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07-08 1 b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全套)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全套)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三、辨析题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答案要点】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上。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说。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夺取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等这一历史使命的道路和方向,从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体现在其政治立场上.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目标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07-08 2 a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07-08 2 a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参考答案(试题主要来源于试题库和统编教材习题题,答案仅供参考,鼓励学生有所见解。

请各位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按教务处有关要求认真批改试卷。

)一、辨析题(请先判断下列命题正确与否,再简单说明理由。

每小题8分,共40分)1.马克思主义是为一切被剥削阶级服务的。

参考答案要点:错误。

(2分)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而不可能是奴隶与农民阶级的思想武器。

2.既然物质和意识都是存在的,所以杜林说“世界统一于存在”是对的。

参考答案要点:错误。

(2分)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意识只是物质的反映。

杜林的“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命题企图用“存在”抹煞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抹煞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3、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因此决定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的要素是多元的。

参考答案要点:错误。

(2分)人类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多种要素所构成的复杂系统。

在社会发展中起作用的,既有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等物质要素,也包括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态等精神要素和人的主体能动作用。

但是,最终决定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的力量,只能是社会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他因素的作用都是在物质资料生产的基础上发生的。

唯物史观是唯物主义的一元论,那种把决定作用和影响作用混同起来的多元论观点是错误的。

4.“物以稀为贵”实际上就是价值规律的要求。

参考答案要点:错误。

(2分)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物以稀为贵”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当供大于求时价格低于价值;当供不应求是价格高于价值。

5.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含答案.1、“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一论断说明了()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答案】B2、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答案】D3、英雄史观(本身就是错误的观点)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答案】C4、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的实质是()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B.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C.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D.人民当家作主【答案】C5、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正确分析这些新变化发生的原因,有利于我们科学而全面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导致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发生的根本推动力量是()A.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的斗争B.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C.改良主义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D.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的影响【答案】B6、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A.纯粹偶然的B.纯粹必然的C.偶然与必然的统一D.有的是偶然有的是必然【答案】C7、对哲学的物质范畴作了明确规定和深刻阐述的是()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答案】C8、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答案】A9、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A.决定了社会发展趋势B.决定着社会变革力度C.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D.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最终源泉【答案】C10、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作用是通过()A.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B.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C.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D.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竟争机制实现的【答案】D11、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A.社会历史现象的知识总汇B.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C.生产发展的理论D.经济关系的学说【答案】B12、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A.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B.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C.内容和形式都是处在不停的显著运动状况D.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答案】B13、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关系,关键是运用()A.劳动二重性学说B.资本有机构成学C.剩余价值学说D.平均利润学说【答案】A14、科学家尼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 下列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是()A.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 马克思主义哲学C.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D.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正确答案:B注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起,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成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武器。

2. 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A. 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B. 是否承认运动的绝对性C. 是否承认世界的物质性D. 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正确答案:D注解:凡是认为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的,都是可知论,凡是认为思维无法正确反映存在的,都是不可知论。

标准就是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统一性的不同回答。

3. 有的哲学家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元气构成的,一切有形物体的生长毁灭都是元气聚散的结果。

这是一种()A.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 机械唯物主义观点C.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正确答案:A注解: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是古希腊德谟克利持的原子论和中国的元气说。

德漠克利特认为世界由不可再分割的颗粒(原子)和虚空构成,原子在虚空中数量的多少构成小同的事物。

中国明末清初的王夫之认为天地万物都足元气构成的。

元气聚则成形,散则成气,一切有形物体的生长毁灭皆是元气聚散的结果。

4. 下列各项比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是()A.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B.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C.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D.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正确答案:B注解: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由低级到高级的永恒发展过程,世界的发展是新事物不断取代旧事物的前进的过程,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晋遍的永远不可抗拒的规律。

