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导与练 语文版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同步训练题(含答案)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同步训练题(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鲲鹏(kūn) 濠梁(háo) 兑命(yuè) 食马者(sì)B.布衾(qīn) 两鬓(bìn) 大庇(pì) 沉塘坳(ào)C.修睦(mù) 尽粟(lì) 突兀(wù) 学学半(xiào)D.骈死(pián) 槽枥(lì) 相马(xiāng) 辗冰辙(niǎn)2.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 《齐谐》者,志怪者也志:记载。
B. 请循其本___循:追溯C. 不以千里称也称:著称。
D. 故外户而不闭户:窗户。
3.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B.一食或尽粟一石C.虽有嘉肴D.讲信修睦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记叙事物,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的见解,如《马说》《爱莲说》。
B.《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者杜甫,字子美,世称“杜工部",有“诗圣”之称,其诗被称为“诗史",他与李白齐名,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C.《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论著的汇编,选编其中的《大道之行也》论述了儒家大同社会思想的核心是“天下为公”。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虽然不是自传,但是带有浓厚的自传色彩。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夏日的李中水上森林公园,树木葱茏,流水潺潺,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
B、我坐在观光直升机上,透过舷窗,仰望江南的山山水水,景色显得格外秀美。
C、面对突如其来的熊熊烈火,王茂华老师毅然为了六条幼小的生命跳入火海。
D、我,一个芸芸众生,虽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但我有一双巧手和一颗不服输的心。
八年级(下)语文教与学同步导练(六) 附答案

八年级(下)语文教与学同步导练(六)(第六单元)本卷共三道大题满分100分时量100分钟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39分,除未标注的外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贬谪.(zhã)滁.州(chú)廿.十二(niàn)风驰电掣.(châ)B.对弈.(yì)鸿鹄.(hú)阴翳.(yì)浩浩汤汤.(shāng)C.山坳.(ào)舟楫.(jí)谗.言(chán)觥.筹交错(gōng)D.呷.酒(jiā)佳肴.(yáo)隐曜.(yào)曝.沙之鸟(pù)2.下列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云归而岩穴暝B.娟然如拭,鲜妍明媚日出而林霏开C.朝辉夕阴,气象万千野芳发而幽香D.心旷神怡,宠辱偕忘佳木秀而繁阴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连月不开.(放晴)春和.景明(日光)B.把.酒临风(持、执)伛偻..提携(腰背弯曲)C.山肴野蔌.(菜蔬)波色乍.明(初、始)D.土膏.微润(肥沃)长烟一.空(一切)4、指出下列词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A.政通人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峰回路转B.觥筹交错脱笼之鹄横无际涯浩浩汤汤C.与民同乐朝辉夕阴忧馋畏讥气象万千D.长烟一空伛偻提携浮光跃金静影沉璧5.指出下列各项中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日星隐曜,山岳潜行。
(2)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平阔,若脱笼之鹄。
A.比喻排比对偶比喻B.拟人对偶比喻比喻C.对偶排比比喻比喻D.对偶对偶比喻拟人6、名句积累。
○1纷纷暮雪下辕门,________________。
○2俄顷风定云墨色,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而无车马喧。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八下第六单元练习题附参考答案班级:姓名:学号:(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题。
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________,为________,为________,为________。
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在文中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内容。
2.解释下列加粗词。
(1)全石以为底()(2)卷石底以出()(3)以其境过清()3.解释下列加粗词。
(1)俄而百千人大呼()(2)俶尔远逝()(3)既而渐近()(4)佁然不动()4.选出对课文有关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A.本文作者是柳宗元,唐代著名文学家,与韩愈齐名,同属于“唐宋八大家”。
B.本文是系列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中的一篇。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司马后所作。
C.本文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静,表现了作者欣赏景物的愉悦的心情。
D.本文语言优美,形象生动,感情深邃。
(二)阅读《满井游记》,完成1~7题。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鬛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鬛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而”有多种用法:①表并列,可不译;②表承接,可译为“就、便”;③表修饰,可译为“地、的、着”;④表转折,可译为“然而、但、可、却”。
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整理及第六单元知识与能力测试题及答案【DOC范文整理】

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整理及第六单元知识与能力测试题及答案单元整理知识•专题核心总结本单元的主题是精彩演讲。
所选的是几篇各有特色的名人演讲。
《悼念玛丽.居里》的作者是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他用饱含深情和崇敬的语言表达了对居里夫人崇高品德的赞美。
左拉的《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是一篇悼词,内容丰富而又集中.激情洋溢而又质朴自然。
公刘的《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答词》,不愧是诗人的演讲,妙趣横生而又见解深刻。
