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工产品的开发及生产技术共86页
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高二地理课件(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我
(2)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国
针对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退化以及
的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国家
环
逐步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积极推进国家公园
境 保
体制试点。通过大力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
护
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修复工程,森林覆盖
措
境
保
护
政
策
体
系
凤庆县第一中学 常忠诚
二 自主学习 1.我 国 的 环 境 保 护 措 施
①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
我 国 的
保护并重 ②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
环 并举的环境保护措施。
境 ③深入实施污染防治行
保 动计划。
护 ④积极推进生态系统保 措 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施 及 ⑤新组建了生态环境部。
成
效
凤庆县第一中学 常忠诚
目前该省的生态补偿范围已从单一的大气环境扩展至水环境、土壤环境和自然保护 区等领域。
【问 题】
1.生态补偿机制如何“撬动”环境污染的治理和环境质量的改善? 2.在生态保护地区与受益地区之间,如流域上游与下游之间,还可以建立哪些方面的 生态补偿机制?
凤庆县第一中学 常忠诚
活动 小组学习 1.生态补偿机制如何“撬动”环境污染的治理和环境质量的改善?
环境管理的“八项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 排污收费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许可证制度、限 期治理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凤庆县第一中学 常忠诚
知识窗
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
环境管理是指通过行政、法律、经济、教育和科学技术等手段,组织各地区、各部 门、各单位按照一定的环境目标和规划而开展的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的社会活动。 ● 行政手段 指通过行政程序直接管理环境。具体来说,根据国家环境保护的政 策、规划及行政决议、决定等,实施对环境和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法律手段 指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管理环境。主要包括制定环保法律法规,组建 执法队伍,通过强制性手段调整社会活动中的各种关系,并通过司法程序实施行政、 经济或刑事制裁。 ●经济手段 指运用税收、征收有偿使用费以及奖励、罚款等经济手段间接管理环 境,使各类活动朝着有利于环境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方向发展。 ●教育手段 指利用多种形式,向公众传播环境科学知识,宣传环境保护的意义以 及国家环保方针、政策等,从而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促使公众自觉参与环保行动。 技术手段 指借助既能提高生产效率,又能把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控制到最小限 度的技术以及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国家经贸委、科技部关于印发《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政策要点》的通知

国家经贸委、科技部关于印发《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政策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已撤销),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1999.10.20•【文号】国经贸资源[1999]1005号•【施行日期】1999.10.2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国家经贸委、科技部关于印发《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政策要点》的通知(国经贸资源〔1999〕100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贸委(经委、计经委)、科委、国务院有关部门,国家经贸委管理的国家局:煤矸石是煤炭开采和洗选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是目前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
为进一步推动煤矸石综合利用工作,国家经济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制定了《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政策要点》。
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参照执行。
国家贸易委科技部一九九九年十月二十日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政策要点一、煤矸石综合利用是一项长期的技术经济政策煤矸石是煤炭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每年的排放量相当于当年煤炭产量的10%左右,目前已累计堆存30多亿吨,占地约1.2万公项,是目前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
煤矸石长期堆存,占用大量土地,同时造成自燃,污染大气和地下水质。
煤矸石又是可利用的资源,其综合利用是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八五”以来煤矸石综合利用有了较大的发展,利用途径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但我国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装备水平还比较落后,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综合利用发展也不平衡。
大力开展煤矸石综合利用可以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改善煤矿生产结构,分流煤矿富余人员,同时又可以减少土地压占,改善环境质量。
因此,煤矸石综合利用是一项长期的技术政策。
煤矸石综合利用要坚持“因地制宜,积极利用”的指导思想,实行“谁排放、谁治理”、“谁利用、谁受益”的原则,将资源化利用与企业发展相结合,资源化利用与污染治理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最新-工业生物技术与绿色生物制造-谭天伟 精品

水消耗严重
OECD:化工产品水消耗占工 业用水43%
丙烯腈
己内酰胺 异戊橡胶
170.7
160 410
32%
28% 75%
2.3 生物基化学品,是我国未来化工原料多元化战略 的重要突破口
丰富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是化工原料的重要选择 原料
糖、油脂、非 粮生物质、有 机废弃物、甚 至工业废气和 二氧化碳等
乙醇
发酵
丁二烯
Dehydration
2,3-丁二醇
Fermentation
葡萄糖
ABE-
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发酵
1-丁烯
Dehydration
n-丁醇
13
ICBB, 3-5 December 2013, Xiamen
生物基芳烃
CO + H2
Gasification
生物质
趋势:大宗化学品的生产和消费正在从西方向东方转移,我国大宗化学品 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业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 重要支柱,但受资源匮乏所限, 原料高度依赖进口,需多元化原 料结构。
种类 表观消费量 (万吨,2013 年数据) 进口依存 度
乙二醇
二乙二醇 对二甲苯
甲醇
MtA
发酵 + 化学合成 (实验室水平)
BTX
?
