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7文体阅读一专项训练卷(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文体阅读(一)》专项精选试卷 附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7.文体阅读(一) 专项试卷班级姓名得分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古诗阅读。
(33分)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
1.补充诗句。
(10分)2.《元日》的作者是代诗人,诗中描写的节日是,即农历。
(8分)3.诗中写了、、、等一系列的仪式,加之太阳灿烂,春风送暖,渲染了一种的节日气氛。
(10分)4.“总把新桃换旧符”,在今天也就是更换春联。
请你写一副对联,愿新的一年会给农民带来吉祥和好运。
(5分)二、[东城区]说明类文章阅读。
(33分)章鱼的“七十二变”①最近国外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会变成其他动物的章鱼,觉得它们很神奇。
这种章鱼生活在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和巴厘岛的河流入海处,身长约60厘米,很长,全身呈棕色。
②这种章鱼可以随意改变身体的形状和颜色,模.(mómú)仿许多海洋有毒动物的外形,使自己的天敌不敢轻易靠近。
它们经常模仿的动物是鞋底鱼、狮子鱼和海蛇。
它们先通过喷水使自己达到一定速度,然后收紧全部腕足让身体变得像一片树叶一样,这样它们就立刻变成了随波逐流的鞋底鱼;它们伸直所有腕足模仿狮子鱼和它有毒的鳍(qí),然后颜色也会发生变化,变成的狮子鱼模样能做到以假乱真....;它们通过改变身体的颜色,来模仿海蛇身上的条纹,同时收紧六条腕足,只留剩下的两条腕足在水中挥舞,看上去就像两条海蛇在游泳一样。
你瞧,当这种章鱼被小热带鱼袭击时,就会模仿成它们最大的天敌——海蛇,来吓走攻击者。
这种章鱼最有趣的地方,是它们可以根据逼近的敌人迅速决定要模仿哪种动物。
③科学家研究发现,是恶劣的环境锻炼出了章鱼的这种奇特的本领。
它们最初可能是因为捕.(bǔpǔ)食而从珊瑚礁搬到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滩上。
这里地形单调,缺少多样性,因此章鱼无处藏身,稍.(shāo shào)不注意,就很容易遭到梭鱼、鲨鱼和鲇鱼的捕食,而那些长得像鞋底鱼、狮子鱼或海蛇的章鱼则得以生存,于是章鱼的这种特性经过自然选择被保留了下来。
三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南辕北辙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 ①,衣焦不申,头尘不浴②,往见王曰:“今 者臣来,见人于大行③,方北面而持其驾④,告臣曰:‘我欲之楚⑤。
’臣曰:君 之楚,将奚为北面⑥?’曰:’吾马良。
’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 '吾用⑦多。
’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御者善⑧。
’此数者⑨愈⑩善,而离楚愈远耳?。
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
恃?王国之大,兵 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
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 ?,犹至楚而北行 也。
”此所谓南其辕而北其辙也。
--- 选自《战国策•魏策四》(注释)①反:同“返”,返回。
②衣焦不申,头尘不浴:衣裳皱了也不伸展, 头上有尘土也不清洗,形容急切匆忙的样子。
③大行:大路。
④方北面而持其驾: 正面向北方驾着他的车。
⑤之楚:到楚国去。
楚国在魏国南面。
⑥将奚(X I )为北面:又为何面向北方呢?⑦用:费用,钱财。
⑧御者善:驾车的人技术高超。
⑨此数者:这几样东西。
⑩愈:越。
“愈……愈……”意为“越……越……” 。
? 耳:语气词。
?恃(sh 1 )依靠,倚仗。
?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大王这 样的举动越多,反而离建立霸业越远了。
1 •文中画“ ”句子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 。
2•用文中原话回答:“此数者”指的是 __________ 、 _____ 、 ________ 满足这些条件却仍不能到达楚国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 。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辕北辙”的故事是 (人名)讲给魏王听的,3 •文中驾车的人错在哪里?( )A. 出发前选择了错误的目的地。
