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精品课件:第八课 第一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世界是永恒发展的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世界是永恒发展的PPT

• 1.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 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我国基本国情的内涵不断 发生变化,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风险、面临的难题也发生 了重要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这表明
()
• ①人类社会的存在、发展具有客观物质性 • ②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 ③发展具有普遍性
【方法论】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与 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8.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共38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8.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共38张PPT)
总结
发展
特征:普遍性
自然界 人类社会 人的认识
实质:事物的 前进与上升, 是新事物的产 生和旧事物的 灭亡
谢谢!
用发展的观点看 问题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8.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共38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8.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共38张PPT)
2.我国全面步入4G 网络时代,还有很多手机用户没有感 受到,5G 又来了。这表明 ( ) ①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 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 和上升 ③新事物彻底否定旧事物 ④后出现的事物才 是真正的新事物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错误标准之二:现状标准
判 断
※ 目前力量强大、发展速度快、 标
成熟和完善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准

错误标准之三:名称、旗号标准 区
※有人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 表面形式上判断新旧事物。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8.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共38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8.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共38张PPT)

高中政治必修4精品课件11:8.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高中政治必修4精品课件11:8.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2、区别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一般变化
变化既有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 也有下降的、向后的、退步的
发展是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
没有直接表达或规定运动、 变化的总体性质和趋势
揭示运动变化的趋向性
教学小结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原理)
发展的含义
自然界是发展的 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99年11月神舟一号飞船
2016年10神舟十一 号飞船
1970年人造地球卫星
99年11月神舟一号
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 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人的认识是变化发展的
小结: 世界 是永恒发展 的,发展具 有普遍性。
二、发展的实质
袁 世 凯 称 帝
这些都是发展吗?
1、发展的实质
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袁 世 凯 称 帝
倒退下降的变化
前进上升的变化
2、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 注:是否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适应 区分新旧事物 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的东西。 旧事物:那些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正在日趋灭亡的东西。
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 是否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适应
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关系 1、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相同点: 都表明事物不是静止的,承认了绝对运动,反对凝固不变和僵化。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1课时
发展的普遍性
回顾知识 唯容

矛盾

推动
发展
导入: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引起事物的变化,推动事物的发展。 发展
联系
树、土壤、水分养料阳光 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树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养料,并 进行光合作用和新陈代谢,促 使小树不断生长,发展成大树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8.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共38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8.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共38张PPT)
今天那些讥笑火车的人却受 错误标准之三:名称、旗号标准
到历史的讥笑。
判断下列那些属于新事物?那些属于旧事物?
1旧事物)
(1)新出现的事 物不等于是新事物 (2)不能以一时 力量的强弱判断新 旧事物 (3)不能从事物 的名称、旗号上判 断新旧事物
袁 世 凯 称 帝 新 中 国 成 立
倒退下降的变化
前进上升的变化
运动、变化、发展的关系
都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不是凝固不变和僵化的 联系:
区别: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 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都没有表达 事物运动变 化的总体性 质和趋势 揭示运动变 化的趋向性
变化侧重于运动中所发生的状 态以至性质的改变。这种变化 既有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也 有下降的,向后的退步的
“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
清代赵翼有诗云: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说明了人是不断变化 和发展的,整个世界 是永恒发展的。
如何理解上述的 成语与诗句?
哲学上把世界分为几大领域? 自然界
世 界
人类社会
人的认识
都是发展的
古生代
中生代
思考:这些变化过程说明了什么?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8.1
1.通过实例,理解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发展具有普遍性。 2.培养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能力,理解 发展的实质。 3.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树立唯物 辩证法的发展观。
普遍联系 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永恒发展 联系和发展的关系
物质世界的相互联系包含着相互作用,正 是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 展,没有联系就没有发展——联系构成变化发 展。

高中政治必修4精品课件7:8.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高中政治必修4精品课件7:8.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雷为天怒”
雷电属自然现象。 思考:这些变化过程又说明了什么?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电位差增大到一定程度时,
产生的放电现象。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深
知之较多 知之不多 知
不知 浅
1、自然界是发展的
一、发展的普遍性
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中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发展具有普遍性。世界上
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一切个事不物断都发是展变的化过发程展的。
(2)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
(1)是否_符__合__客__观__规_ 律 (2)是否_具__有__强__大__生_ 命力 (3)是否_具__有__远__大__发_ 展前途
判断新旧事物的错误标准: ①以事物出现的时间的先后来判断一个事物的新旧。 ②以事物的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来判断一事物 的新旧 。 ③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上判断新旧事物。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每个人的知识积累都会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事
物的认识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世界观)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方法论)
二、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1)Βιβλιοθήκη (2)(3)袁









