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型梁的设计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型梁桥毕业设计

验收与交付:完成施工后进 行验收,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并进行交付使用
施工方法:预制桥梁段拼装施工 施工材料:钢筋、混凝土 施工设备:预制桥梁段拼装设备、吊装设备 施工工艺流程:预制桥梁段制作、运输、吊装、拼装、连接
Hale Waihona Puke 确定施工工艺流程图绘制的目的和要求 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 选择合适的绘图软件和工具 按照施工顺序和逻辑关系绘制流程图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CONTENTS
添加目录标题 T型梁桥概述
装配式钢筋混 凝土简支T型 梁桥的构造与 特点
毕业设计任务 与要求
装配式钢筋混 凝土简支T型 梁桥的施工工 艺设计
装配式钢筋混 凝土简支T型 梁桥的优化设 计
PART ONE
PART TWO
促进科技进步: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 支T型梁桥的优化设计可推动相关领 域的技术进步和创新,提高整个行业 的科技水平。
PART SEVEN
毕业设计的主要成果:完成了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型梁桥的设计,包括结构设 计、施工方案、经济分析等方面。
毕业设计中的难点和解决方案:在设计中遇到了许多难点,如结构优化、施工方 法选择等,通过不断尝试和优化,最终找到了合适的解决方案。
添加 标题
常规浇筑法:在桥位处设置支架,然后进 行混凝土浇筑施工,适用于规模较大、施 工条件较差的桥梁工程。
添加 标题
顶推施工法:将T型梁在预制场进行预制,然后 在桥位处利用千斤顶等设备将梁体逐步顶推到设 计位置,适用于跨越深谷、河流等施工条件较差 的桥梁工程。
添加 标题
悬臂浇筑法:在桥位处利用挂篮等设备, 从桥墩开始逐步浇筑T型梁的各个部分,适 用于规模较大、施工条件较好的桥梁工程。
20米t型梁课程设计

20米t型梁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20米T型梁的结构特点、力学原理及工程应用。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T型梁的相关计算公式,进行简单的设计计算。
3. 学生能够了解桥梁工程中T型梁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20米T型梁的设计方案。
2. 学生能够运用计算工具,进行T型梁的受力分析和计算。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桥梁工程中T型梁的施工工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使其认识到工程质量对社会的重要性。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其在工程实践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程技术类课程,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的认知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力学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但缺乏实际工程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并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T型梁结构特点及力学原理:讲解T型梁的结构形式、受力特点,以及相关的力学原理,涉及课本第二章“桥梁结构的基本受力分析”内容。
2. T型梁设计计算:介绍T型梁的设计方法,包括荷载分析、截面尺寸选取、材料选择等,结合课本第三章“桥梁结构设计原理”进行讲解。
3. T型梁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分析T型梁的施工工艺、施工顺序以及质量控制要点,参考课本第四章“桥梁工程施工技术”内容。
4. 实际工程案例解析: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20米T型梁的设计与施工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教学大纲:第一周:T型梁结构特点及力学原理学习。
第二周:T型梁设计计算方法学习。
第三周:T型梁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学习。
第四周:实际工程案例解析,总结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按照教学大纲,每周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每个环节的知识点。
