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弥漫增生为主要表现的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预后
112例igA肾病病理特点与预后

21 0 0年 5月 第 8卷
第 9期
C N S N O EG E IA E E I H HIE E A D F R IN M D C LR S A ̄ C
_ ≯ 一曩 . ≯。。 ≯ g . 0 。∥。舌 - ◆一 l
W o e M e tHe lh, 0 m n n a t 2 05.
【 收稿 日期 】 2 1 0 0 0— 3—1 5
1 1 2例 iA 肾病 病 理 特 点 与 预 后 g
张岚 陈 和娟
九 江市 中医医院病理科 ( 江西 九 江 3 2 0 ) 3 0 0
【 摘要 】 目的 研 究 I g A肾病 患者的病理特点与预后的 关系, 为临床 积极有 效的治疗提供 依据 。方法
A JP r ao ,0 7,4( ) 6 m ei tl2 0 2 1 : 1—6 n 4.
cm u i a peJunl f f c v i res 20 , 8 ) o m nt sm l.ora o f t eDs d r 0 4 (0 : y A ei o .
6 —73 5
9 7 —9 4. 3 4
[5 Jnta e nT o a OC n o,t 1T ecus f n l 2 ]oahnH r ,h m sG, ’o nre a . h oreo ax o ’ 一
e y a d d p e so h o g r g a c n h o t a t m n a t n e r s in t r u h p e n n y a d t e p sp ru i
[9 朱永 慧 , 2] 王锐 英 , 红 梅 , 脐 带缠 绕 对母 儿影 响 临床 分 姜 等. 析. 中国临床 医生 ,07,5 1 :8— 9 20 3 ()2 2 .
2022年大理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病理学》科目期末考试卷A

2022年大理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病理学》科目期末考试卷A一、判断题1、前列腺素具有疼痛、发热、扩张血管等作用。
()2、炎性渗出是系统性硬化的特征性病变。
()3、过量的铅可在近齿跟处形成一种“铅线”。
()4、围产期感染通常经宫颈(上行)或经胎盘(血行)途径感染。
()5、假性肥大是由于间质脂肪细胞等增生引起的。
()6、肿瘤坏死因子(TNF)可以引起患者发热。
()7、肝硬化早期,肝体积可稍增大,重量增加。
()8、多发性骨髓瘤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9、卵巢黏液性肿瘤分为良性、交界性及恶性。
()10、肾母细胞扁是良性肿瘤,一般不发生转移。
()11、动脉粥样硬化与动脉硬化属于同一概念。
()12、石棉小体的检出是肺石棉沉着病的重要病理诊断依据。
()13、神经鞘瘤是椎管内最常见的肿瘤。
()14、甲状腺腺痛的组织学分类和预后无关,甲状腺癌的组织学分类和预后有关。
()15、淋病是由淋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是目前我国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
()二、选择题16、颈静脉外伤时对机体危害最大的是()A.空气栓塞B.脂肪栓塞C.血栓栓塞D.血栓形成E.细菌栓塞17、能引起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减少的感染性因子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伤寒杆菌C.寄生虫D.沙门菌E.大肠杆菌18、液化性坏死好发于()A.心B.肝C.脾D.肾E.脑19、下述关于神经组织再生的描述错误的是()A.脑和脊髓的神经细胞被破坏后不能再生B.神经胶质细胞可形成胶质瘢痕C.周围神经断裂后,如果与其相连的神经细胞存活,可完全再生D.周围神经断裂后,两断端紧密对合,经数月后,其功能仍不能完全恢复E.创伤性神经瘤是再生轴突与结缔组织混杂在一起形成的20、与EB病毒感染关系密切的肿瘤是()A.子宫颈癌B.结肠癌C.乳腺癌D.肝细胞癌E.鼻咽癌21、免疫组化染色最常用的检测显示系统是()A.AKP-新福红B.HRP-AECC.AKP-BCIP/NBTD.HRP-DABE.HRP-BCIP/NBT22、免疫荧光呈线性的肾小球肾炎是()A.膜性肾病B.膜性增生性肾炎C.微小病变性肾炎D.Goodpasture综合征E.IgA肾病23、Shechan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因是()A.长期接受类固醇激素的治疗B.垂体肿瘤C.垂体区手术D.分娩时大出血E.肾上腺萎缩24、对于子宫腺肌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子宫壁内可见大小不等含血性浆液的囊腔B.子宫深肌层可见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C.是子宫的一种良性肿瘤D.与激素水平有关E.子宫体积可增大25、小胃恋是指()A.早期冒癌中,直径0.6~l.0cm者B.早期胃癌中,直径<0.6cm者C.进展期胃癌中,直径0.6-1.0cm者D.进展期胃癌中,直径<0.6cm者E.进展期胃癌中,直径<1cm者26、风湿性心肌炎的特征性病变是()A.Aschof小体形成B.心肌细胞肥大C.心肌细胞萎缩D.心肌细胞变性坏死E.大量慢性炎细胞浸润27、关于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下列错误的是()A.新生儿期睾丸小B.身材高而四肢瘦长C.胡须和体毛少D.血浆睾酮浓度低E.青春期睾丸曲细精管内无精子28、患者,女,60岁。
