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的年级配和细度模数

合集下载

级配与细度模数的关系

级配与细度模数的关系

级配与细度模数的关系概述级配是砂石颗粒按照粒径大小进行分级排列的过程,而细度模数是描述砂石颗粒细度分布情况的参数。

级配与细度模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从级配和细度模数的基本概念入手,深入探讨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级配的基本概念级配是指将砂石颗粒按照一定粒径大小进行分级排列的过程。

具体来说,砂石颗粒经过筛分或者其他分级手段,根据颗粒大小被划归到不同的级别中。

级配既可以是针对单一材料的分级,也可以是对混合材料的分级。

细度模数的定义细度模数是描述砂石颗粒细度分布的参数,它是一个无单位的数值。

细度模数的计算公式为:Fineness Modulus=∑(%passing sieve i×screen aperture i) ni=1%passing standard sieve No.100其中,n表示筛孔数目,%passing sieve i表示通过筛孔i的百分比,screen aperture i表示筛孔i的孔径大小,%passing standard sieve No.100表示通过标准筛孔No.100的百分比。

级配与细度模数的关系级配和细度模数之间存在着一种固定的数学关系。

一般来说,级配曲线越平缓,细度模数越小;级配曲线越陡峭,细度模数越大。

级配曲线的图形表达在砂石颗粒的级配中,横轴表示颗粒大小,纵轴表示通过某一级别筛孔的百分比。

级配曲线可以通过一个图形来表示,图形的形状反映了级配的特征。

规则的级配曲线规则的级配曲线是指颗粒大小分布均匀,没有明显的集中趋势的曲线形状。

这样的级配曲线表明砂石颗粒的粒径分布比较均匀,细度模数较小。

不规则的级配曲线不规则的级配曲线是指颗粒大小分布不均匀,存在显著的集中趋势的曲线形状。

这样的级配曲线表明砂石颗粒的粒径分布不均匀,细度模数较大。

细度模数的计算与分析细度模数的计算是通过将级配曲线上各点的坐标进行计算得出的。

细度模数描述了颗粒大小分布的均匀性和集中程度。

计算砂的细度模数公式

计算砂的细度模数公式

计算砂的细度模数公式计算砂的细度模数前言砂的细度模数是衡量砂的粒度分布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工程设计和建筑材料领域中,砂的细度模数常常用来评估砂的粗细程度,从而指导材料选择和工程实施。

细度模数公式细度模数(Fineness Modulus)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得出:1.将砂的粒度分选成10个等级(或更多),并分别称重;2.将各个等级的质量乘以对应等级的标准筛孔尺寸;3.将上述乘积相加得到总和;4.将上述总和除以砂的总质量。

细度模数=(∑(质量×标准筛孔尺寸))/砂的总质量实例解释假设有一种砂,经过筛分得到以下数据:|筛孔尺寸(mm)|质量(g)| ||| | |500 | | |400 | | |300 | | |200 | | |100 | | |50 | | |25 |按照上述计算公式计算细度模数:总和 = (500×)+(400×)+(300×)+(200×)+(100×)+(50×)+(25×)=砂的总质量 = 500 + 400 + 300 + 200 + 100 + 50 + 25 = 1575 细度模数 = / 1575 = (保留两位小数)因此,该砂的细度模数为。

结论细度模数是一种重要的砂的粒度分布指标,通过计算砂的质量与标准筛孔尺寸的乘积之和与砂的总质量之比,可以得到一个评估砂的粗细程度的数值。

在工程设计和建筑材料选择中,细度模数可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更好地了解砂的性质从而做出合理的决策。

##其他细度模数计算公式除了上述提到的计算细度模数的常用公式,还有一些其他的计算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更细致地评估砂的粒度分布,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西巴德斯公式(Sibadas Formula)该公式对砂的沉积速度进行了考虑,计算公式如下:细度模数 = - log(沉积速度)其中,沉积速度表示在固定时间内,砂在水中的沉积高度与重力加速度之比。