装配式混凝土简支T型梁桥设计(标准跨径16m)

装配式混凝土简支T 型梁桥设计目录装配式钢筋砼简支T 型梁桥设计 (2)主梁设计 (3)一、结构尺寸拟定 (3)二、主梁内力计算 (6)(一)主梁的荷载弯矩横向分布系数 (6)(二)、内力计算 (12)1.恒载内力 (13)2、活载内力计算 (14)三、截面设计、配筋与验算。
(19)1)截面设计 (19)2)截面复核 (20)4)跨中截面的纵向受拉钢筋计算 (21)5)腹筋设计 (21)(4)箍筋设计 (22)(5)弯起钢筋及斜筋设计 (23)(6)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复核。
(27)四、裂缝宽度验算 (28)五、变形验算 (29)装配式钢筋砼简支T 型梁桥设计(一)设计资料1、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 T 型梁桥设计(1)桥面净空净—9+2×1m 人行道(二)设计荷载公路-I 级和人群荷载标准值为 3 kN m2(三)主梁跨径和全长标准跨径:lb=16.00 m (墩中心距离);计算跨径:l =15.50 m (支座中心距离);主梁全长:l全=15.96 m (主梁预制长度)。
(四)材料钢筋:主钢筋采用 HRB335,其它用钢筋采用 R235混凝土:C40(五)缝宽度限值:Ⅱ类环境(允许裂缝宽度 0.02mm)。
(六)设计依据①《公路桥涵设计通甩规范》(JTGD60-2004)②《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主梁设计一、结构尺寸拟定①主梁截面尺寸: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梁的高跨比的经济范围在1/11 到1/16 之间,此设计中标准跨径为16m,拟定采用的梁高为1.60m,翼板宽1.7m,腹板宽0.18m。
②主梁间距和主梁片数:桥面净空:净—9+2×1.0m 人行道,采用7 片T 型主梁标准设计,主梁间距为 1.70m。
二、行车道板计算计算如图所示的 T 梁翼板,荷载为公路一级,桥面铺装为 9cm(计算行车道板安全考虑)的沥青混凝土和 8cm 的C40 混凝土垫层。
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的配筋设计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钢筋混凝土简支T 形梁设计计算书一、设计资料1、设计荷载:汽车——公路Ⅱ级2、材料:C25混凝土;主筋采用HRB335级钢筋,直径12mm 以下者采用R235级钢筋;3、环境条件:Ⅰ类环境,安全等级为二级,γ0=1;4、设计依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5、主要尺寸:标准跨径 Lb =19m ;计算跨径 l =18.5 m ;梁长l'=18.96 m 。
6、简支梁控制截面的计算内力为: 跨中截面:Md,1/2=788.76 KN.m,Vd,1/2=123.14 KN.m1/4跨截面:Md,1/4=604.98 KN.m支点截面:Md,0=0, Vd,0=316.83 KN.m 弯矩计算值二、跨中截面的纵向受拉钢筋计算2.1计算T 形截面梁受压翼板的有效宽度图1跨中截面尺寸图(尺寸单位:mm )为了便于计算,将图2(a )的实际T 型截面换算成图1(b )所示的计算截面801401102f h mm'=+=其余尺寸不变,故有:1600f b mm '=mKN M M•=⨯==96.78996.7891210γ2.2、因采用的是焊接钢筋骨架,设钢筋重心至梁底的距离,则梁的有效高度即可得到,2.3、判断T 形梁截面类型 由判断为一类T 形截面。
2.4、受压区高度 可由式(3-42)得到)2900(16005.111096.7886xx -⨯=⨯ 整理后得到0857*******=+-x x2b x a -=解得2.5、主筋面积计算2s 32202804916005.11'41-349x mm fsd fx fcdb mm A =⨯⨯===求出)代入式(将各已知值及根据以下原则:a 、选用钢筋的总面积应尽量接近计算所需的钢筋s A ;b 、梁内主筋直径不宜小于10mm ,也不能大于40mm ,一般为12-32mm ,本设计采用14mm 和25mm 两种钢筋搭用6B 14+6B 25,截面面积为配,选mmh s100100007.03007.030a=⨯====。
T型梁设计计算书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第1章 设计资料及构造布置1.1设计资料1.1.1 桥梁跨径及桥宽标准跨径:38m ;主梁全长:37.96m ;计算跨径:37.16m ;桥面净空;0.5+1.0+7.5+2.5+0.5桥面坡度:不设纵坡,车行道双向横坡为2%。
1.1.2 设计荷载:公路—Ⅰ级1.1.3 材料及施工工艺混凝土:主梁C40,栏杆、桥面铺装及混凝土三角垫层用C40;预应力钢筋:采用《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规范》( D62—2004)的2.15s φ钢绞线,每束7根,全梁配6束,pk f =1860MPa 。
按后张法工艺制作主梁,采用φ70mm 金属波纹管成孔,预留孔道直径为75mm 和OVM 锚。
