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第3节 沉淀溶解平衡学业分层测评 鲁科版选修4
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3鲁科4鲁科4化学

12/11/2021
第一页,共十五页。
实验 探究 (shíyàn) 一实验(shíyàn)步骤:
几滴 同浓度
KI溶液
实验现象:
在上层(shàngcéng)清 液中滴加KI溶液后, 有黄色沉淀产生。
静置,待上层 液体变澄清
PbI2 加水
12/11/2021
第六页,共十五页。
交流 ·研 (jiāoliú)
讨
珊瑚虫是海洋中的一种腔肠动物,它们可以从周围海水中获
取Ca2+和HCO3-,经反应形成石灰石外壳:
Ca2+ +2HCO3- CaCO3↓ +CO2↑+H2O
珊瑚周围的藻类植物的生长会促进碳酸钙的产生,对珊 瑚的形成贡献(gòngxiàn)很大。人口增长、人类大规模砍伐 森林、燃烧煤和其他的化石燃料等因素,都会干扰珊瑚的 生长,甚至造成珊瑚虫死亡。分析这些因素影响珊瑚生长 的原因。
和 I-又会在固体表面沉淀
下来,当这两个过程速率 相等时, Pb2+和 I-的沉淀
与PbI2固体的溶解达到平 衡状态即达到沉淀溶解平
衡状态. PbI2固体在水中 的沉淀溶解平衡可表示为:
12/11/2021
第三页,共十五页。
一、沉淀(chéndiàn)溶解 平1衡)概念:
一定温度下,当沉淀溶解的速率和沉淀生成的速 率相等时,形成电解质的饱和溶液,达到平衡状态, 我们把这种平衡称为学科网 沉淀溶解平衡 。
溶解度: AgCl) > Ksp (AgBr) > Ksp (AgI)
12/11/2021
第十页,共十五页。
溶度积的应用(yìngyòng)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课后习题鲁科版选择性必修

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1.在温热气候条件下,浅海地区有厚层的石灰石沉积,而深海地区却很少。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与深海地区相比,浅海地区水温较高,有利于游离的CO2增多、石灰石沉积B.与浅海地区相比,深海地区压强大,石灰石岩层易被CO2溶解,沉积少C.深海地区石灰石岩层的溶解反应为:CaCO3(s)+H2O(l)+CO2(aq)Ca(HCO3)2(aq)D.海水呈弱酸性,大气中CO2浓度增加,会导致海水中C浓度增大2.把氢氧化钙放入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达到如下平衡:Ca(OH)2(s)Ca2+(aq)+2OH-(aq),加入以下溶液,可使Ca(OH)2减少的是( )A.Na2S溶液B.AlCl3溶液C.NaOH溶液D.CaCl2溶液3.对于难溶盐MX,其饱和溶液中M+、X-的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类似于c平(H+)·c平(OH-)=K W,存在等式c平(M+)·c平(X-)=K sp。
现将足量的AgCl分别加入下列物质中,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①20 mL 0.01 mol·L-1 KCl溶液②30 mL 0.02 mol·L-1 CaCl2溶液③40 mL 0.03 mol·L-1HCl溶液④10 mL蒸馏水⑤50 mL 0.05 mol·L-1 AgNO3溶液A.①>②>③>④>⑤B.④>①>③>②>⑤C.⑤>④>②>①>③D.④>③>⑤>②>①4.CaSO4有很多用途,例如制豆腐就用到石膏(主要成分是CaSO4),CaSO4微溶于水,溶于水的部分可以形成CaSO4饱和溶液,其饱和溶液中存在平衡:CaSO4(s)Ca2+(aq)+S(aq),分别采取下列措施,能使溶液中c(Ca2+)增大的是( )A.降温B.加入CaSO4C.加入BaCl2D.加水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一定温度下的AgCl水溶液中,Ag+和Cl-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B.AgCl的K sp=1.8×10-10 mol2·L-2,在任何含AgCl固体的溶液中,c平(Ag+)=c平(Cl-),且Ag+和Cl-浓度的乘积等于1.8×10-10 mol2·L-2C.温度一定时,在AgCl饱和溶液中,Ag+和Cl-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D.向饱和AgCl溶液中加入盐酸,K sp变大6.某温度下,Fe(OH)3(s)、Cu(OH)2(s)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的pH,金属阳离子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高中化学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第1课时)测试题2鲁科版选修4(2021学年)

