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数学导学案:直方图⑴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第2节直方图导学案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导学案)第2节直方图【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描述数据的另一种统计图——直方图. 能绘制频数分布图;2.掌握用直方图的几个重要步骤,理解组距、频数、频数分布的意义。
【教学难点重点】重点:直方图的几个重要步骤,组距、频数、频数分布难点:组距与组数的确定.【教学过程】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哪些方法来描述数据?问题1:为了参加全校各年级之间的广播体操比赛,七年级准备从63名同学中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学参加比赛,为此收集到了这63名同学的身高(单位:cm)如下,你知道该如何选择吗?为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实例,引入课题。
)(二)【探究新知,练习巩固】问题2:选择参赛选手的要求是身高比较整齐,如何整理数据才能选择“身高比较整齐”的同学参加比赛?(设计意图:通过对解决问题方法的讨论,引出将数据分组整理的方法。
)问题3:若选择对数据分组整理,究竟分几组比较合适?组数的多少由什么决定?对数据分组整理的步骤:(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2)决定组距和组数(把所有数据分成若干组,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组内数据的取值范围)称为组距)(3)列频数分布表(对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进行累计,得到各个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叫做频数)思考:通过分析频数分布表,你是怎么找到身高范围的?问题4:如果我们先确定组数是8,能否确定组距呢?要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学参加比赛,应该选组距是多少比较合适呢?(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实例比较体会如何选择合适的组距。
)备注:①计算最大与最小值的差.最大值-最小值=172-149=23(cm),这说明身高的范围是23 cm.②决定组距和组数.把所有数据分成若干个组,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组内数据的取值范围)称为组距.例如:第一组从149~152,这时152-149=3,则组距就是3.那么将所有数据分为多少组可以用公式:-最大值最小值组距=组数,如:-最大值最小值组距=1721493-=233=723,则可将这组数据分为8组.注意:组距和组数没有固定的标准,要根据具体问题来决定,分组数的多少原则上按照:100个数据以内分为5~12组较为恰当.③列频数分布表.(频数: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每个小组内数据的个数(频数)在各个小组的分布状况用表格表示出来就是频数分布表.如:对上述数据列频数分布就得到频数分布表.注:划记也可以写成频数累计.你能不能用更直观形象的方法来表示频数分布的情况呢?④画频数分布直方图.所以身高在155≤x<158,158≤x<161,161≤x<164三个组的人数最多,共有12+19+10=41(人),因此可以从身高在155~164 cm(不含164 cm)的学生中选队员.频数折线图方法:(1)取直方图上每一个长方形上边的中点.(2)在横轴上直方图的左右取两个频数为0的点,它们分别与直方图左右相距半个组距(3)将所取的这些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极差);(2)决定组距与组数;(3)决定分点.(4)列频数分布表:数出每一组频数;(5)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横轴表示各组数据,纵轴表示频数,该组内的频数为高,画出一个个矩形.【典例精析】例1、在对七年级某班的一次数学测验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中,各分数段的人数如图所示(分数取正整数,满分100分),请观察图形,并回答下列问题.(1)该班有()名学生;(2)70.5~80.5这一组的频数是(),频率是();(3)请你估算该班这次测验的平均成绩是().训练1、对某班同学的身高进行统计(单位:厘米),频数分布表中165.5~170.5这一组学生人数是12,频率是0.25,则该班共有()名学生.训练2、.已知一个样本:27,23,25,27,29,31,27,30,32,31,28,26,27,29,28,24,26,27,28,30.列出频数分布表;并绘出频数分布直方图.例2、为了进一步了解七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体育老师对七年级(1)•班50名学生进行1分钟跳绳次数测试,以测试数据为样本,绘制出部分频数分布表和部分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图所示.(1)表中的a=______.(2)请把频数直方图补充完整.(3)若八年级学生1min跳绳次数(x)达标要求是:x<120为不合格,120≤x<140•为合格,140≤x<160为良,x≥160为优,根据以上信息,请你给七年级同学提一条合理化建议.