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配制及其乳酸菌培养基和计数法的研究进展
酸奶的检测方法与研究进展

酸奶的检测方法与研究进展王成(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长沙 410083)摘要:综述了酸奶风味、新鲜度的分析检测技术。
以乳酸含量作为酸奶风味评判指标,以霉菌及酵母菌含量作为酸奶新鲜度评判指标,分别说明其分析检测标准及方法。
并列出了酸奶新产品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酸奶;乳酸;霉菌;酵母菌;新产品酸奶,是以新鲜的牛奶为原料,经过巴氏杀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发酵剂),经发酵后,再冷却灌装的一种牛奶制品。
酸奶的组成成分一般包括: 鲜牛奶、白砂糖、活性乳酸菌、增稠剂、安赛蜜、阿斯巴甜(含丙氨酸)、水、蛋白质、脂肪。
另外, 酸奶中还含有乳酸、维生素、叶酸和磷酸等营养成分[1]。
目前市场上酸奶制品多以凝固型、搅拌型和添加各种果汁果酱等辅料的果味型为多。
酸奶不但保留了牛奶的所有优点,而且某些方面经加工过程还扬长避短,成为更加适合于人类的营养保健品。
酸奶作为一种时尚健康的食品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而优良的风味是其被消费者接受的前提,其中有机酸是酸奶风味物质中的重要成分。
乳制品中天然有机酸的来源主要有:乳脂肪的水解,牛的生理代谢,以及细菌代谢。
乳酸菌的分解代谢也会产生这些产物,同型乳酸发酵将几乎全部的碳源经丙酮酸代谢转化为乳酸,也可以产生其它有机酸及风味代谢产物[2]。
乳酸是乳酸菌发酵代谢的主要产物,是酸奶中最主要的有机酸[3]。
因此,可以将乳酸含量作为酸奶风味评判指标。
酸奶在保藏过程中,微生物的数量会发生明显变化[4],可根据此判定酸奶的新鲜度,确定保质期。
1 酸奶风味检测乳酸是酸奶中的主要酸味剂,合适的酸度能增进酸奶的风味、增加人们的食欲。
我国现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酵乳》(GB19302—2010)规定了发酵乳理化指标[5],具体如下表2所示。
规定发酵乳和风味发酵乳的酸度≥70.0°T。
测定酸奶中乳酸的含量,对于酸奶中酸度的确定有重要意义。
1.1 乳酸的检测方法测定乳酸的主要方法有酸碱滴定法、比色法[6,7]、酶电极法[7,8]、GC法[9]以及HPLC法[7] [9,10]等。
酸奶的制作与品质检验实验论文.doc

酸奶的制作和品质检验**(海南大学**学院2011级,邮编:570228)指导老师:***(教授)摘要:以蒙牛鲜牛奶为原料,市售酸奶为接种剂自制酸奶并进行感官评价。
用稀释倒平皿法分离出蒙牛酸奶中的乳酸菌。
用改良MC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菌落形态并进行菌落计数,算出所制作酸奶中乳酸菌的含量从而鉴定所制作酸奶的品质,一般来说,乳酸菌含量越高,酸奶品质越好。
关键词:酸奶制作;酸奶品质检验;乳酸菌菌落形态及计数酸奶是以新鲜的牛奶为原料,经过巴氏杀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发酵剂),经发酵后,再冷却灌装的一种牛奶制品。
酸奶酸奶营养丰富,其蛋白质和钙质较鲜乳更易消化吸收,抑制腐败细菌的繁殖,降低肠道内毒素浓度。
酸奶内含乳酸菌并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乳酸及族维生素等,能增强消化,促进肠道蠕动和机体物质的代谢,提高人的免疫力, 长期饮用即可保证钙质的需求, 又可健肠胃, 不但保留了牛奶的所有优点,而且某些方面经加工过程还扬长避短,是一种对人体肠胃非常有益的保健食品。
乳酸菌是一种存在于人类体内的益生菌。
乳酸菌能够将碳水化合物发酵成乳酸,因而得名。
益生菌能够帮助消化,有助人体肠脏的健康,因此常被视为健康食品,添加在酸奶之内。
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是一种原核生物。
广泛存在于人、畜、禽肠道、许多食品、物料及少数临床样品中。
