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故事活动教案:小鸭找朋友
幼儿园小班语言《小鸭找朋友》教案精选

幼儿园小班语言《小鸭找朋友》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可爱的动物》,详细内容为《小鸭找朋友》。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小鸭的生活习性和特征,提高他们对动物的兴趣。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激发他们主动与同伴交流的愿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通过观察、表达,理解故事内容,学会与同伴交往。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礼貌用语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鸭手偶、故事挂图、卡片、音效设备。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佩戴小鸭手偶,模仿小鸭的叫声和走路姿势,引起幼儿兴趣。
(2)邀请幼儿模仿小鸭,共同进行“小鸭找朋友”的游戏。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述故事《小鸭找朋友》,引导幼儿观察故事挂图,理解小鸭找朋友的过程。
(2)针对故事中的重点内容,如小鸭遇到的动物朋友、礼貌用语等,进行提问和讲解。
3.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发放卡片,让幼儿找出故事中出现的动物朋友,并进行分类。
(2)邀请幼儿用画笔和颜料,画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4. 小组讨论(5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小鸭在找朋友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
(2)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幼儿倾听并学习。
(1)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故事内容,强调礼貌用语和良好交往的重要性。
(2)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与同伴交流,用礼貌用语问候。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小鸭找朋友》2. 故事重点内容:(1)小鸭遇到的动物朋友(2)礼貌用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最喜欢的小动物,并用礼貌用语向它问好。
2. 答案示例:(1)小动物:小狗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观察他们在实践环节的表现,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1)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共同完成作业。
《小鸭找朋友》幼儿园小班教案

《小鸭找朋友》幼儿园小班教案一、教学内容《小鸭找朋友》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快乐成长》第三单元“我们都是好朋友”,具体内容包括:故事《小鸭找朋友》、儿歌《小鸭的朋友在哪里》以及相关游戏活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
2. 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复述故事和儿歌。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懂得与同伴分享快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和儿歌的内容,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难点:让幼儿学会与同伴分享,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小鸭玩具、音乐播放设备。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实践情景,引导幼儿关注小鸭找朋友的过程,激发兴趣。
a. 老师讲述小鸭找朋友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b. 与幼儿互动,询问他们是否有好朋友,好朋友之间应该怎样相处。
2. 故事学习:学习故事《小鸭找朋友》,理解故事内容。
a. 老师分角色朗读故事,让幼儿跟读。
b. 讨论故事中小鸭找朋友的过程,引导幼儿理解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
3. 儿歌学习:学习儿歌《小鸭的朋友在哪里》,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
a. 老师示范演唱儿歌,让幼儿跟唱。
b. 分组进行儿歌表演,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4. 游戏活动:开展“小鸭找朋友”的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
