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的放血疗法精品
最新整理蛇头穴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例知识讲解

蛇头穴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65例杨正明连云港市中医院针灸科222004[关键词]蛇头穴;刺络放血;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是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它是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时病毒被活化而发病,属于中医“缠腰火丹”、“蛇丹疮”范畴,笔者近几年来采用蛇头穴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1治疗组65例,其中男30例,女35例,年龄最大20岁,最小18岁,病程最长3天,病程最短半天,均为单侧,对照组50例,其中男21例,女29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18岁,病程最长3天,最短1天,均为单侧。
两组选用病例均为我院门诊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其中发于头面部15例,胸背部45例,腰腹部33例,上肢12例,下肢7例,臀部3例。
1、2标准1、2、1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制定①皮损多为绿豆大的水泡,簇集成群,疱壁较紧张,基底色红,常单侧分布,排列成带状,严重者,皮损可表现为出血性,或可见坏疽性损害,皮损发于头面部者,病情往往较重。
②皮疹出现前,常先有皮肤刺痛成灼热,可伴有周身轻度不适、发热。
③自觉疼痛明显,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或皮疹消退后遗疼痛。
1、1、2病例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②有典型症状和体征(不包括泛发型和其它特殊类型)③病程3天以内1、2、3病例排除标准①有严重心、肺、肝、肾疾患的患者②有恶性肿瘤③有免疫性疾病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④孕妇与哺乳期妇女⑤有药物过敏史以及治疗前使用其他药物治疗的患者除外。
2、治疗方法2、1治疗组先予取患侧蛇头穴刺络放血。
蛇头穴位于大拇指指指关节背面两尖端静脉怒张处,取穴时先将拇指指指关节上下搓揉,然后压紧拇指掌指关节,在指指关节背面两尖端可见两个怒张的小静脉,用5号一次性头皮针刺破该静脉,并进行上下挤压,挤出约7-8滴血,当颜色变浅为紫红色即可,于次日再予同样方法取健侧蛇头穴刺络放血,隔两日后若病已愈可停放血,若未愈同上法先取患侧蛇头穴,次日取健侧蛇头穴放血,再隔两日,若愈可停放血,若未愈可继续予上法施治,放血后放血处24小时内禁入水以防引起感染。
点刺放血配合围针治疗带状疱疹课件

颅神经有其特定的分布区域,较常受累的为三叉神经和面、听神经。 三叉神经中以眼支最常累及,多见于老年人,常伴剧痛,皮损分布于 一侧额面部,如鼻尖部出现皮疹则易合并眼炎,严重的可导致失明。 因此,眼支病变时应特别注意检查角膜,以便及早采取相应措施。在 上颌支受累时,于悬雍垂和扁桃体出现水疱;下颌支受累时,则在舌 前、颊黏膜等处出现水疱:面、听神经受病毒侵犯后,外耳道或鼓膜 出现水疱并可有耳呜、耳聋、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以及患侧 面瘫、舌前2/3处味觉消失等症状,又称为耳带状疱疹,由此组成的 面瘫、耳痛和外耳道疱疹三联症又称Ramsey--Hunt综合征。 颅神经或颈神经节被病毒侵犯后如向上蔓延,可产生带状疱疹性脑 膜脑炎,引起头痛、呕吐、惊厥等症状,应予警惕。 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统汁:90%以上为50岁以上的老年人,初发时 以痘疹伴有疼痛为特征,青年人疱疹消退后很少有后遗症,老年人多 遗留顽固的神经痛,称之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常常导致痛觉过敏, 严重失眠等,如果治疗不彻底,疼痛将长期存在。
神经痛为本病的特征之一,具有诊断价值,常出现在发疹 前或出疹时,并可逐渐加剧。儿童患者疼痛较轻或不痛, 老年患者则常明显,是阵发性加剧,难以忍受,且在皮损 消退后可持续数月或更久。 带状疱疹病毒最易侵犯肋间神经。脊神经中除胸部神经 单独形成肋间神经支配胸、腹部皮肤外,其他的脊神经多 与相邻的几个脊神经互相联合后形成颈、臂、腰、骶髂神 经丛,再从各神经丛分出许多周围神经,分别分布到颈、 上、下肢和会阴部皮肤。因此,胸部神经发病后常能由肋 间神经明确地反映出病变的节段,而颈部、腰骶部神经发 病后,仅能从皮损了解到脊神经病变的区域。
二、诊断标准
根据单侧沿外周神经分布的成簇水疱性损 害伴有神经痛,诊断不难。本病应与单纯 疱疹区别,后者常分布于皮肤黏膜交界处, 与外周周神经的分布无关,易复发,疼痛 不明显:在带状疱疹前驱期及无疹性带状 疱疹,有时易误诊为肋间神经痛、胸膜炎 或急腹症等,应予注意。
刺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