高中化学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第1课时)测试题2 鲁科版选修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化学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第1课时)测试题2鲁科版选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化学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第1课时)测试题2 鲁科版选修4的全部内容。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第1课时一、选择题1。
如图,向烧杯中滴加几滴浓盐酸,CaCO3固体还有剩余(忽略体积、温度的变化),下列数值变小的是( )A.c(Ca2+) B. c(CO32-)C。
c(H+)D.c(碳酸钙的溶解度)2.己知室温时Ksp[Mg(OH)2] = 1。
8×l0—11,则此温度下Mg(OH)2在pH = 12的NaOH溶液中的最大溶解浓度为( )A. 1.8×l0—7mol/L B。
1。
0×l0—5mol/L C. 1。
0×l0-7mol/LD. 1。
8×l0—9mol/L3.已知:Ksp[Fe(OH)3]=4。
0×10—38,Ksp[Cu(OH)2]=2.2×10-20,在某含有Fe3+和Cu2+的溶液中,c(Fe3+)为4.0×10-8mol·L—1现向该溶液中滴加氨水,当开始出现氢氧化铁沉淀时,溶液的pH及溶液中允许的最大c(Cu2+)为()A。
102。
2mol·L—1B。
4 2。
2×10—1mol·L-1C. 4 2。
高中化学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节沉淀溶解平衡时测试题鲁科版选修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第1课时一、选择题1.某温度下,Fe(OH)3(s)、Cu(OH)2(s)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pH,金属阳离子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K sp[Fe(OH)3]<K sp[Cu(OH)2]B. 加适量NH4Cl固体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C. c、d两点代表的溶液中c(H+)与c(OH-)乘积相等D. Fe(OH)3、Cu(OH)2分别在b、c两点代表的溶液中达到饱和2.可溶性钡盐有毒,医院中常用硫酸钡这种钡盐作为内服造影剂。
医院抢救钡离子中毒患者时,除催吐外,还需要向中毒者胃中灌入硫酸钠溶液。
已知:某温度下,K sp(BaCO3)=5.1×10-10。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9;Ksp(BaSO4)=1.1×10A. 不用碳酸钡作为内服造影剂,是因为K sp(BaCO3)>K sp(BaSO4)B. 抢救钡离子中毒患者时,若没有硫酸钠,可以用碳酸钠溶液代替C. 若误饮c(Ba2+)=1.0×10-5mol·L-1的溶液时,会引起钡离子中毒D. 可以用0.36 mol·L-1的Na2SO4溶液给钡离子中毒患者洗胃3.25 ℃时,5种银盐的溶度积常数(K sp)如表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gCl Ag2SO4Ag2S AgBr AgI1.8×10-1.4×10-5 6.3×10-50 5.0×10-138.3×10-1710A. AgCl、AgBr和AgI的溶解度依次增大B. 将Ag2SO4溶于水后,向其中加入少量Na2S溶液,不可能得到黑色沉淀C. 室温下,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食盐水中的溶解度D. 将浅黄色溴化银浸泡在饱和NaCl溶液中,会有少量白色固体生成4.25 ℃时,CaCO3在水中的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鲁教版4学业分层测评: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15版含解析

学业分层测评(十五)溶液的酸碱性与pH(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某溶液中[H+]=[OH-]=10-8 mol·L-1 ,该溶液呈中性B.溶液中假设[H+]>10-7 mol·L-1 ,那么[H+]>[OH-] ,溶液显酸性C.[H+]越大,那么pH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D.pH为0的溶液,其中只有H+,无OH-【解析】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H+]和[OH-]的相对大小,当[H+]=[OH-]时溶液一定呈中性;只有在25 ℃时[H+]>10-7mol·L-1溶液才显酸性,假设在100 ℃时[H+]=[OH-]=10-6 mol·L-1 ,[H+]>10-7 mol·L-1 ,溶液呈中性;[H+]越大,pH越小;任何溶液中既含有H+,又有OH-.【答案】 A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强碱的水溶液中不存在H+B.pH=0的溶液是酸性最||强的溶液C.在温度不变时,水溶液中[H+]和[OH-]不能同时增大D.