砂的细度模数范围

砂的细度模数范围

砂的细度模数范围
砂的细度模数范围是指砂的颗粒大小分布范围,通常用细度模数(Fineness Modulus,简称FM)来表示。

细度模数是指砂的粒径分布曲线上,10%、30%、50%、70%和90%的粒径分别对应的筛孔孔径的平均值,即:
FM = (a+b+c+d+e)/100
其中,a、b、c、d、e分别为10%、30%、50%、70%和90%的粒径分别对应的筛孔孔径。

砂的细度模数范围通常在2.2~3.2之间,这个范围是根据砂的用途和性质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细度模数越小,砂的颗粒越细,适用于制作高强度的混凝土;细度模数越大,砂的颗粒越粗,适用于制作低强度的混凝土。

在建筑工程中,砂是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它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砌块、砂浆、路面等建筑材料的制作中。

不同的建筑材料对砂的细度模数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选择砂的时候需要根据具体的用途和要求来确定细度模数范围。

例如,在制作高强度混凝土时,需要使用细度模数较小的砂,这样可以使混凝土的强度更高、密实度更好。

而在制作低强度混凝土时,可以使用细度模数较大的砂,这样可以降低混凝土的强度,使其更易于加工和施工。

砂的细度模数还与砂的来源和加工方式有关。

不同地区的砂质量和细度模数范围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选择砂的时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选择。

砂的细度模数范围是建筑工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到建筑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在选择砂的时候,需要根据具体的用途和要求来确定细度模数范围,并且需要注意砂的来源和加工方式,以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砂的级配和细度模数

砂的级配和细度模数

在土木工程中,粒径大于5mm的骨料为粗骨料,又称为“石子”;粒径小于5mm的骨料为细骨料,又称为“砂”。

我们可以通过筛分析,计算砂子的大小搭配状况,判断砂子的级配和细度模数。

粗细程度与颗粒级配:砂的粗细程度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混合体平均粒径大小。

通常用细度模数(Mx)表示,其值并不等于平均粒径,但能较准确反映砂的粗细程度。

细度模数Mx越大,表示砂越粗,单位重量总表面积(或比表面积)越小;Mx越小,则砂比表面积越大。

砂的颗粒级配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搭配比例。

良好的级配指粗颗粒的空隙恰好由中颗粒填充,中颗粒的空隙恰好由细颗粒填充,如此逐级填充使砂形成最密致的堆积状态,空隙率达到最小值,堆积密度达最大值。

这样可达到节约水泥,提高混凝土综合性能的目标。

因此,砂颗粒级配反映空隙率大小。

细度模数和颗粒级配的测定:砂的粗细程度和颗粒级配用筛分析方法测定,用细度模数表示粗细,用级配区表示砂的级配。

根据《建筑用砂》(GB/T14684-2001),筛分析是用一套孔径为4.75,2.36,1.18,0.600,0.300,0.150mm的标准筛,将500克干砂由粗到细依次过筛(详见试验),称量各筛上的筛余量(g),计算各筛上的分计筛余率(%),再计算累计筛余率(%)。

(JGJ52采用的筛孔尺寸为5.00、2.50、1.25、0.630、0.315及0.160mm。

其测试和计算方法均相同,目前混凝土行业普遍采用该标准。

) 细度模数根据下式计算(精确至0.01):根据细度模数Mx大小将砂按下列分类:Mx>3.7 特粗砂;Mx=3.1~3.7粗砂;Mx=3.0~2.3中砂;Mx=2.2~1.6细砂;Mx=1.5~0.7特细砂。

砂的颗粒级配根据0.600mm筛孔对应的累计筛余百分率A4,分成Ⅰ区、Ⅱ区和Ⅲ区三个级配区。

级配良好的粗砂应落在Ⅰ区;级配良好的中砂应落在Ⅱ区;细砂则在Ⅲ区。

实际使用的砂颗粒级配可能不完全符合要求,除了4.75mm和0.600mm对应的累计筛余率外,其余各档允许有5%的超界,当某一筛档累计筛余率超界5%以上时,说明砂级配很差,视作不合格。

