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中不可不知的4个核心,附家训30条经典教育语录

合集下载

曾国藩家训经典的语录38条教育子女名言

曾国藩家训经典的语录38条教育子女名言

曾国藩家训经典的语录38条教育子女名言1.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

2.人皆有爱生恶死之心,人皆为舍生取死之道。

何也?见善不明耳。

3.吾不知所谓善,但使人感者即善也。

吾不知所谓恶,但使人恨者即恶也。

4.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

5.霹雳手段,方先菩萨心肠。

6.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7.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8.事以急败,思因缓得.9.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10.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

11.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

12.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13.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曾国藩经典语录14.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

15.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16.毕竟先知后行,至于纯熟,乃能合一。

17.世间事各有恰好处,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

全慎全得,全忽全失。

小事多忽,忽小则失大,易事多忽,忽易则失难。

存心君子,自得之体验中耳。

18.读经有一耐字诀。

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

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

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

不特写字,凡事都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19.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20.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21.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

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很晚才起床)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公之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

最新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录

最新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录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

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

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古来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惟数万人困于坚城之下,最易暗销锐气。

弟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此是过人之处,更宜从此加功。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盛世创业重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勤俭节约,未有不兴。

骄奢倦怠,未有不败!――曾国藩《曾国藩家书》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曾国藩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一书收录了曾氏从年轻至去世前的百余篇较有代表性的家书,按内容大抵可分为治军、为政、修身、治学、持家、处世、理财、交友、用人等章。

由这些书信,可窥斑见豹地探索曾氏一生之行为思想,从中感受到清朝末年的政治风云变幻和他仕途春风得意背后的感觉,由于树大招风,功高盖主,封建王朝随时都有再上演“走兔死,狡狗烹”的时代悲剧,所以他虽身居高位,但内心却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曾氏家书是一面镜子,真实折射出了曾国藩复杂的内心世界,该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淡的家常事中蕴含真知良言。

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句摘抄

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句摘抄

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句摘抄◆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

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

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所谓;唯天下之至拙能够大胜天下之至巧。

◆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胸襟社会各界,宜从“平”“浓”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看得元显恭,功名之际须看看得淡,庶几胸怀日宽。

◆古来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惟数万人困于坚城之下,最易暗销锐气。

弟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此是过人之处,更宜从此加功。

◆盛世创业重统之英雄,以襟怀正直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辛劳为第一义。

◆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勤俭节约,未不启。

骄纵烦躁,未全胜!◆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观人四法:讲信用、并无官气、有条理、太少大话。

◆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一个讨厌读书的人,品格不能糟到哪去;一个品格不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能高到哪去。

◆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

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人生莫惧少时贫。

◆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轻财不足以聚人,艏鹤阋苑人,量阔不足以得人,身先不足以率为人。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

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曾国藩家书 经典摘录

曾国藩家书 经典摘录

曾国藩家书经典摘录尊敬的读者:曾国藩(1811年-1872年)是清朝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化家。

他深受道家思想和儒家文化的影响,被誉为中国近代的“治国之才”,他的家书更是传世之作,被誉为家风的典范。

以下是我为你摘录的曾国藩家书经典内容。

曾国藩家书经典摘录1. 相忍为国大丈夫应该心怀忍耐之心,忍辱负重,为国家的利益而奋斗。

只有相互忍让、相互谅解,国家才能和平稳定地发展。

2.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处世要端正,家庭和睦和谐,国家才能治理有方,整个社会才能安定。

个人的修养是国家治理的根本。

3. 修身以达天下修炼自己的品德、修养自己的文化水平,对达到治理天下的目标有着重要作用。

只有在道德层面上做到自律,才能赢得民众的尊敬和拥护。

4. 以民为本,民生至上国家的存亡、繁荣与民生息息相关。

治理国家要以百姓为中心,关注民生问题,解决人民的困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5. 让幕僚和部将都成为人材治理一个国家需要大量的人才。