李岚清和何振梁的两篇申奧发言,态度鲜明,用语得体,既表达了强烈的愿望,又分寸适宜。
幽默而又睿智。
精彩的演讲各具特色,或真挚,或幽默,或诚恳,但都同样精彩,令人叹服。
学习本单元的课文,不仅能让学生欣赏名家的风采,也能让他们学习那些优秀的科学家、文学家的坚强意志、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更能使他们领会演讲的魅力,学会写简短的演讲稿,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由此可见,欣赏世界一流的精彩演讲与阅读中外作家的短篇小说精品一样。
会让我们听到智者向我们倾诉的人生体验和感悟……这样的过程是发现的过程。
在前五个单元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发现能力,有着多种多样的途径,特别要利用“探究.练习”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思考,有所发现。
“探究.练习”中的许多题目都是着眼于学生发现能力的培养设计的。
但作为自由读写单元,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造性地学习创造条件。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以学生为主体,务必让学生在开放的空间和自主的状态中解读文本,自己发现问题,在互动和合作学习中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但“自由读写”不等于“放羊式读写”,教师应发挥指导、引导作用,尤其应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如加批注、作摘录、写心得等,让他们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来“自由读写”。
新典•精典试题例释阅读下文,给“返祖现象”下定义。
什么是“返祖现象”?生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因为客观条件的影响,身上的器官逐渐发生了进化或退化的现象,这种变化也一代一代遗传下去。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新版语文版

第六单元检测题时刻:120分钟总分值:120分一、积存与运用(25分)1.以下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C )(2分)A.纳谏.(jiàn) 作揖.(jí) 彀.弓(ɡòu) 窥.镜(kuī)B.间.进(jiàn) 荒冢.(zhǒnɡ) 燕.国(yàn) 诏.书(zhào)C.介胄.(zhòu) 昳.丽(yì) 贻.谁(yí) 骁.健(xiāo)D.敝舆.(yú) 曩.者(nǎnɡ) 期.年(qī) 戍.守(shù)2.说明以下句中加点词。
(6分)(1)徐公不假设...君之美也(不如,比不上)(2)能谤讥..于市朝(指责,挖苦)(3)令人称谢.(告知)(4)及鲁肃过.寻阳(到)(5)胡.不见我于王(何,什么缘故)(6)子墨子之守圉.有余(招架)3.以下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D )(2分)A.朝.服衣冠能谤讥于市朝.B.见.旧事耳胡不见.我于王C.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大王诚.能命将出师D.天子乃.按辔徐行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4.以下句子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C )(2分)A.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子墨子之守圉有余B.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徐公来,孰视之C.子墨子九距之改容式车,令人称谢D.公输盘不说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解析】“距”通“拒”,“式”通“轼”。
5.以下加点词语古今意义不同较小的一项为哪一项( B )(2分)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而下怨叛也..邪 B.晋室之乱,非上无道C.宗室争权,自相鱼肉..千里,百二十城.. D.今齐地址【解析】A.博士:古代研究经学的最高官职名称;C.鱼肉:比喻残杀、残害;D.地址:土地址圆。
6.“九设攻城之机变”的“九”表示次数多,不是确数。
下面加点字与它用法不同的是( C )(2分)A.策勋十二..转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C.三.顾茅庐 D.子墨子九.距之7.填空。
经典试卷】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经典试卷】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第六单元检测一、积累与运用(20分)1.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4分)1)徙于南冥(xǐ)2)请循其本(xún)3)教学相长(xiāng)4)尽粟一石(sù)2.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宫使XXX不得(爱惜)B.执策而临之(面对)C.不独亲其亲(以……为亲)D.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完全,肯定(是这样)]3.下面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B.系向牛头充炭直C.选贤与能,讲信修睦D.骈死于槽枥之间4.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策之不以其道B.只辱于奴隶人之手C.子非鱼,安知鱼之乐D.居天下之广居5.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3分)A.XXX与XXX/游于/濠梁之上B.故/外户/而不闭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D.伐薪烧炭/南山中6.按要求默写相关古诗文名句。
(5分)1)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不知其几千里也。
(《庄子·逍遥游》)2)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也;治乱而不宁,外患也。
(《荀子·劝学》)3)呜呼!其真无马邪。
(《庄子·逍遥游》)4)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XXX《滕王阁序》)5)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XXX《卖炭翁》)二、名著阅读(2分)7.阅读文字,完成问题。
艰苦的童年,不像XXX般享受过家庭的温情。
一开始,人生于他就显得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
父亲想开拓他的音乐天分,把他当作神童一般。
四岁时,他就被整天地钉在扬琴前面,或者和一架提琴一起关在家里,几乎被繁重的工作压死。
选文中的“他”是XXX《让·克里斯托弗》中的(人名)让·XXX。
三、综合性研究(3分)8.班级开展“和谐班级”的活动,请你协助,搞好相关活动。