C.驾车前进的方向不对。
B. 不听别人劝告,不改正自己的错误D.有了目的地却迟迟不动身前往。
他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_________ 。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专项训练卷17 文体阅读(一)

17 文体阅读(一)班级姓名得分时间:40 分钟满分:100 分一、古诗阅读。
(39 分)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
1.补充诗句。
(8 分)2.《元日》的作者是代诗人,诗中描写的节日是,即农历,俗称“”。
(10 分)3.诗中写了、、、等一系列的仪式,加之太阳灿烂,春风送暖,渲染了一种的节日气氛。
(10 分)4.给诗句中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字母,6 分)(1)爆竹声中一岁除.()A.去掉。
B.过去。
C.表示不计算在内。
(2)千门万户曈曈日 ( )A.形容太阳出来后天色渐亮的样子。
B.形容太阳落山后天色渐暗的样子。
5.“总把新桃换旧符”,在今天也就是更换春联。
请你写一副对联,愿新的一年会给农民带来吉祥和好运。
(5 分)二、说明类文章阅读。
(27 分)动物的语言动物也有自己的语言。
有些动物是以动作作为联系信号的。
在某一个海滩上,有一种蟹,雄的只有一只大螯,在寻求配偶时,便高举这只大螯,频频挥动,一旦发觉雌蟹走来,就更加起劲地挥舞着大螯,直到雌蟹伴随着一同回到大海。
有一种鹿是靠尾巴报信的。
平安无事时,它的尾巴就垂下不动;尾巴半抬起来,表示正处于警戒状态;如果发现有危险,尾巴便完全竖直。
蜜蜂的可算是登峰造极的了,它能用独特的舞蹈动作向自己的伙伴报告食物(蜜源)的方向和距离。
蜜源的距离不同,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舞蹈次数也不一样。
有人在此提出了一个诱人的设想:派人造的电子蜂打入蜜蜂之中,指挥蜜蜂活动。
这样,不但可以按人的需要收获不同的蜂蜜,还可以帮助植物传粉,真是一举两得。
1.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5 分)A.超声语言B.色彩语言C.动作语言D.气味语言2.人类的语言以声音作为信号,人类能用变化无穷的语音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而这些动物的语言的特点是:。
(5 分) 3.这篇短文使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什么?(6 分)4.对文中画线部分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5 分)A.具体说明蜜蜂的语言可算是登峰造极的了。
三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小学三年级课外阅读专项训练一(含答案)部编版

课外阅读专项训练一(一)燕子筑巢阳春三月,柳树吐出了新芽,桃树开出了花,可爱的燕子从南方回来了。
我7 岁的时候,也是这样一个美丽的春天,曾燕子在舅舅家房檐下筑巢。
那天,我在舅舅家玩,看见两只燕子在屋前转了几圈,叽叽喳喳地叫着,然后落在一棵柳树上,东张西望的。
它们穿着黑外衣,露出白衬衫,小眼睛黑亮黑亮的,真惹人喜爱。
过了一阵子,它们飞走了。
可不一会儿,又地衔着泥回来了。
我,因为我知道它们要筑巢了。
只见一只燕子把嘴里的泥团按在屋檐下,另一只却飞出去了。
一会儿,那只又衔着泥飞回来了,这只又飞出去⋯⋯不知过了多久,它们终于筑成一个半圆,然后在原有的半圆上加了一圈又一圈⋯⋯几天以后,巢了。
它们又衔来许多稻草、羽毛,把巢铺好。
过了几天,我看见两只燕子把头从巢里伸出来,愉快而兴奋地叫着。
我真为它们的成功感到开心。
燕子的巢虽然不是世界上最美丽、最温暖的,却是它们心血的结晶,是它们坚持不懈的结果。
我爱燕子,爱它那活泼可爱的样子,更爱它那持之以恒的精神。
我想,燕子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成功是靠辛勤劳动获得的。
1.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横线上。
(填序号)① 大功告成② 喜出望外③ 亲眼见过④ 出人意料2. 照样子,写词语。
(1)例:叽叽喳喳(AABB 式写声音)(2)例:黑亮黑亮(ABAB式写颜色)3. 燕子筑巢是它们的结晶,是它们的结果,是靠它们获得的。
4. 短文第3 自然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作者之情。
5. 用“ ”画出文中描写燕子筑巢经过的句子,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二)丑菊我去年种了盆丑菊,天天盼着它快开花,因为我倒要看看享有此恶名的花儿究竟怎样。
可是(心想事成事与愿违),它偏偏跟我过不去,懒洋洋的地睡大觉,连花的影子都没有。
我气得真想把它拔了,但没舍得。
