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常见妇科疾病的中医预防与保健-精选资料
妇科中医保健方案

妇科中医保健方案妇科是指专门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临床医学科,中医保健方案对于妇科疾病的预防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保健方案的特点是综合、个体化和独立性。
以下是一份妇科中医保健方案,旨在帮助女性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一、饮食调理:1.均衡饮食:合理搭配各类食物,尽量摄取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
避免暴饮暴食和油腻食物,减少糖分摄入。
2.注意营养补充:女性更容易缺乏铁、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可以适量补充富含这些营养素的食物或药物。
3.经期调理:注意调理月经周期,避免经期过度劳累或情绪波动。
平时饮食可多摄取黑豆、黑芝麻、红枣等食物,有助于经期调理。
二、心理调适:1.善于调节情绪:学会积极应对生活压力,保持心情愉快,避免焦虑、悲伤等情绪对身体的不良影响。
2.锻炼身心:适量参与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放松身心,舒缓压力。
3.社交活动:与亲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交流和分享心情,增加生活乐趣。
三、中医保健方法:1.经络保健:可以通过经络保健来促进血液循环。
常见的方法有推拿、拔罐、艾灸等,可经常按摩经脉,有助于改善子宫血液供应。
2.穴位保健:按摩一些特定穴位也有助于妇科保健。
如“关元”穴位位于脐中,按摩该穴位可以促进子宫的健康。
3.草药调理:中药中有许多对妇科疾病有良好疗效的草药。
但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和使用,注意避免过敏和药物不良反应。
四、生活习惯调整:1.睡眠充足: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每晚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并保持规律的作息。
2.避免寒湿侵袭:寒湿是引起妇科疾病的常见因素之一,应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尤其是经期和妊娠期。
五、定期体检:建议女性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妇科体检,早期发现和治疗疾病,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妇科中医保健方案是一个综合性的保健计划,包括饮食调理、心理调适、中医保健方法、生活习惯调整和定期体检等方面。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女性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预防妇科疾病的发生,提高身体免疫力,改善生活质量。
浅谈中医对于妇科病的预防与保健

浅谈中医对于妇科病的预防与保健我国城市已婚女性妇科常见病患病率不断升高。
对此,中医妇科专家建议应当加强女性健康教育,提高女性自我保健意识,倡导科学合理的中医保健护理方法。
标签:妇科预防保健中医健康针对于妇科疾病的预防与妇女保健,中医妇科学作为一门运用中医学理论研究妇女生理病理特点和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临床学科,以整体中医观念为主导思想,系统地研究妇女生理病理特点和特有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
1.中医对妇科病的预防中医妇科保健旨在贯彻“预防为主”的精神。
由于妇女有经、孕、产、乳等特点,更需重视卫生保健的特点功达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减少妇科疾病发生,保障妇女的身体健康。
中医治疗妇科病是以整体观、辨证观为指导,通过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并结合现代先进的诊断技术,根据疾病不同的证候、个体的体质、不同的时令、地域等分清疾病的寒、热、虚、实,进行辨证施治,根据不同的疾病、不同的证型选用滋肾补肾、疏肝养肝、健脾和胃、调理气血、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等治疗方法,全面调节机体脏腑功能,使气血流通,脏腑功能协调,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现在,由于环境污染、竞争压力、工作节奏加快、生活方式改变等诸多因素影响,妇科疾病谱发生很大改变,特别是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综合征、经前期紧张综合症、围绝经期综合症、反复流产等妇科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
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独特理论体系和临床疗效的中医,已成为预防、治疗诸多妇科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2.中医对妇科病的保健措施2.1经期卫生中医认为,月经期由于盆腔充血,胞宫经血下行,血室开放,抵抗力减弱,又容易发生情绪波动,若不注意摄养可导致妇科疾病,可以从中医方面对经期进行调节。
中医认为,经期失血可导致气血损耗,机体易感疲劳,故不宜作超越本身体力的劳动或作剧烈运动,并应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充沛的精力;同时,中医认为,经期胞宫气血空虚,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冒雨涉水或冷水淋洗、游泳等,以防止月经失调、痛经、带下及妇科杂病;在饮食上,中医建议经期不宜过食辛辣香燥伤津食物,以免耗伤阴血或热迫血妄行;心情舒畅经期因经血下注,阴血不足,肝气易郁,情绪容易失控,或忧思烦怒,以致气血逆乱,导致月经失调等症,故应保持心情舒畅,维持气血正常运行,避免疾病发生;同时,中医严禁房事经期血室开放,故应严禁房事及盆浴、坐浴,防止病邪入侵,保持外阴和阴道清洁,勤换内衣内裤。
