教授及中青年学者合作编著。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旅游及其相关专业的本科或专科教材,也可作为中专、高等职业教育或自学考试教材,还可作为旅游产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教材使用。
目录第一章导论第二章现代旅游经济活动第三章旅游产品与开发第四章旅游需求与供给第五章旅游市场第六章旅游消费及价格第七章旅游收入与分配第八章旅游投资及效益研究第九章旅游企业的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第十章旅游经济效益与评价第十一章旅游产业及其增长与发展后记书名:旅游经济学ISBN:730007229 作者:Adrian Bull(亚德里恩﹒布尔) 出版社:郑州大学(原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定价:24 页数:336 出版日期:2006-5-1 版次: 1 开本:特16开包装:平装简介在世界范围内,旅游正在成为现代人类社会重要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
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众化的旅游保持着一股强劲的发展势头,并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继石油、汽车和房地产业之后的重要的支柱性产业。
我国旅游业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从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短短20多年间,我国已从一个世界排名第41位的旅游小国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排名第6位的旅游大国,并正逐渐向世界旅游一流强国迈进。
旅游经济学

旅游经济学第一章概论课程简介:旅游经济学是旅游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一门最基本最主要的学科。
它对于确立旅游学的根本属性、带动旅游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旅游经济学也是人类旅游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兴起的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它以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的观点研究旅游运动发展过程中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为旅游学科体系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课程要求与设计:本课程以两类基本规律为主要内容:一是旅游经济领域中的一般经济规律,如供求规律、价值规律等;二是旅游经济内部特殊的经济规律,如旅游业的结构、旅游消费、旅游市场、旅游管理体制等。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包括:掌握旅游经济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具有分析问题、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到达本学科的前沿领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具体来说,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六个部分:课程要求与设计:1、旅游经济学的形成和学科性质,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
2、旅游经济要素、旅游生产力、旅游业、旅游产品的概念,并对这些基本概念进行了分析概括。
3、旅游供求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揭示了旅游供求的变化规律,旅游供求矛盾的形成原因,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4、旅游市场的概念、类别和特点,旅游价格的理论基础和影响因素。
5、旅游收入与分配、旅游投资决策,旅游经济结构和旅游经济效益。
6、旅游业的增长方式、发展模式、发展战略与发展计划一、旅游经济学的形成(一)自1842年托马斯库克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旅游经济活动的两大要素——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及其相关要素迅速组合起来,使旅游经济活动蔓延到了全世界。
1899年意大利统计局局长博迪奥发表了题为《关于在意大利的外国人的流动及其花费耗用》的论文,标志着旅游经济研究的开端。
1927年罗马大学讲师马里奥出版了《旅游经济讲义》标志着旅游经济学从对个别现象的分析转向对整个学科体系的研究。
(二)二战以后,旅游经济活动的研究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对旅游经济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重视对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和发展规律的研究,重视对旅游经济系统和综合性的研究。
旅游经济学7-8章

(三)商品性收入和劳务性收入
• 按商品形态划分。 • 商品性收入指向旅游者提供实物形态的 商品而取得的收入。 • 劳务性收入是指向旅游者提供劳务性服 务所获得的收。
三、旅游收入指标