今年“五一” ,沉睡了一年的花儿忽然打了苞,我高兴极了,真(庆幸后悔)没把它拔掉。
起初,底狭头宽的绿叶芯中夹了一个绿色的小球,仿佛夹了颗小绿豆。
三年级语文下册试题阅读理解专项复习题(含答案)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复习题(含答案)燕子阳春三月,它来了。
那小巧玲珑的流线型体态,着一身乌黑发亮的羽毛,轻悠敏捷,在春光中快乐甜美地飞翔,发出清亮圆润的啁zhōu啾jiū声。
我们江南水乡,春季里雨丝如烟如粉,无声无息地下着。
新拔节的翠竹,清水田里的禾苗,池塘边的柔柳和刚刚绽开的桃花,在水雾碎雨中,绿莹莹、红润润的。
这时,一只、两只,一对、两对……小燕子妙舞轻扬,穿来穿去。
天放晴了,阳光露出来。
小燕子更活泼了。
它斜飞在瓦蓝洁净的天空中,自由自在。
瞬间,“唧”的一声,身子似个小黑点窜下来,在明镜般的水面上,横掠着,似乎要跌入水中。
可它又轻身一跃,射入云中,这时,水面上撒落一朵小浪花,浪花绽开,荡漾出一圈一圈的波纹。
我问奶奶:“小燕子的尾巴为什么跟别的鸟不一样,像一把黑亮的剪子呢?”奶奶说:“剪春呀!你看它飞来飞去,用剪子裁出一件春衣,给大地穿上。
”我相信了,又问奶奶:“那它为什么飞不停又唱不停呢?”奶奶说:“闹春呀!春越闹越浓的。
”奶奶在堂屋靠近房梁的墙上,钉上两个小竹桩,小竹桩上放一片新瓦——这是给小燕子筑窝用的。
几天后,两只燕子一前一后,绕着房梁飞了几圈,落在瓦片上,歪着头,小黑豆般的眼睛调皮地朝我们滴溜溜乱转,轻声细语地说:“叽咕、叽咕……”“燕子在说什么呢?”我问奶奶。
“燕子在说,”奶奶告诉我,“不借你们的盐,不借你们的醋,只借你们的屋,给我们来住住。
”我乐极了,对着小燕子喊:“你们住吧!”过一段时间,燕子孵出四只活泼可爱的雏燕。
雏燕贪食,整天张口向爸爸妈妈要吃的。
我不明白,奶奶为什么这样欢迎燕子,她只图个吉利吗?在常识课上,我才知道燕子是这样的宝贵。
老师说,一只燕子一个夏天能吃50万到100万只害虫。
消灭了害虫,保护了庄稼,大地披上绿色的春衣。
原来,燕子用汗水打扮春天,保护春天。
1.阅读短文,把文中描写燕子外形特点的语句写在下面。
2.阅读第2、3自然段,写出描写燕子活动特点的词语。
在雨中飞行时:在晴天飞行时:3.在文中找出一个拟人句。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专项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专项试卷及答案一、阅读练习一个炎热的夏天,乌鸦出门去旅游。
路上,火辣辣的太阳晒得它口干舌燥。
它决定休息一下,喝口水,歇歇力,于是就收起翅膀,在路边的一个村口停了下来。
//说来奇怪,乌鸦从村前找到村后,竟找不到一滴水。
村后原有一条小溪,由于天气干旱,早已干涸了。
这时候,迎面飞来一只花喜鹊。
乌鸦问:“喜鹊老兄,这儿有水吗?”花喜鹊回答说:“这儿的村民用的是井水,村里有口井,只是井很深,得想个办法才能喝到。
”乌鸦说:“这个我有经验。
”它心里想:以前我喝瓶子的水,瓶子也是很深的,丢些小石子,水就涨上来……它来到井边看,井果然很深。
于是,就衔来石子,一块一块丢进井里。
它一直忙到太阳下山,也没有见到井水往上涨。
//又累又渴的乌鸦始终没有喝到一滴水。
它叹息着:“___________________”//1.以下四项中,()更适合作为本文的标题A.乌鸦的经验 B.乌鸦喝不到水C.乌鸦第二次喝水 D.老办法不行了2.本文用“//”把短文分为三个部分,其中第二部分讲的是()A.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B.乌鸦始终没有喝到水C.乌鸦用老办法喝水但没成功 D.乌鸦在喝水3.读完这个故事,我明白的道理是()A.乌鸦非常笨B.乌鸦变笨了C.用石子只能喝到一次水D.解决问题的办法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变通4.没有喝到水的乌鸦会发出怎样的叹息呢?想一想,结合上文在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横线上把故事内容补充完整。
二、课内阅读。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小燕子带了它的双剪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钟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格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另有几只却在波光邮都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瀑开去。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现代文阅读拓展特训(一)(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现代文阅读拓展特训(一)(含答案)现代文阅读拓展特训(一)-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短文,做题。
