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中西方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摘要:由于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生存环境、宗教信仰等不同,导致了中西方语言存在很大的差异,使得在语言学习和文化交流上出现了许多困扰。
我国英语教学长期以来都着重语言形式的学习,随着我国对外交往与民族接触的日益迫切的需要,英语教学要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和随之而来的要求对其所属文化有所了解的呼声越来越高。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不可避免要接触到与之有关的文化。
通过日常教学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是现时期英语课必备的一个层面。
关键词:中西文化文化差异语言英语教学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是由音素、词素、词、短语、句子等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文化是一个民族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西方人类学家Douglas Brown认为:文化是生活方式,是人们赖以生存、思维、感知和相互交往的背景,是把一个特定的人类社团“粘合”在一起的“粘合剂”。
从这个定义反映出文化包括语言、信念、思维模式、处事态度、价值观、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
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文化通过语言文字的形式被传承、传达、记载、反映出来。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没有语言,文化就失去了载体。
没有文化,语言就成了无源之水。
美国人类学家古德诺夫(Ward H.Goodenough)在他所著的《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一书中是这样阐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
”所以要想真正习得一种语言,必须习得这种语言的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
二、中西文化差异对语言学习的影响(一)价值观差异体现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中国人向来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
“中”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人生处世以儒家思想道德观的“仁、义、礼、智、信”为每个人的行为指南,接人待物,言谈举止要考虑“温、良、恭、俭、让”,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
中英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及对策

中英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及对策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国际交流的增加,英语已成为一门全球通用的语言。
尤其对于非英语国家的学习者来说,学习英语不仅仅是学习一门语言,还需要了解并适应英语使用背后的文化差异。
中英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者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探讨,并给出一些应对策略。
中英文化差异对听说能力的影响。
中英两种语言的语音和语调有很大的差异,这对英语学习者的口语表达造成了阻碍。
英语中重读音节的位置往往与中文不同,这会导致发音不准确,影响交流的流利性。
英语中常用的口头禅和表达方式,在中文中可能没有直接的对应,学习者难以理解和运用。
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是多听多说,模仿地道的英语发音和表达方式,并通过和英语母语者交流来提高口语能力。
中英文化差异对阅读写作能力的影响。
中英两种语言的书写系统完全不同,中文使用汉字,而英文使用拉丁字母。
学习英语的学习者需要从头学习拉丁字母的发音和拼写规则,并适应倒装句、被动语态等在中文中不常见的语法结构。
英文写作更注重逻辑和条理性,而中文写作则更加注重修辞和表达的华丽性。
这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是一个挑战,需要多读多写,培养逻辑思维和条理性的表达能力。
中英文化差异对文化背景的影响。
英语作为西方文化的代表,其中夹杂着大量的西方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英语中的礼貌用语和社交习惯与中文有所差异。
学习者需要了解英语中不同场合的用语和礼仪,使自己更好地融入英语环境。
英语文化中也有一些与中文文化相反的观念,例如英语角度常强调个人主义和自我表达,而中文文化则注重集体利益和内敛。
学习者需要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保持自己的文化身份和自我认同,避免因为文化冲突而产生困扰。
1. 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阅读相关书籍和文化杂志,观看相关电影和纪录片,深入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2. 多听多说,模仿地道的英语发音和表达方式:利用音频和视频资源,听英语母语者的口语表达,并模仿他们的发音和语调,提高口语水平。
中英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及对策

中英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及对策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英语已成为全球通用的语言。
对于汉语的母语者来说,学习英语是必不可少的,但中英文化差异使得汉语母语者在学习英语时经常遇到很多困难。
本文将探讨中英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及对策。
1.语音和发音差异汉语和英语的语音和发音规则有很大的不同,有些发音在汉语中是没有的,比如英语中的“th”声音。
因此,学习英语语音和发音需要特别的努力和注意。
2.语法和句法结构的不同中英两种语言的语法和句法结构有很大的差异,比如英语中的主语、谓语、宾语结构和动词时态变化等,在中文中都不是这样表达的。
因此,学习英语语法和句法结构需要有针对性的学习和训练。
3.文化传统不同中英两种文化传统有所不同,因此,在学习英语时需要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比如正式和非正式场合的礼仪、习惯、文化背景等。