1)为营造活动气氛,请选出一条名言作为本次活动的标语,写在下面的方格内。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单元复习《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复习导学案(八下)班级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 主备人:审核人: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论事说理)【学】(请同学们根据提示,独立完成单元要点梳理。
)【单元目标】(1分钟)1.反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
2.注意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
3.学习古人论事说理的技巧,体会他们的人生感悟,从中得到思想启迪和情感陶冶。
【单元内容回顾】(2分钟)作家作品:21《庄子二则》庄子(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名周,汉族,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北梁园区蒙墙寺村)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是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着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庄子的主要主张是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就是要达到五己、无功、无名的境界。
《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22《礼记二则》《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据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23《马说》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着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
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
24《唐诗二首》杜甫的诗歌,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的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永春二中2011-201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导与练语文版一、积累与运用(17分)1、根据要求默写课文原句。
(5分)①《菜薇》中用对比手法借景抒情的诗句是:(景物描写衬托离乡时依依不舍,归乡时心境沉重抑郁),。
,。
又表现归程艰难,心力交瘁的境况:,。
②《十五从军征》中揭露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句子:,。
写主人公征战回家看到凄凉破败的环境句子是:,。
,。
,。
进一步表现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的句子是:,。
③《咏喇叭》中用抒情点明主旨的诗句是:,,!④,。
关河梦断何处?。
《诉衷情》表达壮志难酬的痛苦之情的句子是:,,。
最后总结自己的一生,反省现实的句子:,,。
⑤《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年少万兜鍪,。
?曹、刘。
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皆以美于徐公。
2、下面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A.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B.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D.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3、没有结合语境解释词义的一项是()(3分)A.杨柳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B.中庭生旅.(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谷。
C.那.(通“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D.今我来思..(雨和雪纷纷交加)..(回家之后,格外思念),雨雪霏霏。
1、给加点的字注音。
(4分)①而形貌昳.丽()②朝.服衣冠()③窥.镜而自视()④齐王纳谏.()2、解释加点的词。
(4分)①徐公来,孰.视之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③今齐地方.千里④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3、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译文:②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译文:4、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4分)5、你从文段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6分)(二)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1、给下列字词注音并解释。
(4分)①弩()②彀()③揖()④胄()2、区分下列加点字的古今义,结合语境解释。
(4分)①将军亚夫持兵.揖②兵.败如山倒③道谢.④使人称谢.3、辨析下列加点词的活用。
(4分)①锐.兵刃原意词性文中意词性②改客式.车原意词性文中意词性4、指出加点的同一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
(2分)①军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②之不闻天子之..诏已而之.细柳军5、从选文中看出“霸上及棘门”驻军的军纪是,而“细柳军营”的军纪是,鲜明的对比,反映了周亚夫治军的。
(3分)6、“敬劳将军”一句表明文帝是怎样评价周亚夫的?文帝是怎样的君王?(4分)(三)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薄,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浴祭酒。
进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音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秋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选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吴。
”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逛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谋,市三千匹,不给艳仗,使自召募。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棍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盾进。