IgA肾病

(3)大量蛋白尿/肾病综合征型
(4)高血压型 (5)血管炎型 (6)慢性肾功能衰竭型
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型
亦称“同步血尿”,常紧跟于非特异性感染,如 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尿路感染、肠炎等感染之 后,一般无、或仅有1-2天间歇,其中30%为肉眼血尿, 持续3-5天变成镜下血尿,呈反复发作或持续存在,反 复发作血尿者占半数左右。少数患者可有腰痛或尿路 刺激症状。血尿间歇期不伴有大量蛋白尿和高血压。 以往认为肉眼血尿是IgAN预后不良的指标,但随访中 发现大多数肉眼血尿患者呈良性经过,肾病理以系膜 增生性改变为主,一般不存在明显的局灶节段硬化, 在疾病发作2周内行肾活检,肾小球内可见少量(<10 %)节段性细胞性新月体,无襻坏死,小管间质病变 轻,无其他血管性改变。
血管炎型
不常见,多有持续性肉眼血尿、大量蛋白尿,肾 功能可短期内急骤恶化,有水肿及轻-中度高血压。肾 活检除系膜病变外,有明显的襻坏死,新月体可>30%, 亦有呈局灶坏死表现的IgAN。
慢性肾功能衰竭型
除尿检异常及血压增高外,伴有肾功能衰竭。
实验室检查
迄今为止,IgA肾病尚缺乏特异性的血清学
或实验室诊断性检查。大约有30%~50%的患者 会出现血清IgA升高;新近有研究显示IgA1糖基 化缺陷可能作为IgA肾病诊断的血清学标志,其 敏感性为76.5%,特异性94%,但有待于建立国 际统一的测定方法。
上加用激素治疗可能优于单独使用ACEI/ARB,尤
其是在病理类型相对严重的患者。对于肾病综合征, 病理类型较轻的患者首选激素治疗,其临床缓解率 较高。
循证医学治疗原则
(3)对于进展性IgA肾病、病理类型以活动性病变为主、 肾小球硬化不超过50%、血肌酐不超过250umol/L的患 者,激素联合细胞毒药物能延缓终末期肾衰竭的发生;
《2024年血清补体C3、C4、C3-C4与原发性成人IgA肾病患者临床、病理、预后的相关分析》范文

《血清补体C3、C4、C3-C4与原发性成人IgA肾病患者临床、病理、预后的相关分析》篇一血清补体C3、C4、C3-C4与原发性成人IgA肾病患者临床、病理、预后的相关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原发性成人IgA肾病患者的血清补体C3、C4及C3/C4比值进行临床、病理及预后相关分析,探讨了这些指标在IgA肾病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研究结果表明,血清补体水平与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引言IgA肾病是一种以IgA沉积为特征的肾小球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
血清补体C3、C4及C3/C4比值作为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在多种肾脏疾病中均有研究。
本文旨在探讨血清补体C3、C4及C3/C4比值与原发性成人IgA肾病患者临床、病理、预后的相关性。
二、材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选择原发性成人IgA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血清学指标及病理资料。
2. 方法对患者的血清补体C3、C4及C3/C4比值进行检测,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
三、结果1. 血清补体水平与临床特征的关系血清补体C3、C4水平在IgA肾病患者中普遍降低,与疾病活动度及肾功能损害程度呈负相关。
C3/C4比值则可反映补体系统的激活程度,比值升高提示补体系统激活。
2. 血清补体水平与病理特征的关系血清补体水平与肾小球病变程度、间质纤维化及肾小管萎缩等病理改变密切相关。
C3、C4降低及C3/C4比值升高提示肾脏病变严重。
3. 血清补体水平与预后的关系血清补体水平低的IgA肾病患者预后较差,肾功能恶化速度较快。
C3/C4比值可作为预测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四、讨论血清补体C3、C4及C3/C4比值在原发性成人IgA肾病患者的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这些指标的检测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免疫状态及肾脏病变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同时,通过监测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及预测患者预后。
IgA肾病牛津病理分型

