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三年级下册语文第5单元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同步练习(II)卷

合集下载

统编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优秀教学设计(获奖教案)

统编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优秀教学设计(获奖教案)

统编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优秀教学设计(获奖教案)一、学情分析本单元是习作单元,延续了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编排体例。

儿童是最有活力的,他们对周围世界的万事万物充满了好奇,涌动着探索的欲望,尤其有着大胆的、梦幻般的想象力。

教学时教师要着眼于激发学生的想象。

教师要在文本与学生能力之间架设桥梁,使学生能够完整地进行语言表达,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篇课文。

本单元围绕“大胆想象”这个主题,编排了2篇精读课文和两篇习作例文。

《我变成了一棵树》这篇课文以妈妈叫“我”吃饭开头,引出“我”想变成一棵树的奇特愿望,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没想到愿望真的实现了,之后发生的一连串神奇而有趣的事情。

本文旨在鼓励、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表达。

三、设计理念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由此可知,本课的教学重点在引导关注“我”变成一棵树后发生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在交流中感受文中丰富的想象;最后要求学生从自己的愿望出发,借鉴课文的思路,展开大胆想象,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四、教学目标(1)会写“零、狐、狸”3个生字,读准“希望、鳄鱼、糖醋排骨、香肠、痒痒的、丁零丁零、狐狸”等词语。

(2)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3)能大胆想想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并写一写。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会写“零、狐、狸”3个生字,读准“希望、鳄鱼、糖醋排骨、香肠、痒痒的、丁零丁零、狐狸”。

(2)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教学难点:能大胆想想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六、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音乐七、教学方法讲授法、想象法、讨论法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导入:大家都认识《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它最大的本领是什么?如果你也拥有这项神奇的本领,你最想变成什么?(生自由说)2、揭示课题:一位叫英英的小朋友,他想变成一棵树,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新课《我变成了一棵树》去看看吧!3、板书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通过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和学生最喜欢的人物孙悟空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和训练学生说句子这两个目标较好地融为一体。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精品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精品教案

17.我变成了一棵树自然段中,为什么有点儿高兴,的心理变化过程:兴奋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失望、着急后悔觉得变成树很麻烦。

6.细细品味第21~23自然段,明白:母亲是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人。

在母亲眼里,每一个孩子绝对不会被错认。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学生通过读课文,了解了课文内容;通过课件展示,直观地感受到作者想象的奇特,最后安排的写或画的内容是对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片段◆体会作者奇特的想象。

(教学拓展点)师:读了课文,你觉得作者的哪些想象非常奇特呢?(学生分小组交流,然后小组推荐代表发言)生1:作者想变成一棵树,就很快感觉到树枝从身上冒出来了,真神奇!生2:作者变成的树上还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我从来没想过会有这样的树,太让我惊喜了。

生3:作者想得真周到,担心小动物们上不去,还会弯下腰让小动物住进自己喜爱的窝里。

生4:更奇特的是妈妈带着好吃的也住到了树上,她不担心妈妈把树枝压断了吗?生5:作者居然能听懂小动物们的语言,真是太神奇了。

师: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感受到了作者奇特的想象。

如果给你一次变的机会,你会变成什么呢?为什么?生1:我想变成一栋可以容纳很多人的房子,让人们居住。

因为我想让我们班的同学、父母一起住在一个大房子里,那样我们就可以每天一起玩耍,还不用离开爸爸妈妈。

生2:我想变成空气清新剂,每天早晚把周围的空气清洁一遍,让每个人都在清新的环境中生活、工作、学习。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并且能根据生活实际,变成人们最急需的事物,老师为你们的爱心点赞!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文写了“我”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棵树,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小动物们和妈妈住在鸟窝里的事。