要培养幕僚、鼓励部将,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共同担当起治理和发展国家的责任。

6. 尊重他人的才华和意见作为一位领导者,要尊重别人的才华和意见。

要善于倾听,虚心接受他人的建议,不固执己见,以达到更好的治理成效。

7. 正直廉洁,严于律己作为治理者,必须保持正直廉洁的品行。

严于律己,做到廉正自律,才能树立榜样,赢得民心。

8. 勤勉奋发,不贪图安逸治理国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勤勉奋发不懈努力。

不能沉迷于安逸享乐,要时刻保持警觉和进取的精神。

9. 富国强兵,抵御外患国家的安全是治理者的责任所在。

要提倡军事强国的建设,保卫国土,抵御外患,确保国家的繁荣和稳定。

10. 恪守诺言,言行一致作为治理者要做到言行一致,言出必行,言行合一。

只有恪守诺言,赢得民心,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

以上是我为你摘录的曾国藩家书经典内容,这些经典思想展现了曾国藩治国思想的精髓,对于现代社会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希望这些摘录能够给你带来启发,并能在你的生活和事业中发挥积极的影响。

曾国藩家书家训摘抄50条,曾国藩名言名句

曾国藩家书家训摘抄50条,曾国藩名言名句

曾国藩家书家训摘抄50条,曾国藩名言名句1、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曾国藩2、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

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3、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曾国藩4、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曾国藩5、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

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6、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曾国藩7、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8、曾国藩语录:1,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2,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3,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4,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

5,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6,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7,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8,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9,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时。

10,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 ——曾国藩9、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

——曾国藩10、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

——曾国藩11、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曾国藩12、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曾国藩13、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

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曾国藩14、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

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曾国藩15、人生莫惧少时贫。

——曾国藩16、【看一个家族的兴败,看三个地方】第一,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第二,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为勤劳、劳动的习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第三,看后代子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的经典,“人不学,不知义,不知道”。

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家训曾国藩家训“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一、养心之道日课四条一曰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

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

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

二曰主静则身强:而内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功夫也。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

三曰求人则人悦:欲立立人,欲达达人。

立者,自立不惧,如富人有百物有余,不假外求。

达者,四季不悖,如贵人登高一呼,群山四应。

人孰不欲己立已达,若能推以立人达人,则与物同春矣。

四曰习劳则神钦:凡人之情莫不好而恶劳。

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欲而惮于劳。

勤则寿考,逸则夭亡,历历不爽。

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才识;为天下计,则必已饥已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

勤则有才而见用,逸者无能而见弃;勤则济世斯民,而神祗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祗。

守静神明则如日之升,身体则如日之镇,此二语可守者也。

我辈求静,欲异乎禅氏入定,冥然而罔觉之旨,其必验之此心。

自戒惧而约之,以至于至静之中,虽少偏倚,而守其不失,则及其中之天地位,此绵绵这,由动而静之也。

自谨独而精之,以至于应物之处,无少差缪,而无适不然,则极其和而万物育,此穆穆者,由静以之动也。

由动以静之,有神主之;由动之静,有鬼司之。

始终往来,一敬贯之。

静坐思,心正气顺,必须到“天地位,万物育”田地方好;默坐思,此心须常有满腔生意。

杂念憧憧,将何以极力扫却?免之!修身十二课一、主静:无事时整齐严肃,心如止水;应事时专一不杂,心无旁物。

二、静坐:每日须静坐,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三、早起:黎明即起,绝不恋床。

四、读书不二:书未看完,绝不翻看其他,每日须读十页。

五、读史:每日至少读二十三史十页,即使有事亦不间断。

六、谨言:出言谨慎,时时以“祸从口出”为念。

七、养气:气藏丹田,修身养性。

八、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随时将自己当作养病之人。

《曾国藩家书》中不可不知的4个核心,附家训30条经典教育语录

《曾国藩家书》中不可不知的4个核心,附家训30条经典教育语录

《曾国藩家书》中不可不知的4个核心,附家训30条经典教育语录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曾国藩出生显赫,生在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

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

最后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翰林庶吉士,封一等毅勇侯,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军事家、文学家。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是曾国藩一生谨遵的座右铭在曾国藩的倡议下,清政府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所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的开拓者。

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下“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含近1500封信集“的不得不看的育人经典名著---《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家书》中共收录了曾国藩书信435通:其中《与祖父书》14通,《与父母书》48通,《与叔父书》9通,《与弟书》249通,《教子书》115通。

另附《致夫人书》、《教侄书》等7通,包括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交友识人﹑持家教子﹑治军从政等,上自祖父母至父辈,中对诸弟,下及儿孙之辈,所以涉及范围甚广,是自古以来被研究研习的著名教育典籍。