训练3、某小区便民超市为了了解顾客的消费情况,在该小区居民中进行调查,询问每户人家每周到超市的次数,下图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请问:(1)这种统计图通常被称为什么统计图?(2)此次调查共询问了多少户人家?(3)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你所提出的问题?训练4、为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在环保局工作人员指导下,若干名“环保小护士”组成了“控制噪声污染”课题学习研究小组.该小组抽样调查了全市40个噪声测量点在某时刻的噪声声级(单位: dB ),将调查的数据进行处理(设所测数据均为正整数),得频数分布表如下:44.5-59.559.5-74.574.5-89.545(1)频数分布表中的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2)补充完整频数分布直方图;(3)如果全市共有200个测量点,那么在这一时刻噪声声级小于75 dB的测量点约有多少个?训练5、63名学生身高的频数分布表如下,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并分析这些学生身高分布情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10.2直方图导学案

第十章数据的采集、整理与描绘教课备注10.2直方图学习目标: 1.掌握画频数散布直方图的步骤,会画频数散布直方图,并能从图中读取正确信息,提升读图能力 .2.经过小组合作,展现怀疑,初步经历数据的采集与办理的过程,学会剖析数据的方法.3.激情投入,擅长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感觉学习数学的乐趣.重点:掌握画频数散布直方图的步骤,会画频数散布直方图.难点:画频数散布直方图,并能从图中读取正确信息.自主学习【自学指导提示】一、知识链接学生在课前1.前方我们学习了哪些描绘数据的方法?它们各自有什么特色?达成自主学习部分2.在整理数据时,我们应当如何表现数据的条理性和多样性?二、新知预习1.用什么来说明数据的变化范围?2.如何确立组距和组数?3.什么是频数?如何列频数散布表?4.画频数散布直方图的基本步骤是什么?三、自学自测1. 为了绘制一组数据的频数散布直方图,第一要计算出这组数据的改动范围,数据的变化范围是指数据的()A. 最大值B.最小值C. 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D.个数四、我的迷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讲堂研究一、重点研究研究点 1:用频数直方图表示数据问题 1:绘制频数散布表的方法步骤是什么?问题 2:何为组距?如何计算组距?问题 3:绘制频数散布表有哪些技巧?问题 4:直方图中的横轴、纵轴分别表示什么?问题 5:画直方图的步骤有哪些?问题 6:条形统计图与频数直方图有什么差别和联系?典例精析例 1.某校一学生社团参加数学实践活动,和交警一同在金山大道进口用挪动测速仪监测一组汽车经过的时速 (千米 /时 ),在数据整理统计绘制频数直方图的过程中,不当心用墨汁将表中的部分数据污染 (见下表 ),请依据下边不完好的频数散布表和频数直方图,解答问题: (注: 50~ 60 指时速大于等于50 千米 /时而小于60 千米 /时,其余类同 )(1)请用你所学的数学统计知识,补全频数直方图;(2)假如此地汽车时速不低于 80 千米 /时即为违章,求这组汽车的违章频数;(3) 假如请你依据检查数据绘制扇形统计图,那么时速在70~ 80 范围内的车辆数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是________.教课备注配套 PPT 讲解1.情形引入(见幻灯片 3)2.研究点 1 新知讲解(见幻灯片4-17)研究点 2:制作频数直方图典例精析教课备注,某医院随机调取了该地域60 名重生儿出生体重 ,例 2.为了认识某地域重生儿体重状况配套 PPT 讲解结果 (单位 :克)以下:3850 3900 3300 3500 3315 3800 2550 3800 4150 3.研究点 2500 2700 3850 3800 3500 2900 2850 3300 36502 新3600 2800 2150 3700 3465 3680 2900 3050知讲解40003850 3610 3800 3280 3100 3000 2800 3500 4050(见幻灯片3450 3100 3400 4160 3300 2750 3250 235018-22)330035203850 28503450 3800350031001900 32003400 3400 3400 3120 3600 2900将数据适合分组,并绘制相应的频数直方图,从图中反应出该地域重生儿体重状况怎样?针对训练为认识某校九年级男生的身高状况, 该校从九年级随机找来 50名男生进行了身高丈量,依据丈量结果 ( 均取整数,单位: cm)列出了下表 .依据表中供给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数据在 161~ 165 范围内的频数是 _____; (2)频数最大的一组数据的范围是 ________;(3)预计该校九年级男生身高在176cm(包含 176cm) 以上的约占 ____%.4.讲堂小结二、讲堂小结制作频数直方图直方图从频数直方图获守信息当堂检测教课备注配套 PPT 讲解1.在频数散布表中,各小组的频数之和()5.当堂检测(见幻灯片A. 小于数据总数B.等于数据总数C.大于数据总数D.不可以确立23-26)2.如图是某班 45 名同学爱心捐钱额的频数直方图( 每组含前一个界限值,不含后一个界限值) ,则捐钱人数最多的一组是 ()A.5~10 元B.10~ 15 元C.15~20元D.20 ~ 25 元3.