IgA肾病牛津病理分型在世界范围内,IgA肾病为最常见的肾小球肾炎。
病理学检查为IgA肾病的确诊手段,病理指标是指导IgA肾病临床治疗和提示肾病预后的重要依据。
IgA肾病病理表现多样,且一直以来缺乏广为接受的分型标准,这导致不同研究中心应用不同的分类方法,降低了将各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的可行性。
近年来,随着对IgA肾病治疗临床试验的广泛开展,将病理分型作为入选标准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2004年,国际IgA肾病组织联合肾脏病理学会组建了一个国际协作组织,其工作目标为制定统一的、具有良好重复性和判断预后作用的IgA肾病病理分型。
2005年和2008年,来自10个国家的肾科和病理科医师就该分型的制定在英国牛津召开了两次会议,并于2009年在《国际肾脏》[Kidney Int 2009,76(5):534~56]杂志正式公布了其讨论结果,即IgA肾病牛津分型。
牛津分型的制定主要包括两个过程,即首先找出重复性良好的病理指标,继而分析在这些指标中哪些对IgA肾病的病情进展有独立预测作用。
1、病理指标的筛选研究初始所涉及的病理指标包括系膜、毛细血管襻、肾小管、肾间质及肾小动脉等20余种病变,经5位病理医师独立阅片,得出上述指标的内部一致性系数(ICC)。
将重复性良好(ICC>0.6)、相互之间无相关性且经研究证实对IgA肾病预后有影响的病理指标作为候选病理因素。
最终,下述6种指标被选为候选病理因素,即系膜细胞增生评分、节段性硬化或粘连的肾小球百分比、内皮细胞增生的肾小球百分比、细胞和(或)细胞纤维新月体的肾小球百分比、肾间质纤维化或肾小管萎缩的百分比和小动脉病变评分。
2、病理指标对临床预后的影响以欧美及亚洲8个国家的265例(206例成人和59例儿童)原发性IgA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随访5年以上。
在肾活检时,所有患者的尿蛋白>0.5 g/d,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30 ml/(min·1.73m2),并除外急性肾小管间质病变。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怎么治疗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怎么治疗?疾病简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mbrano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PGN)是依据光镜下病理改变特征命名的,是一组以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基质高度增生,系膜细胞插入至毛细血管壁并致使其增厚为主要表现的肾小球肾炎。
由于光镜下主要表现为肾小球系膜细胞及基质弥漫增生及毛细血管壁增厚,肾小球不再呈现均一性,而呈分叶状,因此也称之为“系膜毛细血管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或“分叶性肾炎”。
主要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浮肿),可伴有血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
持续性低补体血症是MPGN的重要血清学改变,过去也曾以“低补体性肾小球肾炎”作为临床诊断。
部分可以继发于其它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肝炎病毒感染等,此种情况下称之为继发性MPGN。
也有部分找不到其它疾病,此种情况下称之为特发性MPGN。
MPGN好发于青少年,临床表现复杂,预后不良,部分患者可以进展至尿毒症,但积极治疗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因此要早期诊断,积极治疗。
疾病分型根据光镜下肾小球形态改变,尤其是免疫复合物沉积部位和电镜下电子致密物沉积部位不同,将MPGN分为3型:Ⅰ型免疫复合物沉积于毛细血管襻内皮下,典型改变为肾小球基膜增厚,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显著增生扩张,插入毛细血管壁的内皮细胞与基膜之间,呈双轨现象,也称为系膜毛细血管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电镜下也表现为电子致密物沉积于内皮下;Ⅱ型大量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基膜内,典型改变为肾小球基膜弥漫性增厚,系膜细胞增生及插入不明显,电镜下大量缎带状电子致密物沉积于毛细血管基膜致密层内,因而称为致密物沉积病(dense deposit disease,DDD);Ⅲ型免疫复合物广泛沉积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下、上皮下和肾小球系膜区,光镜下病理改变与Ⅰ型表现相似。
又可分为两个亚型--Burkholder亚型和Strife-Ander亚型。
基础医学院《病理学》考试试卷(568)

基础医学院《病理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A型题(35分,每题1分)1. IgA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