今天我们就主要看一下其核心的4个方面的内容(俗称干货),以方便大家日后在相夫教子、为人处世中熟知和运用。

1.关于读书学习“业精之法在于专,读书应有恒心;读书贵在有常,学习贵在有恒。

定要坚持‘看、读、写、作’。

”其意思就是说,不管是读书学习还是工作都要专注、有恒心,读书要经常读,不要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而且要贵在坚持。

读书学习的时候也一定坚持“看、读、写、作”这四个法则。

现在由于受到电子化设备的冲击,纸质书籍受到了极大的冷落,好在国家及有关教育部门提出大力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等,还有社会上出现的《朗读者》、《约读书房》、《教子有方》等读书性质的节目、公司和协会,这对纸质书籍的保护和传播都是一件好事情。

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句摘抄

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句摘抄

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句摘抄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

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

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古来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惟数万人困于坚城之下,最易暗销锐气。

弟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此是过人之处,更宜从此加功。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盛世创业重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勤俭节约,未有不兴。

骄奢倦怠,未有不败!——曾国藩《曾国藩家书》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曾国藩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曾国藩曾国藩语录:1,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2,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3,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4,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

5,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7,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8,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9,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时。

10,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曾国藩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曾国藩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国藩家书》中不可不知的4个核心,附家训30条经典教育语录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曾国藩出生显赫,生在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

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

最后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翰林庶吉士,封一等毅勇侯,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军事家、文学家。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是曾国藩一生谨遵的座右铭在曾国藩的倡议下,清政府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所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的开拓者。

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下“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含近1500封信集“的不得不看的育人经典名著---《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家书》中共收录了曾国藩书信435通:其中《与祖父书》14通,《与父母书》48通,《与叔父书》9通,《与弟书》249通,《教子书》115通。

另附《致夫人书》、《教侄书》等7通,包括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交友识人﹑持家教子﹑治军从政等,上自祖父母至父辈,中对诸弟,下及儿孙之辈,所以涉及范围甚广,是自古以来被研究研习的著名教育典籍。

今天我们就主要看一下其核心的4个方面的内容(俗称干货),以方便大家日后在相夫教子、为人处世中熟知和运用。

1.关于读书学习“业精之法在于专,读书应有恒心;读书贵在有常,学习贵在有恒。

定要坚持‘看、读、写、作’。

”其意思就是说,不管是读书学习还是工作都要专注、有恒心,读书要经常读,不要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而且要贵在坚持。

读书学习的时候也一定坚持“看、读、写、作”这四个法则。

现在由于受到电子化设备的冲击,纸质书籍受到了极大的冷落,好在国家及有关教育部门提出大力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等,还有社会上出现的《朗读者》、《约读书房》、《教子有方》等读书性质的节目、公司和协会,这对纸质书籍的保护和传播都是一件好事情。

父母一定要多带孩子一起读书按照曾老说的,我们在读书上,不仅要多读书、读好书,还要认真看着读,读完最好是写一篇读后感。

尤其是对孩子而言,读书的时候要让他们用“乾坤指”去读(伸直食指和中指,小拇指和无名指向前弯曲后由大拇指按住,掌心向上),这样读一遍相当于读两遍,可加深印象。

然后孩子每读完一本书,都要让他们写读后感,哪怕总结几句话也行,这样就更能加深对书籍的印象以及对书中内容的理解。

2.关于为人处世“大官之家不应讼涉公庭,不应存当官发财之私念。

对绅士贵在奖之以好言,与人交往应酬须讲究礼节。

”和那些当大官的不要在公堂法庭上去争辩(这个就很讽刺、很现实啊!);当官就好好当官,不要为了一己私念,就想着利用权力去捞钱发财(这个前段的《人民的名义》就表明的很清楚)。

对待绅士贵族应该显得更绅士,多赞美他们;平时与人交往、出去应酬必须要讲究礼貌和礼节。

其实曾国藩对为人处世这一点说的很直接明白,简单的说就是和政治官员不要牵扯诉讼,对待朋友商人要以礼相待,多赞美别人。

这一点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学习,不值得我们交给孩子去学习吗?3.关于治家教子“家运之兴在于和睦、孝道、勤俭,居屋莫太宏丽。

