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学解-韩愈

合集下载

韩愈进学解

韩愈进学解

作 為 文 章 , 其 書 滿 家 。
沈 浸 醲 郁 , 含 英 咀 華 。
、)
長少
可 謂 成 矣 。
先 生 之 於 為 人 ,
通 於 方 , 左 右 俱 宜
始 知 學 , 勇 於 敢 為
:。
• •
指命 躓跋 命與 ,前 運仇 絆躓 不謀 倒後 佳: 。: 。司 進
命退 之無 神據 與。 仇跋 敵、 共踩 謀踏 ,;
先 生 之 於 業 ,
恆 兀 兀 以 窮 年 :
焚 膏 油 以 繼 晷 ,
多 務 得 , 細 大 不 捐
纂 言 者 必 鉤 其 玄 。
記 事 者 必 提 其 要 ,
不 停 披 於 百 家 之 編
不 絕 吟 於 六 藝 之 文
先 生

。,
• • •
障苴觝
: 防
ㄐ ㄩ

: 通
堵襯「
。墊牴
。」




補觝
玉 札 丹 砂 , 赤 箭 青 芝 ,

俊容紆 登
傑 。
舒 緩 者 為 美 材 ;


餘 為 妍 , 卓 犖
ㄌ ㄨ
明 選 公
: 用 人 明

ˋ
絕ㄛ , 出為 選 眾傑 才 者: 公 為從 平


校紆登 短餘明 宰量為選 相長妍公 之,,, 方惟卓雜 也器犖進 。 是為巧 適傑拙 者,, ,

絕 類 離 倫 : 超 群 出 眾 。
其 遇 於 世 何 如 也 ?
絕 類 離 倫 , 優 入 聖 域
吐 辭 為 經 , 舉 足 為 法
是 二 儒 者 ,
逃 讒 於 楚 , 廢 死 蘭 陵

《进学解》详解版

《进学解》详解版

缩成一个四字成语,用来比喻进退两难。
〖例句〗见到自己的两位领导因为自己的问题激烈地争执 起来,他~,非常狼狈。
2、【各得其宜】 〖解释〗每一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出处〗语源于《易经· 系辞下》: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原指每个人都得到满足。韩愈巧妙地将所字变成宜字,
指每一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第四类是还有一些四字结构的词语,今天人们仍然在使 用,作用已经接近成语,如: 左右具宜、较短量长、绝类离伦、安坐而食、动而得谤、 人之瑕疵,诸如此类四字短语,在《进学解》中,比比
《春秋》谨严,《左氏》浮夸(古今 异义词,文辞华美),《易》奇而法, 《诗》正而葩(pā,华丽);下逮 (及)《庄》《骚》,太史所录,子 云、相如,同工异曲:先生之于文, 可谓闳(hóng,宏大)其中而肆(豪 放)其外矣。
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 具宜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然而 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 踬后动辄得咎暂为御史遂窜南夷 三年博士冗不见治命与仇谋取败 几时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头童齿豁竟死何裨不知虑此反教 人为
[唐] 韩愈
作者介绍
韩愈,字退之。著名文 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 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 代 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因为 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之为韩昌黎,死后 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他家境贫穷,幼 年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后才任宣武节度 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等职,中间曾几度被 贬。著《昌黎先生集》四十卷,散文题材广泛, 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
题 解
“进学”,指增进学问,为使学业有所进。 “学”包括两方面意思,它既指一般的学业, 也可以指一个人的品德修养,这就是文中所说 的“业”与“行”两个方面。 “解”,即辩解,论析,是我国古代一种 文体的名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论、说、 议、辨、原) “进学解”,指解释增进学业和品德修养。 作者指出增进业、行的方法在于“勤”与 “思”,目的是“业精”“行成”。作者假托 向学生训话,勉励他们在学业、德行方面取得 进步,学生提出质问,他再进行解释,故名