刺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皮肤病,因伴有剧烈的神经痛,以及在疱疹真平复后常遗留长期的神经痛,是刺血针灸科的常见病种,俗称缠腰丹毒(龙),也称蜘蛛疮。
病因病机:带状疱疹是由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引发,当机体在过度疲劳,局部创伤,年老体弱,免疫的机能低下以及在高温湿热环境中都易发生此病症。
带状疱疹病毒侵犯皮肤,脊神经或颅神经,允许神经分布区域的疼痛和皮损改变。
临床表现:常先有轻度的前驱症状,如发热,乏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局部淋巴结肿痛,往往神经痛可与皮损出现前许多天发生,临床经验不足,则易出现误诊。
带状疱疹可引起剧烈的神经痛,常出现在疹前或出疹时,疼痛如烧灼,针刺样,可阵发性加剧,使患者难以忍受,疼痛一般持续在10一20天,还有许多患者在疱疹消退后神经痛,仍可持续数月、数年。
疱疹后神经痛为局限性神经根病变,局部皮肤可有触觉减退或感觉过敏。
带状疱疹病毒能侵犯人体的头面,躯干及四肢神经。
引起的神经痛,依据病毒存在的部位不同而各异。
治疗方法:三棱针刺血疗法能缩短带状疱疹愈合的时间,快捿有效地消除神经疼痛,对遗留的疱疹后神经痛也有很好的疗效。
刺血治疗时。
首先选出疱疹侵犯的相应神经节段的根部和局部刺血。
一,如肋间神经受侵犯时,要在脊椎患侧相应的华佗夹脊穴点刺出血拔罐,再在疱疹周围部正常皮肤处寻找显血现的浅静脉血管刺血再拔罐,尽量吸出血,疱疹面积范围大时,除局部多点刺几针出血外,还要循经取穴,确定疱疹发生部位所在经脉。
刺该经脉的合穴。
二,如腰背部及臀部发生疱疹,有刺膀胱经的委中出血。
三,如肩前出现疱疹,要刺肺经的尺泽穴出血。
四,大腿前侧疱疹侵犯,就要刺胃经的足三里出血。
五,在头面部的三叉神经受侵犯时,可参照刺血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穴位放血拔罐。
带状疱疹形成簇水泡时,要用三棱针在水泡下方的根部挑破疱壁,让水液自然流出,用消毒药棉吸尽流出液体,如化脓感染,可用生理盐水或双氧水冲洗消毒。
六,最后用点燃的清艾条在疱疹局部,做广泛性温和灸10到15分钟,灸至皮肤潮红,许多患者刺血,排液,加艾灸后疼痛立减或消失。
带状疱疹的放血疗法

放血疗法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01
02
03
感冒
放血疗法可缓解感冒引起 的发热、头痛、肌肉酸痛 等症状。
疖
放血疗法可辅助治疗疖, 减轻疖的肿胀和疼痛。
蜂窝织炎
放血疗法可辅助治疗蜂窝 织炎,减轻炎症引起的红 肿热痛等症状。
放血疗法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
系统性红斑狼疮
放血疗法可缓解系统性红 斑狼疮引起的关节疼痛、 发热等症状。
放血疗法可以促进疱疹的消退和疼痛的缓解, 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放血疗法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效果受到一些因 素的影响,如治疗时机、操作方法等。
放血疗法的效果评价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 ,综合考虑。
放血疗法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安全性分析
放血疗法在带状疱疹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但 也可能存在一些风险。
放血疗法的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感染、出血等不良后 果,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不同放血疗法比较
不同放血疗法在缓解疼痛、改善皮损症状和促进患者康复方面具有各自的优劣,其中以火 针对放血疗法的效果较为突出。
研究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研究局限性
目前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包括样本量 较小、研究人群较为局限、缺乏随机对照 试验等,因此研究结果尚需进一步验证和 完善。
VS
未来研究方向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放血疗法的作用 机制和不同放血疗法之间的比较,同时可 以开展更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和队列研 究等,以进一步验证放血疗法的疗效和探 讨最佳治疗方案。此外,也可以探讨放血 疗法与其他疗法的结合应用,以期为带状 疱疹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减少发病风险
积极控制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以及 调整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 时间等,减少带状疱疹的发病风险。
针刺放血治疗带状疱疹106例