乳酸菌不仅可以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改善食品风味,提高食品保藏性和附加值,而且,近年来乳酸菌的特殊生理活性和营养功能,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大量研究表明,乳酸菌能够调节机体胃肠道正常菌群、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食物消化率和生物价,降低血清胆固醇,控制内毒素,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生长繁殖和腐败产物的产生,制造营养物质,刺激组织发育,从而对机体的营养状态、生理功能、细胞感染、药物效应、毒性反应、免疫反应、肿瘤发生、衰老过程和突然的应急反应等产生作用。
由此可见,乳酸菌的生理功能与机体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
可以说,如果乳酸菌停止生长,人和动物就很难健康生存。
酸奶制作及乳酸菌的分离计数

酸奶制作及乳酸菌的分离计数1、实验目的1、学习自制酸奶的方法。
2、熟悉从酸奶中分离和纯化乳酸菌的一般方法。
3、掌握用浇注平板法分离微生物纯种。
4、了解简便、快速厌氧菌菌落计数法的基本原理。
5、学习用简便、快速厌氧菌菌落计数法对乳酸菌进行活菌计数。
二、实验原理酸奶又称酸乳,是以牛奶为主要原料,经乳酸菌发酵而制成的一种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国际流行的保健饮料。
酸奶发酵中的主要生物化学变化是:乳酸菌将牛奶中的乳糖发酵成乳酸使其pH降至酪蛋白等电点附件从而使牛奶形成凝固状;其次,乳酸菌还会触使部分酪蛋白降解、形成乳酸钙和产生一些脂肪、乙醛、双乙酰和定二酮等风味物质。
酸奶发酵过程通常是由双菌或多菌的混合培养实现的。
其中的杆菌先分解酪蛋白为氨基酸和小肽,由此促进球菌的生长,而球菌产生的甲酸又刺激了杆菌产生大量的乳酸和部分乙醛,由此链球菌还产生了双乙酰这类风味的物质,因此,达到了稳定状态的混合发酵。
根据高层半固体培养基具有良好厌氧性能的原理,我们设计了一种适用于乳酸菌等不产气的厌氧菌进行简便快速菌落计数的方法。
此法把稀释(在半固体培养基凝固前)和(在半固体培养基凝固后)集中在同一支试管中内,以不易透氧、装有高层半固体培养基的试管代替常规的培养皿平板进行菌落计数,从而使活菌计数操作简化成“试样分散----逐级稀释+常规培养---菌落计数”3步,而传统的方法则需“试样分散----逐级稀释---涂布或浇注平板---厌氧培养---菌落计数”5步。
因此,本法不仅有简化操作步骤的优点,还有省略专用厌氧培养装置、缩短培养时间以及节约试剂和材料等优点。
3、实验器材1、菌种: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唾液链球菌嗜热亚菌(可从品牌酸奶商品中自行分离)2、培养基:(1)LAB半固体培养基100ml(2)MRS琼脂培养基200ml(3)MRS液体培养基10ml3、材料:优质全脂牛奶或奶粉(内含脂肪28%,蛋白石27%,乳糖37%,矿物质6%,水分2%),蔗糖:市售优质酸奶(1瓶)4、器皿:锥形瓶(3个)、空试管(14支)、无菌移液管(1ml*15根,10ml*2根)、培养皿(6套)、涂布棒、量筒、酒精灯、恒温水浴锅,恒温箱,冰箱4、实验步骤1、实验的准备(1)配制LAB半固体培养基100ml,MRS琼脂培养基200ml,MRS液体培养基10ml(2)用量筒各量取自来水225ml至2锥形瓶中,用移液管移取4.5ml至4支试管中(3)将培养基进行分装,用无菌移液管吸取9mlLAB半固体培养至6支试管中,用无菌移液管吸取5mlMRS液体培养基至2根试管中,用无菌移液管吸取10mlMRS琼脂培养基至2根试管中制作两个斜面(4)用报纸进行包扎试管,移液管,锥形瓶,培养皿,然后放入灭菌锅进行灭菌2、酸奶的制作(1)配奶:在牛奶中添加6%~10%蔗糖后搅匀。
酸奶的研究实验报告

酸奶的研究实验报告引言酸奶作为一种受欢迎的乳制品,被广泛认为有益于健康。
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益生菌,对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都有益处。
本次实验旨在研究酸奶的微生物成分、滋味和储存稳定性,以进一步了解和优化酸奶的质量。
实验方法1. 酸奶样品的制备我们选择市场上常见的纯牛奶作为原材料,并在实验室里制备了不同质量的酸奶样品。
酸奶样品的制备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煮沸:将牛奶倒入一个高温容器中,并将其加热至沸腾,以杀灭其中的细菌。