韩愈《进学解》原文、译文与题解

韩愈《进学解》原文、译文与题解

韩愈《进学解》原文、译文与题解>韩愈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其《师说》和《进学解》堪称教师、学人必读之经典。

《师说》已入中学语文教材,大家比较熟悉。

《进学解》除了“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以外,知之者甚少。

其实《进学解》一文非常耐读。

一、《进学解》原文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

拔去凶邪,登崇畯良。

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

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

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

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抵排异端,攘斥佛老。

补苴罅漏,张皇幽眇。

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

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

沈浸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

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

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

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

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

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暂为御史,遂窜南夷。

三年博士,冗不见治。

命与仇谋,取败几时。

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头童齿豁,竟死何裨。

不知虑此,而反教人为?“先生曰:“吁,子来前!夫大木为杗,细木为桷,欂栌、侏儒,椳、闑、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

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馀为妍,卓荦为杰,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

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

唐宋散文韩愈进学解(共49张PPT)

唐宋散文韩愈进学解(共49张PPT)

课文解读——第一段
①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学舍)下,诲之曰: 业精于(由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随俗)。方 今圣贤相逢,治具(法令)毕张(全部实施),拔去凶邪 ,登(提拔、选拔)崇(推荐)畯(俊)良。
①国子先生清晨来到太学,把学生召集来站在讲舍之下,训导他 们说:学业因为勤奋才可能精湛,如果贪玩就会荒废;德行因为 思考才可以形成,如果随大流就会毁掉。当今朝廷,圣明的君主 与贤良的大臣遇合到了一起,规章制度全都建立起来了,它们能 铲除奸邪,推荐提拔优秀人才。
先生少年就知道好学,敢作敢为,长大以后,又通晓礼义,且 行为得体。先生对于做人,可以说是非常成熟的了吧。可是, 在官场上不被人所信任,私交上也没人帮助你。进退两难,一 举一动都会招来过错。
暂为御史,遂窜(被贬谪)南夷;三年博士,冗(闲散 )不见(现)治(政绩);命与仇谋(谋合),取(招 致)败几时;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头童(脱 落)齿豁(缺损),竟(就是)死何裨(补益)。不知 虑此,反教人为(句末语气词,呢)?
占(具备)小善者率(都)以录(被录用),名一艺者 无不庸(被任用)。爬(梳理、整治)罗(搜罗)剔抉 (选择),刮(改变)垢(缺点)磨光。盖有幸而获选 ,孰云(哪里会有)多而不扬(被提拔举用)。
略微有点儿优点的人都会被录用,能掌握一种经书的人都会被 任用。选拔人才并且培养造就人才。只有才行不够而侥幸被选 拔上来的人,哪里会有学行优长却没有被推举的人呢?
当了一段时间的御史,又被贬逐到边远的南方。当了三年的博士, 懒懒散散,也没表现出什么政绩。命运和仇敌相谋合,屡次招致失 败。冬天天气暖和,你的孩子还要叫冷;年岁本来富饶,你的妻子 还要喊饿。头发也光了,牙齿也缺了,你就是死了,又于事何补呢 ?你不想一想这些,还要来教训人,这是为什么呢?

《进学解》拼音版,带全文注音(韩愈)-文言文

《进学解》拼音版,带全文注音(韩愈)-文言文

jìn 进xué 学jiě 解 [táng 唐 ]hán 韩yù 愈guó 国zǐ 子xiān 先shēng 生chén 晨rù入tài 太xué 学,zhāo 招zhū 诸shēng 生lì 立guǎn 馆xià下 ,huì 诲zhī 之yuē 曰 :“yè 业jīng 精yú 于qín 勤 ,huāng 荒yú于xī嬉 ;xíng 行chéng 成yú于sī思 ,huǐ 毁yú 于suí 随 。