某温度下,纯水中[H+]=2×10-7 mol·L-1 ,其呈酸性【解析】任何物质的水溶液中都存在H2O的电离平衡,既有H+也有OH -;pH=0的溶液[H+]=1 mol·L-1,不是酸性最||强的溶液;温度不变,K W不变,[H+]和[OH-]不能同时增大;纯水中[H+]=[OH-] ,呈中性.【答案】 C3.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为1.0×10-12mol·L-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导学号:05310112】A.一定是酸的溶液B.一定是碱的溶液C.一定是碱性溶液D.可能是酸性溶液也可能是碱性溶液【解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为1.0×10-12mol·L-1,由水电离出的[OH-]也应为1.0×10-12 mol·L-1 ,说明水的电离受到了外来H+或OH-的抑制.这种溶液可能是酸的溶液,也可能是碱的溶液.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A、B、C均不正确.【答案】 D4.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pH=7的溶液一定显中性B.常温下由水电离的[OH-]为1×10-8 mol·L-1的溶液一定呈酸性C.[H+]<[OH-]的溶液一定显碱性D.[OH-]=1×10-6 mol·L-1的溶液一定呈碱性【答案】 C5.在新制的氯水中参加少量CaCO3粉末,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pH增大,Cl-浓度减小B.pH减小,Cl-浓度增大C.pH增大,HClO浓度增大D.pH减小,HClO浓度减小【解析】在新制的氯水中存在如下平衡:Cl2+H2O H++Cl-+HClO ,参加CaCO3后:CaCO3+2H+= = =Ca2++H2O+CO2↑ ,使上述平衡右移,Cl -、HClO的浓度增大,H+浓度减小,pH增大,综上所述C项正确.【答案】 C6.室温时,pH=6的H2SO4加水稀释1 000倍,溶液中() 【导学号:05310113】A .pH =9B .pH ≈7C .[OH -]=1×10-11 mol·L -1D .[H +]=2×10-9 mol·L -1【解析】 pH =6的H 2SO 4加水稀释1 000倍 ,那么不能忽略H 2O 电离的H + ,常温下酸性溶液稀释pH 只能无限接近7 ,但不可能大于7 .【答案】 B7.常温下等体积混合0.1 mol·L -1的盐酸和0.06 mol·L -1的Ba(OH)2溶液后 ,溶液的pH 等于( )A .2.0B .12.3C .1.7D .12.0 【解析】 混合后溶液呈碱性 .应先计算[OH -]=0.06×2-0.12=0.01 (mol·L -1) ,然后求[H +]=K W [OH -]=10-1410-2=10-12(mol·L -1) ,pH =12.0 . 【答案】 D8.对于常温下pH 为1的硝酸溶液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该溶液1 mL 稀释至||100 mL 后 ,pH 等于3B .向该溶液中参加等体积、pH 为12的氢氧化钡溶液恰好完全中和C .该溶液中硝酸电离出的[H +]与水电离出[H +]之比值为10-12D .该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 +]是pH 为3的硝酸中水电离出的[H +]的100倍【解析】 硝酸为强电解质 ,完全电离 ,稀释100倍 ,pH 增大2 ,A 正确;pH 为1的硝酸溶液与等体积、pH 为13的氢氧化钡溶液恰好完全中和 ,B 错误;硝酸电离出的[H +]为0.1 mol·L -1 ,与水电离出的[H +]为10-13 mol·L -1 ,二者之比应为1012 ,C 错误;pH 为3的硝酸中水电离出的[H +]为10-11 mol·L -1 ,故D 项的比值应为1∶100 ,D 错误 .【答案】 A9.(1)常温下0.01 mol·L -1 HCl 溶液:【导学号:05310114】①由水电离出的[H +]=________ .②pH =________ .③加水稀释100倍 ,pH =________ .(2)常温下0.01 mol·L -1 NaOH 溶液:①pH =________ .②加水稀释100倍 ,pH =________ .【解析】 (1)①0.01 mol·L -1 HCl 溶液中的OH -只来源于水的电离 ,且[OH -]水=[H +]水 ,H +来源于水和HCl 的电离 ,由于水的电离程度很小 ,计算时水电离的H +可忽略 ,[H +]=0.01 mol·L -1 ,[OH -]=[OH -]水=[H +]水=1×10-14 mol 2·L -20.01 mol·L -1=10-12 mol·L -1 .②pH =-lg 10-2=2 .③加水稀释100倍 ,[H +]变为原来的1100,即[H +]=10-4mol·L -1 ,pH =4 . (2)①0.01 mol·L -1的NaOH 溶液的OH -来源于水和NaOH 的电离 ,由于水的电离程度很小 ,计算时可忽略 ,即[OH -]=10-2 mol·L -1 ,所以[H +]=1.0×10-14 mol 2·L -210-2 mol·L -1=1.0×10-12 mol·L -1 ,pH =12;②加水稀释100倍 ,[OH -]=10-4 mol·L -1 ,所以[H +]=1.0×10-14 mol 2·L -21.0×10-4 mol·L -1=1.0×10-10 mol·L -1 ,pH =10 .