运动、变化、发展的关系 联系:(1)都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凝固不变和僵化的; (2)运动包含变化和发展,发展是运动、变化的更高层次,揭示了物质世界运动、 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 区别: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 程。是一般的变化。 【变化】侧重于运动中发生的状态、性质的改变。既有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 也有下降的、向后的、退步的。 【发展】是上升的、前进的变化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8.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课件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8.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课件

3、判断下列哪些是发展,哪些是运动变化?
A.爬行类动物变成始祖鸟
B.始祖鸟变成现代鸟类 C.候鸟迁徙 D.环境破坏,鸟类减少
发展:ABF 运动变化:ABCDEF
E.气温由10度上升为15度
F.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代替计划经济体制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世界观)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方法论)
名言名句:事物是发展的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的 发
发展就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展 发展的
观 实质 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 新旧事物的含义
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判断依据
1.“离离远上草,一岁一枯荣”表明( )
A、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B、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C、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
D、任何运动都存在相对静止
A
2、下列能体现发展普遍性原理的是( ) ①青藏高原海陆变迁 ②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③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④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 变迁,风气无不移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生产关系 一定要适 应生产力 状况规律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认识没有终点,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要 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人算不 如天算
人定 胜天
保护环境, 可持续发展
对唯物主义的认识过程: 三个阶段
小结:一、发展的普遍性
1、自然界是发展的
世 界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ppt课件:8.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ppt课件:8.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社会形态的依次 更替表明什么?

百年回眸
100年前,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 ; 80多年前,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0多年前,中国饱受日帝的蹂躏; 50多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0多年前,中国改革开放,走上强国之路 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约18美元
2000年,人均国民收入900美元;总体小康水平 2005年,人均GDP1600美元 ,综合国力世界第六




多分子体系(高分子物质凝聚成小滴)



原始生命
生命的起源
植物的进化

动物的进化

原始生命 ↓ 藻菌植物出现 ↓ 藻类植物繁盛
原始生命 ↓ 海生无脊椎动物出现 ↓ 低等鱼类出现 ↓ 古代两栖类出现

↓ 原始陆地植物出现
↓ 裸子植物出现 ↓ 被子植物繁盛
(B)
①变化发展是绝对的,不变化发展的事物是很 少的 ② 只要努力,就必然能够促进事物的发 展 ③ 发展是上升的、前进的、进步的运动和 变化 ④一切事物总是变化发展的 A、①② B、 ③④ C、①④ D、②③
人的生活是不断发展的。
《祖孙三“带”》
“嫦娥奔月”的传说 “把酒问青天”的慨叹 “可上九天揽月”的豪情
探测月球
探索太空
问:人类对宇宙 的深入探求说明 了什么哲理?
(人的认识是变化发展的)
挑战权威


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里,科学家认为, 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初, 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 况下才是正确的。一旦引入宏观高速运动领域,它 就不再正确了,就必须让位于相对论力学。在随后 的十几年中,波尔、海森堡等一些年轻学者,又发 现在微观领域内,牛顿定律让位于量子力学。 思考:整个宇宙都要服从牛顿力学的深化为什么被 打破?它说明了什么哲理? 人们对自然科学的认识是这样的,对具体事物的认 识也是如此,谈谈你的看法