a. 老师讲解游戏规则,组织幼儿进行游戏。
b. 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懂得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小鸭找朋友》2. 儿歌歌词:《小鸭的朋友在哪里》3. 游戏活动:小鸭找朋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和小鸭一起找朋友的过程。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与同伴一起找朋友的过程,鼓励他们用色彩表达情感。
2. 作业题目:复述故事《小鸭找朋友》给爸爸妈妈听。
答案: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家长倾听并给予鼓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团队合作、表达等方面的进步,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幼儿园小班语言《小鸭找朋友》教案精选

幼儿园小班语言《小鸭找朋友》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材第四章《可爱的动物》,详细内容为《小鸭找朋友》的故事。
通过小鸭找朋友的过程,引导幼儿了解各种动物的特点,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故事中小鸭找朋友的过程,认识各种动物的特点。
2. 培养幼儿用简单语言描述动物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故事,让幼儿体会到友谊的珍贵,学会关爱他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用简单语言描述动物的特点。
难点:让幼儿理解故事中小鸭找朋友的过程,体会友谊的珍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鸭、各种动物玩具、故事挂图、录音机、磁带。
2. 学具:画纸、彩笔、动物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拿小鸭玩具,以游戏的形式请幼儿模仿小鸭走路、游泳等动作。
(2)引导幼儿观察小鸭的特点,如黄色的羽毛、扁扁的嘴巴等。
2. 故事讲解(10分钟)(1)教师播放故事磁带,让幼儿边听边看挂图。
(2)教师针对故事内容进行提问,引导幼儿回答。
(3)教师讲解故事中小鸭找朋友的过程,让幼儿了解各种动物的特点。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选择一种动物,如小猫,引导幼儿用简单语言描述小猫的特点,如“小猫是黑色的,有四条腿,会喵喵叫”。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拿出各种动物玩具,让幼儿选择一个喜欢的动物,用简单语言描述它的特点。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幼儿的发音和表达错误。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小鸭找朋友》2. 主要动物:小鸭、小猫、小狗、小猪、小鸟3. 描述动物特点的简单句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选择一个喜欢的动物,用简单语言描述它的特点。
2. 答案示例:小狗是黑色的,有四条腿,会汪汪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幼儿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
2.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在家庭中继续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用简单语言进行描述。
小班语言优秀教案《小鸭找朋友》5篇

小班语言优秀教案《小鸭找朋友》小班语言优秀教案《小鸭找朋友》精选5篇(一)教案名称:小班语言优秀教案《小鸭找朋友》教案目标:1. 培养幼儿对动物的认知和兴趣;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1. 动物的名称:小鸭、小猫、小狗、小鱼、小猪;2. 动物的特点:小鸭有黄色的羽毛,小猫有胡须,小狗有尾巴,小鱼有鳞片,小猪有尖尖的鼻子;3. 学习歌曲《小鸭找朋友》。
教学步骤:1. 游戏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玩一个动物认知游戏,出示不同动物的图片,并请幼儿说出动物的名称和特点。
2. 歌曲学唱(10分钟):教师通过示范和跟唱的方式教唱歌曲《小鸭找朋友》,帮助幼儿掌握歌曲的歌词和曲调。
同时,教师还可以用手势模拟小鸭和其他动物的动作,增加互动性。
3. 歌曲演唱(5分钟):教师让幼儿跟着歌曲演唱,并教授动作配合。
教师可以提问:“小鸭找到了谁?”,鼓励幼儿积极回答,“小鸭找到了小猫/小狗/小鱼/小猪。
”4.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根据歌曲内容,讲述小鸭找朋友的故事,重点介绍动物的特点和小鸭如何与其他动物成为朋友的经过。
教师可以用图片或玩具来配合讲解。
5. 角色扮演(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扮演一个角色,包括小鸭、小猫、小狗、小鱼和小猪。