A.高血压B.蛋白尿C.水肿D.血尿答案:D解析:几乎所有的Ig肾病患者均有血尿,60~70的Ig肾病患者可表现为伴或不伴轻度蛋白尿的无症状血尿,无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10~15的患者表现为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尿量减少、轻度水肿等急性肾炎综合征。
2.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萎缩特点的是()。
A.细胞核固缩B.器官功能低下C.自噬小体增多D.器官均匀性缩小答案:A解析:萎缩的心肌细胞、肝细胞的胞质内可出现大量脂褐素颗粒,脂褐素是细胞自噬溶酶体内未被消化的细胞器碎片残体,萎缩的细胞、组织、器官体积减小,其功能大多下降。
项,核固缩是细胞坏死的形态学标志之一。
3. 格子细胞来自()。
A.少突胶质细胞B.脑膜细胞C.血管内皮细胞D.小胶质细胞答案:D解析:4. 下列哪种细菌性肺炎一般不出现肺脓肿改变?()A.肺炎克雷伯杆菌B.军团菌C.流感嗜血杆菌D.肺炎链球菌答案:D解析:E四项,流感嗜血杆菌、军团菌、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引起肺部感染时都易导致肺实变、病变融合、组织坏死,容易形成多发脓肿。
项,肺炎链球菌不产生毒素,其致病力是由于荚膜对组织的侵袭作用,不引起原发性组织坏死或空洞形成。
因此肺炎链球菌肺炎很少出现肺脓肿、空洞。
5. 类风湿关节炎滑膜内浸润的特征性细胞是()。
[西医综合2015研]A.浆细胞和淋巴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中性粒细胞D.巨噬细胞答案:A解析: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其特征为淋巴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即特征性细胞是浆细胞和淋巴细胞。
6. 在肾移植排异反应中,最典型的Ⅱ型超敏反应是()。
A.急性血管型排异反应B.慢性排异反应C.超急性排异反应D.急性细胞型排异反应答案:A解析:Ⅱ型超敏反应是抗体依赖的细胞毒超敏反应,肾移植后发生的急性血管型排异反应主要是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为抗体和补体沉积引起的血管损伤,属于Ⅱ型超敏反应。
IgA肾病科室业务学习【72页】

37
2024年9月2日星期一
鉴别诊断
• 和其它原因血尿鉴别
• 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炎 • 薄基底膜肾病 • Alport Syndrome
• 与继发性肾脏IgA沉积为主的疾病鉴别
• 强直性脊柱炎 • 过敏性紫癜 • 狼疮性肾炎
38
2024年9月2日星期一
IgA 肾病的治疗原则
IgA容易和肾脏结合
• IgA肾病患者IgA1分子序列无异常
9
2024年9月2日星期一
抗原可能来源于粘膜系统
• 可能的抗原来源
• 呼吸道、消化道、胆道 • 皮肤
IgA肾病的患者IgA1糖基化异常,使其更容易沉积于肾脏
10
2024年9月2日星期一
抗原的性质
• 病毒
• 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副流感病毒3 • EB病毒、克萨奇病毒
指南1:初始评价,包括评估进展性IgA肾病的危险因素
• 通过评价起始和随访过程中蛋白尿、血压和eGFR评估所有病人疾 病进展的危险因素(未分级)
42
2024年9月2日星期一
蛋白尿是决定IgA肾病预后的关键因素
蛋白尿[g/d] 6个月测定的均值
肾 脏 存 活 率
Reich HN, et al. J Am Soc Nephrol 2007, 18: 3177-83
ESKD Katafuchi 2003 Julian 1993 Pozzi 2004 Lv 2009 Manno 2009 Lai 1986 Shoji 2000 Overall (95% CI)
2024年9月2日星期一
IgA肾病
1
IgA肾病
• 概述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临床表现 • 实验室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1 研究对象 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IgAN 数据库中的患 者 920例。入选病人接受肾脏病理免疫荧光、光镜和 电镜 检查, 符合下列条件 [ 1] : ( 1) 免疫荧光: IgA 为主的 免疫 球蛋白沉积。 ( 2) 除外伴 IgA 沉积 的继发 性肾 病如狼 疮 肾炎及继发性 IgA 肾病如紫癜性肾炎、肝硬化等。 ( 3) 肾 活检光镜标本中至少 6个肾小球, 且不伴有急性间质 性肾 炎和急性肾小管坏死 。
基金项目: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基金 ( N o1985 2- 007 - 113) , 首都医 学发展 科研基 金 ( 2003 - 2001) , 北 京大 学 / 第十五 0 / 211工程 0 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基金资助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肾内科 北京大 学肾病研 究所, 北京 100034