5.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A.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B. 矛盾双方相互渗透C.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D.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正确答案:C注解: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是()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社会发展规律性的学说C.发展的观点和联系的观点D.关于阶级斗争的学说正确答案:A2、马克思主义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表现为()A.致力于实现共产主义制度B.致力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C.致力于消灭私有制和剥削现象D.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答案:D3、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在()A.十月革命前才出现B.恩格斯逝世后才出现C.马克思逝世前出现D.马克思逝世后才出现正确答案:C4、从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理论观点B.革命观点C.科学观点D.实践观点正确答案:D5、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对于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B.是否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C.有“高尚的理想”D.是否承认世界具有统一的本原正确答案:A6、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不仅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A.辩证法中的基本问题B.一切科学的基本问题C.人们在实践中的基本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基本问题正确答案:C7、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是解决()A.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B.其他一切科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C.人类存在和发展问题的前提和基础D.人们所有生活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正确答案:A8、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正确答案:A9、意识自身“物化”过程的本质就是()A.观念创造客观世界的过程B.意念变物的过程C.意识创造物质的过程D.通过实践改造物质世界的过程正确答案:D10、意识既有对当前的反映,又有对过去的追溯和对未来的预测,可以超越特定时空的限制。

这表明意识具有()A.绝对性B.永恒性C.创造性D.无限性正确答案:C11、清代赵翼有诗曰:“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中国大学生政治理论课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基本原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真题。

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是__________。

A. 唯物主义。

B. 唯心主义。

C. 辩证法。

D. 形而上学。

2.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是__________。

A. 实证主义。

B. 辩证唯物主义。

C. 形而上学。

D. 唯心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

A. 阶级斗争。

B.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 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D.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2.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贯穿于__________。

A. 社会制度。

B. 社会发展。

C. 社会变革。

D. 社会关系。

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是__________。

A. 公有制。

B. 生产资料私有制。

C. 社会主义。

D. 资本主义。

2.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最终目标是__________。

A. 实现共产主义。

B. 实现资本主义。

C. 实现社会主义。

D. 实现封建主义。

四、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

1.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是__________。

A. 反对帝国主义。

B. 维护民族利益。

C. 维护国际利益。

D. 维护国家利益。

2. 马克思主义的爱国主义是__________。

A. 维护国家利益。

B. 维护民族利益。

C. 反对帝国主义。

D. 维护国际利益。

以上就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一些真题,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这门课程,深入学习,掌握其核心理论,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题.

医学院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2006级临床医学等专业本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A)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科学社会主义B、政治经济学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阶级斗争学说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德国古典哲学B、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C、近代英、法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古罗马哲学思想3、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世界是否可知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C、世界是否运动变化D、是否承认世界统一性4、唯心主义主要错误是()A、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B、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C、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D、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C 、是一种道德自觉D 、是一种精神活动9、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 ) A 、运动的B 、发展的C 、实践的D 、矛盾的 10、 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根本分歧是(统一于实践还是认识 B 、 统一于运动还是静止 统一于存在还是非存在 D 、 统一于物质还是精神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的焦点表现为 ( )。

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B 、 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的对立 发展观点和静止观点的对立 D 、 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根据 12、 唯物辩证法认为,新旧事物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 ( )。