教师给予幼儿指导,让幼儿根据角色设定进行表演。
6. 小结(5分钟):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教学内容,询问幼儿对动物特点的记忆和理解程度,并总结小鸭如何找到朋友的经历。
教学资源:1. 动物图片、玩具或手偶2. 提供教学歌曲《小鸭找朋友》的音频或视频。
评估方法:1. 教师观察幼儿的参与程度和对动物的认知表达能力;2. 教师通过提问和回答的形式,测试幼儿对故事和歌曲的理解程度。
拓展活动:1. 制作动物面具:提供幼儿动物的模板和装饰材料,让幼儿制作自己喜欢的动物面具。
2. 动物谜语:出示不同动物图片,提供相关线索,让幼儿猜测是什么动物,增加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逻辑。
《小鸭找朋友》教案(精选3篇)

《小鸭找朋友》教案(精选3篇)《小鸭找朋友》篇1对于渗透式领域的教材,还只是刚刚接触,对于单个领域目标的系统性把握还没有仔细研究,对于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把握也只是在接触到的活动中在思考,不够成熟,希望我的教学活动能引起大家的兴趣,我的个人观点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为什么选择本教材今天的活动主题是对新一轮教材的研讨,所以在活动前,选择渗透式领域课程中的什么内容作为今天的研讨案例,我曾经这样思考:1、选择的内容一定要遵循渗透式领域课程中的精神,针对刚开学的实际情况,尽量选择第一个话题中的内容,不破坏课程的系统性。
2、教材要有领域间相互渗透,能体现渗透式课程的“渗透”两字,但不是简单组合。
3、选择的教材应该有一点新意,或者说审视教材时有新的视角或观点,这样才能引起大家对活动的兴趣;4、教材反映的内容应该贴切或接近幼儿生活经验,便于幼儿的理解,能引起幼儿的共鸣。
有了这样的思考后,我就把目标锁定在了今天的语言活动《小鸭找朋友》上,因为它比较适合今天的研讨活动。
二、对教材的理解与修改小鸭找朋友是一个简单的故事,语言比较简单,有重复性,利于小班孩子的理解与学习。
故事中根据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让幼儿知道有的动物能和小鸭在池塘里玩,有的动物不能和小鸭在池塘里玩。
重复性的动物对话,适合小班孩子的语言发展水平。
但是课程的提示中从另一个角度——学说拒绝别人的礼貌用语来理解故事,我觉得跳出了平常故事教学的局限圈,是将语言与社会领域的有机结合,既可以在故事中发展语言,又可以在活动享受礼貌交往的快乐。
教材中也有我个人认为不尽合理的地方,我作了一些修改。
《小鸭找朋友》教案篇2一、活动目标:1.运用动觉、听觉和视觉感知理解图中的主要内容。
2.通过鸭子找朋友的对话描述,加强语言的完整性和连贯性练习,丰富相应词汇:飞、跳、游。
3.体验参加讲述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教学挂图、小鸭胸饰一个、小鸟、小兔、乌龟图片各一张、幼儿胸饰20个。
小班语言活动:小鸭找朋友(2篇)

小班语言活动:小鸭找朋友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学会礼貌用语:“请、对不起”。
2、初步培养遇事的沟通交往的能力,感受礼貌交往的快乐。
活动准备:1、小鸭子叫声;《小鸭找朋友》背景图。
2、小鸭、小兔、小狗、小青蛙活动图片。
3、头饰:小鸭、小兔、小狗、青蛙活动过程:一、谈话1、你们有自己的好朋友吗?2、我的好朋友是xx ,你的好朋友是谁?(引导幼儿用“我的好朋友是xx”、“xx是我的好朋友”说话。
)3、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与好朋友打个招呼。
(握握手、拥抱……)我们都有好朋友,好朋友在一起会生活的很高兴很快乐。
4、今天有一只动物宝宝也出来找朋友,是谁呢?播放小鸭叫声,并请幼儿模仿小鸭走路的样子和叫声。
5、小鸭会找谁做朋友呢?二、利用活动挂图,理解故事内容1、教师操作图片,初步理解故事,启发幼儿学说礼貌用语。
(1)小鸭看到小兔(小狗、小青蛙)时,会怎么说?小鸭邀请朋友时用到了“请”。
(2)小兔(小狗、小青蛙)会和小狗一起玩吗?为什么?小兔、小狗不能和小兔一起玩,会怎么说?它们用到了“对不起”。
小鸭找到朋友了吗?它找到的朋友是谁?它们心情怎么样?2、师幼合作讲故事,对话部分留给幼儿,请幼儿说出其中的礼貌用语。
提问:1、我们什么时候可以用“请”。
2、遇到什么情况时可以说“对不起”。
三、引导幼儿在表演故事中感受礼貌交往的快乐。
教师佩戴小鸭头饰,分别找出兔妈妈、小狗妈妈、青蛙妈妈佩戴头饰,请他们各自邀请自己的宝宝分成三组。
教师与全体幼儿集体进行表演。
四、续编故事小鸭和小青蛙在池塘里玩的可开心了,还会有谁会成为小鸭的好朋友呢?请幼儿模仿想到的小动物,在老师的帮助下表演故事。
(寿光市稻田镇幼儿园韩俊平小班语言活动:小鸭找朋友(2)小鸭找朋友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小班语言活动。
这个活动旨在帮助孩子们发展语言和社交技能,同时也增强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活动准备:1. 一些小鸭图像或玩具,每个小鸭上都有不同的编号。
2. 一副大号纸板。
幼儿园小班看图讲述活动教案《小鸭找朋友》(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小班看图讲述活动教案《小鸭找朋友》(三篇)目录:幼儿园小班看图讲述活动教案《小鸭找朋友》一幼儿园小班科学探究活动教案吸铁石找朋友二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会飞的小伞》三幼儿园小班看图讲述活动教案《小鸭找朋友》一【活动目标】1、情感态度目标:教育幼儿要喜欢交朋友,大家一起玩才快乐。
