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总复习

合集下载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归纳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归纳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归纳一、组织学1. 组织构成组织学是研究生物体内的组织构成、结构和功能的一门基础医学科学。

组织学研究的对象是细胞和组织。

由细胞构成的组织被称为细胞组织,由细胞外基质和细胞组成的组织被称为结缔组织。

2. 主要组织(1)上皮组织:上皮组织是由上皮细胞构成的组织。

上皮细胞具有密接的连接和充分发达的细胞间联系,它们所构成的细胞层覆盖于身体各个器官的表面。

根据细胞形态和功能的不同,上皮组织分为简单上皮、复杂上皮和变形上皮。

(2)结缔组织:结缔组织是由细胞外基质和细胞构成的组织。

结缔组织具有支持和保护身体组织的作用。

根据细胞间基质的不同,结缔组织分为结缔组织和软骨组织。

(3)肌组织:肌组织是由肌肉纤维构成的组织。

肌肉纤维的收缩和松弛决定了肌组织的功能。

肌组织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

(4)神经组织:神经组织是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的组织。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神经胶质细胞则提供神经元的支持和保护。

3. 组织切片(1)石蜡切片:用石蜡将组织包固定,然后用切片机将组织切成薄片,最后用染色剂染色。

(2)冰冻切片:使用低温切片机将组织切成薄片,然后用染色剂染色。

二、胚胎学1. 胚胎发育胚胎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开始,到形成成体各种器官和系统的过程。

胚胎发育可以分为从受精卵到胚胎早期、胚胎中期和胚胎后期等几个阶段。

2. 源器官发育(1)第一源器官:第一源器官是由原肠中前段形成,包括消化道、肝、胰腺和呼吸器。

(2)第二源器官:第二源器官是由原肠后部形成,包括泌尿器、生殖器和肛门。

3. 胚胎畸形与危害(1)胚胎畸形:胚胎畸形是指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形态异常,引起的原因有遗传因素、药物、环境污染和母体营养等因素。

(2)胚胎危害:胚胎危害是指母体在胚胎期间接触有害物质或受到创伤造成的胚胎发育异常,严重时会导致胚胎死亡。

三、组织学和胚胎学是医学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对于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知识总结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知识总结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知识总结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知识总结第1章组织学绪论1. 组织的概念和类型组织的概念:由形态相似、功能相近的细胞及细胞间质组成的结构。

组织的分类: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2. 常用的石蜡切片技术:HE染色,嗜酸性,嗜碱性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H-E染色苏木精(碱性染料):将嗜碱性物质(本身酸性)染成紫蓝色——细胞核中的DNA、RNA, 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伊红(酸性染料):将嗜酸性物质(本身碱性)染成红色——细胞质、细胞外基质、膜性结构(线粒体、溶酶体、滑面内质网)这种用苏木精和伊红进行联合染色的方法称H-E 染色嗜碱性:易于被碱性染料着色的性质。

可被苏木精染成紫蓝色。

嗜酸性:易于被酸性染料着色的性质。

可被伊红染成红色。

第2章上皮组织1. P9 上皮特点细胞多、间质少极性无血管分布丰富的游离神经末梢3. P10 杯状细胞的分布、光镜特点和功能位置:肠道单层柱状上皮、呼吸道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形态:似高脚酒杯,底部狭窄,含深染的核,顶部膨大,充满粘原颗粒功能:分泌粘蛋白,与水结合成黏液,润滑和保护上皮4. P10 内皮与间皮的概念和光镜特点内皮:衬贴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间皮:分布于胸膜、腹膜、心包膜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细胞呈多边形,胞核扁圆形,位于细胞中央垂直观:细胞扁平,中央有核处较厚,其余部分胞质很薄5. 被覆上皮的分类及各类上皮的结构特点1、单层扁平上皮:由一层扁平细胞组成,细胞呈不规则形或多边形,核椭圆形,位于细胞中央2、单层立方上皮:由一层近似立方形的细胞组成。