砂的细度模数计算

砂的细度模数计算

砂的细度模数计算砂的细度模数计算公式:M=(A2.36+A1.18+A0.6+A0.3+A0.15-5A4.75)/(100-A4.75)其中A0.15、A0.3~~~A4.75分别为对应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砂的细度是按砂子可以通过筛网的目数确定的,这个目数是以每英寸长度上筛网的孔数来表示的。

砂是疏松的、未粘结的粒状物质,其颗粒或格架要素按定义上讲必须是属于砂粒级的。

更精确地给砂下定义已作过各种尝试,这些尝试大部分是用某一特定大小的颗粒“直径”来表示颗粒的大小。

在矿物学中我们已经知道矿物的形成条件,主要有温度、压方、组份浓度、介质酸碱度(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Eh 值)等因素。

砂矿物的形成条件基本上也是这些。

温度:砂矿物在熔体或溶液中结晶时,都有一定的结晶温度,并在一定的温度、压力范围内稳定。

例如声一石英在一个大气压下,温度低于867℃时开始形成,只在867-573℃范围内稳定,口一石英则在573℃时开始形成,温度低于573℃时才稳定。

因此,在砂样中(常规条件下)见不到卢一石英,只能见到口一石英呈p一石英(六方双锥晶体)的假象。

压力:在高压条件下形成的砂矿物,其质点堆积紧密,即密度大、硬度大。

如金刚石(形成于10000大气压力)。

由于地壳中压力是随深度增加的,高压条件下形成的砂矿物往往在地壳的深处和地幔中。

此外,区域变质作用中的定向压力能使某些片状和柱状砂矿物在平行于压力作用的方向上发生溶解,而在垂直压力作用的方向上生长,结果造成这些砂矿物在母体中呈定向排列,如片麻岩中的黑云母和石英,其单体形态有向垂直压力的方向伸展的特点与一般花岗岩中的相区别。

组份的浓度:晶体砂矿物只是在有关组份的浓度达到过饱和状态(即结晶速度大于溶解速度)时,才能结晶出来。

如岩浆在结晶分异过程中,从中期向后期过渡时,岩浆中CaO的浓度逐渐减小,而K20的浓度逐渐增大,因而普通角闪石逐渐消失,而代之形成黑云母。

介质酸碱度:水溶液的酸碱度一般用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对数j负值来表示,ph=7时为中性,<7时为酸性,>7时为碱性。

《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一、总则在普通混凝土中合理使用天然砂、人工砂、碎石、卵石,保证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

适用: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要求和检验。

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所用的砂、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

天然砂:自然形成,公称粒径小于5.00mm的岩石颗粒。

碎石:岩石破碎后公称粒径大于5.00mm的岩石颗粒。

含泥量:砂石中公称粒径小于0.080mm的含量。

砂泥块含量:砂中公称粒径大于1.25mm,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0.630 mm的含量。

石泥块含量:石中公称粒径大于5.00mm,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2.5mm的含量。

表观密度:骨料颗粒单位体积(包括内封闭孔隙)的质量。

紧密密度:骨料按规定方法颠实后单位体积的质量。

堆积密度:骨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坚固性:骨料在气候变化或其它物理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

压碎指标:人工砂、碎石抵抗压碎的能力。

针片状颗粒含量:凡岩石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2.4倍者为针状颗粒,凡岩石颗粒的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4倍者为片状。

平均粒径指该粒径级上下限粒径的平均值。

例:5~10的石子:计算:5+10=15/2=7.5碱活性骨料:能在一定条件下与混凝土中的碱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混凝土产生膨胀、开裂甚至破坏的骨料。

二、砂的质量要求1、砂的细度模数μ注:1、除特细砂外,砂的颗粒级配按公称直径630筛孔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分成三个级配区,砂的颗粒级配应处于其中的某一区。

2、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上表中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相比,除公称直径为5.00mm和0.630mm的累计筛余外,其余公称直径的累计筛余可稍有超出分界线,但总量应不大于5%。

3、当天然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不符合要求时,宜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并经试验证明能确保混凝土质量后方允许使用。