2、能力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安静的听别人讲述的能力,并鼓励他们在集体面前大声的表述。
3、认知目标:培养幼儿语言的完整性和连贯性,丰富词汇:走、跳、游。
【活动准备】1、教学挂图“小鸭找朋友”。
2、幼儿已熟悉音乐律动活动《找朋友》。
【活动重难点】重点:能比较完整、连贯的讲述出图片的主要内容。
难点:敢于在集体面前大声地讲述。
【活动过程】一、利用教学挂图导入。
出示教学挂图,用拉线不断拉出小兔、小鸟、小龟,引起幼儿的兴趣。
同时教师提问:它是谁?他什么样?谁来学一学!二、通过观察、提问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1、这是什么地方?谁在池塘里游泳?它自己玩心里高兴吗?2、看看,谁来了?小鸭会怎样邀请朋友呢?朋友又会怎样回答它呢?小兔(小鸟、小龟)会怎样说?三、运用已有经验讲述。
1、教师继续拉动拉线教具,让小兔、小鸟、小龟一一接近小鸭,让幼儿以集体回答的方式完整地讲述图中的主要内容。
2、请几名语言能力强的幼儿到前面( )讲述。
教师以鼓励的口吻和插话的方式帮助其完整、大声地讲述。
四、以“平行提问”的方式引进新的讲述经验。
1、再次拉动拉线教具,讲述图片内容。
一天小鸭来到池塘里游泳,他看见谁来了?怎么说的?对!他看见小兔了。
他说:你能和我一起游泳吗?我自己玩没意思。
小兔(小鸟、小龟)怎么回答的?小兔说:对不起,我不会游泳,你找别的朋友吧!后来谁飞来了?小鸭怎么说的?小鸟是怎么回答的?小鸭最后看见谁了?对,一只小龟爬过来。
他对小龟怎么说的?小龟又是怎么回答的?小龟说:好啊!我和你一起玩!小鸭终于找到朋友了,他心里怎么样?2、再次拉动教具,让幼儿一起边看图边连贯、完整地讲述。
小班教案《小鸭找朋友》(通用20篇)

小班教案《小鸭找朋友》小班教案《小鸭找朋友》(通用20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小鸭找朋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教案《小鸭找朋友》篇1活动目标:1、乐于参与讲述活动,感受小鸭找到朋友时快乐的心情。
2、初步感知、理解图片的主要内容,学习运用礼貌语言拒绝别人。
3、能对图片进行观察比较,并尝试连贯地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活动准备:1、课件:《小鸭找朋友》。
2、教学挂图:《小鸭找朋友》。
3、小鸭、小鸟、小兔子、小乌龟的头饰若干。
4、各种小动物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1、歌曲表演导入活动,引导幼儿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1)师幼一起进行歌曲表演《三只小鸭》,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说说对小鸭子的认识,初步感知讲述对象。
教师:小鸭子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本领?(3)出示挂图,引导幼儿了解故事发生的地点,猜测情节的发展。
教师:你们在图片上看到了什么?这是在什么地方?小鸭子在干什么?它为什么不开心?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2、逐一播放课件内容,幼儿尝试根据图片内容进行讲述。
(1)播放第一张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讲述。
教师:接着谁来了?小鸭会对它说什么?小鸟会怎么回答小鸭呢?小鸟很礼貌的拒绝了它,你能学一学吗?为什么不能和小鸭子一起游泳呢?(2)自由讲述第二张图片,通过提问引导幼儿了解拒绝小鸭子的原因。
教师:谁来了?小鸭子会怎样说?小兔子会答应吗?为什么?(3)讲述故事结局,引导幼儿感受小鸭找到朋友时快乐的心情。
教师:小乌龟会说什么?它们在做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小鸭子找到朋友后的心情是怎样的?3、出示教学挂图,幼儿完整地进行看图讲述,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鼓励幼儿根据教学挂图自由讲述。
(2)请幼儿合作讲述故事内容,鼓励幼儿学习有礼貌地拒绝别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故事活动教案:小鸭找朋友
设计意图:
《小鸭找朋友》这一故事内容简单、情节单一,特别是小鸭与朋友间的对话是简单的重复,适合小班幼儿的语言特点。
故事讲述了小鸭觉得自己一个人玩很无聊,于是一次又一次邀请朋友(小鸟、小兔、小乌龟)一起玩,在小鸭与朋友的对话中,让幼儿明白了小鸭要找的朋友是会游泳的小动物,同时又富有教育意义:只有和朋友一起玩,才是最开心的事,所以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小鸭要找会游泳的朋友,丰富相应的动词:游呀游、飞呀飞、跳呀跳、爬呀爬。
2、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初步学会说“对不起,我不会游泳。
”。
3、乐意参与活动,体验小鸭找到朋友后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重点是让幼儿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知道小鸭要找会游泳的朋友,同时体验到小鸭找到朋友后的快乐。