# 124#
CH INESE JOURNA L OF PRA CT ICAL IN TENAL M ED IC INE Janu ary 2006 V ol1 26 N o1 2
论著
以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弥漫增生为主要表现的 IgA 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预后
周 杨, 张 宏, 吕继成, 陈育青, 刘毓春, 马序竹, 李光韬, 丁嘉祥, 王海燕
=文章编号 > 1005- 2194 ( 2006) 02- 0124- 04
=中图分类号 > R5
=文献标识码 > A
=摘 要 > 目 的 探讨以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弥漫性增生为主要表现的 IgA 肾病 ( EP IgAN ) 的临床、病理特点 和预后。方法 分 析北 京大 学第 一医 院近 15 年来 IgA 肾 病 ( IgAN ) 的 临床 和病 理 资料, 比较 EP IgAN 与非 EP IgAN 临床病理特 点和肾脏存活率; 分析 EP IgAN 预 后及其 影响因 素; 观察激 素治疗 对 EP IgAN 预后的 影响。 结果 920例 IgAN 中符合 EP IgAN 47例, 占 51 1% 。 EP IgAN 与非 EP IgAN 相比, 肾穿时尿蛋白升高、高血压和 水肿多见, 细胞新月体明 显, 而肾 小球硬 化和 肾间 质纤 维化 则较 轻; 对 所有 研究 对象 进行 随访, 其中 36例 EP IgAN 患者完成随 访, 平均 随访 62个月。 100例非 EP IgAN 患者完成 随访, 平均 随访时 间 64 个月。两组 共 7 例到达随访终点 。K ap lan- M eier分析两组自然预后差异无显著性 ( L og R ank, P = 0152) ; Cox回归分析内皮弥 漫增生不是影响 IgAN 预后的危险因素 ( P = 01 27); 激素治 疗能降低 EP IgAN 尿蛋 白, 但随访 期内肾 脏存活率 与对照组差异无 显著性。结论 EP IgAN 肾穿时临床表现重、组织 活动性病 变多而 慢性化指 标少, 内 皮弥漫增 生不是影响 IgAN 预后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 > IgA 肾病;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弥漫增生; 临床; 病理; 预后
通讯作者: 张宏, E - m ai:l hongzh@ m ail1 bjm u1 edu1 cn
IgA 肾病 ( IgAN ) 是常见的原发性肾 小球疾病, 临 床 表现及病理类型多样, 系膜病变是常见的病理类型, 但 以 毛细血 管 内 皮 细 胞 弥 漫 增生 为 主 要 表 现 的 IgAN ( EP IgAN ) 并不少见。毛细血管 内皮细胞增生是肾 脏病理的 活 动性标志。在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中, 毛细血 管 内皮增生病变能自然消散, 一般无需激素等免疫抑制剂 治 疗; 在狼疮肾炎的活动期, 需激素等免疫抑制剂干预。 那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6年 1月 第 26卷 第 2 期
# 125#
么弥漫内皮细胞 增生在 IgAN 中的 作用如 何, 其临 床、病 理、预后及治疗与 其他病 理类型的 IgAN 有 何不同? 值 得 进一 步 探 讨。因 此, 我 们 对 北 京 大 学 第 一 医 院 1988 ~ 2003的 IgA 肾病患者进行了回顾 性分析, 报道如下。
C lin ical and patholog ical character istics and p rognosis of IgA n ephropathy w ith d iffu sed endocap illary proliferation1 Zhou Yang, Zhang H ong, LJ icheng, et al. Research Institu te of N ephropathy, Beij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34, China Abstrac t O b jective T o investigate the c lin ica l and patho log ical character istics and the prognosis of IgA nephropathy w ith d iffused endocap illary pro life ration ( EP IgAN ) 1M e thod s T o ana lyse the clin ica l and pa tho log ica l data of IgAN patients of Peking U niversity F irstH osp ita l du ring the recent 15 years, and the c lin ica ,l patholog ica l and renal surv iva l ra te