1.1.4 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简称《桥规》(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3)《桥梁工程》 (人民交通出版社,姚铃森编)图1.1.11.2 横截面布置1.2.1 主梁间距与主梁片数主梁间距通常应随着梁高与跨径的增加而加宽为经济,由此可提高主梁截面效率指标值,采用主梁间距 2.4m,考虑人行道可以适当挑出,考虑设计资料给定的桥面净宽选用5片主梁,其横截面布置形式图1.2.1。
图1.2.11.2.2主梁尺寸拟定1.2.2.1主梁高度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的主梁高度与其跨径之比在1/15~1/25之间,标准设计中一般取为1/16~1/18。
所以梁高取用220cm。
1.2.2.2主梁腹板的厚度在预应力混凝土梁中,梁中腹板内主拉应力较小,腹板厚度翼板由布置预制孔管的构造决定,同时从腹板本身的稳定要求出发,腹板厚度一般不宜小于其高度的1/15。
本设计采用18cm.在跨中区段梁腹板下部设置马蹄,设计实践表明马蹄面积与截面面积以10%-20%为宜,马蹄宽:54cm,高:36cm。
1.2.3 翼板尺寸拟定在接近梁的两端的区段内,为满足预应力束筋布置锚具的需要,肋厚应逐渐扩展加厚,其过渡段长度不宜小于12倍肋板的增加厚度。
混凝土T型梁设计

混凝土T型梁设计混凝土T型梁是一种常用的结构构件,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隧道等工程中。
在设计混凝土T型梁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荷载、构件尺寸、材料强度等,以保证梁的安全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荷载计算、截面选取、受力分析和配筋设计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荷载计算是设计混凝土T型梁的第一步。
荷载计算主要包括活载和恒载两部分。
活载是指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荷载,如人、物等,根据使用场所和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计算。
恒载是指永久作用于梁上的荷载,如梁自重、地面荷载等。
根据设计规范,对不同位置的梁进行荷载计算,得到梁所受到的最大荷载。
在进行梁的截面选取时,需要考虑梁的受力状况和构件尺寸的限制。
一般情况下,T型梁的截面形状是根据梁上的受力分布来确定的。
根据受力分析的结果,确定梁底和梁侧的截面尺寸。
选取合适的截面形状和尺寸,以满足强度和刚度的要求。
在进行受力分析时,需要考虑梁受到的各种力的作用和分布。
受力分析主要包括弯矩分析和剪力分析。
弯矩分析是指计算梁上各处的弯矩分布,根据弯矩值来确定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
剪力分析是指计算梁上各处的剪力分布,根据剪力值来确定梁的剪力钢筋。
在配筋设计时,需要确定梁的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的布置。
纵向钢筋主要用于抵抗梁的弯矩力,按照设计规范的要求计算纵向钢筋的数量和直径。
横向钢筋主要用于抵抗梁的剪力力,按照设计规范的要求计算横向钢筋的数量、直径和间距。
根据梁的截面形状和尺寸,绘制配筋图,明确钢筋的位置和数量。
在混凝土T型梁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强度和刚度校核。
强度校核主要是根据混凝土和钢筋的受力性能,保证梁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刚度校核主要是根据梁的变形性能,保证梁的刚度满足使用要求。
根据设计规范,进行强度和刚度校核,确定梁的设计参数。
最后,混凝土T型梁的施工图绘制是整个设计过程的最后一步。
根据设计参数和配筋图,绘制梁的平面图和剖面图,明确梁的几何形状和钢筋布置。
施工图绘制需要注意梁的标注和尺寸,以便施工人员正确、清晰地进行施工。
T型梁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一 、课程设计的要求①熟练掌握书本上的知识②掌握一般的结构构件设计的计算原理和方法,能够综合运所学知识,分析解决课程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设计结果科学合理。
③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具有求实创新的精神,查阅参考书和设计资料,不拘泥于教材。