【答案】 (1)①1.0×10-12 mol·L -1 ②2 ③4(2)①12 ②1010.有100 mL pH =12的NaOH 溶液 ,欲使它的pH 降为11 .(1)如果参加蒸馏水 ,应参加________mL .(2)如果参加pH=10的NaOH溶液,应参加________mL .(3)如果参加0.008 mol·L-1的盐酸,应参加________mL .【解析】pH=12的NaOH溶液中[OH-]=10-2mol·L-1,当pH=11时,[OH-]=10-3 mol·L-1(1)假设参加水,溶液体积应为1 000 mL ,那么参加水的体积为900 mL .(2)设需加NaOH溶液的体积为x ,0.1 L×10-2 mol·L-1+10-4 mol·L-1·x=10-3 mol·L-1 ,0.1 L+xx=1 L=1 000 mL .(3)设需加盐酸的体积为y0.1 L×10-2 mol·L-1-0.008 mol·L-1·y=10-3 mol·L-1 ,0.1 L+yy=0.1 L=100 mL .【答案】(1)900(2)1 000(3)10011.有一学生在实验室测某溶液的pH .实验时,他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然后用洁净枯燥的玻璃棒蘸取试样进行检测.(1)该学生的操作是________(填 "正确的〞或 "错误的〞)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用此法分别测定[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 ,误差较大的是________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以下溶液的pH ,测定结果不变的是________ .A.HCl溶液B.NaOH溶液C.Na2SO4溶液D.氨水(4)能否用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假设用蒸馏水润湿试纸,那么会导致溶液被稀释,有可能测得的pH出现误差.(2)假设用此法测定[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 ,在稀释过程中,醋酸继续电离产生氢离子,使得溶液中的氢离子的浓度比盐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那么误差较小.【答案】(1)错误的溶液被稀释可能出现误差(2)盐酸稀释相同倍数,盐酸的pH变化较大(3)C(4)不能,因为新制的氯水中含有HClO ,HClO会将试纸漂白[能力提升]12.25 ℃时,等体积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假设溶液呈现中性,那么混合前硫酸的pH和氢氧化钠溶液的pH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导学号:05310115】A.pHH2SO4+pH NaOH>14B.pHH2SO4+pH NaOH<14C.pHH2SO4+pH NaOH=14D.pHH2SO4+pH NaOH=13【解析】混合液呈中性,说明强酸强碱恰好中和,n(H+)=n(OH-) ,设H2SO4、NaOH溶液的pH分别为x、y,那么有10-x·V=10y-14·V,即10-x=10y-14 ,故x+y=14 .【答案】 C13.某温度下纯水的[H+]=1.0×10-6mol·L-1,在此温度下,将pH=8的Ba(OH)2溶液与pH=5的稀盐酸混合.欲使混合溶液的pH=7 ,那么氢氧化钡溶液与盐酸的体积比为()A.11∶1 B.9∶2C.1∶11 D.2∶9【解析】依题该温度下的K W=1×10-12,那么pH=8的Ba(OH)2溶液的[OH-]=1×10-4mol·L-1,pH=5的盐酸的[H+]=1×10-5 mol·L-1 .设Ba(OH)2溶液的体积为V 1 ,盐酸的体积为V 2 ,混合溶液的pH =7 ,该溶液显碱性 ,Ba(OH)2过量 ,依题得[OH -]=1×10-4 V 1-1×10-5 V 2V 1+V 2=1×10-5 mol·L -1 ,解得V 1V 2=29 . 【答案】 D14.温度t ℃ ,某NaOH 稀溶液中[H +]=10-a mol·L -1 ,[OH -]=10-b mol·L -1 ,a +b =12 ,请答复以下问题:(1)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 W =________________ .(2)该NaOH 溶液中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 ,该NaOH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 -]为______________ .(3)给该NaOH 溶液加热 ,pH________(填 "变大〞、 "变小〞或 "不变〞) .(4)该温度下假设a =8 ,要中和该NaOH 溶液500 mL ,需pH =2的盐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 .【解析】 (1)K W =[H +]·[OH -]=(10-a mol·L -1)·(10-b mol·L -1)=10-(a +b ) mol 2·L -2=10-12 mol 2·L -2 .