教学中,要结合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同时,关注文章写法,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语言美、想象美,练习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结合预学案预习课文。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优秀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优秀PPT课件
写“我”因为贪玩不想吃饭而希望自己变成一棵树。
整体感知
你猜,我变的树上会长什么?当然不是苹果啦,梨也不对——对了,鸟窝!
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变的树上会长鸟窝。破折 号表示意思的转折。
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 形、椭圆形、菱形……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
词语释义
字词学习
香喷喷:状态词。形容香气扑鼻。 造句:烤羊肉串香喷喷的,真好吃。 秘密:有所隐蔽,不让人知道的(跟“公开”相对)。 造句:这是一份秘密文件。
初步感知
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主要讲了“我”变成了一棵树后只有
母亲认识我的故事。
第2课时
整体感知
“英英,吃饭了!” 我在树下玩得好好的,一点儿都不想吃饭。 “英英,吃饭了!”妈妈的嗓门又大了许多。 我真希望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我心里想着, 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呀,我真 的变成了一棵树!
我会认
xī yǎng è dīng líng
希望 痒痒 鳄鱼 丁 零
cháng cù

香肠 糖醋排骨 秘密
通关检测3——我会写
zhuàng hú lí dīng líng qiǎo
状狐狸丁零巧
kè cháng jì xù tái mì mì
克肠继续抬秘密
难写字
我会用
肠杨 狐孤 状壮
香( 肠) ( 孤 )独 (状)况 (杨)树 白( 狐 ) 强(壮)
内容探究
3.默读课文,说说你觉得哪些想象有意思。
点拨:
本文是写“我”因贪玩不想吃饭而进行的想象,这些 想象不仅奇特、有意思,而且充满童趣。如,“我”不把 自己想象成一棵常见的、会开花结果的树,而是把自己想 象成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这样就可以和各种小 动物一起尽情玩耍了。

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

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

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出自部编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以“大胆想象”为主题,旨在鼓励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他们乐于表达。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习作要求是“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我变成了一棵树》从“我”的愿望出发,展开大胆想象,讲述了“我”变成一棵树之后发生的一连串奇妙的事情。

全文语言轻松活泼,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

文章以妈妈叫“我”吃饭开头,引出“我”想变成一棵树的奇特愿望,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没想到愿望真的实现了,“我”变成了一棵长满鸟窝的树。

然后具体描述了“我”变成树之后发生的趣事:小动物们住进各种形状的鸟窝,妈妈坐在鸟窝里给小动物分食物,“我”馋得直流口水。

“我”变成一棵树之后发生的事情非常有趣,是因为作者善于想象,使得“我”在想象世界里实现了现实生活中难以达成的愿望,拥有了一段特别的经历。

课后练习是围绕本单元语文要素设置的。

第一题重在引导学生关注“我”变成一棵树后发生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在交流中感受文中丰富的想象;第二题要求学生从自己的愿望出发,借鉴课文的思路,展开大胆想象,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课文配有插图,一棵大树上长着各种形状的鸟窝,树干上有水珠滴下来,这是变成大树的“我”流出的口水。

充满童趣的生动画面能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课文内容,并激发他们对想象世界的向往。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能借助拼音把课文读准确。

但还需要老师通过检查对个别同学进行一定的指导。

学生们都喜欢读童话故事,阅读应该没有什么障碍。

而且,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想象有了一定的了解,能依托文中内容展开想象。

设计理念: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依托课后练习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帮助学生展开想象,拓宽思路。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课文,了解“我”变成一棵树后的奇妙经历,体会课文人物的情感变化,抓住变成树后的有趣情节,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7 我变成了一棵树-章节测试习题(2)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7 我变成了一棵树-章节测试习题(2)