如果没有这方面的了解,就很难理解英语中的表达和理解英语中的文化内涵。
针对这些影响,我们应该制定正确的学习策略,以便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
1.培养正确的发音学习英语语音和发音时,需要进行反复练习,尤其对于英语中的特定发音,要重点练习。
可以通过录制自己的发音,结合在线语音对比工具进行比较,从而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学习英语语法和句法结构时,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还需要进行实践性的学习。
可以通过观察、阅读、写作等方式进行学习。
通过与英语母语者的交流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法和句法水平。
3.了解英语中的文化背景4.学习实用的表达方式英语在不同场合下的用词和表达方式也有所差异,因此,学习英语要灵活掌握相关的表达方式,并且要注意在口语和文本中的应用差异,使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通过以上的几个方面的学习策略,可以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克服中英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除此之外,还建议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多与英语母语者进行交流,这样可以更为直接、深入地了解英语的真实用法,提高英语的实用能力。
中英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及对策

中英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及对策二、中英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1. 词汇和语法中英文化差异造成了英语词汇和语法的不同。
英语中的一些词汇在中文中没有相对应的表达方式,需要进行翻译和理解。
英语中的语法结构和使用规范也与中文存在差异,需要学习者理解和掌握。
2. 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中英文化差异带来了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文重视含蓄和间接表达,喜欢使用成语和寓言等修辞手法,而英语则更加直接和简洁。
中文思维方式较为综合和归纳,注重整体性,而英语思维方式更为分析和细致,注重细节。
3. 社交习惯和礼仪规则中英文化差异对社交习惯和礼仪规则也造成了影响。
在中文中,人们常常以家庭和亲戚关系为中心,注重亲情和“面子”问题。
而在英语社交场合中,人们更加注重礼貌和尊重,更加看重个人独立和自主。
三、中英文化差异对策1. 扩大词汇和语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针对中英文化差异造成的词汇和语法差异,英语学习者应加强对英语词汇和语法的学习和掌握。
可以通过阅读英语书籍、报纸、网站等来扩大词汇量,并进行词汇的积累和总结。
可以通过参加英语语法课程或者阅读英语相关教材来提高对英语语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进行思维方式的转变在面对中英文化差异带来的思维方式差异时,英语学习者需要进行思维方式的转变。
可以通过积极参与英语口语交流、阅读英语原版书籍等来培养英语思维方式。
应注意观察和体验英语社交场合中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逐渐适应和掌握。
3. 加强社交习惯和礼仪规则的学习中英文化差异对社交习惯和礼仪规则的影响较为显著,英语学习者应加强对英语社交习惯和礼仪规则的学习。
可以通过参加英语社交活动、观看英语电影等来了解和体验英语社交习惯和礼仪规则。
应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注重礼貌,逐渐适应和融入英语社交环境。
四、结语中英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有一定的影响,但通过加强对英语词汇和语法的学习、进行思维方式的转变以及加强社交习惯和礼仪规则的学习,英语学习者可以更好地适应和掌握英语语言。
国外对中西英语学习差异的研究

国外对中西英语学习差异的研究
近年来,国外很多学者对中西英语学习的差异进行了研究。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主要研究成果:
1. 语音学习差异:一些研究表明,中文母语者在学习英语时比西班牙语母语者更容易受到汉语语音系统的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导致中文母语者在英语发音中遇到一些困难,比如轻重音、语调和单复数发音等。
2. 语法学习差异:一些研究表明,汉语母语者在学习英语时可能更容易受到语法差异的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汉语母语者的英语语法使用上,比如动词时态和单复数形式的使用。
3. 词汇学习差异:一些研究表明,中文母语者的英语词汇学习可能会受到汉字的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导致中文母语者在学习英语词汇时出现拼写和发音错误。
4. 文化学习差异:中西方文化差异也是影响英语学习的因素之一。
中文母语者在学习英语时需要适应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比如人际交往方式、礼节习惯和文化差异的理解。
总的来说,中西英语学习差异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对于学习者来说,了解自己所处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系统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是很重要的。
中英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及对策

中英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及对策中英文化差异是指英国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包括社会习俗、价值观念、传统节日、饮食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这些差异对英语学习者来说,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障碍。
本文将分析中英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中英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之一是口语交流的困难。
英国文化注重直接、坦率、实用的表达方式,而中国文化注重委婉、含蓄、间接的表达方式。