(2)[NaOH]=[OH -]=10-b mol·L -1;该溶液中[H +]=10-a mol·L -1 ,NaOH 溶液中H +全是水电离的 ,[H +]水=[OH -]水=10-a mol·L -1 .(3)温度升高时 ,K W 变大 ,而[H +]=K W [OH -],所以[H +]变大 ,pH 变小 .(4)a =8时 ,NaOH 溶液中[H +]=10-8 mol·L -1 ,[OH -]=10-1210-8mol·L -1=10-4 mol·L -1 ,设需pH =2即[H +]=10-2 mol·L -1的盐酸体积为V ,那么10-4 mol·L -1×0.5 L =10-2 mol·L -1·V 得V =5×10-3 L =5 mL .【答案】 (1)10-12 mol 2·L -2(2)10-b mol·L -1 10-a mol·L -1(3)变小 (4)5 mL。
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第1课时学案鲁科版选修4(2021年整理)

2018-2019版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第1课时学案鲁科版选修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版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第1课时学案鲁科版选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版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第1课时学案鲁科版选修4的全部内容。
第1课时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学习目标定位] 1。
知道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明确溶度积和浓度商的关系,并由此学会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一、沉淀溶解平衡1.沉淀溶解平衡(1)实验探究在装有少量难溶的PbI2黄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约3 mL蒸馏水,充分振荡后静置.①若在上层清液中滴加浓的KI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上层清液中出现黄色沉淀。
②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原上层清液中含有Pb2+,PbI2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
(2)概念在一定温度下, 沉淀溶解成离子的速率等于离子重新结合成沉淀的速率,固体的质量和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叫做沉淀溶解平衡。
(3)表示方法PbI2沉淀溶解平衡可表示为PbI2(s)Pb2+(aq)+2I-(aq)。
(4)特征2。
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难溶物质溶解程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物质本身的性质。
但改变外界条件(如浓度、温度等),沉淀溶解平衡会发生移动。
已知溶解平衡:Mg(OH)2(s)Mg2+(aq)+2OH-(aq),请分析当改变下列条件时,对该溶解平衡的影响,填写下表:条件改变移动方向[Mg2+][OH-]加水正向移动不变不变升温正向移动增大增大加MgCl2(s)逆向移动增大减小通HCl正向移动增大减小加NaOH(s)逆向移动减小增大外界条件改变对溶解平衡的影响(1)温度升高,多数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
高中化学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第3节 沉淀溶解平衡 鲁科版选修4

2. 把氢氧化钙 放入蒸馏 水中,一定 时间后达到 平衡:
Ca(OH)2(s)
Ca2 + (aq)+ 2OH- (aq),加 入以下溶液,可使
Ca(OH)2 的量减少的是( B )
A.Na2S 溶液
B.AlCl3 溶液
C.NaOH 溶液
D.CaCl2 溶液
解析: Na2S、NaOH 溶液呈碱性,会使平衡向左移动而增大
知识点二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阅读教材P91~P96,思考并填空 1.沉淀的溶解与生成(溶度积规则) Q>Ksp,反应向生成_____沉__淀_______的方向进行 Q=Ksp,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形成_____饱__和_______溶液 Q<Ksp,反应向生成____离__子________的方向进行
[自我测评 ]———————(做一做 ) 1.判断正误 (1)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 ) (2)溶度积先达到 Ksp 的先沉淀。( √ ) (3)向 CaCO3 的饱和溶液中加入 Na2CO3 固体后,CaCO3 的沉 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CaCO3 的溶度积变小。( × ) (4)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 0 mol·L-1。 (× )