葡萄糖
木质素
芳烃的生物合成路线
Source: B. Kim, H. Park, D. Na, S.Y. Lee, Biotechnology Journal 2014, 9 15
丙烯的其他合成路线
甲烷
Gasification
合成气
Metathesis
生物柴油——可再生能源

生物柴油——可再生能源-maChemicals生物柴油可再生能源◆潘鹤林,徐志珍,杨锦梁2施荣荐2(1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上海200237;2丹阳市河海植物油厂江苏丹阳212000) 摘要:生物柴油是一种绿色可再生,可生物降解,无毒性的新型清洁能源,已经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章综述了生物柴油的发展历程,性能,制造方法以及国内外推广应用?itt-~.关键词:生物柴油;可再生能源Biodiesel,AKindOfRenewableEnergyResourcePanHelin',XuZhizhen',Y angJinliang.ShiRongjian(1ECUST;2HeHaiPlantOilFactory,DanY ang,JiangSuProvince)Abstract:Biodiesel,asakindofgreenrenewable,biodegradableandnontoxicenergyresourc ehasattractedconsiderableattentionrecently.Inthispaper,it'Scurrentsituation,developmentprogre ss,pr oductionmethodsareintroducedbothinforeignandchina.Keywords:Biodiesel;RenewableEnergyResource寻求能源多元化和清洁绿色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大趋势.生物质能源是可再生能源中切实可行的能源种类之一,而生物柴油正是以油料作物,野生油料植物和工业藻类等水生植物油脂,动物油脂,以及餐饮废油等为原料,通过酯交换反应制成的脂肪酸甲酯或乙酯类化合物.它不仅可替代化石柴油能源,还是燃料石油化工产品的优良替代品,同时具有环境友好,可再生及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1生物柴油的发展历程生物柴油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热机工程师RudoffDiesel于1895年提出的,1900年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Rudolf Diesel展示了用花生油作燃料的发动机.生物柴油及其生产技术的深入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发展于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1980年美国开始研究以豆油代替柴油作燃料,1983年美国科学家GrahamQuick首先把亚麻油甲酯用于发动机,并将可再生的脂肪酸甲酯定义为生物柴油"Biodiesel".这是狭义上的生物柴油.1984年,美国,德国等国家的科学家研究了用脂肪酸甲酯或乙酯代替化石柴油作燃料,形成了更广意义上的生物柴油内涵.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法,意大利等国相继成立了专门的生物柴油研究机构,同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生物柴油的研究开发.同时,政府采用各种优惠政策,鼓励生物柴油的研究,生产和应用.到目前为止,生物柴油的生产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大规模的生产已出现, 因对环境友好,正逐渐应用到各个生产领域.2生物柴油的性能美国生物柴油协会对生物柴油作了定义,指以植物,动物油脂等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生产的,可用于压燃式发动机的清洁燃料.而生物柴油的化学组成是长链脂肪酸甲酯.