妇女常见疾病预防保健知识通用版

妇女常见疾病预防保健知识通用版妇女常见疾病的预防和保健是每位女性都应该重视的问题。
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的提高,人们对妇女健康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为了帮助广大女性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妇女常见疾病的预防和保健知识,本文将从女性生理特点、常见疾病的预防以及日常保健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和解析。
一、女性生理特点女性的生理特点与男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决定了女性在妇科健康方面需要特别的关注和保护。
首先,女性的生殖系统相对较为复杂,包括卵巢、子宫、输卵管等器官,因此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影响。
其次,女性的激素变化较为频繁,例如月经周期、孕产过程以及更年期等,在这些生理情况下,女性容易出现一些特定的问题和疾病。
另外,女性的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感染一些病原体,如霉菌、细菌等。
因此,了解女性的生理特点对于妇女常见疾病的预防和保健至关重要。
二、常见疾病的预防1. 子宫颈癌子宫颈癌是妇女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密切相关。
为了预防子宫颈癌的发生,妇女应该定期进行子宫颈癌筛查。
常见的筛查方法包括涂片、HPV DNA检测等。
此外,还可以接种子宫颈癌疫苗,以增强对HPV的免疫力。
此外,注意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性行为过度频繁,减少感染的风险。
2. 乳腺癌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此对于妇女来说,乳腺癌的预防尤为重要。
首先,自我检查是乳腺癌预防的重要一环。
每月定期自检乳房是否有肿块或异常感觉,如果出现异常,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
其次,进行定期的乳腺筛查,如乳腺超声和乳腺X 光等。
此外,注意饮食的均衡,多摄取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并避免暴饮暴食、高脂饮食等不良习惯,可以帮助乳腺健康。
3. 卵巢囊肿卵巢囊肿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多数为功能性囊肿,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良性的。
为了预防卵巢囊肿的发生,妇女应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频繁的熬夜,减少精神压力。
此外,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卵巢的健康。
常见妇科疾病的预防与保健

常见妇科疾病的预防与保健妇科疾病是女性健康的常见问题之一,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预防和保护女性的妇科健康,我们需要了解常见的妇科疾病,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保健措施。
一、宫颈疾病的预防与保健宫颈疾病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包括宫颈炎、宫颈糜烂等。
预防宫颈疾病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宫颈检查,并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保健:1.保持外阴清洁:每天进行外阴清洗,尽量避免使用过多的化学产品,以免刺激外阴黏膜。
2.避免性生活过度:频繁的性生活容易刺激宫颈,增加感染的风险。
合理掌握性生活频率,避免过度。
3.避免使用含有激素的避孕药物:这些药物可能对宫颈细胞产生负面影响,增加宫颈疾病的发生几率。
二、乳腺疾病的预防与保健乳腺疾病是指乳房内部发生的一类疾病,包括乳腺增生、乳腺囊肿等。
以下是预防和保健乳腺疾病的几点建议:1.穿戴合适的内衣:选择合适的内衣,避免过紧或过松,保持乳房的正常形态。
2.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长时间的精神紧张。
合理安排饮食,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
3.定期自查:经期结束后,应该定期进行自查,观察是否存在结节、肿块等异常情况。
三、子宫肌瘤的预防与保健子宫肌瘤是指发生在子宫内的肿瘤,常见症状包括痛经、月经过多等。
以下是预防和保健子宫肌瘤的几个关键点: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定期进行锻炼。
合理饮食,避免摄入过多的糖分和脂肪。
2.定期复查:女性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了解子宫内情况,以便及早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问题。
3.重视治疗:如果被诊断出子宫肌瘤,要及时接受合理的治疗方案,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四、盆腔炎的预防与保健盆腔炎是指盆腔内组织发生的一类感染性疾病,常常由细菌感染引起。
以下是预防和保健盆腔炎的几点建议:1.保持外阴清洁:每天进行外阴清洗,注意清洗方式和清洗频率,避免病菌感染。
2.避免宫腔操作:避免不必要的宫腔操作,如人工流产、宫腔检查等,以减少感染的几率。
女性常见妇科疾病的中医预防与保健-精选资料