章节测试题1.【答题】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 我很喜欢糖果的味道。

这个故事读起来真有味道。

B. 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

我为我们的祖国如此富强而骄傲。

C. 竹片做的书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这个书架用起来真方便。

【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词语辨析。

【解答】A项,我很喜欢糖果的味道(滋味)。

这个故事读起来真有味道(情味;意味)。

B项,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自高自大,看不起别人)。

我为我们的祖国如此富强而骄傲(自豪)。

C项,竹片做的书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便利的、省事的)。

这个书架用起来真方便(便利的、省事的)。

2.【答题】下列加下划线字字音正确的一项是()A. 诗篇(biān)B. 流淌(táng)C. 鳄鱼(èr)D. 陈醋(cù)【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字音。

【解答】A项,诗篇(piān);B项,流淌(tǎng);C项,鳄鱼(è)。

3.【答题】《我变成了一棵树》一文中树干上不断往下滴的水珠是()A. 雨水B. 大树的眼泪C. 虫子撒的尿D. “我”的口水【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解答】《我变成了一棵树》一文中树干上不断往下滴的水珠是指的“我”的口水。

故答案为D。

4.【答题】下列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流淌(tànɡ)栋梁(dònɡ)思绪(xù)篇章(piān)B. 铃声(línɡ)乘法(shènɡ)抬头(tái)穿越(yuè)C. 希望(xī)手痒(yǎnɡ)鳄鱼(è)园丁(dīn)D. 零用(línɡ)香肠(chánɡ)米醋(cù)神秘(mì)【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字音。

【解答】A项,流淌(tànɡ)——流淌(tǎng);B项,乘法(shènɡ)——乘法(chéng);C项,园丁(dīn)——园丁(dīng)。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课后作业及答案1.认真拼读,规范书写。

dīng líng()!hú li ()骑着自行车过来了。

它的bēi bāo()里装着刚买的qiǎo kè lì()和huā shēng ni ú nǎi()。

2.选字组词。

【肠场扬汤】喝()香()飘()操()【状壮妆将】化(()态()来()丽3.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我变的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

①句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A.表示语意未尽B.表示说话断断续续C.表示列举的省略②树上还有什么形状的鸟窝呢?我觉得树上还有________、________鸟窝。

③缩写画线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哎呀,她是怎么知道我的秘密的?①“我”的“秘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问句结尾,让人觉得回味无穷B.这一句话体现了妈妈对“我”的了解,体现了妈妈对“我”的关心C.这一句话体现了年幼的“我”对妈妈的依赖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我”是故事的主人公“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所以变成了一棵树。

当妈妈不知道“我”变成了树时,“我”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

“我”高兴的是__________,失望的是 ____________。

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有个性的羊赫尔伯特是一只非常有个性的羊。

当其他羊都排着队剪羊毛时,她却溜走了。

有什么必要呢?她觉得浓密厚实的毛在身上实在太暖和了!就在赫尔伯特得意地在草原上蹦蹦跳跳的日子里,她的毛变得越来越长、越来越多了。

瞧,赫尔伯特能轻松地赢得任何一场捉迷藏游戏的胜利。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优秀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优秀课件

②秘密的事情。( D )
整体感知
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
“我”想变成一棵树 “我”变成一棵长满鸟窝的树
妈妈住进鸟窝,给小动物分食
小动物住进鸟窝
“我”馋得流口水,小动物谈论“我”的口水
妈妈知道树是“我”
奇思妙想
课文品读
第2课时
变成一棵树
我在树下玩得好好的,一点儿都不想吃饭。 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 叫你吃饭了。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 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呀,我真 的变成了一棵树!
英英变成的树上长的鸟窝有什么特点?
我变的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 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 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风一吹,它 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
三角形
长方形
圆形
正方形
椭圆形 菱形
3.树上的鸟窝只有这六种形状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不止这六种。
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圆形、椭圆形、菱形……
顾鹰:儿童文学作家,幼 儿园教师。
作品:在《儿童文学》上 发表过《阁楼上的熊皮外 套》《粉红色的漂流瓶》 《请进山猫的雏菊花铺》 等。
学习提示1
1.请自由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努力把句子读通顺。 2.思考:文中的“我”指的是谁? “我”为什么希望变成一棵树?
我会认