天然油脂多为脂肪酸的甘油三酯,经过化学过程(酯交换)后,分子量降低至与柴油接近,同时具有柴油的各种性能,因而生物柴油是一种可代替柴油使用的环境友好的绿色清洁能源. 生物柴油具有优异的性能:(1)具有优良的环保特性.生物柴油和化石柴油相比含硫量低,使用后可使二氧化硫和硫化物排放大大减少.权威数据显示,二氧化硫和硫化物的排放量可降低约30%.生物柴油不含有对环境造成污染的芳香族化合物,燃烧尾气对人体的损害低于化石柴油,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特性.和化石柴油相比,柴油车尾气中有毒有机物排放量仅为1/10, 颗粒物为20%,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排放量仅为10%,排放尾气指标可达到欧洲II号和…号排放标准.(2)低温启动性能.和化石柴油相比,生物柴油具有良好的发动机低温启动性能,冷滤点达到?20℃.(3)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使用生物柴油可降低喷油泵,发动机缸体和连杆的磨损率,延长其使用寿命.(4)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生物柴油的闪点高于化石柴油, 它不属于危险燃料,在运输,储存,使用等方面的优点明显.(5)具有优良的燃烧性能.生物柴油的十六烷值比化石柴油高,燃烧性能好于化石柴油.燃烧残留物呈微弱酸性, 使发动机油和催化剂的寿命延长.化工文摘2007年5期ChinaC(6)具有可再生性.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其资源不会象石油,煤炭那样会枯竭.(7)使用生物柴油的系统投资少.原用柴油的引擎,加油设备,储存设备和保养设备无需改动.(8)可调和性.生物柴油可按一定的比例与化石柴油配伍使用,可降低油耗,提高动力,降低尾气污染.3生物柴油的制造方法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比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各种方法.3.1直接混合法这是2O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最简单的生物柴油的制造方法.采用天然油脂与化石柴油,溶剂或醇类混合而成,是一种物理方法.天然植物油因其粘度过高,如直接应用于发动机,会带来较多的问题,主要是其燃烧特性和低温启动性能等方面.加入化石柴油,溶剂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植物油的粘度和密度.这种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虽然工艺比较简单, 但是产品质量不高.这种产品使用过程中燃烧不完全,易引起结焦,并使燃油喷嘴堵塞,润滑油也容易变质.3.2微发乳化法该方法采用动,植物油和低碳醇类等溶剂,在乳化剂的作用下,混合成为微乳状的生物柴油产品,该方法也是一种物理方法.该方法制备的生物柴油燃烧特性比较差,十六烷值较低,使用过程中存在破乳现象,燃烧过程中也会出现结焦和使润滑油变质等问题.3.3热裂解法借助于催化剂,高温下对植物油进行热裂解,制得生物柴油.该方法生产的生物柴油和化石柴油性能接近,但是粘度略显高.该方法工艺过程虽然比较简单,也不会污染环境,但裂解反应在高温下进行,裂解反应设备要求比较高, 裂解反应难以控制.另外,该方法单位原料量下生物柴油的产量比较低.3.4酯交换法该方法是工业上生产生物柴油的主要方法.原料为油料和低碳链醇,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酯交换反应,得到脂肪酸甲酯和甘油.低碳链的醇包括甲醇乙醇丙醇和丁醇等.工业上一般使用甲醇,因为甲醇市场价格比较便宜,碳链最短,极性又较强,能够较快地和脂肪酸甘油酯进行酯交换反应,而且酸,碱催化剂相对容易溶解于甲醇.酯交换反应是平衡可逆反应,控制甲醇过量,可以使得平衡向生成脂肪酸甲酯方向移动,所以工业上采用甲醇为原料时,甲醇的实际用量比理论用量高.酯交换反应是一系列串联反应组成,甘油三酯分步转化成甘油二酯,甘油单酯和甘油,每一步反应产生一分子脂肪酸甲酯.酯交换反应采用的催化剂主要包括:酸性催化剂,碱性催化剂,生物酶催化剂等.