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法冶金》课程教学大纲
湿法冶金的工艺课程设计

湿法冶金的工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湿法冶金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分类;2. 掌握湿法冶金过程中常见金属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方法;3. 了解湿法冶金在我国金属冶炼行业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湿法冶金过程中金属的反应原理;2. 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湿法冶金实验操作,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湿法冶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湿法冶金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金属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中化学选修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湿法冶金的基本知识,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培养科学素养。
学生特点: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对实验课程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验操作训练,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有所收获。
二、教学内容1. 湿法冶金基本概念与原理:介绍湿法冶金定义、分类及原理,涉及金属在水溶液中的电化学反应、金属离子与配位体的相互作用等。
教材章节:《化学》选修6 第三章 湿法冶金2. 湿法冶金工艺流程:讲解常见金属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方法,如溶剂萃取、离子交换、电解等。
教材章节:《化学》选修6 第三章 湿法冶金3. 湿法冶金实验操作:演示并指导学生进行湿法冶金实验,如铜的提取、锌的纯化等。
教材章节:《化学》选修6 第三章 湿法冶金;实验指导书4. 湿法冶金应用及发展前景:介绍湿法冶金在我国金属冶炼行业中的应用,以及目前的研究动态和发展前景。
教材章节:《化学》选修6 第三章 湿法冶金5. 环保与资源利用:强调湿法冶金过程中的环保问题,以及金属资源的合理利用。
教材章节:《化学》选修6 第三章 湿法冶金教学安排与进度:共5课时,第1课时介绍湿法冶金基本概念与原理;第2课时讲解湿法冶金工艺流程;第3课时进行湿法冶金实验操作;第4课时介绍湿法冶金应用及发展前景;第5课时强调环保与资源利用。
课程设计指导书(湿法)

课程设计指导书(湿法) ——白钨精矿苏打溶液压煮器的设计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目录1.冶金设备课程设计任务书 (1)2.设计内容 (3)第1章前言 (3)第2章设备的结构型式及说明 (3)第3章材料的选择与说明 (4)第4章设计计算 (5)4.1 压煮器的主要尺寸计算效 (5)4.2 压煮器的机械强度计算烟 (5)4.3 搅拌功率的计算散 (7)4.4 压煮器的热平衡计算及蒸汽消耗量的确定 (8)4.5 压煮器台数的确定 (8)4.6 压煮器的选择和机械计算举例 (8)第5章压煮器设计图的绘制原则 (13)5.1 A1图布局(594×841) (13)5.2 线条(GB/T 17450-1998) (14)5.3标题栏和备件明细栏(GB10609-89) (14)5.4 管口表和技术特性表 (14)5.5 说明 (14)附录 (15)附录1 C语言程序设计 (14)附录2 A1图纸2张 (15)1.冶金设备课程设计任务书冶金设备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班级:学生姓名设计题目:日处理白钨精矿吨的压煮器的设计设计时间:_ 至_ _设计内容要求:1.已知条件:白钨精矿成分2.设计内容:(1)前言(2)设备的结构型式及说明(3)设备的材料选取、隔热与防腐说明(4)设备设计计算(物料核算、热平衡计算、设备主体尺寸计算、结构强度核算、动力功率计算)(5)压煮器装配图和设备连接图(6).其它要求:①.在设计工作期间要努力工作,勤于思考,仔细检索文献和分析设计过程的问题。
②.设计说明书必须认真编写,字迹清楚、图表规范、符合制图要求。
主要参考资料1.冶金设备系列教材,唐谟堂主编,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2003年2.《化工容器及设备简明设计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3.《化工设备的选择与工艺设计》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4.刘湘秋编著,压力容器常用结构尺寸计算手册,北京:机械工业5.机械零部件设计卷,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78/JXG2.1/V.5设计进度安排:2周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教研室(所)主任(签名)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2.设计内容第1章前言(工艺简介、采用压煮器的必要性、工艺条件、对设备的基本要求)采用苏打压煮法浸出钨精矿时,钨以Na2WO4 的形式进入溶液中。
有色金属冶金基础(理论)

Al3+, Cr3+, Fe3+, La3+, Sc3+
0.4 0.35 0.3 0.25 0.6
0.5 0.9