fāng 方jīn 今shèng圣xián 贤xiāng 相féng 逢 ,zhì 治jù 具bì 毕zhāng 张 。

bá 拔qù 去xiōng 凶xié 邪 ,dēng 登chóng 崇jùn 畯liáng 良 。

zhàn 占xiǎo 小shàn善zhě 者shuài率yǐ以lù录,míng名yī一yì艺zhě者wú无bù不yōng 庸 。

pá爬luó罗tī剔jué抉,guā刮gòu垢mó磨guāng光 。

gài盖yǒu有xìng幸ér而huò获xuǎn选,shú孰yún云duō多ér 而bù不yáng扬?zhū诸shēng生yè业huàn患bù不néng能jīng精 ,wú无huàn患yǒu有sī司zhī之bù不míng明;xíng行huàn患bù 不néng能chéng成,wú无huàn患yǒu有sī司zhī之bù不gōng公 。

唐韩愈进学解赏析

唐韩愈进学解赏析

唐韩愈进学解赏析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

拔去凶邪,登崇畯良。

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

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

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

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觝排异端,攘斥佛老。

补苴罅漏,张皇幽眇。

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

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

沉浸醲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

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

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

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

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

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暂为御史,遂窜南夷。

三年博士,冗不见治。

命与仇谋,取败几时。

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头童齿豁,竟死何裨。

不知虑此,而反教人为?”。

先生曰:“吁,子来前!夫大木为杗,细木为桷,欂栌、侏儒,椳、闑、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

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馀为妍,卓荦为杰,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

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

荀卿守正,大论是弘,逃谗于楚,废死兰陵。

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

犹且月费俸钱,岁靡廪粟;子不知耕,妇不知织;乘马从徒,安坐而食。

《进学解》原文、译文及赏析

《进学解》原文、译文及赏析

《进学解》原文、译文及赏析韩愈《进学解》,旧是年韩愈四十六岁,在长安任国子学博士,教授生徒。

全文假托先生劝学、生徒质问、先生再予解答,故名《进学解》;实际上是感叹不遇、自抒愤懑之作。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进学解》原文、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进学解唐代:韩愈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

拔去凶邪,登崇畯良。

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

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

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

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觝排异端,攘斥佛老。

补苴罅漏,张皇幽眇。

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

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

沉浸醲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

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

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

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

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

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暂为御史,遂窜南夷。

三年博士,冗不见治。

命与仇谋,取败几时。

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头童齿豁,竟死何裨。

不知虑此,而反教人为?”先生曰:“吁,子来前!夫大木为杗,细木为桷,欂栌、侏儒,椳、闑、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

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馀为妍,卓荦为杰,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

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

进学解的赏析

进学解的赏析

进学解的赏析进学解的原文赏析韩愈《进学解》,旧说作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

是年韩愈四十六岁,在长安任国子学博士,教授生徒。

进学,意谓勉励生徒刻苦学习,求取进步。

解,解说,分析。

全文假托先生劝学、生徒质问、先生再予解答,故名《进学解》;实际上是感叹不遇、自抒愤懑之作。

__分三段。

第一段是国子先生勉励生徒的话。

大意谓方今圣主贤臣,励精图治,注意选拔和造就人才。

故诸生只须在“业”和“行”两方面刻苦努力,便不愁不被录用,无须担忧用人部门的不明不公。

“业”指学业,读书、作文都属于“业”。

“行”指为人行事,所谓“立言”即发表重要见解也属于“行”。

韩愈认为这二者是主观修养的重要方面。

例如他曾作《五箴》以儆戒自己。

其中《游箴》感叹自己少年时学习的劲头和精力很足,而如今年岁大了,便不如少时了;痛心地说:“呜呼余乎!其无知乎!君子之弃,而小人之归乎?”可见他始终念念不忘学业之重。

又《行箴》要求自己的言行合乎正义,认为这样做了,便虽死犹生。

还说“思而斯得”,要求自己一言一行都须认真思考。

可见《进学解》中关于“业”和“行”的教诲都不是泛泛之语,而确是韩愈所执著的立身处世之大端。

第二段是生徒对上述教诲提出质问。

大意谓先生的“业”、“行”均很有成就,却遭际坎坷,则业精行成又有何用呢?先说先生为学非常勤勉,六经诸子无不熟读精研,叙事之文必记其要略,论说之文必究其深义,夜以继日,孜孜不倦;次说先生批判佛、老,力挽狂澜,大有功于儒道;再说先生博取先秦西汉诸家文字之长,写作古文已得心应手;最后说先生敢作敢为,通晓治道,为人处事,可谓有成。