也可以控制酯交换反应在超临界条件下进行.3,4.1酸性催化剂酯交换反应的酸性催化剂主要为硫酸等无机强酸,固体强酸,酸型离子交换树脂等.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甲醇与油脂中游离的脂肪酸能够发生酯化反应,所以工业上的预酯化工文摘2007年5期化反应一般也采用酸性催化剂.酸性催化剂尤其适用于原料含游离脂肪酸,水量稍高的场合.酯化反应进行的同时,甲醇和甘油三酯的酯交换反应也同时进行.3.4.2碱性催化剂酯交换反应的碱性催化剂主要包括:强碱性化合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金属醇盐如甲醇钠,甲醇钾等,有机胺碱类化合物等.对这些催化剂,可以控制一定的条件,使其溶解于甲醇,酯交换反应在均相催化作用下进行.酯交换反应还可在非均相催化剂作用下进行,非均相的碱性催化剂主要是固体碱碱型离子交换树脂等.和酸性催化剂相比,碱性催化剂反应速率,收率都比较高,因此,酯交换反应的催化剂多用碱性催化剂.但是,碱性催化剂对油料中游离脂肪酸及含水量有较高的要求,因为游离脂肪酸的存在会与碱性物质发生皂化反应,同时水分的存在会引起酯类化合物的水解.当然工业上一般可以采取对油脂原料进行脱水预酯化处理措施,从而避免使用碱性催化剂时存在的问题.3.4.3生物酶催化剂生物酶为脂肪酶,其催化油脂和低碳醇之间的酯交换反应得到相应的脂肪酸酯.脂肪酶主要包括酵母脂肪酶,胰脂肪酶等.这些生物酶催化低碳醇与油脂之间的酯交换反应效率一般比较低,主要因为低碳醇对生物酶有毒性,其催化寿命也短.生物酶的价格高,生产成本比较高,这些限制了生物酶在生物柴油生产方面的应用.尽管采用生物酶固定化技术来提高其稳定性及循环使用,但到目前为止,尚未真正应用到生物柴油的工业化生产上.3.5超临界法超临界条件下制备生物柴油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方法.超临界条件和传统催化过程相比较,反应机理相同,但超临界反应是在高温高压下进行的.超临界法不需要催化剂,反应速率比较快,可以连续操作,并且可以避免酯交换过程中皂化现象.因此,超临界法比传统方法具有优势,但超临界高温高压条件会引起生产操作费用和能耗的大幅度增加,所以超临界法工业化目前尚有困难.3.6其他方法上述方法的基础上,多种新的技术手段应用到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过程中,例如超声波,微波,离子液体等, 这些手段的应用强化了酯交化反应.4生物柴油的推广利用进展由于生物柴油的优越性能,对环境友好以及可再生性,其发展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生物柴油已成为新型生物质能源的研究开发热点.美国是较早研究生物柴油的国家之一.由于美国是石油进口国,2O世纪9O年代,美国政府制定了国家能源政策, 鼓励生物柴油等可再生资源的发展.同时,美国又是大豆生产大国,大豆产量保证了生物柴油的原料供给.早在1992 年,美国宝洁公司已经开始生产生物柴油,后来陆续有Interchem公司,AgEnvironmentalProducts公司,Twin第48页45inaChemicals璐制琳tl觚m进,使用过程中有些仅考虑到效果而忽略了经济效益;有些只考虑到实用性而未注重合理性.因此,化学固沙研究应开辟新的途径,而发展新型,多用途的化学固沙材料,考虑固沙的综合效应,将成为当今重要的研究内容.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范维玉主持完成的"新型多功能液膜固沙材料及其应用技术"已经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该项成果以重油(渣油,沥青),膨润土,水玻璃等为主要原料,并复合多种功能添加剂,具有较好的渗透性和胶结性.其他研究者X,t~L化沥青,水泥掺加少量聚丙烯酸钠晦】,水玻璃掺加乙酸乙酯乳液【17】的研究表明,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的复合,优势互补,提高了材料的性能.有机一无机复合化学固沙材料不仅能使沙面表层固结达到稳定沙丘,防止沙害的目的,而且由于固沙材料的施用和表层沙固结的影响也改变了沙丘内部温度,水分的关系,有利于固沙植物的生长,将会是一种有效的固沙材料,也是今后固沙材料的主要研究方向.参考文献1王银梅,韩文峰,谌文武.