高中政治必修4精品课件:8.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高中政治必修4精品课件:8.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问题探究]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搞“科学算命”相比传统算命方式是否 可称为发展?为什么? 提示:不能。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 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前进的、上升的 变化。电脑及先进的信息技术代表社会与时代的发展和进步, 但是“算命”是落后愚昧思想的体现,是社会的倒退,因此, 尽管“科学算命”披上了“科学”的外衣,但仍不是发展。
解析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历史性变化是人类社会发 展的体现,B项当选。A、C两项未体现发展性;D项不符合 题意。 答案 B
3.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停的哲理是( )
A.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B.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C.世界上无静止的事物
D.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解析 结合题意分析,冰雪消融,春风归来,反映了自然界 的变化发展,故A项正确;C项所述不符合题意;B、D两项 错误。 答案 A
2.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 民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 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这体现了( ) A.社会变化具有多样性 B.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C.世界是运动变化的 D.规律具有客观性
人的认识是 各种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整个人类的认识也是不断
发展的 发展的
2.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发展是普遍的,任何 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 问题。
发展的普遍性
[例1] 一直以来,人们都只把牡丹作为一种观赏花卉。现在人们 对牡丹的认识更加深刻,认识到牡丹还可以做茶、入药,其 籽可以炼油、提炼精油等。这表明人的认识 ( ) A.是变化发展的 B.是因人而异的 C.随着牡丹花的变化而变化 D.是由错误到正确不断发展的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哲学生活8.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共27张PPT)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哲学生活8.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共27张PPT)
8、在人生之中的某天,某个时刻,如果还是会想起,那就只不过是一道模糊的风景,是不能追忆的苦痛。向前看,向后看,在那一望无际的忆海之中,又怎么能够有一个参照物,找到
运动中发生的状态乃至 性质的改变(有上升的、 向前、进步的,也有下 降的、向后的、退步的)
是事物向前、进步、上 升的变化;是新事物的 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发展就是一种变化,但不能说变化就是发展。
2、变化比发展广泛,发展比变化深刻。
3、都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不是凝固和僵化的。
袁 世 凯 称 帝
2、下列不属于发展的是( ) A、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 B、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C、环境恶化,鸟类减少 D、航天技术进一步完善
1.下列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
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的是(

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②唇亡齿寒
③吐故纳新
④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A.①④ B.①③ C. ②③ D.②④
知识巩固
• 30年前,父母亲朋对远行者的叮呼是“一定要写信来”;上 世纪90年代后,离别的嘱托变成“常打电话”;如今,书信、 电话、短信、电邮、MSN、QQ、微信总有一款适合离别 者抒发别情,道声平安。通信方式的变迁启示我们要坚持 ()
• A.意识的能动作用
B.联系的观点
• C.发展的观点
D.在实践中追求真理和发展真理
对唯物主义的认识过程: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辨证唯物主义
人类认识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 多、由肤浅到深刻的发展过程。
二、发展的实质
1.发展的含义:
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 灭亡。
名言名句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到最大发挥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 旧事物的灭亡,事物变化的趋势不一定是发展,①错误;题 干未涉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④不切题;②③符合题意,答 案选C。 答案:C
7.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连续两年被调低为 7.5%,主要是要与 “十二五”规划目标逐步衔接,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 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 益上来,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发展。 调低 GDP 的增长速度体现了怎样的发展观?
答案:B
题组二 发展的实质
3.有人把西藏近年来的巨大变化浓缩成5句话:“从黑暗走
向光明,从专制走向民主,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
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发展的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程是
()
①一种连续且不间断的过程 ②从低级到高级的前进和
上升的过程 ③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④新形式代
替旧 形式的过程
重 的存在方式, 生的状态及性 化都是发展,只有那些
点 是一般的变化 质改变
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变化才是发展
联系 ①运动包含着变化和发展,发展是运动、变化的更高层 次②三者都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的
图示:运动、变化与发展的关系
[应用层级]
[例2]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社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某些 人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搞“科学算命”,冠以“新潮”的名字,称为
部提供养分。从中可以看出
()
①与人相比,植物在适应环境变化方面更具有主动创造
性 ②植物不需要借助外力就能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
展自己 ③植物与阳光、空气、水分和肥料等的联系构
成其生存与发展 ④微型生态系统内部诸要素基于其固
有联系按一定方向发生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植物没有意识,没有主动创造性,材料体现的是其 环境适应性,①错误;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紫露 草能在玻璃瓶里被密封40年依然长势茂盛,离不开玻璃瓶 中原有的肥料和水分,也离不开太阳光照射产生的光合作 用,②错误;③和④分析正确。
6.针对政府调低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有关人士指出,这不是说
我们不再关心GDP增长的“快”,而是说在当前要特别强
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特别强调经济发展的“好”,避免一
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快”。这说明
()
①事物变化的趋势就是发展 ②联系是普遍的、有条件的
③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④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
不可捉摸的 ③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④事物是变化发
展的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但意识具有相 对独立性,和客观的存在变化并不是亦步亦趋的,同步 的;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但不是不可捉摸,不可认识的, 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①②错误。 答案:D
轨全线通车。广州到珠海最快只需1小时,沿途的佛山、中山、
江门等珠三角城市都将进入更快捷方便的“城轨时代”。珠三
角城市“城轨时代”的到来说明
()
①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处在普遍联系之中 ②人类的行为也
改变了自然发展的规律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④事物
的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题组三 框题热点专练(让你养成深度思考的习惯) 调低目标蕴含发展深意
2013年3月1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胜利闭幕。在 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连续两年被 调低为7.5%,经济工作总基调继续确定为稳中求进。“稳” 是保持经济平稳发展,实现增长、物价双稳;“进”是促进 经济健康发展。据此回答5~7题。
“时代的发展”。把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搞“科学算命”称为“时代
的发展”的观点 A.正确地运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 B.正确理解了发展的实质 C.没有看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D.没有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
[条分缕析]
选项 对应度
判断理由
将科学与算命结合起来是对先进信息技术 A 说法错误
的错误运用
B 说法错误 错误地将发展等同于形式的变化
[识记层级]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 前进 和 上升 ,是 新事物 的 产生和 旧事物 的灭亡。
[理解层级] 运动、变化、发展的关系
类别
运动
变化
发展
含 义
指宇宙间一切 事物、现象的
事物由一种状 态向另一种状
变化和过程 态过渡
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 的灭亡