针刺放血治疗带状疱疹106例林惠森(内蒙古满洲里市第一医院,内蒙古满洲里021400)关键词:针刺;拔罐;放血;带状疱疹中图分类号:R 24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779(2010)01-0015-01作者简介林惠森(),男,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针灸治疗带状疱疹、荨麻疹、湿疹等皮肤病。
带状疱疹中医称之为“蛇丹”,是一种临床常见皮肤病,目前临床多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如阿昔洛韦片口服,软膏局部外用,或泛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新一代抗病毒药物用于临床;或加用干扰素;或配合早期紫外线后期红外线照射治疗。
但这些方法临床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约30%~50%的中老年患者可遗留持续数月至数年之久的顽固性神经痛,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1]。
笔者从2003年至2007年8月用针刺放血法治疗急性带状疱疹106例,效果甚佳,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06例患者中男56例,女50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72岁,其中小于20岁2例,20~30岁6例,31~40岁37例,40岁以上61例。
病变部位在躯干63例,四肢33例,颜面2例,头皮2例,颈部3例,有症状但无疱疹1例,中指1例,足底1例。
病程最短3天,最长21天。
疱疹已干瘪而遗留神经痛或病程超过3周者不在统计范围之内。
2 治疗方法用化验室采血针于疱疹部位点刺,然后拔罐,根据疱疹大小和病变部位选用1~5号罐。
每罐内应有3~6个刺点,留罐15~20m in 。
头面部位无法拔罐时局部点刺,在小号罐口抹阿昔洛韦软膏再拔罐(罐口更易密封),并于病侧耳尖放血数滴。
疼痛但无疱疹的部位与疱疹部位同等治疗。
起罐后擦净局部血液,即一次治疗完毕。
中指患病者于相关井穴点刺放血。
每日1次。
如拔罐后疱疹颜色变深红或黑色,则效果更佳。
但不宜拔出水泡。
3 疗效观察部分患者治疗1次后疼痛即有不同程度缓解。
以疼痛完全消除为治愈。
治疗后针刺点疼痛可不用处理,2~3天后即可明显缓解。
治疗结束时如有皮肤瘙痒,则是病情将愈之症,可不用处理。
治疗带状疱疹方法

治疗带状疱疹方法取穴:常用穴:“龙眼”、“龙头”、“龙尾”、阿是穴。
备用穴: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这个穴尤为重要)均取双侧。
龙眼穴位置:位于手小指中节尺侧。
龙尾穴位置:最先起疱疹处。
龙头穴位置:疱疹延伸端。
操作:局部常规消毒后,消毒患部时不擦破水泡),“龙眼”穴,先搓小指片刻,用三棱针快刺,挤压出血9滴。
常规消毒后,在“龙头”、“龙尾”外侧及头、尾之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继而围刺疱疹患处即阿是穴四周外,再点刺疱疹局部患处,首次点刺放血量稍多为宜,对疱疹密集处及疱疹色红肿甚时点刺放血宜重。
再用酒精或碘酒棉球消毒后即可出血处以用闪火法拔火罐,留罐10~15min,以每罐内出血3~15ml或吸出泡内液体,使水泡干瘪塌陷为好,起罐后用酒精棉球擦干创面即可,局部不做包扎。
视病灶多少每次拔罐3~5只。
如果疱疹面积很大,可分2至3次治疗。
疱疹在胸以上部位者加曲池、合谷;疱疹在腰以下部位者加足三里、三阴交、太冲。
选1~2穴,针用泻法,留针30m。
病程在1周内可每日点刺1次,病程稍长者可隔日1次。
效果:以上法共治疗239例全部治愈。
平均治疗4.2次。
疱疹消退,皮损恢复平均5~6天,无1例感染及其它不良反应。
无一后遗症发生,尤以止痛迅速为佳,多数在治疗30min内痛止。
注意事项:(1)本法操作要做到稳、准、轻、快、力度均匀,深浅适宜,出血量不可过少,否则效差。
(2)拔火罐时,有一过性疼痛加重,约3min左右,一旦起罐则如释重负,顿感疼痛消失,周身轻松,精神为之一振。
(3)本法对初病者及热毒火盛者效果尤佳,发病后治疗越早、效果越好,病久者效差。
(4)点刺后涂擦10%高渗盐水,利用其高渗状态,使疱疹及疱疹内容物和炎性组织皱缩,消退、吸收。
放血拔罐结合围刺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33例

