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理工电工电子综合实验二
电工电子综合实验II—电子计时器 南理工.doc

电工电子综合实验II—电子计时器南理工电工电子综合实验II---------电子计时器电路设计xxxxxxxxxxxxxxxxxxx电工电子综合实验II——电子计时器电路设计学院:电光学院专业:xxxxxxxxxxxxxx学号:xxxxxxxxx姓名:xxxxxx时间:9月目录一、实验内容及要求。
1二、电路原理。
11.BCD码译码显示电路。
12.脉冲发生器电路。
13.六十进制计数器电路。
24.报时电路。
25.校分电路。
36.清零电路。
3三、实验电路单元设计说明。
31.BCD码译码显示电路。
42.脉冲发生器电路。
53.六十进制计数器电路(分位、秒位)。
54.整点报时电路。
75.校分、清零电路。
9四、实验电路逻辑总图及引脚接线总图。
101.逻辑总图。
102.引脚接线总图。
11五、实验电路芯片引脚图、功能表。
12六、实验总结及创新设计。
16七、参考书目。
17一、实验内容及要求1、安装调试四位BCD码译码显示电路。
2、设计、安装、调试脉冲发生器电路。
3、设计、安装、调试六十进制计数器电路(分位、秒位)4、设计、安装、调试整点报时电路(59’53”、59’55”、59’57”报时低声,59’59”报时高声)。
5、设计、安装、调试校分、清零电路。
要求:校分电路防抖动,清零电路任意状态可以清零。
6、联接1—5各项设计电路,实现一小时整点报时的电子计时器电路。
7、实验要求:设计正确、布局合理、排线整齐、功能齐全。
二、电路原理电子计时器是由计时电路、译码显示电路、脉冲发生电路和控制电路等几部分组成的,其中控制电路可以分为校分电路、清零电路和报时电路。
其具体的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图1电路原理框图下面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按其组成进行说明。
1.BCD码译码显示电路译码器可以采用CD4511通过330Ω电阻来驱动共阴极显示器。
2.脉冲发生器电路脉冲发生电路是为计时器提供计数脉冲的,因为设计的是计时器,所以需要产生1Hz的脉冲信号。
南京理工大学电工电子综合实验

电工电子综合实验实验报告数字计时器设计姓名:学号:学院:自动化学院专业:自动化2013-9-6一、实验目的:1、掌握常见集成电路实现单元电路的设计过程。
2、了解各单元再次组合新单元的方法。
二、实验要求:实现0分0秒到59分59秒的可整点报时的数字计时器。
三、实验内容:1、设计实现信号源的单元电路。
2、设计实现0分0秒到59分59秒的计时单元电路。
3、设计实现快速校分单元电路,含防抖动电路。
4、加入任意时刻复位单元电路。
5、设计实现整点报时的单元电路。
四、实验所用元件及功能介绍元件型号数量NE555 1片CD4040 1片CD4518 2片CD4511 2片74LS00 3片74LS20 1片74LS21 3片74LS74 1片电容0.047uf 1个电阻1504个电阻1k1个电阻3k1个单字屏共阴极数码管2块蜂鸣器1个开关2个2、主要芯片引脚图及功能表2.2.1、CD4511译码器图2.2.1 CD4511译码器引脚图表2.2.1 CD4511译码器功能表输入输出LT BI LE D4 D3 D2 D1 g f e d c b a 字符测灯0 ×××××× 1 1 1 1 1 1 1 8 灭零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消隐锁存 1 1 1 ××××显示LE=0→1时数据译码1 1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0 1 1 0 0 0 0 1 0 0 0 0 1 1 0 1 1 1 0 0 0 1 0 1 0 1 1 0 1 1 2 1 1 0 0 0 1 1 1 0 0 1 1 1 1 3 1 1 0 0 1 0 0 1 1 0 0 1 1 0 4 1 1 0 0 1 0 1 1 1 0 1 1 0 1 5 1 1 0 0 1 1 0 1 1 1 1 1 