4、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Ⅱ区砂。

当采用Ⅰ区砂时,应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够的水泥用量,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当采用Ⅲ区砂时,宜适当降低砂率;当采用特细砂时,应符合相应的规定。

砂的级配和细度模数

砂的级配和细度模数

砂的级配和细度模数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在土木工程中,粒径大于5mm的骨料为粗骨料,又称为“石子”;粒径小于5mm的骨料为细骨料,又称为“砂”。

我们可以通过筛分析,计算砂子的大小搭配状况,判断砂子的级配和细度模数。

粗细程度与颗粒级配:砂的粗细程度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混合体平均粒径大小。

通常用细度模数(Mx)表示,其值并不等于平均粒径,但能较准确反映砂的粗细程度。

细度模数Mx越大,表示砂越粗,单位重量总表面积(或比表面积)越小;Mx越小,则砂比表面积越大。

砂的颗粒级配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搭配比例。

良好的级配指粗颗粒的空隙恰好由中颗粒填充,中颗粒的空隙恰好由细颗粒填充,如此逐级填充使砂形成最密致的堆积状态,空隙率达到最小值,堆积密度达最大值。

这样可达到节约水泥,提高混凝土综合性能的目标。

因此,砂颗粒级配反映空隙率大小。

细度模数和颗粒级配的测定:砂的粗细程度和颗粒级配用筛分析方法测定,用细度模数表示粗细,用级配区表示砂的级配。

根据《建筑用砂》(GB/T14684-2001),筛分析是用一套孔径为,,,,,的标准筛,将500克干砂由粗到细依次过筛(详见试验),称量各筛上的筛余量 (g),计算各筛上的分计筛余率 (%),再计算累计筛余率 (%)。

(JGJ52采用的筛孔尺寸为、、、、及。

其测试和计算方法均相同,目前混凝土行业普遍采用该标准。

) 细度模数根据下式计算(精确至:根据细度模数Mx大小将砂按下列分类: Mx> 特粗砂;Mx=~粗砂;Mx=~中砂;Mx=~细砂;Mx=~特细砂。

砂的颗粒级配根据筛孔对应的累计筛余百分率A4,分成Ⅰ区、Ⅱ区和Ⅲ区三个级配区。

级配良好的粗砂应落在Ⅰ区;级配良好的中砂应落在Ⅱ区;细砂则在Ⅲ区。

实际使用的砂颗粒级配可能不完全符合要求,除了和对应的累计筛余率外,其余各档允许有5%的超界,当某一筛档累计筛余率超界5%以上时,说明砂级配很差,视作不合格。

砂的细度模数与颗粒级配关系的探讨

砂的细度模数与颗粒级配关系的探讨

再 用 四分 法缩 分 取 50g置 于一 套 标 准 筛 ( O 筛孔 尺
寸分 别 为 4 7 .5mm、.6m 1 1 i、 . i、. 2 3 m、. 8m l 0 6ml 0 3 l l
Il0 1 l 的 方 孔 筛 ) , 由大 到 小 的顺 序 过 Tf .5in l、 l l l l 上 按
粗细程度 即细度 , 是指不 同大小砂粒的混合体总的
粗 细程度 。砂 的颗 粒级 配和粗 细程 度是 用砂 筛分析 方 法测定 的 , 分别 用级 配 曲线和 细度模 数表 示 。 并
级配 , 但作为一种简明的指标 , 仍然能在一定 的程度
上反 映细集 料 的差 别 。 同时 , 据 级 配 曲线 的偏 向 根
中图分 类号 : U 2 . 4 T 5 80 1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0 3—1 2 《0 7 0 0 4 0 10 3 4 2 0 )4— 0 7- 3
砂 的颗粒级 配是 评定 水泥 混凝土 用砂 质量 的一 个 重要指标 。随着 人们 对 混 凝 土 技 术认 识 的提 高 , 砂率 、 水灰 比与混凝 土 的和易性 、 强度 及工 程 的经济 效 益的关 系越来 越 受 到 重视 。然 而 , 混凝 土 的配 在
维普资讯
砂 的细 度 模 数 与颗 粒 级 配 关 系 的探 讨
何 文敏
(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陕西 渭南 74 0 ) 100