从上皮表面观察,细胞呈六角形或多边形;从垂直切面上,细胞呈立方形,核园,居中。

3、单层柱状上皮:由一层棱柱状细胞组成。

从表面观察,细胞呈六角形或多角形;在垂直切面上,细胞为柱状,核长椭圆形,常位于细胞近基底部。

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由柱状细胞,梭形细胞,锥形细胞和杯状细胞组成,其中柱状细胞最多,表面有大量纤毛。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知识总结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知识总结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知识总结名词解释:1.HE染色:苏木素和伊红染色法。

2.异染性:改变染料自身颜色的现象称为异染性。

3.内皮:分布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管内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4.间皮:分布于胸膜,腹膜和心包膜等处的单层扁平上皮。

5.微绒毛:一些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

6.纤毛:细胞游离面伸出的能摆动的突起,较微绒毛粗且长。

7.基膜:位于上皮细胞的基底面与其下方结缔组织之间的薄膜。

8.半桥粒:位于某些上皮细胞的基底面与基膜之间,在上皮细胞一侧具有桥粒一半的结构。

9.质膜内褶: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折回细胞质形成许多内褶。

10.基质:一种无色透明的无定形胶体,即可由溶胶到凝胶态互相转变。

11.肌节: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1/2 I带+A带+1/2 I带)。

12.横桥:M线两侧的肌球蛋白分子对称排列,杆部均朝向粗肌丝的中段,头部则朝向粗肌丝的两端并露出表面。

13.横小管:也称为T小管,是由肌膜向计浆内凹陷形成的小管,垂直于肌膜表面。

14.终池:在横小管两侧,肌浆网汇合为环行扁囊。

15.三联体:每条横小管与其两侧的终池共同构成三联体。

16.闰盘:心肌纤维之间的连接称为闰盘。

17.尼氏体:光镜下,尼氏体呈嗜碱性斑块或细颗粒状。

电镜下,为密集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表明细胞体具有旺盛的合成蛋白质功能。

18.轴丘:细胞体发出轴突的起始部有一圆锥状浅染区。

19.突触:指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特话的细胞连接,是传递神经信息的功能结构。

20.轴索:神经元的长突起构成神经纤维的中轴。

21.郎飞结:相邻施万细胞之间没有髓鞘,轴膜裸露。

22.运动终板:神经-肌突触。

23.血-脑屏障:由连续毛细血管内皮,内皮外基膜,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形成的胶质膜构成。

24.周细胞:内皮细胞基膜外,某些部位还有一种扁平,有突起的细胞称为周细胞。

25.心房钠尿肽:电镜下,部分心房肌纤维含心房特殊颗粒,颗粒内含有肽类物质,称为心房钠尿肽。

组织学和胚胎学重点归纳

组织学和胚胎学重点归纳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归纳第一章组织学绪论本章重点:1、掌握:组织学、石蜡切片术、光镜结构、嗜酸性、嗜碱性、HE染色法和超微结构的概念2、了解:常用的研究方法一、组织学的内容和意义1、组织学概念:研究正常人体的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2、组织学研究水平:组织、细胞、亚细胞和分子。