0 0 6 1 1 0 0 1 1 1 0 0 0 0 1 1 1 7 1 1 0 1 0 0 0 1 1 1 1 1 1 1 8 1 1 0 1 0 0 1 1 1 0 0 1 1 1 92.2.2、CD4518计数器图2.2.2 CD4518BCD码计数器引脚图表2.2.2 CD4518BCD码计数器功能表:输入输出CR CP EN Q3 Q2 Q1 Q0 清零 1 ××0 0 0 0 计数0 ↑ 1 BCD码加法计数保持0 ×0 保持计数0 0 ↓BCD码加法计数保持0 1 ×保持2.2.3、CD4040分频器图2.2.3 CD4040分频器引脚图2.2.4、NE555定时器图2.2.2 NE555定时器引脚图表2.2.2 NE555定时器功能表Vi1(引脚6) Vi2(引脚2) VO(引脚3) (引脚4 )0 ××01 >2/3Vcc >1/3Vcc 01 <2/3 Vcc <1/3Vcc 11 <2/3 Vcc >1/3Vcc 不变2.2.5、74LS74 D触发器图2.2.5 74LS74D触发器引脚图表2.2.5 74LS74D触发器功能表输入输出CP D清零×0 1 ×0 1 置“1”× 1 0 × 1 0 送“0”↑ 1 1 0 0 1 送“1”↑ 1 1 1 1 0 保持0 1 1 ×保持不允许×0 0 ×不确定2.2.6、74LS00 双四与非门图2.2.6 74LS00双四与非门引脚图2.2.7、74LS20 四入双与非门图2.2.7 74LS20 四入双与非门引脚图2.2.8、74LS21四入双与门图2.2.8 74LS21四入双与门引脚图3、电子计时器设计原理3.1、各部分电路解析3. 1.1、脉冲发生电路脉冲发生电路即为电子计时器产生脉冲的电路,本文采用NE555振荡器和CD4040分频器产生实验所需要的脉冲信号频率其中:f0=1.44/[(R1+2R2)C]=4.38kHz R1=1KΩ,R2=3KΩ,C=0,047uF。
南理工电子电工实验2

电子电工综合实验(II)实验报告——数字计时器设计班级:11042101学号: 1104210121姓名:蒋华熔目录一、实验目的 (3)二、实验要求 (3)三、实验内容 (3)四、实验器件 (3)五、元器件引脚图及功能表 (4)六、实验原理 (10)1.秒脉冲发生电路 (11)2.计时器电路 (11)3.译码显示电路 (12)4.报时电路 (13)5.校分电路 (14)6.清零电路 (15)七、逻辑图 (16)八、引脚接线图 (16)九、实验总结 (16)参考文献 (17)一、实验目的1.掌握常见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学会单元电路的设计方法和单元间设计组合。
二、实验要求实现从00′00″到59′59″的多功能数字计时器,并且满足规定的清零,快速校分以及报时功能的要求。
三、实验内容1.设计、安装、调试脉冲发生电路。
2.设计、安装、调试59′59″计时器电路。
3.设计、安装、调试译码显示电路。
4.设计、安装、调试任意状态清零电路。
5.设计、安装、调试快速校分电路。
6.设计、安装、调试整点报时电路(59′53″、59′55″、59′57″时发出频率为500Hz的低声;59′59″时发出频率为1KHz的高声)。
7.设计1-5项联接构成数字计时器电路四、实验器件1、集成电路:NE555 1片(多谐振荡)CD4040 1片(分频)CD4518 2片(8421BCD码十进制计数器)CD4511 4片(译码器)74LS00 3片(与非门)74LS20 1片(4输入与非门)74LS21 2片(4输入与门)74LS74 1片(D触发器)2、电阻:1KΩ1只3KΩ1只330Ω(300Ω)28只3、电容:0.047uf 1只4、共阴极双字屏显示器两块。
五.元器件引脚图及功能表1.NE555 1片(多谐振荡):(1)引脚布局图:图1 NE555引脚布局图(2)逻辑功能表:(引脚4 )2.CD4040 1片(分频):(1)引脚布局图:图2 CD4040引脚布局图(2)逻辑功能说明:CD4040是一种常用的12分频集成电路。
电工电子综合实验2实验报告