④设计期间学生必须严格遵守纪律,设计过程中认真严谨、勤学好问、努力创新、互帮互学,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1、正截面设计1)内力组合计算:弯矩组合设计值计算公式:001112()mnd GiGik Q Q k c Qj Qjk i j M M M S γγγγψγ===++∑∑剪力组合设计值计算公式:001112()mnd Gi GikQ Q k c Qj Qjk i j V VV V γγγγψγ===++∑∑跨中截面:,/2,/211,/2,/2121.2812.29 1.4707.740.8 1.441.812012.411m nd l Gi Gik l Q Q k l c Qj Qjk l i j M M M M kN m γγψγ===++=⨯+⨯+⨯⨯=⋅∑∑,/2,/211,/2,/2121.2*0 1.4*71.830.8*1.4*2.14102.959mnd l Gi Gik l Q Q k l c Qj Qjk l i j V V V V γγψγ===++=++=∑∑L/4截面:,/4,/411,/4,/4121.2*609.26 1.4*530.790.8*1.4*41.811521.045m nd l Gi Gik l Q Q k l c Qj Qjk l i j M M M M kN mγγψγ===++=++=⋅∑∑支点处界面:,,11,,121.2*0 1.4*00.8*1.4*00m nd o Gi Gik o Q Q k o c Qj Qjk oi j M M M M γγψγ===++=++=∑∑,/2,/211,/2,/2121.2*0 1.4*71.830.8*1.4*2.14102.959m nd l Gi Gik l Q Q k l c Qj Qjk l i j V V V V γγψγ===++=++=∑∑2)截面尺寸设计对于该T 形截面:取梁肋宽b=200mm ,翼缘悬臂端厚度取100mm ,最大厚度为140mm ,预制梁翼板宽度为1580mm ,相邻两主梁的平均间距为1600mm 。
40米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设计

40米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设计混凝土梁是一种常见的结构构件,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在桥梁设计中,预应力混凝土梁被广泛应用于大跨度桥梁的建设,以提高其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本文将对一座40米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进行详细设计。
首先,我们将对梁桥的基本参数进行介绍,然后进行梁型选择和承载力计算,最后进行设计验算和施工方案分析。
一、梁桥基本参数介绍1.跨度:40米2.桥面宽度:8米3.车道数:双向两车道4.梁高:根据承载力和美观性要求确定5.材料强度等级:C50二、梁型选择和承载力计算根据跨度和桥面宽度,可以选择适当的梁型。
T形梁是一种常见的梁型,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刚度。
在确定梁型后,可以进行承载力计算。
承载力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重计算根据梁的几何形状和梁材料的密度,可以计算出梁的自重。
自重是梁本身的荷载,需要考虑在设计中。
2.活荷载计算根据桥梁所在位置的交通情况和设计要求,确定桥梁的活荷载标准。
活荷载包括车辆荷载、人行荷载和雪荷载等。
通过考虑不同车型和车辆分布情况,可以计算出桥梁的活荷载。
3.斜拉力计算根据梁桥的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案,可以计算出各个斜拉杆的力值,以确保斜拉杆的承载能力。
4.承载能力验算将以上计算得到的各种荷载和力值进行叠加,并考虑梁的断面尺寸和材料强度等因素,进行承载能力验算。
如果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则说明梁型选择和尺寸设计合理。
三、设计验算和施工方案分析在完成承载力计算后,需要进行设计验算,以验证梁桥的设计是否合理。
设计验算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梁截面尺寸验证梁截面尺寸需要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
通过计算得到的承载力和梁的几何参数,可以验证梁的截面尺寸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钢筋配筋计算根据梁的截面尺寸和荷载要求,配筋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通过配筋计算,可以确定梁中的钢筋布置和数量,以满足强度要求。
3.施工方案分析在设计验算完成后,需要对梁的施工方案进行分析。
施工方案包括梁的浇筑顺序、预应力筋的张拉过程、伸长量的计算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混凝土简支T 梁桥主梁配筋设计1.计算书设计资料桥梁跨径及桥宽 标准跨径:13.00m ; 主梁全长:12.96m ; 计算跨径:12.50m ; 桥面净宽:1.35 m ; 结构重要性系数0 1.0γ=。