3、组织(1)构成: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2)类型: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二、组织学技术简介1、光镜技术石蜡切片术:取材、固定、脱水、包埋、切片(5 ~10 µm 厚)、染色、封片苏木精- 伊红染色法(HE染色法):苏木精为碱性染料,使染色质和核糖体着紫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使胞质和细胞外基质着红色嗜酸性:组织细胞中的结构与酸性染料亲和力强者称为嗜酸性.嗜碱性:组织细胞中的结构与碱性染料亲和力强者称为嗜碱性.光镜结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组织细胞结构2、电镜技术超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的组织细胞的结构.第二章上皮组织本章要点:掌握:上皮组织的特点及分类;被覆上皮的分类,各类的分布及功能(掌握)熟悉:腺上皮和腺的概念,外分泌腺的一般结构;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的功能意义了解: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的结构特点一、概述:(一)上皮组织的特点1、上皮组织由大量排列紧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胞外基质组成2、上皮细胞具有明显的极性(游离面、基底面和侧面)3、基底面附着于基膜4、上皮组织内大多无血管5、上皮组织内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二)分类与功能分类:1、被覆上皮-分布于体表,体内管、腔、囊的内表面2、腺上皮-构成腺体功能:保护、吸收、分泌、排泄二、被覆上皮1、单层扁平上皮又称单层鳞状上皮特点:表面光滑,利于液体流动,减少器官间磨擦分布:内皮:心血管、淋巴管内表面间皮:心包膜、胸膜、腹膜其它:肺泡、肾小囊2、单层立方上皮特点:细胞呈立方形(侧面观)或多角形(表面观),核圆居中分布:甲状腺滤泡、肾小管3、单层柱状上皮特点:细胞呈柱状(侧面观)或多角形(表面观),核长圆形、位于基底部分布:胃、肠、胆囊、子宫等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特点:由柱状细胞、梭形细胞、锥形细胞和杯状细胞构成,核位置参差不齐;细胞基底部均附着于基膜;基膜明显分布:呼吸道5、复层扁平上皮又称复层鳞状上皮特点:表层细胞呈扁平状;中层细胞呈梭形或多角形;基底细胞矮柱状,有增殖能力;基底面凹凸不平分布:皮肤表皮-角化口腔、食管和肛管-未角化6、变移上皮特点:细胞为多层,细胞形状和层数因器官功能状态不同而异分布: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三、腺上皮和腺腺上皮:由腺细胞组成的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腺:以腺上皮为主构成的器官腺的分类:(1)外分泌腺:分泌物经导管排至体表或器官腔内,如汗腺、唾液腺(2)内分泌腺:无导管,分泌物释入血液,如甲状腺外分泌腺由分泌部和导管两部分组成四、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游离面—微绒毛、纤毛侧面—紧密连接、黏合带、桥粒、缝隙连接基底面—基膜、质膜内褶、半桥粒1、微绒毛: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功能;增加细胞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吸收2、纤毛: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粗而长的突起;具有节律性定向摆动的功能3、紧密连接:紧密连接又称闭锁小带,位于细胞侧面顶端。

组织学与胚胎学考试重点总结

组织学与胚胎学考试重点总结

组织学与胚胎学考试重点总结组胚重点1.光学显微镜:分辨率:0.25μm(阿贝极限)1000μm=1mm2.电子显微镜:分辨率:0.2nm 1000nm=1μm3.石蜡切片技术:取材、固定、脱水、透明、包埋、切片、染色(HE染色)、封片苏木素伊红染色法嗜酸性:与酸性染料(伊红)有较强亲和力的结构特性嗜碱性:与碱性染料(苏木素)有较强亲和力的结构特性4.过碘酸希夫反应:PAS反应5.细胞膜:膜脂、膜蛋白、糖类液态镶嵌模型6.细胞器: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糙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中心体和细胞骨架7.核糖体游离核糖体:合成细胞自身的结构蛋白质附着核糖体:合成细胞向外输出的分泌蛋白质8.溶酶体:初级溶酶体、次级溶酶体、残余体9.染色质:常染色质、异染色质、染色体10.内皮:心、血管、淋巴管间皮:胸膜、腹膜、心包膜11.上皮细胞游离面纤毛和微绒毛都是上皮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向外突出所形成的指状突起微绒毛:较短、多,中轴内含微丝,下连终末网,扩大了细胞游离面表面积,增强吸收功能。