电工电子综合实验报告题目:多功能数字计时器设计指导:电子技术中心完成时间:2013.09.06目录1. 电路功能设计要求介绍……………………………………………2. 电路原理简介……………………………………………………3. 单元电路设计……………………………………………………3.1 脉冲发生电路…………………………………………………3.2 计时电路……………………………………………………3.3 译码显示电路…………………………………………………3.4 清零电路……………………………………………………3.5 校分电路……………………………………………………3.6 仿电台报时电路………………………………………………4.总电路图…………………………………………………………5.电路调试和改进意见………………………………………………6.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出现原因及解决方法……………………………7.实验体会…………………………………………………………8.附录……………………………………………………………8.1 元件清单……………………………………………………8.2 芯片引脚图和功能表……………………………………………9.参考文献…………………………………………………………1.电路功能设计要求介绍设计制作一个0分00秒~9分59秒的多功能计时器,设计要求如下:1)设计一个脉冲发生电路,为计时器提供秒脉冲(1HZ),为报时电路提供驱动蜂鸣器的高低脉冲信号(1KHZ、2KHZ);2)设计计时电路:完成0分00秒~9分59秒的计时、译码、显示功能;3)设计清零电路:具有开机自动清零功能,并且在任何时候,按动清零开关,可以对计时器进行手动清零。
4)设计校分电路:在任何时候,拨动校分开关,可进行快速校分。
(校分隔秒)5)设计报时电路:使数字计时器从9分53秒开始报时,每隔一秒发一声,共发三声低音,一声高音;即9分53秒、9分55秒、9分57秒发低音(频率1kHz),9分59秒发高音(频率2kHz);6)系统级联。
南京理工大学机电系统综合实验报告

实验一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单片机在数控系统中的应用,并根据相关知识绘制数控系统控制电路图。
学会设计键盘和显示电路的,掌握单片机扩充ROM和RAM的方法以及其他辅助功能的使用。
二、实验要求控制系统采用8位单片机,并在该系统下完成下列实验中的三个实验:(1)扩展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程序存贮器至少扩充16K,数据存储器至少扩充8K。
(2)设计显示电路和键盘电路显示电路至少由6个七段显示器组成,键盘至少由32个按键开关组成。
(3)扩充I/O 接口电路扩充I/O 接口电路包括:I/O接口的扩充、复位电路光电隔离电路、越界限位电路、报警电路等。
(4)其他辅助控制电路设计其他辅助控制电路包括:译码电路及其他控制电路。
(5)伺服系统控制电路设计伺服系统控制电路包括步进电机接口及驱动电路。
三、实验结果控制原理电路图如图1.1:图1.1 控制原理电路图(1)扩充ROM本次实验采用ATMEL 89c31单片机,因该单片机有128BRAM,内部无ROM,为了使其能正常工作,需要对其进行扩容。
EPROM选用的是2716共16K ROM,能够满足绝大部分的工作需要。
EPROM 与单片机之间需要有寄存器芯片做缓冲,故采用74LS373芯片连接单片机的P0口和2716的A0-A7口,片选信号CS接P2.7,设计不采用译码电路,直接用P2端口控制。
端口的连接情况如图1.2所示:图1.2 ROM的扩充(2)扩充RAM因8031只有128B的数据存储空间,显然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故选用外部存储器6264扩容。
6264共有64K的存储空间。
与扩充ROM类似,在单片机与6264之间也需要寄存器74LS373做缓冲。
各端口具体接线情况如图1.3所示:图1.3 RAM的扩充(3)显示器驱动部分送往显示器的数据需经过并行输入输出口8155和驱动器才能到达led 显示器。
8155的功能是将单片机内串行的数据集中后并行输出,因为经8155输出的信号都很微弱,所以需要驱动器放大这些信号,使其正常工作。
南京理工大学数电实验——数字电路2