0.927 0.902 0.817 0.770 0.926 0.900 0.812 0.762 0.925 0.899 0.807 0.754 0.925 0.897 0.802 0.745 0.748 0.676 0.482 0.402
一、 湿法冶金的任务 锌冶金 铜冶金 氧化铝生产 贵金属冶金 稀有金属化合物提取
80%; 15%~20%; 100%; 100%; 100%。
3
湿法冶金研究的内容
原料的预处理: (1)矿物粉碎-增大表面积,提高浸出率; (2)预活化-采用焙烧,机械活化等方法,改变矿
物的化学性质或晶体结构,以有利于有价元素的 提取; (3)浸出; (4)净化; (5)纯化合物制备(包括分离方法); (6)金属制备。
能够满足四个条件的只有浓度很低的(0.001m 以下)的非常稀溶液。通常湿法冶金溶液不能满足 这些条件。Guggenheim在基础上提出了半经验公 式:
lgr±=[-A·Z+·Z-√I/(1+B·ā √I)]+BI—[2]
19
lgr±=[-A·Z+·Z-√I/(1+B·ā √I)]+bI
ā—离子有效直径;B—常数;b—经验常数
6
(3)有氧化还原反应应
ZnS(S) +H2SO4(l)+1/2O2=ZnSO4(l)+S(s)+H2O
《冶金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冶金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02505104课程名称:冶金工程概论英文名称:Conspectus of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总学时:24 讲课学时:24 实验学时:0学时:24学分:1.5适用对象:冶金、材料等专业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材料热力学等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冶金工程概论课程是从事冶金行业和金属材料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在学生学习无机化学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钢铁和主要有色金属(铜,铝等)提取冶金过程的基本原理,工艺特点和基本工艺流程。
通过学习,学生对冶金(包括火法,湿法和电冶金)生产过程有一个全面而概括的了解,初步掌握冶金的基本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冶金学理论、机加工生产工艺和金属材料理论打下必要的专业基础。
除此之外,本课程还简要介绍了金属的分类,主要金属的性质,用途,资源状况,生产方法,近年来的世界产量和价格,以及发展我国冶金工业的基本国情等方面的内容。
本课程旨在介绍冶金工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冶金工业的原料,冶金过程和方法,冶金工程设计和新技术。
使学生了解冶金工业概况和冶金技术的进步,为材料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要求学生认识冶金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了解冶金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从金属矿石中提取有价元素加工成纯金属和金属化合物的原理和工艺,涉及过程自动控制,工程设计,新材料制备等领域。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介绍炼铁、炼钢、铜冶金和铝冶金原理、工艺及设备,以炼铁和炼钢为重点。
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了解金属及其分类方法,金属的产量和价格,冶金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矿石、矿床和矿物的概念及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掌握冶金和冶金方法,冶金工艺流程和冶金过程;选矿的基本任务,工艺指标和选矿方法.。
2.了解高炉炼铁的基本知识,高炉附属设备和高炉生产的发展方向。
熟练掌握高炉冶炼用原料及要求,高炉冶炼中铁氧化物碳热还原的一般规律,高炉冶炼炉内反应,高炉结构以及高炉生产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3湿法冶金基础-浸出与金属腐蚀

矿石和精矿通常都是由一系列的矿物组成,成分十分复杂,有价矿物常呈 氧化物、硫化物、碳酸盐、硫酸盐、砷化物、磷酸盐等化合物存在。也有 以金属形态存在的金、银、天然铜等。必须根据原料的特点选用适当的溶剂 和浸出方法。表1.是常见矿物的名称及其组成。
42
Most often, the solvent is a liquid, which can be a pure substance or a mixture. One may also speak of solid solution, but rarely of solution in a gas (see vapor-liquid equilibrium instead).
• • 3.1.3、湿法冶金化学基础-浸出化学过程与金属的腐蚀(2学
时)
• 1、浸出过程的化学; • 2、金属的化学腐蚀;
提纲
一、湿法冶金概述 二、浸出过程 三、浸出液的净化过程 四、金属熔盐电解与水溶液电解实例
4
一、湿法冶金概述
5
Hydrometallurg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devoted to all aspects of the Aqueous Processing of Metals
materials with water, oil, and chemicals. Differential wetting of the suspended particles causes unwetted particles
to be carried by air bubbles to the surface for collection.