(2)当水中加入沉淀的组成离子时,开始阶段 v(沉淀)> v(溶 解),随后 v(溶解)逐渐增大,v(沉淀)逐渐减小,当 v(沉淀)= v(溶解)时,便建立了沉淀溶解平衡,用图像表示为
2.利用 Ksp计算难溶物质的溶解度 一定温度下,若已知难溶物质的 Ksp,可以根据 Ksp 表达式换算 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由于溶液极稀,密度可视为水的密
解析:虽然 AgCl 难溶于水,但将 AgCl 加入水中仍会有少量溶解, 溶液中含有少量的 Ag+、Cl-,A 错误;Ksp(AgCl)=1.8×10-10 mol2·L-2 是指在 AgCl 饱和溶液中 Ag+和 Cl-的浓度的乘积等于 1.8×10-10 mol2·L-2,并不是在任何溶液中[Ag+]都等于[Cl-],如 在含有 AgCl 和 NaCl 的饱和溶液中,[Ag+]小于[Cl-],且 Ksp 与 温度有关,升高温度,Ksp 增大,B 错误;Ksp 只与难溶电解质的 性质和温度有关,增大 Cl-的浓度,Ksp不变,D 错误。
高中化学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作业含解析鲁科版选修

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温度明显升高,所得溶液的pH会增大B.AgCl悬浊液中存在平衡:AgCl(s)Ag+(aq)+Cl-(aq),往其中加入少量NaCl粉末,平衡会逆向移动,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会减小C.AgCl悬浊液中加入KI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黄色,证明此条件下K sp(AgCl)〉K sp(AgI) D.硬水中含有较多Ca2+、Mg2+、HCO错误!、SO错误!,加热煮沸可以完全除去其中的Ca2+、Mg2+解析: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溶液的pH会减小,A项不正确。
B项,加入NaCl粉末,平衡尽管逆向移动,但溶液中由于引入Na+、Cl-,离子总浓度会增大。
C项,根据沉淀的转化规律,沉淀会向溶解度更小的方向转化,因此可以证明K sp(AgCl)〉K sp(AgI).D 项,煮沸只能降低暂时硬水中Ca2+、Mg2+的浓度,对于永久硬水则无影响,D项不正确.答案:C2.下列关于沉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产、科研中常利用生成沉淀来达到分离或除杂的目的B.沉淀的溶解只能通过酸碱中和反应来实现C.沉淀转化的实质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D.一般来说,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实现解析:酸碱中和反应是实现沉淀溶解的方法之一,沉淀的溶解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实现.答案:B3.25 ℃时,在含有大量PbI2的饱和溶液中存在着平衡PbI2(s)Pb2+(aq)+2I-(aq),加入KI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Pb2+和I-的浓度都增大B.溶度积常数K sp增大C.沉淀溶解平衡向右移动D.溶液中Pb2+的浓度减小解析:加入KI溶液时,溶液中[I-]增大,使PbI2的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因此溶液中[Pb2+]减小,但由于溶液的温度未发生改变,故PbI2的溶度积常数K sp不变.答案:D4.在B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钡溶液时产生沉淀,若以K sp表示BaSO4的溶度积常数,则平衡后溶液中( )A.[Ba2+]=[SO2-4]=(K sp)错误!B.[Ba2+][SO错误!]〉K sp,[Ba2+]=[SO错误!]C.[Ba2+][SO错误!]=K sp,[Ba2+]>[SO错误!]D.[Ba2+][SO错误!]≠K sp,[Ba2+]〈[SO错误!]解析:BaSO4沉淀溶解平衡表达式:BaSO4(s)Ba2+(aq)+SO错误!(aq),加入少量BaCl2时,增大Ba2+的浓度,平衡左移,使SO错误!浓度减少,但K sp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淀溶解平衡(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在AgCl饱和溶液中尚有AgCl固体存在,当向溶液中加入0.1 mol·L-1的盐酸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gCl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B.AgCl溶解度增大C.溶液中[Ag+]增大D.溶液中[Cl-]增大【解析】加入HCl溶液后,Cl-的浓度增大,使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溶液中[Ag+]降低,AgCl的溶解度减小。