数字逻辑电路实验实验报告学院: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班号:9171040G06姓名:徐延宾学号:9171040G0633实验编号:0259指导教师:花汉兵2019年5月3日目录1实验目的32实验要求32.1实验内容 (3)3实验原理3 4实验仪器65实验步骤65.1测试74LS161四位二进制计数器逻辑功能 (6)5.2设计计数器 (6)5.3测试CD4518BCD码计数器逻辑功能 (8)5.4绘制CD4518BCD码计数器的工作波形 (8)6实验总结9参考文献9实验3任意进制计数器设计1实验目的掌握任意进制计数器的逻辑功能及应用。
2实验要求实现模16内任意区间电路设计与十进制计数器工作波形绘制。
2.1实验内容1.按照表格3测试74LS161四位二进制计数器逻辑功能。
2.用74LS161四位二进制计数器设计完成0→1→2→3→4→5→6→B→C→D→0区间计数器。
3.按照表5测试CD4518BCD码计数器逻辑功能。
4.绘制CD4518BCD码计数器的工作波形(EN为时钟脉冲输入端)3实验原理1.74LS161四位二进制同步加法计数器逻辑功能如图1与引脚布局图如图2。
图1:74LS161四位二进制同步加法计数器逻辑图图2:74LS161引脚布局图图3:74LS161逻辑功能图CP:计数器脉冲输入端,上升沿触发。
Cr:异步清零端(复位端),低电平有效。
A,B,C,D:预置数并入数据输入端。
LD:同步预置数据控制端,低电平有效。
当控制端有效时,在时钟脉冲作用下,一次性将并入口数据送到输出端。
S1,S0:工作状态使能端,当S1S0=0时,计数器处于保持状态。
S1S0=1,计数器处于加法状态。
Q D,Q C,Q B,Q A:计数器四位输出端。
Q CC:进位输出端,当Q D·Q C·Q B·Q A·S1=1时,Q CC端输出高电平。
2.双四位同步BCD码加法计数器CD4518逻辑图与引脚布局图:图4:CD4518逻辑图与引脚布局图图5:CD4518逻辑功能图Cr:异步清零端(复位端),高电平有效。
电工电子综合实验2

电工电子综合实验Ⅱ——八路数字抢答器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一.八路数字抢答器功能介绍:(1)设置一个系统清除和抢答控制开关S ,该开关由主持人控制。
(2)抢答器同时供8名选手使用,依次用8个开关代表,编号从S0 到 S7。
(3)抢答器具有锁存与显示功能。
即选手按动按钮,RS 锁存器锁存相应选手的编号,在七段数码管上显示选手号码,同时扬声器发出声响提示。
选手抢答实行优先锁存,优先抢答选手的编号一直保在选手编号显示器上,直到主持人清除。
(4)抢答器具有定时抢答功能,主持人可以根据题目难易程度预先设定抢答的时间。
当主持人启动"开始"键后,定时器收到时钟脉冲进行减计时。
(5)参赛选手在设定的时间内进行抢答,抢答成功时,电路发出报警声,计时电路保存并显示抢答成功时的时间,其他选手的抢答无效。
(6)如果定时时间已到,无人抢答,定时显示器上显示00,系统报警并禁止抢答。
二.抢答器逻辑方框图图1 电路逻辑方框图三.单元电路介绍 1.抢答电路抢答电路主要由优先编码电路74LS148,锁存器74LS279组成。
另外还需要用到10K Ω电阻九只,510Ω电阻一只,发光二极管一只,CD4511一片共阴极数码管一片,逻辑开关九只。
电路工作的原理是:节目主持人将开关置于“清除”位置,编号显示器灭灯,定时显示器显示设定的时间,抢答器处于禁止工作状态。
当节目主持人宣布抢答题目后,说一声“抢答开始”,同时将控制开关拨到“开始”位置,扬声器给出声响提示,抢答器处于工作状态。
当选手在规定时间内按动抢答键时,抢答器可以分辨出选手按键的先后,并锁存优先抢答者的编号,同时译码显示电路显示编号;另外禁止其他选手按键操作无效。
电路的工作过程是:开关处于“清零”状态时,RS 触发器的R 端均为0,1Q 的输出端经过控制门电路使74LS148的ST =0,即使74LS148处于工作状态,等待选手的抢答动作。
当有选手在计时期间内按下逻辑开关即抢答按键时,EXY =0经RS 锁存后,1Q=1,输入CD4511的第四个管脚BI ,使CD4511处于工作状态;74LS148的输出2,1,0Y Y Y 中位选手号码的信息,经过RS 锁存器后为4Q3Q2Q 输入到CD4511的C 、B 、A 中;经译码显示选手的编号。