2. 冷却:将沸腾的牛奶快速冷却至适宜的发酵温度(通常为37摄氏度)。
3. 接种:将含有活性酸奶菌的培养基加入冷却过的牛奶中,以开始酸奶的发酵过程。
4. 发酵:将接种后的牛奶放置在恒温箱中,并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以促进益生菌的繁殖和发酵过程。
5. 储存:将发酵好的酸奶样品保存在适宜的温度下,以便进一步的分析和评估。
2.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置我们将酸奶样品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以便对比研究。
实验组是在标准制备过程中引入特定改变的样品,而对照组则遵循一般的制备过程。
我们根据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特点进行不同实验。
3. 实验内容和步骤根据酸奶样品的微生物成分、滋味和储存稳定性进行分析和评估。
我们进行了如下几个实验:1. 微生物成分:使用菌落计数法和PCR技术,对酸奶样品中的细菌和益生菌进行数量分析和鉴定。
2. 滋味评估:通过食用者调查和感官评估,对不同酸奶样品的滋味进行主观评估和比较分析。
3. 储存稳定性:将酸奶样品保存在不同的储存条件下,包括冰箱和室温,检测其在不同时间点的pH值变化和微生物污染程度。
实验结果及分析经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几点结果和分析:1. 微生物成分:实验结果显示,酸奶样品中的细菌数量明显降低,而益生菌如乳酸菌增加。
这符合酸奶的基本特点,表明酸奶成功发酵,并且其中的细菌有益于人体健康。
2. 滋味评估:通过食用者调查和感官评估,我们发现加入少量水果等调味品的酸奶在滋味方面更受人们欢迎,因为它们具有更丰富的口感和味道。
酸乳的制作和乳酸菌的分离

因此,酸乳不仅是一种具有很 高吸收率和消化率的乳制品, 而且还是一种对某些疾病具有 治疗效果的乳制品。
自制酸乳的原理
市售的酸乳中含有活性的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 热链球菌,从中取样后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鲜 乳中,在42℃的条件下培养4小时,依靠上述 两种微生物的协同发酵作用发生一系列生化反 应,冷藏考题
为什么融化后的培养基要冷却至45℃左右才倒平板? 要使平板菌落计数准确,需要掌握哪几个关键?为什 么? 试比较平板菌落计数法和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法的优缺 点及应用。 当你的平板上长出的菌落不是均匀分散的而是集中在 一起时,你认为问题出在哪里? 用倒平板法和涂布计数法,其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有何 不同?为什么要培养较长时间(48h)后观察结果?
课外阅读材料:酸乳的发酵过程
实验器材
仪器:玻璃杯,铝箔,10ml移液管,高 压蒸汽灭菌锅,恒温水浴锅,恒温培养 箱,冰箱 材料:鲜乳200ml,酸乳、白砂糖各少 许
实验步骤
1.准备工作:
实验前,准备一个洁净的玻璃 杯与一支10ml移液管,玻璃杯 盖上铝箔,移液管加过滤嘴后 装入金属桶中,对其进行灭菌 处理。
实验器材
仪器:试管、温箱、培养皿、涂布棒、 移液管、石棉网、三角架、煤气 灯、记号笔等 材料:乳糖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市售酸乳样品(含保加利亚乳杆 菌和嗜热链球菌两种活性菌)
实验步骤
1.熔化培养基
将事先制备于三角瓶中已灭菌的培养基置于电炉上加热 使其熔化,加热时必须不时摇动三角瓶,以免受热不均 而引起瓶底爆裂。待培养基完全熔化后,置一旁冷却至 55-60 ℃。
实验器材
菌种: 市售酸乳样品(含保加利亚乳杆 菌和嗜热链球菌两种活性菌) 培养基: 乳糖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实验仪器:温箱、接种环、培养皿、煤气灯、 显微镜、试管等