故A、B、C均不正确。
【答案】 D2.下列有关沉淀溶解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K sp(AB2)小于K sp(CD),则AB2的溶解度小于CD的溶解度B.在氯化银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蒸馏水,氯化银的K sp增大C.在氯化银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碘化钾固体,氯化银沉淀可转化为碘化银沉淀D.在碳酸钙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通入CO2气体,溶解平衡不移动【解析】A项,通过溶度积比较溶解度的大小时,物质的类型必须相同,AB2与CD类型不同,不能比较。
B项,溶度积与温度有关,与物质的量浓度无关。
C项,碘化银的溶解度更小,由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实现,C正确。
D项,在碳酸钙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通入CO2气体,会生成可溶性Ca(HCO3)2,D错误。
【答案】 C3.下列化学原理的应用,主要是利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是( ) 【导学号:05310144】①热纯碱溶液洗涤油污的能力强②误将钡盐[BaCl2、Ba(NO3)2]当作食盐食用后,常用0.5%的Na2SO4溶液解毒③溶洞的形成④碳酸钡不能作“钡餐”而硫酸钡则能⑤泡沫灭火器灭火的原理A.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⑤ D.全部【解析】①、⑤与离子的水解有关,与沉淀溶解平衡无关。
【答案】 A4.向5 mL NaCl溶液中滴入一滴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一滴KI溶液并振荡,沉淀变为黄色,再滴入一滴Na2S溶液并振荡,沉淀又变成黑色,根据上述变化过程,分析此三种沉淀物的溶解度关系为 ( )A.AgCl=AgI=Ag2S B.AgCl<AgI<Ag2SC.AgCl>AgI>Ag2S D.AgI>AgCl>Ag2S【解析】沉淀溶解平衡总是向更难溶的方向转化,由转化现象可知三种沉淀物的溶解度关系为AgCl>AgI>Ag2S。
【答案】 C5.(2016·德州高二质检)以MnO2为原料制得的MnCl2溶液中常含有Cu2+、Pb2+、Cd2+等金属离子,通过添加过量难溶电解质MnS,可使这些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经过滤除去包括MnS在内的沉淀,再经蒸发、结晶,可得纯净的MnCl2。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可推知MnS具有的相关性质是( )A.具有吸附性B.溶解度与CuS、PbS、CdS等相同C.溶解度大于CuS、PbS、CdSD.溶解度小于CuS、PbS、CdS【解析】根据沉淀转化的原理,说明当平衡MnS(s)Mn2+(aq)+S2-(aq)建立后,S2-与Cu2+、Pb2+、Cd2+反应生成更难溶的沉淀。
【答案】 C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导学号:05310145】A.在一定温度下的AgCl水溶液中,Ag+和Cl-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B.AgCl的K sp=1.8×10-10 mol2·L-2,在任何含AgCl固体的溶液中,[Ag+]=[Cl-],且Ag+和Cl-浓度的乘积等于1.8×10-10 mol2·L-2C.温度一定时,在AgCl饱和溶液中,Ag+和Cl-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D.向饱和AgCl溶液中加入盐酸,K sp变大【解析】AgCl的溶度积K sp是饱和溶液中[Ag+]与[Cl-]的乘积,只受温度的影响,C 正确,D错误;在含有AgCl固体的溶液中[Ag+]、[Cl-]不一定只来源于AgCl的溶解,二者不一定相等,B错误;A中不一定是饱和溶液,A错误。
【答案】 C7.(2016·南京高二质检)已知BaCO3和BaSO4均为难溶电解质,其溶度积分别为K sp(BaCO3)=5.1×10-9 mol2·L-2,K sp(BaSO4)=1.1×10-10 mol2·L-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向等浓度的Na2SO4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先沉淀的是BaCO3B.在浓度为2.0×10-5mol·L-1Na2SO4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1.0×10-5mol·L-1BaCl2溶液,能产生沉淀C.在清理有关仪器的BaSO4沉淀时,常加入饱和Na2CO3溶液,使BaSO4转化为BaCO3再用酸处理D.用稀硫酸洗涤BaSO4效果比用水好,BaCO3也能用此法处理【解析】溶解度小的BaSO4先沉淀,A项错误;B项有:[Ba2+]·[SO2-4]=(0.5×1.0×10-5mol·L-1)×1.0×10-5mol·L-1=5×10-11mol2·L-2,小于Ksp(BaSO4),不会产生BaSO4沉淀,B项错误;虽然BaCO3溶解度大于BaSO4,但当CO2-3浓度很大时,BaSO4也可转化成BaCO3沉淀,C项正确;用稀硫酸洗涤BaSO4沉淀可以抑制BaSO4的溶解而减少损失,BaCO3却与稀硫酸反应生成BaSO4沉淀,故BaCO3沉淀不能用稀硫酸洗,D项错误。