一个样本有组数据可分红A.11 组100 个数据,最大值为7.4 ,最小值为 4.0 ,假如取组距为0.3 ,那么这()B. 12 组 C.13组D.以上答案均不对4.为了提升学生书写汉字的能力,加强保护汉字的意识,我市举办了首届“汉字听写大赛”,经选拔后有50 名学生参加决赛,这50 名学生同时听写50 个汉字,若每正确听写出一个汉字得 1 分,依据测试成绩绘制出频数散布表和频数直方图( 不完好 ) 以下:请联合图表达成以下各题:(1)求表中 a 的值;(2)请把频数直方图增补完好;(3)若测试成绩不低于 40 分为优异,则本次测试的优异率是多少?5.为认识某中学九年级300 名男学生的身体发育状况, 从中对20 名男学生的身高进行了丈量 , 结果 ( 单位 : cm) 以下:175 161 171 176 167 181 161 173 171 177179 172 165 157 173 173 166 177 169 181下表是依据上述数据填写的表格的一部分.(1)请填写表中未达成的部分;(2)该校九年级男学生身高在 171.5 cm ~ 176.5 cm 范围内的人数为多少?。
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 导学案《10.2 直方图》

10.2 直方图导学目的:1.抽样调查。
2、直方图。
导学重难点:难点:直方图。
重点:前面调査和抽样调査的判断。
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一、抽样调查(1)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对象进行的调查叫抽样调查.(2)在统计中,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其中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
二、抽样调查的特点抽样调查只考察总体中的一部分个体,因此它的优点是调查范围小,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但结果往往不如全面调查得到的结果准确,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三、简单随机抽样设一个总体的个体数为N,如果通过逐一抽取的方式抽取一个样本,且每次抽取时,各个个体被抽取的机会相等,这样的抽样我们称为简单随机抽样。
随机抽样是最简单和最基本的抽样方法,当总体中的个体比较少时,常采用随机抽样。
四、直方图(p145-151)二、合作探究:1、为了了解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应采用适合的调查方式为_________(选填“全面调查”或“抽样调查”)2、为了考察某市8万名初中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取800人进行视力检查,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样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调查中,分别采用了哪种调查方式:(1)为了了解你们班同学的年龄,对全班同学进行了调查.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考察一个学校的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调查了其中20名学生每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历届奥运会奖牌可用折线图表示,第______届奥运会比它的上一届奖牌增加的最多。
5、某地区有一条长100千米,宽0.5千米的防护林.有关部门为统计该防护林的树林量,从中选出5块防护林(每块长1 千米,宽0.5千米)进行统计,每块防护林的树木数量如下(单位:颗):65100,63200,64600,64700,67400.那么根据以上的数据估算这一防护林总共约有颗树.三、 [小结一下]画直方图的一般步骤:四、随堂练习1、某兵工厂为了了解新生产的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你认为应该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调查、并说明理由.你能举出这种调查方式进行调查的实例吗?2、查阅动物百科全书可以知道:喜鹊体长41~52cm,营巢于高大乔木的中上层,每次产卵5~8枚;丹顶鹤体长约140cm,营巢于周围环水的浅滩或深草丛中,每次产卵2枚;绿孔雀体长100~230cm,营巢于灌木丛、竹丛间的地面,每次产卵4~8枚;鸳鸯体长38~44cm,营巢于树洞中,每次产卵7~12枚,请用一张统计表简洁地表示上述信息,并谈谈你从这些信息中发现了什么?3、教材150第二题今日表现:组长评价:教师寄语:扬起自学的风帆,快乐学习,驶向金色的海岸。
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10.2直方图(1)》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10.2直方图(1)》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一、教材分析(一)学习目标:了解频数及频数分布,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表示频数分布,体会表格在整理数据中的作用。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重点:组距和组数、频数及频数分布表2.难点:决定组距和组数二、问题导读单:(阅读p163-p165页回答下列问题)1.绘制频数直方图的一般步骤是:(1)(2)(3)(4)2、频数:频数是对各个小组内的数据进行累计,得到的。