南理工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实验实验报告

南京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实验实验报告题目: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实验实验报告院系: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实验日期: 2015年11月6号目录实验一正交调制器实验 (2)实验二正交相干检波器 (7)实验三匹配滤波器 (12)实验四动目标检测及相参积累 (17)实验五线性调频脉冲压缩 (29)实验总结 (35)实验一 正交调制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正交调制器的工作原理;2.掌握正交调制器的电路组成。
二、实验仪器信号源、示波器、直流稳压电源 三、实验原理正交调制是一种特殊的复用技术,一般是指利用两个频率相同但相位相差90度的正弦波作为载波,同时传送两路互相独立的信号的一种调制方式。
图一是具体的调制器功能框图。
图一 正交调制器功能框图如图一所示,两路互相正交的信号i(t)和q(t)分别调制角频率为W c 的互相正交的正弦波调制,调制后两路相加的波形为:(t)i(t)cosw (t)sinw c c x t q t=+如果两路正交的信号i(t)和q(t)分别为线性调频脉冲信号的复包络的实部和虚部,即:2(t)cos(k t )i π=,2q(t)sin(k t )π= 正交调制器的输出则为:222x(t)(t)cos (t)sin cos(k t )cos()sin(k t )sin()cos(k t )c c c c c i t q t t t t ωωπωπωωπ=+=-=+显然,正交调制器的输出为载频频率为W c 的线性调频脉冲信号。
四、实验电路本实验装置主要由波形产生电路以及正交调制电路两个模块组成,硬件方面主要使用了单片机和FPGA 两种可编程的器件联合实现的。
单片机处理开关扫描和显示电路,FPGA 实现波形产生与输出选择,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系统原理框图如图二所示。
图二正交调制器实验装置原理框图本实验装置的单片机选用的是Atmel公司的单片机AT89C55WD,如图三单片机的数据地址复用口全部与FPGA相连,此外地址的高三位也与FPGA相连,这主要是为了让FPGA承担为单片机地址译码器选通外设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理工电工电子综合实验二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数字电子计时报警器电路设计班级:学号:姓名:彭浩洋一、实验内容简介及设计要求综合利用所学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在单元电路的基础上进行小型数字系统设计。
使用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并实际组装一个一小时内的数字计时器,可以完成0分00秒~59分59秒的计时功能,并在控制电路的作用下具有清零、快速校分、定点报时的功能。
通过综合实验,加深对数字逻辑电路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数字电路设计的一般方法,进一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提高设计电路和调试电路的实验技能。
实验具体需要实现如下的设计要求:1.应用CD4511BCD码译码器﹑LED双字共阴显示器﹑300Ω限流电阻设计﹑安装调试四位BCD译码显示电路实现译码显示功能。
2.应用NE555时基电路、3KΩ、1KΩ电阻、0·047UF电容和CD4040计数分频器设计,安装,调试秒脉冲发生器电路(输出四种矩形波频率f1=1HZf2=2HZf3≈≈1000Hz)。