这四个方面,一、三相当于“业”,二、四相当于“行”。

验之韩愈其他诗文,可知这里生徒所说实际上是韩愈的自我评价。

以学而言,他曾说自己“究穷于经传史记百家之说”,“凡自唐虞以来,编简所存……奇辞奥旨,靡不通达”(《上兵部李侍郎书》),并能穷究奥妙,达于出神入化之境。

以文而言,他以“文书自传道,不仗史笔垂”(《寄崔二十六立之》)自许,欲以古文明道,传世不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段是学生对先生“进学”教诲的反驳,分两层完全推倒先生的 说法。第一层从“先生欺余哉”至“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赞颂 先生是一位业精行成的人。第二层从“然而公不见信于人”至段末,指 出先生“无幸”被重用,遭遇可悲,公务上得不到别人的信任,私交上 得不到朋友的帮助,仕途坎坷,进退无由,甚至落得对家庭都不能保证 妻儿无饥无寒的悲惨境地。
本段借学生之口,讥讽执政者贤愚不辨,大材小用,抒发作者不被重 用反遭贬谪的愤愤不平。这段文字是全文重点之所在。
第三段:先生自责(一)
先生曰:“吁(xū,唉),子来前!夫大
木为杗(máng,房梁),细木为桷(jué,方形屋椽),欂栌
侏儒 ,椳 闑 (bólú斗拱,方木)、
(短柱)
(wēi门枢臼)、 (niè门中央所
第一段:先生训示
国子先生晨(名词作状语,在早晨) 入太学,招 诸生立馆(学舍)下,诲huì之曰:“业精于勤 荒于嬉xī;行(德行)成于思(思考)毁于随(因循随 俗)。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法令) 毕张(全部实 施),拔去凶邪,登崇(提拔)畯(jùn同“俊”)良。
译:国子先生清晨来到太学,把学生们召集来,站在讲舍之下,训
课堂检测(一):字词解释
(1)国子先生晨入太学:名词作状语,在早晨。 (2)长通于方:礼法 (3)治具:法令 (4)方今圣贤(圣君贤臣)相逢,治具(法令) 毕张(全部实施),拔去凶 邪(凶恶奸邪的人),登崇(提拔)畯(jùn同“俊”)良。
译:当今圣君与贤臣相遇合,各种法令(规章制度)全都得以实施, 它们能铲除凶恶奸邪之人,提拔优秀人才。
(爬梳)
(搜罗) (tī剔除) (jué选择)
刮(改变)垢(gòu缺点)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shú)云多而
不扬(提拔举用)。诸生业患(担心)不能精,无患有司(选拔人才的
官员)之不明(明察);行微有点儿优点的人都会被录用,能治一种经书的人都不会被抛弃。选拔人 才并且培养造就人才。只有才行不高的侥jiǎo 幸xìng被选拔,绝无才行优秀者不蒙提 举。各位学生,只怕你们的学业不能精湛,不要担心选拔人才的人眼睛不亮;只怕你
第四段:先生自责(二)
“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yóu,同“由”,符合)其统,言虽多 而不要(yāo,求)其中(zhòng,要旨),文虽奇而不济于用, 行虽修而不显于众,犹且月费俸fèng钱,岁靡(mí消耗) 廪(lǐn粮仓)粟sù;
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因为昌黎 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之为韩昌黎,死后 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他家境贫穷, 幼年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后才任宣 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等职,中 间曾几度被贬。著《昌黎先生集》四十卷, 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 质朴,气势雄壮。
写作背景
韩愈仕途坎坷,大起大落,而几次起落都是由于参与政治, 关心时局,对朝政发表意见,最终遭受打击。这样的经历使他对 读书人的遭遇,对人才使用问题非常重视。《旧唐书·韩愈传》: “复为国子博士,愈自以才高,累被摈bìn黜chù,作《进学解》 以自嘲。执政览其文……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 显然这是韩愈有感于自己的仕途遭遇,而抒发自己遭到贬斥不被 重用发牢骚的一篇文章。所谓“自嘲”,就是自鸣心计和自我解 嘲。
沉浸醲(nóng,醇厚)郁,含(品味)英咀(jǔ,咀嚼 jué)华,作为(写 作)文章,其书满家。上规 (效法)姚、姒(sì)(指虞夏时代的著作), 浑浑无涯;《周诰gào 》《殷yīn 盘》,佶屈(jí,曲折) 聱牙 (áo,拗口) ;《春秋》谨严,《左氏》浮夸(古今异义词,文辞华 美),《易》奇而法,《诗》正而葩(pā,华丽);下逮(及) 《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先生之 于文,可谓闳(hóng,宏大) 其中而肆(sì豪放) 其外矣yǐ。