of EP IgAN w ere com pa red w ith tha t o f non- EP IgAN1T he progno sis o f EP IgAN and its r isk facto rs w ere ana lyzed and the e ffectiveness of corticoste ro ids w as a lso investigated 1Resu lts A to tal of 920 IgAN patients w ere inc luded in th is study1 EP IgAN accounted for 511% 1H ypertention, heavy pro te inur ia and edem a w ere m ore popu la r in EP IgAN patients than in non- EP IgAN1Ce llular crescents w as m ore obv ious in EP IgAN, wh ile g lom eru ler sc le rosis and rena l inte rstitia l fibrosis was less common1T here w as no d 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in na tura l prognosis ( L og rank, p= 0152) . D i-f fused endocap illary pro life ration w as not a r isk fac to r o f the IgAN ( OR = 1167, 95% CI, 1170~ 4111, P = 0127). Ste ro id therapy cou ld reduce prote inuria o f EP IgAN, but 5- year rena l surv iva l rate was not h igher than non - stero id the rapy patients1Conclusion Compared to non- EP IgAN patients, EPIgAN patients have m ore prom inent c linicalm anifestations at b iopsy, mo re activ e lesions and less chron ic lesffused endocap illary pro liferation is not a risk facto r o f IgAN1 K eyword s IgA nephropathy; D iffused endocapillary proliferation; C linic; P atho logy; P rognosis
根据毛细血管内 皮细胞是否弥漫增生将入选病人分为 两组: ( 1) 毛 细血 管内 皮细 胞弥 漫增 生 ( EP IgAN ) 组: 47例, 肾小球毛 细血 管内 皮细胞 弥漫 增生 ( 50% 以上 肾 小球受累, 受累肾 小球 至少 50% 的 毛细 血管 袢内 皮细 胞 增生 ) , 其中随 访资 料完 整 36例, 平均 随访 时间 ( 63 ? 39) 个月。 ( 2) 非毛细 血管内 皮弥漫增 生 (非 EP IgAN ) 组: 共 873例, 入选病人中 不符 合 EP IgAN 条件 的 IgA 肾 病, 其中随访资料完整病例 100例, 平均随访时间 ( 64 ? 26) 个月, 作为预后分析的对照。 11 2 研究方法 11 211 肾穿刺 (肾穿 ) 时临床病理资料分析 11 21111 肾穿时临 床观 察指 标 年 龄、性别、前 驱感 染 史、血压、水肿、血尿、 24 h尿蛋白、血肌酐。 11 21112 肾脏病理学观察指标 参照既往病理报告对以下 病理指标半定量评分 [ 2]: ( 1) 系膜组织增生程度 (以增生 系膜组织占肾小球面积的百分比表示, 0为无 系膜增生, 1 为 1% ~ 25%, 2为 26% ~ 50% , 3为 50% 以上 )。 ( 2) 球 性硬化比例 (球性硬化肾小球 占总肾 小球百 分比, 0为无 球性硬化, 1为 1% ~ 25% , 2为 26% ~ 50%, 3为 50% 以 上 )。 ( 3) 新月体比例 ( 0为无新月体, 1为 1% ~ 25% , 2 为 26% ~ 50% , 3为 50% 以上 )。 ( 4) 肾 小 管萎 缩程 度 (萎缩肾小管占总肾 小管 面积 的百 分比, 0 为无 肾小 管萎 缩, 1为 1% ~ 25% , 2为 26% ~ 50% , 3 为 50% 以 上 )。 ( 5) 肾间质纤维化 (间质纤维化面积占 整个皮质面积的百 分比, 0为 无 间 质纤 维 化, 1为 1% ~ 25% , 2 为 26% ~ 50%, 3为 50% 以上 )。 ( 6) 小动脉管壁增厚程度 ( 0为无 增厚, 1为管壁增厚但小于管腔直径, 2为管壁厚度 \管腔 直径, 3为管壁明显增厚且出现管腔狭窄或闭塞 )。 11 212 随访资料分析 11 21211 随 访 指 标 血 压、 尿 蛋 白 定 量、 血 肌 酐 和 ( 或 ) 肌酐 清除率及治疗情况。 11 21212 随访终点 血肌 酐 \ 基线 值 2 倍 (肌 酐 倍增 ) 或终末期肾病 ( ESRD )。 11 21213 危险因素分析 以血肌 酐倍 增为终 点, 先后 用 单因素和多因素 Cox回归分析影响 IgAN 终点 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