对在沙漠地区应用化学固沙材料固沙的探讨[J】_灾害学,20032包亦望,苏盛彪.利用白色污染废料研制开发固沙胶结材料治理沙漠化[J】_中国建材,2001,6(9):55~583吴玉英,张力平.流沙合半流沙化学法固沙的研究[J】_北京林业大学,1998,20(5):42~464李臻,王宗玉.新型化学固沙材料的试验研究【J].石油工程建设,1997(2):3~65丁庆军,许祥俊,陈友治,等.化学固沙材料研究进展[J】_武汉理工大学,20036胡英娣.固定沙丘的石油覆盖技术【J】.世界沙漠研究,1993 (4):20~227嵩凤延.高分子环保固沙材料的研究.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5,30(5):46~478LahalihS.Aprocessforthesynthesisofhighlystable suffonatedmelamine—formaldehydecondensatesas super—plasticizingadmixturesinconcrete[P].EurPAppl, 0219132A1.1987—04—22.9LahalihSM.Devlopmentandevaluationofnewmulti—purposesoiladditives[J].IndEngChemRes,1998,37(2):420~42610杨明,张丽丹,郭洪猷,等.固沙材料的合成与水溶性研究[J】. 固沙材料的合成与水溶性研究,2003,30(4):81—8411韩致文,胡英娣,陈广庭.化学工程固沙在塔里木沙漠公路沙害防治中的适宜性[J】.环境科学.2000,(9):86—8812王银梅l孑4,冠平,谌文武.SH固沙材料固化沙体的强度特征[J】.岩石力学与工程,2003,22(增2):2883—288713ZASLA VSKYD.eta1.Lignosulfonate—basedgraftpoly—merstheirpreparationandusesUS,4276077[P].198114王丹,宋湛谦,商士斌.改性木质素磺酸盐固沙材料的性能及应用研究[J】_林产化学与工业,200515LiJian—fa,SongZhan—qian,ShangShi—bi.Studyongraft—copolymerizationofcrudelignOsulfOnatesWithacrylic monomers[J】.ChemistryandlndustryofForestProducts,2004,24(3):1—616黄伟,田原宇,乔英云,等.以腐植酸和造纸黑液为原料的多功能可降解黑色液态地膜的研制与应用[J】_腐植酸,2005,4:21—2617葛学贵,等.环境矿物,SAP,化学固沙浆材综合治理荒漠初探【J】,岩石矿物学杂志,2001,20(4):511—514..一第45页RiversTech公司投入生物柴油生产.目前,生物柴油在多数州已经推广应用,生物柴油产量逐年增加.欧洲是使用生物柴油最多的地区,约占生物柴油市场的5%一10%.欧洲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主要为油菜籽.德国和奥地利在1982年已经开始使用生物柴油.1985年奥地利建立了生物柴油的中试装置,从1990年开始规模化生产生物柴油,并于1991年首次发布生物柴油标准.1996年德国和法国相继建立了生物柴油工业化装置,至今德国拥有近10家生物柴油生产厂家,产量近30万t/a.法国有生物柴油生产厂家约8家,产量约25万t/a.意大利是生物柴油使用最广的欧洲国家,国内有9家生物柴油生产厂家.此外, 捷克,瑞典等国也蓬勃发展.亚洲地区的日本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生物柴油,目前,日本生物柴油产量已经达到45万t/a,主要原料是废弃的食用油.南美洲地区的巴西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推出"生物柴油计划",因成本原因中断了20年,2003年,政府重新启动生物柴油计划,一度该国生物柴油产量超过美国和欧洲,由于需求原因,后维持在10万一15万t/a左右. 目前,生物柴油的生产遍布世界各地.除上述国家外,加拿大,西班牙,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比利时等国都已建有生物柴油生产装置.