发酵乳中乳酸菌含量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发酵乳中乳酸菌含量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发酵乳是一种含有丰富乳酸菌的健康食品,对维持肠道健康和免疫系统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准确测量发酵乳中乳酸菌的含量对于产品质量控制和生产工艺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乳酸菌含量检测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和改进,本文将介绍一些主要的研究进展。
传统的发酵乳中乳酸菌含量测定方法主要是基于菌落计数法和筛选培养基的方法。
菌落计数法需要对发酵乳样品进行稀释和培养后,在琼脂平板上计算菌落数目,在采样时间较长和操作繁琐的同时,对菌落的计数也有一定的主观性。
筛选培养基的方法则是基于乳酸菌的特异性营养需求,通过加入不同的培养基组分来选择性生长乳酸菌。
然而,这些方法的缺点在于耗时长、操作繁琐、检测结果不稳定等。
近年来,基于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乳酸菌含量检测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主要包括PCR法、实时荧光PCR法和下一代测序技术等。
PCR法通过特异性引物扩增靶DNA片段,然后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方法,对扩增产物进行分析和定性,可以快速检测乳酸菌的种类和相对含量。
实时荧光PCR法是一种通过特异性引物和荧光素标记的探针,可以实时监测PCR 反应的过程,对乳酸菌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
这两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准确度的优点,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领域。
但是,由于PCR 方法基于靶DNA的扩增,对样品中可能存在的PCR抑制物质敏感,而且需要昂贵的设备和试剂,限制了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除了PCR法,下一代测序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乳酸菌含量检测。
这种技术基于高通量测序平台,可以对样品中的所有DNA进行测序,然后通过数据库的比对和分析,得到乳酸菌的种类和相对含量。
下一代测序技术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优势,能够深入了解样品中的微生物种群结构和功能,从而为发酵乳产品的优化提供基础数据。
此外,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快速检测方法。
例如,基于质谱技术的方法可以通过乳酸菌特有的代谢产物进行定量分析,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特点。
酸奶中乳酸菌计数方法的探讨

酸奶中乳酸菌计数方法的探讨作者:陈晓燕来源:《食品安全导刊》2016年第05期摘要:目的是通过方法的选择对乳酸菌计数方法进行优化。
方法:采用涂布法和倾注法分别对6种市售的酸奶制品进行检测,并分别用生理盐水、PBS缓冲液、CYS缓冲液进行乳酸菌计数结果比较。
结果:6种酸奶制品分别用倾注法和涂布法所得的乳酸菌数结果从统计学意义上均无差别;6份样品在三种不同稀释液的计数结果里CYS缓冲液为最优稀释液。
结论:倾注法和涂布法对乳酸菌计数无影响,若仅对样品中乳酸菌做计数要求,则可选择采用倾注法进行检测,选择CYS缓冲液进行乳酸菌计数明显优于国标方法,可以用于食品中乳酸菌计数。
关键词:大豆蛋白酶解产物生物活性肽轻度酶解苦味肽功能特性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酸奶已成为一种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乳制品之一,但其在生产制作或运输过程中如储存不当,会使当中乳酸菌的数量减少,而酸奶营养价值主要来源于其中乳酸菌的数量多少,故酸奶中活性乳酸菌的数量减少直接影响酸奶的质量[1]。