【答案】 C8.已知25 ℃时,电离度α(HF)=3.6×10-4,溶度积常数K sp(CaF2)=1.46×10-12,现向1 L 0.2 mol·L-1HF溶液中加入1 L 0.2 mol·L-1CaCl2溶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导学号:05310146】A.25 ℃时,0.1 mol·L-1 HF溶液中pH=1B.K sp(CaF2)随温度和浓度的变化而变化C.该体系中K sp(CaF2)=1αD.该体系中有CaF2沉淀产生【解析】因α(HF)=3.6×10-4,HF为弱酸,则0.1 mol·L-1HF溶液中pH>1,K sp 只受温度影响。
C项将α(HF)=3.6×10-4和K sp(CaF2)=1.46×10-12代入可知K sp(CaF2)≠1α。
混合后:c(HF)=0.1 mol·L-1,[H+]=[F-]=c·a=0.1 mol·L-1×3.6×10-4=3.6×10-5mol·L-1,c(Ca2+)=0.1 mol·L-1,Q=c(Ca2+)·c2(F-)=0.1×1.3×10-9=1.3×10-10>K sp,故有CaF2沉淀产生。
【答案】 D9.已知常温下,AgCl的K sp=1.8×10-10mol2·L-2,AgBr的K sp=5.0×10-13mol2·L-2。
(1)现向AgCl的悬浊液中:①加入AgNO3固体,则Cl-的浓度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②若改加更多的AgCl固体,则[Ag+]________;③若改加更多的KBr固体,则[Ag+]________;[Cl-]________。
(2)有关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及溶解度有以下叙述,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将难溶电解质放入纯水中,溶解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K sp一定增大B.两种难溶盐电解质,其中K sp小的溶解度也一定小C.难溶盐电解质的K sp与温度有关D.向AgCl的悬浊液中加入适量的水,使AgCl再次达到溶解平衡,AgCl的K sp不变,其溶解度也不变【解析】(1)向AgCl悬浊液中加AgNO3固体,会增大[Ag+],使[Cl-]下降;加AgCl 固体,[Ag+]、[Cl-]都不会改变;若加KBr,因AgBr的K sp小于AgCl的K sp,会使AgCl转化为AgBr,[Ag+]下降,[Cl-]增大。
(2)选C、D。
升高温度,难溶电解质的K sp不一定增大,如Ca(OH)2,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K sp减小;相同温度下,对于化学式所表示的组成中,阴、阳离子个数比相等的难溶电解质,K sp小的溶解度一定小;溶解度、K sp只与温度有关。
【答案】(1)①变小②不变③变小变大(2)C、D10.某学习小组欲探究CaSO4沉淀转化为CaCO3沉淀,从而将其除去的可能性,查得如下资料:(25 ℃)①往100 mL 0.1 mol·L-1的CaCl2溶液中加入100 mL 0.1 mol·L-1的Na2SO4溶液,立即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向上述悬浊液中加入固体Na2CO3 3 g,搅拌,静置,沉淀后弃去上层清液。
③再加入蒸馏水搅拌,静置,沉淀后再弃去上层清液。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由题中信息K sp越大,表示电解质的溶解度越________(填“大”或“小”)。
(2)写出第②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第③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补充第④步操作及发生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该转化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一个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CaCO3和CaSO4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由K sp大小可知其溶解度大小,在硫酸钙的悬浊液中存在着:CaSO4(s)Ca2+(aq)+SO2-4(aq),而加入Na2CO3(aq)后,溶液中CO2-3浓度较大,而CaCO3的K sp较小,故CO2-3与Ca2+结合生成沉淀,即CO2-3+Ca2+===Ca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