3、频数分布直方图是以来反映数据落在各个小组内的频数的大小。
小长方形的高是的比值。
4.分析数据的频数分布,首先计算出这组数据中__________的差,参照这个差值对数据进行__________,然后利用___________给出数据的分布情况,进而用___________来描述数据的分布情况.5.对某中学同年龄的70名女学生的身高进行测量,得到一组数据,其中最大值是170cm,最小值是147cm,对这组数据进行整理时,打算把它分成8组,则组距是_________.6.某校八年级共有学生300人,为了了解这些学生的体重情况,抽查了50•名学生的体重,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在所得的频数分布表中,各小组的频数之和是________,若其中某一小组的频数为8,则这一小组的频率是_______,所有小组的频率之和是__________.7.为了了解社区居民的用水情况,小江调查了80户居民,他发现人均日用水量在基本标准量(50升)范围内的频率是75%,那么他所调查的居民超出了标准量的有_________户.三.问题训练单:1.一个有80个样本的数据组中,样本的最大值是145,最小值是50,取组距为10,那么可以分成( ).(A)10组 (B)9组 (C)8组 (D)7组2.某校对1200名学生的视力进行了检查,其值在5.0~5.1这一小组的百分比为25%,则该组的人数为( ).(A)150人 (B)300人 (C)600人 (D)900人3.一个容量为80的样本最大值是143,最小值是50,取组距为10,则可以分成()A.10组 B.9组 C.8组 D.7组4.已知在一个样本中, 50个数据分别落在5个组内,第一、二、三、五组数据的个数分别是2,8, 15,5.则第四组频数是______.5.超市为了制定某个时间段收银台开放方案,统计了这个时间段本超市顾客在收银台排队付款的等待时间,并绘制成如下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图中等待时间6分钟到7分钟表示大于或等于6分钟而小于7分钟,其它类同).这个时间段内顾客等待时间不少于6分钟的人数为()A.5 B.7 C.16 D.336. 为了解九年级女生的身高(单位:cm)情况,某中学对部分九年级女生身高进行了一次测量 ,所得数据整理后列出了频数分布表,并画了部分频数分布直方图(图、表如下):分组频数频率145.5~149.5 3 0.05149.5~153.5 9 0.15153.5~157.5 15 0.25157.5~161.5 18 n161.5~165.5 9 0.15165.5~169.5 m 0.10合计M N根据以上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M=_______,m=_______,N=_______,n=__________;(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7.如图是某单位职工年龄(取正整数)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每组数据含最小值,不含最大值),根据图形直接回答下列问题:(1)该单位共有职工_________人;(2)______年龄段的职工人数最多,该年龄段职工人数占职工总人数的______%;年龄不小于38岁,但小于44岁的职工人数占职工总人数的______%;(结果均精确到0.1%)(3)如果42岁的职工有4人,则年龄在42岁以上的职工有_______人.四.问题生成单:五.谈本节课收获和体会:。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2《直方图》导学案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10.2《直方图》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频数及频数分布,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表示频数分布,体会表格在整理数据中的作用。
2.通过独立思考,交流合作,体会探索数学结论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
二、预习内容自学课本145页至149页,完成下列问题:1.绘制频数直方图的一般步骤是:(1)(2)(3)(4)2、频数:频数是对各个小组内的数据进行累计,得到的。
3、组距是指。
4、频数分布直方图是以来反映数据落在各个小组内的频数的大小。
小长方形面积=________ ____=______,通常用小长方形的高表示_____________三、探究学习下列是30名学生的数学竞赛成绩:71 66 62 88 83 77 72 68 64 70 76 82 79 73 7672 66 61 56 65 75 86 78 82 74 85 67 72 76 74(1)请列出频数分布表,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2)你能从频数分布表中得到何种信息?四、巩固测评1、一个容量为80的样本最大值是143,最小值是50,取组距为10,则可以分成( ) A .10组 B .9组 C .8组 D .7组2、已知在一个样本中,50个数据分别落在5个组内,第一、二、三、五组数据的个数分别是2、8、15、5,则第四组频数为 。
3、如图是某单位职工年龄(取正整数)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每组数据含最小值,不含最大值),根据图形直接回答下列问题: (1)该单位共有职工_________人;(2)______年龄段的职工人数最多,该年龄段职 工人数占职工总人数的______%;年龄不小于 38岁,但小于44岁的职工人数占职工总人数 的______%;(结果均精确到0.1%)(3)如果42岁的职工有4人,则年龄在42岁以 上的职工有_______人.4、某青少年研究所随机调查了某校100名学生寒假中花费零花钱的数量(钱数取整数元),以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新人教版七年数学下导学案(课题:10.2 直方图(第1课时))