,纤毛:一般较长、少,轴内含微管,下连基体。

有节律的定向摆动,可排出异物,起保护作用,可参与黏膜的物质运输。

12.简述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a)上皮组织细胞数量多,排列紧密,细胞形态较规则,细胞间质(细胞外基质)少b)上皮组织的细胞有极性,即细胞具有朝向体表或器官腔面的游离面和与深部结缔组织相连的基底面,游离面和基底面在结构上和功能上具有明显的差异c)上皮组织一般都附着基膜d)上皮组织内一般没有血管,其营养依靠结缔组织中的血管通过基膜扩散而获得13.上皮细胞的侧面: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缝隙连接紧密连接:又称闭锁小带,是相邻细胞之间的一种特殊连接结构,常见于上皮细胞的顶部。

紧密连接呈点状斑状或带状;连接处相邻细胞膜上各有网格状的脊,且彼此紧密相贴,呈间断融合,融合处细胞间隙消失。

紧密连接除加强细胞之间的联系外,可封闭间隙,形成屏障,防止细胞外大分子物质经细胞间隙进入深部组织。

组织学与胚胎学期末总结重点内容

组织学与胚胎学期末总结重点内容

组织学与胚胎学期末总结重点内容期末总结重点内容:1、组织的概念和构成2、免疫细胞的组成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3、骨和软骨的够成和共同特征4、气血屏障的组成5、血-睾屏障的组成6、心肌纤维的光镜和电镜结构7、血液组成、数量和百分比8、神经元的分类和神经元的光、电镜结构9、毛细血管的种类和管壁的构成10、肌细胞的光、电镜结构11、球旁复合体的组成和功能12、胸腺的组织结构和胸腺细胞和胸腺上皮细胞的区别13、肾单位的构成和各结构的结构特点14、混合腺和浆半月:15、肾上腺皮质的分部及各部所分泌的主要激素。

16、精子的发生过程和精子形成过程。

17、上皮的结构和分类18、子宫内膜的构成与功能分层和结构特点、周期性变化。

19、动脉血管壁的构成和与功能的关系20、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形态结构单位和构成21、肺巨噬细胞和肝巨噬细胞的来源和功能22、胃粘膜和胃腺的构成细胞和功能23、肝内血液的来源和去向24、神经末梢的分类和基本形态结构25、突触的概念和构成以及神经传导过程:26、组织液的来源和去向27、各种血细胞的主要形态结构特征与功能。

28、肝小叶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9、淋巴结和脾脏的组织结构与功能。

30、胎盘的构成和功能,可分泌的激素。

31、黄体的种类和存在时期32、卵黄囊的概念、分化和功能33、什么叫蜕膜?分部、什么叫蜕膜反应34、顶体反应和透明带反应的过程和作用35、受精卵分化发育成胚泡的基本过程期中考试内容:第一套:1、浆半月2、同源细胞群3、郎飞结(Ranvier node)4、髓鞘5、微循环6、胸腺上皮细胞7、红髓8、肝小叶1、叙述被覆上皮的分类及各种上皮的主要分布部位;2、叙述蛋白质分泌细胞的光、电镜结构特点;3、叙述胸腺的主要组织结构和功能;4、叙述淋巴细胞再循环的途径;5、叙述胃底腺的细胞构成和功能;6、叙述小肠内表面积的三级放大结构的构成组织。

第二套:1、趋化性2、间质性生长3、哈弗斯系统4、尼氏体5、环层小体6、胸腺小体8、门管区1、疏松结缔组织由哪些成分构成;2、写出各类血细胞的正常值及百分比;3、叙述脾的主要组织结构和功能;4、什么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包括哪些成员;5、叙述食管的组织结构特点;6、叙述胃黏膜自我保护机制的构成和作用原理第三套:1、嗜酸性2、血像3、三联体4、轴丘6、毛乳头7、生发中心8、血-胸腺屏障、1、叙述被覆上皮的分类及各种上皮的主要分布部位;2、叙述长骨干的一般组织学结构;3、叙述神经元的光镜与电镜结构特点;4、什么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包括哪些成员;第四套:1、嗜碱性2、组织液3、纹状缘4、血-脑屏障5、神经纤维6、胸腺依赖区8、皮质淋巴窦1、疏松结缔组织由哪些成分构成;2、写出各类血细胞的正常值及百分比;3、叙述骨骼肌纤维的光镜与电镜结构;4、叙述中动脉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特点。