国内为解决能源与环保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一些有识之士早致力于生物柴油的研究与开发,一些高等学府,研究所以及企业对生物柴油项目进行大力研究. 国内华东理工大学等早期对生物柴油进行了实验室研究, 并进行小试规模工艺开发.2006年华东理工大学与江苏省丹阳市河海植物油厂进行协同攻关,以酸化油为原料,建成年产万吨的生物柴油生产装置,生物柴油产品经过上海石油商品应用研究所石油产品分析评定中心,上海石化产品检测检验站的分析测试,测试结果达到欧盟,美国等生物柴油产品检验标准,产品价格与石化柴油相比,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参考文献(略)化工文摘200'7年5期。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PPT课件(61页)

化学工业大发展时期
20世纪初至40~50年代 合成氨、石油化工、高分子、精细
现代化学工业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 超纯物质、新型材料
一、化学工业
化学工业又称化学加工工业,指利用化学反应改变物质结构、 成分、形态而生产化学品的制造工业。广义的化学加工工业 包括加工过程主要表现为化学反应过程的所有生化学工业又 称化学加工工业,指利用化学反应改变物质结构、成分、形 态广的狭企的一化工成分化而义所义业范般学业有庞学生的有的的围认工和机大工产化生化整时为业有化。业化学产学体大化按机合有、产学加部工。时学物物机有品工门业随小工化的化机品的工。则着,业学元工精的制业是行那应工素涉细元造包指政么介业品及化素工括“管这于,种的工构业加化理样上简并范、成大。 工 学 体 划 述 称 不 围 高体过工制分广无多较分可程业的是义机,广子分主部变不和化但,化为要”更科狭工有如工两表所,学义和机石、从化主二等产由生机产烯大现管化的的有化油食石学的产量这产化氯腈烯类为辖学。定机合炼品油加基品很些出工乙等、:化的工义化物制化、工本,大烃种产烯产苯无学那业之工的工工天得有此。类类品、品、机反部部间。数业等然到机类产繁,环。甲物应分所。虽量、等气的化产品多如氧苯化过行管然却石。、以工品经、由乙、学程业辖组十油煤碳产是过品乙烷二和等氢 品 有 各 种 烯 ,甲自化,机种各为由苯然合如化化异原丙、资物工学、料烯乙甲源及的合用进为烯醇出其基成途一原、(发衍础过广步料丙乙,生原程泛合生烯炔经物料可的成产、、过为,以有生丙丁萘) 如果考虑原料的来源和加工特点,化学工业则可分为石油化 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等。
被束缚的普罗米修斯
古代的化 学加工业
远古时期,火的利用不仅 是人类文明的起点,也是人 类化学化工生产史的第一个 伟大发现和发明。火第一次 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最 终把人从原始人进化为现代 人成为可能。
苯甲酸的合成和精制

113 邻苯二甲酸酐加热脱羧法 该方法可分为液相法和气相法 。前者催化剂为
邻苯二甲酸铬盐和钠盐等量组成的混合物 ;后者的 脱羧催化剂为等量的碳酸铜和氢氧化钙 。反应式
为:
O
C O
C
H2O Δ
COOH COOH
O
COOH
COOH 催化剂 COOH
+ CO2 ↑
副产物有邻苯二甲酸 、少量联苯 、二苯甲酮和蒽
在水蒸气或有机溶剂蒸气存在下 ,用升华法也 可提纯苯甲酸 。把反应混合物冷却到 125~150 ℃, 然后将同样温度的苯甲酸蒸气以鼓泡方式通过混合 物 ,苯甲酸与水几乎全部移出 ,然后将蒸气冷至 85 ℃,得苯甲酸晶体 ,而未凝的苯甲酸进一步冷凝后 与水分离可重新使用 。
升华精制苯甲酸是一种最后的精制手段 ,其产 品纯度高 ,但能耗高 ,操作时间长 ,效率低 ,生产能力 不高 ,通常只对较少量物质进行升华纯化 ,样品损失 也较大 。
日本的滕井和洋等[9]就是在 60~90 ℃热水中 , 015 h 以上来精制质量分数为 3 ×10 - 4~3 ×10 - 3不 纯物联苯二甲酸的苯甲酸 ,粗苯甲酸在热水中悬浊 洗净 ,选择性地除去不纯物 ,得高纯度苯甲酸 。
该专利提出 ,如固液分离温度过低 ,则晶体不 好 ,杂质多 ,晶粒细且粒径分散 ;温度过高 ,则晶体品
第 卷第 期 年月
技术进展
现代化工 Modern Chemical Industry
Vol . No. Aug.