(一)收入总额 • 指一定时期内因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国家或 地区所提供的旅游产品的消费,使旅游目的 地国家或地区所获得的全部货币收入。 • RT=R1+R2=N1*C+N2*C • RT—旅游总收入;R1—国内旅游收入;R2— 国际旅游收入;N1—国内旅游人数;N2—国 际旅游人数;C—旅游产品价格。 • 一般用本国货币计算,要注意汇率变化对计 算结果的影响。
临沂大学 商学院 制作:朱孔收入是指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在一定 时期内从旅游产品销售中所获得的全部货币 收入。 • 旅游收入是衡量旅游经济活动效益的重要指 标,反映了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成为国民生 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旅游收入(创 汇)是减少外贸逆差,平衡国际收支的重要 手段。
• 旅游经济学家弗雷切认为,个人收入乘数是 一定地理区域居民或就业者的平均数(旅游 地居民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从事旅游经营), 明显低于其他类型的乘数效应,而且不同区 域差异较大。P110 • 乘数理论的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不以分 析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产业 结构为基础,不考虑机会成本和资源供给的 有限性,这与客观现实相违背,但仍是分析 旅游业经济绩效、预测旅游业发展变化以及 对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经济影响的有利工具。
二、发达国家旅游收入分配情况简介 • 西方发达国家采用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方 式进行旅游收入的分配,其流向是:劳 动供给者得到工资、资本的供给者得到 利息(分红)。土地供给者得到地租, 企业家才能(才识)供给者得到利润。
§3 旅游收入再分配
一、旅游收入再分配概念及基本流向 • 旅游收入再分配:旅游收入经过初次分 配后形成的各类资金,再次投向国民经 济各部门的过程。 • 旅游企业收入将投入再生产过程;旅游 从业人员收入将用于自身的生存、发展 与享受;国家税收将投入国民经济建设。 P104
旅游经济学 田里 课后习题答案7&8章

第七章复习与思考一、重点概念旅游消费旅游消费结构旅游消费合理化旅游消费效果微观旅游消费效果宏观旅游消费效果旅游者消费最大满足二、简要回答1、怎样理解旅游消费的性质2、旅游消费有哪些类型3、旅游消费具有哪些特点4、旅游消费效果有哪些类型5、如何衡量消费效果6、怎样评价旅游消费效果三、论述题1、试述旅游消费在旅游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2、阐述旅游消费合理化的内容及形式。
3、阐述旅游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
4、分析旅游者如何在旅游目的地之间实现最大满足的选择。
5、试分析国外或国内旅游者在您当地的消费结构并说明成因参考答案一、重点概念旅游消费旅游消费从动态意义上讲是指人们支付货币购买旅游产品以满足自身旅游需求的行为过程从静态意义上讲是指“由旅游单位游客使用的或为他们而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世界旅游组织WTO定义。
因而旅游消费是指人们在旅游过程中为满足自身的享受和发展的需要而消费的物质产品和精神资料的总和。
旅游消费结构旅游消费结构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类型的旅游产品及相关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
旅游消费合理化旅游消费合理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是指旅游消费从不合理状态向合理化状态不断逼近的渐进过程。
旅游消费效果在旅游者的消费过程中投入与产出、消耗与成果、消费支出与达到消费目的之间的对比关系就是旅游消费效果。
微观旅游消费效果是指旅游者通过旅游消费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得到的反映。
宏观旅游消费效果是把所有旅游消费作为一个整体从社会角度研究旅游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分析旅游消费的状况、旅游者的满足程度、旅游消费对社会生产力及再生产的积极影响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等。
旅游者消费最大满足是指旅游者在支出一定时间和费用的条件下通过旅游消费获得的精神上与物质上的最佳感受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实际感受与主观愿望的最大相符程度。
二、简答题1、怎样理解旅游消费的性质答旅游消费作为一种消费方式主要由旅游消费意识、旅游消费习惯、旅游消费能力、旅游消费水平、旅游消费结构等要素构成。
(用讲课)第七章_旅游消费及效果

旅游消费具有如下三种基本性质:
3、旅游消费属于精神消费:旅游消费包括在旅游 中获得的满足其享受和发展需要的旅游物质产品、 精神产品和以这依托的游服务。
二、旅游消费的特点 (一)综合性
二、旅游消费的特点
(二)劳务性 劳务即服务是以劳务活 动形式存在的、可供满足 某种特殊需要的经济活动。 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首 先必须满足基本的生理需 要,因而必然要消费一定 量的实物形态的产品。但 从总体上看,服务消费占 主导地位。旅游服务消费 不仅在量上占绝对优势, 而且旅游服务费贯穿于旅 游者从常住地向旅游地的 移动,到旅游地参观游览, 再返回常住地这一消费过 程的始终。
资料
2002-2003中国城镇居民散客出游的花费构成 游览 费 8% 购物 娱乐 其他
城市 住宿费 餐饮 费 间交 通费 28% 14% 17%
15%
2.5%