yǎng
è
希dī望ng líng痒痒 鳄鱼 丁零
泪珠
“小馋猫,肚子饿了,对吧?英英!” 妈妈说话了,还对我眨了一下眼睛。 你从这段话中读出了什么? 妈妈一开始就知道树就是“我”
妈妈对“我”无限爱怜
讨论:既然妈妈早就知道 “我”是那棵树,为什么还故 意端来美味的食物馋“我”? 她是怎么知道这个秘密的?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材解读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材解读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材解读从教材选文看童话的价值回归《我变成了一棵树》以一个孩子的口吻,童真地讲述了“我”——英英因为不想吃饭而变成了一棵树,继而发生的有趣事情,展示了一个奇妙的想象世界。

全文的语言像小溪般叮咚流淌,自然、生动,焕发着童真与烂漫。

在《我变成了一棵树》中,就有一个有意思的孩子——英英。

因为不想吃饭,她把自己变成了一棵树;这棵树上长的不是水果,也不是花朵,而是鸟窝;这些鸟窝,不是千篇一律的圆形,却有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鸟窝里住的不是鸟,而是小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哦,还有妈妈。

似乎每一处都有着小小意外,却又是那么自然、妥帖。

文中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妈妈,一个背着大包,住在三角形的鸟窝里的妈妈。

妈妈会把各种食物分给小动物们,并对“我”说:“小馋猫,肚子饿了,对吧?英英!”她居然还对“我”眨了一下眼睛,原来,“我”变成树的秘密,她一直都知道。

“妈妈”这个词,在现代孩子的眼里,似乎已和辅导作业、唠叨严厉的“老母亲”划上了等号。

在童话中,我们却发现,原来,妈妈也很可爱!最了解孩子的,还是妈妈。

文中丰富的想象、拟人化的描写、幻想和夸张的手法,把一切放大,让孩子和大人多了一份诗意和浪漫。

而育人的功能,恰恰润物无声。

英国作家菲尔丁说:“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个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在这个充满竞争与奔波的社会,阅读童话,让孩子始终保持着纯净的赤子之心和可贵的想象力。

想象力和童心来自哪里?遥远的童话国度吗?《我变成了一棵树》告诉我们,它来自于每个人普通的生活。

读教材不仅要读文本本身,还要将它置于整册教材或单元整体之中。

本文作为这一单元中培养学生想象力、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表达的精读文本,其价值就更为深远。

世界源于想象力,想象力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它促成了物质世界的不断发展,也塑造了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三年级下册语文第5单元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同步
练习(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知识积累 (共5题;共33分)
1. (8分)读拼音,写词语。

yǎng cán zhòu yèsāng yèlùyún l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________耕________斗________
2. (12分)选词填空。

拜见接见迎接
①唐朝皇帝________了吐蕃的使臣,想试一试他的智慧。

②纪吕以为学得差不多了,就再次________飞卫。

③外公来了,我和妈妈出门去________他。

因为因此为什么
④邓爷爷一生都在为巾华民族的强大而努力,________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

⑤________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

⑥我救了你的命,你________要杀我?
3. (6分)看拼音写词语。

qiān xūjiāo ào nuò ruòhuī ché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jiàzhígǔ dài cā xǐguāng ji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5分)我能说说带横线的词语意思,再理解句子:
①“没有什么,不要怕。

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答:________
②他们夺下了父亲的手枪,把父亲全身搜了一遍。

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答:________
5. (2分)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1)普罗米修斯之所以要偷取火种,是因为()
A . 他同情人类的悲惨遭遇,想为人类造福。

B . 他想表现自己,让宙斯知道自己很厉害。

(2)你认为普罗米修斯是一个()的神。

A . 愚蠢、喜欢多管闲事
B . 富有同情心,不畏强权,勇敢机智,勇于牺牲
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10分)
6. (10分)改写句子。