一个有魔力的字窗外,飘着一根青藤。
青藤上挂着一串翠绿的叶子,很漂亮。
那些叶子,有的像一只好奇的小耳朵,有的像一张灵巧的小嘴巴,他们随着风儿起舞。
那一天,青藤看见了让他感动的一幕。
屋里的那位白发老奶奶身边有个男孩,他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
小男孩仰着脸,对奶奶说:“奶奶,请您帮我拿一下柜子上的熊猫,好吗?”奶奶微笑着把大熊猫拿给了他。
“奶奶,请给我点水喝,好吗?”奶奶微笑着倒了一杯凉开水,还加上橘子粉,小男孩笑了,笑得像橘子一样甜……像小耳朵一样的青藤叶子,学着说了一句:“风姐姐,请来一下,帮我们吹掉热气,行吗?”果然风姐姐来了,青藤在微风中快乐地跳起了舞。
像小嘴巴一样的青藤叶子,也学着说了一句:“雨妹妹,请来一下,我们太渴了。
”雨妹妹唱着淅淅沥沥的歌来了,不仅让青藤喝了个痛快,而且把一片片叶子洗得油绿光亮。
“请”这是个多么有魔力的字眼。
它像清风一样凉爽,像细雨一样甜美……1.文中有魔力的字指的是“”。
联系上下文理解,“魔力”这个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小男孩请奶奶帮忙做了两件事。
3.第2、3自然段分别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4.这篇文章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课外阅读。
石榴妈妈买回来两个石榴,它们看起来并不计人真欢。
瞧,它那一层粗糙的黄皮,土里土气的,还略显干瘪。
在它的顶上还有一个枯黄的裂口,像咧着嘴在傻笑,真是难看。
妈妈告诉我,那是石榴开花的地方。
我轻轻拨开石榴的黄皮,啊!里面全是宝石似的籽儿,让我眼前一亮。
它们挨挨挤挤的,长得满满的,真是美丽极了。
那一粒粒耔儿吃在嘴里,甜甜酸酸,味道真是好极了!我和妹妹一个劲往嘴里塞,边吃边不忘夸赞石榴的鲜甜美味。
妈妈对我们说:“石榴不仅籽儿好吃,它的皮也是有用的呢!它是一种专门治拉肚子的中药哦!”吃着石榴,想一想妈妈的话,我懂了,看事物可不能只看外表!5.请在文中找到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理解专项测试卷(含答案)

期末专项复习(五)课外阅读一、阅读《一枚扣花》,完成练习。
(28分)一枚扣花星期天,妈妈带我上街。
我特意拿出生日时姑姑送给我的扣花戴在胸前。
这扣花可真漂亮,一颗颗晶莹的水晶石镶嵌在金孔雀形的扣花里。
动一动,“金孔雀”就闪闪发光,非常惹人喜爱。
街上人山人海,商场的人更多。
我和妈妈好不容易才挤进商场。
正当我被五颜六色的衣服吸引时,肩膀被推了一下。
我气得猛一回头,冲着推我的那人嚷道:“挤什么?”没想到那人不但不恼,反而微笑着对我点点头,用手指着我的前胸,嘴里一个劲地“啊,啊……”,并招手要我出去。
我低头一看,糟糕!我的扣花没了!我急忙挤出人群。
只见那人大约三十来岁,个子不高,眯着一双不太有神的眼睛。
他一见我便迫不及待地将手中的一件东西递给我。
我接过一看,咦,这不是我丢的那枚扣花吗?我气呼呼地问:“你这人怎么随便拿我的扣花呢?”那人见我发火,嘴里一个劲儿地“啊,啊……”,脸上现出焦急的神情。
他一会儿指指我手中的扣花,一会儿又弯腰走几步,做出捡东西的样子,好像要告诉我什么。
看他的表情和动作,我明白了他是个聋哑人,是他拾到了我被挤掉的扣花,并交还给我,可我竟……“芳芳,你怎么站着发呆呢?”妈妈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忙四下环顾,人呢?我还没有感谢他呢,他却不见了。
我随妈妈走出商场,一边走一边找那个人,希望看到那双不太有神的眼睛。
多么可敬的聋哑人啊!那拾金不昧的高贵品质深深打动了我的心。
然而我没有找到他,只有我手中被汗水浸湿的扣花在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显得更加美丽。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6分)迫不及待:拾金不昧:2.画“”的句子是描写;画“”的句子是描写。
(6分)3.“多么可敬的聋哑人啊!”你认为文中的聋哑人可敬在哪里呢?(6分)4.对“没想到那人不但不恼,反而微笑着对我点点头”中“微笑”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聋哑人拾到一枚扣花,很高兴。
B.聋哑人很有礼貌,对待别人很热情。
C.聋哑人脸上总是乐呵呵的,有些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文体阅读(一)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古诗阅读。
(39分)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______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______________。
1.补充诗句。
(8分)