基本旅游消费67% 交通 住宿费 餐饮 费 费 33.3% 14.2% 9.0% 游览 费 3.8%
非基本旅游消费33% 购物 20.9% 娱乐 其他
非基本 旅游消 费
(四)按旅游消费资料分类
按旅游消费资料的使用价值及旅游者消费的具体形式,可 以划分为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消费。旅游者在其旅 游消费的过程中,因为个人的旅游目的、兴趣爱好、可自由支 配收入、闲暇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上述旅游消费的结 构中表现出不同比例的饮食支出、客房支出、交通支出、游览 支出、购物支出、娱乐支出。
第二节
旅游消费结构
二、影响旅游消费结构的因素
(一)旅游客源地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条件是产生一切需求的基础,客源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入境旅游的 需求的决定因素。国际上有这样的统计经验: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1000美元时将产生国内旅游动机;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000-10000美元 时,将产生国际旅游动机。
内蒙古大学 旅游经济学 讲义7

三、旅游消费的作用
(一)是旅游经济运行的源动力 (二)是旅游需求得以实现和满足的必要条件 (三)对旅游产品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
第二节 旅游消费结构与效果
一、旅游消费结构的概念及分类 (一)概念
旅游消费结构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类型的
旅游产品及相关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
(二)分类
第二节 旅游消费结构与效果
旅游消费与其他产品和服务消费的选择
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决策 时间和价格双重限制因素下的旅游消费选择
从旅游目的地来讲,旅游消费效果是指 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消费支出,也即旅游 目的地的旅游收入最大化。
(二)旅游消费效果的衡量 旅游者消费效果的衡量 旅游目的地旅游消费效果的衡量 (三)旅游消费效果的评价 旅游产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一致性 微观效果与宏观效果的一致性 旅游消费效果与生产社会效果的一致性
第三节 旅游目的地决策行为模型
二、旅游消费行为
旅游消费行为是指消费者购买、消费、处置 旅游产品的行为以及先于并决定这些行为的 决策过程。旅游产品购买和旅游产品的实际 消费有时是同一的有时是分离的。
第三节 旅游目的地决策行为模型
三、旅游消费决策模型
pred(1967)度假者行为矩阵 um and crompton (1990) 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型 woodside and lysonski(1989) 休闲目的地认知和选 择一般模型 crompton、wahab、rothfield(1975) 旅游消费行 为模型 schomll(1977)旅游决策过程:一个模型 mathieson and wall (1982) 旅游决策模型 moutinho (1987) 度假旅游者行为模型 middleton (1994) 购买行为的刺激——反应模型
旅游经济学

二.中国旅游经济学的发展
➢ 1980年,沈杰飞和吴志宏发表了论文《建立适合我国实际的旅游经济学科》,从学 科发展的角度对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1982年王立刚和刘世杰主编出版的《中国旅游经济学》、1985年黄辉实主编出版的 《旅游经济学》、1986年林南枝和陶汉军主编出版的《旅游经济学》等一系列教材 推进了中国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和旅游经济相关教材的建设与发展。尤其是1987年著 名经济学家孙尚清主持的“中国旅游发展战略研究”重大课题,提出了中国旅游业 要“适度超前发展”的战略,把中国旅游经济的理论推向了实践。1993年,云南大 学旅游系主持的“云南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率先把旅游业作为云南经济发展 的支柱产业来培育与建设,进一步推动了旅游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的研究与发展。
3.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理论与实际相结 合的方法
系统分析的方法
定性分析与定量 分析相结合的方
法
静态分析与动态 分析相结合的方
法
微观分析与宏观 分析相结合的方
法
知识相结 合的方法
一、旅游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2.旅游经济学的形成阶段
➢ 旅游经济学的形成阶段是从20世纪20年代中至20世纪40年代末。随着第一次世界大 战的结束,欧洲的经济逐渐恢复,越来越多的人到欧洲来旅游,对带动和促进欧洲 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旅游学术界以及其他学术界对 发展旅游经济的认同,促进了对旅游经济的重视与研究。1927年,意大利罗马大学 的教授马里奥蒂(A.Mariotti)出版了《旅游经济学讲义》,1928年又出版了该书 的续编,首次对旅游经济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并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旅 游经济活动的形式、结构和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明确提出了现代旅游活动属于经 济性质的社会现象。这标志着旅游经济学的初步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旅游消费水平的概念及其衡量指标