(完整版)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

(完整版)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

(完整版)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1.组织学(histology):是研究正常机体细微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

2.HE染⾊:苏⽊精染液为碱性,伊红为酸性染料。

3.上⽪组织(epithelial tissue)的基本特点:①由密集排列的上⽪细胞和极少量的细胞外基质组成②上⽪细胞具有明显的极性,在单层上⽪细胞表现最为典型③上⽪内⼤都⽆⾎管,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4.⼏种被覆上⽪的结构及功能特点:5.微绒⽑及纤⽑的结构及功能(光镜及电镜)6.结缔组织的特点①结缔组织由细胞和⼤量细胞外基质构成②细胞散在分布于细胞外基质内,⽆极性③细胞外基质包括纤维、基质、组织液④包括疏松、致密、脂肪组织、⽹状组织7. 间充质:结缔组织由胚胎时期的间充质演化⽽来。

间充质由间充质细胞和⽆定形基质构成,不含纤维。

间充质细胞分化程度低,增殖分化能⼒强。

8. 疏松结缔组织中⼏种细胞的结构及功能①成纤维细胞:是疏松结缔组织中最主要的细胞,多突起,核仁明显,呈弱嗜碱性。

电镜下,含丰富的粗⾯内质⽹和⾼尔基复合体,属蛋⽩质分泌细胞。

②巨噬细胞:是⼀种免疫细胞,核较⼩,着⾊深,多呈嗜酸性。

电镜下,细胞表⾯有许多皱褶、微绒⽑。

细胞膜内侧有许多微丝微管。

功能:吞噬作⽤,抗原提呈作⽤,分泌功能。

③浆细胞:核圆,偏于⼀侧,胞质呈嗜碱性,核旁有⼀浅染区。

电镜下,很有⼤量平⾏排列的粗⾯内质⽹,核旁有⾼尔基复合体。

功能:浆细胞合成与分泌免疫球蛋⽩,即抗体。

④肥⼤细胞:细胞⼤,核⼩⽽圆,胞质内充满粗⼤的嗜碱性分泌颗粒,可被醛复红染为紫⾊。

颗粒内含有肝素(抗凝⾎)、组胺和嗜酸性粒细胞(抗过敏反应)趋化因⼦。

肥⼤细胞常沿⼩⾎管分布,受刺激后,细胞合成⽩三烯释放。

9.三种纤维的结构及功能特点①胶原纤维:⼜称⽩纤维,数量最多,嗜酸性,成分为⼀型胶原蛋⽩②弹性纤维:⼜称黄纤维,分布很⼴,⽤醛复红可以染成紫⾊。

弹性纤维较直,末端常弯曲,可有分⽀。

③⽹状纤维:分⽀多,交织成⽹,主要由三型胶原蛋⽩构成,在镀银染⾊切⽚呈⿊⾊。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高频考点整理版)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高频考点整理版)

组织学与胚胎学绪论1.H-E染色的根本原理:苏木精染液为碱性,与嗜碱性物质,主要反响着紫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与.嗜酸性物质主要反响着粉红色。

2.组织:是由形态功能一样或相似的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组成的群体结构,是构成细胞的根本成分。

第二章:上皮组织1.上皮的特点、分类特点:①由密集排列的上皮细胞和极少量的细胞外基质组成的;②具有明显的极具有保护吸收分泌排泄的功能。

2.各类的结构特点、分布和功能3.皮:分布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名解〕间皮: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的外表的单层扁平上皮。