教子侄应以习劳苦为第一要义,教子侄当引入正大一路,联姻不必富室名门,蔬竹鱼猪四事须时时讲究,对子侄辈应教之以礼。

”家族的兴旺在于家庭和睦、儿女孝顺、勤俭节约,住的房子也不用太过奢华宏伟。

教育孩子应当首先让他们学习做家务、干活,这就是习劳;还要告诉他们什么是正道,走光明正大之路。

结婚娶妻也不一定非要选择富豪名门之家,平时家里经常吃的一些肉菜和喂养的家畜要好好讲究和对待,教育孩子应该多教他们礼节、礼数。

曾国藩这段话,放在现在的社会真是莫大的讽刺。

他对于治家教子要求的都是很简单,房子不必太大、婚姻也不必非得选择名门望族,教育孩子要多教礼节礼数。

但是看看现在的社会,结婚必须要有房有车,不仅门要当户要对,还竟有些“倒插门”(个别)、“进豪门”等等之类的行为。

平时吃的不讲求,弄得一身花里胡哨的,一点都不知道勤俭节约,恨不得舍上身价性命也要住别墅住大房子,孩子也是一点礼貌也不懂。

这些都是“不礼”的行为,但是恰恰在现在这个社会,貌似如果按照曾老的意思活着反倒成了另类。

但愿这个社会多一些和谐、少一些攀比,多一些平淡、少一些虚荣。

4.关于善养身心“毋恼毋怒以养肝疾,要善于保养身心,治病应以自养自医为主”不要随便生气、动怒,对肝脏不好,要学会好好保养自己的身体和心理,治病应该是以自己养病、自己调理为主。

这一点放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是适合的,不要随便就动怒生气,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

而且生一些小病的时候不要动不动就去医院吃药打针的,其实很多病都是可以调理过来的,加上平时注意饮食、多运动,都是能自我痊愈的。

小时候扇子上常有,妇孺皆知的《莫生气》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很多在医院治不了的癌症等疑难杂症,结果回家后自己却调理好了,其实重要的无非三点:心态好、吃的好、锻炼多。

但是很多人往往连一点也做不到。

人生在世知足常乐,相夫教子以和为贵,做人做事以礼为尚。

关于《曾国藩家书》中“读书学习、治家教子、为人处世、善养身心”这四个方面,如果你觉得对自己的价值观有帮助,对孩子的教育有帮助,对家庭的和睦有帮助,就请动动手指转发收藏,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让更多的经典文化广泛传播。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中华文化精髓,让我们一起携手,为了文化复兴、家庭和睦、社会安定、子女成材而努力。

传播传统文化,传承国学经典,关注家庭教育,教子有方墨昀先生一直在路上。

附:《曾国藩家训》30条经典语录---教子、为人、处事、养身,句句经典!1、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2、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3、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

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4、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

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

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

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5、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

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

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蠲除矣。

6、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

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公之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

7、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

8、读经有一耐字诀。

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

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

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

不特写字,凡事都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9、诸弟在家读书,不审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

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

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面、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

10、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

11、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

和字能守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

诸弟试在乡间将此三字于族戚人家历历验之,必以吾言为不谬也。

12、三乐:勤劳而且憩息,一乐也;至淡以消嫉妒之心,二乐也;读书声出金石,三乐也。

13、八德:勤、俭、刚、明、忠、恕、谦、浑。

14、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15、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

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16、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

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

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

17、谚云吃一暂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明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戡恭然自馁也。

18、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19、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20、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21、戒骄字,以不轻易笑人为第一义,戒惰字,以不晏起为第一义。

22、以耕读二字为本,乃是长久之计。

23、读经、读史、读专集、讲义理之学,此有志者万不可易者也。

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然此亦仅为有大志者言之。

24、习字临《千字文》亦可,但须有恒。

每日临帖一百字,万万无间断,则数年必成书家矣。

25、诸弟在家教子侄,总须有勤敬二字。

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

能勤能敬未有不兴,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

26、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

秀才者,读书之种子也,世家之招牌也。

礼义之旗帜也。

27、读书如譬若掘井,掘数十井而不及泉,不如掘一井而见泉。

读书总以背熟经书,常讲史鉴为要,每日有常,自有进境,万不可厌常喜新,此书未完,勿换彼书耳。

28、思古圣人之道莫大乎与人为善。

以言诲人,是以善教人也;以德薰人,是以善养人也,皆与人为善之事也。

君相之道,莫大乎此;师儒之道,亦莫大乎此。

仲尼之无常师,即取人为善也;无行不与,即与人为善也。

为之不厌,即取人为善也;诲人不倦,即与人为善也。

29、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观密微,二者阙一不可。

30、修身十二法则:(1)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慎。

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

(2)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