这种差异在实际口语交流中可能导致沟通不畅,英语学习者可能会因为害怕直接表达而选择回避问题,或者因为语言不够直接而引起误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英语学习者可以多听多说,培养自信,勇于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逐渐适应英国文化的交流方式。
中英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之二是理解英语语境的困难。
英国人在交流中常常使用一些暗示、隐喻、幽默等语言技巧,而中国人更注重字面意思的理解。
这种差异会导致英语学习者在理解英语语境时感到困惑。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英语学习者可以多阅读英语原著、报纸和杂志,观看英语影视作品,培养对英国文化和语境的理解能力。
中英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之三是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
英语作为英国的母语,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中英文化知识。
如果英语学习者缺乏对英国文化的了解,就会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对一些文化相关的表达和习语产生困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英语学习者可以通过阅读与英国文化相关的书籍、文章、了解英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等方式,扩大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
中英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之四是写作能力的挑战。
英国人在写作中常常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而中国人在写作中注重修辞手法和华丽的词语。
这种差异导致英语学习者在写作时可能会因为不了解英国文化的写作风格而感到困惑。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英语学习者可以多读写英语文章,学习英国文化中的写作技巧,通过模仿和练习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中英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有一定的影响。
为了克服这些影响,英语学习者可以通过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培养对英国文化的了解和理解,逐渐适应英国文化的交流方式和写作风格,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研究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研究我国语言学家罗常培说过:“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结晶。
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仗着它来推进。
”任何语言都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母体中的。
由于特定的语言必然和所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或国家,以及其政治体制、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息息相关,所以对于语言的学习和掌握不能脱离文化因素而独立存在。
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育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中西文化差异一直是制约中国人与英语为母语国家人进行交流的重要因素。
由于不了解中西文化上的差异,在交流中经常会出现歧义误解和语用失误的现象。
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观念的差异,这将有助于我们的语言学习,也将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中西文化差异及其体现1.1 表达方式差异中国人说话喜欢“拐弯抹角”(beat around the bush),而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则喜欢“直来直去”,“直截了当”(go straight;talk frankly;or to the point),你尽可不管别人,直抒己见,只要言词不唐突别人,意见上的争执是无伤大雅的。
当英美国家的人向我们中国人表示赞扬或祝贺时,我们即使心里高兴,嘴上难免要谦虚一番。
这大概是我们中国人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的缘故,认为不这样,就是对别人的不敬。
在一次舞会上,一位美国人赞扬一位中国女士说:“You look beautiful today(你今天很漂亮)。
”这位中国女士谦虚地说:“Where(哪里)、Where(哪里)。
”幸亏这位美国人懂一点汉语习惯,非常巧妙地说了一句:“Every-where(到处)。
”根据英美人的习惯,当他们赞扬别人时,总希望别人以道谢或爽快接受的方式作答,而不希望以谦虚、客气的方式作答。
在这种情况下,英美人的回答是:“Thank you!”“Thank you for saying so.”1.2 思维方式差异由于地理、宗家、历史的原因,中国人思维比较抽象,而西方人比较具体;中国人注重整体论,而西方人注重细节论;中国人讲理论,西方人看实践;中国人崇尚求善、务虚,西方人崇拜求真、务实。
中西方教育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中西方教育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英语教育在全球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不同的教育文化背景会影响英语教学的设计和实施方式。
本文将探讨中西方教育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中西方教育文化差异中国和西方社会的教育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中西方教育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教育理念中国的教育理念是以“学以致用”为核心,注重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经验。
西方的教育理念则是以“自我发展”为核心,注重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创新能力。
2.学生角色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老师是明确的权力者,学生则被视为知识的接受者。
而在西方,老师和学生的角色相对平等,老师更像是学生的指导者。
3.教育模式在中国教育体系中,教育是以考试为中心的,学生会花费大量时间准备考试。