发展是一种运动、变化,
别 侧 运动作为物质 侧重于运动发 但并非所有的运动、变
(2)整个人类的认识也是不断 发展 的。认识没有终点,科学
没有顶峰。
[理解层级]
1.联系和发展的关系 (1)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世界既是普遍联系的,又是变化发展的,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不 可分割。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统一的。 (2)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 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是事物 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动力,并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 (3)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变化发展的,事物之间的联系通过 事物的变化发展表现出来。
[条分缕析]
选项 A
对应度 正确
判断理由
城轨通车使沿途城市进入更快捷方便的 “城轨时代”,表明事物处在普遍联系之 中
B 说法错误 把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C 说法错误 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D答案]
正确 D
城市间的联系促成了城市的发展
[名师点睛] 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是事物之间以 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 系,是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动力源泉,并推动事物运 动、变化和发展。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变化发展的,事物之间 的联系通过事物的变化发展表现出来。
2.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内容: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 着的物质世界。 (2)方法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 点看问题。
[应用层级]
[例1] (2013·江门市模拟)2012年12月31日,广州至珠海城
C 说法错误 是主观臆造联系的错误做法
D
正确 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而非形式的变化
题组一 发展的普遍性
1.(2013·天津一中月考)时代在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改变。“金牌 美不过人性”,在关注金牌的同时,更多的是回归“精神”、回
归体育真意,关注大众体育普及。从哲学角度看,这说明了( ) ①客观一旦有变化,意识会立即反映出来 ②事物是瞬息万变、
解析:本题考查发展的实质和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调低GDP增长预期 目标旨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而非简单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这 体现了经济发展的前进性和上升性。结合材料组织答案即可。 答案: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代替旧 事物。我国经历了高速的粗放式发展,付出了沉重的资源和环境的 代价,属于旧的经济发展方式,因此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经济更高质量的发展。
4.清代赵翼有诗曰:“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
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该诗给我们
的哲学启示是
()
A.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
和旧事物的灭亡
B.李杜诗篇有脍炙人口之感
C.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李杜的诗篇已经过时
解析:C项与题意不符。B、D两项不是哲学原理,故 排除;从“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可以 体现出发展的实质,故选A项。 答案:A

第 三
八 课
单第 元一

总览 知识细解一 知识细解二
对点训练
第一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记知识联系]
[背核心语句]
1.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 过程中。
2.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3.人的认识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4.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 旧事物的灭亡。
[识记层级]
1.自然界是发展的 自然界经历了一个漫长的 前进 和 上升 过程。自然 界的发展是由物质世界的相互联系引起的。正是事物之 间的 相互联系 、 相互作用 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1)每个人的知识积累都经历着由不知到知 、由 知之不多 到 知之较多 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由浅入深 的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 和旧事物的灭亡,②③当选,答案为B;事物的发展是连续 与不连续的统一,①错误;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 程。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是否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不能以事物形式的 新旧来判断,④错误。 答案:B
2.(2013·武汉二调)一棵紫露草在一个加入肥料和水的玻璃
瓶里被密封了40年之后,依然长势茂盛。对于这一神奇
现象,园艺专家指出,尽管与外界新鲜空气和水分隔
绝,但密封的瓶子创造了自己的微型生态系统:紫露草
利用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水分,掉落在瓶子底部的叶子
产生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提供必要条件,并且给植物根
5.我国从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到现在注重经济增长的质
量和效益,这种认识的变化说明
()
A.自然界是发展的
B.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C.人的认识是变化发展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