〔名解〕的特殊结构微绒毛:是上皮细胞的胞膜和胞质共同向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

〔名解〕纤毛:是上皮细胞的胞膜和胞质共同向游离面伸出的较大突起。

(名解〕5.细胞连接可分为:严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缝隙连接。

〔填空〕第三章:结缔组织1.分类:固有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血液、淋巴、软骨组织和骨组织3.疏松结缔组织细胞的功能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白细胞。

三种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银染法〕〔选择〕第五章:血液1、血细胞各组分正常值:红细胞:男:(4.0-5.5)*10、12/L 女:〔3.5-5.0〕10、12/L网织红细胞 0.5%-1.5%血红蛋白:男120-150g/L,女110-140g/L白细胞:〔4.0-10〕*10、9/L中性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0.5%-3%嗜碱性粒细胞:0-1.0%单核细胞:3-8%淋巴细胞:20-30%血小板:〔100-300〕*10、9/L2红细胞无核,利于细胞外气体交换。

3、单核细胞是体积最大的白细胞。

4、明带又称I带,暗带又称A带。

暗带〔A〕中央有一条浅色的H带,H带中央有一条深色的M线。

明带中央有一条深色的Z线。

〔单项选择〕5、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肌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有机成分由大量胶原纤维(骨胶纤维)与少量基质组成,使
骨具有一定韧性。基质呈凝胶状,为蛋白多糖,起粘合胶原
纤维的作用。
3)无机成分为骨盐,为羟基磷灰石结晶,呈细针状,就是骨质坚硬的成分、
4、骨单位:
)又称哈弗斯系统,主要分布于长骨的骨密质中,位于内、外
环骨板之间
2)由中央管(哈弗斯管)与数十层骨单位骨板(哈弗斯骨板)
5、被覆上皮(covering epithelium)的分类就是根据上皮细胞的形态与排列层次、
6、分布于胸膜、腹膜与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为间皮(mesothelium)、
7、膀胱的腔面为变移上皮,食管腔面为单层柱状上皮、
8、细胞衣就是指构成细胞膜的糖蛋白与糖脂外伸的糖链、
9、桥粒(desmosome)可防止大分子物质从细胞外经细胞间隙进入组织内,常构成体内各种屏障的基础、
所构成的圆筒状结构;中轴为中央管,内含穿行的血管与神
经,骨单位骨板围绕中央管呈同心圆排列。
3)骨单位就是长骨的主要支持性结构、
(三)简答题
述结缔组织的一般特征、起源、功能与分类。
1、一般特征:
①细胞少,细胞间质多,细胞间质包括纤维、基质与组织液。
②细胞无极性,散在分简布。
③有丰富的血管,
④在体内广泛分布
11、骨骼肌纤维收缩过程中,肌节缩短,A带、I带宽度不变、
12、在心房肌纤维的胞质内有分泌颗粒,内含心房钠尿肽、
(二)名词解释
1、肌浆网(sarcoplasmic reticulum):
1)就是肌纤维内特化的滑面内质网(SER);
2)在相邻横小管之间纵向排列包绕每一条肌纤维称纵小管;位于横小管两侧的肌浆网膨大呈扁囊状称终池;
2、(网织红细胞占成人血液中红细胞总数的0、5%~2、5%、
3、当患急性感染性炎症时,血液中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
4、当患过敏性疾病与寄生虫病时,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5、嗜碱性粒细胞与肥大细胞功能相似,就是因为其胞质内颗粒染色特性相同、
6、血小板就是骨髓中巨核细胞胞核脱落的碎片、
7、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与定向分化的能力、
5、肥大细胞颗粒内含有肝素、组胺、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与白三烯