而在西方,教育注重的是思考和创新,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项目,以此促进交流和知识的应用。
这些教育文化差异会影响英语教学的设计和实施。
中西方教育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1.课堂模式中西方教育文化差异导致了不同的课堂模式。
在中国,教师通常会讲解语法知识,学生会跟读、背诵。
而在西方,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思考和互动,课堂更具有互动性和实践性,学生更多地参与讨论和小组项目。
2.教师角色在中国,老师是权威者,学生需要敬畏和听从老师的意见。
但在西方,老师更像是学生的指导者,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创新。
3.学习方式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学生会花费更多的时间记忆语法规则,而在西方,学生更多地注重实际应用和交流。
总结中西方教育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建立良好的教育文化和教学模式,会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进步。
本文仅对中西方教育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做了初步探讨,今后的研究还有待于深入挖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主要探讨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研究表明: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突出表现在词汇理解、阅读理解和表达方式等方面,主要受地理环境、思维方式和肢体语言等因素的影响。
克服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不良影响的主要途径和策略如下:第一,熟悉中西文化差异;第二,培养英语交际能力;第三,转变传统思维方式。
标签:文化差异;英语学习;中国文化;西方文化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6.079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地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
而语言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此基础之上,本文主要探讨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以期为中国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提供参考和借鉴。
1 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影响的表现词汇理解上,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总结出:在宗教信仰、神话传说、风俗习惯方面,许多西方国家都有着其本土文化的特色。
例如:西方国家将dog 视为人类忠实的朋友,用“Love me,love my dog”、“Every dog has his day”等来表达对狗的喜爱。
对比看来,中国却用“累成狗”、“看门狗”等来表示贬义。
还有Cheesecake汉译为“奶酪蛋糕”,在西方却指女性健美照;beefcake汉译为“牛肉蛋糕”,在西方却指男性健美照;Black tea汉译为黑茶,在西方却指红茶,等等这些,在汉语翻译中都给英语学习者们带来了不少困扰。
汉语中雨后春笋在英译中却是“spring up like mushrooms”,多如牛毛在英译中却是“as plentiful as blackberries”。
商业中“in the red”,不是盈利,相反却表示亏损、负债。
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看似没有任何关系甚至词意相反的翻译,却因中西文化的差异造成不同层次的影响。
阅读理解上,笔者指出:学习词汇是为了习得词组,学习词组是为了连成句子,学习句子是为了练就段落,学习段落是为了组合成一篇完美的文章。
文章几乎涉及到了所有英语类知识,英语基础正是体现在每一篇文章的理解之上。
实践表明,在英语文章阅读上,掌握词汇量是难点,而中西文化意识更是重难点。
文章从头读到尾,却不能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核心观念,找不到文章的中心主题,导致对文章不理解,心情烦躁,题目难做,甚至放弃习题。
这一点许多英语学习者深有体会。
譬如:在第三版《综合英语教程》中第五单元标题“Is my team ploughing”,见此,大家第一感觉就会翻译成“我的团队努力(耕作)吗”或者其他,但是编者想表达意思的却是“我的马队是否在犁耕”,联系了 A.E.Housman 的诗歌题目,重点讲述的是“生死”,旨在表达作者告诫世人“Live in the present and cherish what we have”。
翻译上的差异,导致我们对本单元的主题产生误导,甚至不理解文章大意。
由此可见,对西方文化知识的缺乏会极大影响我们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表达方式上,中国人往往会以“你吃饭了吗”、“你要去哪里”等作为开头语,而译为英语则是“Have you eaten yet”、“Where are you going”,在西方人看来却是被邀请去吃饭、约在某地玩,碰撞在一起便会尴尬。
而西方人大多用“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Find day,isn’t it”来作为自己的开场白。
送客时汉语中常会用到“一路平安”或“慢走”,翻译成英文却不是字面的“Go slowly”,而是“Take care”或“Watch your step”,旨在出门要小心。
在接受礼物方面,中国人较为含蓄,收到礼物后不拆开,为不让他人认为贪心等性质,而西方人却大都会当面拆开礼物,以示自己对礼物的喜爱,更是对送礼人的一种尊重。
2 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影响的原因从地理环境的角度看,中国文化主要是指以黄河中、下游流域及长江流域为轴心发展起来的华夏文明,或曰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则主要是指以爱琴海、地中海为中心兴起的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古埃及文明。
黄河、长江流域为大陆提供了农业方便,因此,中国文化更大程度上属于农业文化。
北海、大西洋等海洋圍绕着西方国家,为其摇篮,为其捎去航海方面的商业福利,因此,西方文化更大程度上属于海洋文化。
中国兴种水稻瓜果蔬菜,“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绘出了有声有色的农业文化。
西方国家在海洋中成长,“all at sea”、“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等都会用“water”来表现资源丰富的海洋文化。