500Hzf43.应用CD4518BCD码计数器、门电路,设计、安装、实现00′00″---59′59″时钟加法计数器电路。
4.应用门电路,触发器电路设计,安装,调试校分电路且实现校分时停秒功能(校分时F2=2Hz)。
设计安装任意时刻清零电路。
5.应用门电路设计、安装、调试报时电路59′53″,59′55″,59′57″低声报时(频率f3≈500Hz),59′59″高声报时(频率f4≈1000Hz)。
整点报时电路。
H=59′53″·f3+59′55″·f3+59′57″·f3+59′59″·f46.联接试验内容1.—5.各项功能电路,实现电子计时器整点计时﹑报时、校分、清零电路功能。
二、数字电子计时器电路设计框图数字计时器是由脉冲发生器电路、译码显示器、计数电路和控制电路等几部分组成,其中的控制电路按照设计要求可以由校分电路、清零电路和报时电路组成。
具体原理框图如下图所示:三、单元电路设计译码显示器秒脉冲发生器电路整点报时电59’59’’计数器(BCD校分电路、清零电f2=2Hz秒脉冲发生器电路电路可由多谐振荡器产生的f0=4370Hz的频率,通过12位二进制串行分频器CC4040fQ12=1412·215=1Hz,来实现。
该电路主要是由NE555信号发生器、1K欧、3K欧的电阻、CD4040和微法电容组成的电路。
CD4040是一片分频器,通过连接就可以将NE555振荡产生的信号加以分频,从而得到我们需要的1Hz、2Hz、500Hz、1000Hz的信号。
1Hz用于给十进制计数器CD4518一个秒信号,让其实现秒计时;2Hz用于校分电路。
500Hz、1000Hz则用于报时电路中。
59’59’’计数器(BCD码)计时器是由2片CD4518组成。
根据要求,我们需要设计两个模60的计数器分别作为计时器的秒和分,并且秒到60时给分一个信号使分计数一位。
提供给我们的器件中,CD4518本身是一个双模十计数器,因此我们只需在此基础上使其计数到60时通过与非门接回清零端即可以得到所要的模60计数器。
再将秒的进位端接到分的信号端即可完成该计时器的电路。
其中2片CD4518分别是分个位、分十位、秒个位和秒十位的计时,秒个位接受的信号是信号源给出的1Hz的信号,利用这个信号可以使CD4518的一边可以按秒的频率进行计时,将2片CD4518每片的一边分别接到4片CD4511的一边,再将4片CD4511每片的另一边的管脚通过电阻对应的接到2块双字屏的管脚上,调试使其正常计数。
然后给计秒十位的那边改为六进制计时,得到的信号分别用于秒计时复位和分个位进位。
分十位改为六进制,得到的信号用于分位的复位。
从而使计时器实现了00′00″——59′59″的计时。
最后对六进制进位电路进行改造:即在秒十位的01B、02B,分十位的01A、02A分别与非之后将它们得到的信号再分别与一个开关K1与非,将得到的信号分别送入两片CD4518的清零端。
这样就得到了控制电路中的复位电路。
(图中与非门用74LS00实现)。
译码显示电路译码显示电路用四片四线七线译码器CD4511进行译码,而采用共阴极七段LED数码管进行循环显示。
CD4511的输入接到相应计数器的输出,而它的输出端与数码管的相应端相连,数码管通过330欧姆的电阻接地。
上述两部分具体的电路图如下:整点报时电路用需要报时的时刻所对应的计数器的输出作为触发信号来驱动蜂鸣器报时,因为需要在59分53秒、59分55秒、59分57秒各报出一个低音,在59分59秒报出一个高音。
分析报时时间点如下表:可见满足报时条件(低音)时,分位相同,可用4QC 和4QA 、3QD 、3QA 的与来产生信号;秒十位也相同,秒个位最低位都为1,可用2QC 和2QA 、1QA 和上面产生的信号的与来产生信号;要得到59’51’’的信号,再将1QB 与500HZ,1QC 与5OOHZ,1QD 与1000HZ 分别与非来产生3个信号,将3个信号与59’51’’的信号相与非就产生了所要求的低、高音报时信号。
报时电路设计如下:清零电路通过开关来联接到1CD45182CD4518清零端1CR3CR 上 2CR=2QB2QC+S=S QB QC 2.2 4CR=4QB4QC+S=S QB QC 4.4当校分开关打在“正常”档时,正常计数,当打在“清零”档时,电路清零防抖动较分电路用开关控制工作状态,开始时进位信号正常送入分计数器的CP 端,分位计数器正常计数;若需要校分则将开关打到上方,正常进位信号被阻塞,2Hz 的校分信号便被送入CP 端,电路即进入快速校分状态。