A 、它们出现的时间先后 B 、它们力量是否强大C 、人们对它们是否认可D 、它们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1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 ) A 、对立统一规律 B 、普通联系规律 C 、永恒发展规律 D 、否定之否定规律14、 “防微杜渐”的哲学依据是( ) A 、对立统一规律B 、否定之否定规律 C 、质量互变规律 D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15、 辩证的否定是指( ) A 、外力否定 B 、自我否定 C 、任意否定 16、 古语“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A 、同一性 B 、斗争性 C 、普遍性 17、 下列不属于因果关系的是( ) A 、电闪雷鸣 B 、水涨船高 C 、风吹草动 18、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辨证法的关系是( )A 、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B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 、抽象与具体的关系D 、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辨证法的关系时间和空间是( )物质的唯一特性 B 、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D 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A、客观唯心论的观点 5、 A 、 C B 、 、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 )形而上学的观点 主观唯心论的观点C 、庸俗唯物论的观点 7、“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如人的头脑, 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 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全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全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配套复习题及(绪论部分)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7、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8、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1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1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1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单项选择题答案】1.C 2 .A 3.A 4.B 5.C 6.B 7.C 8.A 9.D 10.A 11.A 12.C 13.D 14.A 15.C二、多项选择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A、巴黎公社B、 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 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 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4、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5.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6.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7.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8、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A、李大钊的理论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0、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多项选择题答案】1.BCD2.BCD3.ABC4.BC5.AB6.ABC7.CD8.AB9.BCD 10.ABCD三、辨析题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B卷参考答案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代码:__PTSS110054_
开课院系:___社会科学基础部____考试形式:开卷
姓名:学号:成绩:
(试题主要来源于教材中的思考题及试题库,答案仅供参考,鼓励学生有所见解)
一、辨析题(请先判断下列命题正确与否,再简单说明理由。

每小题8分,共40分)
1.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强大生命力的关键就在于它确立了崇高的社会理想。

参考答案要点:错误。

(2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2.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参考答案要点:错误。

(2分)这是旧哲学在哲学的对象和内容上的观点。

它把哲学看成是包罗万象的、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体系,没有正确解决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既会阻碍具体科学的发展,也会阻碍哲学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普遍和特殊的关系,而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结束了强加在哲学头上的“科学之科学”的光环,实现了哲学研究对象的根本变革。

3.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

参考答案要点:正确。

(2分)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根本性质,两者相互区别。

只有通过去粗取精、由此及彼、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才能透过现象达到对本质的认识。

4、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力,因而人类历史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参考答案要点:错误。

(2分)这是从一个正确的前提,得出一个错误的观点。

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是说人们所面对的生产力,是一种不以人们意志转移的既定力量,是前人创造出来而每一代人所直接面对的物质前提和现实基础。

但是历史又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离开人的活动、人的参与就无历史而言。

5.可变资本,即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其价值经过生产过程后是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

参考答案要点:错误。

(2分)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不是被转移到生产中去的,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邓小平指出,我们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请分析这段话的精神及其理论基础。

参考答案要点:这段话的精神是表达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其理论基础是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成者原理。

党的群众观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理是: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
力量。

2.为什么错误的思想也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参考答案要点: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意识包括正确的意识或思想,也包括错误的意识或思想,它们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内容都是来自客观物质世界,只不过,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歪曲的、颠倒的反映。

错误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是指:第一,错误的思想有其产生的客观原型,如神、鬼等错误观念的客观原型就是人自己,是人这一原型的主观变形。

第二,错误思想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由其产生的客观物质根源,在阶级社会有阶级根源。

第三,错误思想也随客观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我们在分析和克服错误思想时,就要分析这种错误的思想产生和存在的客观前提和根源。

3.如何理解“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参考答案要点: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总是通过各种物品表现出来的,但资本本身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

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两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带来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带来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

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

4、简述十九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

参考答案要点:二者联系: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提供了思想材料。

二者区别:第一,世界观不同;第二,道路不同;第三,依靠力量不同。

三、论述题(20分)
材料1: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的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毛泽东说:“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材料2:实用主义者詹姆斯说:“凡是有利于我们工作,并使我们得到效果的东西就是真理,这也是真理的唯一标准。


请回答:
(3)材料1和材料的观点一致吗?为什么?
(4)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分析观点2。

参考答案要点:(1)材料1和材料2的观点是不同的。

材料1强调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只有实践才能说明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是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材料2则认为,有用即真理,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就看其是否能使我们得到效果。

这是唯心主义的基本看法。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能用人们的主观意愿、是否符合人们的需要、是否对人有用作为标准。

对人有用、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产生某种效果的理论、观点,并不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因而不一定是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