1.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A.以蒙辞以军中多务或以钱币乞之 B.若孰若孤徐公不若君之美也C.过及鲁肃过寻阳人恒过,然后能改 D.见见往事耳胡不见我于王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意思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卿今当涂掌事(古代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称谓)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代王侯的自称)C.非复吴下阿蒙(在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味道)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古代对自家兄长的尊称)3.简答(不得直接摘抄原文句子)(6分)(1)孙权劝吕蒙读书的原因是什么?(2)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吕蒙学有所成?4.从文中找一个成语形容吕蒙的变化。
吕蒙的变化给你什么启示?(3分)成语:启示:5.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蒙辞以.军中多务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 B.孤常读书,自以为..军..大有所益左丞相睿以为谘祭酒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宋何罪之.有 D.肃遂.拜蒙母遂.与外人间隔6.写出文章中隐含的两个成语并解释:7.谈谈你对“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这句话的理解。
8.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卿今当涂掌事(2)蒙辞以军中多务(3)但当涉猎(4)即更刮目相待(5)蹴琨觉(6)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7)自相鱼肉(8)人思自奋10. 翻译句子。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2)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3)大王诚能命将出师(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11. 第一则古文的篇名为“孙权劝学”,你认为文中重点刻画的人物形象是孙权吗?为什么?12. 吕蒙原本是一介武夫,而鲁肃是吴国有名的谋士,但后来鲁肃为何愿意跟他“结友”?13. 据历史所记载,祖逖率军北伐后,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
结合课文,谈谈他如何体现出一代名将的胆识。
14. 《祖逖北伐》课文中有些语句已浓缩为成语,试着把它们写出来。
15. 读读这二则故事,你有什么启示?(四)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氅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
”1.加黑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公输盘(pán) 敝舆(yú) 鲋鱼(fù) B.至于郢(chén) 墨翟(dí) 短褐(hè)C. 禽滑厘(gǔ) 犀兕(xīsì) 木牒(dié) D.胡不见我(jiàn) 梓楩(biàn) 善哉(zāi)2.下列加黑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子墨子闻之(子,夫子,即先生) 愿借子杀之(子,您)B.公输盘不说(说,说话) 请说之(说,解释,陈说)C.胡不见我于王(见,引见) 于是见公输盘(见,召见) D.不可谓知类(类,类推事理)为与此同类(类,种类)3.下列加黑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知而不争。
B.胡不已乎? 吾既已言之王矣。
C. 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之意。
D.子墨于解带为械。
以牒为城。
4.下列句子加黑词用法不同的一项 ( )A.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B.子墨子九距之。
C.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D.公输盘诎。
5.指出下列句中“请”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 B.臣是以无请也。
C. 楚王曰:“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
” D.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6.下列句子加黑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破) B.然,胡不已乎?(虽然)C.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入侵) D.吾知所以距子矣。
(用什么)7.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胡不见我于王? 译文: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 B.胡不已乎? 译文:为什么不停下来呢?C.必为有窃疾矣。
译文:一定有爱偷窃的病症。
D.夫子何命焉为? 译文:大丈夫的儿子为什么命令我呢?8.对下面几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公输盘接待墨子,说的话很客气,但实际是询问他来访的目的。
B.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公输盘断然拒绝了墨子的规劝,并把攻打宋国的责任推给了楚王。
C. 王曰:“善哉。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楚王肯定了墨子的意见,但又表明是因为公输盘造了云梯,攻打宋国实在是迫不得已。
D.“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墨于义正词严地警告楚王和公输盘,宋人严阵以待,将消灭来犯之敌。
9.辨析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将其词义写在句后的括号内。
A. B.C. D.10.用原文填空。
(1)墨子见到楚王,也没有直截了当地提及“_________”之事。
他先对楚王说“______________”,自己有“_______________”,却去偷邻居的“_________”;自已有“__________”,却去偷邻居的“_____________”;自己有“____________”,却去偷邻居的“____________”。
他故意问楚王“______________”,楚王不知其用意,脱口回答:“______________。
”这正中了墨子的圈套,墨子紧接过楚王的话头,将楚、宋两国的土地物产进行了鲜明的比较,并且同前面所说的那个患“________________”的人的行为进行类比,这就使楚王也和公输盘一样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从而理屈辞穷,不得不承认错误。
(2)墨子和公输盘都是技艺高超的工匠,他们的斗技是很精彩的。
“______________”说明这场模拟攻守战的激烈。
但结果是墨子胜利了。
“_____________”字,说明公输盘已是黔驴技穷;“_____________”则说明墨子占有绝对的优势。
但公输盘并不死心,反而想加害墨子。
两个“______________”说明此时两人心照不宜,剑拔弩张,气氛十分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