湿法冶金学-教学大纲

《湿法冶金工艺》课程教学大纲开课单位:冶金工程系课程负责人:夏文堂适用于本科冶金工程专业教学时数:48学时一、课程概况《湿法冶金工艺》课程是冶金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任选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以湿法冶金为基本主线,围绕湿法冶金的工艺特点,重点介绍湿法冶金浸出、沉淀和结晶、离子交换、溶剂萃取和还原等专业知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冶金工艺特点及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冶金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主要有《冶金物理化学基础》、《冶金原理》等。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主要有《湿法冶金设备》、《稀有金属冶金学》等。
二、教学基本要求1. 熟悉湿法冶金的概念及阶段。
2. 掌握浸出过程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3. 掌握沉淀与结晶的原理及方法。
4. 掌握离子交换的工艺特点及方法。
5. 掌握溶剂萃取的工艺特点及方法。
6. 掌握金属还原的原理及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1.湿法冶金绪论2.浸出教学内容:概述,浸出过程的热力学基础,浸出过程的动力学基础,浸出过程的工程技术,浸出过程在提取冶金中的应用。
基本要求:理解浸出的概念、浸出过程的化学反应和浸出过程的分类,掌握浸出实质;掌握水的热力学状态图及作用,掌握电位-pH图的结构原理和方法并能够独立完成金属-水系电位-pH 图的绘制,了解电位-pH图在湿法冶金中的应用;掌握浸出反应的动力学分析及浸出速率的影响因素;了解浸出过程的工程技术,浸出过程在提取冶金中的应用。
重点:电位-pH图的结构原理和方法、浸出过程的热力学与动力学分析、溶液净化。
难点:电位-pH图的结构原理和方法、浸出过程的热力学与动力学分析。
3.沉淀与结晶教学内容:概述,沉淀与结晶的物理化学基础,主要沉淀方法及其在提取冶金中的运用,结晶过程在提取冶金中的应用,用沉淀法或共沉淀法制备特种陶瓷粉体。
基本要求:了解沉淀与结晶的概念;掌握物质的溶解度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掌握共沉淀现象的理论及其产生和影响因素;了解主要沉淀方法及其在提取冶金中的运用,结晶过程在提取冶金中的应用,用沉淀法或共沉淀法制备特种陶瓷粉体。
湿法冶金-湿法冶金-概论

第二步,从溶液中分离、富集或提纯各种有用 物质;
第三步,将有用成分以纯物质析出。
湿法冶金生产工艺过程
五、湿法冶金的主要研究内容
(1)研究了解矿石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和物相(结 构),以便提出合理的浸出方法;
(2)研究各种浸出化学反应过程是否可以发生,朝什 么方向进行,能达到什么极限(平衡)状态,这是热力学研 究问题。
关于铁自硫酸铜溶液中置换铜的电化学作用,我 国早在公元前二世纪就已发现,我国西汉时代就已知 道从硫酸铜溶液中用铁置换铜,称为胆铜法,汉代 《淮南万毕术》书中已有记载。根据历史记载,这种 自硫酸铜溶液中用铁置换提铜的方法,在北宋时期已 大规模使用,有十一处矿场进行生产、最高年产量达 一百多万市斤,占当时全国铜总产量的15—20%。宋 朝沈括所著《梦溪笔谈》里有这样一段话:“信州鈆 山县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 胆矾制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三、湿法冶金的优点 (1)有利于处理成分复杂的矿石,达到资 源综合利用; (2)有利于处理品位比较低的贫矿石; (3)有利于环境保护; (4)有利于提高金属产品的纯度; (5)湿法冶金技术应用于溶浸采矿。
四、湿法冶金的主要生产过程 包括浸出、分离、净化、沉积和电解等。 第一步,将矿石矿物中有用金属组分溶解转移
有关湿法提铜的具体工艺过程及有关技术指 标,《宋史·食货记》中有所记载戟。书中记载着 绍兴十三年(1143年)曾经以“胆水”用“浸铜” 的方法。增加铜的产量来铸新铜钱;中间有这样 一段文字:“浸铜之法,以生铁锻成薄片,排置 胆水槽中,浸渍数日,铁片为胆水所薄,上生赤 煤,取括铁煤,入炉三炼成铜,大率用铁二斤四 两,得铜一斤,……,所谓胆铜也”。这些记载 表明,我国早在十世纪(北宋时期)就已采用湿法
湿法冶金-第8章 加压湿法冶金

酸性介质中的加压浸出在此期间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50 年代在美国建立了两座用这种方法处理钴精矿的工厂。
一座建在美国犹他州的加菲尔德,用以处理爱达荷州的黑 鸟矿产出的钴精矿,加压浸出的温度为473K。
另一座建在密苏里州的弗雷德里克,用来处理钴镍铜硫化 物精矿。60年代由于钴价下跌,这两座厂都因亏本被迫关 闭。其中部分压力釜被舍利特高尔登矿业公司购买并继续 使用。
金矿
5450 t/d
1991
20
巴布亚新几内亚 波格拉金矿
金精矿
1350 t/d
1991
21
南非 诺森铂厂(Northan Platinum)
含铜镍锍
20 t/d
1991
22
德国 鲁尔锌厂(Ruhr-Zink)
锌精矿
300 t/d
1991
23
加拿大 茨贝尔金矿(Campbell)
金精矿
70 t/d
1991
在加压条件下,浸出温度高于常压液体的沸点,这时的 浸出动力学条件对金属浸出有利。加压浸出也称为热压 浸出或压煮。
早在19世纪末,化学家拜耳提出用氢氧化钠溶液浸出铝 土矿。浸出是在一种装有搅拌的压力釜中进行的,温度 为413-453K,称为拜耳法。拜耳法的出现使氧化铝的生 产得到了迅速发展。
例如当100℃对硫化锌进行氧化酸溶试验,得到了如 图所示的动力学曲线。
它是属电化腐蚀性质的,溶液中氧含量与要求的酸含 量呈一个扩散等当量的关系。氧压愈高,要求的酸含 量愈高。氧压一定时,酸含量超过极限含量,反应速 度不要增加,而保持一恒定值。当100℃时反应基本 上按生成元素硫的总反应(A)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法冶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4301307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