班 姓名 成绩: 优 良 差【学习目标】1.什么叫频数、什么叫频率、及频数分布的概念。
2.根据实际问题,会选择合适组距对数据进行等距分组,用表格整理数据,表示频数分布。
3.会画简单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文P.145-147,回答以下问题:1.用直方图描述数据的一般步骤是(1)计算 ;(2)决定组距与 ;(3)列 ;(4)画 , 其中组数= ÷组距来估计。
2.在频数直方图中,小长方形面积=组距×= 。
等距分组时,•各小长方形的面积(频数)与高的比是常数(组距),因此,画等距分组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时,•为画图与看图方便,通常直接用小长方形的 表示频数。
3.在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基础上,若取直方图中每一个长方形上边的中点,然后在横轴上直方图的左右两个频数为 的点,它们分别与直方图左右相距半个组距,将所取的这些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就得到 图。
二、合作探究为了了解九年级毕业班学生的一分钟跳绳次数的情况,某校抽取了一部分初三毕业生进行一分钟跳绳次数的测试,将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可得频数分布表。
(1)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 ,样本容量a = 。
(2)第四小组的频数b = ,频率c = 。
(3)若次数在110次(含110次)以上为达标,试估计该校九年级毕业生一分钟跳绳次数的达标率是多少?(4)在这次测试中,学生跳绳次数的中位数落在哪个小组内?三、当堂检测 1.在1000个数据中,用适当的方法抽取50个作为样本进行统计,频数分布表中54.5~57.5这一组的频率为0.12,那么估计总体数据落在54.5~57.5之间的约有( )A .120个B .60个C .12个D .6个2.在样本的频数分布直方图中,有11个小长方形,若中间一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其他10个小长方形面积的和的四分之一,且样本数据有160个,则中间一组的频数为()A.0.2 B.32 C.0.25 D.40四、导练点睛1.在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基础上画频数折线图时,•首先取,•然后在,顺次连结而成。
初二数学:下册10.2直方图第1课时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2

直方图(第1课时)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描述数据的另一种统计图——直方图。
2、通过事例掌握用直方图的几个重要步骤。
3、理解组距、频数、频数分布的意义,能绘制频数分布图。
学习重点:数据整理的几个重要步骤学习难点:对数据的分组及频数分布表的制作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哪几种描述数据的方法?它们各自的优点是什么?今天我们学习另一种常用来描述数据的统计图——直方图。
自主学习:1.问题提出:为了参加全校各年级之间的广播体操比赛,七年级准备从63名同学中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学参加比赛,为此收集到了这63名同学的身高(单位:cm)如下:158 158 160 168 159 159 151 158 159168 158 154 158 154 169 158 158 158159 167 170 153 160 160 159 159 160149 163 163 162 172 161 153 156 162162 163 157162 162 161 157 157 164155 156 165 166 156 154 166 164 165156 157 153 165 159 157 155 164 156选择身高在哪个范围的学生参加呢?2.对数据分组整理的步骤①计算最大与最小值的差。
最大值-最小值=这说明身高的范围是 cm。
②决定组距和组数。
把所有数据分成若干个组,(组内数据的取值范围)称为组距。
例如:第一组从149∽152,这时组距=152-149=3,则组距离就是3。
那么将所有数据分为多少组可以用公式:组数组距最小值最大值=-,如:=-组距最小值最大值 ,则可将这组数据分为 组。
注意:组距和组数没有固定的标准,要根据具体问题来决定,分组数的多少原则上100个数以内分为5∽12组较为恰当。
③列频数分布表频数: 。
二、合作交流探究与 展示在各个小组的分布状况用表格表示出来就是频数分布表,如:对上述数据列频数分布就得到频数分布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直方图》导学案

10.2 直方图导教案 1【学习目标 】认识组距、频数、频数散布的意义,能绘制频数散布图。