①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改为“被”字句)
②雄鸡走过来。

(扩句,至少扩两处。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3分)
7. (11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你猜,我变的树上会长什么?当然不是苹果啦,梨也不对——对了,鸟窝!
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
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

我会请小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住在里面,如果你喜欢也可以住进来。

你怎么住进来?别担心,我会弯下腰,让鸟窝离你很近很近,你只需轻轻一跳或者轻轻一爬,就像平时上你的小床那么容易。

(1)用“________”画出表示形状的词语,鸟窝还会有哪些形状?请你写一写。

(2) ________在枝头跳起了舞。

()
A . 树叶
B . 小动物
C . 各种形状的鸟窝
(3)从画线的句子中,你体会到“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4)你觉得文段中的哪处想象最有意思?为什么?
(5)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
8. (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黄色小屋
每天,我和妈妈还有妹妹简尼去公园的时候,都会经过一幢黄色的房子。

就它那么一幢,孤零零地站着,有点旧,阴森森的,有点可怕。

有一天,我一个人爬上了黄房子的木栅栏。

院子里怎么有一个小男孩呢。

他向我招了招手:“来啊,一起来玩儿。


我小心地从木栅栏上跳下去,踩在石子路上。

我朝他跑去,就在这时候,我看见草地上一只老虎妈妈正跟它的孩子们在玩儿呢,它们看见我低低地吼了一声。

可那个男孩子已经跑到水池边去了。

我跟到水池边,哇,水池里溅起了大水花。

一只白色的海豚从荷花的叶子之间跳了出来,向我甩甩尾巴,好像是在打招呼呢。

咦,那个小男孩呢?花房那边传来了他的叫声:“快来看呀。


我走进花房发现西红柿的枝条上缠着什么,不时发出咝咝的声音,还一扭一扭的。

天啊,是一条蟒蛇,它向我吐出舌头。

可那个小男孩却不在了。

他跑到苹果树下去了。

我赶紧追过去,却看见一只鹈鹕停在树上,大口大口地
吃着苹果。

鹈鹕看了我一眼,嘴巴下的大口袋动了动。

那个小男孩把旁边的垃圾桶打开了。

我跑过去一看,一只大熊猫正在里面看报纸呢。

它眯缝着眼睛,不住地点头。

看到我,大熊猫立刻脱下帽子跟我问了声好。

可是那个小男孩已经跑进屋子里去了。

我急急忙忙跑过去,小男孩却把门给关上了。

我踮起脚尖还是够不到门把手,我按了按门铃,可一点回音都没有。

现在我也经常在去公园的时候,经过黄房子就让妈妈抱起我看一看那里的院子。

有草地、金鱼池、花房还有苹果树、垃圾桶、石头的小人。

可院子里一个人也没有,也没有人叫我。

可我想我一定还会再遇见那个小男孩的,到那时候他一定会这么对我说:“嗨,来啊,一块儿玩儿吧。


(1)“我”在哪里发现了什么动物,它们分别在干什么?连一连。

草地________ 老虎母子看报纸
水池________ 鹈鹕甩尾巴
花房________ 蟒蛇吐舌头
苹果树________ 熊猫吃苹果
垃圾桶________ 海豚玩儿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

①黄色的小屋和院子中真的有小男孩和动物们,他们很友好。

②黄色的小屋和院子中并没有小男孩和动物们,这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③黄色的小屋和院子中并没有小男孩和动物们,这说明“我”非常贪玩。

(3)如果给短文换个题目,你觉得下面()最合适。

A . 恐怖的小屋
B . 我和小屋
C . 我和小男孩
D . 小屋历险记
参考答案
一、知识积累 (共5题;共33分)
1-1、
2-1、
3-1、
4-1、
5-1、
5-2、
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10分) 6-1、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3分) 7-1、
7-2、
7-3、
7-4、
7-5、
8-1、
8-2、
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