1.旅游消费的数量指标
旅游者人 数
旅游者停 留天数
旅游者人 天数
一、旅游消费水平的概念及其衡量指标
2.旅游消费的价值指标
旅游消费总额是指一定时 期内,旅游者在旅游目的 地国家或地区进行旅游活 动过程中所支出的货币总
额。
人均旅游消费支出额是指 一定时期内,所有旅游者 在某个旅游目的地国家或 地区的平均旅游消费支出
机械工业出版社
CHINA MACHINE PRESS
旅游经济学
主 编 丁玉平 副 主 编 武瑞营 田敏娜 参 编 侯艳艳 董 涵 胡 滨 邢兆强
高职高专旅游与餐饮类专业规划教材
目录
Contents
绪论 第一章 现代旅游经济与旅游产业 第二章 旅游产品 第三章 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 第四章 旅游市场
目录
旅游产 品质量
三、旅游消费方式的发展趋势
5.旅游消费结构
旅游消费 水平逐步 上升
旅游消费 呈现体验 化趋势
旅游消费 结构不断 优化
旅游消费 环境良性 发展
旅游消费 市场供求 平衡
第三节 旅游消费水平
一、旅游消费水平的概念及其衡量指标
➢ 旅游消费水平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消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数量以及对 旅游需要的满足程度和水平。旅游消费水平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 旅游消费水平是指旅游者在旅游产品上的人均支出量;广义的旅游消费水 平不仅包括人均旅游消费的支出量,还包括对旅游产品消费的质量和层次 ,即反映旅游者对旅游需要满足的程度和水平。当旅游者消费某种旅游产 品的时候,尽管所消费的旅游产品数量相同,但如果旅游产品质量差别较 大,则意味着旅游者获得的满足程度差别较大,其所反映的旅游消费水平 的差别也相应越大。
➢ 积极开发各种旅游商品,尤其是加强对购物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加强旅游商品的 市场营销和销售服务,使旅游者放心消费,从而激发旅游者进行更多的购物消费。 这不仅是满足旅游者的旅游消费的要求,而且是提高旅游消费水平的重要内容。
➢ 提高邮电通信、金融汇兑、医疗保健、安全救援等旅游相关方面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为旅游者营造良好的旅游消费环境,增强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满意度,塑造旅 游目的地良好的旅游形象,从而促进旅游消费水平的提高。
的货币金额。
旅游消费率是指一定时期 内,某个旅游客源地国家 或地区旅游者消费支出同 该国家或地区个人消费支 出总额的比例,它从价值 角度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 区在一定时期内旅游者的 旅游消费强度和水平。
一、旅游消费水平的概念及其衡量指标
3.旅游消费的质量指标 ➢ 旅游消费的质量指标是旅游产品内容、旅游
一、旅游消费方式的概念和内容
3.旅游消费能力
➢ 旅游消费能力是指旅游者为满足自身旅游需求而消费旅游产品的能力。旅游消费 能力包括物质消费能力和精神消费能力。
➢ 旅游消费能力是由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 水平的提高会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发生改变,这是构成旅游消费能力的 物质和经济基础。但这只是一种可能的旅游消费能力。另一方面,要将这种可能 的旅游消费能力变为现实,还需要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旅游服务质量差 、服务水平低,则旅游消费能力的实现就可能受到阻碍,甚至无法实现;反之, 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越高,将旅游消费能力变为现实的可能性越大。
服务标准、旅游环境状况等相结合的质量的 规定性。它反映了旅游者对旅游消费对象、 消费内容、服务水准和消费环境的感受和评 价。一般来说,旅游消费的质量指标可以从 生产和消费两方面来分析。
二、旅游消费水平的测定
➢ 旅游消费水平的测定一般是通过分析旅游消费价值指标和质量指标,对旅 游消费的规模、水平和质量进行综合性分析和评价。对旅游消费水平的测 定,从内容上既有对旅游消费数量方面的测定,又有对旅游消费质量方面 的衡量;从方法上既有定性分析方法又有定量分析方法;从技术上既有基 本统计方法又有抽样调查方法等。在实践中,对旅游消费总水平和人均旅 游消费水平通常采用统计分析,以测定旅游消费的数量和规模;对旅游者 的旅游消费质量则进行问卷调查,以衡量旅游者对旅游消费质量的评价和 满意程度。
养高
平高
三、提高旅游消费水平的途径
➢ 提高民航、铁路、水运、城市交通等旅游交通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旅游者提供方 便、快捷、安全的旅游通达条件。
➢ 提高旅游住宿和餐饮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满足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使旅游者在旅 游目的地住得温馨、吃得舒心,真正具有“家外之家”的体验和感受。
➢ 不断丰富旅游产品的内容,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的多样性旅游需求,使每个旅游者 在旅游活动中能够欢心游览、舒心度假、开心娱乐,充分享受旅游的愉悦和激情。
一、旅游消费方式的概念和内容
4.旅游消费水平