要: 对比分析 了砂的细度模数 与级 配之 间关系, 于配制混凝土选用砂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对
关 键 词 : 度 模 数 ; 粒 级 配 细 颗
材料 , 随着 今后 生产 的不断 发展 和完 善 , 为 围护 它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砂的年级配和细度模数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在土木工程中,粒径大于5mm的骨料为粗骨料,又称为“石子”;粒径小于5mm的骨料为细骨料,又称为“砂”。

我们可以通过筛分析,计算砂子的大小搭配状况,判断砂子的级配和细度模数。

粗细程度与颗粒级配:砂的粗细程度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混合体平均粒径大小。

通常用细度模数(Mx)表示,其值并不等于平均粒径,但能较准确反映砂的粗细程度。

细度模数Mx越大,表示砂越粗,单位重量总表面积(或比表面积)越小;Mx越小,则砂比表面积越大。

砂的颗粒级配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搭配比例。

良好的级配指粗颗粒的空隙恰好由中颗粒填充,中颗粒的空隙恰好由细颗粒填充,如此逐级填充使砂形成最密致的堆积状态,空隙率达到最小值,堆积密度达最大值。

这样可达到节约水泥,提高混凝土综合性能的目标。

因此,砂颗粒级配反映空隙率大小。

细度模数和颗粒级配的测定:砂的粗细程度和颗粒级配用筛分析方法测定,用细度模数表示粗细,用级配区表示砂的级配。

根据《建筑用砂》(GB/T14684-2001),筛分析是用一套孔径为,,,,,的标准筛,将500克干砂由粗到细依次过筛(详见试验),称量各筛上的筛余量 (g),计算各筛上的分计筛余率 (%),再计算累计筛余率 (%)。

(JGJ52采用的筛孔尺寸为、、、、及。

其测试和计算方法均相同,目前混凝土行业普遍采用该标准。

) 细度模数根据下式计算(精确至:根据细度模数Mx大小将砂按下列分类: Mx> 特粗砂;Mx=~粗砂;Mx=~中砂;Mx=~细砂;Mx=~特细砂。

砂的颗粒级配根据筛孔对应的累计筛余百分率A4,分成Ⅰ区、Ⅱ区和Ⅲ区三个级配区。

级配良好的
粗砂应落在Ⅰ区;级配良好的中砂应落在Ⅱ区;细砂则在Ⅲ区。

实际使用的砂颗粒级配可能不完全符合要求,除了和对应的累计筛余率外,其余各档允许有5%的超界,当某一筛档累计筛余率超界5%以上时,说明砂级配很差,视作不合格。

以累计筛余百分率为纵坐标,筛孔尺寸为横坐标,根据级区可绘制Ⅰ、Ⅱ、Ⅲ级配区的筛分曲线。

在筛分曲线上可以直观地分析砂的颗粒级配优劣。

编辑本段国家标准
相关国家标准中关于砂的表述: 4?3 砂的级配 sand grading 砂试样中各级砂粒的分配情况。

4?3?1 砂的级配曲线 sand grading curve 以砂的标准筛上各级累计筛余百分数为纵坐标,筛孔尺寸为横坐标绘成的用以直观判断砂颗粒组成的曲线。

4?3?2 砂的级配标准区sand grading standard region 用于衡量砂颗粒级配的标准区。

4?4 细度模数(MX) fineness modulus 表示砂颗粒粗细程度的一种指标,用砂的标准筛筛析结果按式(1)确定:MX=[(A2+A3+A4+A5+A6)-
5A1]/(100-A1) ………………(1) 式中:A1、A2、A3、A4、A5、A6——分别为砂的标准筛筛孔尺寸的5,,,,,各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4?5 砂的最大粒径(dm ax) maximum size of sand 根据砂浆保护层厚度、网格尺寸及钢丝网水泥板厚度确定的砂的最大允许尺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