译:沉浸在如醇chún厚美酒般的典籍中,咀嚼jué品味着它们的精华,写起文章来, 一屋子堆得满满的。上取法于虞、夏之书,那是多么的博大无垠啊,周诰gào文、 殷盘铭,那是多么的曲折拗ào口啊。《春秋》是多么的谨严,《左传》又是多么 的铺张。《易经》奇异而有法则,《诗经》纯正而又华美。下及《庄子》、《离 骚》、太史公的《史记》,以及扬雄、司马相如的著述,它们虽然各不相同,美 妙精能这一点却都是一样的。先生对于文章,可以说是文章内容丰富而且文笔豪 放。
们的德行无所成就,不要担心他们做不到公平!”
六经:儒家以六经为六艺,一艺则为一经。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在
晚年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
先生从业务学习、品德修养两方面 对“进学”进行解释,阐chǎn明进学道 理,勉励学生注意加强自身修养,借以引 起下文的议论。作者先提出一个观点: “业精于勤荒于嬉xī,行成于思毁于随。” 对学子提出“业精”“行成”的“进学” 标准。接着称颂政治清明,有司选拔任用 公正。
第二段:虚拟学生诘jié难
言未既(结束),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zāi!弟子事先生 于兹(zī这时)有年(多年)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六经)之文,手不停 披(翻阅)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史书类典籍)必提(概括)其要(纲要),纂 zuǎn言者(论说类典籍)必钩(探索)其玄(xuán深奥的道理);贪多务得,细大 不捐(juān舍弃) ;焚膏gāo油以继晷(guǐ ,日影 ),恒兀兀(wù劳累的样子) 以穷(尽)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译: 地榆、朱砂,天麻、龙芝这四种名贵药材,牛尿、马屁菌, 坏鼓的皮,全都收集,储藏齐备,等到需用的时候就没有遗缺的,这 是医师的高明啊;选拔人才既明察又公正,聪明和笨拙的人都得到合 理进用,有的人有才气而从容不迫,而成为美好,有的人豪放而成为 杰出,比较各人的短处,衡量各人的长处,按照他们的才能品格分配 适当的职务,这是宰相的治国方术啊!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与句子。 2.理解文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的观点及其对我们修业进德的现实意义。
3.学习本文反话正说,巧于避忌,机智得体的表 达技巧。
4.理解文义,并积累出自文中的成语。
题解:《进学解》
“进学”,指增进学问,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所进步。 “学”包括两方面意思,它既指一般的学业,也可以 指一个人的品德修养,这就是文中所说的“业”与 “行”两个方面。
“解”,即辩解,论析,是我国古代一种文体的名 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论、说、议、辨、原)
“进学解”,指解释增进学业和品德修养。作者指 出增进业、行的方法在于“勤”与“思”,目的是 “业精”“行成”。作者假托向学生训话,勉励他们 在学业、德行方面取得进步,学生提出质问,他再进 行解释,故名“进学解”。
导他们说:“学业因为勤奋才可能精湛zhàn,如果贪玩就会荒废; 德行因为思考才可以形成,如果随大流就会毁掉。当今圣君与贤臣 相遇合,各种法令(规章制度)全都得以实施,它们能铲除凶恶奸 邪之人,提拔优秀人才。
占(具备)小善者率(都)以录(录用),名一艺(指能治一种经书)者
无不庸 。爬 罗 剔 抉 , (用,被任用)
玉札zhá、丹砂、赤箭、青芝,牛溲(sōu)、马勃、败鼓之 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登(选拔)明(明 察)选公(公正),杂进巧拙,纡余(yū,屈曲,委婉) 为妍(美好) , 卓荦(luò)为杰,校(jiào,同“较”,比较)短量长,惟器(才能) 是 适(合理使用)者,宰相之方(治国方术)也。
这段极力颂扬当今圣君贤臣的话,说他们千方百计网罗造就人才有大
功大德。说他们又公又明是障眼法,真正用意是放一个破绽zhàn,让学生抓 住把柄bǐng,当靶bǎ子打。
课堂检测(一):字词和句子解释
(1)国子先生晨入太学:
(2)长通于方: (3)治具: (4)方今圣贤相逢,治具 毕张,拔去凶邪,登崇畯(jùn)良。
少始知(懂得)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礼法),左右具宜(得体): 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完美)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 友,跋(踩)前踬(zhì,绊倒)后,动辄zhé得咎jiù。暂为御史,遂窜(贬谪) 南夷;三年博士,冗(rǒng闲散) 不见(同“现”)治(治绩) ;命与仇谋 (谋合),取(招致)败几时;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头童(脱 落)齿豁(huō缺损),竟死何裨(bì补益)。不知虑此,反教人为?”
扂 楔 各得其宜 竖的短木)、 (diàn门闩)、 (xiē门两旁所立的长木柱),