中国地处东、北半球,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东风是温暖的春风,而西北风才是寒冷的。
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感知到春天的消息的却是西风。
在不少英文著作翻译中,翻译者尤其要注意的是二者文化的差异造成读者理解上的干扰,而文明的起源首先也是要依赖于地理环境。
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看,中西家庭教育的目的上亦有所差别:美国家庭教育目的期望值不太高,旨在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让孩子自己去习得新的知识及能力,父母并不为子女的将来而担忧,只是将其个性中积极成分挖掘出来,指引孩子前进的道路,让孩子独自去旅行。
譬如:Bill Gates——微软公司主席和首席软件设计师,他小学时发现了自己在软件方面的兴趣,并于13岁开始了计算机编程,不畏惧未来,勇敢尝试的他,最终取得成功。
相比较之下,中国家庭教育目的期望值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正是这样一种体现,父母为孩子铺好未来的道路,让孩子专心致志投入学习,却极大忽视他们潜在的天赋及创造力。
因此,孩子们培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却忽视单词之间的相互贯通、联用,极大影响到孩子们的兴趣以及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其成绩下降,畏惧英语。
笔者指出,大多数英语学习者在翻译时直译了文章,或者轻描淡写译出文章大意,并没有深入去感悟文章的中心思想,没有深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只是以偏概全去翻译文章,效果自然不佳。
从肢体语言的角度看,不同领域也有不尽相同的含义。
众所周知,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否定,高兴时张嘴呲牙,生气时瞪大眼睛似有火焰,痛苦忧伤时会眉头紧锁、面无表情,因为人类天生的面部表情并不受文化的制约。
另一方面,中国对OK手势的理解是数字“0”或“3”,在西方国家却用来征求对方意见或回答对方征求意见的回话;中国对V手势的理解是数字“2”,在西方国家大多表示胜利“Victory”;在中国,竖起大拇指表示夸奖、敬佩对方,在西方国家更多用来表示搭乘车。
见面时,西方人较讲究“见面礼仪”,女性间的“亲吻礼”,特别在于久别重逢的母女,而在中国,却是少之又少的情景,较多的是二者间的握手、拥抱。
由此表明,中西风俗习惯的差异极大程度上抑制了二者间的交流理解。
随着中国日益走向国际化市场,与西方交流合作也日益增多,汉文化中的肢体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西方文化习俗的影响,做到了中西文化完美的契合。
但中国传统文化仍然是根深蒂固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自卑而尊大,贬己而尊人”则被视为汉文化的传统美德。
而西方人却旨在追求个人主义,为实现平等自由、个人隐私以及自我发展的传统原则思想。
3 克服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影响的途径和策略首先熟悉中西文化差异。
中西方文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他们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風俗文化,英语学习者要学好英语,不仅仅要深度理解词根、语法、句意,了解西方文化历史背景以及风俗习惯更是提高英语水平的一个大的工程。
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可以理解西方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感受异国风情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多查阅西方国家历史文化的相关书籍、资料,多观看西方电影,更有甚者,学习英文歌曲,都能在其中习得新的知识,感悟语言的魅力,拉近中英的距离,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及水平。
其次培养英语交际能力。
增强对英语国家的了解、锻炼学生口语,有助于提高英语交际运用能力。
学习英语是为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疏通国与国之间的脉络,做到和平共处。
口语在国际、生活上都占相当高的地位,学习者学习英语的同时,难点亦是口语的表达。
中国学生含蓄,以文字代替语言,西方国家学生开放,以语言与他人交流。
由此可见,口语的培养是必不可少了,学生自觉主动锻炼口语语感,老师督促同学口语练习,为学生培养出一定的环境,用配音来展示学生的风采。
最后转变传统思维方式。
在英语的学习中,将中西结合考虑周到就要求一改以往死记硬背,倡导单词联想法,将每一个单词都灵活运用到文章甚至生活中。
根据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为自己量身制定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当中国的传统式碰上西方国家的开放式,要学会判断哪种方法更利于英语学习,选择其一又或者二者相结合,创造出双赢甚至多赢。
与此同时,深入了解双方文化的特点,民族心理、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对肢体语言在中西文化中要规范礼仪文明,入乡随俗的信仰也会更多的避免交际失误。
4 结语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语言应用能力,体现在英语交际能力以及国际交流能力。
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与其他国家的合作越来越多,这就要求中国不断建立起彼此间良好的合作关系。
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意识到文化在国际交流间的重要性了,而交际能力也离不开对其他国家文化的了解。
我们不仅要掌握语言的表面形式,还要熟悉语言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学习中西方文化差异是培养交际能力的基础,对英汉两种语言差异性原因进行比较研究,不断探索语言的文化内涵,不断实践国际交流合作,就能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度。
中国要发展、要富强,就要做好国际间的交流,与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创造共同的精神文明世界!参考文献[1]王爱支.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阅读的影响[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8,26(1):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