女性常见妇科疾病的中医预防与保健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健康保健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妇科疾病一直是女性健康的主要威胁,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妇科疾病种类繁多,有些疾病治疗过程复杂,且较易复发,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困扰。
近年来笔者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妇科疾病的特点,积极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妇科疾病健康教育预防与保健,丰富了妇科疾病健康教育的内容,不断加深了中医知识理论在健康教育中的运用和理解的能力,自觉地在健康教育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宣教和普及中医药知识与技能,有效降低了妇科疾病的发病率,提高了女性的生活质量,现小结如下。
1.应用中医理论进行女性妇科疾病预防与保健的意义中医学在数千年医疗护理妇科疾病的实践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保障母子健康、防治妇女疾病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些理论与行之有效的治疗护理方法,符合我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至今仍为人们乐意接受。
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妇科疾病预防与保健等健康教育,就是通过以中医学理论为主导,结合预防学、行为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的框架下,通过有计划、有目标的教育过程,使妇女更好地自我护理和保健,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获取中医妇科相关健康、疾病及预防的知识,使之能正确理解自身疾病,理解治疗护理的措施和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自觉地在情志调理、生活起居、饮食调整、疾病防治等方面积极配台,在促进妇女健康、防止发病、疾病痊愈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女性常见妇科疾病的中医预防与保健2.1体现中医的整体观,针对不同疾病进行辨证施治近几年,由于环境污染、竞争压力、工作节奏加快、生活方式改变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女性的妇科疾病发生很大改变,特别是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综合征、经前期紧张综合症、围绝经期综合症、反复流产、卵巢早衰、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妇科肿瘤等妇科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
中医养生法预防妇科疾病

中医养生法预防妇科疾病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污染的加重,妇科疾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然而,中医养生法作为一种传统的预防和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和调理妇科疾病。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养生法,帮助女性预防妇科疾病。
一、调节饮食在中医养生中,饮食调理被认为是维持女性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
首先,女性应保持饮食的均衡。
食物应包含适量的优质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其次,女性应少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葱蒜等,这些食物会刺激妇科器官,加重疾病症状。
此外,女性应多食用黑豆、黑木耳、红枣等食物,这些食物有助于补血养颜、调理月经等。
最后,女性应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节食,保持适当的进食量和饮水量。
二、调理情绪情绪的不稳定和过度紧张是导致妇科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医养生法强调调理情绪的重要性。
女性应该学会有效地释放压力,避免过度劳累和焦虑。
可以通过瑜伽、冥想、适量的运动等方式来调节情绪。
此外,女性还可以尝试中草药和芳香疗法来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如薰衣草精油、柠檬精油等。
三、保持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能够增强女性的身体素质,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助于预防妇科疾病的发生。
女性可以选择跑步、游泳、瑜伽等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每次运动30分钟到1小时。
此外,女性在月经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对子宫造成影响。
四、穴位按摩中医认为,人体经络中有很多穴位与妇科器官有密切关系,通过按摩这些穴位,可以促进气血循环,调理妇科疾病。
如子宫穴、关元穴等,可以通过轻按、推拿等方式进行按摩。
然而,在进行穴位按摩前,女性应该事先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师,以避免不当操作导致伤害。
五、中草药调理中医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妇科疾病。