施(建设)以成室者,匠氏之工(技巧)也;
译: 国子先生说:“唉,你到前面来啊!要知道那些大的木 材做屋梁,小的木材做瓦椽chuán,做斗栱gǒng,短椽的,做门 臼jiù、门橛jué、门闩shuān、门柱的,都量liáng材使用,各适 其宜而建成房屋,这是工匠的技巧啊。
译: 话还hái没说完,队列中有个人笑着说:“先生是在欺骗我们吧。学生跟着
先生,到今天也有多年了。先生口里就没有停止过吟诵六经之文,手里也不曾停止 过翻阅诸子之书;史书类典籍一定总结掌握其纲要,论说类典籍一定探索其深奥隐 微之义。贪图多得,务求有收获,不论无关紧要的还是意义重大的都不让它漏掉。 太阳下去了,就燃起蜡烛,一年到头,永远在那里孜zī孜不倦地研究。先生对于学 业,可以说是够勤奋了吧。
抵排异端,攘(rǎng驱除)斥chì佛老,补苴(jū鞋里垫的草,名词作动词,填补) 罅(xià,裂缝)漏(缺漏),张皇(阐发;皇,大)幽(深奥)眇(miǎo,微小);寻 (钻研)坠绪(已坠落不振的儒学)之茫茫,独旁搜(发掘jué)而远绍(shào继承), 障(止,阻止)百川而东(使动,使...向东流)之(代百川比喻其他学说),回(挽回) 狂澜lán于既倒:先生之于儒,可谓劳 (立功劳)矣yǐ。
昔者孟轲好辩,孔道(学说)以明(阐明) ,辙 (车轮碾niǎn过的痕迹) 环天下,卒老(终老)于行(háng道路);荀卿守正,大论是弘(弘扬),逃 谗于楚,废 (丢官) 死兰陵:是(这)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 (超越)类离(超越)伦(同类),优(优泰,宽裕)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