6、致密结缔组织的特点就是胶原原纤维粗大,数量多而排列紧密,细胞与
基质相对较少
7、外加生长就是由软骨膜外层的骨原细胞不断分裂增生,分化形成新的软
骨细胞
8、纤维软骨的结构特点就是在细胞间质中含大量成柬的胶原原纤维
9、骨板就是平行排列的骨胶纤维由少量基质粘合在一起,并有骨盐沉着形
2、起源:胚胎时期的间充质
3、功能:具有支持、连接、营养、运输、保护防御与修复功能
3、分类:可分为固有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软骨组织与骨组织及血液、
Chapter 3 Blood & Muscular Tissue
一)就是非题
1、红细胞胞质内没有细胞器,含有大量血红蛋白、
10、质膜内褶扩大细胞基底面的面积,有利于水分及电解质的转运、
(二)名词解释
1、缝隙连接(gap junction):
1)又称通信连接,呈斑状、
2)电镜下,可见相邻两细胞间的细胞膜形成间断性的连接点。冷冻蚀刻术的研究证明,相邻细胞膜上有许多规则分布的柱状颗粒,称连接子(每个连接子由六个亚单位组成,中央围成小管)、
3)功能就是细胞间离子与小分于物质交换的通道,也利于冲动的传递、
2、基膜(basement membrane)
靠近结缔组织的一层称为网板,由网状纤维与基质组成(由成纤维细胞产生)、
3)功能就是起支持与连接作用,并具有半透膜性质,便于上皮组织与结缔组织的物质交换、1)就是介于上皮基底面与结缔组织之间的一层薄膜、
3、功能:保护、吸收、分泌与排泄等
Chapter 2 Connective Tissue Proper & Cartilage & Bone
(一)就是非题
1、结缔组织(CT)起源于胚胎时期的间充质
2、具有韧性可耐受强大拉力的纤维就是弹性纤维
3、网状纤维用银染法可染成黑色故又称嗜银纤维
4、浆细胞(plasma cell)来源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
Chapter 1 Epithelial Tissue
(一)就是非题
1、组织学( histology)就是研究机体结构及其功能的科学、
2、PAS反应(过碘酸希夫反应)可显示组织细胞中的蛋白质、
3、原位杂交术就是一种核酸分子杂交组织化学术,能测定细胞中核酸的有无及相对量、
4、透射电镜主要观察组织细胞的表面结构,扫描电镜主要观察细胞内的微细结构、
3)功能:可以调节肌浆内钙离子的浓度。
2、闰盘(intercalated disk)
8、粗肌丝(thick filament)由肌动蛋白分子平行排列而成,细肌丝(thin filament)由原肌球蛋白与肌钙蛋白组成、
9维(myofibril),每个肌节由1/2I带+A带+1/2I带组成、
10、横小管就是肌膜向细胞内凹陷而成的小管。人与哺乳动物的横小管位于明暗带交界处、
成的薄板状结构
10、类骨质由骨细胞产生,钙化后即形成骨质
11、成纤维细胞、软骨细胞、成骨细胞均具有合成纤维与基质的功能
二)名词解释
1、分子筛:
1)形成:就是由长链透明质酸借蛋白质与其她糖胺多糖结合而构成
有许多微小孔隙的网状结构。
2)功能:小于孔隙的水、营养物质与代谢产物以及气体等可以通
过,有利于物质交换;大于孔隙的大分子物质、细菌等
不能通过,构成局部可限制性扩散的防御屏障。
2、组织液:
形成:就是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的液体,内含有营养物质、氧与
电解质等小分子物质,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后;细胞
的代谢产物经组织液从毛细血管静脉端与毛细淋巴管,回
流入血液与淋巴液。
功能:组织液对维持组织细胞内环境的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3、骨质
1)就是骨组织钙化的细胞间质,包括有机成分与无机成分。
2)电镜下可分2层,靠近上皮细胞基底面的一层称为基板(为上皮细胞形成);
(三)简答题
简述上皮组织的一般特征、分类与功能。
1、一般特征:
①细胞多,密集排列成层,细胞间质少
②有极性(细胞的不同表面在结构何功能上具有明显的差别),分为游离面、基底面与侧面
③一般无血管
④有丰富的神经末梢
2、分类:上皮组织分为被覆上皮、腺上皮与感觉上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