确计数活性乳酸菌制品中的乳酸菌,卫生部于2010年发布了修订版《食品微生物检验乳酸菌检验》GB 4789.35-2010[2],与2008版相比修订版中修改了乳酸菌总数、乳杆、双岐杆菌、嗜热链球菌的计数方法。
但该标准中仅规定了一种平板涂布法作为检测样品中乳酸菌数量的方法,且要求操作者从样品稀释到平板涂布在15分钟内必须完成。
笔者以多年从事乳酸菌数量检测工作经验认为,对于少量样品的检测,按照国标来操作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对于大样本大样本量(n>20),仍采用国际来进行检测,具有非常大的实际困难。
因此,本文从市面上随机选取6种品牌的酸奶,通过比较平板涂布法与倾注培养法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同稀释液结果比较,以保证真实反映酸奶中乳酸菌数量可供进一步修改国标的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随机选择6份不同商品名的含活性乳酸菌含量较高、均匀性较好的酸奶制品。
酸奶中乳酸菌的微生物学检验与酸奶的制作_2

酸奶中乳酸菌的检测与酸奶的制作综合性实验报告组员:摘要:以奶粉为原料,蒙牛酸奶为接种剂自制酸奶并进行感官评价。
用稀释倒平皿法和划线分离法分离出蒙牛酸奶中的乳酸菌。
分别用改良MC培养基和改良TJA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菌落形态并进行菌落计数。
再挑取少许不同培养基上的菌落用革兰氏染色法染色,观察乳酸菌的个体形态。
关键词:酸奶制作、乳酸菌菌落形态及总数、MC培养基、TJA培养基、革兰氏染色、乳酸菌个体形态1 前言酸奶是以新鲜的牛奶为原料经过巴氏杀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发酵剂),经发醇后,再冷却灌装的一种牛奶制品。
按是否加糖,酸奶可分为淡酸奶和加糖酸奶两种,我国常见的酸奶制品是加糖酸奶,即在制作酸奶的原料乳中加入一定量的白糖进行发酵得到的酸奶产品。
酸奶营养丰富,其蛋白质和钙质较鲜乳更易消化吸收,抑制腐败细菌的繁殖,降低肠道内毒素浓度。
酸奶内含乳酸菌并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乳酸及族维生素等,能增强消化,促进肠道蠕动和机体物质的代谢,提高人的免疫力, 长期饮用即可保证钙质的需求, 又可健肠胃, 是一种对人体肠胃非常有益的保健食品。
2 材料与方法2.1 仪器与器材温箱:47℃、冰箱: 4℃、电磁炉、锅吸管:容量为1,10和25mL、广口瓶或三角瓶:容量为500mL、平皿:直径为9cm、试管(带试管塞):18×180mm、显微镜、带玻璃珠的三角瓶、移液枪、移液管、恒温箱、电磁炉、平底锅、2个奶瓶、保鲜膜、接种环、酒精灯。
2.2 培养基和试剂培养基:改良MC 培养基,改良TJA培养基。
材料:番茄汁、革兰氏染色液、蒙牛酸奶、脱脂奶粉、白砂糖。
2.3 方法2.3.1 无菌水和培养基的制备(1)无菌水:将20支试管分别用移液枪注入9ml的自来水,塞上试管塞,分10支捆成一扎并用牛皮纸包好。
将2个三角瓶分别注入150ml的自来水,塞上瓶塞,分别用牛皮纸封好。
将上述的试管以及三角瓶一起高压蒸汽灭菌。
(2)培养基:MC培养基:称取16g改良MC培养基粉末加200mL水置于电炉上小火加热溶解;TJA培养基:称取12g改良TJA培养基粉末加10mL茄汁和200mL水置于电炉上小火加热溶解,分别制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与实习卫生职业教育$%&’(#())*+%’#酸奶采用鲜奶和白砂糖为主要原料,经严格消毒后加入活性乳酸菌发酵制作而成。
与普通牛乳比较,其中的蛋白质、脂肪经发酵后,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同时还能提高钙、磷、铁的利用率,有利于防止婴儿佝偻病和老人骨质疏松病,"-。
同时还具有治疗神经性厌食症、抗毒、抗癌及防止细胞老化,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能,(-。
乳酸菌是一类能利用可发酵的糖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通称。
这类细菌广泛分布在土壤,植物根、茎,湖泊及动物的体内。
其从形态上可分为球菌和杆菌,并且均为革兰染色阳性、兼性厌氧菌或厌氧性细菌。