但由于小班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还无法完整讲述,有时只说了半句话就无法再说了,或者对于自己心中的想法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基于幼儿语言发展的这一情况,我确定本次活动的难点是:初步学说:“对不起,我不会游泳。
”
活动准备:FLASH《小鸭找朋友》,小鸭、小兔、小鸟、乌龟等动物挂饰若干,小青蛙、小鱼、小螃蟹、小狐狸和小猫等图片。
活动过程:
1、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嘎嘎嘎”谁来了?(出示小鸭)我们来跟小鸭打个招呼。
(小鸭你好)
瞧,小鸭在干什么呀?(游泳)小鸭子是怎么游泳的呀?谁会来做一做动作。
(和小朋友一起做小鸭游的动作)边做游泳的动作边说:“游呀游。
”
小鸭一个人游泳真没劲,他想找一些朋友和它一起玩,小鸭是怎么找朋友的呢,我们一起来看故事《小鸭找朋友》。
(这一环节主要是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以小鸭找朋友的方式自然引入下一环节。
)
2、分段欣赏故事。
(1)学习小鸟部分。
观看小鸟部分故事,提问:谁来了?(小鸟),小鸟飞来了,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鸟飞,边飞边练习说“飞呀飞”。
小鸟飞到了小鸭的身边。
小鸭对小鸟说:“你能和我一起游泳吗?”小鸟会不会游泳呀?(不会)
小鸟怎么说呀?(对不起,我不会游泳,你找别的朋友吧。
)请小朋友练习说“对不起,我不会游泳”。
再请男小朋友一起说这句话。
小结:小鸟不会游泳,所以有礼貌的拒绝了小鸭,小鸭继续找朋友。
(2)学习小兔部分。
观看小兔部分故事,提问:这次是谁来了?(小兔子)小兔子是怎么走路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兔走路,边学边讲“跳呀跳”。
小鸭对小兔说:“你能和我一起游泳吗?”小兔会游泳吗?(不会)
那么,小兔怎么说呢?(对不起,我不会游泳,你找别的朋友吧。
)请小朋友练习说一说“对不起,我不会游泳。
”。
再请女小朋友一起说这句话。
小结:小兔不会游泳,所以有礼貌的拒绝了小鸭,小鸭继续找朋友。
(3)学习小乌龟部分。
观看小乌龟部分故事,提问:谁来了?(小乌龟)小乌龟怎么走路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乌龟走路,边学边讲“爬呀爬”。
小鸭对小乌龟说:“你能和我一起游泳吗?”小乌龟会游泳吗?(会)
所以,小乌龟说?(好啊,我和你一起玩。
)请小朋友练习说一说。
小结:小鸭终于找到可以和它一起游泳的朋友了,小鸭心里怎么样?(很高兴)
(通过视听结合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教学过程中的提问,给幼儿提供表现的机会,幼儿在问答之中理解故事的内容。
)
3、完整欣赏故事。
这个故事好看吗?我们再来看一遍,想想小鸭找了哪几位朋友?
(1)完整欣赏故事《小鸭找朋友》。
(2)提问:小鸭找了哪几位朋友?(小鸟、小兔、小乌龟)
(3)最后谁和小鸭一起在河里游泳的?(小乌龟)
(让幼儿在看看听听中完整欣赏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4、分角色表演。
老师扮演小鸭子:瞧,老师现在变成谁啦?(小鸭子)我这只小鸭子要来找朋友了。
要求:请小朋友听好了,教师说:“小鸟们,你们好。
”小朋友们就扮演小鸟了;教师说:“小兔,你们好。
”小朋友们就扮演小兔了;以此类推,小朋友们表演不同的小动物,进行对话练习。
在对话过程中,请能力强的幼儿再次重复一遍“对不起,我不会游泳。
”进行巩固。
以集体形式进行故事表演。
(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特别是一些常见的小动物形象,深受小班幼儿的喜欢,通过教师来扮演“小鸭子”这一角色,全体幼儿按小动物的不同出场顺序来依次扮演“小鸟、小兔、小乌龟”,以教师问幼儿答的形式来互动,不仅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还能充分让他们表现自我、大胆说话。
)
5、知识拓展。
小鸭子找到了小乌龟陪它游泳,心里真高兴。
那么,除了小乌龟可以陪小鸭子游泳外,还有哪些小动物也可以陪小鸭子游泳的呀?(小青蛙、小鱼、小螃蟹等)
(让幼儿在了解小鸭要找会游泳的朋友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还有哪些小动物会游泳,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
6、教师总结。
和朋友们一起玩最开心,我们一起和小鸭子玩吧。
(带幼儿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如果将知识拓展这一环节和分角色表演这一环节有效结合起来,或许会比单独的将他们分开要效果更好。
在幼儿回答问题时还要进一步强调幼儿说话声音要响亮,吐字要清楚,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能够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达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视听结合虽然能更好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但在第一遍欣赏故事时,让幼儿以听为主,幼儿的注意力就会被故事内容所吸引。
再让幼儿看,这样效果会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