2.《元日》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诗中描写的节日是__________,即农历____________,俗称“_______
_”。
(10分) 3.诗中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等一系列的仪式,加之太阳灿烂,春风送暖,
渲染了一种____________的节日气氛。
(10分) 4.给诗句中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字母,6分)
(1)爆竹声中一岁除.( )
A.去掉。
B.过去。
C.表示不计算在内。
(2)千门万户曈曈日 ( )
A.形容太阳出来后天色渐亮的样子。
B.形容太阳落山后天色渐暗的样子。
5.“总把新桃换旧符”,在今天也就是更换春联。
请你写一副对联,愿新的一年会给农民带来吉祥和好运。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二、说明类文章阅读。
(27分)
动物的语言
动物也有自己的语言。
有些动物是以动作作为联系信号的。
在某一个海滩上,有一种蟹,雄的只有一只大螯,在寻求配偶时,便高举这只大螯,频频挥动,一旦发觉雌蟹走来,就更加起劲地挥舞着大螯,直到雌蟹伴随着一同回到大海。
有一种鹿是靠尾巴报信的。
平安无事时,它的尾巴就垂下不动;尾巴半抬起来,表示正处于警戒状态;如果发现有危险,尾巴便完全竖直。
蜜蜂的________可算是登峰造极的了,它能用独特的舞蹈动作向自己的伙伴报告食物(蜜源)的方向和距离。
蜜源的距离不同,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舞蹈次数也不一样。
有人在此提出了一个诱人的设想:派人造的电子蜂打入蜜蜂之中,指挥蜜蜂活动。
这样,不但可以按人的需要收获不同的蜂蜜,还可以帮助植物传粉,真是一举两得。
1.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5分)
A.超声语言B.色彩语言
C.动作语言 D.气味语言
2.人类的语言以声音作为信号,人类能用变化无穷的语音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而这些动物的语言的特点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5分)
3.这篇短文使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什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4.对文中画线部分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5分) A.具体说明蜜蜂的语言可算是登峰造极的了。
B.说明了蜜蜂的语言的特点和应用价值。
C.说明了蜜蜂的语言特点及其造福人类的美好前景。
D.描绘了利用蜜蜂的语言,造福人类的美好前景。
5.“有些动物是以动作作为联系信号的”一句中,“有些”
一词是否可以去掉?为什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三、写景类文章阅读。
(34分)
乡间绿阴
乡间,是树的天地。
公路两旁,是高大的梧桐。
梧桐枝
连着枝,叶盖着叶,像绿色的长廊。
小河两岸,是成行.(hán ɡxínɡ )的垂柳。
柳条儿细细的,柳叶儿绿绿的。
山坡上,松树和柏树高大挺(拔拨),枝繁叶茂。
农家小院的前后种植着果树:有梅子、桃树、李树、杏树……春(未末)夏初,各种果树舒枝展叶,郁郁葱葱,一座座农家小院就掩(映印)在浓浓的绿阴之中。
1.把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音节或汉字用“\”划去。
(8分) 2.文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3.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6分)
4.填空。
(14分)
短文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作者依次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等进行具体描写,突出了“______
______”这一地方特色,表达了作者对乡间的__________
______。
17 文体阅读(一)
一、1.春风送暖新桃换旧符
2.宋王安石春节正月初一过年
3.燃放爆竹喝屠苏酒开门迎日更换桃符喜气洋洋
4.(1)B (2)A
5.示例:莺歌燕舞春无限风调雨顺岁有余
二、1.C
2.以动作作为联系信号
3.举例子。
4.D
5.不可以去掉。
“有些”限定了范围,去掉后,句子的意思变成所有动物都是以动作作为联系信号的,这与实际不符。
三、1.xínɡ拨未印
2.列举的省略
3.梧桐枝连着枝,叶盖着叶,像绿色的长廊。
4.乡间,是树的天地梧桐树垂柳松树和柏树果树树木很多热爱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