酸奶中有大量的乳酸菌,可定居在人体的鼻黏膜或消化道等处,所产生的代谢产物能降低肠道内的./值,抑制肠道中的腐败菌生长,减弱腐败菌在肠道的产毒作用,从而维持体内微环境,尤其是肠道内正常的微生态平衡,012-。
市面上出售的酸奶很多都是利用原始菌种进行逐级扩大的培养方式进行,即活化复壮,再进行扩大培养至乳酸菌的活力达到可用程度后,投入生产,进行发酵。
在发酵剂的活化过程中,工序多,技术要求严格,稍有不慎就会污染到杂菌,所以培养基研制非常重要,要求培养出来的活菌数多,且培养时间要短。
另外,活性乳酸菌达到一定数量才能起到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延缓机体衰老等保健作用。
因此,检测活性乳酸菌的含量成为判断产品质量好坏的重要手段。
国际上规定乳酸菌数不得低于"3")456789&,#-。
本文就酸奶配制、培养基筛选及乳酸菌计数法进行讨论,对酸奶质量控制、市场研究和发展有一定的理论参考。
!酸奶配制方面的进展杜传来,4-研制南瓜酸奶的配制方法是原料乳验收,再进行净化和脂肪标准化、混合、预热均质,:#;<)=1");()9>?杀菌,冷却到2#=,接种,罐装,发酵,冷藏。
该产品富含矿物质、氨基酸,不含任何防腐剂、色素、香精等化学合成物质1不仅增加了酸奶的花色品种1而且提高了其营养保健作用。
张迅捷,*-介绍大豆酸奶的配制主要是原材料(鲜牛奶@大豆@白砂糖)混合浆定容之后高压均质杀菌、冷却、加香精、接种、混匀、装杯封口进入主发酵,冷藏后发酵,再检验、出库、包装。
有研究人员研制的凝固型蜂蜜酸奶,:-,具有独特的蜂蜜清香。
其配制主要是脱脂乳粉加水溶解,添加其他原料(蜂蜜、琼脂),混合过滤,再脂肪含量标准化,预热均质杀菌,尽快冷却,加入发酵剂之后装罐培养、冷却、冷藏后熟,若干小时后便成为颜色微黄的凝固型蜂蜜酸奶。
孙好学等,<-配制的酸奶由于加入蜂蜜、苹果和花生使酸奶颜色微黄,具有独特的清香。
其配制方法是原料乳)过滤)脂肪含量标准化)预热)均质)杀菌)冷却)接种)加糖)添加其他原料(蜂蜜、琼脂、苹果和花生))培养)冷藏后熟)产品。
陈增伦等,")-研制蔬菜酸奶。
蔬菜含有的淀粉化合物可以改善酸奶组织形态,使酸奶的营养更加平衡、合理。
配制过程就是南瓜、胡萝卜去皮后蒸熟,果蔬机打浆后与牛奶、甜味剂混合,山药去皮后剪切,经过滤)均质)杀菌)加乳酸菌发酵)后熟)成品。
枸杞具有清肝、润肺、滋肾、明目等功能。
有研究人员利用枸杞研制了凝固型枸杞酸奶,""-。
方法是脱脂奶粉加水溶解成为脱脂乳,再加白砂糖和稳定剂等进行调配,混合预热到<);"))=后再冷却到4);*)=。
经预处理后的枸杞浆,与之前已调配好的物料再进行调配,匀浆,无菌罐装,杀菌(:0=,0)9>?),冷却(2(=左右),接种,恒温培养(2";2(=),在2=冰箱中存放(2A ,即为成品。
郭红珍等,"(-研制的金针菇与香菇酸奶,瓷白色,光洁,乳白中略带浅黄色,具清新的金针菇或香菇香味。
其研制方法是原料奶,金针菇或香菇浸提液(白砂糖):鲜奶-)煮沸)装瓶)杀菌(")#=,0;#9>?))冷却(2(=))接种)发酵(0*;2"=,0;#A ))冷却(2=))后熟)成品)评定。
以上酸奶,配制的基本方法都一样,但辅料不一样,风味各不相同。
至于辅料的添加既可以在接种前加入,也可以在接种时加入。
"培养基筛选方面的进展黄君红等,"0-在对乳酸菌的培养基进行筛选的实验中,用BCD 培养基、EFG 培养基、("2号培养基、乳酸菌分离培养基、改良马铃薯培养基、蕃茄汁培养基进行对比实验,并在乳酸菌分离培养基上添加了平菇、马蹄、大葱、胡萝卜、马铃薯、青瓜4种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摘要:就酸奶配制、培养基筛选及乳酸菌计数法进行讨论。
关键词:酸奶;配制;培养基;乳酸菌;计数法中图分类号:H2(2’0"文献标识码:F文章编号:"4*"!"(24I ())*J )#!)""#!)0黄雁",邓海群(I "’韩山师范学院1广东潮州#(")2"K (’潮州*#(()部队机关卫生所1广东潮州#(")))J酸奶配制及其乳酸菌培养基和计数法的研究进展学质量提供了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柯新华,周世学,周英杰,等’严格培养作风优良的医务工作者,C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I 2J L (*#;(*4’,(-郑红1陈善明1师景波1等’我院如何做好临床教学工作,C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1""L 4#";4#2’,0-方立1王莉萍’进修医生临床教学的组织与管理,C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1())",:I (J L ""#;""4’!辅料。