【学习要点 】理解有关观点,会列频数散布表,初步会用频数散布表整理、剖析数据 【学习难点 】决定组数、组距 【学习内容 】P145~146学习过 程【活动一】 复习稳固(独立达成, 5 分钟)1、填空:(1) 统计检查一般有四步:第一步用问卷 ______________,第二步用表格 ___________,第三步经过画图 ____________ ,第四步依据图表 ___________.(2) 采集数占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全面检查,一种是_______________. (3) 我们已经学过的抽样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______________.(4) 能够用条形图、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来描绘数据 . 【活动二】 引入新知(独立达成,12 分钟)2、 .研究:为了参加全校各年级之间的广播体操比赛,七年级准备从 63 名同学中挑身世高相差不多的 40名同学参加比赛 .为此采集到这 63 名同学的身高(单位:cm )以下:158 158 160 168 159 159 151 158 159 168 158 154 158 154 169 158 158 158 159 167 170 153 160 160 159 159 160 149 163 163 162 172 161 153 156 162 162 163 157 162 162 161 157 157 164 155 152 165 166 156 150 166 164 165 156157153165159157155164156怎么精选这40 名同学?剖析:让 63 名同学按身高从低到高排队,为了使挑出的 40 名同学身高相差不多,我们挑出的 40 名同学应当是相互挨着的, 问题是这相互挨着的 40名同学在整个队伍的哪一部分?哪一部分的 40名同学的身高相差最小呢?要解决这个问题, 要点是要弄清这 63 名同学身高的散布状况 .怎么弄清这 63 名同学身高的散布状况?第一步:求身高 变化范围 :最大值—最小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0.2直方图⑴
【学习目标】使学生认识描述数据的另一种统计图——直方图,通过事例掌握用直方图的几个重要步骤,理解组距、频数、频数分布的意义,能绘制频数分布图。
【学习重点】数据整理的几个重要步骤【学习难点】对数据的分组及频数分布表及直方图的制作
一、【自主学习】
学前准备:自学课本P163-166页,写出你的困惑:
二【合作探究】
问题情境:为了参加全校各年级之间的广播操比赛,七年级准备从63名同学中
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学参加比赛。
为此收集到这63名同学的身高(单
为了使参赛先手的身高比较整齐,需要知道数据(身高)的分布情况,即在哪些身高范围的学生比较多,而哪些身高范围的学生比较少,为此可以通过对这些数据适当分组来进行整理(你知道用频数分布描述数据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1、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步骤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决定组距和组数;
将数据分成若干组,组的个数叫组数,每个小组 叫组距
(3) 列频数分布表;
叫频数,按组和频数列成的表叫做频数分布表。
(4)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用横轴表示各组数据,纵轴表示各组数据的频数,作出直方图。
2、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注意事项
1、分组时,不能出现数据中同一数据在两个组的情况
2、组距和组数的确定没有固定的标准,这要凭借经验和研究的具体问题来决定.通常数据越多,分的组也越多,当数据在100以内时,根据数据的多少通常分成5~12组.
3、根据步骤画前面问题词情境中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上面数据中,最大值-最小值=
(2)决定组距和组数 从最小值起每隔3cm 作为一组,即组距为 ,那么组数为:组距
最小值最大值 =
因为3
2
7是分数,所以将数据分成8组。
所以组数为8,组距为3
(3) 列频数分布表;
(4)画频数分布直方图(横轴表示身高,纵轴表示频数)
所以身高在,155≤x <158,158≤x <161,161≤x <164三个组的人数共有12+19+10=41(人),依次可以从身高在155≤x <164cm 的学生中选队员。
以上四个步骤也对这63个数据进行了整理,通过这样的整理,也选出了比较合适的队员。
思考:在上述数据中,如果组距取为2或4,分为几组,能否选出40名队员,
频数
5
请试试看。
三、【达标测试】
1.一个容量为80的样本最大值是143,最小值是50,取组距为10,则可以分成( )
A .10组
B .9组
C .8组
D .7
组
2.已知在一个样本中,50个数据分别落在5个组内,第一、二、三、五组数据
的个数分别是2, 8, 15, 5.则第四组频数是______. 3.超市为了制定某个时间段收银台开放方案,统计了这个时间段本超市顾客在收银台排队付款的等待时间,并绘制成如下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图中等待时间6分钟到7分钟表示大于或等于6分钟而小于7分钟,其它类同).这个时间段内顾客等待时间不少于6分钟的人数为( )
A .5
B .7
C .16
D .33
4. 为了解九年级女生的身高(单位:cm)情况,某中学对部分九年 级女生身高进行了一次测量 , 所得数据整理后列出了频数分布 表,并画了部分频数分布直方图(图、表如下):
(第3题)
/min
根
据以上图表,回答下列问
题:(1)M=_______,m=_______,N=_______,n=__________;(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四、【我的感悟】1、这节课我的最大收获: 2、我不能解决的问题是: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