材料规格钢筋:主筋采用HRB335钢筋 抗拉强度标准值280sk f MPa =抗压强度标准值280skf MPa '=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0.56b ξ= 箍筋采用R235钢筋 抗拉强度标准值195sk f MPa =抗压强度标准值195skf MPa '= 混凝土:主梁采用C20混凝土 抗拉强度标准值9.2cd f MPa = 抗压强度标准值 1.06td f MPa =横断面尺寸12001000设计荷载(结果摘抄) 弯矩组合设计值: 跨中截面 1,2d M =1.2⨯462.5+1.4⨯439.5+0.8⨯1.4⨯23.0=1196.06 KN ·m 1/4截面 1,4d M=1.2346.3+1.4⨯329.7+0.8⨯1.4⨯17.3=896.5 KN ·m剪力组合设计值: 支点截面 ,0d V =363.0 KN ·m 跨中截面 1,2d V = 62.0 KN ·m钢筋选择根据跨中正截面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的要求,确定纵向受拉钢筋数量。
采用焊接钢筋骨架配筋,有90s a mm =,则梁的有效高度即为,1000909100h h a mm s =-=-=。
翼缘计算宽度f b '=1200mm ,f h '=100mm ,首先判断截面类型:由公式可有()002h fM f b h h d cd f f λ'''≤- 0M dλ=1.0⨯1196.06⨯610=1196.06⨯610 N ·m()02h ff b h h cd f f '''-=9.2⨯1200⨯100⨯(900-100/2)=949.4⨯610 N ·m 1196.06⨯610 N ·m ≥938.4⨯610 N ·m 故应按第二类T 型梁计算。
由公式确定混凝土受压区高度x :()()()00022h x fM f bx h f b b h h d cd cd f f λ'''=-+-- 展开整理后得到:218204697780x x -+= 解得:x =311.4mm>f h '=100mm<0b h ξ=0.56⨯910=515.1mm计算结果表明,上述按第二类求得的x 值是正确的,且符合以混凝土极限压应变控制设计的限制条件。
将所得的x 值带入下式求得所需钢筋截面面积为:采用双排焊接骨架,选用 6B 22(外径25.1mm)和6B28(外径单位有错31.6mm ),供给面积s A =6⨯380.1+6⨯615.8=5975.42mm 。
钢筋截面重心至截面下边缘的距离s a =30+3/2⨯25.1+3/2⨯31.6=115.1mm ,梁的实际有效高度0h =1000-115.1=885.0mm 。
截面最小宽度min b =30⨯2+2⨯31.6+30=153.2mm<b=180mm 。
跨中截面正截面承载力复核首先确定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得:x =()fA f b b h s sd cd f f f b cd''--=2805975.49.2(1200180)1009.2180⨯-⨯-⨯⨯=443.7mm>f h '=100mm<0h b ξ=0.56⨯885.0=495.6mm将x 值带入公式,求得截面所能够承受的弯矩设计值为:du M =()()()0022h f x f bx h f b b h h cd cd f f '''-+--=9.2⨯180⨯443.7⨯(885.0-443.7/2)+9.2⨯(1200-180)⨯100⨯(885-100/2) =1270⨯610 N ·m则有0d du M M γ≥,故可以认为跨中正截面承载能力是满足要求的。
看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 抗剪强度上、下限复核对于腹板宽度不变的等高度简支梁,距支点h/2处得第一个计算截面尺寸控制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 30.50100.511000f bh V o td d γ--⨯<≤⨯根据构造要求,仅保持最下面的两根钢筋(2B28)通过支点,其余各钢筋在跨间不同位置弯起或截断。
支点截面的有效高度为:h o =1000-(30+31.6/2)=954.2mm ,代入上式计算可得: 30.50100f bh td -⨯=91.0KN0.5110o-⨯=384.0KN距支点h/2处的剪力组合设计值0d V γ=338.9 KN 。
计算结果表明,截面尺寸满足要求,但应按照计算要求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
支点剪力组合设计值0d V γ =363 KN跨中剪力组合设计值 0,/2d l V γ =62 KN其中00.5110d o V γ-≤⨯的部分,可以不进行斜截面承载能力计算,箍筋按照构造要求配置。
不需要进行斜截面承载能力计算的区段半跨长度为:1250091.062602.2236362x mm -'=⨯=-。
距支点h/2=1000/2=500mm 处的剪力组合设计值为1d V =338.9 KN ,其中应由混凝土和箍筋承担的剪力组合设计值为:0.60.6338.9203.341V KN d =⨯=应由弯起钢筋承担的剪力组合设计值为:0.40.4338.9135.561V KN d =⨯=箍筋设计首先确定箍筋配筋率:0.621()/(20.6,30.451030V d p f sv sd v bh ρα⎡⎤⎢⎥⎣⎦=+-⨯⨯ 式中:p ——纵向钢筋配筋百分率,按照2B28(21232A mm s =)伸入支点计算,可得12321001000.755180906.80A s p bh =⨯=⨯=⨯3α——受压翼缘影响系数,取3α=1.0;,fsd v——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取,fsd v=195MPa 。