修读学期第六学期学分2学时32课程英文名称Hydrometallurgy
适用专业应用化学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
二、课程的地位及作用
湿法冶金是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方向课。
它一方面在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自身,同时也与其他的相关学科联系,渗透、交融得非常密切,近年来发展迅速,其深度、广度在不断变化。
它不仅与化学中的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工程与工艺等学科相互关联、渗透,而且与矿物学、金属冶炼以及材料科学等其他学科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
新的冶炼技术知识,新的冶炼设备,新的成果不断涌现,同时有色金属冶炼一些原理和知识也是大学本科生培养过程中应掌握的内容。
本课程主要介绍有色金属冶炼的基本原理和知识,以及现代有色金属冶炼技术的新知识、新工艺、新设备、新成果、新进展及趋势。
三、课程教学目标
1. 系统地讲授有色金属冶炼的基本原理和知识;使学生能够初步地应用有色金属冶炼基本理论和知识处理一般的有色金属冶炼的问题;
2. 通过系统地向讲授有色金属冶炼的基本原理和知识,使学生能进一步地加深对有色金属冶炼基本原理和知识的理解,并运用有关原理去研究说明、理解、预测相应的冶金过程,从而培养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用了解有色金属冶炼的及发展趋势;从而进一步
3. 使学生了解有色金属冶炼领域内最新研究进展及新技术、新成果、新设备、新知
识、新进展、典型案例,培养学生基本科学素养与创新意识;
4.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有色金属冶炼的知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覆盖面,掌握事实与理论,普及与提高,基础与实用,以及了解个别与综合,独立与联系,现在和未来的关系;
5. 运用所学有色金属冶炼的基本原理和知识,了解有色金属冶炼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融合的特点;结合工业生产实际,拓宽和加深知识的层面和深度,提高综合知识的运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在科学思维能力上得到更高、更好的训练和培养。
四、课程学时学分、教学要求及主要教学内容
(一) 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
章节主要内容总学时
学时分配讲授实践
第1章绪论 2 2 0 第2章矿石学基础 2 2 0 第3章铜冶金 4 4 0 第4章铅冶金 4 4 0 第5章锌冶金 4 4 0 第6章铝冶金 4 4 0 第7章钒冶金 4 4 0 第八章钛冶金 4 4 0 第九章锰冶金 2 2 0 第十章有色冶金中的综合回收与清洁生产 2 2 0 (二) 课程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了解冶金发展史和金属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2. 理解矿物资源分类及矿物、矿石和精矿;
3. 了解矿物冶金方法及冶金基本过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金属和冶金方法及其分类。
2. 教学难点:湿法冶金和火法冶金。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问答法。
教学主要内容:
1. 冶金简史;
2. 金属及其分类;
3. 有色金属资源;
4. 有色金属冶炼;
5. 有色金属循环。
第二章矿石学基础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理解矿石、脉石及矿物品级等矿石学常用术语;
2. 掌握矿床工业价值和工业类型;
3. 了解矿物地质年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矿床工业价值和工业类型。
2.教学难点:矿物分类。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问答法。
教学主要内容:
1. 概述;
2. 矿石和脉石;
3. 矿石的品级和品位;
4. 决定矿床工业价值的因素;
5. 矿床成因类型和工业类型;
6. 地质年代。
第三章铜冶炼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了解铜矿物资源及其分布状况;
2. 理解铜冶金的冶炼原理;
3. 熟悉铜火法冶炼的主要设备结构、工作原理;
4. 掌握铜湿法冶金的试剂、浸出方法;
5. 了解铜精炼的原理与工艺过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铜冶金的冶炼原理。
2.教学难点:铜湿法冶炼的工艺过程。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问答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主要内容:
1. 概述;
2. 火法炼铜概述;
3. 铜的电解精炼;
4. 湿法炼铜;
5. 铜再生。
第四章铅冶金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了解铅矿物资源及其分布状况;
2. 理解铅冶金的冶炼原理;
3. 了解铅火法冶炼的主要设备结构、工作原理;
4. 了解铅冶炼新技术及铅的精炼过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铅精矿的烧结焙烧方法与过程。
2. 教学难点:铅烧结块的鼓风炉熔炼。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问答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主要内容:
1. 概述;