玲
1 0 0 0 3 9 )
0 3 0 0 2 4 ; 2 . 中国人 民解放 军总医院 , 北京
摘 要 目的 : 观 察放 血拔 罐 法 对 带 状疱 疹 急 性 期 患 者 的 临 床 疗 效 。 方 法 : 应 用刺 血 拔 罐 法 加 围刺 法 治 疗 带 状 疱 疹 急
1 临床 资料
病 例共 3 3例 , 男 1 4例 , 女 1 8例 ; 年 龄最 小 2 9岁 , 最大 7 9
后 出现密集成簇 的绿 豆大小 的疱疹 , 迅 速蔓延 至左腰 部及左 腹 部, 沿神经排列成带状 , 局部皮肤异 常敏感 , 着衣则痛剧 , 同时兼 见 口苦 、 头痛 、 心烦 易怒 , 苔黄 , 脉 弦数 。诊 断为带状疱疹 。采 用 局部 围刺 , 配穴加 夹脊穴 , 太冲、 阳陵 泉等 , 留针 2 0 m i n , 每日1 次。起针后皮损局部用 一次性注 射针头点 刺局部 皮肤 , 出血 后 加拔火罐 , 隔E t 1次。治疗后 5 d , 疼 痛大减 ( V A S评分 降低 >4 分) , 治疗后 7 d 疱疹 区皮肤开始结痂 ; 继续治疗 2次 , 治疗 后8 d 疼痛 完全 消失 ( V A S 评分 为 0分 ) , 疱疹 区皮肤全部结痂 , 1 个月
带状疱疹 ( H Z) 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 , 多由于机体免疫力 低下导致水痘 一带状疱 疹病毒 被激 发 和活 化而 引起相 关 临床 表现 的一种疾病 。早 期若 不及 时 治疗 可遗 留有严 重 的后遗 神 经痛 ( P H N) , 是 目前疼 痛 治 疗 的 难点 之 一 , 临 床治 疗 效 果 较 差u 。为探讨放血及针刺对 急性期带 状疱疹 的治疗 效果 , 控 制病情进一 步发展 , 避免带 疱后 遗痛 的发生 , 笔 者于 2 0 1 4年 1 月 一 2 0 1 4年 1 0月 间 , 对来 自解放军总 医院针灸科 门诊 的 3 3例 急性期带状疱疹 患者采用 放血拔罐 结合 围刺 进行治 疗 , 疗效 明
7疱疹--治带状疱疹一针绝技

7疱疹--治带状疱疹一针绝技中国民间医学网:/01—治带状疱疹一针绝技带状疱疹,又名缠腰火丹、蛇盘疮。
本病多因情志不遂;或肝胆火盛、内蕴湿热,外感湿毒之邪所致。
外邪侵入人体,肺经首当其冲,而“肺合皮毛”治应在肺,三商穴属肺,能宣泄肺热、疏散肺经之邪,故能治毒邪入表之带状疱疹。
至阳穴点刺放血加拔罐轻者一次重者五次愈,不吃药打针绝效一百多例未见后一神经疼者。
三商穴可治愈带状疱疹。
三商穴为少商、中商、老商三穴。
中商在拇指爪甲正中根部下一分许处;老商在拇指爪甲角尺侧一分处。
方法:病灶局部常规消毒,用梅花针扣刺疱疹及病变范围,皮肤微出血。
然后用闪火法拔罐,拔出红黄相间的液体,消毒卫生纸擦净。
注意:毒液一次拔不净,要反复拔,直到干净为止。
病变部位一定要拔严,不留空位。
用本方法治疗完毕后,立刻止痛。
有的患者病变部位被衣被接触即疼痛难忍,但是在拔罐过程中只有轻微的拔罐造成的抽吸感。
病变部位糜烂的,不需梅花针扣刺,直接拔罐既可。
拔完后,用红外线烤干。
有的部位用拔罐无法操作时,可用10---20毫升的注射针管,切去头部,对准病变部位,抽吸针柄,可起到和拔罐同样的效果。
现在则用真空拔罐代替。
操作完毕后,一般不再消毒处理,也无感染的病例。
此法优于其他方法,治疗后都均可一次治愈。
病例:王某,男,26岁。
三天前右上腹起一簇密集的疱疹,如米粒大,环形如带、有灼热刺痛感。
局部皮肤异常敏感,着衣则痛加剧。
舌质红苔微黄,脉浮滑。
针刺三商穴放血,各挤出粘稠血数滴。
针一次后疼痛明显减轻,经治疗数次后病愈。
中药方法:取鱼腥草干品30-50克(鲜品300克),加水适量,煎汤,温服。
每日1剂,分3次服,可连续服用3-7天。
02—带状疱疹针刺疗法方法:病灶局部常规消毒。
用梅花针扣刺疱疹及病变范围,皮肤微出血。
然后用闪火法拔罐,拔出红黄相间的液体,消毒卫生纸擦净。
注意:毒液一定要拔净。
一次拔不净,要反复拔,直到干净为止。
病变部位一定要拔严,不留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