(0.6338.92()/20.60.75519531.11.00.4510180906.8sv ρ⎡⎤⎣⎦⨯=+⨯-⨯⨯⨯⨯⨯0.00300.0012minsv ρρ=≥=选用直径为8mm 的双肢箍筋,单肢箍筋的截面面积2150.3sv A mm =,箍筋间距为:250.311871800.0030nA sv s mm v b sv ρ⨯===⨯取150s mm v =。
在支承截面处自支座中心至一倍梁高的范围内取100s mm v =。
弯起钢筋设计根据《桥规》(JTG D62)规定,计算第一排弯起钢筋时,取用距支座中心h/2处,应由弯起钢筋承担的那部分剪力组合设计值,即0.4135.5611V V KN sb d ==。
第一排弯起钢筋的截面面积为:135.5621913.01330.7510sin 0.75102800.707V sb A mm sb f s sdθ===--⨯⨯⨯⨯⨯由纵向弯起2B28,提供的2615.821231.61V mm sb =⨯=。
计算第二排弯起钢筋时,应取第一排弯起钢筋起弯点处(即距支座中心11h x ==1000-(44+25.1+30+2⨯31.6)=838mm ,其中44mm 为架立钢筋的净保护层厚度,25.1mm 为架立钢筋的外径,30mm 为纵向钢筋的净保护层厚度,31.6mm 为纵向钢筋的外径),应由弯起钢筋承担的那部分剪力组合设计值,由比例关系求得2sb V =117.76KN 。
第二排弯起钢筋的截面面积为:117.76227932330.7510sin 0.75102800.707V sb A mm sb fsdsθ===--⨯⨯⨯⨯⨯由纵向弯起2B28,提供的2615.821231.62V mm sb =⨯=。
计算第三排弯起钢筋时,应取第二排弯起钢筋起弯点处(即距支座中心212x h x =+=838+1000-(44+25.1+30+3⨯31.6)=1644mm ,其中44mm 为架立钢筋的净保护层厚度,25.1mm 为架立钢筋的外径,30mm 为纵向钢筋的净保护层厚度,31.6mm 为纵向钢筋的外径),应由弯起钢筋承担的那部分剪力组合设计值,由比例关系求得3sb V =77.46KN 。
第三排弯起钢筋的截面面积为:77.46235223330.7510sin 0.75102800.707V sb A mm sb fsdsθ===--⨯⨯⨯⨯⨯由纵向弯起2B22,提供的2380.12760.23V mm sb =⨯=。
计算第四排弯起钢筋时,应取第三排弯起钢筋起弯点处(即距支座中心323x h x =+=1644+1000-(44+25.1+30+3⨯31.6+25.1)=2425mm ,其中44mm 为架立钢筋的净保护层厚度,25.1mm 为架立钢筋的外径,30mm 为纵向钢筋的净保护层厚度,31.6mm 为纵向钢筋的外径,25.1mm 为纵向钢筋的外径),应由弯起钢筋承担的那部分剪力组合设计值,由比例关系求得4sb V =38.4KN 。
第四排弯起钢筋的截面面积为:38.424258.64330.7510sin 0.75102800.707V sb A mm sb fsdsθ===--⨯⨯⨯⨯⨯由纵向弯起2B22,提供的2380.12760.24V mm sb =⨯=。
计算第五排弯起钢筋时,应取第四排弯起钢筋起弯点处(即距支座中心434x h x =+=2425+1000-(44+25.1+30+3⨯31.6+2⨯25.1)=3206mm ,其中44mm 为架立钢筋的净保护层厚度,25.1mm 为架立钢筋的外径,30mm 为纵向钢筋的净保护层厚度,31.6mm 为纵向钢筋的外径,25.1mm 为纵向钢筋的外径),应由弯起钢筋承担的那部分剪力组合设计值,由比例关系求得5sb V =0KN 。
第五排弯起钢筋按照构造要求既可,弯起2B22。
全梁承载力校核跨中截面所能承受的弯矩设计值1270.8du M =KN ⋅m ,将其分成5等分,按每次弯起的钢筋截面面积之比,近似求得钢筋弯起后各个截面所能承受的弯矩设计值。
M d u =1196.06K N m钢筋图跨中正截面支点正截面全梁受拉钢筋110工程数量表裂缝宽度验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裂缝宽度计算,采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并考虑荷载长期效应的影响。
荷载短期效应组合120.7/(1)s GK Q K Q K M M M M μ=+++=462.5+0.7×439.5/(1+0.24)+23.0=733.6KN ·m荷载长期效应组合120.4/(1)l GK Q K Q K M M M M μ⎡⎤=+++⎣⎦=462.5+0.4×(439.5/1.24+23.0)=613.5 KN ·m 跨中截面裂缝宽度计算为:12330()0.2810ssfk sdW C C C E σρ+=+式中:1C =1,3C =1210.5l s M C M =+=1+0.5×733.6613.5=1.418 60733.610159.50.870.875975.4885s ss s M MPa A h σ⨯===⨯⨯()445975.429.80.750.756 3.1425.131.6s e A d mm μ⨯===⨯⨯⨯+⎡⎤⎣⎦05975.40.0228()180885(1200180)100s f f A bh b b h ρ===+-⨯+-⨯>0.02,取ρ=0.0252.010s E MPa =⨯将以上数据带入公式得:5159.53029.81.418()0.1412.0100.28100.02fkm W mm +=⨯=⨯+⨯计算裂缝宽度小于允许值0.02mm ,满足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