2. 铅精矿的烧结焙烧;
3. 铅烧结块的鼓风炉熔炼;
4. 粗铅的精炼;
5. 铅再生。
第五章锌冶金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了解锌矿物资源及其分布状况;
2. 理解锌冶金的冶炼原理;
3.认识锌焙烧过程的主要设备及结构和工作原理;
4. 掌握锌湿法冶炼技术;
4. 了解锌冶炼新技术及铅的精炼。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锌湿法冶炼工艺。
2. 教学难点:硫化锌精矿焙烧时各组分的行为和浸出溶液的净化。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问答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主要内容:
1. 概述;
2. 硫化锌精矿的焙烧;
3. 火法炼锌;
4. 湿法炼锌;
5. 锌再生。
第六章铝冶金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了解铝矿物资源及其分布状况;
2. 掌握氧化铝的生产方法;
3. 掌握金属铝的生产方法;
4. 了解金属铝的生产及主要经济指标;
5. 了解铝的精炼技术及铝再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氧化铝生产工艺。
2. 教学难点:拜耳法生产氧化铝工艺技术。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问答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主要内容:
1. 概述;
2. 氧化铝生产;
3. 金属铝生产;
4. 铝再生。
第七章钒冶金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了解钒矿物资源特点,特别是石煤钒矿的状况;
2. 了解石煤钒矿的冶炼原理及冶炼方法发展趋势;
3. 掌握石煤钒矿的火法冶炼原理;
4. 掌握石煤钒矿的湿法冶炼原理;
5. 了解钒的精深加工。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五氧化二钒湿法冶炼技术。
2. 教学难点:石煤钒矿的冶炼原理。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问答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主要内容:
1. 概述;
2. 石煤提钒工艺技术;
3. 火法提钒原理;
4. 湿法提钒原理;
5. 提钒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第八章钛冶金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了解钛矿物资源及其分布状况;
2. 掌握钛渣生产原理;
3. 掌握人造金红石的生产方法;
4. 掌握四氯化钛和海绵钛的生产;
5. 了解钛的精炼。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人造金红石的生产方法。
2. 教学难点:金红石的氯化。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问答法。
教学主要内容:
1. 概述;
2. 钛渣的生产;
3. 人造金红石的生产;
4. 四氯化钛的生产;
5. 海绵钛的生产;
6. 钛的精炼;7、钛白的生产。
第九章锰冶炼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了解锰矿物资源及其分布状况;
2. 熟悉锰冶炼原理;
3. 掌握电解金属锰冶炼技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锰冶炼原理。
2. 教学难点:电解金属锰生产实践。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问答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主要内容:
1. 概况;
2. 金属锰的生产原理;
3. 电解锰生产实践。
第十章有色冶金中的综合回收与清洁生产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初步了解清洁生产;
2. 熟悉铜、铅、镍等电解阳极泥中回收贵重金属的生产与实践;
3. 熟悉铅锌生产冶炼中锗和铟的回收炼;
4. 熟悉氧化铝生产中镓的回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清洁生产。
2.教学难点:有色金属综合回收技术。
教学主要内容:
1. 概述;
2. 几种常见有价元素回收工艺简介;
3. 清洁生产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 选用教材
华一新.有色冶金概论(第三版) [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4.
2. 主要参考书目
[1] 陈家镛.湿法冶金手册(第三版)[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2] 蔡祺凤.有色冶金工厂设计基础[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1.
[3] 翟秀静.重金属冶金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
六、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
1. 考核方式
开卷考试。
2. 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由期末开卷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组成。
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30%,其中上课考勤及提问占总成绩的10%,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20%。
大纲执笔人:高峰
大纲审核人:申永强、李佑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