需要停止校分时,将开关打到下方再打回上方,既停止校分。
再需校分时重复上述步骤。
为了消除机械开关的抖动给电路带来干扰,在电路中加入一个防抖动开关。
整个模块电路如图6所示。
具体电路图如下四、数字电子计时器总电路图121、实验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这种综合实验,它不同于课内实验,有很多现成的东西,综合实验从一个器件的引脚图到整个电路的逻辑图都要自己去准备,而且逻辑需要十分严密,只要一个器件错误都有可能导致整个实验失败,实验的成功全靠实验前的准备。
2、需要对实验中所用到的器件做一个详细的了解,这不仅对理解实验大有帮助,而且会提高实验时连线的速度,加快完成实验,其实实验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对各个器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化为己用,这对以后从事的工作也大有帮助。
3、在实验中,布局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实验器件比较多,如果不合理布局,器件很有可能不能完全放在两块面包板上,而且连线也会非常复杂,况且也不利于检查,我一开始就布局很不合理,后来老师建议我重新布局之后再来连线,我又重来了一次,现把整个布线过程总结一下:在电路板上插上一个芯片后首先应该把它的电源线和地线接上,这样就不用担心漏掉哪个器件;剥线时线头不要剥的太长,以免连接时与其他的线造成短路;尽量以短线连接,这样一条线所占的空间就会少,特别在一条线纵跨电路板时,以短线一段一段的连可以很大程度的避免交叉布线,本次实验在发现这个规律后,通过改进处理了很多交叉布线,从而使走线更加合理美观。
4、在实验的最后,我已经照着电路图连好了所有的线,但是在最后查看的时候发现校分电路不起作用。
我首先对了一遍电路图有没有接错,但是在这一步坚持的时候我忽略了器件的接地连接,我的电路本来只是一个CD4518的接地端接成了VCC端,导致整个校分电路不起作用,我就在那检查器件,换接器件的其他空闲端,搞了一个多小时才忽然发现自己的一个接地端接错了,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幸好在最后时间内检查出了错误,在7小时之内完成了实验。
5、本次实验我的心得就是错误不可怕,怕的是不敢去检查。
检查时应先查芯片的电源和地线有没有接好,检查芯片是否烧坏,其逻辑功能是否有问题,依据原理逻辑图、器件功能表,用万用表测量一些点的电位来进行判断,再仔细检查连线有没有出错。
一般器件不会出错,肯定是自己哪个地方没有接好或者是接错线才导致的错误,慢慢检查,不慌不忙肯定可以把实验做成功。
六、附录1、实验用元器件清单集成芯片:NE5551个74LS74(D触发器)1片74LS00(二入与非门)3片74LS21(四输入与门)3片CD4518(BCD码计数器)2片CD4040(分频器)1片CD4511(七段显示译码器)4片共阴LED双字屏2片电阻:330Ω28个3KΩ1个1KΩ1个电容:0、047uF1个2、部分器件的引脚图和功能表1、双四位同步BCD码加法计数器CD4518引脚图功能表2、译码器CD4511引脚图功能表3、74LS21(与门)引脚图Q=ABCD4、74LS74(双D触发器)引脚图Q n+1=D5、74LS00(与非门)引脚图Q=AB6、LED数码管引脚图7、NE555引脚图参考资料1.《数字电路》蒋立平着南京理工大学20012.《电子线路实践教程》王建新、姜萍着科学出版社20033.《实验电子技术》李振声主编国防工出版社20014.《数字电路实验与课程设计》吕思忠、施齐云着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5.《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高吉祥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