一些常用的中草药有丹参、当归、枸杞子等,它们具有调理月经、舒缓症状、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然而,在使用中草药前,女性应该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师,以明确剂量和使用方法,并注意避免过量和过长时间的使用。
总之,中医养生法是预防和调理妇科疾病的重要手段。
中医食疗如何预防妇科疾病

中医食疗如何预防妇科疾病关键信息项:1、中医食疗的具体方法和食材选择2、预防妇科疾病的目标和范围3、饮食禁忌和注意事项4、食疗方案的适用人群5、食疗效果的评估标准和周期11 引言中医食疗作为传统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预防妇科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协议旨在阐述通过中医食疗预防妇科疾病的方法和原则,为广大女性提供有益的指导。
111 中医食疗预防妇科疾病的理论基础中医认为,妇科疾病的发生与女性体内的气血、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可以补充营养、调和气血、平衡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预防妇科疾病的目的。
112 常见妇科疾病及预防重点常见的妇科疾病包括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异常、乳腺增生等。
针对不同的疾病,食疗预防的重点也有所不同。
例如,月经不调可侧重调理气血,痛经则需温经散寒。
12 中医食疗的具体方法121 食材的选择应优先选择具有滋补气血、调理脏腑功能的食材,如红枣、桂圆、枸杞、山药、当归、乌鸡等。
同时,根据季节和个人体质的差异,适当调整食材的种类。
122 食谱的制定制定合理的食谱,如红枣桂圆粥、枸杞山药汤、当归乌鸡汤等。
食谱应多样化,保证营养均衡。
123 烹饪方式烹饪方式宜选择清蒸、炖煮等,以减少营养流失,并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的烹饪方法。
13 饮食禁忌和注意事项131 避免食用生冷食物生冷食物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寒湿内生,增加妇科疾病的发生风险。
132 控制甜食和油腻食物的摄入过多的甜食和油腻食物易导致痰湿内生,影响气血运行。
133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刺激性食物,可能导致体内燥热,影响内分泌平衡。
14 食疗方案的适用人群141 健康女性通过食疗维持身体的良好状态,预防妇科疾病的发生。
142 有妇科疾病家族史的女性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降低患病风险。
143 处于特定生理阶段的女性如青春期、孕期、哺乳期、更年期等,通过食疗满足特殊时期的身体需求,预防疾病。
15 食疗效果的评估标准和周期151 评估标准以月经周期的规律性、经量和经色的正常、白带的性状和量、身体的整体舒适度等作为评估食疗效果的主要指标。
妇科疾病的中医治疗与保健

妇科疾病的中医治疗与保健妇科疾病作为女性常见的病症,涉及的病症类型较广,易对女性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均造成不利影响。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保健也逐渐有着更高的要求,妇科疾病是女性身体健康最主要的威胁,许多疾病治疗难度大且易复发。
通过以中医学理论作为基础,根据常见妇科疾病的特点积极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中医质量与保健能够减低发病率,为女性的生命健康提供保障。
一、常见妇科疾病的中医治疗方式(1)月经不调月经不调是目前女性普遍存在的病症,通过对月经的周期频率、规律程度、经期出血量以及经血颜色等进行观察能够判断出是否存在月经不调。
正常的月经周期为21—35天,提前或推迟超过7天视为月经不规则,月经持续时间不超过3天或是超过7天均视为月经异常。
中医认为月经不调多与情志不畅有关,过度节食、心理低沉、寒冷刺激以及长期服用避孕药等均是常见因素,且月经不调者往往伴有气血不足或阳虚血虚等症状。
通过中医针灸、穴位贴敷以及口服中药等方式能够改善激素水平,调节子宫内环境,进而达到气血调和的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需注重调节情志,进行足浴、艾灸等保健方式。
(2)阴道炎阴道炎在中医看来是由湿邪所致,外界湿热湿毒与机体功能失调均是主要因素,会造成白带异常。
中医治疗需内服与外治结合,并辩证施治,针对痰湿以健脾化湿为主,且日常调治期间注重补肾。
(3)盆腔炎中医治疗盆腔炎以利湿祛浊、止痛化瘀与清热解毒为主,病情迁延后需重点扶正祛邪,主要采取中药灌肠或针灸的方式,促使药效直达病灶,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渗出物吸收,松解粘连的组织。
(4)乳腺增生乳腺增生大多数均为良性,是女性的多发疾病,乳房疼痛、乳头溢液是其典型临床表现,部分伴有月经不调。
肝气郁结是引发乳腺增生的主因,治疗宜以疏肝理气、祛瘀活血为主,内服与外治结合(如穴位贴敷、中药针灸等)是常用的中医治疗方式,同时日常中需保持平和的心态,加强自我调节,定期进行乳腺自查。
(5)HPV感染HPV感染是诱发宫颈癌的重要条件,中医将HPV归属于“阴痒”范畴,气血不畅、毒邪浸淫是主要病因,会造成气滞、血瘀和痰湿,中医治疗强调祛邪扶正,重点对肝、脾、肾进行论治,口服中药配合外宫颈局部外治可提高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性常见妇科疾病的中医预防与保健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健康保健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妇科疾病一直是女性健康的主要威胁,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妇科疾病种类繁多,有些疾病治疗过程复杂,且较易复发,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困扰。