➢ 旅游消费水平主要是指旅游活动中,旅游者通过消费旅游产品而在物质和 精神需要方面获得的满足程度。旅游消费方式与其他消费方式一样,总是 要通过一定的旅游消费水平来体现,尤其是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更是如 此。由于旅游消费所包含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既包括物质消费品及 其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又包括精神消费品及其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因此, 对旅游消费水平必须从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旅游消费的数量与质量的统 一中来认识和把握。
一、旅游消费方式的概念和内容
2.旅游消费习惯
➢ 旅游消费习惯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经常发生的、带有倾向性的旅游消费 行为。它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一般来说,不同国家 、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旅游消费习惯,是在各自特定的经济、政治、地 域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社会心理及其行为表现,是造 成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旅游消费中文化形态和民族习俗差异的重要因素。
➢ 提高服务效率,真正为旅游者提供方便,节省旅游者的时间。
第四节 旅游消费效果
一、旅游消费效果的含义
旅游消费效 果
按旅游消费 的研究对象
按消费的投 入产出关系
宏观旅游消 费效果
微观旅游消 费效果
直接旅游消 费效果
间接旅游消 费效果
二、对旅游消费效果的评价
旅游产品价值和使用价值 的一致性
微观旅游消费效果与宏观 旅游消费效果的一致性
旅游消费 的变动性
旅游消费 的互补性 和替代性
四、旅游消费的作用
旅游消费是 社会再生产 过程中的重
要环节
旅游消费是 高质量劳动 力再生产的 创造因素
旅游消费是 普及现代化 生活设施的
桥梁
旅游消费是 旅游产品价 值得以实现
的手段
第二节 旅游消费方式
一、旅游消费方式的概念和内容
1.旅游消费意识
➢ 人们的旅游消费过程是在其旅游消费意识的支配和控制下进行的。而旅游 消费意识则是由旅游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所构成。
一、旅游消费方式的概念和内容
5.旅游消费结构
旅游消费结构反映了各类旅 游消费产品和服务在旅游总
消费中的比例关系。
旅游消费结构还反映了旅游 消费水平和质量。
旅游消费结构反映旅游消费 方式的基本特征。
二、影响旅游消费方式的因素
5.旅游消费结构
旅游者 的收入 水平
旅游产 品价格
旅游者 的构成
旅游产 品结构
Contents
第五章 旅游价格 第六章 旅游投资评价与决策 第七章 旅游消费 第八章 旅游收入与分配 第九章 旅游经济结构
第七章 旅游消费
知识目标
•了解旅游消费的概念和特点,熟悉旅游消费结构的分类, 了解旅游消费方式的发展趋势,熟悉旅游消费效果。
技能目标
•能够从旅游消费和旅游产品生产两个方面对旅游消费效果 进行衡量。
二、旅游消费结构的分类
按旅游消费主体的特征分类
➢ 根据旅游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收入、偏好、出游目的等不同旅游消费特征, 可对旅游消费结构进行不同的分类。如我国按旅游者的年龄结构划分为14岁及以 下、15~24岁、25~44岁、45~64岁、65岁及以上五个年龄段;按旅游者职业 特征划分为专业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商贸人员、服务人员、技工和工人、 退休人员、家庭妇女、军人、学生、其他人员等;根据旅游者出游目的不同划分 为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商务与会议、健康疗养、宗教朝拜、文体科技交流和其 他等;根据旅游者的地域可以分为不同客源国旅游等。分析研究不同旅游主体的 消费特征,有助于根据不同特征的市场需求开发相应的旅游产品。
旅游消费效果与生产、社 会效果的统一
三、对旅游消费效果的衡量
1.旅游者的旅游消费效果
从微观层次看,旅游消费效果作为一个主观的心理评价,可用旅游者通过旅游消费获得 的满足或效用来说明。旅游消费效用是指旅游者在消费旅游产品时所得到的满足程度, 是对旅游消费的心理感受和主观评价。经济学关注的是,满足程度或效用如何度量,以 及如何才能获得最大效用。根据序数效用理论(依据基数效用理论可以推导出同样的结 果),一个理性的旅游者会在他既有的收入约束下对其所面临的旅游消费产品组合进行 选择,以便获得最大效用。假定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仅消费两种旅游产品x(价格为Px )和y(价格为Py),x、y可以任意组合,每一个数量组合都会带给旅游者一定的效用 ,并且每一个组合都对应于x-y坐标平面上的某一点,而所有效用水平相同的点的轨迹 就形成一条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有无数条,它布满了整个x-y坐标平面)。此外, 旅游者一定的收入(设为I)用于购买x和y两种产品,则旅游者所能够买的产品组合构 成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通常称之为旅游者的预算线。现在。我们就可以用无差异 曲线和旅游者的预算线来分析旅游者的最大化效用。
二、旅游消费水平的测定
旅游消费 总水平
旅游消 费质量
人均旅 游消费 水平
三、提高旅游消费水平的途径
➢ 加强旅游产品的开发 ➢ 开拓高素质客源,提高旅游者人均消费水平 ➢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增强旅游者的满意度 ➢ 提高旅游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强其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