实验表明,在添加了胡萝卜汁的乳酸菌分离固体培养基上,乳酸菌生长最好,活菌数含量最高,菌落和溶钙圈最大。
乳酸菌分离培养基的配方:牛肉膏"$,蛋白胨"$,酵母膏"$,葡萄糖"$,蕃茄汁%&’,吐温(&&)&*’,+,+-.%$,溴甲酚绿&)&"’,琼脂")*$,蒸馏水"&&/0,12#)*。
胡萝卜3&$4煮汁,添加在乳酸菌分离培养基中。
实验者还对固体培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进行了比较,发现乳酸菌菌落在半固体培养基上出现早,活菌数明显增加。
改良567培养基是黄色的,而长出的杆菌与球菌的颜色与之相近,计数不是很方便。
但若在567培养基里加入指示剂55+8"&&/0加入"’55+&)%/"9,使培养基微黄,而长出的%种菌落都为红色:球菌圆凸,边缘整齐;杆菌为雪花状,边缘不整齐:"3;。
这样既方便了计数,又使结果趋于准确。
%&&3年,有研究人员对567培养基进行了改良———双抗!567,即在改良567培养基中加入硫酸多黏菌素<("&/$=>)和放线菌酮("&/$=>)4可以很好地抑制样品中污染的真菌和革兰阴性杆菌,同时对乳酸杆菌和乳酸球菌的菌落形态、大小、色泽,菌体形态、大小和数量均无影响,选择性好于改良567:"*;。
杨雪峰等:"#;进行乳酸杆菌检测时就用到改良?+琼脂:大豆蛋白胨*)&$,牛肉浸膏%&)&$,酵母浸膏*)&$,乳糖%&)&$,碳酸钙"&)&$,葡萄糖%&)&$,琼脂"*)&$,蒸馏水"&&&/0,"’中性红溶液*/0,硫酸多黏菌素<8酌情而加9"&万0@,12为#)&A&)%。
乳酸杆菌在改良?+琼脂平板上,皿底为粉红色,生成的菌落较小、圆形、红色,直径(%A")//,有淡淡的晕。
?"B培养基是酸奶中嗜热链球菌计数的重要培养基。
它也是从酸奶或牛奶中分离嗜热链球菌的常用培养基。
该培养基培养嗜热链球菌时间长。
曹文海等:"B;通过实验得出改良?"B培养基的配方:胰蛋白胨质量分数&)*’,鱼蛋白胨&)*’,牛肉膏&)*’,酵母浸膏&)%*’,抗坏血酸&)&*’,硫酸镁&)&%*’,甘油"’,磷酸二氢钾&)*’,乳糖&).’,琼脂")"’。
这种改良?"B培养基,不仅能提高酸奶中嗜热链球菌计数的准确度,而且能缩短嗜热链球菌培养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有研究人员对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混合菌株进行培养时,对其基础培养基进行了选择,并对增殖因子进行了筛选。
研究表明,在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以"C%混合培养的条件下,采用"&’脱脂奶经蛋白水解酶!处理后的培养基适宜乳酸菌混合菌株的生长。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促进生长物质的研究,得出增殖因子的配比:蛋白胨&)(’、酵母粉&)(’、吐温&)"’、乳糖&)*’:"(;。
而在直投式乳酸菌发酵剂增菌培养基的优化:"D;实验中,研究人员确定了嗜酸乳杆菌75++3.*#增菌培养基的配方:在改良?EF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番茄汁、"&’胡萝卜汁、"&’平菇汁、&)"$= "&&/0+,+-.、&)*$="&&/0G,7H。
将此嗜酸乳杆菌在增菌培养基.BI下培养"&J,菌数可达到()*#K"&D HL@=/0,与普通液体发酵剂相比,获得了显著的浓缩效果。
!乳酸菌计数法的研究进展厂家用于活性乳酸菌制品的菌种基本上是乳酸杆菌和嗜热链球菌4多数是兼性厌氧菌4在常规有氧环境下生长不是很好。
现在,乳酸菌的微生物国际标准培养方法并不能完全反映乳酸菌的实际情况。
顾其芳等:%&;研究的电阻抗法快速定量测定食品中的乳酸菌,与传统方法相比,检验时间大大缩短("(J出结果),仪器操作简便,结果准确,且如果乳酸菌含量高,最多#J 就可以出结果。
吕嘉枥等:*;采用改进的高层琼脂法可满足乳酸菌微需氧条件的要求,无须厌氧培养装置,简化了操作步骤,是一种应用价值较高的活菌计数法,可广泛用于酸乳及酸乳制品中乳酸菌总数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