近年来笔者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妇科疾病的特点,积极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妇科疾病健康教育预防与保健,丰富了妇科疾病健康教育的内容,不断加深了中医知识理论在健康教育中的运用和理解的能力,自觉地在健康教育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宣教和普及中医药知识与技能,有效降低了妇科疾病的发病率,提高了女性的生活质量,现小结如下。
1.应用中医理论进行女性妇科疾病预防与保健的意义
中医学在数千年医疗护理妇科疾病的实践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保障母子健康、防治妇女疾病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些理论与行之有效的治疗护理方法,符合我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至今仍为人们乐意接受。
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妇科疾病预防与保健等健康教育,就是通过以中医学理论为主导,结合预防学、行为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的框架下,通过有计划、有目标的教育过程,使妇女更好地自我护理和保健,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获取中医妇科相关健康、
疾病及预防的知识,使之能正确理解自身疾病,理解治疗护理的措施和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自觉地在情志调理、生活起居、饮食调整、疾病防治等方面积极配台,在促进妇女健康、防止发病、疾病痊愈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女性常见妇科疾病的中医预防与保健
2.1体现中医的整体观,针对不同疾病进行辨证施治
近几年,由于环境污染、竞争压力、工作节奏加快、生活方式改变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女性的妇科疾病发生很大改变,特别是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综合征、经前期紧张综合症、围绝经期综合症、反复流产、卵巢早衰、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妇科肿瘤等妇科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
中医中药治疗妇科病是以整体观、辨证观为指导,通过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并结合现代先进的诊断技术,根据疾病不同的证候、个体的体质、不同的时令、地域等分清疾病的寒、热、虚、实,进行辨证施治,根据不同的疾病、不同的证型选用滋肾补肾、疏肝养肝、健脾和胃、调理气血、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等治疗方法,全面调节机体脏腑功能,使气血流通,脏腑功能协调,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2体现治未病的预防观,开展女性妇科疾病保健教育指导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这句话提出了“治
未病”的思想,阐明了“治未病”的重要性。
“治未病”又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未病先防,一是已病防变。
笔者通过对不同疾病不同证型患者具体的生活起居、生活调摄、饮食护理,精神养护,服药护理等方面指导,使之掌握防治妇科疾病就要避免致病因素对机体的损害,使患者从被动治疗变为向未病先防,预防为主的方向努力。
平常注重保健,在疾病初始阶段,积极治疗并采取各种措施进行防范,防止疾病的恶化和传变。
发病后期,以扶正的方法增强体质,提高对机体的抗衡能力,使机体完全康复,并预防疾病复发。
保健教育指导主要有:(1)加强妇女健康知识的教育,定期进行妇女健康的专题知识讲座,增强妇女的健康观念和意识;(2)要注意合理的饮食,日常要保证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摄入,各种物质的摄入要适量,以保证机体健康正常的营养状态,可以减少妇科疾病的发生;(3)加强妇女的保健,要注意保持外阴的清洁和卫生,内衣要经常换洗,在经期要勤换卫生垫,如有感觉异常,要早期就医和检查诊断,以早期弄清楚原因,对症治疗。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重要的保健措施。
(4)根据不同女性的年龄、文化程度、理解能力、求知的需求,不同疾病阶段,不同治疗方法,有的放矢的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指导。
2.3普查普治与专项查治密切结合
开展针对女性妇科疾病的普查,要抓住计划生育指导、疾病
普查普治、产前检查、医院门诊等一切有利时机,对妇女进行健康教育。
结合计划生育指导和疾病普查普治工作,健康教育活动可以多式多样,如面对面的卫生知识教育和行为指导,开展专题讲座讲解妇女的普遍性问题等。
结合产前检查,可进行孕期卫生保健、用药知识、胎教、母乳喂养等指导。
还可利用妇科、儿科等门诊或病房对就医或带孩子就医的妇女进行健康咨询。
全面普查普治常受人力物力条件所限,故可以针对高危人群进行。
例如性传播疾病可对职业有关人群,如舞厅工作者,保幼人员进行全面严格查体。
有症状者,如白带多、外阴痒患者及年纪大绝经后出血或性交出血者等也应作为危险人群。
普查结果并不能只以防癌为主,一般性妇科病的治疗也深受女性的欢迎。
治疗要注意患者的承受能力,不要使治疗成为过重负担,只有这样,常见病防治才能成为被广泛接受的保健内容,并且才能有利于提高广大妇女的生活质量,降低妇科疾病的发病率。
3.结语
加强女性常见妇科疾病的中医预防与保健,在针对疾病治疗的同时,定期做体检,学习保健知识,进行妇科保健,不但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也可以防治常见的妇科疾病,有很好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