苯甲酸的合成和精制
吴鑫干 陈舒伐 (湖南大学 ,长沙 410082)
摘要 概述了苯甲酸的 4 种合成方法 ,其中甲苯液相空气氧化法是目前制备苯甲酸的主要方法 。重点介绍了苯甲酸的精 制方法 ,其最新的精制技术 ———熔融结晶法和超临界重结晶法效率高 ,工艺简单 ,具有潜在的优势 。
三万吨谷氨酸工厂设计(53页)_2

一前言1.1性质谷氨酸(α-氨基戊二酸)由两个羧基等组成的酸性氨基酸。
中文名谷氨酸CAS登录号56-86-0200-293-7英文名glutamic acid EINECS登录号化学式C5H9NO4熔点205℃分子量147.130761.2生物合成途径1.3用途谷氨酸是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之一,谷氨酸为世界上氨基酸产量最大的品种。
医学上谷氨酸主要用于治疗肝性昏迷等病症。
谷氨酸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一,虽然它不是人体必须的氨基酸,但它可作为碳氮营养参与机体代谢,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食品中,用于味精生产,味精的成分是谷氨酸钠。
游离态的谷氨酸普遍存在于日常食物中,是人体中自然代谢的一种产物。
前景发展前1.4谷氨酸的发展目前我国谷氨酸总发酵能力已接近160万吨,约占全球谷氨酸产能的75%;而日本的谷氨酸产能,即包括日本味之素株式会社在本土和海外分公司产能在内的合计只有不到60万吨;韩国的谷氨酸发酵能力在20万~25万吨。
再加上我国台湾地区的谷氨酸发酵能力,可以认为,亚洲谷氨酸厂商基本上主宰了国际谷氨酸市场。
我国也已取代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味精(谷氨酸钠)出口国。
而西方国家逐渐改变对味精使用的观念,估计对今后的谷氨酸市场将是一大利好。
目前国内谷氨酸的供给主要由味精生产企业提供,味精生产企业在满足自己的原料需求后对外有少量供给,味精以外用谷氨酸主要由化工企业提供,但在规模上无法与味精企业相比。
因此,我国谷氨酸行业的供给和需求以味精生产为主,其他行业的需求量相对味精消耗量还比较小。
经过几十年时间国内市场的不断洗牌,我国谷氨酸生产企业已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200~300家小企业,缩减为2013年的80多家。
年产量在1万吨以上的有17家,产量在5万吨以上者仅有七八家,包括有河南莲花集团、山东菱花集团、山东雪花公司,沈阳红梅集团、广东星湖公司、重庆飞亚集团、江苏菊花公司和河北梅花公司等。
此外,温州快鹿公司与浙江义乌市蜜蜂公司的产量近几年来增长较快。
Ia医药生化试剂

浓度
纯度
型号
规格
500ml/瓶 5g/瓶
单位
瓶 瓶 瓶 瓶 瓶 支 支 瓶 瓶 瓶 瓶 瓶 箱 瓶 合 瓶 瓶 瓶 甁 瓶 支 支 瓶 支 瓶 瓶 瓶 支 克拉玛尔 Sigma
品牌/厂家
科伦制药有限公司
解剖
组胚
分析纯 生化试剂 生化试剂 生化试剂 生化试剂 60~80目 分析纯 分析纯 医用 进口分装 进口分装
北京义翘神舟生物
Ia101
北京义翘神舟生物
Ia102
北京义翘神舟生物
Ia103 Ia104 Ia105 Ia106 Ia107 Ia108 Ia109 Ia110 Ia111 Ia112 Ia113 Ia114 Ia115 Ia116 Ia117 Ia118 Ia119 Ia120 Ia121 Ia122
浓度
纯度
型号
规格
100克/瓶
单位
瓶 瓶 瓶 支 瓶 瓶 瓶 瓶
品牌/厂家
whatman分装 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原叶 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 司 吉诺生物医药 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赛齐(上海)生物工程有限公 司 GIBCO 汕头市西陇化工厂有限公司 北京艾德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生工 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厂家:上海生工 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索莱宝 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 司 厂家:上海生工 NEB 上海生工 中天美行 天津光复 汕头市西陇化工厂有限公司 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 司 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 NEB公司
浓度
纯度
分析纯 AR 分析纯 AR 分析纯 分析纯 生化试剂 化学纯
型号
规格
10ml/支 100ml/瓶 250ml/瓶 25毫升/瓶 100ml/瓶 100毫升/瓶 100毫升/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